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课题阿基米德原理解读理念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实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由于学生学习意识比较淡漠,学习基础比较差,在学习过程中体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学习很被动、计算能力比较差。

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

如何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关键问题。

学生在一定的感知基础上,由猜想和假设开始,进而逐步、自然地完成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独立操作去认识现象、发现规律,这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实验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研究习惯都十分有益。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浮力大小可能与那些因素有关”的猜想和实验,激发学生探究的愿望和学习的兴趣;能力目标通过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关系的实验,经历讨论、交流,方案设计,观察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归纳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知识目标1、知道与浮力大小有关的因素;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据此计算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

教学资源 1.沪科版八年级下册教材2.课件教学重点1.浮力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2.学生分组实验探究F浮与G排大小的关系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猜想F浮可能与G排有关;2.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方法解读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教学准备1.把握教材,了解学生关于浮力知识的生活经验,2.提前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课前准备准备。

3.教师搜集相关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复习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1、浮力的方向2、测量浮力的方法3、浮力产生的原因学生认真回顾所学知识,积极回答问题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观察图片“同一艘轮船从江河航行到大海,吃水的深度发生了变化”实验探究1: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总结思考:浮力大小与几个因素有关呢?实验探究2: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提出问题:吃水深度为什么发生了改变?浮力的大小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一、教学内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2.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4. 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大小;2. 掌握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的判断;2.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公式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液体等)、PPT;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通过实验现象引起学生兴趣;2. 知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公式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验证阿基米德原理;6. 结果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结果,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际应用;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2.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1)浮力大于重力:上浮;(2)浮力等于重力:悬浮;(3)浮力小于重力:下沉。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3.6N,求该物体在水中的状态(上浮、悬浮或下沉)。

答案:物体下沉。

2. 题目二:一个质量为5k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50N,放入一个密度为0.8×10³kg/m³的液体中,若物体受到的浮力为40N,求该物体在液体中的状态。

答案:物体下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及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2节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教学目的1、知道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和解答有关浮力的简单问题。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求真理的愿望。

◆教具准备弹簧秤、玻璃水槽、水、铁块、细线、体积相同的铜块、铝块、木块、橡皮泥、烧杯。

◆重点难点重点:验证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进一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难点:设计试验、归纳出实验定律◆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有谁说一下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呢?(学生回答: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2.270克的铝块体积多大?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多大?(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演算,一名学生板演。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在黑板上的计算进行讲评)二、新课导入我们知道浮力即压力差,那么浮力的大小和液体的密度以及浸入液体的深度等因素有没有关系呢?本节我们来深入探讨此问题。

二、进行新课1、设疑: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在不同深度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学生讨论回答并说出自我分析结果和道理)教师演示实验:把铁块用较长一些的细线拴好,挂在弹簧秤上。

先称出铁块重(可由学生读值)。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弹簧秤的示数减小,问:这是什么原因?由学生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计算出铁块受到的浮力。

将铁块浸没在水中的深度加大,静止后,由学生读出此时弹簧秤的示数,求出浮力的大小。

多测几组值,比较各次浮力的大小,得出: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水中的深度没有关系。

换用其他液体进行实验,可得出同样的结果。

师生讨论分析: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当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时,无论物体位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由于液体的密度和它排开的液体的体积不变,所以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不改变。

