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巴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重庆巴川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doc

一、选择题

1.如图,直线AB ⊥直线CD ,垂足为O ,直线EF 经过点O ,若35BOE ∠=,则

FOD ∠=( )

A .35°

B .45°

C .55°

D .125°

2.将连续的奇数1、3、5、7、…、,按一定规律排成如表:

图中的T 字框框住了四个数字,若将T 字框上下左右移动,按同样的方式可框住另外的四个数, 若将T 字框上下左右移动,则框住的四个数的和不可能得到的数是( ) A .22

B .70

C .182

D .206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 .如果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那么这两个数相等.

C .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D .如果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那么这个数是正数. 4.一周时间有604800秒,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2604810?

B .56.04810?

C .66.04810?

D .60.604810?

5.如图,数轴的单位长度为1,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若数轴上有一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则点C 表示的数是( )

A .-1或2

B .-1或5

C .1或2

D .1或5

6.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全面调查的是() A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 B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 C .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

D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

7.已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b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a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

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 ) A .9a 9b -

B .9b 9a -

C .9a

D .9a -

8.某个数值转换器的原理如图所示:若开始输入x 的值是1,第1次输出的结果是4,第2次输出的结果是2,依次继续下去,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 )

A .1010

B .4

C .2

D .1 9.化简(2x -3y )-3(4x -2y )的结果为( )

A .-10x -3y

B .-10x +3y

C .10x -9y

D .10x +9y

10.如果方程组223x y x y +=??-=?的解为5

x y =??=

?,那么“口”和“△”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

A .14,4

B .11,1

C .9,-1

D .6,-4

11.当x=3,y=2时,代数式23

x y

-的值是( ) A .

43

B .2

C .0

D .3

12.观察一行数:﹣1,5,﹣7,17,﹣31,65,则按此规律排列的第10个数是( ) A .513 B .﹣511

C .﹣1023

D .1025

13.将方程

212

134

x x -+=-去分母,得( ) A .4(21)3(2)x x -=+ B .4(21)12(2)x x -=-+

C .(21)63(2)x x -=-+

D .4(21)123(2)x x -=-+

14.A 、B 两地相距450千米,甲乙两车分别从A 、B 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120千米/小时,乙车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经过t 小时,两车相距50千米,则t 的值为( ) A .2或2.5 B .2或10 C .2.5 D .2 15.已知105A ∠=?,则A ∠的补角等于( )

A .105?

B .75?

C .115?

D .95?

二、填空题

16.如图,点A 在点B 的北偏西30方向,点C 在点B 的南偏东60?方向.则ABC ∠的度数是__________.

17.苹果的单价为a 元/千克,香蕉的单价为b 元/千克,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共需____元.

18.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最小整数的数是_____. 19.若代数式mx 2+5y 2﹣2x 2+3的值与字母x 的取值无关,则m 的值是__.

20.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国”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_____.

21.如图,数轴上点A 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 =4则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

22.把5,5,35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______. 23.若5

23m x

y +与2n x y 的和仍为单项式,则n m =__________.

24.若1x =-是关于x 的方程220x a b -+=的解,则代数式241a b -+的值是___________.

25.如图,点B 在线段AC 上,且AB =5,BC =3,点D ,E 分别是AC ,AB 的中点,则线段ED 的长度为_____.

26.已知m ﹣2n =2,则2(2n ﹣m )3﹣3m+6n =_____.

27.如图,是七(2)班全体学生的体有测试情况扇形统计图.若达到优秀的有25人,则不合格的学生有____人.

28.学校组织七年级部分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知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27人,在乙处参加社会实践的有19人,现学校再另派20人分赴两处,使在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可列方程______.

29.据科学家估计,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00000000年,将46000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为_________. 30.已知代数式

235x -与2

33

x -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是_______. 三、压轴题

31.已知120AOB ∠?= (本题中的角均大于0?且小于180?)

