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9)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作者:廖斌等来源:《旅游学刊》2013年第08期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廖斌1 引言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看来,自然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引擎和动力。
现实中,以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更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助力下,在全球化范围内一时兴起。
但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有些甚至滑向衰竭,看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遭遇了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curse of resources),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持续发展。
在此,笔者从“资源诅咒”视角谈谈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2 资源诅咒与资源枯竭型城市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自然资源基础上,并受其限制和约束,特别是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要素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引擎,自然资源的利用被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催化剂。
20世纪中后期,许多国家和地区似乎遭遇“资源诅咒”问题,出现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如60年代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资源工业区相继衰弱,70年代后更是出现“荷兰病”(Dutch disease)。
所有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人们开始怀疑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资源丰富的城市和地区好似遭遇了“诅咒”,跌入经济陷阱,带来诸如人力资本减少、物质资本下降、收入不平等、寻租与腐败等问题。
基于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人们提出“资源诅咒”概念,它意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并不能导致经济的持续增长,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导致地区和城市的衰弱。
现有的各种研究者表明,“资源诅咒”、“荷兰病”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或是源于资源性产业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之间的要素配置失衡,或是源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挤出,或是源于资源性产业所形成的“锁定效益”,城市经济如同被锁定了一般,因为城市资源部门的发展,造成了对经济要素特殊的吸纳效应、资源产业形成的粘滞效应以及由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形成的锁定效应,进而这种“自强机制”使得经济遭遇了“资源诅咒”。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1)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作者:宗晓莲朱沁夫厉新建赵红梅来源:《旅游学刊》2013年第11期旅游者与社会文化变迁西方休闲理论家对旅游的理解通常基于人类对乐趣、享受、消遣和逃离枯燥日常生活的需要。
这可能是对度假旅游地及其大众性进行局部研究所需的全部理论,但却无法囊括旅游者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也无法完全解释旅游者度假或旅游时所造访的各种类型的旅游地。
对于每年参观纽约曼哈顿世贸遗址、广岛核弹原爆中心和“二战”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数百万游客来说,旅游并无多少乐趣可言。
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和乞力马扎罗峰的旅行过程中,也谈不上有多少消遣。
可见,旅游者的动机是非常复杂的。
即使是到被誉为“地球上最快乐的地方”——迪斯尼乐园的旅行,也可能根植于失落童年的哀愁和对并未真实存在过的“简单美国”的怀恋。
在我的第一本书《旅游者》(1976)中,我把旅游,所有的旅游,界定为一系列见证我们与他者(不只是其他群体及其信仰系统,还包括受我们人类日益增长人口威胁的生态系统)共享世界的日益错综复杂化的不那么宗教的仪式。
旅游者,不管是在当地还是到世界最遥远的地方旅行,都身处社会文化变迁的前沿。
他们向边缘输出新的价值观,向权力与财富中心带回异域多样文化与生态系统的知识与体认。
简言之,我并不把旅游视为单纯的休闲,而是一种带有激情与献祭的文化事业。
《旅游者》一书最初出版于越南西贡解放不到一年之后。
当时还没有个人电脑,没有数码音乐与数码摄影,没有智能手机,甚至没有通用网关接口(CGI)和互联网。
但沧海桑田,迄今人间巨变。
美国前总统福特、卡特、里根、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政府,重新改变了美国和国际事务。
越南战争之后,其中的多位(前)总统申请并获得战争授权而卷入至少5场另外的战争。
1976年至今,世界股票市场两次崩盘,全球经济几被摧毁。
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自我解体。
世界宗教正在萎缩,而剩余的拥趸则成为原教旨主义者。
恐怖主义分子在美国本土上杀死了成千上万的民众。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中国的旅游发展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一、中国旅游发展的历程中国旅游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在改革开放初期,旅游业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方面。
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逐渐兴起,成为旅游业的主要组成部分。
同时,出境旅游也逐渐发展起来,成为中国旅游业的新亮点。
二、中国旅游发展的特点1.旅游资源丰富多样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如长城、故宫、西湖、黄山等著名景点。
此外,中国还有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资源,如云南的丽江古城、贵州的黄果树瀑布等。
2.旅游业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都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中国旅游业的主要推动力量。
3.旅游业与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国旅游业与文化、科技等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旅游业态和产品。
例如,文化旅游、科技旅游、生态旅游等新兴业态逐渐成为旅游市场的新热点。
三、中国旅游发展的挑战与对策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之间的矛盾1.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一些旅游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和破坏的风险。