因此,这个物体无论处于液体中的哪一深度,它受到的浮力都是相等的。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5.小组讨论:针对物体浮沉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规律,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6.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阿基米德原理及其应用,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7.作业布置:布置具有实践性和思考性的作业,如设计一个简单的浮力应用实例,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实践。
2.实验探究:设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观察浮力与排开液体重力的关系。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
3.理论讲解:在实验基础上,教师进行理论讲解,阐述阿基米德原理的内涵,推导出公式,并通过实例讲解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情境创设: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最大体积的正方体等,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阿基米德的生平,强调他在浮力研究方面的贡献。
2.教师阐述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或气体)的重力。
3.教师推导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 G排= ρ液gV排,并进行详细讲解。
4.教师通过实例讲解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轮船的浮力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等。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2《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及其意义,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表达式,了解浮力的概念。
2.使学生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浮力的大小计算、物体浮沉条件的判断等。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现象的能力,如为什么木块能浮在水面上,轮船为什么能漂浮在水面上等。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学会一种计算浮力的方法2.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秤测力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科学探究培养探究意识发展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收集、处理、交流信息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增加对物理学的亲近感保持对物理和生活的兴趣2.增进交流与合作的意识3.保持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勇于、乐于参与科学探究教材分析重点阿基米德原理难点阿基米德原理教具空易拉罐(自备每组2/5个)、小容器(自备每组至少1个)、弹簧秤2×9只、纸杯9只、固体物块9个、溢水杯9只、橡皮泥9块、钉子若干教学过程导入我们已经认识了浮力并且得到了三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们分别是(师生共同回忆教师板书):1.当物体漂浮在液面上时其所受浮力F浮=G物;2.用弹簧秤测定物体浮力把物体挂在弹簧秤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为F1将物体浸入水中弹簧秤的示数为F2则物体所受浮力为F浮=F1-F2;3.利用物体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求得浮力:F浮=F下-F上师生讨论:这三种方法都有其局限性第一种只适用于计算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浮力第二种不适用于质量过大的物体第三种不适用于形状不规则的物体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既简单又普遍适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是2000年前由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发现的所以称之为阿基米德原理(板书:阿基米德原理)新授1.