(1)如图1,在AOB ∠内部作COD ∠,若160AOD BOC ∠∠?+=,求COD 的度数;

(2)如图2,在AOB ∠内部作COD ∠,OE 在AOD ∠内,OF 在BOC ∠内,且

3DOE AOE ∠∠=,3COF BOF ∠=∠,7

2

EOF COD ∠=∠,求EOF ∠的度数;

(3)射线OI 从OA 的位置出发绕点O 顺时针以每秒6?的速度旋转,时间为t 秒(050t <<且30t ≠).射线OM 平分AOI ∠,射线ON 平分BOI ∠,射线OP 平分MON ∠.若

3MOI POI ∠=∠,则t = 秒.

32.对于数轴上的点P ,Q ,给出如下定义:若点P 到点Q 的距离为d(d≥0),则称d 为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记作d[PQ].例如,在数轴上点P 表示的数是2,点Q 表示的数是5,则点P 到点Q 的d 追随值为d[PQ]=3. 问题解决:

(1)点M ,N 都在数轴上,点M 表示的数是1,且点N 到点M 的d 追随值d[MN]=a(a≥0),则点N 表示的数是_____(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点C 表示的数是1,在数轴上有两个动点A ,B 都沿着正方向同时移动,其中A

点的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B点的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点A从点C出发,点B表示的数是b,设运动时间为t(t>0).

①当b=4时,问t为何值时,点A到点B的d

追随值d[AB]=2;

②若0

33.如图:在数轴上A点表示数a,B点示数b,C点表示数c,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c满足|a+2|+(c-7)2=0.

(1)a=______,b=______,c=______;

(2)若将数轴折叠,使得A点与C点重合,则点B与数______表示的点重合;

(3)点A、B、C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点B与点C 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则AB=______,AC=______,BC=______.(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4)直接写出点B为AC中点时的t的值.

34.阅读下列材料,并解决有关问题:

我们知道,

(0)

0(0)

(0)

x x

x x

x x

>

?

?

==

?

?-<

?

,现在我们可以用这一结论来化简含有绝对值的式子,例如化简式子|1||2|

x x

++-时,可令10

x+=和20

x-=,分别求得1

x=-,2

x=(称

1-、2分别为|1|

x+与|2|

x-的零点值).在有理数范围内,零点值1

x=-和2

x=可将全体有理数不重复且不遗漏地分成如下三种情况:

(1)1

x<-;(2)1

-≤2

x<;(3)x≥2.从而化简代数式|1||2|

x x

++-可分为以下3种情况:

(1)当1

x<-时,原式()()

1221

x x x

=-+--=-+;

(2)当1-≤2

x<时,原式()()

123

x x

=+--=;

(3)当x≥2时,原式()()

1221

x x x

=++-=-

综上所述:原式

21(1)

3(12)

21(2)

x x

x

x x

-+<-

?

?

=-≤<

?

?-≥

?

通过以上阅读,请你类比解决以下问题:

(1)填空:|2|

x+与|4|

x-的零点值分别为;

(2)化简式子324

x x

-++.

35.已知:∠AOB是一个直角,作射线OC,再分别作∠AOC和∠BOC的平分线OD、OE.(1)如图①,当∠BOC=70°时,求∠DOE的度数;

(2)如图②,若射线OC 在∠AOB 内部绕O 点旋转,当∠BOC=α时,求∠DOE 的度数. (3)如图③,当射线OC 在∠AOB 外绕O 点旋转时,画出图形,直接写出∠DOE 的度数.

36.已知:如图,点M 是线段AB 上一定点,12AB cm =,C 、D 两点分别从M 、B 出发以1/cm s 、2/cm s 的速度沿直线BA 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 在线段

AM 上,D 在线段BM 上)

()1若4AM cm =,当点C 、D 运动了2s ,此时AC =________,DM =________;

(直接填空)

()2当点C 、D 运动了2s ,求AC MD +的值.

()3若点C 、D 运动时,总有2MD AC =,则AM =________(填空)

()4在()3的条件下,N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N BN MN -=,求MN AB

的值.