因此,需要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2.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问题随着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旅游服务质量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需要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水平。
3.旅游市场监管的问题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乱象和问题。
需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力度,维护市场秩序和游客权益。
四、结论中国旅游业在经历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未来,需要继续加强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平衡,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加强市场监管力度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中国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品质旅游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品质旅游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放松和体验文化的重要方式。
在旅游产业迅速发展的品质旅游也逐渐成为了人们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品质旅游的定义、特点、发展现状和前景,以及其对游客、导游、景区和政府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品质旅游是一种注重旅游体验、文化交流和环保意识的旅游方式。
它以深度游、体验游、文化游为主要特点,追求旅游过程中的品质和个性化。
品质旅游的目的是让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同时享受到高品质的旅游服务。
新颖性:品质旅游会为游客提供一些新颖、独特的旅游体验,如特色小镇、乡村旅游等,从而满足游客对于新鲜感和探索未知的需求。
深度:品质旅游强调对旅游目的地的深入了解和体验,让游客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
体验感:品质旅游注重游客的参与和体验,通过各种活动和项目让游客能够亲身体验当地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近年来,中国旅游市场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
出境游、国内游、近郊游等各类旅游形式层出不穷,品质旅游也逐渐成为了旅游市场的主流趋势。
中国品质旅游的发展得益于政策支持和社会认可。
政府对于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提出了“文化+旅游”的发展战略,鼓励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为品质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同时,社会对于品质旅游的认可度也在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旅游过程中的体验和文化交流,这也为品质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未来,中国品质旅游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市场的不断扩大,品质旅游的需求将会继续增长。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将在旅游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品质旅游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对于游客来说,品质旅游可以带来更好的体验感和回忆。
在品质旅游中,游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生活,参与各种特色活动和项目,从而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和美好的回忆。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人类学与社会学视野中的旅游(一)地理学研究的区域尺度转换--呼应保继刚教授的"
G ao e e) rn vt r 的定 义 , t 我俩 与 多数 与 会 者 之 间 的 学术
联 系 属 于 “ 关 系 ” 由 于 是 弱 关 系 , 不 会 出 现 在 弱 , 就
学”的禁锢 , 是 在 本 此 会 上 我 还 是 不 自觉 地 提 出 但 “ 体是 否 代 表 群 体 ”的统 计 学 问题 。 坐 在 我 旁 边 个 的兆 荣教 授 善 意地 调 侃 我 : 你 提 的 问题 是 人 类 学 “
推 及 森 林 , 理 学 家 或 许 就 可 以 知 道 由小 区 域 推 及 地 大 区域 了。 本 次 会 议 讨 论 的 核 心 是 旅 游 规 划 , 也 这 涉 及 大 旅 游 区 与 小 旅 游 区 的 关 系 。 旅 游 规 划 者 往 往 有 一 个 苦 恼 , 为 大 旅 游 区做 旅 游 形 象 设 计 时 , 们 在 他
他 是 没 有 “出柜 ” o t f lst 的 实 证 主 义 者 。 他 ( u o oe) c
会 ” 议 题 集 中 , 流 充 分 。 有 史 为 证 , 小 会 ” 效 , 交 “ 有 率 :0年 前 嘉 兴 南 湖 红 船 上 开 了 一 个 “ 会 ” 那 次 9 小 , 小 会 翻 开 了 中 国历 史 新 的 一 页 。
周 尚 意
(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 学与遥感科 学学院, 北京 10 7 ) 085 在 参 加 会 议 成 为 日常 的时 下 , 不太 喜 欢 参 加 我
发 言 以苏州为 例 , 据 历史 文 献 , 析 了苏 州各 种 旅 依 分 游 资源 中, 哪些可 以明确地分 解到 下面 的 乡镇 中。这
之于“ 学术” 旅游人类学) ( 的感性体验 旅游人类学 :临时共同体” “ 的民族志关照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与民生(一)——旅游业的民生功能探讨
游方 式 , 使城 乡居 民在旅 游 活动 中增长 知识 、 阔视 开
野、 陶冶情 操 ; 以游 客 满 意度 为 基 准 , 以人 性 化 服 务 为方 向, 升从 业人 员服务 意 识和服 务 水平 ; 提 制定 国 民旅 游休 闲纲要 , 落实带薪 休假 制度 , 维护游 客合 法 权 益 等。通 过 对 《 于加 快发 展 旅 游 业 的 意 见》的 关
全 面建 设 小康社 会 的 目标 。
①
孙 中 山 .孙 中 山选 集 [ .人 民 出 版 社 ,9 1 0 M] 18 .8 2
目
第 2 5卷善 人 民群 众 生 活 质 量 的 功 能
60 0 0美元 , 根据 发 达 国 家 的经 验 , 是 跨 入 大 众 高 这 消费 阶段 的重要 节 点。城 乡居 民消 费结构将 从 生存 温饱 型 向发展 型 、 受型 转变 , 种 转变体 现在 3个 享 这 方面 : 一是从 日用 消 费 品向耐用 消费 品升级 ; 二是从 物质 的追求 向人 的 自身 全 面 发 展 升级 ; 三是 从 私 人
第2 5卷
21 0 0年 第 7期
月 刊
口 罗明义 : 旅游业的民生功能探讨
口 崔凤军 : 民生“ 八字” “ 在其 中 乐” 口 马 波 : 旅游与民生 : 从抽象到具象
口 肖 飞 : 有尊严地生活是旅游民生的重要特征
口 朱 国兴 : 发展旅游 关注 民生
口 范业正 : 从生活福利与旅游富民看旅游民生
民生就是 人 民 的 生 活①, 即人 民群 众 对 物 质 文 化 生活 的需 求 , 一般 包 括 了生存 需 求 、 化 ( 神 ) 文 精 需求和发 展 需求 。其 中 : 质 生活 需 求是 人 民群 众 物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中国旅游30年之旅游市场(一)
二是 大打 “ 业牌” 愈 益重视 旅游推 广 的专 业运作 , 专 ,
提 高 了推广 质 量 , 剧 了旅游 竞争 。三是 大打 “ 化 加 文 牌” 愈 来愈 倚 重 文化 内涵 与 文 化魅 力 , 仅仅 囿于 , 不
有用 信 息, 觉潜在风 险 , 发 制定 开拓 战略。 二要按 照 市场研 究 的基本 范 式和 通 行 模 式 , 以专 业视 角 展 开
“ 象牌 ” 市场 竞 争升级 为形 象力 与 品牌 力 的 比拼 。 形 ,
将 国际旅 游培 育成 为 全 球 化 资源 , 出入境 游客 扮 使
演连 接 中国 与世界 的“ 球化使 者” 全 角色。 2 提 倡调查 研 究 .
