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合集下载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2019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住院患者。

一、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高风雀目(TCD编码:BYT10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ICD-10编码:H35.5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第3版(李凤鸣谢立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临床常见证候:肾阳不足证肝肾阴虚证脾虚气弱证气虚血瘀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综合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患者。

2.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入院必需的检查项目视力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底镜检查;视野检查;眼压检查;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糖、血脂;血压、心电图、胸部X线片。

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OCT、ICGA、EOG、眼部B超等。

(八)治疗方法1.辨证论治(1)肾阳不足证:温补肾阳,活血明目。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分析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疗效分析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法、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方法:随机将70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口服复方血栓通胶囊、静滴参麦注射液联合针灸治疗。

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视野、视力等综合指标有效率分别为38.6%、1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中医症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分别为77.1%、4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或其他不良反应。

结论:中医药治疗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具有较高临床推广应用价值与前景。

标签: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药;针灸;西医治疗中图分类号R774.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122-01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进行性损害视细胞的遗传性眼病,该病以夜盲、视野逐渐变窄及视网膜上出现骨细胞样色素沉着为主要特征[1]。

目前,该病尚无特效疗法,但随着对发病机制的了解及医学技术的发展,基因治疗、视网膜移植、神经远祖细胞移植、人工视网膜等治疗方法相继出现,但对医院条件、技术设备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推广应用[2]。

笔者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确诊的70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均为双眼患病),诊断标准参照文献[3]。

其中男41例,女29例,年龄21~57岁,平均(41.7±2.25)岁。

病程3个月~2.5年。

以上患者予视野检查均表现为周边视野丧失。

按患者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诊断
*导读: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过去曾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tapto-retinaldegeneration)。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的调查资料,群体发病率约为1/3500。

本病为慢性进行性双眼疾病,有明显
的家族遗传,父母常有近亲联姻史,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约3:2.……
本病是一种遗传性视网膜感光细胞的退行性变。

以慢性进行性视功能损害(夜盲、视野缩小)和伴有眼底色素变化为特征。

其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显性遗传及性连锁隐性遗传等。

约有40%为散发病例而无遗传证据。

中医学中的高风内障与本病相似,其病机主要为肾元虚衰,精血亏耗,目络滞涩,神光衰微所致,即虚中兼瘀。

[诊断要点]
1.多在儿童青少年期发病,双眼受累。

2.先有夜盲,后而视野逐渐缩小,中心视力可在很长时间内不下降。

相当多的患者伴有屈光不正,则早期即有视力下降。

晚期因管状视野而生活工作很困难,还可因白内障、视神经萎缩、黄斑部病变而致中心视力极差。

3.视网膜血管旁有骨细胞样色素沉着,视网膜呈青灰色,视网膜血管变细,视乳头蜡黄色萎缩。

4.视网膜电图、眼电图、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均对诊断有帮助。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都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都有哪些方法?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都有哪些方法?中医临床治疗研究视网膜细胞色素变性发展都有自己哪些教学方法?得了视网膜色素变性技术可以通过中医基础治疗,中医理论认为眼与经络系统联系多广,胜过其他五官九窍。

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

皆说明眼目与经络直接影响关联,并以此和脏腑相沟通。

中国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样?中医认为,眼睛是人体的视觉器官,是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经络与脏腑等组织器官保持密切联系,共同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如果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功能失调,就会反映到眼睛里,甚至引起眼疾。

相反,眼疾也会通过经络影响脏腑,导致气血津液紊乱,全身反应。

中医视网膜色素变性包括:1.眼针治疗源于古代的五轮八卦理论,通过后天的八卦将眼睛分为八个区域,将内脏与内脏联系起来,从外部检查形状、颜色、丝绸和络脉,以检查患者的疾病和身体状况。

根据《观眼观病》和《证治规范》中的眼脏腑划分理论,以眼、经、脏腑的内在联系为基础,针对眼窝周围的特定穴位进行针刺,通过患者反复的观察和治疗实践,形成一种微针治疗方法。

