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理论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课程教学大纲.doc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2003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System课程总学时:32讲课:32实验:0上机:0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相关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大纲使用说明(-)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环境风险评佶与应急系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近几年,我国隨着工业化进入重化工阶段,以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新的环境保护冋题层出不穷,突发性事故不断发生。

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颁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所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都应包含“环境风险评价”章节。

近几年,新建化工石化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从而使这门课程备受关注。

本课程教学目标包括:1. 使学生掌握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了解水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等方面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用处理方法和案例;2. 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育关政策,以便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风险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风险的识别及源项的分析,掌握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技术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冋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印象,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学有所用,能够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

2. 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用环保精神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三)实施说明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冋题、分析冋题和解决冋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应急管理是在环境风险事件发生后,通过一系列的组织、协调、指挥、执行等措施,保障人员安全、减轻损失、恢复生产和环境等工作的过程。

应急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科学性、规范性、及时性和综合性。

应急管理的基本步骤包括预防、应对、处置和恢复,分别对应着事前、事中、事后和事后恢复阶段的工作。

应急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预警、调度、救援、应急演练等。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对环境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降低环境风险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环境风险的程度和潜在影响,为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

其次,应急管理可以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及时采取措施,减轻损失,保护人员安全,恢复生产和环境。

最后,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可以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境素质,促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在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中,需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加强环境监测和信息收集的工作,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及时获取环境风险信息,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其次,加强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和方法的研发和应用,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的交互作用,形成一个闭环,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

另外,加强行业和企业的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落实责任,提高应急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加强公众教育和信息宣传,提高公众对环境风险和应急管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总之,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是现代环保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通过科学评估和有效管理环境风险,才能保障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工作,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措施。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方案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方案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方案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各种环境风险事件频发,给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环境风险,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建立科学完善的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环境风险评估(一)环境风险识别环境风险识别是环境风险评估的首要步骤,旨在确定可能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潜在风险源。

这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品泄漏、废弃物排放、交通运输中的危险品运输事故、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等引发的环境问题,以及生态系统破坏等。

(二)风险源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源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其性质、规模、地理位置、生产工艺、储存方式等。

了解风险源的活动规律、潜在的危害途径以及可能受影响的环境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生物等。

(三)风险后果评估评估环境风险事件一旦发生可能造成的后果,包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生态系统的破坏、经济损失等。

可以采用定量或定性的方法,如概率分析、模型模拟等,预测风险事件的影响范围和程度。

(四)风险概率评估确定环境风险事件发生的概率,这需要考虑风险源的稳定性、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外部环境因素等。

通过历史数据统计、专家判断、故障树分析等方法,估算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三、应急管理体系(一)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建立健全应急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职责。

包括应急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监测小组、后勤保障组等。

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各部门能够迅速响应,协同作战。

(二)应急预案制定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应急响应程序、处置措施、资源调配方案等。

应急预案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的风险类型和级别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三)应急监测与预警建立应急监测体系,对环境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

确定监测指标、监测点位和监测频率,及时掌握环境质量变化情况。

一旦发现异常,迅速发出预警信号,为应急处置争取时间。

(四)应急救援与处置组织专业的应急救援队伍,配备必要的救援设备和物资。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是环境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旨在提前识别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制定有效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损害。

环境风险评估是对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通过收集和分析各种相关数据和信息,包括环境地质、水文、气象等,评估人类活动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并预测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事件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只有充分了解环境风险,才能针对性地制定应对措施并及时采取行动。

环境风险评估通常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两种方法。

定性评估主要依靠专家经验和判断,通过对环境风险因素的描述和分析,对风险进行评估。

定量评估则更加科学和精确,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统计方法,对环境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和预测。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环境风险评估都需要充分的数据支持和科学的方法论。

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到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

应急预案是在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时,针对性地制定的应急行动方案。

它包括对应急资源和人力物力的合理调配,协调相关部门和机构的配合和合作,以及对风险事件的迅速响应和控制措施。

应急预案的制定需要对环境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充分的分析和研究,并结合现实情况和可行性进行设计。

