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预后观察

茵栀黄口服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预后观察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4年 3月第 7卷第 3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M R mi o n M D r u g U s e , M a r c h 2 0 1 4 . V o 1 . 7 N o . 3 A

45 ・
表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联合氯 吡格 雷可 通 过迅 速 降 低急 性 脑梗 死 患者 血 清 H c y及
MMP - 9水平 而改善病 情。
参 考 文 献
表2 2组患者血清 H c y 及 MM P - 9水平 比较
组别 观察组 ( n = 1 0 0 ) 对照组 ( n=l O O) 时间 H c y (  ̄ mo l / L ) 治疗前 2 7 . 2±6 . 4 治疗后 1 0 . 3± 3 . 1 “ 治疗前 2 6 . 9±6 . 2 治疗后 1 6 . 8±4 . 9
度为 5 5 %~ 6 5 %, 调节温度为 3 0—3 2 ℃, 用黑布 遮盖患儿 生殖
照射治疗在 临床上得 到了广泛 的应用 , 本文就茵栀黄 口服联合 蓝光照射治疗新 生儿 黄疸 的 临床 治疗效 果进 行观 察 和分析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器和双眼 , 使患儿与灯光之 间的距离维 持在 2 0~ 2 5 e m, 确保 患 儿全身皮肤均匀接受 照射 , 每 次持续 照射 8 h后 暂停 照 射 1 6 h
将5 0例新生儿 黄疸
患儿随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各 2 5例 。对照组进行 蓝光照射治疗 , 治疗组患 儿进行茵栀 黄 口服联合 蓝光 照射治疗 。 观察 2组 临床疗效 , 比较 2组 胆红素恢 复正常所 需时间及 胆红素每天下降值。结果 治疗组总有 效率为 9 6 % 高于对 照组 的 7 6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治疗组胆红 素恢 复正 常所需 时间明显短 于对 照组 , 治疗组患儿胆红 素每 天 下降值 明显高于对 照组 患儿 ,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光 照射 治疗 能取得更加理想 的临床 治疗效果 。 对 新生儿 黄疸患 儿进行 茵栀黄 口服联合 蓝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使用蓝光照射与茵栀黄联合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及意义。

方法:从我院2008年8月~2012年3月收治入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取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儿使用妈咪爱联合蓝光照射等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联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每日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胆红素水平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p255umol/l,均已确诊;排除局部或全身性严重感染尚未有效控制患儿,胆管畸形或闭锁患儿,血液性疾病、溶血性黄疸或遗传性代谢病患儿,肝、肾等主要器官严重受损或功能障碍及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患儿等[2]。

所有患者在本次实验前均对实验有充分的了解,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本次实验,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方法。

1.2.1分组。

将82例新生儿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患儿41例,其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32d,平均年龄(13.36±6.13)d;对照组患儿41例,其中男24例、女17例,年龄1~30d,平均年龄(13.04±6.08)d。

经统计学检验,两组患者的性别构成和年龄结构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2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治疗,使用维生素c、肝酶诱导剂及碳酸氢钠等进行黄疸补液治疗,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并口服妈咪爱0.5g/次、2次/d,同时使用蓝光照射,患儿充分暴露皮肤置于蓝光箱内,使用黑色棉布保护患儿的眼睛及会阴部,照射时间8~10h/d。

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将10ml茵栀黄注射液溶入100ml 5%葡萄糖液中,进行静脉滴注1次/d。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及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每日下降幅度、恢复正常值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

