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区活动设计——以中国台湾新竹实小附幼树班为例
幼儿园教研活动竹文化(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竹子,作为我国传统的文化符号,象征着坚韧、谦虚、高洁等美德。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竹文化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
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我们幼儿园决定开展以“竹文化”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培养幼儿对竹子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从小树立爱护环境、珍惜资源的观念。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
三、活动内容1. 竹子知识讲解教研活动开始,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特点、用途及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让幼儿了解竹子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竹子对环境、人类生活带来的益处。
2. 竹子手工制作教师带领幼儿利用竹子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如竹编、竹灯笼、竹扇等。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设计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通过亲手制作,让幼儿感受到竹子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
3. 竹子绘画比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竹子绘画比赛,鼓励幼儿用画笔描绘出心中的竹子。
在绘画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竹子的形态、色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比赛结束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展示幼儿的创作才华。
4. 竹子故事分享教师讲述与竹子相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如《竹子姑娘》、《竹林七贤》等。
通过故事分享,让幼儿了解竹子的文化内涵,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
5. 竹子舞蹈表演教师编排竹子主题舞蹈,让幼儿在舞蹈中感受竹子的优美姿态。
在排练过程中,教师注重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幼儿的舞蹈素养。
6. 竹子环保宣传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竹子环保宣传活动,让幼儿了解竹子的生长周期、生态价值,以及如何爱护竹子。
通过宣传活动,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培养幼儿的公益心。
四、活动评价1. 幼儿对竹子的了解程度2. 幼儿在手工制作、绘画比赛、舞蹈表演等方面的表现3. 幼儿在故事分享、环保宣传等环节的参与度4. 幼儿在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和成长收获五、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幼儿对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新竹市阳光国小一年级下学期主题课程设计
新竹市陽光國小一年級下學期主題課程設計設計者:方盈、淞仁、怡瑩、曉研、亮君、貞芳、美秀、宜芬、維國、憶凡、怡嘉、倍菁一、主題名稱:森林裡的秘密二、設計架構三、設計理念:當「藏」以校園公共藝術之姿進入到學年間的討論時,我們不禁思索主題是否要從藏開始,其實有何不可呢,我們相信如果有意義的活動能從有意思的題目出發,一定會牽動更多的可能性,我們也相信有趣的主題會引動孩子學習的興致。
在討論之初,藏這個字就在每個老師的心中發酵,蠢蠢欲動似地急於醞釀些什麼,我們開始思考什麼是藏?為什麼要藏?藏可以是躲藏、隱藏、收藏、寶藏、捉迷藏…..,原來一個字可以藏有這麼多豐富有趣的意涵,而且它似乎無所不在,隨處可見,不論男女老少都躲不了也享受著,為什麼?藏的原因可能是為了掩飾、保護和生存而隱藏,為了樂趣而遊戲、惡作劇地躲藏和尋找,為了紀念、保留和分享而收藏,也可能是為了改變、更新和進步而融合、變化(不論化學或物理),產生嶄新的面貌,而原本也就藏匿起來了。
藏和尋找、發現似乎是一體兩面,我們更可以大膽地說,藏是為了享受找到和找不到的樂趣,也為了享受收藏和分享的驚喜。
於是我們設計將「藏」的主題分為兩個部分,第一是「躲藏」,第二是「收藏」。
其中「躲藏」又從三個主要方向來設計子活動,包括人的改變、生活環境(人造)、自然環境,三個方向環環相扣,以行序漸進的方式,讓孩子逐步體驗「藏」的面貌,最後,經由「尋寶遊戲」,作為總結。
而此三個方向再以「陽光小偵探」、「誰在捉迷藏?」、以及「尋寶遊戲」三個單元來展現。
而「收藏」則由具像到抽象,分為「我的最愛」、「我的收藏」、「我們的收藏」、「陽光森林藝術」四個單元。
「陽光小偵探」單元,我們設計了兩週的教學活動,第一週,因孩子剛剛渡過一個學期又經歷了寒假,一定有許多的改變,因此,我們想從孩子生活經驗出發,和孩子討論自己身心上的改變,讓孩子試著發覺自己身上藏了哪些成長的足跡。
第二週,我們將延續上一週的活動更加深入探討,將討論的主題擴及他人,帶孩子從觀察別人的小偵探學習當關心別人的小天使。
幼儿园幼竹文化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竹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象征着坚韧、高洁、谦逊。
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竹文化元素,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竹文化,提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特此开展幼儿园幼竹文化教研活动。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幼竹文化的认识,丰富教师的文化素养。
2. 探索幼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提高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活动时间与地点时间:2022年X月X日地点:XX幼儿园多功能厅四、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竹文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涵盖竹子的历史、文化内涵、竹子与幼儿园教育的结合等方面。
2. 教师经验分享组织教师分享在幼竹文化教育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3. 教学观摩观摩幼竹文化教育课例,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意见。
4. 教学研讨针对幼竹文化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
5. 教学设计比赛以“幼竹文化”为主题,开展教学设计比赛,激发教师创新教育教学方法。
五、活动流程1. 主持人开场由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流程,欢迎专家、教师们参加。
2. 专家讲座竹文化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教师认真聆听、记录。