创设问题情境教师:首先我们一起来做两个实验:实验一:每组分发一块大小相等的橡皮泥(当众分发增加可信度)给大家3-5分钟的时间利用橡皮泥做一条小船看哪一组的船装“货物”最多“货物”是规格相同的钉子分组实验:(由于问题具有挑战性且贴近学生实际极大地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各组成员分工协作争先恐后开始行动有的用手捏有的先用笔杆轧成“饼”再把四周折起做成“船”做完后纷纷放入水中投放“货物”“……10、11、12……20……”在这九个组中有八个组“装货”在十个以上有两个组在20枚钉子以上在整个过程中同学们兴奋不已继而每个同学却为自己的“小船”最终“沉没”而惋惜顿足虽然老师还没有提出做船的目的但事实上他们在做的过程中都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装货更多?”)实验二:请同学们拿出自备的空易拉罐慢慢地压入水中感受手掌受力变化(教师示范表演)2.提出问题教师:通过前面的两个实验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3.猜想与假设教师:请同学们根据前面的两个实验作出自己的猜想并说出猜想的根据(正如课前预料同学们纷纷作出反应)学生:底面积因为把船底做大“货物”装的才多;物体密度有些物体在水中漂浮有些物体则会沉底;液体密度因为同一物体在水中可以沉底在水银中则可以漂浮;浸入液体的深度因为易拉罐越往下压越费劲;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因为用粗细不同的易拉罐压入水中相同的深度用力大小不同教师:(把各种猜想结果写在黑板上)我们今天着重研究浮力与浸入液体的深度和物体的底面积是否有关(并引导学生取得共识)这就是浮力与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是否有关?有什么关系?但是测量液体体积的量筒对少量液体而言误差是比较大的对某种确定的物质而言体积和质量、重力是—一对应的为了测量的方便(从结果出发指导实验)我们研究浮力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之间的关系4.制定计划(设计实验)教师:我们应该如何设计实验去验证我们的猜想?(经过组内同学之间的交流大部分同学可以确定研究方案)用弹簧秤测量物体所受浮力用老师提供的纸杯把物体从溢水杯中排出的水收集起来用弹簧秤测定其重力最后寻找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关系5.收集证据(进行实验)分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展现了一些个性化的作法:有些同学在往溢水杯中放物体的同时测出了物体所受浮力和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有些同学是先在自备容器中测定物体全都浸入水中时所受浮力再利用溢水杯测定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排开水所受重力;有些同学在测定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时因为杯子太轻事先在杯子里装了适量的水测出其重力再把物体排开的水收集起来测其总重二者之差即是物体排开水所受的重力……)(在实验过程中一组5人他们有的提弹簧秤有的读数有的记录同学们对出现的问题时有讨论与争辩比如有的同学手持弹簧秤的外壳部位;有的同学用弹簧秤提着物体入水中时太快造成溢出水的体积与物体体积不等;……通过争论交流取长补短集思广益使实验过程更加合理)记录数据以下是四级学生的实验数据:第一组:弹簧秤1 2N 1.6N弹簧秤2 0.1N 0.5N第二组:弹簧秤1 2N 1.7N弹簧秤2 0.5N 0.8N第三组:弹簧秤1 1.4N 0.2N弹簧秤2 0.1N 1.2N第四组:弹簧秤1 1.3N 0.2N弹簧秤2 0.2N 1.3N6.分析论证分组分析数据在得到测量结果后同学们自发地对数据进行了分析各组交流:他们发现两只弹簧秤示数变化量是相同的其中弹簧秤1示数的减少量是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弹簧秤2示数的增加量是物体排开水所受重力的大小师生共同确认:物体所受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之大小即F 浮=G 排从而证明同学们前面的猜想是有根据的w W w.xK b 1. c om课堂小结与延伸教师:(在得到F 浮=G排之后首尾呼应)这就是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第四种计算浮力的方法它是一种普遍适用的比较简单的方法现在请同学们对以下问题发表意见(通过例题对今天所学进行巩固同时强化交流与合作及评价意识)教师:(投影)例:如图所示:有一个正方体浸没在液体中要求出它所受浮力大小还需要给出哪些条件?(此题打破常规没有采用根据已知条件求得未知结果的问题模式而是已知部分条件和结果要求同学们给出其他条件)这道题同样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根据所学浮力知识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随堂记录在黑板上):1.液体密度;物体体积2.液体密度;物体边长3.液体密度;物体质量;物体密度学生:(教师提议)对各组条件进行评价(下课之前教师提议)同学们自己评出第9组为踊跃发言小组(全班45人共分成9个小组)然后予以鼓励(掌声)教师:对于其他猜想因素课下同学们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器材逐个进行验证并排除无关因素作业课本P56---1~5。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十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设计