1.4数据处理。

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49例及护理

茵栀黄口服液结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49例及护理
纯蓝光疗法 )4 9例 ,对两组患儿均给予针对 性的护理措 施 。分别于开始 治疗后一 、三 、五天测定静脉血 总胆红
素 ( T B I L )含 量 。
显著 性 差 异,第 三 天 时 两 组 患 儿 T B I L平 均 值 分 别 为
( 5 0 . 8 ±1 2 . 7 )“ m o l ・ L 和 ( %. 4 ± 2 1 . 5 )t z m o l ・ L ~,其 差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至第五天 时两组患儿 T B I L平 均值分别 为 ( 3 2 . 6±6 . 3 )t ma o l ・ L 和 ( 7 5 . 2± 1 1 . 7 )t a n o l ・ L ,其差异具有 统计学 意义 ( P dO . 0 1 ) 。
摘 要 : 目的 观 察 茵栀 黄 口服 液 联 合 蓝 光 疗 法 治 疗 新 生 儿病 理性 黄 疸 的 临床 效 果 ,探 讨 与之 配合 的 护 理 措 施 。 方 法 选取 2 0 1 2年 2
月至 2 0 1 3年 5月 在我 院进 行 治 疗的 9 8例 新 生 儿病 理 性 黄 疸 患儿 ,将 其 随机 分 为 治 疗组 ( 采 用 茵栀 黄加 蓝 光 疗 法) 4 9例 和 对 照 组 ( 采 用单 纯蓝 光 疗 法 )4 9例 ,对 两 组 患 儿 均 给 予针 对性 的护 理 措 施 。分 别 于 开 始 治 疗后 一 、三 、五 天 测 定 静 脉 血 总胆 红 素 ( T B I L )含 量。 结果 两组 患儿 的 静 脉 血 TB I L值 在 治 疗前 及 治疗 第一 天 无 显 著 性 差 异 , 第三 天 时 两组 患 儿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 义 (P<0 . 0 5 ) , 至 第五 对 于 新 生 儿病 理 性 黄 疸 采 用 茵 栀 黄 口服 液联 合 蓝 光 疗 法 治 疗 并 辅 以 针 对 性 天 时 两组 患 儿 其 差 异 具 有 统计 学 意义 (P< 0 . 0 1 ) 。结 论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茵栀黄口服液辅助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参 考 文 献
E3 袁 壮 , 辛 东. l 薛 儿科 急重 症 与 疑难 病 例 诊 疗 评 述 E . 京 ; M] 北 人
民 卫 生 出 版 社 , 0 2: 4 1 . 2 0 1 — 7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8 3 , <O 0 ) t- . 2 P . 1。
2 3 副反应 .
观 察组 在 茵 栀 黄 口服液 治疗 期 间有
[3 王 慕 逖 . 科 学 [ . 2 儿 M] 北京 : 民卫 生 出 版社 ,0 0 1 8 人 2 0 :1 .
起肝 细胞受 损伤 , 肝结合 胆红 素 的能力下 降 , 致黄 导 疸加 重 ;2 非感染 性 因素 : () 主要有新 生 儿溶血症 、 胆
道 闭锁 、 乳 性 黄 疸 、 传 性 疾 病 、 物 性 黄 疸 等 。 母 遗 药
患 儿按入 院次序 随机分 为 观察组 与对 照组各 9 O例 。
两组 治疗 前基 本情 况 比较 ,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P>
0 0 ) 见 表 1 .5 , 。
表 l 两 组 治疗 前 一 般 情 况 比较 ( =9 ) 0
1 2 诊 断标准 .
依据《 儿科 学 》 6版 新 生 儿病 理 第
2 25) 每次 3mL 每 日 3 , 后 即进行疗效判定 。 7 17 , , 次 5d 1 6 观察 指标 . 人 院 当 日抽血 测胆 红素 浓度 , 同时
性黄疸 诊断标 准L 。 3 ] 1 3 纳 入标准 ( ) . 1 所有 病例符 合新 生儿 病理 性黄 疸 诊断标 准 ;2 家 长签 署 知情 同意 书 。 ()
3 2例先 后 出现轻 度 腹 泻 , 日 4 7次 的少 量 稀 便 每 ~ 或稀 水便 。 口服蒙脱 石 散与枯 草杆 菌二 联活菌 颗粒

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论文

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论文

茵栀黄口服液口服佐治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160例新生儿黄疸分两组对照治疗,治疗组80例采用常规治疗(蓝光照射、酶诱导剂)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口服;对照组80例单纯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结果:治疗组显效75例(93.7%),有效3例(3.7%),无效2例(2.4%),总有效率97.4%。

而对照组显效20例(25%),有效30例(50%),无效20例(25%),总有效率75%。

治疗组症状缓解明显优于对照组。

结论:茵栀黄口服液退黄疗效确切,无明显副作用,而且方法简便易行。

【关键词】茵栀黄口服液;口服治疗;新生儿黄疸;观察【中图分类号】r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409-02新生儿黄疸为新生儿科常见病,新生儿黄疸亦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和巩膜黄染的临床现象。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较早,持续时间延长,轻者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者可致胆红素脑病,甚至致残、致死。

为寻找方便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以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减少换血治疗及新生儿核黄疸的发生,减少治疗过程中副反应的发生,本科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蓝光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10年8月至2013年3月山东寿光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儿160例,采用仅考虑各组例数均衡的动态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单纯光疗组80例,茵栀黄口服液+光疗组80例,3组患儿在性别、胎龄、体质量、母乳喂养比例、出现黄疸日龄、入院日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符合第3版《实用新生儿学》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1)胎龄≥37周;(2)血生化检查提示间接胆红素血症,且胆红素水平达到或超过国内2001年制定的新生儿黄疸干预推荐方案标准[2]。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晒太阳治疗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晒太阳治疗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晒太阳治疗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观察王秀菊【摘要】目的:探讨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对健康新生儿和小婴儿黄疸的疗效。