37.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若点P 到点A ,B 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x 的值.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A ,B 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 以5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 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 时,点P 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 与点B 之间.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点P 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38.如图①,点O 为直线AB 上一点,过点O 作射线OC ,使∠A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一边OM 在射线OB 上,另一边ON 在直线AB 的下方. (1)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摆放成如图②所示的位置,使一边OM 在∠BOC 的内部,当OM 平分∠BOC 时,∠BO N= ;(直接写出结果)

(2)在(1)的条件下,作线段NO 的延长线OP (如图③所示),试说明射线OP 是∠AOC 的平分线;

(3)将图①中的三角板OMN 摆放成如图④所示的位置,请探究∠NOC 与∠AOM 之间的数量关系.(直接写出结果,不须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BOE AOF ∠=∠,进而可得FOD ∠的度数. 【详解】

解:根据题意可得:BOE AOF ∠=∠,

903555FOD AOD AOF ∴∠=∠-∠=-=.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对顶角和互余的知识,解题关键在于等量代换.

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设T 字框第一行中间数为x ,则其余三数分别为2x -,2x +,10x +, 根据其相邻数字之间都是奇数,进而得出x 的个位数只能是3或5或7,然后把T 字框中的数字相加把x 代入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设T 字框第一行中间数为x ,则其余三数分别为2x -,2x +,10x + 2x -,x ,2x +这三个数在同一行

∴x 的个位数只能是3或5或7

∴T 字框中四个数字之和为()()()2210410x x x x x +-++++=+

A .令41022x += 解得3x =,符合要求;

B .令41070x += 解得15x =,符合要求;

C .令410182x +=解得43x =,符合要求;

D .令410206x +=解得49x =,因为47, 49, 51不在同一行,所以不符合要求.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列代数式,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把题意理解透彻以及找出其规律即可.

3.C

解析:C 【解析】

试题解析:A ∵0的绝对值是0,故本选项错误. B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故本选项正确. C 如果一个数是正数,那么这个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D ∵0的绝对值是0,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

4.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110,a n ≤<为整数.确定n 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 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 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 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 是负数. 【详解】

604800的小数点向左移动5位得到6.048, 所以数字6048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56.04810?,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10n a ?的形式,其中

110,a n ≤<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 的值以及n 的值. 5.D

解析:D 【解析】 【分析】

如图,根据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可确定原点,即可得出点B 表示的数,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答案. 【详解】

如图,设点C 表示的数为m ,

∵点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AB 的中点O 为原点, ∴点B 表示的数为3,

∵点C 到点B 的距离为2个单位, ∴3m -=2, ∴3-m=±2, 解得:m=1或m=5, ∴m 的值为1或5,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熟练掌握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是解题关键.

6.B

解析:B 【解析】 【分析】

调查方式的选择需要将普查的局限性和抽样调查的必要性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查结果准确,所以在要求精确、难度相对不大,实验无破坏性的情况下应选择普查方式,当考查的对象很多或考查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以及考查经费和时间都非常有限时,普查就受到限制,这时就应选择抽样调查. 【详解】

解:A 、对现代大学生零用钱使用情况的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B 、对某班学生制作校服前身高的调查,需要全面调查,故此选项正确; C 、对温州市市民去年阅读量的调查,工作量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D 、对某品牌灯管寿命的调查,有破坏性,用抽样调查,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调查方法的选择,正确选择调查方式要根据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再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

7.C

解析:C 【解析】 【分析】

分别表示出愿两位数和新两位数,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原数为:()10a b b ++; 新数为:10b a b ++,

故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10a b b 10b a b 9a ++-++=. 故选C . 【点睛】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正确理解题意得出代数式是解题关键.

8.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和题目中的数值转换器可以写出前几次输出的结果,从而可以发现数字的变化规律,进而求得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 【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当x =1时,

第一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二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三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四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五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六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七次输出的结果是4, 第八次输出的结果是2, 第九次输出的结果是1, 第十次输出的结果是4, ……,

∵2020÷3=673…1, 则第2020次输出的结果是4,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数字的变化类,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发现题目中数字的变化特点,求出相应的数字.

9.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整式中的小括号,再合并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2x ﹣3y ﹣12x +6y =﹣10x +3y . 故选B .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两个考点.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

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10.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把5

x y =??=?

x=5代入方程x-2y=3可求得y 的值,然后把x 、y 的值代入2x+y=口即可求得答案. 【详解】

把x=5代入x-2y=3,得5-2y=3,解得:y=1,即△表示的数为1, 把x=5,y=1代入2x+y=口,得10+1=口, 所以口=1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熟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满足方程组中每一个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1.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当x=3,y=2时,直接代入代数式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23x y -=2323?-=4

3,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代数式求值,正确的计算出代数式的值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2.D

解析:D 【解析】 【分析】

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 个数为(﹣2)n +1,根据规律求出第10个数即可. 【详解】

解:观察数据,找到规律:第n 个数为(﹣2)n +1, 第10个数是(﹣2)10+1=1024+1=1025 故选:D .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数字变化规律,根据已知数据得出数字的变与不变是解题关键.