一
要 跟踪 国 际旅游 需求 的新 变化 、 动 向, 新 捕捉
家行 为 。
入境 旅 游发展 , 既要高度 重视 经济 功能 , 也要发
挥其 文 化传播 功 能 、 易平 衡 功 能 以及 在 全 球 化 中 贸 的独 特作 用。 配合 文化 大 发 展 大繁 荣 战 略 , 国 际 使 旅 游成 为 国际社会 观 察 中国 的“ 化万 花 筒” 适 应 文 ;
金 的增 长客 观上 为城 市旅 游 市 场开 发 创 造 了条 件 , 也 为各地 生机 勃 勃 的 旅 游 宣传 促 销 活 动 增 添 了动
争 , 方位 、 态化 、 全 常 战略指 向的竞争格 局 日渐鲜 明。
国际旅 游 的竞争 环境 , 既体 现 为硬 实 力 与软 实力 双 管齐 下 、 统 比较 优势 与现 代 竞争优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交替 运用 , 传 又
体 现为 旅游推 广 与 文 化输 出相 互促 进 , 游推 广 为 旅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二)——旅游业: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
种人 类社 会 的整 合 过 程。 按 照 人 类 学 家 的新 视 野 ,
城 市化并 非简 单地 指越 来越 多 的人 居 住在城 市和城 镇, 而应该 是指社 会 中城 市 与 非城 市地 区之 间的往 来 和相 互联 系 日益增 多的过程 。这 种过 程 的结果表
对 旅 游 业发 展在 城 乡统 筹 中发 挥 的作 用 , 游 旅 学界进行 了广 泛研 究 , 为 发 展 乡村旅 游 有 利 于 解 认
展 已较为 成 熟 。 乡村 旅 游 是 我 国 旅 游发 展 的 新 形 式, 虽然新 , 但近 年来 的 乡村旅 游市 场 也持 续 升 温。 城 乡统筹 、 显优势 、 彰 弥补 不足 , 仅是 我 国旅 游发 不 展 的现实 需求 , 也是我 国旅 游发展 的大势 所趋 。 表 面看 来 , 市旅 游和 乡村旅 游 是 两种 性 质 完 城 全不 同的旅 游产 品, 者依托 的是便 利 的交通 、 前 完善 的服 务设施 和 丰 富的 文化 积 淀 ; 后者 则 凭借 优 美 而 的环 境 、 新 的空气和 富有特 色 的项 目等吸 引游客 。 清
于 吸引城 市 的人 流、 物流 、 资金 流 和 信 息素质 。城 市游 客 参 加 农 事 活 提
动、 与 乡村 民俗 活动 、 参 与农 民 同吃 同住 同乐 , 城 是 里入 了解 乡土 文 化、 接近 自然生 态 、 掌握农 业科 学 的
第2 6卷
21 0 1年 第 1 1期
月刊
口 罗佳 明 口 程遂营
旅游业 : 架起城乡统筹发展的桥梁 城乡统筹与我国旅游: 现实需求与必然趋势
城乡统筹背景下旅游发展的思考
口 何景明
口 宋子千
以动态的眼光看待乡村旅游的发展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 城市周边旅游村镇建设是实现城乡统筹的重要支撑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城乡统筹与旅游(一)——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
21 0 1年 第 1 0期
月 刊
口 马 波 口 汪宇明
乡村 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
推进城乡统筹 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 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几大挑战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口 陈 耀
口 孙业红
口 杨振之
口 张文建
迄今 在 旅 游界之 外 并未得 到足 够 的 重视 。
仔细推敲, 乡村 的力 量 最 终 要体 现 和 落 实 到 乡 民的身 上 , 否则 就 是 凌 空 舞蹈 虚 唱高 调 。 乡村 旅 游
的市场 前景 和综 合 功 能 不容 忽视 , 但是 如果 只看 到 乡村 旅 游 的价 值 而 不 能 坚持 乡民 的立 场 , 乡村 旅 游
量是持 续 的 , 乡村 可 以让 人 类 生 活 更 美好 。 无 数 的
于城 乡统 筹发 展 的 一 系列 手 段 探 索, 到 的评 价 却 得
是 毁誉 参半 。
案例证 实 , 发展 乡村旅 游不仅 符 合市 场经 济潮 流 , 能 为 乡村 提 供新 的 经济 活力 , 而且 有 利 于 资 源 环境 保 护 , 助 于传承 中华文 化和 弘扬 民族 精神 , 益于 缩 有 有 小城 乡差 别和 维 护 社 会 稳定 。 可 以说 , 展 乡村旅 发
了农 业 的基 础地 位 。二是 在 “ 去农 化 ” 过 程 中, 的 乡 民 的权 益未 能得 到体 现 , 生计 前景 堪 忧 , 失公 平公 有 正, 致使 干群 关 系紧 张 , 府形 象 受损 。 三是过 度 的 政
惜 的是 , 个科 学 逻 辑 因 了工 业化 、 市化 的 喧嚣 , 这 城
大程 度 上是 由藐 视 乡村 的主观 导致 的 。更有 意 思 的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国旅 假 期 ” 断 神 农 架 景 区专 营 权 的 几 点 思 考 买 本 栏 编 者 编 后语
据 《 国旅 游 报 》 中 等报 道 , 久 前 , 东 国旅 假 期 与 神 农 架 林 区政 府 签 定 了《 农 架 旅 游 线 路 广 不 广 神 东专 营协 议 》 规 定 从 2 0 , 0 2年 4月 1 日起 , 8 国旅 假 期 投 入 约 2 0万 元 资 金 , 神 农 架进 行 包装 、 0 对 宣