人教版 八年级下册 物理 第十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学习,理解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2.基本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过程:一、浮力大小的决定因素1.猜想(1)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有关;(2)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有关;(3)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有关;(4)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有关;(5)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有关。

2.探测根据悬挂法测量浮力的方法:先测出物体的重力G物,再测出物体浸在液体里所受的拉力F拉,则物体所受到的浮力F浮=G物-F拉。

如何探究浮力与上述哪些因素的关系呢3.利用变量控制法设计实验方案(1)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2)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的关系:(3)探究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的关系:球形橡皮泥 0.9 0.8 0.1 8900 其它形状的橡皮泥0.30.20.12700实验结论物体在液体里受到的浮力大小与物体密度无关。

(5)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在液体中所处深度的关系:G物(牛) F拉(牛) F浮(牛) 浸没在水中浅处 1.2 0.2 1.0 浸没在水中深处 1.20.21.0实验结论当物体完全浸没在液体中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在液体中所处的深度无关。

4、实验结论:浮力的大小只跟液体的密度和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与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物体的形状等因素无关。

二.阿基米德原理从以上实验初步可知,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它排开的液体的多少有关,并且排开液体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再由“曹冲称象”的故事,更启发我们浮力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 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

1.设计实验:2.实验结果:F 浮=G 排 F 浮=G 排=m 排g =ρ液V 排g F 浮=G 排液=ρ液·g ·V 排。

3.理论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压力比向下的压力大,这个上下的压力差就是浮力产生的原因.物体所受浮力是由上下两底面的压力差产生的。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章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第十章 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边学边实验,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浮力,引导学生学会用“称重法”测浮力,并用实验“发现”阿基米德原理,探索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培养学生设计和动手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概括和总结实验结论,以及探究物理规律的能力。

3、通过边学边实验的探究性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浮力概念,阿基米德原理(2)难点:①探索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及操作过程。

②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边学边演示实验,猜想,推理,讨论,实验论证。

四、教学用具:盛水烧杯,重物,乒乓球,弹簧测力计,溢杯,小烧杯、铁架台。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问:在操场上踢足球时一不小心把球踢到了河里,球就能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学生回答:重力和浮力的作用引出课题:浮力。

(二)、新课教学:1、举例说明生活、生产中有哪些物体受到浮力。

2、学生边学边实验,感受浮力的存在。

把乒乓球放水中,并下压,感受浮力的方向,并对球进行受力分析,归纳浮力的方向。

探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问:物体浸没在水或盐水中时是否受到浮力?方向如何?能否用测力计来测量其大小?学生讨论,设计实验,记录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有关结论。

①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为___________N。

②把重物浸没在水中或盐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N。

分析数据可得:•浮力的概念:液体对浸在其中的物体的竖直向上的托力叫浮力,•测量浮力大小的一种方法:称重法F浮=G-F问: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中时是否受到浮力?能否测出大小?学生简述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大小的步骤和公式步骤A在空气中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GB把物体浸在液体中,测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C浮力的大小为F浮=G-F(对重物进行受力分析,并推导出称重法测浮力的公式)观察在物体缓慢浸入液体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化情况,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三)、学生进行猜测: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1、实验2: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演示:鸡蛋与浮力;浸入液体中的体积不同时,物体受浮力大小的变化;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不同时,浮力大小的变化。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⑤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

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进行实验,
(3)分析总结:
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相等
①阿基米德原理: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②数学表达式:F浮=G排。

③进一步讨论阿基米德原理导出公式:
F浮=G排=m排g=ρ液V排g
(4)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
①物体“浸在”包括“全部浸入(即浸没)”和“部分浸入”两种情况
②浮力的大小等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a) 浸没时,V排=V浸=V物,
(b) 部分浸入时, V排=V浸<V物。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 阿基米德原理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自己的兴趣、特长和潜能。

因此,我的教学设计始终以孩子为中心,尊重他们的个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阿基米德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物理学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阿基米德原理,了解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物理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验器材(浮力计、物体、液体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图工具。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引发他们的好奇心。

2. 讲解:简要介绍阿基米德原理,让孩子们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3. 实验:让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相同液体中的浮力,并记录数据。

4. 分析:引导孩子们分析实验数据,发现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5. 练习:让孩子们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的密度。

7. 拓展延伸:引导孩子们思考阿基米德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对实验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表现出较强的动手能力。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八年级人教版物理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一等奖优秀教学设计

课题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学校责任教师课型新授课时课 1教材分析《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人教版第十章《浮力》第二节。

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压强、液体压强、气体压强、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后引入的全新的内容,难度较大。

本文主要探究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实验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本节内容是学习第三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的基础。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会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简单计算。

过程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过程,学会从简单的物理现象中归纳出物理规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等学习方法和科学的思维观。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交流合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难点探究浮力的大小与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突破重难点的设想改进阿基米德原理实验,使实验更简单,测量更准确;学生分组合作探究,并用图片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思考。

在研究问题过程中,提倡多种学习方式,使学生成为知识“发现者”、“创立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学准备弹簧测力计、条形石块、溢水杯、小塑料袋、细线、水、圆形水槽、桶、盆等(12组)。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1、播放阿基米德的故事。

2、引题:阿基米德的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呢?二、合作探究猜想:浮力的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展示图片]:[出示要求与问题]:(根据图片提示,先动手做一做,然后回答下列问题)矿泉水瓶浸入水中的过程,排出的水越,浮力越。