应急预案的内容通常包括事件发生的预警和监测机制、应急资源和装备的调配和利用、应急救援队伍的组织和培训、公众的宣传和教育等。

关键是在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反应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和后果。

同时,应急预案还需要与相关的法规和政策相衔接,确保其在法律框架下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在于能够事先发现和防范潜在的环境风险,并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突发环境事件。

这对于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例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对可能的污染源进行风险评估,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意外事故,可以迅速采取措施,减少事故对环境的损害。

另外,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也可以帮助企业和政府部门提高管理效率和应对能力。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在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环境风险也随之增加。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成为了保障人类生存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事件进行预测和评估,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危害程度以及可能的影响范围。

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污染源的类型和强度、环境受体的敏感性、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等。

首先,要明确评估的对象和范围。

例如,是针对一个特定的工业企业、一个区域的生态系统,还是整个城市的环境状况。

对于工业企业,可能需要关注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对于区域生态系统,则要考虑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

其次,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至关重要。

这包括企业的生产工艺、原材料使用、污染物排放数据,以及当地的气象、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还有周边人口分布、生态环境状况等社会经济信息。

然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评估。

常用的方法有故障树分析、事件树分析、层次分析法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计算出环境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在评估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不确定性因素。

由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很多因素难以准确预测,因此要对评估结果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以提高评估的可靠性。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则是在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上,为应对可能发生的环境危害事件而预先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行动方案。

它的目的是在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行动,降低损失,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应急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和职责分工。

明确各个部门和人员在应急响应中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应急工作的高效协调。

例如,设立应急指挥中心、救援队伍、监测小组等。

同时,要制定详细的应急响应程序。

包括预警发布、现场处置、人员疏散、污染控制等环节的具体操作流程和要求。

在预警发布方面,要确定预警的级别和标准,以及相应的发布渠道和方式。

现场处置则要根据不同的污染类型和程度,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如切断污染源、清理污染物等。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无机化学E理论大纲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工程-无机化学E理论大纲

《无机化学E》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E01课程英文名称:Inorganic Chemistry E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无机化学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基础课。

化学科学中早期的最重要的概念和规律多数是在无机化学基础上发现的。

无机化学在化学科学中处于基础和母体地位,其它学科都是由此分化出去并成长起来的。

本课程是从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出发,学习无机化学的中心内容元素部分,并进一步了解物质结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专业课打下必要的化学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以讲授为主的教学环节与引导学生课后自学的有机结合,使学生掌握有关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表中各区元素的基本特征,掌握基本的无机化学实验方法,并具有独立做无机化学实验能力。

(三)实施说明突出重点,逐步深入。

在讲授课本内容的同时适时补充本学科的新内容。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在讲授本课前,学生必须具有“高等数学”方面的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1.在课堂知识要点讲授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习题课,例题的选择以培养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可以多样化,可以涉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计算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可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应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2.开设无机实验课,学生要完成大纲中规定的必修实验,通过实验环节,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基本实验方法,获得实验操作的基本训练,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性认识和动手能力。

实验成绩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具体要求参见相应的实验教学大纲。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试2.考核目标:主要考核学生对无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理解及其应用。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教案

环境影响评价环境风险评估教案一、引言环境影响评价(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简称EIA)和环境风险评估(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简称ERA)是近年来在环境保护领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工具与方法。

本教案旨在介绍EIA和ERA的基本概念、方法与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概述1. EIA的概念和作用EIA指的是在决策环节之前,通过系统、科学的方法评价某一规划、项目或政策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以便在决策时充分考虑环境因素,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EIA的作用包括提供环境保护信息、预测环境影响、建立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引导决策者做出正确决策等。

2. ERA的概念和作用ERA是对可能产生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和管理的过程,旨在保护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ERA的作用主要包括确定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评估环境风险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风险管理建议等。