游 区 和 组 团 社 按 “ 场 加 资 源 ” 强 强 联 合 双 赢 格 局 市 的 的 形 成 。 四 是 有 利 于 旅 游 产 品 知 识 专 利 保 护 工 作 开
展 。 五 是 有 利 于 旅 行 社 专 业 化 分 工 协 作 的 形 成 和 深
定 。 近 几 年 来 , 农 架 累 计 投 入 各 类 旅 游 开 发 资 金 神
传 、 广 ; 时 , 约 10 万 元 买 下 广 州 至 宜 昌 的 双 程 航 空 机 位 。 神 农 架 林 区 政 府 为 保 障 国 旅 假 期 推 同 用 00
巨额 投 入 的 商业 利 益 , 过 对 酒 店 、 通 地接 社 和 景 区 的 有 力 协 调 , 国旅 假 期 在 神 农 架旅 游 线 路 的 经 使 营上 享 有 景 区 、 店 、 厅 、 队 的 最 优 惠 价 格 。 因此 , 果 广 东省 内其 他 旅 行 社 经 营 神 农 架旅 游线 酒 餐 车 如 路 , 由 国旅 假 期 统 一 批 发 , 则 不 享 有 以上 优 惠 条 件 。 要 否
态旅 游 资 源 优 势 。 另 一 方 面 , 于 加 强 保 护 等 多 重 由 因 素 的制 约 , 济 发 展 水 平低 下 , 经 尚处 于 贫 穷 落 后 状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一、概述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作为当下旅游领域与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热门话题,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同时,实现其活化利用,使之与现代旅游相结合,成为推动旅游业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双重任务。
中国,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这些遗产不仅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和文化的载体。
长期以来,由于保护意识不足、开发方式单一等原因,许多文化遗产面临着被遗忘甚至消失的危险。
探索文化遗产旅游活化的路径,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传承中华文明、推动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以及公众对文化旅游需求的日益增长,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推动文化遗产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
也要清醒地看到,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仍面临诸多挑战。
如何在保护与开发之间找到平衡点,如何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文化异化,如何提升公众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等问题,仍然需要我们去深入思考和探索。
本文旨在通过对文化遗产旅游活化与传统文化复兴的深入剖析,探讨其内涵、意义、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期为推动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的协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阐述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性及其在中国旅游业中的地位。
文化遗产旅游,作为一种深度挖掘和体验历史文化的方式,在全球旅游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中国,这一重要性更是被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美学价值,为现代人提供了与历史对话、理解民族根源的桥梁。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中国旅游研究:国内国外视角的认知(二) 对中国学者旅游研究的反思
是 作 者本 人 的观 点 。 此 外 , 作 者要 感谢
( 作者 系新 西 兰 怀 卡 多 大 学 教授 , T o u r i s m Ma n a g e m e n t
因此 , 最 后作 一个 富有 挑 战 而可 能有 些 轻 率 的 评论 : 如果 二 三十 年 后 , 西 方 学者感 慨很 难 获得 高 端
旅 游 刊物 上 的文 章 , 因为这 些 刊 物是 中文 刊物 , 我 将
不 会对 此感 到 惊 讶 。 我 唯 一希 望 的是 , 谷 歌翻 译 及
其 同行 竞 争 对 手 们 ( 像 B a b e 1 ) 可 以有 显 著 改 进 , 这 样 西 方学 者就 有 途径 获 得这 些 中文 刊 物上 的 文章 。 当然 , 如果 主 要 的西 方 刊 物 想 吸 引 中 国顶 尖 的 学 术 研 究文章 , 它们最 好增 设 中文 版本 。
只 占高等教 育 学生 总 数 的 6 %( H a o , 1 9 8 7 ) ①。 当西 欧 和北 美大 学 的旅 游 研 究 建 立起 文 凭教 育 时, 中国 已经完 全 与他们 脱 节( S o i f e l d& L i , 1 9 9 8 ) ②。 1 9 7 8年 邓 小平 的“ 对 外 开放 ” 政 策 拓 展 了毛 泽 东 时期 教育 研 究模 式 的范 围 , 过去 3 0年 在 某种程 度 上 萎 缩 的学科 以及 新 的教 育 、 研 究事 业 开 始蓬 勃 发