2.药物离子导入治疗是通过使用直流电的作用,使带有电荷的药物进行离子不经血液系统循环发展直接透入人体内,在组织内保持一个较高质量浓度和较久时间,这对于因血-房水屏障功能存在问题而使中国药物不易从而达到提高治疗浓度的眼内组织学生来说,有积极研究意义。

达到活血化瘀、清热解毒、退翳明目及消炎、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等作用。

3. 雷电子午线治疗仪该设备以现代(生物电共振)技术治疗疾病的理论为基础,创新性地应用负电流、超低频、高强度结合中医理论,运用电极流技术,精心总结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医疗技术。

根据患者病情和舌苔脉象,循经取穴,可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脏腑功能,调节阴阳平衡。

这是人体器官的健康状态。

临床上对各种慢性眼科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她有视网膜色素变性她得注意饮食视网膜色素变性也要注意饮食护理,正确的饮食应该避免,可以减少疾病的佐剂功效,促进疾病尽快。

中医眼科常见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诊疗指南

中医眼科常见病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诊疗指南
避免眼部损伤
日常生活中应尽量避免眼部受到外力伤害,如戴护目镜、不长时间 盯着手机或电脑屏幕等。
控制慢性疾病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可能增加视网膜色素变性的风险,应积 极控制。
日常保健
适度用眼
长时间用眼会导致眼部疲劳,应适时休息,如闭 眼、远眺等。
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成功治疗案例
案例一
患者李某,男性,35岁,因视力逐渐下降就诊,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经过中医综合治疗,包括中药汤剂、 针灸和推拿,视力得到明显改善,病情稳定。
案例二
患者张某,女性,48岁,因夜盲症状就诊,诊断为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经过长期服用中药和坚持眼部按摩,患者 夜视能力得到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建议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包括合理饮食、充足睡眠、
适度运动等,以辅助治疗。
未来研究方向
中药复方作用机制研究
01
深入探讨中药复方在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症中的药理作用机制
,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针灸治疗机制研究
02
开展针灸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机制研究,揭示其治疗原理
和作用靶点。
早期诊断与预防
03
中药治疗
中药汤剂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开具个性化的中药汤剂,以调节脏腑功 能,改善眼部血液循环。
中成药
选择具有明目、养肝、补肾等作用的中成药,如杞菊地黄丸 、明目地黄丸等。
针灸治疗
针刺
通过刺激相关穴位,调节气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艾灸
利用艾叶的温热作用,对相关穴位进行温热刺激,以温通经络、调和气血。
视网膜色素变性症的分类
遗传类型
根据遗传方式不同,视网膜色素 变性症可分为单基因遗传、双基 因遗传和线粒体遗传等类型。

中医综合疗法周期性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医综合疗法周期性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8年1月第28卷第1期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一类以进行性感光细胞和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障碍为特征的遗传性疾病,多数患者早期特征性临床表现为夜盲和周边视野的缩小,晚期表现为中心视力差和辨色困难[1],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致盲性眼病且至今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如基因治疗和干细胞疗法还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医治疗则在延缓病情进展方·论著:临床经验·DOI:10.13444/ki.zgzyykzz.2018.01.00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4032)作者单位:1.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北京1000402.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北京1000913.北京联科中医肾病医院,北京100930通讯作者:亢泽峰,Email :zefeng2531@中医综合疗法周期性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临床疗效观察刘健1,亢泽峰1,刘洁1,王影1,邢凯1,褚文丽1,李维义1,陶方方2,王柳3,张丛青1,陈水灵1【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周期性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 )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采用中药、针刺,疗程3个月,联合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的综合性治疗2周,每半年治疗1次,连续3年并进行随访。