三、EIA的步骤与方法1. EIA的步骤a) 识别环境影响:确定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和过程,并进行初步评估;b) 评估环境影响:对识别的环境因素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分析其可能的影响;c) 制定环境管理措施: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管理措施,避免或减轻环境影响;d) 监测和审查:对实施环境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监测和审查,以确保其有效性。

2. EIA的方法a) 现场调查与数据收集: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获取项目或规划的相关信息;b) 模型建立与模拟:运用数学模型、环境模型等工具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估与预测;c) 专家评审与公众参与:组织专家评审和公众参与过程,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公正性;d) 风险分析与评估:对评估结果进行风险分析,确定环境风险的概率和严重程度。

四、ERA的步骤与方法1. ERA的步骤a) 风险识别:明确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源,并进行风险辨识;b) 风险评估:对识别的环境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包括风险源特征的描述和风险程度的评价;c) 风险管理: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环境风险;d) 风险沟通与监测:与相关方沟通风险信息,建立监测机制,及时掌握环境风险的变化。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在当今社会,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难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发展,环境风险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有效地管理环境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便应运而生。

首先,环境风险评估是评估特定活动对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的过程。

通过全面了解活动的性质、规模和生命周期,分析其可能导致的环境风险,并预测和评估这些风险对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帮助决策者制定环境管理策略,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其次,应急预案是针对环境风险事件而制定的应对措施和行动计划。

预案的主要目标是在环境风险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有效地应对,减少损失和影响。

应急预案的制定必须充分考虑风险评估的结果,并根据具体的环境风险情况制定相应的响应策略。

预案应包括应急组织结构的建立、资源的调配、沟通和协调机制的建立等方面的内容,以确保应急措施能够高效地实施。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是密不可分的。

风险评估的结果将为应急预案的制定提供基础和支持。

通过准确评估环境风险,可以识别可能的风险因素和潜在风险发生的条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预案。

同时,应急预案也反过来影响风险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不同的预案需求,可能需要调整评估的重点和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与应急实践相匹配。

然而,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实施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风险评估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专业知识。

缺乏准确和全面的数据和专业人才将影响评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其次,应急预案需要在时间紧迫、信息不完全等压力下制定。

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制定出有效和可行的预案仍然是一个难题。

此外,对于复杂环境风险事件的应对,预案的实施往往需要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如何协调各方力量也是一个挑战。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加强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专业化建设。

加强数据收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数据库,提高评估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课程类型:专业课课程要求:必修学时/学分:48/3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一、课程性质与任务环境评价是国家环境政策的一项基本制度。

单个建设项目和区域综合开发项目及公共政策都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便对人类的社会活动所产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判断,从而调整人类的行为,为人类社会健康的生存与持续发展服务。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学科。

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在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的应用。

二、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是在上完《环境化学》、《环境微生物学》、《仪器分析》及《环境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对环境、环境污染、环境保护及分析测定等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开设的。

该课与《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及《土壤污染控制工程》等课程联系紧密。

三、课程教学目标1.学习环境影响评价的概论内容,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评价程序、原则等基本知识,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依据和制度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对环境影响评价的认知;2.学习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和污染源调查,掌握:工程分析的基本要求;工程分析的常用方法;污染源调查的方法;掌握相关案例的计算;理解:工程分析的内容,培养学生初步工程分析的能力;3.学习环境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及评价范围确定;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了解环评过程中各要素影响因素,区域调查与分析,培养学生环境各要素环境影响评价的能力;4.学习清洁生产及总量控制,掌握清洁生产评价,理解总量控制;5.学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风险评价,掌握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了解风险管理;6.学习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及公众参与,理解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及公众参与;7.学习开发区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掌握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内容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了解开发区区域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适用范围和工作程序;8.了解仪器分析的前沿和新发展动向。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大纲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大纲

