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课坎儿井 课文

合集下载

坎儿井3PPT课件

坎儿井3PPT课件
第五课 坎儿井 我的
2分钟 1、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坎儿井工程的 伟大?
2、传说中我们知道吐鲁番地区的哪些情 况? 3、与坎儿井相比新的灌溉方式有什么优 点?
自学指导2
本篇课文可分几个自然段几个大段
1.第一段(1-2自然段。 叙述坎儿井的概况。
3.学习 句型: “之所以…是因为…” 这个举行表示因果关系,先说结果,然 后说原因。例如 1)新疆的瓜果之所以有名,是因为 特别天的缘故 。 2)我们之所以告诉你,是因为我们信 任你。
第二段(3~4自然段) 1.天神降服了巨龙,于是出现了火焰山 和吐鲁番盆地。 2.天神引来了一条河,河水滋润着大地。 3.巨龙挡住了河水,人们挖坎儿井引水。 叙述了一个流传在新疆的有坎儿 井的故事。
第三段(5~6 自然段) 1.新的灌溉方式取代了坎儿井。 2.人们建了博物馆,并开发旅游。
造句 1.怨声载道: 2.庞然大物:
3.给予:
4.欣欣向荣:

第五课 坎儿井 —— 课件

第五课   坎儿井 —— 课件

关于坎儿井的来历,在新疆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 在坦里库特山中,住着一条巨龙。这条龙非常凶恶,每年秋 天都要出来毁坏许多果园,吃掉很多人,给周围的村庄带来 无穷的灾难,人们怨声载道,叫苦连天。天上的神得知这一 消息后,非常生气,就下了一场沙暴,把龙住的地方淹没了, 还在旁边挖了很多石头和土压在龙的身上。天神把这堆起来 的沙石烧得通红,那条巨龙就被压在了火山下。这座山就变 成了火焰山,而挖下去的大坑就成了吐鲁番盆地,从此,人 们过上了平静的生活。但是,自从天神发了脾气以后,一直 也没有下雨,果园、天地都荒废了,人们的生活也没有了保 障。这时候,天神又不得不降低火焰山的温度,并引来了一 条河。河水经过火焰山,流入月泉湖,清澈的河水滋润了树 木和庄家。农民们在无边的大地上种植了玉米、小麦、棉花; 牧民们养起了羊、马、牛、骆驼,人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 的景象。
同学们,你们关于坎儿 井知道一些什么呢?一起观 看下面的视频,了解坎儿井 吧!
从这个图片我们可以看到坎儿井的 构造
坎儿井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坎儿井
万里长城 京杭大运河 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1.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选择恰当的解释。
(1)关于坎儿井的来历,在新疆流传着这样一个神 D 话故事。 ( )
坎儿井的由来和传说
三种说法: • 一是中原传入说。 • 二是当地人民创造说。 • 三是从波斯和埃及传入说。
坎儿井的由来和传说 一
• 关于坎儿井的起源,流传着三种说法:一 是中原传入说。据《史记· 河渠书》记载, 西汉时,有一位名叫遍地开花熊罴的人上 书汉武帝刘彻,建议开凿龙首渠,引洛河 水灌溉大荔平原。他说,如果渠修成了, 就可以把100多万亩的盐碱地改造良田。 汉武帝采纳了这个建议,下令征调1万多 民工修渠。由于傍山的渠岸经常崩塌,渠 水地我法通过,遍地开花熊罴便带人先在 山上测出渠道要经过的路线,沿着这条线 凿出一眼眼直井,再把各井从地下挖通, 使之成为一条和山两面三侧的地面渠道相 连的地下渠道,渠水就从这地下渠道流过 山去,到达大荔平原。这种井下相通引水 的输水技术,后来随着丝绸之路的开通和 内地人民大量迁徒到西域从事屯垦,渐渐 传入新疆。

