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合集下载

0002中医眼科学

0002中医眼科学

《中医眼科学》

3.3

08试卷1

一填空题(1′×20)

1.角膜无色透明,中医称为()。

2. 晶状体中医称为晶珠,位于()与()之后,()之前,发生混浊时称为()。

3. 眼压的正常范围为()mmHg,24小时眼压差为();双眼异常眼压差值为()。

4.眼部充血可分为3种,结膜炎通常呈现(),虹膜睫状体炎通常表现为()()。

5.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期可表现为视力()、眼压()、角膜()伴()充血等,紧急处理方法是()。

6. 视神经全长约40mm,分为()、()、()和()4段。

二单选A型(1′×4)

1.关于房水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为眼内容物之一B无色透明C有营养作用D中医称为神膏

2.葡萄膜是指()

A 纤维膜、虹膜、睫状体

B 纤维膜、结膜、视网膜

C 虹膜、脉络膜、视网膜

D 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3.屈光间质不包括()

A 角膜

B 瞳孔C晶状体 D 玻璃体

4.黄斑部樱桃红斑见于()

A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B视网膜静脉周围炎C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D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三.多选X型(2′×5)

1. 外麦粒肿治疗可以采用()

A 针刺放血

B 局部热敷

C 切开排脓D将脓液挤出

E 抗生素眼液点眼

2.下列哪些眼病表现为视力急剧下降()

A 急性视神经乳头炎B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 视网膜脱离 D 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 E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3.关于春季卡他性结膜炎描述正确的是()

A 奇痒难忍

B 好发于男性青少年

C 夜间易发D睑结膜面可见乳头排列如铺路的鹅卵石 E 视力急剧下降

4. 新制柴连汤包括有下列哪些药物()

A 柴胡、黄连、黄芩、栀子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导语: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眼睛一旦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而且也容易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

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眼睛一旦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而且也容易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如果眼睛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下文我们介绍一下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一、疑难慢性眼底病:

对一些疑难的慢性眼底病,中医治疗具有特殊的方法。如眼明灵、滋阴明目丸、益气明目丸、启明丸、增光袋泡剂等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病变、视神经萎缩等均有较好疗效。

二、出血性眼病:

包括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外伤所致的前房、结膜下、眼脸出血等。一般出血初期以凉血止血法止血,中、后期以活血化瘀法促进出血消散吸收。大量的止血、活血化瘀中药及中成药如散血明目片、复方血栓通、美尔福等在眼科临床经常运用。

四、不能根治并反复发作性眼病:

如上睑下垂、面瘫所致的口眼歪斜、病毒性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脑膜炎、不明原因的小儿眨眼等,经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五、手术后并发症:

如术后伤口久不愈合、术后眼压过低、网脱术后视网膜下积液、青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素变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25例体会

素变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25例体会
素变汤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25例体会
*导读: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pigmentarydegenerationoftheretina)亦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pigmentosa),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毯层——视网膜变性(tapeto-retinaldegeneration).也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
3 结果
显效(视力恢复至1.0以上,视野扩大50度以上),5例;有效(视力恢复至2行以上,夜盲改善),18例;无效,2例。视力提高最快者30天,最慢者4个月。
4 病案举例
例1,男,16岁,初诊日期2001年7月8日,主诉:双眼夜盲8年,伴有视野缩窄3年。病史:8岁时家长发现患儿晚上走路时经常摔跤,2年后在北京同仁医院检查,确认为视网膜色素变性,曾治疗,未效。遂求诊于中医诊治。父母非近亲结婚,家族中无同样病史。查:舌质红,苔薄白,脉象沉细。诊断:高风内障。辨证:脾虚气弱,清阳下陷,肝肾不足。治则:益气升阳,佐以滋肾明目。方用:素变汤加减。黄芪15g,党参15g,女贞子10g,熟附子3g,巴戟天10g,茺蔚子10g,枸杞子15g,当归10g,白芍10g,桃仁5g,红花5g,鸡血藤20g,熟地15g,丹参15g,路路通10g,密蒙花10g,川芎10g,牛膝15g。用法:15剂,水煎服,1日2次。二诊:药后,视物较前清楚,仍以上方加白蒺藜10g,谷精草10g。末诊:服药2个月,夜盲症状明显好转,没有灯光亦能走路,视野范围已扩大,2002年6月去外地上学,而改用明目地黄丸、人参养荣丸交替服用,以巩其效。