合肥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编码:120021604总学时(周学时):32(4)开课时间:2013年4月22日适用年级:2012级专业:环境工程硕士班使用教材: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授课教师:张金流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流程,方法,为学生进入工程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堂PPT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授课老师传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要求:见各章节考核方式:课堂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目录第一章概论 (4)第二章可靠性工程 (17)第三章源项分析 (32)第四章有毒有害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 (56)第五章有毒有害物质在湖泊的稀释扩散 (78)第六章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 (90)第七章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104)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129)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1 掌握风险及环境风险评价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及研究重点;3 掌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4 了解ERA与EIA、ESA区别。

教学重点: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教学方法:课堂授课学时数:21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风险①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②用事故的可能性或损失的幅度来表达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的度量;③不确定危害的度量;④灾难发生的几率;⑤某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几率,以及发生这种风险所造成后果的影响程度。

计算方法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R P C ⎛⎫⎛⎫⎛⎫=⨯ ⎪ ⎪ ⎪⎝⎭⎝⎭⎝⎭危害事故危害单位时间单位时间事故 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过程或情况涉及的潜在危害引起的风险在量或质上进行评价的过程。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则是对由自发的自然原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环境产生破坏、损害等严重不良后果事件的危害(R )程度的评价;环境风险评价(ERA )是对那些造成生成生态系统、动物或人类威胁的技术所引起的风险进行的考察。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

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是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和事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环境风险评估和应急预案的定义、意义、实施步骤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环境风险评估的定义和意义环境风险评估是指对环境中各种因素和活动的潜在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对环境造成潜在危害的可能性和程度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有效地识别、评估和控制环境风险,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环境风险评估可以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减少环境事故的发生和对环境的损害。

二、环境风险评估的实施步骤1. 问题识别和界定:确定评估对象、边界和评估要素,明确评估目标和范围。

2. 风险识别和评估: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建立风险识别模型,识别和评估各种环境风险因素。

3. 风险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各项风险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接受性,确定主要风险和关键风险。

4. 风险控制和管理: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策略,降低风险的概率和影响。

5. 风险沟通和监测:向相关方面沟通风险评估结果和控制措施,定期监测和评估环境风险的演变和控制效果。

三、应急预案的定义和意义应急预案是指在环境事故和突发事件发生前,依据风险评估结果和管理要求,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应的预案,以应对和控制事故的发生和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应急预案的制定应包括预防、应对和恢复三个阶段,具体包括预防措施、应急处置流程、资源调度等各方面内容。

四、应急预案的实施步骤1. 预案准备和修订:根据环境风险评估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确保其符合最新的环境管理要求。

2. 组织架构和责任分工:明确环境应急管理组织架构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建立领导机制和沟通协调机制。

3. 预案培训和演练:对相关人员进行预案培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和应对能力,定期组织演练和应急演练,提升应急响应能力。

4. 应急资源和装备准备:建立应急资源储备和装备采购机制,确保应急物资和设备的及时供应和有效使用。

风险评估教学大纲

风险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我国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培养具备风险评估能力的人才,特制定本课程教学大纲。

二、课程目标1. 使学生掌握风险评估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培养学生运用风险评估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增强应对各类风险的能力;4. 为学生将来从事风险评估工作奠定基础。

三、课程内容第一部分:风险评估概述1. 风险的定义与分类2. 风险评估的定义与作用3. 风险评估的原则与方法4. 风险评估的发展历程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基本理论1. 风险评估的要素2. 风险评估的流程3. 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4. 风险评估的数学模型第三部分:风险评估方法与技术1. 问卷调查法2. 专家访谈法3. 德尔菲法4. 实地调查法5. 风险矩阵法6. 模糊综合评价法7. 模拟法8. 指数法第四部分:风险评估案例分析1. 国内外典型风险评估案例介绍2. 案例分析及启示3. 案例讨论与模拟演练第五部分:风险评估实践与应用1. 风险评估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2. 风险评估在企业经营中的应用3. 风险评估在政府决策中的应用4. 风险评估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第六部分:风险评估的未来发展趋势1. 风险评估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 风险评估在跨学科领域的应用3. 风险评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机遇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系统讲解风险评估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国内外典型风险评估案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风险评估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4. 模拟演练:通过模拟实际风险评估项目,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5. 网络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30%):考察学生对风险评估基本理论、方法与技术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40%):考察学生对风险评估案例分析、实践与应用的掌握程度。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大纲20