主编 ; 高俊译 ; 收 稿 日期 : 2 0 1 3—1 1— 3 0 )
有 一个 大 学科 系到今 天 中国拥有超 过 3 0 0所 开 办旅 游 专 业 的大学 和 旅 游 学 院 , 超过 3 0 0 0 0学 生 的入 学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作者:保继刚吴必虎翁瑾马海鹰吴宁来源:《旅游学刊》2013年第10期保继刚规划立场与规划艺术吴必虎旅游规划的自由与约束:法规、标准与规范翁瑾互补性、结构锁定与旅游发展规划马海鹰,吴宁法定旅游规划如何“落地”与“开花”洪基军旅游规划已步入创意时代张伟 DEEP跨界:以艺术的手法科学规划旅游场所Mark Harrison,金世胜科艺共舞,神与物游——旅游规划中的科学与艺术规划立场与规划艺术保继刚一、规划立场:本地居民当自己的主人20世纪90年代,国内某滨海旅游度假区在做规划时,业主邀请了一位欧洲的规划师和一位新加坡的规划师。
规划区内有一个小渔村,欧洲规划师的方案是保留小渔村,将之改造为家庭旅馆区;而新加坡规划师的方案则是将渔村拆迁。
我们可以猜到结果:业主选择了拆迁方案。
类似的情景,我们身为规划师都碰到过,并且大部分处理方案都是拆迁。
拆迁似乎已经成为中国规划师的不二选择。
“拆迁”背后映射的是规划师的立场。
谈到立场,中国的规划师有可能是世界上“言行最不一致的”规划师。
同时,这种言行的完全背离却又表现得如此自然、不留痕迹。
抽象地谈立场,主流的话语常常是:“我们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规划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旅游经济”、“让人民得到实惠”。
但当面对规划区内的居民,我们又自然而然地假定他们可能都是“刁民”,只有拆迁才能保障旅游区的良性发展。
这种看上去极其矛盾的状态,却是今天中国规划师的常态。
这背后的逻辑不需赘述。
规划师虽然无法改变这种逻辑,但规划师可以有、也应该有良心。
当习惯性地提拆迁方案时,扪心自问,如果遭遇拆迁的是我们的家人,我们要怎么规划?二、规划艺术:架一个梯子,将领导扶下来在规划实践中,最难的既不是科学问题,也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规划区内一号首长的方案与规划专家团队的方案不一致时,专家团队是违心“尊重”首长的方案,还是“据理力争”坚持科学的方案。
如何处理这一问题是在中国做旅游规划最重要的“艺术”。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与社会文化变迁(一)旅游者与社会文化变迁
产 的银行 和储 蓄机 构 支 付 数 以万 亿 的美 元 , 即使 那
些银行 经 理们 已经 跨过 了犯 罪 的界线 。 与国家 内部 不平 等快 速增 长 至前 所 未 有 的 历 史新 高 相 比, 国与
益增长 人 口威 胁 的 生态 系 统 ) 共 享 世 界 的 日益 错 综 复 杂化 的不那 么 宗 教 的仪 式。 旅 游 者 , 不管是在 当
地还 是 到世 界 最遥 远 的地 方 旅 行 , 都 身 处 社 会 文 化 变迁 的前 沿 。他们 向边 缘 输 出新 的价值 观 , 向权 力
数码 摄 影 , 没有智能手机 , 甚 至 没 有 通 用 网关 接 口
( C G I ) 和 互联 网。但 沧 海 桑 田 , 迄 今 人 间 巨变 。 美
US A)
西 方休 闲理 论家 对旅 游 的理解 通 常基 于人 类对 乐趣 、 享受、 消遣 和逃 离枯 燥 日常 生活 的需 要。 这可 能是 对度 假旅 游地 及 其大 众 性进行 局部 研 究所 需 的 全部 理论 , 但 却无 法 囊 括 旅 游 者 丰 富 多样 的 活 动 类
票 市场 两次崩 盘 , 全 球 经 济 几被 摧 毁。 苏 维埃 社 会 主义 共和 国联 盟 自我 解体 。 世 界 宗教 正在 萎 缩 , 而 剩余 的拥 趸则 成为 原教 旨主义者 。恐 怖 主义分 子在 美 国本土 上 杀死 了成 千上 万 的民众 。被 大肆渲 染 的
电脑 千禧 虫病 毒现 象并 未 出现 , 由此 造 就 了人 类历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旅游目的地的品牌与营销(一)
[ J ] .T o u r i s m Ma n a g e m e n t , 2 0 0 0, 2 1 ( 1 ): 9 7—1 1 6 .
③ Mi n t e 1 .T h e F u t u r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T r a v e l :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J a n e
旅 游学 刊
第2 8卷
2 0 1 3年 第 1 期
[ 编者 按] 为进 一 步提 高 本刊 的 学术 水 平 和 国际影 响 力 , 本 栏 目2 0 1 3年 起 进 行 了全新 改版 , 特 邀 请 相 关领 域 的 专 家 学者 担 任 本 栏 目的特 邀 责 任 编 辑 , 由这 些 特邀 责任 编 辑 约请 各 自领 域 国 内外 有 一 定影 响 力 的 专 家 学者 参 与讨 论 。
用 以不 断地衡 量 电子 目的地 , 找 到 它们 在 使 用 技 术 和 应用 程 序 上 的优 势 和 劣势 。这 样 , D MO s可 以 了
解 自身在 全球 排名 中的地 位 , 并 确 保在 未来 保 持 竞
世 界旅 游 目的地 成 为 消 费者 做 决 策 时关 注 的焦 点 。
① E T C .N e w Me d i a T r e n d W a t c h :O n l i n e T r a v e l Ma r k e t l E B /