结果共纳入35例(70只眼),期间有3例脱落,最终32例患者(64只眼)总有效率为55.37%,治疗后视力(ETDRS 视力评分)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视野平均敏感度(MS )有所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但治疗前后视野平均缺损(MD )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周期性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针对视力及视野等指标的改善具有较好疗效,该治疗方案与RP 的时效及量效关系值得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综合疗法;疗效观察中图分类号:R7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379(2018)01-0033-03Clinical observation on combined TCM therapy of 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 LIU Jian,KANG Zefeng,LIU Jie,et al.Eye Hospital,China A cademy of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4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bined TCM therapy in thetreatment of 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 (RP).METHODS Patients with primary retinitis pig ⁃mentosa who met the diagnosis and inclusion criteria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cupuncture for 3months.In addition,patients were also treated with puerarin in ⁃jection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2weeks,once half a year,in 3consecutive years.And follow -up was performed as well.RESULTS A total of 35cases (70eyes)were included.During the trial,3cases fell off,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32patients (64eyes)was 55.37%.After treatment,the visual acuity (ETDRS visual acuity score)was improved,and the variation was of statistical differ ⁃ence (P <0.05).The average sensitivity (MS)of the visual field after treatment was improved signifi ⁃cantly (P <0.05).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bserved in mean defect of visual field aftertreatment (P >0.05).CONCLUSIONS The cyclical treatment with combined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 on 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 yielded a favorable effect in terms of visual acuity and vi ⁃sual field,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eatment plan and the effect of RP worth further ex ⁃ploring.【Key words 】retinitis pigmentosa;combined TCM therapy;observation on curative effect33··中国中医眼科杂志2018年1月第28卷第1期面有一定作用[3]。

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药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导读: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pigmentarydegeneratiooftheretina)在历史上曾称为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pigmentosa)。

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毯层-视网膜变性。

根据我国部分地区调查资料,群体患病率约为1/3500。

……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属中医“高风内障”范畴,致盲率高,预后不良。

中医对于该病治疗,根据发病原理,确定调五脏,补气血,通经络治疗原则。

在组方选药上,推出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药新制剂。

经现代研究表明:该剂应用黄芪、淫羊藿、枸杞、茯苓等调和五脏;阿胶、五味子气血双补;当归补血通络,使五脏调和,阴阳均衡,目络畅通,而得血以滋养,从而收到扩大视野,提高视力的临床效果。

该方所选取药物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人体细胞吞噬功能,促进组织细胞代谢,提高治疗效果作用。

疗效持久,不易复发。

第1 页。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中医执业医师考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根据上述病史、症状、视功能及检眼镜检查所见,诊断并无太大困难。

但应与一引先天性或后天性脉络膜视网膜炎症后的继发性视网膜色膜变性加以鉴别。

先天性梅毒和孕妇在妊娠第三个月患风疹后引起的胎儿眼底病变,眼底所见与本病几乎完全相同;ERG、视野等视功能检查结果也难以区分。

只有在确定患儿的父母血清梅毒反应阴性及母亲怀孕早期无风疹病史后,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色素变性。

有时还需较长时间的随访观察。

先天性继发性色素变性通常在出生后即已存在,病情静止。

后天性梅毒和某些急性传染病(如天花、麻疹、猩红热、流行性腮腺炎等),均可发生脉络膜视网膜炎,炎症消退后的眼底改变有时与原发性色素变性类似。

应通过病史、血清学检查、眼底改变(色素斑大且位置较深,形态不规则呈非骨细胞样,有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视乳头灰白色不是蜡黄色)及夜盲程度较轻等方面予以鉴别。

近几年,眼科学者着重免疫遗传学,组织病理学等诸多方面的研究,在揭示本病的性质,探索其发病机制方面都有一定的进展,现在人类基因研究也取得了新的成果。

但以本病的`一些特有表现如:视神经为什么出现萎缩?视网膜血管为什么会变细?眼底上出现的色素是哪里来的等一系列问题尚无令人满意的解释,至于治疗问题,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的报导,是国际眼科界公认的疑难病。