方法选取来院复查的389例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联合组和对照组,并给予相应的干预,观察各组黄疸消退情况和治疗前后血清胆红素的变化。

结果茵栀黄组、晒太阳组和茵栀黄加晒太阳组黄疸消退总有效率(89.6%、90.9%、100.0%)明显好于对照组(29.2%);茵栀黄加晒太阳组好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茵栀黄组、晒太阳组、茵栀黄加晒太阳组治疗后总血清胆红素水平[(113.7±22.6)μmol/L、(111.3±18.1)μmol/L、(103.3±18.6)μmol/L]低于对照组[(245.9±22.6)μmol/L];茵栀黄加晒太阳组低于茵栀黄组和晒太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口服茵栀黄和晒太阳均可降低血清胆红素,二者有相加作用。

【期刊名称】《中国生育健康杂志》【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3页(P263-264,267)【关键词】婴儿;新生儿黄疸;茵栀黄;总胆红素【作者】王秀菊【作者单位】100016 北京,美中宜和医疗集团丽都医院儿科【正文语种】中文黄疸为新生儿和小婴儿常见病和多发病,黄疸达到一定水平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所以黄疸的治疗尤为重要。

黄疸住院治疗费用高,而且部分黄疸患儿如果一般状况好,黄疸不重,无须住院治疗。

本院儿科对来院复查的389例黄疸患儿采用口服茵栀黄口服液和晒太阳进行家庭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1.对象:收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出生来院复查黄疸的患儿389例,均为出生体重≥2 500 g的健康足月儿。

排除血总胆红素达到光疗标准收住院治疗的患儿;如果家长拒绝住院治疗的患儿可以入组,但应门诊密切随访观察,一旦家长同意住院治疗则排除该患儿;研究过程中黄疸加重需住院治疗的同样剔除。

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观察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6 4 4 2 0 0 ; 2 . 宜宾市第二人 民医院儿科 , 四川宜宾
6 4 4 0 0 0
【 摘要】目的 探讨 茵栀黄联合 蓝光照射治疗在新 生儿黄疸 临床治疗 的效果 。 方 法 采集该 院 2 0 1 2年 1月一2 0 1 3年 1 月新 生 儿科 1 0 4例新 生儿黄疸患儿 , 随机 分为两组 , 其 中实验 组 5 1 例, 采用 常规d i a t i o n a n d Yi n z h i h u a n g o r a l l i q u i d .T h e d e c l i n e i n s e r u m t o t a l b i l i r u b i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e f e c t o f t wo g r o u p s d u i r n g t r e a t me n t we r e c o mp a ed r a n d a n a l y z e d . Re s u l t s T h e e r i s a n o b v i o u s d i f f e en r c e b e t w e e n t h e t wo g r o u p s d u i r n g t h e t r e a t me n t i n t h e d e c l i n e o f s e r u m t o t a l b i l i ub r i n a n d t r e a t me n t e f f e c t ,a n d t h e d i f e r e n c e wa s s t a t i s t i c a l l y s i g n i f i c a n t .Co n c l u s i o n T h e t h e r a p e u t i c e f f e c t o f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白琼丹;张璋【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92 cases with neonatal jaundice admitted into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from Apr .2013 to Mar.2015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via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 with 4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mainly received blue light irradiation for basic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liquid .The clinical efficacy , changes of bilirubin and treatment tim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 of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7.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bilirubin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75.3 ±12.3) μmol/L, significa 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8.8 ±19.2 ) μmo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 .And the treatment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7 ±1.3) d VS (7.8 ±2.5) d],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significant , which can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crease of bilirubin level . Meanwhile , this treatment regimen should b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 (Electronic Version) 2016 V o1.16 No.69204投稿邮箱:sjzxyx88@126.com0 引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如果不能够及时的给予有效的临床治疗,严重时会诱发患儿发生胆红素脑病,从而对新生儿的健康成长发育产生严重的影响。

临床上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采取的是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治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应用已久,且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疗效。

但是临床长期实践表明,新生儿在采取蓝光照射治疗,易引发患儿出现腹泻、贫血、发热等不良反应。

因此,临床急需对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改良[1]。

笔者在蓝光照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了菌栀黄口服液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实施治疗,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从2015年1-12月期间我科室收治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中选取了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符合《新生儿科学》中病理性黄疸的相关诊断标准确诊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

本次研究中排除了早产儿、合并有较为严重的心肺功能疾病患儿、合并胆道闭锁患儿[2]。

入选的100例患儿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儿。

两组患儿的各项资料在实施临床研究之前进行了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提示二者资料相当(P>0.05),组间可比。