补肾化瘀方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25例

补肾化瘀方联合针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25例
与治疗前比较 , }P < .5 O 0
1 2 1 诊断标准 ..
夜盲, 双眼受 累 ; 野缺 损 , 视 向心性缩 由表 1 可见 , 疗前后视野 、 力 比较 差异有 统 计学 治 视 意 义(P < .5 , 0 0 ) 治疗 组优 于对照组 。
2 2 治疗 前 后 血 液 流 变 学 全 血 黏 度 比较 见表 2 .
改 善 。
R P为家族遗传性疾病 , 常为常染色体 显性 遗传 、 常染
好转 : 环状暗点 缩小或 中心视野扩 大 5 。
色体隐性遗传 、 性连锁遗传及孤立 型( 指无 家族 史者 ) 目 , 前 本病确切 发病 机制还 不十 分清 楚 , 尚无 有效 的治疗措
施, 最终 以视细胞凋亡 而告终 。R P伴 有脉络 膜循 环障 碍 jR , P患者血液 的黏 滞性 和 聚集性 增 强 , 血液 流 速缓
以上 , 力 提 高 2排 ( )以 上 ; 愈 : 野 、 力 无 视 含 未 视 视 15 观察指标 .
黏度。
治 疗前 后视 野 、 力 、 视 血液 流变 学全 血
慢, 这种改变可导致 眼微循环障碍 , R 而 P患者 义可继发引
起血液流变因素的改 变, 形成恶性循环 。我 们存继承 中
补 肾化瘀 方 联 合 针 刺 治 疗 原 发 性 视 网膜 色 素 变性 2 5例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探讨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探讨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探讨

作者:徐国兴郭健王婷婷

来源:《海峡科学》2007年第12期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是以进行性夜盲,视野缩小和视网膜色素沉着病变为特征。中医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早有记载,首见于隋•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雀目候》谓:“人有昼而睛明,至瞑则不见物,世谓之雀目,言其如雀鸟,瞑便无所见也。”故后人把RP 称为“高风雀目”。中国医学名著《审视瑶函》作者傅仁宇描述本病为:“高风障。至晚不明,至晓复明也。盖元阳不足之病。”他们都认为RP主要临床症状之一为夜盲。所以近代有人把RP 称为夜盲症。《沈氏尊生书》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及其预后也作了详细的报道:“雀目者,日落即不见物也,此由肝虚血少......有初时好眼,患成雀目者,而亦有生成如此,并由父母遗体,日落即不见物,不必治,治亦无效” 。

1 中医治疗现状

中医治疗在中药复方,针灸,动物垂体埋藏于穴位法以及水针疗法方面等等对RP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其他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病例观察也有可观的成绩。中医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有用专方专药来治疗。综合古人对本病的治疗,有主张调理脾胃,祛风消翳,有主张活血化瘀通络,养血明目,有的在软肝清肺的基础上加补肾,有应用祛风通络开窍兼补益肝肾等法或综合各法。各家皆有所长。根据眼科名家们的方剂治疗主要采取辨证论治的方法。也有用专方专来治疗或制成特效药剂,称它们为Ⅰ,Ⅱ,Ⅲ号特效眼药等。中医在针灸临床研究方面与疗效也取到很好的肯定。中医学认为原发性RP为先天禀赋不足,肝肾脾虚血滞,血脉枯涩,脉道不通所致,故筛选了补益肝肾,益气活血,通络开窍的中药组成复方夜明方在临床用之有效。夜明方主要由黄芪,丹参,石菖蒲,枸杞子,当归,夜明砂,炙全蝎等组成。夜明方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减缓病情发展方面有一定作用。李传课等[1]运用现代技术,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等眼底退行性病变患者,观察了眼血流图,微循环,血液流变,血小板活化与血管内皮细胞等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RP均有“血瘀”的表现。治以滋阴明目丸来补益肝肾,兼活血化瘀。其组成为熟地,淮山药,黄精,枸杞子,菟丝子,丹皮,山茱萸,茯苓,楮实子,石决明,丹参,三七,牛膝,当归,川芎,羌活,石菖蒲,甘草。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2019年版)