3. 教师经验分享邀请优秀教师在会上分享幼竹文化教育经验,其他教师认真聆听、学习。
4. 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观摩幼竹文化教育课例,现场分析课堂教学中的亮点和不足。
5. 教学研讨针对幼竹文化教育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教师们积极参与、各抒己见。
6. 教学设计比赛开展教学设计比赛,教师们充分发挥创意,设计出富有创意的幼竹文化教育方案。
7. 总结与颁奖主持人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教师和优秀教学设计进行颁奖。
六、活动预期效果1. 教师对幼竹文化的认识得到提高,文化素养得到丰富。
2. 幼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策略得到拓展,教育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3. 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区活动设计
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区活动设计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教师如何遵从幼儿的观点进行学习区活动研究。
首先教师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之前要设计规划图,其次老师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并提供幼儿相应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引导儿童,最后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呈现,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儿童的权利得到实现。
标签:幼儿视角;教师;学习区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提出“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的著名观点后,儿童权利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世界各国在政策法律、社会服务、教育研究等层面开始关注儿童权利。
现今,如何在研究中有效地听到儿童声音成为研究的议题。
学习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教师应了解如何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学习区活动。
一、相关概念界定学习区: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将教室划分成数个小区域作为学习区(learning area),每一个小区域提供不同的学习领域内容,并且依照幼儿的需要、兴趣与能力,放入可供操作的教具或玩具。
本研究之学习区指将教室规划成数个小区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依幼儿的兴趣、需要,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二、学习区实际运作原则综合许多学者的看法,笔者进行了关于实物的探讨:教室内的学习区应如何安排与运作,才能帮助孩子主动学习?(1)建立合理的常规。
在开放学习区,应循序渐进,教导孩子使用的原則。
(2)逐渐开放各学习区。
从开始开放到全面开放的时间长短宜视幼儿遵守规则程度而定,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久。
(3)选择自己和孩子较容易掌握的学习区先行开放。
优先开放容易收拾的学习区,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4)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时间。
理想的操作时间应在四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左右最为理想。
(5)随时调整学习区内容。
随着主题或观察幼儿的兴趣、能力、需要以及互动的情形,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6)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活动。
支持孩子学习的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让孩子选择自己想去的学习区。
幼儿园创设班级区角活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教研记录
幼儿园创设班级区角活动,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教研记录“小手拉大手,好兄弟一起走”。
我们的班级活动区中,以我们幼儿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春节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
其中,有“我爱我的家”为主题、有“爱祖国、爱家乡”为中心主题的班级区角活动、有“亲子运动会”为核心主题以及有“感恩父母母亲节”为核心内容的亲子活动。
这些富有童趣、充满温情和关爱的传统节日,让我们大班幼儿感受到了祖国母亲对他们心灵伤害、感受到了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呵护。
如:亲子运动会上,我们班中有许多孩子喜欢在家长带领下进行集体运动比赛。
从体育比赛中认识到团结协作可以带来欢乐,让自己收获快乐;从小家运动会上与爸爸妈妈一起庆祝节日,增进亲子感情;从大班生日会上和小伙伴们一起制作生日蛋糕等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对集体荣誉的向往、对生活环境与家庭情感越来越重视等。
这些活动给孩子们创造了一片充满爱和快乐氛围的家庭。
一、传统节日对于孩子成长的意义中国人在春节有悠久的历史,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民通过各种形式的庆祝活动,把新的一年里美好的祝福送到了全国各地。
中国人所特有的欢乐氛围也给了其他国家孩子不一样的感受。
对于我们自己也是如此。
我班中有一位小朋友叫魏晨,她是个5岁半的大男孩,可是在春节来临之际我却发现她表现出来明显区别于同龄小朋友的。
在过年期间孩子会更加活泼外向地与周围人们交谈与玩耍。
在小朋友们庆祝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之前他会认真地准备节目并提前几个小时到家等待演出。
同时,他会用自己方式告诉爸爸妈妈:“我也想要过一个快乐年”以及“我想拥有一个快乐幸福和谐健康成长的家”等等。
其实这也是每个孩子心中一直以来希望拥有一个快乐健康幸福生活和谐健康成长家。
1、通过活动培养孩子的民族文化情感。
在孩子们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奶奶带着自己孙子到集市上去买年画。
路上有一个小孩想要摸一摸奶奶的手,奶奶拒绝了。
之后就找了几个小凳子放在小孩的身后,告诉他:“你摸我的手,我就会给你一块糖。
如何在班级区域活动中有效融入竹文化特色
如何在班级区域活动中有效融入竹文化特色摘要:本文通过结合幼儿园竹艺特色课程,将竹艺特色元素融入到区角中,既节省财力,又能使幼儿感到其乐无穷;既满足幼儿游戏、娱乐的需要,又能促进幼儿自然天性的发展;幼儿在操作、摆弄这些随手可得的本土资源的同时,既发展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又开发了幼儿的智力,同时也激发了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关键词:区角环境竹艺特色幼儿发展我园地处山区,毗领大香林景区旁,各种竹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在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把竹文化教育运用到幼儿园的区角活动中,有很大的教育价值,如何有效地在区角中融入竹特色元素呢,首先得遵循投放原则,注重投放策略。