两组患儿具体资料如下:观察组男22例,女23例,患儿年龄1-5d,平均年龄(3.5±0.4)d。

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患儿年龄1-7岁,平均年龄(3.2±0.6)岁。

1.2 临床治疗两组新生儿在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蓝光照射治疗,首先将患儿的双眼和会阴部用黑布遮挡,然后放置在温度为30-32℃,湿度为55—65%的双面光疗箱中进行蓝光照射治疗,患儿每天照射治疗的时间保持在10h。

观察组新生儿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口服菌栀黄口服液进行治疗,菌栀黄口服液5ml/次,每日2次,患儿连续治疗7d的时间[3]。

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

茵栀黄颗粒联合光疗护理干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临床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本研究旨在探讨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干预效果,旨在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并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通过本研究,有望为改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做出贡献。

也将为茵枝子黄颗粒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具体目标包括:1. 观察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效果;2. 探讨茵枝子黄颗粒与光疗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是否优于单独使用的效果;3. 分析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治疗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4. 探讨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的治疗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改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儿的生存质量,促进医疗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1.3 研究意义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新生儿常见的疾病之一,特别是在我国,由于母婴保健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新生儿保健意识的增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严重的病理性黄疸会导致胆红素蓄积在体内,对婴儿的肝功能和大脑发育造成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通过茵枝子黄颗粒联合光疗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可以发挥中草药和光疗的双重作用,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婴儿的痛苦,对促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将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指导。

2. 正文2.1 药物茵枝子黄颗粒介绍药物茵枝子黄颗粒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成分包括茵栀黄、茵枝、荷叶、金银花等。

茵栀黄颗粒具有清热解毒、利胆排毒、抗病毒等功效,常用于肝胆疾病、黄疸病等症状的治疗。

茵栀黄颗粒能够促进肝胆系统的代谢功能,帮助身体排出多余的胆红素和毒素,从而减轻黄疸症状。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6-03-03T14:16:31.127Z 来源:《中国综合临床》2015年12月供稿作者:张秀敏田立学李树荣王文雅杜会双通讯作者[导读]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唐山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7-10d左右可自行消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较为复杂,张秀敏田立学李树荣王文雅杜会双通讯作者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第二人民医院河北唐山064000河北省科技支撑项目:小儿黄疸临床诊断与治疗的研究(编号:13130250b) 通讯作者简介:杜会双(1977~)女大学本科主治医师【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4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采取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采取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d,观察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x2=4.593,P<0.05).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6.959~8.944,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能促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消退,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茵栀黄口服液【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393-01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其中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7-10d左右可自行消退.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较为复杂,如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干预,黄疸持续时间长,严重者可引起胆红素脑病,影响患儿的预后.因此,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及早处理.蓝光照射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方法,能有效促进黄疸消退.茵栀黄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的作用[1].本院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黄疸,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124例新生儿病理黄疸患者,入选患儿均因不同程度的面部及周身皮肤黏膜黄染就诊,符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其中男71例,女53例,出生时间3-20(14.26±2.18)d;体重2.0-4.6(2.51±0.43)kg;血清总胆红素水平248-417(280.13±35.46)umol/L.随机将入选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 两组患儿性别、出生时间、体重、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n(%)]1.2方法两组患儿均常规行基础治疗,包括抗感染、口服肝酶诱导剂、补充水电解质等,注意患儿的保温.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蓝光照射治疗.本研究使用双面光疗箱,每根蓝光灯管20W.清洁患儿皮肤后将患儿裸放在温箱内,用黑色遮光布遮盖患儿的双眼、会阴、外生殖器及肛门;患儿与灯距20~25cm ,蓝光辐射值>600w/cm2;保持箱内温度在30-32℃之间,相对湿度55%-65%.蓝光照射12h/d,1次/d,注意变换患儿体位,最大限度保证患儿体表皮肤均匀照射,连续蓝光照射治疗5d为1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蓝光照射方法同对照组, 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1020607)口服, 一次5ml,一日3次,连续服用5d.1.3观察指标治疗疗程结束后,采用经皮黄疸测试仪检测两组患儿总胆红素水平变化,胆红素水平正常参考值为102.6umol/L[2].比较两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临床疗效.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治疗效果等计数资料用[n (%)]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总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等计量资料用(x±s) 表示,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患儿显效34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80.65%(xP<0.05).见表1.2.2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治疗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胆红素均明显降低,观察组血清胆红素水平、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表2两组患儿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变化及黄疸消退时间比较[n(x±s)]3讨论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病,尤多见于早产儿,有研究数据显示,超过80%的早产儿可出现黄疸[3].生理性黄疸一般可自行消退,无需特殊处理. 病理性黄疸出现时间早,部分患儿在生后24小时内即出现黄疸;持续时间长, 在出现黄疸后2~3周仍不消退,或黄疸消退后复现、且呈进行性加重,血清总胆红素>257umol/L,应及时进行治疗干预,避免诱发患儿出现神经系统不可逆性病变. 蓝光照射是目前临床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有效方法.茵栀黄口服液全方清热利胆、促进胆汁分泌和排泄,能有效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减少及预防胆红素对患儿脑、神经的损伤. 本组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消退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刘笑梦[4]等也进行过类似的报道.由此可见,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能促进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消退,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参考文献[1] 刘贵华,王凤玲,赵金胜,等.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2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8):77-78. [2] 杨旭,瞿遥来,刘勇毅.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60例的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12,33(03):494-495. [3] 沈向梅.金双歧、茵栀黄与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27(02):203-204. [4] 刘笑梦,周丽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儿黄疸1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2,4(6):557-558.。