初中说明文 坎儿井(转载)-精品

初中说明文 坎儿井(转载)-精品

坎儿井(转载)坎儿井位于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

它其实是一种井、渠结合,在地下引用水进行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方式,由立井(竖井)、暗渠(地下渠道)、明渠(地表渠道)和涝坝(蓄水池)四部分组成。

由于新疆地区干旱少雨,蒸发量大,而坎儿井是地下暗渠输水,蒸发量小而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加上这里的土属钙质黏土,挖好的坎儿井很坚固,不易倒塌。

高山上雪水温度很低,若直接灌溉对农作物生长不利,而吐鲁番地表温度很高,雪水流经坎儿井后温度自然上升,很适合浇灌农作物。

因此,新疆各族人民在长期与干旱的斗争中,发明了这种凿井灌田的方法。

一道坎儿井就是一眼不枯的清泉,道道坎儿井,构成了火洲的生命线和命脉,使新疆这个降雨稀少的地方有了水源的积聚,从而成为新疆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之泉。

它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自然条件分不开的。

首先吐鲁番盆地地势很低,低于海平面以下的面积就有2085平方公里,而且吐鲁番四面环山,每年高山上的积雪大量融化后流入山谷。

当雪水流经戈壁时便渗入地下形成潜流,这就给坎儿井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坎儿井是生活在新疆的各族劳动人民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引水工程,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条,其中以吐鲁番最多最集中,据统计,吐鲁番的坎儿井共有1158条,总长约5000公里,相当于从乌鲁木齐到哈尔滨的里程。

坎儿井堪称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地下水利工程之一,被地理学界的专家称为“地下运河”,并与长城、京杭大运河合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

新疆坎儿井按其成井的水文地质条件来分,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山前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直接截取山前侧渗的地下水,集水段较短。

第二种是山前河流河谷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集水段较长,出水量较大。

第三种是平原潜水补给型,这类坎儿井主要分布在灌区域内,地层多为土质、水文地质较差,出水量较小。

第五课 坎儿井(课文)

第五课 坎儿井(课文)

【作业设计】
1. 熟读课文,背诵第六自然段。
2. 独立完成练习册。 3. 预习副课文及其中的生词。
谢谢你的参与
再见
三大工程
京 杭 大 运 河
随堂检测
流传:( D ) A流行 B传说 毁坏: ( C ) A烧毁 B打坏 怨声载道: ( A A充满 B装运 享用: ( D ) A享受 B使用 到满足 C传话 D传下来 C损坏 D搞乱 ) C记录 D登记
C开始使用 D使用并得
根据课文选择正确答案
吐鲁番人之所以发明坎儿井,是因为: ( C ) A这里干旱炎热,不宜修渠道 B这里没有河水 C这里地形地貌特殊 D坎儿井是灌溉系统 下面那一项不对? ( D ) A井多渠长 B由直井、暗渠和明渠组成 C巧妙复杂 D井水源源自地下水
坎儿井已被现代灌溉方式所取代。 这结论已被实践所证明。
据…说,… 。
据当地人说,坎儿井投资大见效慢。 据老师说,他得了一百分。
课文中的量词
一条龙 一条河 一派景象 一座山 一个洞 一个办法 一个(片)湖 一场沙暴 一口坎儿井 一股泉水。
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一段介绍坎儿井位置和结构。第二段 讲一个关于坎儿井的来历的神话故事。第 三段介绍退出历史的原因和人民对它的思 念。 坎儿井是我国三大(长城、京杭大运河、 坎儿井)伟大建筑工程之一,它与吐鲁番 葡萄一样闻名中外。虽然他即将退出历史 舞台,可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仍有其重要作 用。它是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各 族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的结晶。
要保持生命,我们需要一些什么呢?
我们好像忘了说一个很重要的东西, 那就是:
第五课 坎儿井
比记忆力
享誉 毁坏
xiǎng huǐ
干旱 干涸
hàn