一、区角活动中竹文化资源投放的原则1.季节性原则。
我们本着“变废为宝”“贴近生活”“因地制宜”的理念出发,旨在区角活动的创设过程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重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发扬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的传统美德。
要发现蕴藏在大自然中的丰富竹资源的教育价值,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哪些资源对幼儿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明确的目的,时时处处做个有心人。
我们根据季节的变化投放相关的材料。
如春天选择毛笋壳、竹叶等;夏、秋天可选择鞭笋、竹叶、竹筒、竹杆等,让幼儿亲身感受竹资源的丰富,激发幼儿自己寻找材料的兴趣。
2.适合性原则。
虽说竹资源很丰富,但在投入时也不能一刀切,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在区角中合理地投放。
小班属于欣赏、初试阶段,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用竹材料制作的挂饰布置在活动室的周围,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尝试操作的动机。
中班属于尝试探索阶段,如给中班的幼儿可提供牙签、竹叶等简单的材料进行拼画。
到了大班趋于合作探索方面的发展,可以给大班孩子提供丰富的可探索的材料,如可提供竹筒、竹篮、土箕等操作材料,让他们在材料上装饰、作画等,培养孩子的创作能力与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个体性原则。
每个孩子的发展都是不同的。
因此,我们在材料的投放上,就要从满足同一年龄段不同孩子的发展出发,提供多种难度的材料,让不同能力的幼儿自由去选择。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实施方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实施方案1.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科学教育一直被认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而针对大班幼儿的科学教育,小小竹排教案是一种非常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案。
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评估,并从浅入深地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科学教育。
2.教案内容概要小小竹排教案是一种由幼儿园教师精心设计的科学教学方案,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和活动,培养幼儿们的观察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该教案通常包括科学实验、科学小制作和科学游戏等内容,涵盖了多个科学主题和概念。
3.实施方案建议针对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实施,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议:3.1 教师准备工作在实施教案之前,教师需要对教案内容进行充分的准备和研究。
教师需要了解每个实验或活动的具体步骤和所涉及的科学原理,以便能够清晰地向幼儿们解释和演示。
3.2 清晰的教学目标在实施教案时,教师需要明确每个活动的教学目标,并在引导幼儿进行实验或活动时,保持重点的把握,确保幼儿们能够真正领会到科学知识和技能。
3.3 引导问题和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善于引导幼儿提出问题和进行讨论。
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他们更主动地参与到科学教育中来。
3.4 结合实际生活在选择教学内容和示例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现象,让幼儿们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认识。
3.5 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实施教案之后,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幼儿进行评价,包括观察记录、作品展示、小组讨论等方式,以全面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
4.教学反思通过对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实施方案进行全面评估,我认为实施科学教育需要教师在知识理论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上都需要有一定的储备。
科学教育也需要结合幼儿的认知特点和生活经验,注重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实施方案的建立,是一个全面性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竹子
姓名: 时间:
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竹子
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 竹林。同时,湖林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 业。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四周的一个阿姨正在穿 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 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 他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 八舌的讨论起来了。我赶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 跟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 其他人 也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 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 这是什么做的吗?' 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 我知道,是竹子。' "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 小朋 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 发 觉他们对竹子、竹制品产生了兴趣。《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 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 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 (一)认识竹子 带幼儿到对面山上的竹林,让幼儿自由观察、探究。老师锯开竹子让 幼儿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感知竹子的样子特征、结构。并请看 管竹林的叔叔向幼儿介绍竹子的生长过程。老师小结竹子的种类。 (二)认识竹制品 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竹制品,设置竹制品展览会。让幼儿自由 观赏、观察,请幼儿说一说:你认识哪一些竹制品,它们有什么用?