医院,采用最新的口服中药的方法治疗本病。

眼科专家有1600余例的治疗经验,有效率达96%以上。

经治疗的患者视力有不同程序的提高,视力在0.1以上者大部分能提高一倍。

少部分能提高二至三倍。

原视力不低于0.5的,大多数能提高二至三倍,有的可达1.5.患者视野多数有扩大,眼底病变有改善,未见并发症或后遗症。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概况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研究概况

【 文献标 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8 5 1 7( 2 0 1 7 )1 3 — 0 0 4 8 — 0 4
The Ge ne r a l Si t ua t i o n i n t he Tr e a t me n t 0 f RP 、 v i t h Tr a di t i o na l Chi ne s e ne di c i ne
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目前 ,广大 眼科工作者在 中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 进行 了深入 研究 ,探 索 出一些 新 的治 疗方法 ,在很
大程度上减缓 了患者视力 的进一步恶化 ,现将 近年来 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 【 关键词 】 原发性视 网膜色素变性 ;中医药 ;治疗 ;研究概况
【 中图分类号 】1 1 7 7 4 . 1 3
U Ya mi n
H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0, C h i n a Ab s t r a c t :P i r ma r y r e t i n i t i s p i g me n t o s a i s a s e t o f g e n e t i c e y e d i s e a s e ,w h i c h b e l o n g s t o t h e p h o t o r e c e p t o r c e l l s a n d r e t i n a l p i g — me n t e p i t h e l i u m ,wh o s e n u t i r t i o n i s d y s t r o p h i c a n d d e g e n e r a t i v e . I t h a s t h e f a v o r o f n i g h t b l i n d n e s s 、v i s i o n n a r r o w、 p i g me n t a y r r e t i — n o p a t h y a n d l i g h t r e c e p t o r d y s f u n c t i o n i n t h e c l i n i c a 1 . I t i s h i g e r i n r a t e t o c a u s e b l i n d n e s s a n d we h a v e n o e f f e c t i v e t r e a t me n t a t

57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57 眼科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高风雀目(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5~94)。

(1)视物模糊,晚上及暗处更甚。

(2)视物范围缩小,逐渐加重,进而影响中心视力,可致失明。

(3)眼底检查可见视网膜血管显著变细,早期在周边部散布骨细胞样色素,随病情进展,视乳头呈蜡黄色,色素向后极部扩展,可覆盖于视网膜血管上。

视网膜呈青灰色可透见硬化的脉络膜血管。

(4)暗适应检查阈值升高;视野检查早期可见环状暗点,逐渐向内外两侧扩大,晚期呈管状视野;ERG a波、b波振幅降低,峰时延迟,以致消失呈熄灭型。

(5)常有家族史,有常染色体显性、常染色体隐性、伴性连锁隐性及散发性四种遗传类型。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眼科学》第3版(李凤鸣谢立信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1)双眼受累。

(2)周边视觉丧失。

(3)视杆细胞功能障碍:表现为暗适应视杆细胞终阈值升高及(或)ERG 视杆细胞反应振幅降低,峰时延长或反应不能记录。

(4)进行性感光细胞功能丧失。

(二)证候诊断1.肾阳不足证:夜盲,视物模糊,视野缩小;面色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2.肝肾阴虚证:夜盲,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3.脾虚气弱证:夜盲,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不能久视,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食纳不馨,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气虚血瘀证:夜盲,视野狭窄,视物模糊;病情日久,视盘蜡黄色,视网膜血管纤细,脉络膜血管硬化;舌质暗,苔薄白,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肾阳不足证治法:温补肾阳,活血明目①推荐方药:右归丸加减。

熟地黄、枸杞子、菟丝子、楮实子、覆盆子、山茱萸、杜仲、牛膝、当归、丹参、沙蒺藜、制附子、肉桂。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方法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方法有什么?通过临床调查,中医是最佳的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方法。