坎儿井PPT课件

坎儿井PPT课件

2020/2/15
2
引入
✓ 吐鲁番盆地为什么这么热?
2020/2/15
3
✓ 吐鲁番盆地为什么会有绿洲?
2020/2/15
4
✓ 火焰山北部和沟谷绿洲的形成
2020/2/15
5
2020/2/15
6
✓ 火焰山南部地区的绿洲是怎么形成的呢?
2020/2/15
7
坎儿井
✓ 一、坎儿井的概况
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是“井穴”之意,早在《史记》中便有记 载,时称“井渠”,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比较常见。新疆坎儿井已经有 2000多年的历史了,鼎盛时多达1700多条,它与京杭大运河,万里长 城并成为我国古代三大工程。在2006年5月被国务院评为国家级文物 保护单位,并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2020/2/15
8
✓ 二、坎儿井在吐鲁番地区大量兴建的原因 ✓ (一)水源
2020/2/15
9
✓ (二)海拔落差
博格达峰 (海拔5445m)
艾丁湖 (海拔154 m)
2020/2/15
10
✓ (三)土质
2020/2/15
11
✓ 三、坎儿井的结构和原理
2020/2/15
12
✓ 开挖清理的通道:竖井
区大量兴建,人们也用上了更加方便的自是作为一项沿用了两千多年的水利灌溉工程,新疆坎儿
井凝结了古人的智慧和劳动无疑是一段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2020/2/15
24
✓ 谢谢大家的聆听!
2020/2/15
25
2020/2/15
21
✓ 第三种说法:自创说
✓ 坎儿井是当地各族劳动人民在发展农业生产与干旱作斗争中,经过实 践逐步创造而成的。

第五课坎儿井

第五课坎儿井
第五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三课时(深学课文)
2021/4/6
1
前提测试
• 说说新疆的名胜古迹;
• 浅说“坎儿井”;
• 分读课文;
2021/4/6
2
课文学习
• 本文介绍了我国古代伟大工 程之一的坎儿井,讲述了坎 儿井的作用、坎儿井美丽的 传说和坎儿井的历史变迁, 充分展示了勤劳的新疆人民 的伟大智慧。
2021/4/6
3
课文内容导入
• 按照介绍坎儿井材料的先后顺 序,这篇课文共分了五段。请
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 括每一段的中心意思。
2021/4/6
4
第一段(第1自然段) •写——坎儿井的作用
2021/4/6
5
第二段(第2自然段)
• 写——坎儿井的结构;
2021/4/6
6
第三段(3。4自然段)
• 写——坎儿井的传说;
2021/4/6
7
第四段(第5自然段)
• 写——坎儿井退出历史舞台;
2021/4/6
8
第五段(第6自然段)
• 写——坎儿井博物馆。
2021/4/6
9
课后作业
• 1.写篇读后感;
• 2.做练习册;
• 3做阅读(课文二);
2021/4/6
1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6
11

八年级上册语文坎儿井说明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坎儿井说明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坎儿井说明文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坎儿井说明文》是一篇介绍坎儿井的文章。

坎儿井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水井,它在中国古代的农村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语文课本中被选为说明文的范例。

这篇说明文首先会介绍坎儿井的历史渊源,包括它在古代农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接着会详细描述坎儿井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人们是如何利用坎儿井获取地下水的。

文章还可能会介绍坎儿井在中国农村文化中的地位和影响。

此外,这篇说明文可能还会涉及到坎儿井的文化意义,比如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或者坎儿井在民间传说中的形象等。

在阅读这篇说明文时,学生可以通过了解坎儿井的相关知识,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学习说明文的写作结构和方法,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

通过阅读和学习《坎儿井说明文》,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农耕生活和古代科技,同时也可以培养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同时,通过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学生也
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的来说,《坎儿井说明文》作为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范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意义,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第五课 坎儿井

第五课 坎儿井
布置作业
(1)熟练地朗读课文,最好能用自己的话复述。(必做)
(2)用句型造句。(选做)