沈阳理工大学 环境影响评价案例分析大纲20

《环境评价案例分析》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2008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Case Study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本课程是为环境工程和科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专业方向选修课。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熟悉轻工纺织化纤类、化工石化及医药类、冶金机电类、建材火电类、社会区域、交通运输类等类别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内容、程序。

通过各类型环境评价案例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

教学目标:通过对各类别环境影响评价案例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学会各类项目环境影响分析、评价等级确定、评价工作内容的确定、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使学生具备初步的环境影响评价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各类别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内容,各类别项目环境影响分析、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熟悉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环境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能将环境评价所学课程知识灵活应用于各类环境影响评价实际中,具备撰写一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和报告书的能力。

能从事各类环境评价的编制工作,以及具备从事环境评估和项目竣工环保验收等管理能力。

(三)实施说明通过各类别具有代表性的环评案例讲解,使课程内容丰满生动;适应学科的发展,跟踪学科前沿,使学生了解学科动态;调动学生参加课堂讨论,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环境评价》、《环境监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工程》,《噪声污染控制工程》等。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每章节结束后做课堂作业,期末一次大论文作业。

(六)课程考核方式(1)考核方式:考查(2)成绩评定方式:由平时考核(出勤,平时作业)和期末大作业组成。

其中平时考核70%,期末大作业30%。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教学大纲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一、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应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有关的法规、标准,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和方法,掌握大气、地表水、土壤、噪声、生态等环境要素的环境影响评价。

— 1 —(二)能力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进行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该课程,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审能力。

为今后开展有关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打下基础。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概念、理论,有关法规、标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二)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方法。

(三)掌握各种环境要素的评价:大气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影响评价、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第一章环境影响评价概论(4学时)第一节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和功能(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功能。

第二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发展历程(1学时)知识点:我国环评制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环境影响评价类型(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类型。

第四节环境影响评价程序(1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

第五节环境影响评价单位和人员管理(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单位的资质等级,评价自制范围,环评人员管理。

第六节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控制(0.5学时)知识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质量控制的办法。

本章小结重点: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分类;中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内容、环评制度的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与工作程序;环评资质及人员管理要求。

难点: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特点;区分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和管理程序;— 2 —环境影响评价不等同于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思考题:1、为什么要进行环境评价?2、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如何分类?3、我国环境评价如何进行分类管理?4、什么是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其意义是什么?作业:登陆中国环境影响评价网,了解环评最新动态。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大纲(细则)

《环境风险评价》教学大纲(细则)

合肥学院教案课程名称: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编码:120021604总学时(周学时):32(4)开课时间:2013年4月22日适用年级:2012级专业:环境工程硕士班使用教材: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方法和案例授课教师:张金流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的一般流程,方法,为学生进入工程实践学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取课堂PPT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以授课老师传授为主,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教学要求:见各章节考核方式:课堂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目录第一章概论 (2)第二章可靠性工程 (6)第三章源项分析 (10)第四章有毒有害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 (19)第五章有毒有害物质在湖泊的稀释扩散 (29)第六章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 (33)第七章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39)第八章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49)第一章概论教学要求:1 掌握风险及环境风险评价概念及其计算方法;2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研究进展及研究重点;3 掌握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4 了解ERA与EIA、ESA区别。

教学重点:环境风险评价主要内容及程序教学方法:课堂授课学时数:21 环境风险评价基本概念及其计算方法风险①生命与财产损失或损伤的可能性;②用事故的可能性或损失的幅度来表达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害的度量;③不确定危害的度量;④灾难发生的几率;⑤某种危害发生的可能性或几率,以及发生这种风险所造成后果的影响程度。