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住院患者。

一、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风雀目(TCD编码:BYT1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ICD-10编码:H35.501)。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第3版(李凤鸣谢立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2.证候诊断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常见证候:

肾阳不足证

肝肾阴虚证

脾虚气弱证

气虚血瘀证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综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

2.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

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

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进展

象限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
4 逆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inverse retinitis pigmentosa)亦 称中心性或中心旁视网膜色素变性,初发症状为视力减退与 色觉障碍。眼底检查可见黄斑及其附近萎缩变性,有骨细胞 样或不规则的斑块状色素堆积。ERG呈低波或不能纪录。早 期以锥细胞损害为主,后期才有杆细胞损害。病变进行性, 晚期可累及周边部视网膜,并出现血管改变,最后以失明告 终。本病通常为隐性遗传,偶有显性遗传。
6 推测以上病理改变的原因,可能为结构基因失常,或视细胞 外节盘膜内合成酶及其产物的基因缺陷有关。
临床表现——症状:
1夜盲:为本病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发生, 且多发生在眼底有改变之前。开始较轻,随年龄增长而逐渐 加重。极少数患者早期亦可无夜盲主诉。
2暗适应:初期视网膜视锥细胞功能尚正常,视杆细胞功能下 降,使视锥细胞曲线终末值升高,造成光色间差缩小。最后 视杆细胞功能丧失,视锥细胞值亦升高,形成高位的单相曲 线。
特殊类型视网膜色素变性
2 环状视网膜色素变性(annular retinitis pigmentosa)少见,其 特征为环绕后极部有一环带状色素上皮变性区,该区内有骨 细胞样色素增生及脉络膜大血管暴露,而周边眼底色泽又趋 正常。患者有夜盲主诉,周边视野检查有与病变区相应的环 形暗点。病程晚期,中心视力亦受损害。

中医眼科常见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诊疗指南

中医眼科常见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诊疗指南

视物模糊,头重如裹,胸闷恶心,苔 厚腻。
气血瘀阻型
视力模糊,眼痛或头痛,舌质紫暗或 有瘀斑。
中医治疗原则
补益肝肾
针对肝肾不足的病因,采用补益 肝肾的方法进行治疗。
活血化瘀
针对气血瘀滞的病因,采用活血 化瘀的方法进行治疗。
化痰利湿
针对痰湿内阻的病因,采用化痰 利湿的方法进行治疗。
04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方 法
情绪调节
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波动对眼部造成不良影 响。
饮食调养
1 2
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和E的食物
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等,有助于保护视网膜。
控制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过多的糖分和脂肪摄入可能对视网膜造成损害。
3
适量补充锌元素
锌是视网膜中重要的微量元素,适量补充有助于 保护视力。
06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案例分享与 经验总结
特点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通常在儿童或青少 年时期发病,随着病情发展,患者逐 渐出现视野缩小、夜盲、视力减退等 症状,最终可能导致失明。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病因多样,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其中 ,遗传因素是最主要的病因,约50%的患者具有家族遗传史。
病理机制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病理机制复杂,主要涉及视网膜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 的凋亡和坏死,以及视网膜血管和神经纤维的变化。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我们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可见眼睛对于我们的重要性,眼睛一旦出现了问题,不但会影响到我们的视力而且也容易给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多方面的麻烦,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如果眼睛出现疾病要及时去治疗,下文我们介绍一下中医治疗眼病的方法。

一、疑难慢性眼底病:

对一些疑难的慢性眼底病,中医治疗具有特殊的方法。如眼明灵、滋阴明目丸、益气明目丸、启明丸、增光袋泡剂等治

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老年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眼底退行性病变、视神经萎缩等均有较好疗效。

二、出血性眼病:

包括视网膜静脉周围炎、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引起的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外伤所致的前房、结膜下、眼脸出血等。一般出血初期以凉血止血法止血,中、后期以活血化瘀法促进出血消散吸收。大量的止血、活血化瘀中药及中成药如散血明目片、复方血栓通、美尔福等在眼科临床经常运用。

四、不能根治并反复发作性眼病:

如上睑下垂、面瘫所致的口眼歪斜、病毒性角膜炎、巩膜炎、葡萄膜炎、葡萄膜大脑膜炎、不明原因的小儿眨眼等,经中药治疗,效果较好。

五、手术后并发症:

如术后伤口久不愈合、术后眼压过低、网脱术后视网膜下积液、青光眼、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切割术后视功能进行性下降等,目前运用中西结合理论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六、眼病患者病中、病后的调理:

不少眼病患者经长期服用西药或手术治疗后,出现头晕目眩、少气懒言、倦怠无力、脘腹胀满、自汗盗汗、失眠多梦、五心发热等症状,而西医检查一般无阳性改变,应用中药全身调理往往却能很快康复。

庄曾渊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疾病经验

庄曾渊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疾病经验

庄曾渊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疾病经验

本文总结了庄曾渊研究员在临床中应用定志丸治疗眼科与视神经视网膜相关的退行性疾病的经验。从中医病机上认为此类疾病多为先天精气不足、目失所养所致,应用定志丸起到补心气、通血脉、开窍的作用。基础研究表明定志丸有提高实验动物体内的神经生长因子含量的作用,又为治疗此类疾病提供了的理论依据。

标签:定志丸;退行性病变;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高度近视眼底病变;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

“定志丸”源于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处方由人参、茯苓、石菖蒲和远志四味中药组成,治心气不足、五脏不足,甚者忧愁悲伤、忽忽喜忘,近代为中医治疗老年痴呆症的基础方剂,在眼科常用于治疗近视眼。庄曾渊研究员在临床中基于目和脑均由先天之精生成,两者直接由目系相连的生理特点,病证结合,异病同治,将其用于治疗眼科一系列与视神经视网膜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为治疗这一类难治疾病,探索新思路,现总结如下:

1 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患者1,男,24岁,因双眼夜盲伴视野缩窄7~8年就诊。检查:右眼视力0.8,左眼视力0.8。双眼底见视盘色淡红,边界清,视网膜色略灰,动脉细,黄斑中心凹反光弥散,周边部视网膜可见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野检查:双眼周边视敏度降低。诊断为双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全身证见夜寐不安,舌淡,脉沉。方药: 党参15 g、茯苓15 g、石菖蒲10 g、远志10 g、生黄芪20 g、白芍10 g、蔓荆子10 g、当归10 g、黄柏5 g、熟地20 g、枸杞子10 g、炙甘草10 g、葛根15 g。患者右眼视力原来为0.8,用药60剂后复诊,矫正为1.0;左眼视力矫正为1.0。复查视野周边部视敏度略有提高。

erg确诊早期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erg确诊早期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个案报告!

ERG确诊早期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1例

谢俪君1,宫晓红2,韦企平2,夏燕婷2[关键词]ERG;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无色素性;早期

中图分类号:R774.1+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4379(2019)06-0492-03

1临床资料

王某某,男,54岁,岀租车夜班司机。自诉因双眼夜间视力下降2年,于2004年2月来我院处就诊。曾先后就诊于多家医院查视力、视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颅脑CT,均未见明显异常°既往史:患者既往体健,有厌恶工作情绪。结合患者未见阳性体征及个人史,外院诊断“伪盲?病?”。眼科检查:双眼视力1.5O 右眼眼压13mm Hg(1mm Hg=0.133kPa),左眼眼压14mm Hg"双眼外眼及眼检查未见异常,双眼底视,视未见细胞样素沉着(图I)。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示:左眼中期围绕视盘、鼻上及岀样光,期

光,右眼未见明显异常"视野:眼下视野,眼视野未见明显异常°视图(electroretinogram,ERG)示:(视杆细胞反应)右眼b 中度降低,眼b,(合)双眼a、b明显降低,左眼°医诊断:双眼性视素性(无色素性)°此后14年中,患者年来我科期中,

访视功能"最近1年随诊结眼视力1.2,左眼视力1.0,双眼眼底视乳头呈蜡黄色,视网膜血细,视未见骨细胞样素沉着°FFA同前(图2)°右眼视野敏感度下降,左眼视野岀性(图3)°多查ERG现进行性加重(图4)°