我和外星人
外星人给我打电话、
我去机场接外星人、
我向外星人展示地球高科技
告别外星人




授课课时
第四课时
课型
新授课




知识与能力
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
过程与方法
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从小保护环境意识
重点
能通过自主学习扫除课文中的生字,词语障碍,累计和扩展词汇量;
难点
能较流利并有感情地的朗读课文 ,基本理解和掌握课文所表达的内容。
教学具准备
书、黑板、粉笔、课件
教法
引导法,讲解法
教 学 过 程
复备
一、检查词语预习
本课的词语比较多,要分清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保证重点词语的理解运用。一般词语则通过课文的学习逐渐识读理解
1、每个人在小组中汇报词语预习情况。
2、清理出不理解的词语,提出需要帮助的内容。
3、提出需要全班解决的疑难词语。
二、导入新课
1、做课后练习(1-2)题;
2、修改病句
1)我认为你的意见不对的意见。
2)马路许多飞快的汽车向前奔跑。
五、课堂小结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以悲壮的语气,介绍了罗布泊的消亡及塔里木河流域的生态危机,警示我们环境保护问题的紧迫性。
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必做)
2。用本节课所学的句型造句。(选做)

坎儿井PPT课件

坎儿井PPT课件

伊拉克、伊朗、前苏联和我国新疆。坎儿井取水工程对这
些国家的工农业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2.5.当地旅游景点
-
7
-
8
近年现状:
近年来,吐鲁番的坎儿井呈衰减之势。全疆坎儿井50年代多 达1700条,随着不断的干涸,80年代末已降至860余条。吐 鲁番地区坎儿井最多时达1273条,目前仅存725条左右。
-
2
■建造条件:
1.1.自然条件的可能性
缺点:吐鲁番是中国极端干旱地区之一,年降水量只有16毫 米,而蒸发量可达到3000毫米, 可称得上是中国的“干极”。
优点:吐鲁番砾石戈壁下的钙质黏土,黏性很大,很适宜挖掘 窑洞和地下洞穴,且十分坚固、不易倒塌。
1.2.生产发展的需要性
在当时的生产发展上,引泉结构必须进行改良,采取挖洞延伸 以增大其出水量。这样就逐步形成了雏形的坎儿井取水方式。
1.3.经济技术的合理性
在当时的经济技术上,尽管经济技术条件水平很低,但坎儿井 工程的结构形式可使工程的土方量大为减少, 且施工设备极为简单,操作技术又易为当地群众所掌握,故坎 儿井的取水方式在当时经济技术- 条件水平上是比较理想的形式3
■构造:
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原理:
"井渠法" 在高山雪水潜流处,寻其水
坎儿井研究专著——《新疆坎儿井》,还正在将位于吐鲁番和
哈密的坎儿井“打包”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5.当地水务部门已经在各乡村成立坎儿井农民用水者协会,增
加了坎儿井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对有水的坎儿井进行淘捞或加

6.目前,各县市按照坎儿井三期工程任务,正在逐步加快掏捞
清淤施工进度。
-
……

坎儿井 九年级汉语课文

坎儿井      九年级汉语课文

坎儿井吐鲁番的葡萄、棉花享誉中外。

可是你知道吗?吐鲁番是新疆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这块历史上被称为火洲的地方,之所以能成为我国种植棉花、水果的基地,成为新疆富饶的绿洲之一,都是因为有坎儿井。

坎儿井是新疆各族人民创造的地下水利工程。

他设计非常巧妙,主要由直井、地下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等几部分构成。

坎儿井的水源来自天山的雪水。

大约每隔20米~30米就有一口直井通往地下渠道。

有人统计过,如果把新疆所有的坎儿井连接起来,它的长度大约有两三千公里,比从北京到杭州的大运河还要长的多。

关于坎儿井的来历,在新疆流传着这样一个神话故事:在坦里库特山中,住这一条巨龙。

这条龙非常凶恶,每年秋天都要出来毁坏许多果园,吃掉很多人,给周围的村庄带来无穷的灾难,人们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天上的神得知之一消息后,非常生气,就下了一场沙暴,把龙住的地方淹没了,还在旁边挖了很多石头和土压在龙的身上。