电池和发条是怎么使玩具动起来的。他还欢乐地告诉我发条玩具的一
个小隐秘:"只要抓住发条向一个方向拧,里面的铁皮就会卷得很紧,
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竹子案例游戏
幼儿园中班主题案例一竹子案例游戏设计意图:我园是所农村幼儿园,地处山区,随处可见竹子、竹林。
同时,湖林还盛产竹凉席,个别小朋友的家里便是从事这一产业。
一天,幼儿在室外活动,一个小朋友看到附近的一个阿姨正在穿竹凉席,便跑过去说:“阿姨我帮你拉线吧。
”那个阿姨笑着拒绝了,他还不死心,就站在那看。
其他小朋友看到了,都跑了过去,还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了。
我连忙走过去,一个小朋友看我过来,便拉着我跟我说:“老师,你看,阿姨在穿竹凉席,跟我妈妈一样。
”其他人也跟着喊起来“我妈也是哦。
”这时我便提出来一个问题:“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做的吗?”有的小朋友摇摇头,有的小朋友说:“我知道,我知道,是竹子。
”“那你们知道竹子是怎样变成这样的吗?”小朋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摇摇头。
“老师你来告诉我们吧。
”发现他们对竹子、竹制品产生了兴趣。
《纲要》指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开展教育活动。
”“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活动。
”因此,我开展了主题活动:竹子。
案例背景在烦琐而紧张的幼儿园工作中,我们往往会对“乖巧听话”的孩子更多的微笑、抚摸和肯定,而对于那些顽皮好动的孩子的“屡教不改”失去耐心和信心。
昊昊是个思维活跃,聪明好动却又爱调皮爱捣蛋的孩子,在老师眼里是个“干坏事大王”,我常常对他伤透了脑筋,但也曾经因为自己的疏忽错怪了他。
案例一:区域活动结束了,小朋友正准备收玩具的时候,哈玫小朋友大喊:“老师,这里有本图书被撕坏了!“我闻声望去,她手里拿着几页被撕坏的书页,我气乎乎地问:“这是谁撕的?”立刻,好几个孩子都指着昊昊:“是昊昊撕的!”“谁看到了呢?”“我看到了他撕了!”几个孩子依然确信是他撕的图书。
因为平日里昊昊总是干坏事,于是我武断地确信图书一定是他撕的,“老师,我没有……”没等昊昊说完,我便生气地说“为什么每次干坏事都有你的份呢,这么多小朋友都说是你撕的,你还不承认!” “老师,不是我撕的,我真的没有撕图书!”昊昊委屈地流下了眼泪。
幼儿园竹林奇趣:竹玩课程校本研修详细规划
幼儿园竹林奇趣:竹玩课程校本研修详细规划在幼儿教育中,创意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一直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竹玩课程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形式,既能满足这一需求,又能够拓展幼儿的视野和想象力。
本文将详细规划竹玩课程校本研修内容,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竹玩课程的内容与形式(500字左右)1.1) 竹玩课程的基本概念:竹玩课程是以竹子为主要材料,通过手工制作、拼装等方式,开展创意教育活动。
1.2) 竹玩课程的形式:包括手工制作、主题故事引导、游戏互动等多种形式,旨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竹玩课程的课程设计与实施(800字左右)2.1) 竹玩课程的设计原则:根据幼儿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形式和主题的竹玩活动。
2.2) 竹玩课程的实施步骤:包括教师引导、学生参与、成果展示等环节,以保证教学质量和趣味性。
三、竹玩课程对幼儿发展的意义(600字左右)3.1) 动手能力培养:通过动手制作,培养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3.2) 创意思维培养:竹玩课程能够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思考和创新。
3.3) 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在竹玩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让他们学会和他人共同完成任务。
四、竹玩课程校本研修的实施方式与效果评估(800字左右)4.1) 研修方式:组织幼儿园老师参加竹玩课程研修班,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4.2) 效果评估:通过观察测评、学生作品展示和家长反馈等多种途径,对研修效果进行评估,以调整和改进研修方案。
五、对竹玩课程的个人观点与理解(300字左右)竹玩课程是一种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形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竹玩课程也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和实践的教学模式。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规划,读者可以更清晰地了解竹玩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形式,课程设计与实施,以及对幼儿发展的意义和实施方式与效果评估。
在值日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责任感
在值日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的责任感丁红霞(浙江大学幼儿园华家池分园,浙江 杭州 310016)但是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备受保护,特别是隔代教育下的孩子,更是事事包办,所以动手能力、劳动能力、责任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而幼儿园值日生活动是一个很合适的方法。
是以幼儿轮流值日为集体服务的一种劳动形式,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幼儿具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培养幼儿关心他人,为集体服务、与人共享合作、谦让等亲社会行为。
一、在值日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责任感的途径(一)结合主题内容,激发幼儿当值日生的兴趣结合第一个主题《我升中班了》里面的一个活动《我是值日生》,在对班级28名幼儿的关于“喜不喜欢当值日生”的调查中发现:(1)8名儿童对值日生劳动过程中的某一项很感兴趣,例如很喜欢值日生,因为可以擦桌子。
(2)6名儿童认为可以得到老师的表扬或奖励。
例如有的儿童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有的儿童为了得到奖励。