O L ] .h t t p : / / w w w . n e w me d i a t r e n d w a t c h . c o m / w o r l d — o v e r v i e w / 9 1 - o n l i n e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全域旅游(二):全域旅游的内涵及其发展阶段
使“ 全域旅游” 理念在城 乡规划与 国民经 济和社会 发展规划 、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法定规划及各职能
部 门规 划 中得 到切 实体 现 。
级、 新型城镇化和美 丽乡村建设 、 国民福利提升、 生 态环境保护、 精准扶贫 与长效 富民等各项任务的可
行之 道 。
第三阶段是跨 区域构建旅游功能 区, 即全域旅 游 的高级发展模 式。 以行政 区划为发展单元 实际 上 背 离旅 游 资 源 的分 布 规 律 和 管 理 逻 辑 。旅 游 资 源 的分布 以山系、 水 系等 自然地理单元或 文化 区、 方 言 区等 人 文地 理 单 元为 单位 , 是“自然 而然 ” 形 成 的, 通常涉及 多个市级乃至省级行政 区划 , 尤其分 布在各层行政 区划 的交界地段。更高 阶段 的全域 旅游 , 就是 要突破这种行政 区划藩篱, 以 自然和人 文地理单元为对象 , 以旅 游 业 为 主 导 , 以协 作 共 享 为原则, 打造跨 区域 、 全方位发展模 式和平 台, 令固
杨 振 之
( 四川 大学旅 游 学院 , 四川 成都 6 1 0 0 6 4 )
Do i : 1 0 . 3 9 6 9/ j . i s s n . 1 0 0 2—5 0 0 6 . 2 0 1 6 . 1 2 . 0 01
社会 经 济发展 。 藉 此, 笔者认为 , 全 域 旅 游 的 核 心 内涵是 在 旅
中 国 旅 游 发 展 笔 谈
第 3 1卷
2 0 1 6年 第 1 2期
主持 人 : 张 辉 北京交通 大学教授
在旅游 学界 , 学者们 曾创造 出无数 个概念 , 但没有一个概念像“ 全域旅 游” 这样获得 了社会 的 普遍认 同和广泛响应 。这既不是个别学者的研 究成果所致 , 也不是行政力量的推动结果 , 而是 因 为这 个概 念 的提 出来 自深厚 的 市场基 础 、 现 实基 础和 实践 基础 。随着今 年年 初 首批 2管理体制的变革。只有将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产业融合与旅游(三)旅游产业融合与旅游产业协整发展
多旅游业和 房地 产 业协整 发 展 的成 功 案例 , 中, 其 西
安 曲江旅游开 发 区的快速 发展 就 是旅 游 业和房 地 产 业协整发展 的典 型 案例 。西 安市政 府 通过 对 大雁 塔 景 区和大唐 芙蓉 园景 区的前 瞻性投 资建设 , 而带动 从 了曲江旅 游开 发 区几 十平 方 千米 的房 地产 业 的 快速
论旅游产业与现代林业的融合空间
旅 游 产 业 融合 与 旅 游 产 业 协 整 发 展
李 树 民
( 西北 大学 经济 管理 学 院 ,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9
够在 一个 区域 范 围 内实现 两个 产 业 的协整 发展 需要
前瞻性 眼光 和政 府 的统 筹协 调。全 国范 围 出现 了很
游 业发展 过 程 中和很 多产 业 之 间存 在 着交 叉并 有很 强的互 补 性 , 现代 社会 经济 条件 下 , 业 融合和 产 在 产
业 协整这 两种形 式都 有力 地促 进 了旅 游业 的快速 增 长 。但在 理 论上 , 目前 并 没 有对 这 两 种现 象 进 行 辨 析 和界定 , 现 实上 往往将 两 者 混为 一谈 。例如 , 在 在 学科和 专 业设定 上 , 一些 学校 设置 了会 展旅 游 、 游 旅 房地 产 等专 业科 目。 旅 游 业和 会 展 业 、 地 产 业 之 房
旅 游产 业 融合指 旅游 业和 其他 产 业之 间在共 生
发 展 中相 互渗透 、 互 融合 , 相 最终创 立 一种 新型 的业 态 和 一种新 的共 生 产 品, 且这 种 新 业 态和 新 型 的 并 产 品得 到 市场 的认 可 , 而 能 够 迅速 成长 为一 种 新 从
的行 业。旅 游产 业 协 整 , 旅 游 业 和其 他 产 业 在 共 指 生发展 中通 过 互补作 用相 互促 进 、 协调 发展 , 但在 发 展 中不 同产 业仍保 持 着 清 晰 的产 业边 界 , 方 之 间 双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一)——传统村落:
乏力” 。 传 统 村 落 的价 值 长 期 未 得 到 充 分 认 识 , 缺
化” 与“ 自 然衰退” , 村落发展主体缺 失, 造成村落的
“ 文化失落” 。另一方面 , 不科 学 的城 镇 化 、 新 农 村 建 设 以及 追 求 利 益 最 大 化 的开 发 导 致 “ 建 设 性 破 坏” 和“ 开发 性破 坏 ” 。不 恰 当的城 镇 化和 新 农 村建 设 导 致 农 村 土 地 被 强行 分 割 、 农 村 民居 拆 迁 、 自行 无序建房 , 使 得 乡村 格 局 改 变 、 村 落特 色 丧 失 。 而
科学基金重大项 目 《 中国西南少数 民族传统村 落保护与利 用》 的支撑 , 以“ 跨学科 沙龙 : 现代化 背景
下 传 统村 落 的存 续 ” 的 学者 为核 心 群 体 , 围绕 “ 传 统村 落保 护 与利 用” 这 一主题 展 开 深度 的 、 跨 学科 的探 讨 , 以期 开启 更加 多元 的理 论 建树 和 实践创 新 。
2 0 1 1 年, 中央 四部委在征求 了专家学者 的意见后 , 将判 断传统村 落的重 点放在其 文化 内涵和独特 的 地域特色方面 , 将“ 古 村 落” 的 概 念 延展 为“ 传 统 村