天神把这堆起来的砂石烧得通红,那条巨龙就被压在了火山下。

这座山就变成了火焰山,而挖下去的大坑就成了吐鲁番盆地,从此,人们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但是,自从天神发了脾气以后,一直也没有下雨,果园、田地都荒废了,人们的生活也没有了保障。

这时候,天神又不得不降低火焰山的温度,并引来了一条河。

河水经过火焰山,流入月泉湖,清澈的河水滋润了树木和庄家。

农民们在无边的大地上种植了玉米、小麦、棉花;牧民们养起了羊、马、牛、骆驼,人间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可不知怎么了,有一天,河水突然干涸了。

村里的人们很着急,长老们派人到火焰山去察看情况,可派去的人都没有回来,也毫无音信。

他们又派出了一批勇士到山里去,这些勇士在山里遇到了一个庞然大物,一条巨龙挡住了从山边流过的河水。

原来,就是那条被压在山下的巨龙,他嘴里喷着火,把山挖了一个洞,在山上开了一个大湖,把水都存在这个湖里了。

勇士们与巨龙搏斗了几天几夜,也没办法战胜巨龙。

后来,人们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为了不让巨龙发现,决定从地下饮水。

第五课 坎儿井

第五课  坎儿井

第五课坎儿井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本课词语,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掌握词语,结合具体情景恰当运用重点词语“享誉中外、欣欣向荣、凶恶、富饶、怨声载道、叫苦连天、荒废、滋润、音信、见效、渗漏、种植、取代、巧妙、茁壮、任意、萎缩”等。

2、结合具体语境,学习掌握本课句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字典(词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掌握本课词语含义,尤其掌握重点词语的用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掌握课文结构及主要内容。

3、通过朗读感悟课文、真实交际,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4、结合对课文语言的感悟及真实交际,进行书面表达。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新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新疆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1、掌握本课词语、句型。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内容。

3、利用课文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训练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难点:感悟课文内容同时使学生产生爱新疆、维护生态平衡的想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四、教学方法:朗读感悟、讨论交流、读写结合五、教学时间:六课时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检查、学习词语教学目标:1、初步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2、学习掌握新词语,学会重点词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坎儿井,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

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修建。

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式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新疆坎儿井)。

结合右图介绍它的原理。

二、新授(一)全班交流,学习重点词语。

1、小组内交流词语的学习,对疑难词语通过多种方式试着在小组内解决。

2、大屏出示本课词语,指名认读,随机抽读。

3、大屏出示: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在括号内。

享誉中外、欣欣向荣、凶恶、富饶、怨声载道、叫苦连天荒废、滋润、音信、见效、渗漏、种植、取代、巧妙、立体语境1:吐鲁番的葡萄(),你们知道吗?吐鲁番之所以能成为我国()棉花、水果的基地,成为新疆()的绿洲之一,都是因为有了坎儿井,人们将地下水()地引到地上来,是坎儿井的水()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使这块原本干旱的土地呈现出()的景象。

(1)《坎儿井》

(1)《坎儿井》

(1)《坎儿井》《坎儿井》坎儿井名称源自中国。

坎儿井,伊朗称之为Qanat,伊拉克称作Madazcha,吐鲁番称作kariz。

在我国,坎儿井一词,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庄子·秋水篇》中曾有“子独不闻夫坎井之蛙乎”之句。

唐代西州文书中有“胡麻井渠”的记载。

明代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石茂华《远夷谢恩求贡事》一文中有关于“牙坎儿”的记载。

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则称之为卡井。

坎儿井是我国新疆特有的一种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

有中国第三大工程之称。

(继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之后)坎儿井起源于汉代的“井渠”,《史记·河渠书》和《汉书·沟洫志》均有记载。