(3)7名儿童认为值日生可以像老师一样,整理教室,整理玩具,帮助其他小朋友检查衣服,检查洗手。
(4)7名儿童认为值日生就是光荣的事。
例如为了值日早晨最早上学前班,帮小朋友擦桌子,换天气预报。
第一和第四种情况说明孩子从事值日生工作源自对劳动本身的兴趣,而其他几种说明儿童从事值日生工作源自劳动之外的兴趣。
通过大家的讨论,在多个方面达成了一致。
值日生的职责:(1)劳动方面:早上给植物浇水,来得早的值日生帮阿姨摆凳子、挂毛巾,点心时分饼干,午餐前摆放碗筷,睡前整理图书,分发学习用品等。
(2)管理方面:督促别的小朋友遵守纪律、检查中午的进餐情况。
值日生的要求:早上8点30之前来园、自己要做好榜样作用。
值日生的选择:每天请3个小朋友,按照学号轮流进行。
(二)创设积极环境,调动幼儿当值日生的积极性1.值日生牌既有仪式感,又有提示性制作了挂在袖子上的值日生标牌,红底黄字。
在当值日生的前一天,别在袖口上戴回家,第二天再戴回来。
这样第一是为了提醒幼儿当值日生,第二是为了提高自我的成效感,提升自信心。
户外区域活动中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户外探索性区域活动
(下转第196页)区域活动作为现代幼儿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之一,它在提高幼儿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因此,教师要为幼儿建构开放性区域活动,让孩子们的区域活动具有开放的时间、开放的空间和开放的心灵,教师也要努力探索多样化的指导方式和策略,在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让每位幼儿都能在适宜的环境中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因此,我们决定利用幼儿园得天独厚的户外环境,开展有关户外开放性区域活动的尝试。
那么,如何通过丰富的户外活动环境,在大自然中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去学习、去发展呢?下面就以户外探索性区域活动《幼儿园的大树》为例,谈谈本人的一些做法及体会。
一、创设环境,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对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在我们幼儿园的操场上,种植着许许多多的大树,各种不同的花,还有成片成片的草地也是幼儿最喜欢去的地方,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园优美的环境资源,对原有的环境进行改造,将户外环境划分成不同的活动区,如,户外角色区、合作挑战区、民间游戏区、野战区、多功能挑战区等,通过创设有利于促进幼儿成长、学习、游戏的教育环境让幼儿自主选择,引发和支持幼儿主动参与,在不同结构程度的材料中,不断自主探索、发现,调整行为和理解内化,促进幼儿自主意识。
如,幼儿园利用大树建造小树屋,在树屋上玩耍游戏,搭建小天桥,在走天桥时锻炼平衡、胆量,大树间拉起绳索,通过走绳索练习平衡臂力等,在树下摆放竹梯、绳梯、绑上绳结,孩子们尝试不同的方法爬树,堆建轮胎山练习攀登,孩子们还可以利用这些场所进行主题式的合作挑战游戏等。
喜欢亲近大自然是幼儿的天性,这些自然的环境、人为的建造,都能深深吸引幼儿的兴趣,激发他们进行探索的欲望。
二、自由探索,提高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区域游戏中,孩子是真正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问题来自主决定、自主行为、自主认知、自主体验、自主发展。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设计与实施标题:幼儿园大班科学小小竹排教案的设计与实施简介:科学教育在幼儿园的重要性备受重视,它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能力。
本文将讨论如何设计和实施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的教案,以小小竹排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通过系统化的学习路径和趣味性的活动,幼儿将能够更有效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I. 引言A. 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性的背景介绍B. 小小竹排作为科学活动的选择理由II. 教案设计A. 教学目标1. 认识小小竹排及其特点2. 掌握竹排的浮力原理3. 理解竹排在水中的运动过程B. 教学内容1. 介绍小小竹排2. 实验探究竹排的浮力原理3. 观察和记录竹排在水中的运动过程C. 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2. 实验教学法D. 教具准备1. 小小竹排模型2. 水槽、水杯等实验工具3. 观察记录表III. 实施步骤A. 第一节课:认识小小竹排及其特点1. 使用情境教学法,通过观察真实的竹排和触感体验,引发幼儿的兴趣。
2. 向幼儿介绍竹排的外貌、材质和用途。
并与幼儿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幼儿提出浮力的问题。
3. 分组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制作简单的竹排模型并观察其特点。
B. 第二节课:实验探究竹排的浮力原理1. 通过实验教学法,让幼儿进行浸泡竹排的浮力实验。
2. 学习使用观察记录表,记录实验过程、发现和观察结果。
3. 整理实验结果,引导幼儿从现象中归纳出竹排的浮力原理。
C. 第三节课:观察和记录竹排在水中的运动过程1. 让幼儿围绕竹排的运动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
2. 引导幼儿思考竹排在水中的运动原理以及所受到的力的作用。
3. 结合幼儿的观察结果,让幼儿总结竹排的运动规律。
IV. 总结与回顾A. 复习竹排的特点和浮力原理B. 回顾竹排在水中的运动过程及运动规律C. 引导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思考和总结V. 观点与理解作为教案设计者,我认为通过小小竹排的设计与实施,幼儿能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培养科学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幼儿园小班天地:台湾故事教学案例分享
幼儿园小班天地:台湾故事教学案例共享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方式也在不断更新,越来越受到关注。
在幼儿园小班的教育中,故事教学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法。