13.D

解析:D

【解析】

【分析】

方程两边同乘12即可得答案.【详解】

方程212

1

34

x x

-+

=-两边同时乘12得:4(21)123(2)

x x

-=-+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去分母,找出分母的最小公倍数是解题的关键,注意不要漏乘.14.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分相遇前相距50千米和相遇后相距50千米两种情况,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列方程即可求出t值,可得答案.

【详解】

①当甲,乙两车相遇前相距50千米时,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

(2)当两车相遇后,两车又相距50千米时,

根据题意,得120t+80t=450+50,

解得t=2.5.

综上,t的值为2或2.5,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能够理解有两种情况、能够根据题意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是解题关键.

15.B

解析:B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求解即可.

【详解】

解:∵∠A=105°,

∴∠A的补角=180°-105°=75°.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掌握互补两角之和为180°是关键.

二、填空题

16.【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可得∠ABD=30°,∠EBC=6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

由题意,得∠ABD=30°,∠EBC=60°, ∴∠FBC 解析:150?

【解析】 【分析】

由题意根据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可得∠ABD=30°,∠EBC=60°,根据角的和差,可得答案. 【详解】 解:如图:

由题意,得∠ABD=30°,∠EBC=60°, ∴∠FBC=90°-∠EBC=90°-60°=30°,

∠ABC=∠ABD+∠DBF+∠FBC=30°+90°+30°=150°, 故答案为150?. 【点睛】

本题考查方向角,利用方向角的表示方法得出∠ABD=30°,∠EBC=60°是解题关键.

17.【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 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 元,买单价为b 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 元,

共用去:(2a+3b)元 解析:(23)a b +

【解析】 【分析】

用单价乘数量得出买2千克苹果和3千克香蕉的总价,再进一步相加即可.

【详解】

买单价为a元的苹果2千克用去2a元,买单价为b元的香蕉3千克用去3b元,

共用去:(2a+3b)元.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列代数式,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18.-3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

【详解】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

解析:-3

【解析】

【分析】

根据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分布,此题注意考虑两种情况: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详解】

数轴上到原点的距离不大于3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3、﹣2、﹣1、0、1、2、3,

所以最小的整数是﹣3.

故答案为:﹣3.

【点睛】

本题考查了数轴,注意数轴上距离某个点是一个定值的点有两个,左右各一个,不要漏掉任一种情况.

19.2

【解析】

解:mx2+5y2﹣2x2+3=(m﹣2)x2+5y2+3,∵代数式mx2+5y2﹣2x2+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2=0,解得m=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

解析:2

【解析】

解:mx2+5y2﹣2x2+3=(m﹣2)x2+5y2+3,∵代数式mx2+5y2﹣2x2+3的值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则m﹣2=0,解得m=2.故答案为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即系数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

变.与字母x的取值无关,即含字母x的系数为0.

20.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

解析:伟

【解析】

【分析】

根据在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中,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即可解答.

【详解】

解: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

“伟”与“国”是相对面,

“人”与“中”是相对面,

“的”与“梦”是相对面.

故答案为:伟.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与展开图的面的关系,掌握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1.-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

则A表示的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解析:-2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和题意可得出答案.

解:

,A 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且4AB =, 则A 表示的数为: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数轴上距离的含义,解题关键是对数轴距离的理解.

22.【解析】 【分析】

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5,都大于0, 则,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

5<<

【解析】 【分析】

分别对其进行6次方,比较最后的大小进而得出答案. 【详解】

解:

50,

则62636555=<=<,

5<<,

5<<.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根式的比较大小,解题关键是把带根式的数化为常数进行比较即可.

23.9 【解析】

根据与的和仍为单项式,可知与是同类项,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9.