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茵栀黄注射液加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观察

A O溶血症 2 例 、 B 2 新生儿肝炎综合征 2 、 例 其它原 因导致病
理性 黄疸 3 8 。对照组 2 1 中男性 19例 、 1例 4 例 2 女性 1 2例 ; 1
4 讨 论
3 王钦富. 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实验技术 [ . M] 北京 : 中国医药科技
出 版社 。 9 5: 5— 6 19 7 7 .
金银花是常用 中药 。早在 30 00年前 , 我们 祖先 就开始
用它 防治疾病 , 名医别 录》 它列为 上品。李时珍 指出 : 《 把 用
收稿 日期 : 1 0 2 0— 3—1 0 0
分 为 两组 , 照 组 2 1 采 用 蓝 光 照 射 治 疗 , 疗组 32例在 对 照 组 治 疗 基 础 上 静 脉 滴 注 茵栀 黄 注 射 液 , 疗 前 、 测 定 患 儿 对 4 例 治 4 治 后
总胆 红素 ( B L 、 T I) 直接胆 红素( BL ; D I ) 观察 患 儿黄疸 消退 时 间及 患 儿治疗 过程 中出现 的症 状。结果 : 疗组 治疗后 T I 、 治 BL D I 于对照组 。 BL低 两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00 ) P< .5 。结论 : 茵栀 黄注射 液配合蓝光 照射治疗新 生儿病理性黄疸优 于对

5 ・ O
牡 丹 江 医 学 院 学报
21 0 0年
第3 1卷
第 2期
J OURNAL OF MUDANJANG MEDI I CAL UNI VERSTY Vo. NO 2 2 1 I 131 . 00
2 4 统计 学处理 .
结果用均 数 ±标准 差表示 ( ±s , 间 )组
现黄疸( 出生后 3 h内) 展较 快者 , 清 D I 6 进 血 BL浓度 <3 . 4 2 m lL 低体重儿指征可放 宽 ; 3 产前 已知 胎儿有 R uo , / () h溶 血性 , 出生后黄疸 出现即行 光疗 。 14 治疗方 法 . 对 照组采用蓝光照射治疗 , 双面光疗箱 , 用 黑布遮盖 患儿 双眼及外 生殖器 , 光与患 儿的距 离为 2 c 灯 0m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分析

察组满 意度 为 9 7 . 5 %, 高于对 照组 的 8 0 0 %, 差异 具有 统计 学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 茵栀黄 口服 液联合 蓝光 治疗新 生儿黄疸 的疗 效临 床效 果
显著, 值得 , J 盘 床 推荐使 用。
关 键词 : 菌栀 黄 1 2服 液 ; 蓝 光 治疗 ; 新 生儿黄 疸 中 图分类 号 : R 2 7 2 文 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6— 0 9 7 9 ( 2 0 1 6 ) 1 7— 0 0 8 6 一 O 1
黄疸 是一 种新 生儿 的常 见病 , 主要 表现 为 皮肤 黄 色 , 大部 分 新生 为 9 7 . 5 %, 高 于对照 组 的 8 0 . 0 %, 差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 P<0 . 0 5 ) 。 儿 为生 理性 黄疸 , 出生后 随着 时间会 自动 消失 , 但是对 于病 理性 黄疸 , 见表 2 。 如 果没 有及 时治疗 可能 危 害患儿神 经 系统 , 可能 对患儿 智力 产生严 重影响, 临 床常 规治疗 手段 主要为 蓝光治 疗 , 具 有一 定效果 , 临 床长期 研究辅 助给 予药物 治疗 , 效果 可能 更加显 著 。茵 栀黄 口服液 是一 种 提取 的 中药 物 , 中 医认 为病 理性 黄 疸 为胎 黄 表现 , 可 能 与母 体湿 热 有 关, 本 文通 过收 集本 院 2 0 1 4年 1 月~ 2 0 1 6年 1月收治 的 8 0例 新生 儿