而在台湾,故事教学更是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天,我们就来共享一些台湾教师在幼儿园小班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灵感。
1. 选择适合孩子芳龄和兴趣的故事在台湾的幼儿园小班故事教学中,教师们首先会根据孩子们的芳龄特点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他们的故事。
对于3-4岁的小班幼儿园学生,老师们更倾向于选择生活化的故事,如家庭生活、小动物的故事等,这样更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也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思考和联想。
2. 结合绘本故事与实际活动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台湾教师们善于将绘本故事与实际活动相结合,通过故事情节中的人物、事件等元素,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手工制作等活动,让孩子们在参与中学习。
这样不仅能够增加故事的趣味性,还能够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引导孩子进行角色扮演在故事教学中,台湾的教师们还会引导孩子进行角色扮演,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人物,亲身体验故事情节,这不仅能够增加孩子们的参与感,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情感。
4. 创设情境激发孩子思考在台湾的幼儿园小班,教师们还会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对故事的思考。
在讲述《三只小猪》这个故事时,教师可以通过搭建房子的活动,让孩子们亲身感受不同建房材料的稳固程度,从而引发对故事情节的思考和讨论。
总结回顾通过以上共享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发现,台湾的教师们在幼儿园小班的故事教学中,注重挖掘孩子们的兴趣点,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亲身体验中理解。
他们善于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能够为孩子们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
教师们在幼儿园小班故事教学中的案例共享,不仅展现了台湾教育的精彩之处,也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教学经验。
规划图助力幼儿的建构游戏
2020年36期166规划图助力幼儿的建构游戏陈璐阳(厦门市火炬幼儿园,福建 厦门 361006)建构游戏是幼儿喜欢和热爱的游戏,具体是指幼儿通过对各种建构材料的操作,来塑造出众多物体和形象,这些物体形象大都是生活中的一些面貌特征,同样也可以是幼儿想象得出的物体。
因此,建构游戏是一种蕴含创造性质的游戏,非常考验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可以自主的搭建,运用围合、架空、垒高等技能,搭建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通过建构游戏,能够促进幼儿数学水平和科学思想的提高,也有利于幼儿进行社会学习,对于幼儿来说有着重要的发展价值。
规划图就是幼儿在建构游戏开展前期,预先用自己设计绘画的平面图来实施开展游戏活动,它能让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去搭建,从而助推幼儿的建构水平。
一、幼儿建构游戏中存在的问题(一)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往往目的性不明确在建构过程中,不少幼儿没有良好的任务意识,他们往往在活动中无目的性、无针对性、随意拼插、不能善始善终,经常出现边建构边拆除,最后没有完整的建构作品呈现。
(二)幼儿喜欢主题建构游戏,但搭建内容普遍单调,美感不足到了中大班,幼儿尤其喜欢有一定主题的建构游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看到幼儿的建构游戏都是带有一定情境性的,但幼儿搭建呈现内容比较单一,组合比较凌乱,有些看上去虽然很壮观,但总体造型显得不协调,缺乏美感。
这说明幼儿储存的生活经验不足,掌握的建构技能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
二、规划图的使用提高幼儿建构能力水平幼儿喜爱的游戏之一是建构游戏,在游戏教学中,通过将“规划图”投放于建构游戏,既能促进幼儿有计划地进行游戏,又不会限制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同时,能够有效地助推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进程,从而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水平。
案例:孩子们近期在建构的主题是大桥,大桥的基本组成部分:桥墩、桥台、桥面。
同时,包括附属结构护栏、路灯等。
孩子们都能够根据他们的设计图进行搭建,当车子在大桥上行驶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开心和兴奋,因为证明大桥已经竣工了。
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案例大班活动案例《竹》
幼儿园优秀教育活动案例大班活动案例《竹》产生背景:竹是自然界的一种植物,但它却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各种各样的竹竿、竹担、竹筐、竹席子等为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
竹笛、竹制品、竹玩具等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乐趣。
就连诗人画家也把竹做为他们常常赞颂的对象。
可见竹的情节无所不在。
亮亮小朋友带来了一只竹子做的风筝,大家很感兴趣。
有的问:“这是什么做的?”“这是什么竹子呀?为什么这么软”“为什么和以前看到的竹子有什么不一样吗?”当孩子们从观察竹子风筝到观察竹子的时候,他们睁大了双眼,他们的眼神充满了好奇的热情。
因此,我们决定与幼儿一起探访我们身边既熟悉又陌生的朋友——竹。
家长资源与环境准备:1.家长资源,请家长协助收集各种竹制品,关于竹的资料和图片。
2.利用社区资源,联系幼儿社会实践的场所:公园、竹器店等。
3.墙面布置一些与竹有关的画、图片及幼儿绘制的画和制作的手工艺品。
4.区角布置一些关于制作竹玩具的工具,布置竹制品展示角。
收集目录:1.社会:《参观竹林》、《参观竹器店》2.语言:《谈话:节节高》《谈话:竹子的生长过程》《故事:小猫钓鱼》《表演:熊猫一家》3.科学:《妙用竹竿》《竹篾制品》《竹——浑身都是宝》《有用的筷子》《笛声悠悠》4.计算:《数竹筏》《测量》《高矮长短比较》《5以内的加减》5.美工:《绘画:竹子》《吹画:翠竹》《竹叶贴画》《制作:风筝》《制作:扇子》《欣赏:竹篾制品》6.音乐:《熊猫咪咪》《牧童短笛》《扇子舞》《欣赏:筷子舞》7.体育:《竹高跷比赛》《跳竹竿》《骑竹马》《放风筝》8.家园开放日:《调查:有用的竹竿》《班会:竹子发布会》《亲子游戏:跳竹竿舞》《品尝:竹筒饭和竹笋菜》具体过程实录:活动一:《社会实践:参观竹林》1.活动开展过程:教师带幼儿参观了附近公园的竹林,一片青翠的竹林呈现在幼儿的眼前。