马礼堂养气功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应用

马礼堂养气功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应用

马礼堂养气功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应用

一、病因概述

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遗传性的、退行性的慢性眼病。父母双方有一方带致病基因,子女就有可能发病。本病潜伏期较长,早期表现为夜晚视物不清以及夜盲的症状,常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早期,因锥状细胞功能受损轻,杆状细胞功能下降,所以暗视力逐渐下降,明视力较好。而当杆状细胞功能与椎状细胞功能均明显受损,明暗视力都不好。

检查视野:典型的视野改变为环形暗点的形成,晚期呈管状视野,最后中心视力也消失,导致完全失明。

检查眼底:视神经乳头颜色腊黄或黄白色,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的视网膜色素沉着,但也会有无色素型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可不见视网膜色素沉着。

大多数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眼屈光间质清晰或有轻度玻璃体混浊。患者出现夜盲一段时间后,眼底逐渐出现病变。视盘的颜色逐渐变为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到晚期,视网膜动脉极其狭窄几乎成为线状,色素沉着聚集为黑色的蜘蛛状或骨细胞样的点,眼底常显污浊而带灰白色,呈豹纹状。好似覆盖一层薄纱,黄斑周围更为明显,可呈云雾状、中心无光反射。

检查色觉:绝大多数早期色觉正常,以后逐渐出现色觉缺损。半数以上的患者,存在着严重的色觉障碍。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病程早期,视网膜色素上皮的色素紊乱而呈斑驳状强荧光;病程晚期,因大面积的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而显示大片弱荧光并见粗大的脉络膜血管。

本病眼电图常表现异常。

眼血流图反映眼循环血流量减少,流速减慢。

晚期可并发白内障和继发性青光眼及玻璃体混浊。最终导致失明,是一种后果严重的眼科疾病。

二、治疗理论

57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57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

(2017年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1)视物模糊,晚上及暗处更甚。

(2)视物范围缩小,逐渐加重,进而影响中心视力,可致失明。

(3)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周边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乳头呈蜡黄色,色素向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4)暗适应检查阈值升高;视野检查早期可见环状暗点,逐渐向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管状视野;ERG 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

(5)常有家族史,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性连锁隐性及散发性四种遗传类型。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眼科学》第3版(李凤鸣谢立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双眼受累。

(2)周边视觉丧失。

(3)视杆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暗适应视杆细胞终阈值升高及(或)ERG 视杆细胞反应振幅降低,峰时延长或反应不能记录。

(4)进行性感光细胞功能丧失。

(二)证候诊断

1.肾阳不足证:夜盲,视物模糊,视野缩小;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2.肝肾阴虚证:夜盲,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脾虚气弱证:夜盲,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不能久视,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纳不馨,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公开征求意见稿)
[12]孙河,刘吉年,王国贤. 绿风内障的辨证分型及疗效观察[J]. 中医药 信息,1992,05:33-34. (证据级别:IIa,改良 Jadad 量表评分 3 分)
[13] 高锐,时春虎,田金徽等. 针灸治疗青光眼的系统评价 《中国针灸》 2011 年第 31 卷第 12 期. 1142-1145 .(证据级别:Ia,改良 Jadad 量表评分 6 分)
PACG)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是指原发性房角关闭所导致的急性或慢性眼压升高,伴
有或不伴有青光眼性视盘改变和视野损害,以眼胀痛、头痛、视力下降,眼压升 高为特征的疾病。[1]分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和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其中,急性闭 角型青光眼分为:临床前期、先兆期、急性期、缓解期、慢性期。慢性闭角型青 光眼分为:早期、进展期、晚期。完全失明的患眼为绝对期。[1]
(二)主要工作过程 2015 年 3 月底 项目工作组在全国范围选取 10 家成员单位,并于 2015 年 4 月成立了原 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修订)项目工作组。随即开展了文献研究调查工作,并于 2015 年 6 月在 中医眼科临床指南专家组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修订)》的项目任务书,2015 年 7 月项目工作组完成了文献研究。 2015 年 7 月 18 日工作组全体成员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制修 订第 1 次工作会议,此次会议明确了中医眼科各病种制修订的下一步任务、各阶段工作内容 及完成目标,并形成了第一次专家问卷,为此后顺利完成各病种指南制修订工作指明方向并 奠定了良好基础。2015 年 9 月第一次专家问卷完成,并形成指南初稿。 2015 年 9 月 18 日邀请工作组专家在成都召开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医眼科临床诊 疗指南》第二次制修订会议。会上,项目组汇报文献研究及专家调查分析情况,并按指南初 稿目录逐条进行专家讨论,会后形成指南修改稿、第二次专家问卷及病例验证表。为了保证 指南在制订过程中更符合临床实际,同时可以根据评价过程的反馈及时调整指南内容,2015 年 10 月-12 月项目工作组采用病例调查分析方法,在全国不同地域 11 家三甲级别医疗机构进 行第二轮专家问卷及病例验证,并以签订合作协议的形式开展符合指南要求的病例观察,以 保证评价过程能够按时、按量完成。此次评价共收回病例验证表共 200 例,符合率均大于 92%。 临床评价工作结束后,形成指南修订稿的草稿,并于今年 6 月已经由专家组审核并已经 按照专家组专家审核意见完成修订形成草案。将于 2016 年 7 月 9 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中医眼 科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指导组审核会”,专家指导组将再次以会议形式对指南进行审 核,项目工作组对根据审核意见对审核稿进行全面的整理、修改,形成指南草案,并报送中 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办公室网上发布,全国征求意见后再次修改,形成最终送审稿。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