汉武帝时,在陕西大荔一带开龙首渠,引洛水灌田。

因为渠岸容易倒塌,水工设计凿井在井下通水。

穿井技术和凿井法通过汉朝的军队传到新疆。

新疆各族人民根据当干旱、夏季炎热、有高山融雪的自然条件发展了坎儿井,主要流行于吐鲁和哈密一带。

坎儿井的水源,是高山雪水经山麓透入砾石层里的伏流或潜水。

坎儿井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暗渠即地下的输水道;第二部分是竖井,每隔20-30米有一个通地面的竖井,作为挖掘暗渠的出土口和通风口;第三部分是明渠,在流经田庄处通过明渠引用灌溉。

坎儿井有很多优点,可减少水流蒸发,可避免风沙理没,可利用地下深层潜水,可自流灌溉,可随地开挖独立成一灌区,施工比较简单,使用期长等等。

减少地下水的蒸发,对当地的环境也到了保护作用。

被称作中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的坎尔井是古代吐鲁番各族劳动群众,经过长期生产实践创造出来的,是吐鲁番盆地利用地面坡度引用地下水的一种独其特色的地下水利工程。

在新疆境内的坎儿井全长5400公里,是全世界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

在2000多年前出土的一石块上刻有吐鲁番地区坎儿井的分布图,说明了坎儿井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坎尔井由竖井、暗渠、涝坝四部份组成。

竖井,主要是为挖暗渠和维修人出入出土用的。

坎儿井 语文课文

坎儿井 语文课文

坎儿井语文课文一、原文呈现(假设内容)在我国新疆地区,有一种特殊而古老的水利工程——坎儿井。

坎儿井的结构独特而精巧。

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四部分组成。

竖井是开挖或清理坎儿井暗渠时运送地下泥沙或淤泥的通道,同时也是通风口。

这些竖井,井口直径大约在0.7 - 1米之间,每隔20 - 50米就有一个,它们就像一个个垂直的小通道,深入地下。

暗渠是坎儿井的主体部分,它巧妙地利用了地下的坡度,将地下水引出地面。

暗渠蜿蜒曲折,在地下延伸,避免了水分的大量蒸发。

因为新疆地区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如果采用明渠输水,大量的水将会被蒸发掉。

明渠则是将暗渠流出的水引到需要灌溉的农田里,就像地上的小河流,清澈的井水在明渠里欢快地流淌,滋润着干涸的土地。

涝坝是一个小型的蓄水池,它可以调节水量,在灌溉用水需求大的时候能够储存足够的水,保证农田得到充分的灌溉。

坎儿井的建造过程充满艰辛。

古代劳动人民凭借着智慧和坚韧的毅力,在没有先进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全靠人力挖掘。

他们首先要寻找水源,这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确定水源后,就开始挖掘竖井,然后从竖井底部向两端挖掘暗渠。

挖掘暗渠是最困难的部分,工人们在狭小黑暗的地下空间里,一锹一锹地挖,一筐一筐地运出泥土。

他们在地下不知疲倦地劳作,克服了重重困难,才使得坎儿井得以建成。

坎儿井有着巨大的意义。

它对新疆地区的农业灌溉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新疆干旱少雨,而坎儿井能够把地下水引到地面,灌溉了大片的绿洲农田,使得这片土地能够种植各种农作物,如小麦、棉花、葡萄等。

正是因为有了坎儿井,新疆的绿洲农业才得以繁荣发展。

同时,坎儿井也是新疆地区独特的文化景观,它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见证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历史进程。

它不仅仅是一种水利工程,更是一种文化传承,是劳动人民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二、生字词。