学生读故事,并思考。

学生分组实验动手操作、猜想浮力的大小与激发兴趣,引入课题通过活动,使学生的猜想有了可靠的依据。

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多少有关。

液体的多少可以用体积的大小表示。

液体的多少也可以用质量的大小表示。

液体的多少还可以用重力的大小表示。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经验丰富,对教学设计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

下面我将以第一人称,向您介绍我设计的幼儿园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和生动的情境,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3. 让孩子们学会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难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和如何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阿基米德原理演示器、浮力演示器、液体密度计。

2. 学具:实验记录表、画笔、彩色纸张。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孩子们观察到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引发他们对阿基米德原理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利用教具,向孩子们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让他们了解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3. 实验操作:孩子们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液体中物体的浮力现象,并记录实验数据。

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孩子们分析实验现象,让他们思考为什么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不同,从而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

5. 应用拓展:让孩子们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以及设计一个简单的浮力装置。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理解和掌握阿基米德原理的基本概念。

难点:引导孩子们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阿基米德原理。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阿基米德原理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

在实验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中,他们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然而,部分孩子在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原理和应用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引导和培养。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 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浮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会计算浮力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实验探究,了解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经历实验探究和理性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体验研究阿基米德原理时运用的科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结合阿基米德的故事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勇于探求科学真理的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探究。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理解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四、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圆柱体、大烧杯,石块、铁块、铝块,适量水、浓盐水、溢水杯等。

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科学家。

他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关于他,还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

通过这次事件,他不仅鉴定了皇冠的真假,还发现了比金子更珍贵的阿基米德原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阿基米德原理。

(二)、复习巩固师:首先我们一起回顾上节课学习测量浮力大小的方法。

生:1.称重法:F浮=G-F 2.原因法:F浮=F向上-F向下(三)、新课教学师:下面请同学们应用称重法来完成以下实验。

生:通过实验,我们得出结论: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液体的密度越大,所受浮力越大。

师:浮力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也就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还与液体的密度有关。

根据公式质量等于体积与密度的乘积,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与液体密度的乘积就是排开液体的质量,与质量有密切联系的力即重力,也就是说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有关。

下来我们一起继续探究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的重力G1(2)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的重力G(3)将石块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里,用空杯承接从溢水杯排出的水,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4)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水和杯子的总重G2师:比较浮力和物体排开水的重力,你发现了什么?生:F浮=G排师:由上表得出结论:F浮=G排,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本节主要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包括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以及浮力大小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并能够运用该原理解释有关浮力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

2. 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的大小。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其推导过程。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浮力计、物体、液体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物体在液体中浮起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1)教师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包括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

(2)教师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推导过程,引导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

3.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展示一道有关浮力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解答。

4. 随堂练习学生独立完成一道有关浮力的问题,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七、作业设计1.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为什么物体在液体中会浮起来。

答案:物体在液体中浮起来是因为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2. 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一个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即F浮=G排=ρ液gV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在课后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阿基米德原理。

2. 学生可以课后进行拓展延伸,了解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潜水艇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原理和应用一、实验原理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原理是基于浮力原理。

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安徽)

10.2阿基米德原理(教案)-2023-2024学年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人教版(安徽)