因为可以通过辨证施治的方式,直接击溃病灶,在缓解症状的同时,能够标本兼治。

如果这一疾病不能更好的治疗,不仅容易导致失明,而且还会遗传给下一代。

具体情况下面来了解一下。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原理中医认为病变部位在瞳神,瞳神属水轮,内应于肾,同时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心主血脉藏神,足厥阴肝经及手少阴心经均与目系有联系。

故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发生多与脏腑、气血失调密切相关。

不可拘泥于阴阳五行学说,需要局部与整体结合,辩证与辩病相结合,方能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过程中医治疗是通过病因病症的不同,把视网膜色素变性分文几种不同的类型,实施不同的治疗措施,可以让治疗更精准,直击病灶可以让治疗后再无复发。

1、肾阳不足型: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脉沉。

治疗:补益肾脏,开窍明目2、肝肾阴虚型:眼内干涩不适,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头晕耳鸣,失眠多梦。

治疗:补益肝肾3、脾气虚弱型:面白神疲,食少乏力,舌淡苔白,脉弱。

治疗:补脾益气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什么方法好?“视清光明疗法”是武警北京总队医院眼科独创的中医特色疗法,完全遵照中医治疗的原则和原理进行辨证治疗。

此法填补了医学界的空白,并且给数万人带来了生存的希望,让他们从新看到光明。

它对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治疗是以人体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果。

其独特之处在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即辨证论治思想,使脏腑和则目自明。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四大特点1、通过权威医疗机构认证,安全性、可靠性高2、纯中医制剂,组方严谨标本兼治无毒无损害3、突破西医手术治疗模式,直捣病灶辩证治疗4、治疗周期短、疗效确切,控制病情不易复发。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样?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样?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样?
中医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怎么样?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伴有进行性视功能损害的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由于原发性进行性营养不良和视网膜外层特别是视细胞层的逐渐变性和消失,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和神经胶质增生。

遗传方式
本病为遗传性眼病。

其遗传教学方式有常染色体进行隐性、常染色体显性与X性连锁企业隐性教育三种(X性连锁隐性是与遗传病以及有关的基因工程位于X性染色体上)。

本病发病以常染色体隐性文化遗传系统常见,显性次之,性连锁隐性使用遗传不常见。

双基因和线粒体生物遗传因素也有研究报道。

德胜门中医医院眼科采用中医药方法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医视网膜色素变性主要调理脏腑,五脏的正气都集中在眼睛上,结合五脏五行理论,通过观察每一回眼睛的变化,推断出相应的脏腑疾病。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应注意情绪调节。

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应注意自己的情绪调节,情绪困难对治疗眼病有很大的危害,《医学概论》中包含: “内伤七情,狂喜动心,不能掌握血。

”。

愤怒伤肝,不能藏血,积伤肺,思念伤脾,失去会伤肾,都能活血。

表明药物治疗情志障碍、脏腑功能障碍的难度较大。

总之,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逐步树立对眼病治疗的信心,从而加快眼病的康复和治
疗。

得色素性视网膜炎要注意饮食护理。

得了视网膜细胞色素变性要注意控制饮食文化护理,正确的饮食宜忌,可以通过减轻患者疾病,辅助药效,促使中国疾病能够早日好转。

饮食宜忌总的说来,以食物丰富多样,又富营养,且易消化之品为宜。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案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视网膜病变的中医治疗方案