计算方法风险(R)是事故发生概率(P)与事故造成的环境(或健康)后果(C)的乘积,即:风险评价是指对某一过程或情况涉及的潜在危害引起的风险在量或质上进行评价的过程。

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则是对由自发的自然原因或人为活动引发的,通过环境介质传播的、能对人类社会及环境产生破坏、损害等严重不良后果事件的危害(R)程度的评价;环境风险评价(ERA)是对那些造成生成生态系统、动物或人类威胁的技术所引起的风险进行的考察。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教学大纲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教学大纲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教学大纲《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教学大纲执笔:张金流课程编号:120021604课程中文名称: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估课程英文名称:Risk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学时数、学分数、开课学期:32学时,2学分,第二学期一、说明部分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环境工程硕士专业选修课,授课对象是研究生一年级学生。

2. 教学目标及意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环境风险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主要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程序(主要包括风险识别、源项分析、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教学内容:1)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内容和程序;2)可靠性工程分析;3)源项分析;4)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5)有毒有害物质在湖泊中的稀释作用;6)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7)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8)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教学要求:1)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理论、方法、内容和程序;2)掌握源项分析基本方法;3)掌握有毒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扩散模式;4)掌握健康风险评价的程序;5)掌握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4. 教学重点、难点(一)概述重点:风险概念、计算方法;风险评价程序;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安全评价的区别难点:风险定义(二)可靠性工程重点:可靠性概念、可靠性计算;可靠性分析方法——事件树分析方法、故障树分析方法;难点:系统可靠性分析;(三)源项分析重点:源项分析的内容,源项分析程序;风险识别方法;难点:事故源项分析(四)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重点:风场;大气扩散模式;污染物的干湿沉积难点:大气扩散模式(五)有毒有害物质在湖泊中的稀释扩散重点:有毒物质在固/液相中的分配;有毒物质在湖泊中的浓度预测模型(考虑有无沉积物两种情况);难点:有毒物质浓度计算;(六)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重点:干湿沉积、异位、入渗及耕作对污染物浓度的影响难点:各种污染物浓度预测模型(七)环境健康的风险评价重点:危害判定、剂量-反应评估、暴露量评估、风险管理;难点:剂量-反应评估;暴露量评估;(八)环境风险评价标准重点:环境风险后果表征;环境风险评价指标;环境风险评价标准。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中文名称:应急管理理论与实践课程号:课程属性:专业必修课总学时:32学时(课堂授课学时:24学时;讨论学时:8学时)学分:2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安全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与应急管理的发展;2、熟悉风险管理过程,掌握风险管理环境信息要素、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方法以及监督和检查、沟通与记录需要注意的问题;3、了解韧性城市的定义及其特征,掌握其研究理论与演化机理,了解韧性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防灾减灾规划;4、了解情景及情景构建的相关概念及基本原理,掌握基于“情景-任务-能力”的情景构建技术方法,通过实践案例学习情景构建具体过程;5、了解业务连续性管理和传统应急管理之间的关系,掌握如何运用业务连续性管理进行应急预案编制,以及如何对业务供应链系统中断进行风险管理;6、了解、熟悉并掌握如何进行舆情引导与危机应对;7、充分理解我国的应急管理体系,即“一案三制”。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一)理论教学:32学时知识单元1:应急管理的基本概念参考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1.应急管理的定义。

2.应急管理的内涵与外延。

学习目标:1.了解应急管理的各种解释。

2.理解应急管理重在思想且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理念。

作业:1. 应急管理为什么事一种教育活动?知识单元2:应急管理相关概念辨析参考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1.管理的相关概念。

2.“应急”的常见表述。

3. 突发事件与危机、风险、事故、灾难、紧急事件、冲突的辨析。

4. 立法中“应急”的定义。

5.突发事件的分类分级。

6 应急管理与风险管理、危机管理的辨析。

7. 应急管理职能。

学习目标:1.了解管理的方法。

2.了解“应急”的相关术语。

3. 理解应急管理相关的重要概论辨析。

作业:1.“应急”活动有哪些?知识单元3:应急管理理论基础参考学时:1学时学习内容:1.新、老三论。

2.新风险理论、风险文化理论、风险社会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80242003课程英文名称: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and Emergency System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适用专业:环境工程相关专业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0.7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环境风险评估与应急系统》为环境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近几年,我国随着工业化进入重化工阶段,以及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加速推进,环境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新的环境保护问题层出不穷,突发性事故不断发生。