中医眼科疾病病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麦粒肿:中医称为针眼,是一种常见的眼睑腺体感染性疾病。

2.霰粒肿:中医称为胞生痰核,是险板腺特发性无菌性慢性肉芽肿性炎症。

3.沙眼:中医称为椒目。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

4.眼睑炎:中医称为睑弦赤烂、风弦赤烂,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眼脸皮肤炎症。

5.眼睑下垂:中医称为上跑下垂、睢目、睑废,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或后天性疾病引起的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

6.结膜结石:中医称为睑内结石,是由结膜上皮陷洼或深部管状隐窝等处堆积的脱落上皮细胞和退行性结缔组织的凝固物。

7.脸内翻倒睫:中医称为倒睫拳毛。是由眼脸内翻引起的睫毛向眼球方向生长。

8.急性泪妻炎:中医称为漏晴疮,是由鼻泪管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9.慢性泪袁炎:中医称为窍漏、眦漏、漏睛。是由鼻泪管阻塞或狭窄引起的慢性炎症。

10.过敏性结膜炎:中医称为暴风客热,是由过教原引起的结膜过敏反应。

11.慢性结膜炎:中医称为白涩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结膜慢性炎症。

12.巩膜炎:中医称为炎疳、乌轮赤晕,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巩膜炎症。

13.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中医称为聚星障,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4.化脓性角膜炎:中医称为凝脂騶,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角膜炎。

15.急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紧小,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急性炎症。

16.慢性虹膜睫状体炎:中医称为睡神干缺。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虹膜睫状体慢性炎症。

17.青光眼:中医称为五风内障,是由眼内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综合治疗及用药规律分析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综合治疗及用药规律分析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综合治疗及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艾慧夏飞李波陈向东彭俊彭清华

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第02期

〔摘要〕目的回顧整理 802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的中医治疗效果及用药规律。方法对802份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病历资料收集整理,对视力、视野的疗效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 802 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视力显效280例,有效355例,无效167例,总有效率为79.18%;视野显效245例,有效315例,无效242例,总有效率为69.83%。常用中药为熟地黄、当归、生地黄、枸杞、黄芪、山药、山茱萸、党参、石斛、石决明、丹参、白术、桑葚、黄精、夜明砂、牛膝、柴胡、地龙、决明子、桃仁、红花、白芍、丹皮等。3个证型中均运用了当归、夜明砂、桃仁、红花、丹参、石决明这6味中药。结论视网膜色素变性常用的药对主要为补阴药+活血药、补气药+活血药、活血药+活血药。中医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中医证候,提高视力、扩大视野,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综合治疗;中医证型;用药规律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trospectively review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effects and medication rules in the treatment of 802 cases of patient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 Methods The medical records of 802 patients with retinitis pigmentosa were collected, and the effects of visual acuity and visual field were evaluated, and its medication rules were analyzed. Results Among 802 patients with retinal pigment degeneration, for visual acuity, there were 280 markedly effective cases, 355 effective cases, and 167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9.18%; for visual field, there were 245 markedly effective cases, 315 effective cases, and 242 ineffective cases,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69.83%. The commonly used Chinese herbs were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Radix Angelicae Sinensis, Radix Rehmanniae Recens, Fructus Lycii, Radix Astragali seu Hedysari, Rhizoma Dioscoreae, Fructus Corni, Radix Codonopsis,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指以夜盲、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从遗传学角度分为四类,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隐性遗传及散发型(无家族史)。属于中医“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范畴。