病因分析
01
02
03
肝肾阴虚
由于肝肾阴虚,导致眼睛 失去滋养,引起视网膜病 变。
气血瘀滞
气滞血瘀,影响眼部血液 循环,导致视网膜病变。
湿热内蕴
体内湿热过重,影响气血 运行,导致视网膜病变。
病机理解
肝肾阴虚型
表现为视力下降、视物模 糊、眼睛干涩等症状,治 疗以滋补肝肾、养血明目 为主。
气血瘀滞型
表现为眼睛疼痛、视力急 剧下降等症状,治疗以活 血化瘀、通络明目为主。
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治疗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PART 04
视网膜病变的日常调理
饮食调理
总结词:合理饮食
详细描述:视网膜病变患者应保持均衡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维生素A、C、E和锌 的食物,如胡萝卜、菠菜、鸡蛋等,以维持视网膜的正常功能。同时,应避免过 度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运动调理
详细描述
耳穴疗法利用刺激耳朵上的穴位来调节全身的气血流通,从 而缓解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部不适症状,如视力模糊、眼痛 等。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调和气血、疏通经络,达到 治疗视网膜病变的目的。
拔罐疗法
总结词
通过拔罐产生的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部不适。
详细描述
拔罐疗法是一种利用拔罐产生负压,使局部皮肤产生吸力,促进血液循环的方法。对于视网膜病变引起的眼部不 适,拔罐疗法可以起到缓解作用。通过拔罐刺激相应的穴位和经络,可以调和气血、舒缓肌肉紧张,从而减轻眼 部不适症状。
2023-2026
ONE
KEEP VIEW
中医眼科常见病诊疗 指南视网膜病变的中
医治疗方案
REPORTING
CATALOGUE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表现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表现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表现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哪些类型表现?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在发病时常表现为发病早、病情重,发展快,预后极为恶劣等现象,且它还是一种高度致盲的眼部疾病。

下面就为大家具体介绍一下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表现。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哪些类型表现:1.单眼性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非常少见。

诊断为本型者,必须是一眼具有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典型改变,而另眼完全正常(包括电生理检查),经五年以上随访仍未发病,才能确定。

此型患者多在中年发病,一般无家族史。

2.象限性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亦甚少见。

特点为病变仅累及双眼同一象限,与正常区域分界清楚。

有相应的视野改变,视力较好,ERG为低波。

荧光造影显示病变区比检眼镜下所见范围大。

本型常为散发性,但也常染色体显性、隐性与性连锁隐性遗传的报告。

3.中心性或旁中心性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亦称逆性进行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初起即有视力减退与色觉障碍。

眼底检查可见黄斑部萎缩病变,有骨细胞样色素堆积,ERG呈低波或不能记录。

早期以锥细胞损害为主,后期才有杆细胞损害。

晚期累及周边部视网膜,并出现血管改变。

最后以失明告比利时。

本型通常为隐性遗传,偶亦有显性遗传。

4.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有典型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各种症状和视功能的检查所见。

检眼镜下亦有整个眼底灰暗、视网膜血管变细、晚期视盘蜡黄色萎缩等改变,无色素沉着,或仅在周边眼底出现少数几个骨细胞样色素斑,故称为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有人认为本型是色素变性的早期表现,病情发展后仍会出现典型的色素。

因此不能构成一单独临床类型。

但亦确有始终无色素改变者。

本型遗传方式与典型的色素变性相同,有显性、隐性、性连锁隐性遗传三型。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有哪些类型表现?想必各位患者已经通过上述的介绍对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类型表现有了相应的了解,希望对您在治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时能有所帮助。