量等 , 临床诊 断可 明显看 出新生 儿在 自然光 线 下额 面 、 巩膜 ( 眼 白) 和
1 2 h , 光疗 时间 为 2 4~ 4 8 h , 不超 过 7 2 h 。观察 组患儿 在蓝 光治疗 的

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小儿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小儿黄疸的效果与安全性观察

经验交流114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小儿黄疸的效果 与安全性观察张明敏 (海安市人民医院,江苏海安 226600)摘要:目的 观察小儿黄疸应用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方法 以2021年10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方式差异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对照组给予苯巴比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三种药物联合治疗,实验组在三联法治疗基础上结合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清的胆红素(TBiL)浓度水平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前,两组TBiL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BiL水平均明显下降,实验组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综上所述,给予黄疸患儿蓝光间歇照射治疗可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促进血清TBiL水平下降,且不良反应少,治疗安全、可行。

关键词:小儿黄疸;蓝光间歇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茵栀黄口服液小儿黄疸属于新生儿群体中一类容易出现的生理、病理性疾病,该病大多是新生儿体内的胆红素出现了异常的代谢所致,患儿机体胆红素聚集,从而使患儿皮肤、巩膜以及黏膜出现黄疸临床症状,主要分为病理性黄疸与生理性黄疸,需引起重视[1]。

目前,临床治疗小儿黄疸主要方法为口服药物、保留灌肠、蓝光照射治疗等手段,均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2~3]。

近年来人们发现蓝照在适当距离下,照射光波控制在450~460 nm治疗效果最好,且蓝光间歇照射对患儿伤害小,可以有效地使未结合的胆红素经光氧化分解为无毒的水溶性产物,从而易于从尿液和胆汁排出体外,最终达到退黄的目的[4~5]。

本研究旨在探究小儿黄疸应用蓝光间歇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21年10月~2022年8月医院收治的60例小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

新生儿黄疸为儿科常见疾病,发病病因与胆红素代谢异 常相关,主要病理特征为皮肤、黏膜、巩膜黄染[1]。新生儿黄 疸主要分为病理性、黄疸和生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患儿可 能会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导致胆红素病,具有较高病死率,存 活下的患儿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因此对新生儿黄疸 尽早采取相关手段治疗意义重大。本研究将茵栀黄口服液 与蓝光照射联合用于新生儿黄疸治疗中,旨在研究其应用效 果。报道见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B组(狀=30) 11(36.67) 12(40.00) 7(23.33) 76.67
χ2
14.215
0.958 17.311 17.311犘ຫໍສະໝຸດ 0.0000.328
0.000 0.000
3 讨论
(下转至第74页)
66
妇幼健康
Women'sHealthResearch
2019年3月第6期
临床数据,若犘 <0.05表示结果有显著差距,且差异有统计 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A 组在 B组患儿基础上给予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 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Z11020607),剂量3.3mL/ 次,口服用药,3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胆红素水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比
较两 组 临 床 疗 效,疗 效 标 准:显 效:治 疗 后 临 床 症 状 彻 底 消
资料收集时间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对象为 本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共6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 为 A 组(狀=30)与 B组(狀=30)。A 组男17例,女13例,日 龄1~27d,平均(15.27±0.46)d,体质量2.4~4.3kg,平均 (3.24±0.63)kg。B组男16例,女14例,日龄1~26d,平均 (15.28±0.45)d,体质量2.3~4.4kg,平均(3.25±0.65)kg。 两组新生儿资料进行比较后,差异不明显(犘 >0.05),有比 较的意义。 1.2 纳入、排除标准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分析

由上表 可知两组新生儿情况 比较差异较明显( P< 0 . 0 5 ) , 具有 f 临意义 。
3 讨 论
由北京双鹤高科 天然药 物 , l { 荑任公 司生产的茵栀黄 I = _ _ 1 = 服液 , 每 天一支 , 平均分 三次服用 , 间隔 8小 时 I, 连续 5天。
1 . 4观 察 及 疗 效 评 价 标 准
【 关键词】 茵栀黄 口服液 新 生儿黄疸 疗效 【 中图分类号 1 R 7 2 2 . 1 7
1 资 料 与 方 法
【 文献标识码 1 A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6 8 5 1 ( 2 0 1 4 ) 2— 0 1 0 6 — 0 1
从上表结果可知两组 比较差异显 著( P< 0 0 5 ) , 具有临床意义 。 2 . 2观察组与对 照组 临床相关数据 比较见表 2 表2 观 察 组 与 对 照 组 临 床 检 查 数 据 比较 ( x±s )
有效率9 3 . 4 4 %; 观 察组总有效率9 8 . 3 6 %, 两 组 相 比较 具 有I 晦床 效 果 差 异 ( P< 0 . 0 5 ) ; 观 察 组 的治 疗 后 的血 清 胆 红 素 、 胆红素恢复时 间、 住 院 时 间 等 数 值
明显优 于对照组, 具有临床意义( P< 0 . 0 5 ) 。结论 : 新 生儿黄疸采用常规治疗联合 茵栀黄 口服 液的方 法治疗 , 具 有较好 的临床疗效 , 血清胆 红素下 降明 显, 且明显缩短 了胆红素恢复 时间、 住院时间, 值 得临床 上应用 。