1. 竖井:“竖”,读音“shù”,直立,直立的。

竖井就是垂直的井。

2. 暗渠:“渠”,读音“qú”,人工开凿的水道。

第五课 坎儿井 —— 课件

第五课   坎儿井 —— 课件

坎儿井的由来和传说 三
• 三是从波斯和埃及传入说。据 说在伊朗,很早就已经开始使 用坎儿井,后来这一技术随着 丝绸之路传入周围地区,伊拉 克、土耳其、阿富汗、巴基斯 坦以及中亚国家,也都有了自 己的坎儿井。
坎儿井的名称
• 坎儿井的名称,新疆维吾尔语称为“坎儿孜”。 伊朗波斯语称为“坎纳孜”(Kanatz)。苏联俄语 称为“坎亚力孜”(k,lplItK)。从语音上来看,彼 此虽有区分,但差别不大。
构造图
速读第一段(1、2自然段)回答下 列问题 1.坎儿井在什么地方? 2.介绍一下坎儿井的结构?
答:位于新疆吐鲁番。 答:主要由直井、地下渠道(暗渠)、 地面渠道(明渠)等几个部分构成。
句型提示:
○…是…之一。 ○…由…构成。 ○之所以…,是因为…。
吐鲁番是新疆最干旱的地区之一。 吐鲁番成为新疆富饶的绿洲之一。 坎儿井主要由直井、暗渠、明渠等及部分构成。 电脑主要由显示器、鼠标、主机等及部分构成 的 他之所以迟到上课,是因为没注意铃响声。 他之所以考试不及格,是因为没有准备。
我们新疆有许多名胜古迹,大家来说说,你都知 道哪些新疆的名胜古迹? 我国古代有哪三大工程? 坎儿井(故称“井渠”),与万里长城、京杭大 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 新疆吐鲁番的坎儿井就是我国古代三大工程之一。 想了解坎儿井的详情吗?请打开书,翻到第五十 页,看第五课《坎儿井》。
课前教育: · 坎儿井是荒漠地区一特殊灌溉 系统, 维吾尔语则称之为“Kariz”。 普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 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 古代三大工程。我国劳动人们智慧 的结晶,所以我们这后辈应该学习 前辈不怕困难善于创新的良好精神。 应该保护他们留下的文化遗产。
下一段
坎儿井的作用

《坎儿井》小学优秀语文课件

《坎儿井》小学优秀语文课件
水库和防渗漏引水渠。
火洲的富有, 但是他们仍然忘不了这曾经给予这块土 地以绿色的“生命之源”。现在,人们 成立了“坎儿井”研究协会,同时还为 它建立了坎儿井博物馆。
说一说:
除了课本中关于坎儿井的故事,你还 知道写其他的什么吗?说出来和大家分享 一下。
课文引入
同学们,你们见过坎儿井吗?知道农 民伯伯是怎样使用它的吗?现在,就让我 来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吧。
坎儿井的水从哪儿来 ?
它的水源来自天山的雪水。
坎儿井由哪几部分构成的?
它的设计非常巧妙,主要由直井、地下
渠道(暗渠)、地面渠道(明渠)等几部分
构成。
神话中的火焰山是怎么形成的?
一条非常凶恶的巨龙,每年都会给百 姓带来灾难,天神得知后,用沙暴把龙住 的地方淹没,并在旁边挖了许多石头和土 压在龙的身上,把这些沙石烧得通红,这 座山就成了火焰山。
卡盟平台 卡盟平台
拓展作业
试写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 起来,制止生态恶化,让我们携手共 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地球!
在神话中,人们为什么要从地下引水?
因为巨龙挡住了从山边流过的河水,把 水存在一个湖里,勇士们虽然和它搏斗了几 天几夜,仍然不能战胜它,后来,人们想出 了从地下引水的办法。
坎儿井为什么即将退出历史舞台?
因为它已经逐渐被新的灌溉方式所取代。
现在人们怎样灌溉土地?
现在的吐鲁番农民普遍使用机井取
水,另外还有14座调节四季水量的大小
罗布泊在哪?人们是怎样知道它的?
罗布泊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边缘,自 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闯入罗布 泊,它才逐渐为人所知。
从前的罗布泊是怎样的?
在遥远的过去,罗布泊是牛马成群、 绿林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