另外,了解更多近视眼手术后遗症的常识。

中医视网膜病变的诊疗指南

中医视网膜病变的诊疗指南

针灸治疗
通过针灸刺激相关穴位, 调节气血,改善眼部组织 营养状况,促进视网膜病 变的康复。
物理治疗
采用物理疗法,如超声波 、激光等,对眼部进行物 理刺激,促进眼部血液循 环和神经功能恢复。
针灸治疗
选穴原则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选取 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如睛明、
太阳、光明等。
操作方法
采用毫针刺法或灸法,刺激相关 穴位,调节气血,改善眼部组织
03
中医治疗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药物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开具具有活血化 瘀、利水渗湿、明目等功效的中 药方剂,如四物汤、杞菊地黄丸 等。
西药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抗炎、抗凝 、营养视神经等西药进行治疗, 如糖皮质激素、维生素B12等。
非药物治疗
按摩治疗
通过按摩眼部穴位,促进 眼部血液循环,缓解眼部 疲劳和不适感。
总结词
益气养血、活血明目
详细描述
针对气血亏虚型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以益气养血、活血明目为原则,采用八珍汤加减,以达到补益气血、滋养 肝肾的效果。同时,可配合按摩治疗,选取睛明、太阳等穴位,以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案例三:痰瘀互结型视网膜病变的治疗
总结词
活血化瘀、祛痰明目
详细描述
针对痰瘀互结型视网膜病变,中医治疗以活血化瘀、祛痰明 目为原则,采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以达到活血化瘀、通络明 目的效果。同时,可配合拔罐治疗,以促进体内湿气的排出 和血液的循环。
气血亏虚型
症状包括眼疲劳、视物昏 花、眼部干涩等,治疗以 益气养血、滋阴明目为主 。
脾虚湿困型
症状包括眼部胀满、视物 不清、眼部沉重等,治疗 以健脾利湿、行气活血为 主。
02
中医诊断视网膜病变的方法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公开征求意见稿)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公开征求意见稿)
眼底:视盘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眼底还 可见视网膜散在结晶样亮点,视网膜色污秽;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眼底遍布小白点,但不侵犯 黄斑部。 3.3.2 其他检查
视野:病变早期可有环形暗点,逐步向心及周边扩展,晚期仅残留中央管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疾病早期,视网膜电图(ERG)呈低波迟延型,a、b 波波峰降低,峰时 延长,最后 a、b 波消失呈熄灭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呈现因色素脱失而透见的脉络膜荧光、色素斑块引起的遮挡荧 光;晚期可因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而逐渐出现明显的强荧光。
姜、大枣、枸杞子、生地黄、麦冬。 5.3 中成药[11-12,18] 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适用于肾阳不足证。(推荐级别:E) 明目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丸或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证。(推荐级别:E)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虚气弱证。(推荐级别:E) 十全大补丸:适用于气虚血瘀证。(推荐级别:E)
5.4 针灸疗法[11-12,20-22](推荐级别:D) 5.4.1 眼局部取穴
夜盲,视物模糊,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痿早泄, 夜尿频多,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4.2 肝肾阴虚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舌 质红,少苔,脉细数。 4.3 脾虚气弱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不能久视,视野缩小;面无华泽,肢体乏力,食纳不馨, 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4 气虚血瘀证
说明
本指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立项的《2014 年中医药部门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资金中医 药标准制修订项目》之一,项目负责部门中华中医药学会,在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制修订专家 总指导组和眼科专家指导组的指导、监督下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眼科临床诊疗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1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诊断和治疗。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primary retinitis pigmentosa,PRP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指以夜盲、视野缩小、视力下降为特征的疾病。

从遗传学角度分为四类,即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连锁隐性遗传及散发型(无家族史)。

属于中医“高风内障”、“高风雀目”范畴。

3诊断
3.1病史[1-2]
多数患者有夜盲病史,部分有家族史。

3.2临床症状[1-2]
多数患者在青少年及儿童期发病,夜盲是最早发生的症状,部分患者在昏暗光线下视力下降;视野进行性缺损,中心视力下降和辨色困难,最终致盲。

3.3检查[1-9]
3.3.1局部检查
眼底:视盘颜色蜡黄、视网膜血管狭窄及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结晶样视网膜变性眼底还可见视网膜散在结晶样亮点,视网膜色污秽;白点状视网膜变性眼底遍布小白点,但不侵犯黄斑部。

3.3.2其他检查
视野:病变早期可有环形暗点,逐步向心及周边扩展,晚期仅残留中央管状视野。

视觉电生理:疾病早期,视网膜电图(ERG)呈低波迟延型,a、b波波峰降低,峰时延长,最后a、b波消失呈熄灭型。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可呈现因色素脱失而透见的脉络膜荧光、色素斑块引起的遮挡荧光;晚期可因脉络膜毛细血管无灌注,而逐渐出现明显的强荧光。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常表现为视网膜变薄,视网膜外层结构萎缩,由周边向后极部发展。