2 0 1 4 年第 2 月 第2 期
茵栀黄 口服液治 疗新 生儿黄疸 的临 床疗效分析
戚 懋材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

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13-09-12T10:36:14.6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9期供稿作者:刘锁[导读] 茵栀黄口服液中茵陈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之效,栀子清三焦之湿热,此两味为退黄之要药。

刘锁(江苏省如皋市城西医院妇产科 226500)【中图分类号】R72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9-0229-02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临床症状,绝大部分新生儿可出现不同程度的黄疸。

部分黄疸可自然消退,部分黄疸儿由于胆红素的毒性,可出现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甚至引起胆红素脑病。

尤其是早期新生儿,如未及时诊断及治疗,部分可发展成核黄疸,因未结合胆红素会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故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降低其的发病率及其重要,为了解对新生儿黄疸进行早期干预的效果,比较分析我院2011年10月—2012年9月住院的656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2年9月在我院顺娩或剖宫产娩出的656例,胎龄35+6~42周,出生体重2.5~4.6kg,Apgar1min 评分8~10分,除外胎儿宫内窘迫,生后窒息,头颅血肿,围产期感染,红细胞增多症,新生儿溶血等疾病,母孕期均健康,均无有关家族遗传病史的健康足月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

依出生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早期干预组)408例中,男206例,女202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400 g,平均胎龄为38.5周。

对照组(非干预组)408例中,男211例,女197例,平均出生体重为3 200 g,平均胎龄为38.1周。

1.2 干预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出生后24 h内服用茵栀黄口服液,每次3-5ml每日2-3次,当测得TBC读数≥8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136.8μmol/L,开始口服苯巴比妥5mg/kg.d,分2次。

当测得TBC读数≥12mg/dl,相当于血清胆红素值为205.2μmol/L,则转上级医院给予新生儿输白蛋白和蓝光照射等退黄治疗。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疗效观察白琼丹;张璋【期刊名称】《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年(卷),期】2016(0)2【摘要】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METHODS: 92 cases with neonatal jaundice admitted into Children's Hospital of Zhengzhou from Apr .2013 to Mar.2015 were selected to b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via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 with 46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mainly received blue light irradiation for basic treatment,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additionally treated with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liquid .The clinical efficacy , changes of bilirubin and treatment tim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 ofpatient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97.8%,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82.6%,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bilirubin level in observation group we re (75.3 ±12.3) μmol/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group (98.8 ±19.2 ) μmol/L, with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 .And the treatment tim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4.7 ±1.3) d VS (7.8 ±2.5) d], with statistically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CONCLUSIONS: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medilac-vita, montmorillonite powder and yinzhihuang oral liquid in adjuvant treatment of neonatal jaundice is significant , 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decrease of bilirubin level . Meanwhile , this treatment regimen should be recommended for further promo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目的:探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蒙脱石散与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辅助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疸 可提高临床疗效 , 缩短疗程 , 且不 良反应少 , 值得 推广应用。 【 关键词 】 茵栀黄 口服液 、 ; 蓝光 ; 黄疸 , 新生儿 【 中图分类号 】 R 7 2 2 .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1 2 B一 0 0 5 0 — 0 2