幼儿尽情的在竹林中玩耍。
一下子涌入了竹林,有的在捡竹叶,有的在爬竹竿,有的在捉迷藏,有的在看竹笋。
2024年度幼儿园主题案例《有趣的竹子》教案
05
幼儿园竹子主题课程资源整合
Chapter
2024/2/3
30
园内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竹子种植区
设立专门的竹子种植区, 供幼儿观察竹子的生长过 程和特点。
2024/2/3
竹子手工区
提供竹编、竹雕等工具和 材料,鼓励幼儿动手制作 竹制品。
竹子主题墙
布置有关竹子的图片、故 事、诗歌等,营造浓郁的 竹子文化氛围。
播放竹子音乐
在教室内播放一些以竹子为主题的 音乐,如《竹林深处》等,营造轻 松愉悦的氛围。
26
区域材料投放与利用
1 2
美工区
提供竹片、竹枝、竹叶等材料,让幼儿进行竹编 、竹刻、竹画等美工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和创造力。
益智区
提供竹制拼图、竹制积木等益智玩具,让幼儿在 玩耍中锻炼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19
03
《有趣的竹子》具体教案实施
Chapter
2024/2/3
20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出主题
通过播放竹子相关的 视频或展示竹子图片 ,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
引出主题《有趣的竹 子》,告诉幼儿本次 活动的目的和内容。
2024/2/3
引导幼儿谈论自己对 竹子的了解和感受, 激发幼儿对竹子的兴 趣。
通过幼儿的作品展示、分享交流等方式,评价活 动的效果和幼儿的学习成果。
2024/2/3
18
活动评价与反思
活动反思
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思考如何改进和 优化活动设计。
对活动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反思,分析活动成功或失败 的原因。
总结活动经验,为今后的幼儿园竹子主题活动提供借鉴 和参考。
2024/2/3
拓展环节:延伸知识,培养能力
竹文化幼儿园教育实践案例分享
竹文化幼儿园教育实践案例分享一、背景介绍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竹子象征着坚韧、节制和谦虚等美德,培养幼儿对竹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对他们的品格发展和价值观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享竹文化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二、实施步骤1.竹文化教育资源的准备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和体验竹文化,我们在幼儿园的环境中准备了丰富的资源,包括竹制品展示、竹书法展示、竹林搭建等。
同时,我们还邀请了竹艺家来进行竹艺制作的示范和讲解,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学习到相关的技能。
2.竹文化主题活动的设计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来引导幼儿深入了解竹文化。
比如,我们组织了“竹艺品展览活动”,让幼儿将自己亲手制作的竹艺品展示给家长和其他幼儿,通过赞赏和分享的方式,增强幼儿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自豪感。
另外,我们还组织了“竹书法体验活动”,让幼儿用竹签蘸墨书写自己的名字和简单的汉字,体验中国传统书法文化的魅力。
3.竹文化情境教学的实施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们注重将竹文化融入到情境中,提供更加具体和实践的学习机会。
比如,在自然科学教育中,我们利用园内的竹林,让幼儿观察、比较不同种类的竹子,并了解竹子的特点和用途。
在艺术教育中,我们通过教授竹编和竹炭画技巧,让幼儿亲手创作出自己的艺术作品。
在生活技能教育中,我们则教授幼儿如何使用竹子制作简易的筷子和碗筷筐,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能。
4.老师角色的转变在实施竹文化教育中,老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习和探索的引导者。
我们鼓励幼儿主动观察、思考和提问,并引导他们从实际操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老师们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及时了解竹文化的最新研究和进展,以更好地引导幼儿进行学习和探索。
三、实施效果通过竹文化的教育实践,我们取得了一系列的积极效果。
首先,幼儿对竹文化有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并形成了对竹子的独特情感和认同。
其次,幼儿在竹艺制作和书法体验中,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增强了自信心和自主性。
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以幼儿为中心的科学教学活动设计
陈婷;陈斯军
【期刊名称】《福建教育》
【年(卷),期】2017(000)012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是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
"《指南》的这一精神反映在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中,就是重视幼儿的主体性,强调探究的过程,注重幼儿的科学素养,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总页数】4页(P18-21)
【作者】陈婷;陈斯军
【作者单位】福建省实验幼儿园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602
【相关文献】
1.幼儿园集体科学教学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J], 田宇;亢云洁
2."儿童中心"教育思想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研究r——基于河南省高校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的思考 [J], 周素娜