2004年12月国家环保总局正式颁布《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要求所有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都应包含“环境风险评价”章节。

近几年,新建化工石化及其他存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的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环境风险评价,从而使这门课程备受关注。

本课程教学目标包括:1. 使学生掌握环境风险评估的基础知识,了解水环境污染、危险化学品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大气环境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环境污染等方面突发性环境事件的应用处理方法和案例;2. 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以便提高安全性、可靠性。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 基本知识和理论: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环境风险的一些基本理论,了解环境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风险的识别及源项的分析,掌握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预防措施及应急处置技术和方法,从而逐渐培养和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通过结合实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促进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加深印象,以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学有所用,能够从源头上消除污染隐患。

2. 基本技能和方法:学习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用环保精神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三)实施说明1.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标准、规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鉴于本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而教学课时相对较少,因此课程教学中注重重点突出,主次分清,面点结合,运用大量的案例来阐述环境问题。

由于本门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全部为理论授课,学生主动吸收知识尤为重要,由此要求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不拘泥于课本中的细节,以达到教学目的。

在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与实际相联系。

2. 教学手段:本课程在教学中可部分采用电子教案、CAI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对先修课程要求:具备《环境评价》、《环境毒理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化工原理》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本大纲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而制定的。

每次课外习题练习是针对相关部分的重点内容而进行布置的,作业量视学生课堂接受。

习题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

在执行过程中可能存在差异,教师应视具体情况灵活对待。

对习题的要求,要根据相关重点及难点进行设置。

1. 习题课可以检查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发挥学与用的桥梁作用。

通过习题课的教学和解题过程的训练,促进学生运算技能、逻辑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使学生更加明确教学基本要求。

2. 课后作业要少而精,内容要多样化,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作业要能起到巩固理论,掌握计算方法和技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熟悉标准、规范等的作用,对作业中的重点、难点,课上应做必要的提示,并适当安排课内讲评作业。

学生必须独立、按时完成课外习题和作业,作业的完成情况应作为评定课程成绩的一部分。

(六)课程考核方式1. 考核方式:考查2. 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环境工程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的分析能力及设计能力。

3. 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包括作业情况、出勤情况、课堂表现等)占60%,期末大作业成绩占40%。

4. 成绩登记形式: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七)参考书目《环境风险评价实用技术和方法》,胡二邦,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2《环境影响评价学》,郭廷忠,科学出版社,2007.8《环境应急与典型案例》,傅桃生,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3二、中文摘要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三篇。