3诊断

3.1病史[1-2]

多数患者有夜盲病史,部分有家族史。

3.2临床症状[1-2]

多数患者在青少年及儿童期发病,夜盲是最早发生的症状,部分患者在昏暗光线下视力下降;视野进行性缺损,中心视力下降和辨色困难,最终致盲。

3.3检查[1-9]

3.3.1局部检查

眼底:视盘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眼底还可见视网膜散在结晶样亮点,视网膜色污秽;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眼底遍布小白点,但不侵犯黄斑部。

3.3.2其他检查

视野:病变早期可有环形暗点,逐步向心及周边扩展,晚期仅残留中央管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疾病早期,视网膜电图(ERG)呈低波迟延型,a、b波波峰降低,峰时延长,最后a、b波消失呈熄灭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呈现因色素脱失而透见的脉络膜荧光、色素斑块引起的遮挡荧光;晚期可因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而逐渐出现明显的强荧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常表现为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由周边向后极部发展。可伴有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等。

暗适应检查:暗适应能力差,常有典型的暗适应终阈值升高。

3.4鉴别诊断[1-7,10]

3.4.1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脉络膜炎性疾患、眼外伤、视网膜脱落复位术后眼底均可出现脉络膜视网膜弥漫性萎缩、色素沉着等改变,但其血管无明显变细、ERG异常较轻,并同时参考相应病史以资鉴别。

3.4.2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本病患者有梅毒病史,如为先天性者症状类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父母血清梅毒反应亦呈阳性,眼底可见视网膜下非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分布不均,主要位于后极部,形态不规则,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明显,夜盲不明显,视野检查无环形暗点,ERG b波振幅轻度降低或正常,血清梅毒反应阳性。

3.4.3风疹病毒先天感染

本病患者多有核性白内障和母亲患病史,椒盐样眼底可以合并有小眼球、耳聋、先天性心脏异常或其他全身性异常。ERG多正常。

3.4.4维生素A缺乏

本病常由营养不良或肠切除手术所致,可以是遗传性的。有显著的夜盲,结膜出现毕奥斑,周边视网膜深层可见大量黄白色、境界清楚的小斑。

4辨证[11-17]

4.1肾阳不足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4.2肝肾阴虚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4.3脾虚气弱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不能久视,视野缩小;面无华泽,肢体乏力,食纳不馨,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4气虚血瘀证

夜盲,视野狭窄,视物模糊;病情日久,视盘蜡黄色,视网膜血管纤细,脉络膜血管硬

化;舌质暗,苔薄白,脉细。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本病总以虚为主,虚中夹瘀兼郁,治宜从调理肝脾肾着手,在补虚同时,兼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可望改善视功能或延缓病程。

5.2分证论治[11-12,18]

5.2.1肾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肾阳,活血明目。

主方: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推荐级别:E)

常用药:熟地黄、制附子、桂枝、鹿角胶、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杜仲、当归。

5.2.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明目。

主方:明目地黄汤(《审视瑶函》)加减。(推荐级别:E)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泽泻、山药、牡丹皮、茯神、柴胡、当归、五味子、鸡内金。

5.2.3脾虚气弱证

治法:补脾益气,活血明目。

主方: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推荐级别:E)

常用药:柴胡、黄芪、人参、白术、升麻、陈皮、当归、甘草、丹参、夜明砂。5.2.4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明目。

主方: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推荐级别:E)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黄芪、肉桂、生姜、大枣、枸杞子、生地黄、麦冬。

5.3中成药[11-12,18]

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适用于肾阳不足证。(推荐级别:E)

明目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证。(推荐级别:E)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虚气弱证。(推荐级别:E)

十全大补丸:适用于气虚血瘀证。(推荐级别: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