教案:10.2 阿基米德原理学年:20232024学年年级:八年级科目: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安徽)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人教版(安徽)八年级物理下册第10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表达式;2.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 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表达式,能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浮力现象;2. 掌握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表达式及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2. 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弹簧测力计;2. 学具:学生实验套装、笔记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通过实验演示阿基米德原理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浮力产生的原因;2. 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表达式,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含义;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液体中金属块所受的浮力,引导学生观察浮力与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5. 巩固知识: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6.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六、板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表达式;2. 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 阿基米德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下列现象:(1)为什么轮船能浮在水上?(2)为什么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2. 答案:(1)轮船能浮在水上是因为它所受的浮力等于它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2)密度大的物体在水中会下沉是因为它所受的浮力小于它的重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浮力等于排开水的体积乘以水的密度和重力加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一、教学内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2.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关系;3. 浮力大小与液体密度的关系;4.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沉条件。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含义,掌握其数学表达式;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例题,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3. 让学生能够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数学表达式及其应用;2. 教学重点: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包括浮力计、物体、液体等);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浮力现象,如船舶、救生圈等,引导学生思考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 知识讲解: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其数学表达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阿基米德原理。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物体在同一液体中的浮力,以及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中的浮力,引导学生发现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一些与浮力相关的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即时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阿基米德原理1. 定义: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2. 数学表达式:F浮 = G排= ρ液V排g3. 浮力大小与物体排开液体体积、液体密度的关系:物体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9.6N,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9.8N,求物体在水中的重力。

答案:物体在水中的重力为10N。

2. 题目:一个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为15N,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10N,若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求物体的体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教案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一、教学内容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2. 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关系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4.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提高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及应用。

2. 教学重点: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浮力计、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液体(如水、盐水等)。

2. 学具:实验器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发现过程,如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浮力原理的故事。

2. 知识讲解:介绍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讲解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关系。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例题讲解: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大小。

5.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阿基米德原理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知识拓展:讲解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与液体中的浮力进行对比。

六、板书设计1. 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2. 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关系3. 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4. 物体在气体中的浮力计算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计算一个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并解释原因。

2. 答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水的重量,即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定义及公式,让学生了解了浮力的大小与阿基米德原理的关系。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观察到了物体在液体中的浮力现象,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2节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浮力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许多学生谈浮力而“色变”,可见浮力在学生心中的畏惧心理有多严重。

在本章第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法和称重法;2.浮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为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节是对上节《浮力》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也是本节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

为了解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在设计《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的时候,我就想怎么让这一节课的学习不那么难,于是就从体验中谈感悟,初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式实验探究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3.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进行简单计算三、教学流程1、基于交互式教学电子白板技术中的聚光灯功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活动1】知识回顾提问:如何测量浮力称重法:F浮=G-F拉;意图:为下面设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奠定基础【活动2】,声情并茂的讲述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

【活动3】手按压空易拉罐1、感受阿基米德的感受:F浮与G排2、课前准备器材:空的易拉罐、溢水杯、小桶3、学生谈感受:(1).手按压空易拉罐过程中,感受到了什么样的力,在按压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如何变化?(2).观察现象:手按压空易拉罐过程中,观察小桶中的水4、意图:用溢水杯代替课本中使用的烧杯,通过溢水杯的使用介绍,为阿基米德原理的设计实验打下基础;用小桶承接溢出的水,更能直观的看到G排的多少5、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排开液体重力有什么关系?然而学生所看到的浮力大小并不一定会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我引导学生将排开液体质量的多少转化为与浮力有对等比较关系的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让学生自觉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定量关系的实验。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探究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作为本章的核心内容,不但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了浮力,而且使物理知识融入到了我们的生活,从而提高了学生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二)课标要求根据课标“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的基本理念,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猜想和假设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方法经过一个学期的物理学习,初二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一个科学探究的素养,他们已经能进行简单逻辑推理,在教学各个环节中主要通过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入手,再通过猜想、分析、实验、推理等手段来处理问题,层层深入,最后通过学生动脑分析、动手操作来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不仅启迪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能力、还会大大加强学生学习物理、运用物理的自信心。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结论。

探究模式采用与物理研究方法相同的模式:猜想—设计—验证—分析归纳—评估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

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

运用提问法、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

三、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目标1.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理解公式中各个量的意义。