落” , 并 明确 提 出: “ 传 统 村 落是 指村 落形 成较 早 , 拥 有 较 丰 富 的传 统 资 源 , 具 有 一定 历 史 、 文化、 科 学、 艺术 、 社会 、 经济价 值 , 应 予 以保 护 的村 落。 ”这 一界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新时代旅游企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一):中国旅游企业的未来之路
新 时代 我们 需要 登 高望 远 。
中 国 旅 游企 业 的未 来 之 路 陈 荣
(中国旅 游集 团公 司 ,北 京 100028)
Doi:10.3969 ̄.issn.1002-5006.2018.01.001
澳大 利 亚 的一位 未 来 学家 曾经说 ,如果 今 天 你 不生活在未 来 ,那么 ,明天你 将生活在过去。该如 何 走 好 中国 旅 游 企 业 的未 来 之 路 呢? 这 个 问题 值 得 我们 深入 思考和 探讨 。
业 界邀 请 谁 参与 探 讨让 我 颇 费思 量 ,如 果都 是 来 自首都 的声 音 ,肯 定 不如 南腔 北调 。携 程 的 CEO孙 洁 ,复 星 集 团的 副 总裁钱 建农 ,中国景 区协会 会 长 、华侨 城 集 团党委 常委 姚 军 ,首旅 酒店 总 经理 、如 家 酒店创 始 人 孙 坚 以及 麦 肯锡 第 一位 全球 女性 合伙 人 、埃 森哲 战略 大 中华 区总裁余 进都 伸 出 了友谊 的小手 ,感谢 百忙 中分 享他 们 的思考 。
旅 游 学 刊 第 33卷 2018年 第 1期
游 交通 类 的企 业 ,依 托 客 流量 ,经 营效 益 也 比较 好 , 如长 白 山旅 游 、九 华 山旅游 等 。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中国作为目的地营销的理论与实践(三):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景气指数刻不容缓
第2 4卷
20 0 9年 第 6期
月 刊
口 雷 平 : 构建中国入境旅游景气指数刻不容缓 口 刘德艳 : 基于协同管理视角的中国旅游 目的地整体营销 口 郭 为 : 整合与转向: 出困境的关键 走
口 伍延基 : 民族的传统的文化资源 : 营销中国的永恒主题 口 林璧属 : 景点在旅游 目的地营销中的作用 口 赵晓燕 : 中国旅游 目的地整体营销的几点思考
3. 企 业 微 观 决 策 提 供 宏 观 指 引 为
标_ 测可 以确认 经 济波 动 的峰值 ( 的观 或谷 底 ) 是否 已
经 出现 。
旅 游 业是 高 产 业关 联 性 产 业 , 意 味着 旅 游 业 这 同样 也是 高敏 感 产 业 。 受 国 际政 治 、 济 等 因素 影 经 响 , 国入 境旅 游 的 年度 与 月度 波 动 性 更 高 于 国 内 我
构 建 中国 入 境 旅 游 景 气 指 数 刻 不 容 缓
雷 平
( 国地质 大 学( 京 ) 文 经管 学 院 , 京 10 8 ) 中 北 人 北 0 0 3
景 气指数 方法是 一种实证 的经济 波 动性观 测方 法, 其思 想基 础是经 济 波动 , 由一 系列经 济活 动构 是 目前我 国旅 游业 的宏 观 管理 以事后 被 动管理 为 主, 缺乏 主 动性 前 瞻 管理 需要 的监 控 体 系 。如 何 识 别旅 游 业发展 中 的影 响 因 素 与这 些 因素 的贡 献 率? 如何 判定 旅 游业 的发展 质 量并 预测发 展 方 向?根据
前 出现 的峰 或谷 指标 , 目前 许 多 国 家和 地 区都 将 先 行 指标 作为 短期 预测 与预 警 的重要 依据 。滞 后指 标 是 指转折 点 滞后 于 经 济 波 动 的指 标 , 过 对 滞 后 指 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王晨光: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两个重要命题的辨思
□曹国新: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叶文:依托学校专业学科优势,走特色办学之路
□吴建国:民族院校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现状
□谢朝武:旅游院校研究生培养定位的现状与改革
□谷冠鹏:旅游高等教育应有之义
□余昌国:饭店高等教育应受到更多关注
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两个重要命题的辨思
王晨光
命题1:旅游高等教育发展要满足旅游企业发展的需求
一个时期以来,国内旅游业界很多企业家通常以此作为诘难旅游高等教育的依据,使得这个命题发生了有趣的转义:由于现阶段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尚没能满足“这些”旅游企业用人的需要,因此就被指责为不成功或者干脆说就是失败的。
更为遗憾的是,这种观点已经成为了一些官员,甚至包括一些教育工作者对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现状的基本判断。
事实果真如此吗?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这些诘难的理由是否真正成立。
归结其要,国内业界对旅游高等教育的指责主要概括为如下三点:其一,行业就业率低;其二,行业流失率高;其三,本科生眼高手低,不好用。
我们知道,这些问题真的是由旅游高等教育一手造成的吗?中国旅游业在持续近30年的飞速成长过程中,不仅旅游高等教育,其他如旅游企业,甚至政府行业管理部门等也都面对裂变式发展表现出了种种不适,陷入了“成长的烦恼”。
仅就旅游人才培养与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而言,影响发展的因素处处皆在。