第一篇环境风险评价总论,第二篇行业与领域的环境风险评价、以及第三篇多个实用案例。

第一篇中讲述了环境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可靠性工程、源项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水体中的扩散、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转移、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应急计划等;第二篇讲述了化工、石化行业事故、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与管理、农药生态风险评价、核电厂事故后果评价、危险品贮运风险评价、煤电和核电环境影响与健康风险等。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和方法进行的系统汇总,有利于加强这一领域工作的安全和环保管理,推动我国环境风险评价更快发展。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第一部分环境风险评价总论(建议学时数:18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18 讲课:18 实验:0 上机:0第1.1部分环境风险评价概述(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国内外进展概况2) 掌握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内容和程序3) 了解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区别4)掌握环境风险管理5)了解环境风险决策中的价值观、感觉和伦理重点: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评价内容和程序难点: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区别第1.2部分可靠性工程(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可靠性、安全性与风险性,了解可靠性工程的任务和发展2) 掌握可靠度函数、常用的失效密度函数、浴盆曲线等3) 掌握事件树分析4)掌握故障树分析重点:可靠度函数、常用的失效密度函数、浴盆曲线等;事件树分析;故障树分析难点:事件树分析;故障树;第1.3部分源项分析(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源项分析的内容、目的、程序、术语2) 了解风险识别及基础,物质危险性识别,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3) 掌握事故源项分析重点:源项分析的内容、目的、程序、风险识别,物质危险性识别,化学反应危险性识别,工艺过程危险性识别难点:事故源项分析,原因-结果分析,最大可信灾害事故及其源项第1.4部分有毒有害物质在大气中的弥散(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客观诊断风场模式及方法2) 掌握客观诊断风场模式的应用和性能分析3) 掌握污染物在大气中的弥散估算4)了解污染物的干、湿沉积重点:客观诊断风场的模式及方法;大气扩散模式难点:大气稳定度分类与扩散参数,内边界层,模式的有效性检验第1.5部分有毒物质在湖泊、河流、海洋中的稀释扩散(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有毒物质在湖泊中的预测模型2) 掌握有毒物质传输及反应机理参数的确定3) 了解有毒物质在河流、河口的解析解及数值解重点:有毒物质传输及反应机理参数的确定难点:吸附作用,光解作用,水解反应,生物降解第1.6部分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动态转移(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干、湿沉积截获与初始滞留2) 掌握易位、入渗与土壤表层的污染元素浓度、根部吸收、耕作对土壤表层与根系区核素浓度的影响3) 了解植物可食部分污染元素浓度4)了解动物产品污染元素浓度重点:入渗,土壤表层的污染元素浓度,土壤根系区域的污染元素浓度第1.7部分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微量元素)污染与健康危害2) 掌握环境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重点:环境(大气、水体、土壤、微量元素)污染与健康危害难点:环境污染危害判定、剂量反应评估、暴露量评估、危险表征第1.8部分环境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了解环境风险评价指标和标准第1.9部分防范措施与应急计划,环境风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工厂减少危害的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2) 了解社会救援应急预案3)掌握环境风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重点:事故隐患分析管理,工程项目应急措施,工厂应急措施难点:环境风险影响报告书的编制第二部分环境工程原理基础(建议学时数:1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12 讲课:12 实验:0 上机:0第2.1部分化工、石化行业事故风险评价与管理(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化工、石化行业环境风险评价的特点2) 了解评价程序3)掌握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应急措施预案重点:评价程序,工作内容难点:风险分析、风险计算、风险评价第2.2部分水环境污染的风险评价与管理(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水质污染的健康风险评价,了解饮用水中氯乙烯的风险评价2)了解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源项估计3)了解毒物排放对污水生物处理厂影响的风险评价4)了解突发性事故排放水质模拟及风险评估5)了解城市水源选址的对比风险评价重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及源项估计,毒物排放对污水生物处理厂影响的风险评价,突发性事故排放水质模拟及风险评估第2.3部分农药生态风险评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生态风险评价的一般概念2) 掌握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3)掌握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估算4)了解农药对生态环境(鸟类、哺乳动物、蜜蜂、蚯蚓、水生生物等)影响的风险评价重点: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估算难点:农药生态风险评价的基本框架,以及农药在环境中的浓度估算第2.4部分核电厂事故后果评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核能发电及中国的核电发展,2)掌握辐射量的单位,核安全与排放限值3) 掌握核电厂事故应急后果评价第2.5部分危险品贮运风险评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了解运输风险评价2) 了解石油化工储运风险评价第2.6部分中国煤电和核电环境影响与健康风险(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1)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方法2) 掌握煤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3)了解煤电燃料链的健康风险4)掌握核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5)了解核电燃料链的健康风险重点:煤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核电燃料链及其环境影响第三部分实用案例(建议学时数:2学时)总学时(单位:学时):2 讲课:2 实验:0 上机:0具体内容:1) 空气中多环芳烃致肺癌的风险评价2)高放废液处理与处置不同技术方案的放射性健康风险比较编写人:杨丽丽审核人:张文杰批准人:赵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