解析:9 【解析】 根据5

23m x

y +与2n x y 的和仍为单项式,可知523m x y +与2n x y 是同类项,所以52m +=,解得

m 3,n 2=-=,所以()2

39n m =-=,故答案为:9.

24.-3

【分析】

根据题意将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代数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将代入方程得到,变形得到,所以= 故填-3.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方程的对代数式求值,将方

解析:-3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将1x =-代入方程即可得到关于a ,b 的代数式,变形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

解:将1x =-代入方程得到220a b --+=,变形得到22a b -=-,所以

241a b -+=2(2)1 3.a b -+=-

故填-3. 【点睛】

本题考查利用方程的对代数式求值,将方程的解代入并对代数式变形整体代换即可.

25.5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AC 的长度是多少,根据点D 是AC 的中点,求出AD 的长度是多少;然后求出AE 的长度,即可求出线段ED 的长度为多少. 【详解】

解:∵AB =5,BC =3, ∴AC =5+3

解析:5 【解析】 【分析】

首先求出AC 的长度是多少,根据点D 是AC 的中点,求出AD 的长度是多少;然后求出AE 的长度,即可求出线段ED 的长度为多少. 【详解】

解:∵AB =5,BC =3, ∴AC =5+3=8; ∵点D 是AC 的中点, ∴AD =8÷2=4; ∵点E 是AB 的中点, ∴AE =5÷2=2.5,

∴ED=AD﹣AE=4﹣2.5=1.5.

故答案为:1.5.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以及线段的中点的含义和应用,要熟练掌握.

26.-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

解析:-22

【解析】

【分析】

将m﹣2n=2代入原式=2[﹣(m﹣2n)]3﹣3(m﹣2n)计算可得.

【详解】

解:当m﹣2n=2时,

原式=2[﹣(m﹣2n)]3﹣3(m﹣2n)

=2×(﹣2)3﹣3×2

=﹣16﹣6

=﹣22,

故答案为:﹣2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代数式的求值,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整体代入思想的运用.

27.5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到优秀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不合格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详解】

解:∵学生总人数=25÷50%=50(人),

∴不合格的学生人数=50×(1-5

解析:5

【解析】

【分析】

根据达到优秀的人数和所占百分比求出总人数,然后用总人数乘以不合格所占的百分比即

可. 【详解】

解:∵学生总人数=25÷50%=50(人),

∴不合格的学生人数=50×(1-50%-40%)=5(人), 故答案为:5. 【点睛】

本题考查了扇形统计图,熟知扇形统计图中各数据所表示的意义是解题关键.

28.【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人, 解析:()27x 21920x ??+=+-??

【解析】 【分析】

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根据甲处参加社会实践的人数是乙处参加社会实践人数的2倍,即可得出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此题得解. 【详解】

解:设应派往甲处x 人,则派往乙处()20x -人, 根据题意得:()27x 21920x ??+=+-??. 故答案为()27x 21920x ??+=+-??. 【点睛】

本题考查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29.6× 【解析】

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由于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 所以,4 600 000 0

解析:6×910 【解析】

试题解析: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 的形式,其中1≤|a|<10,n 为整数.由于4 600 000 000有10位,所以可以确定n=10-1=9. 所以,4 600 000 000=4.6×109. 故答案为4.6×109.

30.【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与互为相反数 ∴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解析:

278

【解析】 【分析】 根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0,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235x -与2

33x -互为相反数 ∴

2323053-??

+-= ???

x x 解得:27

8

x = 【点睛】

本题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熟记相反数的性质建立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三、压轴题

31.(1)40o;(2)84o;(3)7.5或15或45 【解析】 【分析】

(1)利用角的和差进行计算便可;

(2)设AOE x ∠=?,则3EOD x ∠=?,BOF y ∠=?,通过角的和差列出方程解答便可;

(3)分情况讨论,确定∠MON 在不同情况下的定值,再根据角的和差确定t 的不同方程进行解答便可. 【详解】

解:(1))∵∠AOD+∠BOC=∠AOC+∠COD+∠BOD+∠COD=∠AOB+∠COD 又∵∠AOD+∠BOC=160°且∠AOB=120° ∴COD AOD BOC AOB ∠=∠+∠-∠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