2.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进行简单计算。

3.通过实验探究,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4.经历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有关方法5.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尊重实验事实的客观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操作2、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研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溢水杯、塑料钩码、烧杯、小桶、易拉罐五、教学过程分析和设计设计内容设计意图备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引入新课阿基米德的启示:通过讲述阿基米德的启示,引出研究课题。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基米德原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浮力是初中力学中的难点,许多学生谈浮力而“色变”,可见浮力在学生心中的畏惧心理有多严重。

在本章第一节课中学生已经学习了1.浮力的两种计算方法:浮力产生的原因法和称重法;2.浮力的大小受什么因素的影响,为本节课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本节是对上节《浮力》探究结果的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是本章教学内容的核心。

本节由“阿基米德的灵感”“浮力的大小”两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经历浮力的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的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概括、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这也是本节必须完成的核心任务。

为了解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在设计《阿基米德原理》这节课的时候,我就想怎么让这一节课的学习不那么难,于是就从体验中谈感悟,初步引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采用了小组合作式实验探究的方式,以此来强化学生建立阿基米德原理的认识过程。

二、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浮力大小跟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的实验过程
2.知道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及数学表达式
3.能应用公式F浮=G排和F浮=ρ液gV排进行简单计算
三、教学流程
1、基于交互式教学电子白板技术中的聚光灯功能,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活动1】知识回顾
提问:如何测量浮力
称重法:F浮=G-F拉;
意图:为下面设计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设计奠定基础
【活动2】,声情并茂的讲述阿基米德原理的灵感。

【活动3】手按压空易拉罐
1、感受阿基米德的感受:F浮与G排
2、课前准备器材:空的易拉罐、溢水杯、小桶
3、学生谈感受:(1).手按压空易拉罐过程中,感
受到了什么样的力,在按压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如何
变化?
(2).观察现象:手按压空易拉罐过程中,观察小
桶中的水
4、意图:用溢水杯代替课本中使用的烧杯,通过
溢水杯的使用介绍,为阿基米德原理的设计实验打下基础;用小桶承接溢出的水,更能直观的看到G排的多少
5、引导学生大胆猜想: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跟排开液体重力有什么关系?
然而学生所看到的浮力大小并不一定会与排开液体的重力联系在一起,所以需要我引导学生将排开液体质量的多少转化为与浮力有对等比较关系的排开液体所受重力,让学生自觉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出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重力之间定量关系的实验。

【活动4】实验前准备
根据猜想F浮=G排,设计实验
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问题
问题1: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
问题2:如何收集排开的液体(如何选择收集的器材)
问题3:如何测量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哪一种更好?
让学生充分讨论,展示结果
通过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学习功能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

【活动5】实验步骤
学生分组讨论组织实验步骤(通过电子白板交互式学习功能),并按照图示进行步骤排序
根据学生讨论结果,结合电子白板工具,让学生对实验步骤进行排序通过电子白板的交互式学习功能,重新排序,使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去。

【活动6】进行实验
根据讨论的结果,按着实验步骤进行实验
注: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充分动手实验
【活动7】分析与论证
请同学们展示实验结果,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

在对实验数据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提升至理论高度:得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巩固练习】阿基米德原理应用
例1.将一空饮料罐压入装满水的烧杯中,其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为4N ,则空饮料罐受到的浮力为_______
例2.一重为8N 的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它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 ,则物体所受浮力是______N,溢出水的重力为______
【活动8】拓展延伸:F 浮=ρ液gV 排
例3.一个体积为1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请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出其受到的浮力? 若体积为Vm3的物体浸没在水中,其受到的浮力是多大?
【活动9】小结
学生发言:今天学到了什么?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通过小组探究得出了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
多数学生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交流与讨论也不错;课堂中对小组的探究成果加以展示,对优秀的小组及个人表扬,对善于合作学习的小组也加以表扬;巧妙应用多媒体与自主探实验相结合。

学习过程中,学生不喜欢枯燥的理论分析和教条式的计算,但乐于参与动手实验、观察现象、了解与物理规律有关的图片。

本节课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探究实验难度不大,重点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学习效果较好。

讨论前展示 学生上台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