疗 效 5 Y析 与 评 价 -

茵 栀 黄 口服 液 联 合 蓝 光 照 射 治 疗 新 生 儿 黄 疸 疗 效 观察
王 秀林
【 摘 要】 目的 观察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 1 0 例新生儿黄疸
患儿按 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 5例 , 对照组给予蓝 光照射治 疗 , 观察 组在对 照组基础 上给予茵栀 黄 1 3 服液治疗 , 观察 2组治疗后疗效 。结果 对照组 总有效 率为 8 O . o 0 % 明显 低于 观察组 的 9 2 . 7 3 %, 差异 有统计学 意义 茵栀 黄 1 3服液 联合蓝 光照射 治疗新 生儿黄 ( P< 0 . 0 5 ) ; 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且 治疗 后胆 红素恢 复至正常时 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P<0 . 0 5 ) 。结论
组, 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见表 2 。 表2 2组患儿血清 胆红 素水 平及住院时问 比较 ( 哥± s )
1 . 1 一般资料
新 生儿 黄疸患儿 1 1 0例 为研究 对象 , 所有 病例均 符合 《 实用 儿 科学》 中新生儿病理性 黄疸诊 断标 准 ] 。其 中男 5 7例 , 女5 3 例, 周龄( 3 7 . 2 6±4 . 5 3 ) 周, 体 质量 ( 3 . 6 4±1 . 0 2 ) k g , A p a g r 评 分 ≥7分。按随机数字表法将 患儿 分为对 照组 和观察组 各 5 5
情 况。 1 . 3 疗效评定 标准 显效 : 皮肤 、 黏 膜 黄 疸 完 全 消退 , 临床 症
常规等 实验 室检查指标均未发生明显变化 , 均未发 生明显的不
新生儿黄疸是新 生儿 期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 , 包括 生理 性
黄疸 和病理性 黄疸 , 约 8 0 % 的早产 儿 和 6 0 % 的新生 儿于 出生
具有积极的意义 。
状 消失 , 血清胆红素水 平恢 复至正 常; 有效 : 皮肤 、 黏 膜黄疸 较 治疗 前有明显减轻 , 血 清胆红素 水平有 所下降 , 临床 症状 明显 好转; 无效 : 皮肤 、 黏膜黄疸 及临 床症状无 变化 , 血清 胆红 素水 平下降不 明显 或 上 升 。总有 效 率 =( 显 效 +好 有 效 ) / 总 例 数 ×1 0 0 %。
例, 2组性别 、 周龄 、 体质量 等一般 资料 比较 差异均无统 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 具有 可比性。
1 . 2 治疗方 法
2组均 给予 纠正酸 中毒 、 白蛋 白输注 、 口服肝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 ’ P<0 . 0 5 ; 与对照组 比较 . P<0 . 0 5
后 2— 3 d可 出现皮肤 、 巩 膜及 黏膜发黄等现象 。胆红素生 成过 多、 胆汁排泄障碍及胆红素代谢障碍等多种原 因均 可引起新生 儿高胆 红素血症 , 患儿 如治疗不及 时或治疗措 施不 当 , 可导 致 胆红素脑病而产生严 重 的后 果。 因而 对新生 儿高胆 红素血 症 患儿给予积极的干预和治疗措施 , 对降新生儿致残和病死 率
酶诱导剂 、 补充葡萄糖 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2 . 3 不 良反 应
良反 应 。 3 讨 论
2组治疗 过程 中肝功能 、 肾功能 、 血 常规 、 尿
给予蓝光治疗 , 将 患儿裸放于蓝光箱 内, 将眼、 会阴及肛 门处用 黑布遮盖 , 蓝光照射 1 2 h , 停1 2 h , 连续 照 射 5 d , 蓝 光 辐射值 > 6 0 0 W/ c m ; 观察组在 对 照组 治疗 基 础上 给予 茵 栀 黄 口服 液 , 5 m E / 次, 2次/ d , 5 d为 1 个疗程 。观察 2组治疗后 疗效 、 血清总 胆红素水平 、 胆 红 素恢 复至正 常水 平 时间及 住 院时 间等指 标
注: 与对照组比较 . ‘ P< 0 . 0 5
和蓝 光照射联 合应用治疗新生儿黄疸 , 疗效显著 , 现报道如下 。
1 资 料 与 方 法
2 . 2 l 临床指标
2组治疗后血清 总胆红素 水平均较治 疗前 有
明显降低 , 差 异均有 统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 且观 察组 血清 总 选择 2 0 1 0年 8月 一2 0 1 3年 5月我 院收治 的 胆红素改善优于对照 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观 察 组治疗 后胆红素恢复至正 常时 间及住 院时 间均 显著短 于对 照

5 0・
临床合理用药 2 0 1 4年 1 2月 第 7卷第 l 2期 中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a l D r u g U s e , D e c e m b e r 2 0 1 4, V 0 1 . 7 N o . 1 2 B
新生儿黄疸是儿科临床常见疾病之一 , 多 由血液中未结合
表1 2组息儿治疗后疗效 比较
[ 例( %) ]
胆红 素不断升高引起 患儿皮 肤黏 膜及巩膜 等 出现黄染 。由于
血液中未结合胆红素呈脂溶性 , 易通 过屏 障与某些 神经核团相 结 合继 而发生胆红素脑病 , 严重 时可导致 患儿 遗留神经系统后 遗 症… , 严重威胁患儿健康 。近 年来 , 笔者 采用茵栀 黄 1 3服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