第五课坎儿井

第五课坎儿井
能力目标2.能以较快的语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的基本内容。
德育目标3.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词语进行交际。
4.读懂文章了解坎儿井的历史变迁,体会新疆各族人民所创造的人类文明。
【教学重点和难点】
2.请学生搜集有关“新疆名胜古迹”的资料,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课文2预习任务的布置。
要求学生自主阅读课文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自己查找生字和词语并能理解。
【教学建议】
课文2与课文1都与新疆的水资源有关,两篇课文话题和内容有相似之处,可以结合起来学习。
板书坎儿井
作用
结构
传说
退出历史舞台
5.坎儿井的命运如何?
6.火洲的人们现在是怎样对待坎儿井的?
简要复述课文,了解坎儿井的变迁。
六、评价与反思
1.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情况可以通过听写本课的词语的方式进行,最好是每个小组完成不同的任务。如:相互听写、组成短语、造句、词语解释等方式。
2.教师或各小组长记录学生在本课合作学习活动的表现,对学习积极性高、主动性强、学习方法好的学生进行表扬。
【教学方法】: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教学工具】黑板,录音机、ppt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课文内容导入。’
如:按照介绍坎儿井材料的先后顺序,这篇课文共分了几段?请用简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语概括每一段的中心意思。
二、确定深学本课课文的讨论学习任务。交由各小组自主合作完成。
教学建议:如果放手让学生思考并提出口题,很多问题会超出教师的想象。筛选出问题交由各学习小组去分别完成,鼓励组间竞答。
博物馆
教学反思:

9年级第5课坎儿井9_14

9年级第5课坎儿井9_14
教学 课题
教 学 内 容
年级 班
教师名称
第五课 坎儿井
第五课时 课文二
1.熟读课文二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
2.掌握词语
3.根据课文内容
2014 年 月

知识与技能
要求学生用在以前学习词语学会读、懂意思,灵活运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这节课使学生把本课文的词语要求会用,学过的知

识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学情分析;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 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果,并在课堂上能积极回答以下问题。
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 让学生读课文,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说说自己的理解。
导入新课(提问方式)
你们对坎儿井有过什么样的理解?
教学方法和过程:
请学生在小组内采取分段阅读(小声读或默读),分别提出解
师来讲解)。。

3.领读课文。(老师带着学生领读一遍。)
4.组织学生抽调课文。(一人一段)
讲解难语,讲解重点句型:

二.学习重点句型
1. 组织学生边读,边找出课文中的疑难句,句型,老师先讲解疑

难句,句型然后组织学生模仿造句。
2. 讲解重点句型:
之所以…,是因为…,
如:(1)新疆的瓜果之所以有名,是因为特别甜的缘故。
作业
板设 书计
教工 学具
1.熟读课文。
2.用句型造句。
第五课 坎儿井
第二课时 课文(一)
一.讲解句型
1. 之所以…,是因为…,
2. 但是……便
二.分析课文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图片。
2.词典。
课反 后思
组意 长见
授课班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 2.应用边读、边想、边记的读书方法,提高阅 读能力。 • 3.学会新的句型。 •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5 .能分析文章的结构,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 6.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民族 自豪感。
教学重点:合作探究坎儿井的作用。
第三段: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的形成来。
第四段:坎儿井是怎样形成的。 第五段:坎儿井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 第六段:坎儿井带给人们的好处。
中心思想:
课文从坎儿井的结构,坎儿井的传说和坎 儿井退出历史舞台这些三方面介绍了坎儿井的 历史变迁。
句型学习
1.“被....所....”
如:这部作品早已被广大观众所熟悉。
话题交际:
新疆是个 美丽的 地方,地域辽阔,人文,自然景观 众多,那么作为一名和田人你知道和田有哪些非 文化遗产? (和田的非文化遗产有:尼雅遗址,策勒小佛寺。
教学难点:体会坎儿井的用途。
带以下问题阅读课文: 1.坎儿井是有什么构成的?怎样灌溉农田?
2.天神为什么惩罚巨龙?
3.神话中,火焰山和吐鲁番盆地是怎样形成的? 4.神话中,人们为什么要挖坎儿井? 5.坎儿井的命运如何? 6.火州的人们现在是怎样对待坎儿井的? 7.关于坎儿井,你还知道些什么?
第一段: 引出坎儿井。 第二段:介绍了坎儿井的结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