可伴有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前膜等。

暗适应检查:暗适应能力差,常有典型的暗适应终阈值升高。

3.4鉴别诊断[1-7,10]
3.4.1继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脉络膜炎性疾患、眼外伤、视网膜脱落复位术后眼底均可出现脉络膜视网膜弥漫性萎缩、色素沉着等改变,但其血管无明显变细、ERG异常较轻,并同时参考相应病史以资鉴别。

3.4.2梅毒性脉络膜视网膜炎
本病患者有梅毒病史,如为先天性者症状类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其父母血清梅毒反应亦呈阳性,眼底可见视网膜下非骨细胞样色素沉着,分布不均,主要位于后极部,形态不规则,脉络膜视网膜萎缩斑明显,夜盲不明显,视野检查无环形暗点,ERG b波振幅轻度降低或正常,血清梅毒反应阳性。

3.4.3风疹病毒先天感染
本病患者多有核性白内障和母亲患病史,椒盐样眼底可以合并有小眼球、耳聋、先天性心脏异常或其他全身性异常。

ERG多正常。

3.4.4维生素A缺乏
本病常由营养不良或肠切除手术所致,可以是遗传性的。

有显著的夜盲,结膜出现毕奥斑,周边视网膜深层可见大量黄白色、境界清楚的小斑。

4辨证[11-17]
4.1肾阳不足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野缩小;面色萎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耳鸣耳聋,阳痿早泄,夜尿频多,女子月经不调,量少色淡;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

4.2肝肾阴虚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范围缩小,眼干涩;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口干,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

4.3脾虚气弱证
夜盲,视物模糊,视物疲劳,不能久视,视野缩小;面无华泽,肢体乏力,食纳不馨,或有便溏泄泻;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4气虚血瘀证
夜盲,视野狭窄,视物模糊;病情日久,视盘蜡黄色,视网膜血管纤细,脉络膜血管硬
化;舌质暗,苔薄白,脉细。

5治疗
5.1治疗原则
本病总以虚为主,虚中夹瘀兼郁,治宜从调理肝脾肾着手,在补虚同时,兼以活血化瘀理气解郁,可望改善视功能或延缓病程。

5.2分证论治[11-12,18]
5.2.1肾阳不足证
治法:温补肾阳,活血明目。

主方:右归丸(《景岳全书》)加减。

(推荐级别:E)
常用药:熟地黄、制附子、桂枝、鹿角胶、山药、枸杞子、菟丝子、山茱萸、杜仲、当归。

5.2.2肝肾阴虚证
治法:滋补肝肾,活血明目。

主方:明目地黄汤(《审视瑶函》)加减。

(推荐级别:E)
常用药: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泽泻、山药、牡丹皮、茯神、柴胡、当归、五味子、鸡内金。

5.2.3脾虚气弱证
治法:补脾益气,活血明目。

主方:补中益气汤(《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推荐级别:E)
常用药:柴胡、黄芪、人参、白术、升麻、陈皮、当归、甘草、丹参、夜明砂。

5.2.4气虚血瘀证
治法:补气养血,化瘀明目。

主方: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

(推荐级别:E)
常用药: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黄、当归、川芎、白芍、黄芪、肉桂、生姜、大枣、枸杞子、生地黄、麦冬。

5.3中成药[11-12,18]
金匮肾气丸或右归丸:适用于肾阳不足证。

(推荐级别:E)
明目地黄丸或杞菊地黄丸:适用于肝肾阴虚证。

(推荐级别:E)
补中益气丸:适用于脾虚气弱证。

(推荐级别:E)
十全大补丸:适用于气虚血瘀证。

(推荐级别: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