一个显见的事实是,近年来一些国内旅游企业管理水平滞后、薪酬标准缺乏吸引力、员工缺少培养和升迁机会,以及与跨国公司的差距逐步拉大等等,可知这些旅游企业自身也难辞其咎。
再从社会环境和产业成长角度看,随着社会转型和各种新型产业的崛起,整个旅游产业都面临着就业吸引力下降、员工流失率高,以及行业整体人力资源素质下滑的尴尬局面。
这些矛盾映射到旅游教育上,很难不产生消极作用。
可见,上述问题并不是单方面造成的,而是多种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尚处在探索阶段的旅游教育而言,受自身发展水平低和行业贡献能力不足的制约,在整个旅游行业中尚处于弱势地位,面对指责是正常现象。
但是,承认不足不等于否定自我价值,而是要学会客观分析问题,学会坚持自身的发展规律。
经验证明,同样投身于酒店业的旅游专业本科学生,在国际知名酒店受到的认同程度和自身适应能力往往要比在同类别国有酒店高很多,我们也很少见到那些国际企业对中国教育的片面指责。
可见,在批评面前,正确的选择不是人云亦
云,更不是妄自菲薄;不仅要做到从善如流,更要学会坚持旅游高等教育应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职责。
在一个不成熟的行业里,垄断方总是通过控制话语权,制定有利于自己的行业规则,然后把阻碍发展的责任推给别人;相反,在一个趋于成熟的行业里,“分工合作、共同发展”将成为新的原则,参与者们更愿意尊崇共同的利益规则。
当前旅游高等教育的尴尬和无奈大概就是这一规律的印证。
越来越多的旅游教育者认识到,旅游高等教育确有自己的发展规律,“尊重”而不是“盲从”企业意见是促进旅游教育良性发展的重要前提。
命题2: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笔者对于当前国内一些学校盲目崇拜国外教育,甚至照搬国外经验的做法大不以为然。
任何教育模式总是在特定社会文化传统和制度背景下孕育并发挥作用的,除非你能重新复制一套完整的制度环境,否则借鉴只能是适度或局部的。
其中关键因素在于不同模式内在的教育制度如何对接。
笔者认为,当前中西旅游高等教育制度中存在的制度差异是全方位的。
第一,“旅游”一词的涵义不同。
中外旅游业发展的背景不同,导致旅游教育一些专业称谓和术语的解释有着很大的差异。
在中国,“旅游”一词可谓包罗万象,内容几乎涵盖所有旅游要素;既是一个统称概念,又是一项学科类别;因而中国旅游教育的内涵和外延都非
常宽泛。
相反,国外“旅游(Tourism)”一词的含义是有专指的,其对应的旅游教育(TourismEducation)的内容也非常具体,并没有统称(或概念群)的特性。
据了解,目前美国大学中旅游及其相关学科常见的名称包括了休闲研究、饭店管理、餐饮管理、住宿与接待业管理、食品服务、资源与公园研究、会议管理、节事管理、健康与运动研究、景观规划与设计、旅游人类学等等,且形成了各不相同的学科培养体系。
由此可见,中外合作中很容易会遇到此“旅游”非彼“旅游”的尴尬。
第二,培养模式不同。
欧美旅游高等教育体系中,不仅有职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之分,各国学位制度也多有分别。
杰弗瑞和瑞奇(Jafari J&B.Ritchie,1981)曾系统分析过欧美旅游教育的差异,认为北美旅游教育具有浓厚的职业教育色彩,而欧洲旅游学正朝向“较具概括性和理性化方向发展”。
与欧美都不同的是,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目标定位直到目前仍处于模糊状态,尤其是本科教育,虽然已有“‘大学专科以下的旅游教育可以认为属于职业教育性质’,而‘大本以上的高等旅游教育属高等专业教育性质’(申葆嘉,1997)”的共识,但这种认识更多还只是停留在学术层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院校仍然在“或职业教育”与“或专业教育”的徘徊中游移。
而恰恰在“专业教育”领域,国外院校旅游学科教育的地位和水平似乎也是乏善可陈(据了解,目前世界各国旅游高等教育还主要由一些二流院校承担,一流大学开设旅游学科教育的比重很低)。
因此,对于国内那些以专业教育模式为导向的本科院校来讲,国外院校可资照搬或借鉴的经验
并不太多。
相反,从我国旅游教育发展的趋势看,若干年之后,极有可能成为中国模式(经验)的输出者,为其他国家的旅游高等教育提供经验借鉴。
第三,“专业”模式差异很大。
其一,概念含义不同。
我国高等教育制度中“专业”一词还是延续着前苏联模式固化、强势的特点,即“不单纯是课程的组合,而是涉及教师编制、学生规模与教学资源的组织实体(鲍蓉,2006)”,几乎涵盖学生培养体系的主要内容;相反,在欧美大学体系中,专业主要指代特定的“课程组合”,即教育内容的基本模块。
其二,核心要素不同。
我国教育以教学内容“统一”和“既定”为前提,重视“教学”理论研究,形成了一套以“教学评估”为手段的规范机制;欧美教育则以“课程”理论为主,重视师生互动,形成了具有很大自主性的课程建设规范。
其三,在专业选择上,与我国学校主导、刚性为主的原则不同,欧美学生在课程选择上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
上述差异说明,中西合作交流中,彼此借鉴只能是专项或技术层面的,不存在简单照搬的制度基础。
尽管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时间稍晚,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与世界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化(集中)发展大致同步(都是始于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