3.“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反思性实践型”人才——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为例 [J], 赵淑芳;樊洁
4.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区活动设计——以中国台湾新竹实小附幼树班为例 [J], 王
昭
5.基于支架式教学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设计研究 [J], 田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3求知导刊2016年12月Dec.2016Journal of Seeking Knowledge Guide理论与探索LiLunYuTanSuo以幼儿为中心的学习区活动设计王 昭自瑞典教育学家爱伦·凯提出“ 20世纪将成为儿童的世纪”的著名观点后,儿童权利逐渐进入公众视野。
世界各国在政策法律、社会服务、教育研究等层面开始关注儿童权利。
现今,如何在研究中有效地听到儿童声音成为研究的议题。
学习区活动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表达的机会,教师应了解如何从幼儿的角度进行学习区活动。
一、相关概念界定学习区:指一个有规划且多样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将教室划分成数个小区域作为学习区(learning area),每一个小区域提供不同的学习领域内容,并且依照幼儿的需要、兴趣与能力,放入可供操作的教具或玩具。
本研究之学习区指将教室规划成数个小区域,提供不同的学习内容,依幼儿的兴趣、需要,以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
二、学习区实际运作原则综合许多学者的看法,笔者进行摘 要:本文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教师如何遵从幼儿的观点进行学习区活动研究。
首先教师在开展学习区活动之前要设计规划图,其次老师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并提供幼儿相应的辅助工具,并及时引导儿童,最后将幼儿的作品进行呈现,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而不再是被动学习者,让儿童的声音被听见,让儿童的权利得到实现。
关键词:幼儿视角;教师;学习区作者简介:王 昭(1991—),女,黑龙江龙江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幼儿教师戏剧、幼儿教师心理契约。
(沈阳师范大学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4)文章编号:2095-624X(2016)36-0063-02中图分类号:G612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16-11-19——以中国台湾新竹实小附幼树班为例成,文化馆不能满足于本市群众的文化需求,文化馆要“送出去,走进来”,把本地的特色、优势项目送出去,让外市甚至国外的市民也能享受到中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下的成果,把外面优秀的项目带回来,多交流合作,擦出新的艺术火花。
2016年是文化部“欢乐春节”活动举办七周年。
2016年“欢乐春节”活动预计将在全球140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城市展开,项目总量2100个。
丰富多彩的活动将让更多的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国春节的喜庆气氛,并且达到文化深入交流的目的。
我相信,我国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设也将为此类活动的举办出一份力,使之更丰富、更完善。
县级文化馆总分馆的建设,促进了文化馆事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百姓对文化服务的需求,丰富了广大市民的业余生活,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文化馆总分馆制的建立,是文化馆建设探索的必然措施。
可见,为促进基层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县级文化馆总分馆的建设具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
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深入建设需要我们团结一致,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借鉴已有体制的优秀实践成果,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进行改革实践,并持续优化已有理论基础,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做到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xinwen/2015-01/14/content_ 2804250.htm,2015-1-14.[2]15分钟,走进文化服务圈[DB/O L ].h t t p ://f i n a n c e.h u a n q i u.c o m /r o l l /2015-08/7308961.html,2015-08-19.[3]李金华来通考察调研 参观非遗工坊[EB/OL]./cc/2013-05/06/content_7528376.htm,2013-05-06.[4]南通沈绣第五次成为国礼[DB/OL]./system/2016/03/23/028177673.shtml,2016-03-23.[5]张家港率先探索实施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EB/OL]./2014-09/26/c_1112634723.htm,2014-09-26.[6]彭泽明,刘治恒,安桂香,等.重庆市大渡口区文化馆总分馆制探索[J].上海文化,2013(1X):24-32.[7]龙 滔,周铭蓉.“文化图书馆总分馆制”在重庆市大渡口区图书馆的实践——基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项目的探索[J].图书馆,2014(3).[8]蔡汉宾.图书馆总分馆制的探索和实践[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10).[9]钱德婧.总分馆制社区图书馆发展探要[J].图书馆学刊,2010(4).[10]牛文杰.总分馆制——哈尔滨市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J].林业科技情报,2008(4).2016年12月理论与探索了关于实物的探讨:教室内的学习区应如何安排与运作,才能帮助孩子主动学习?(1)建立合理的常规。
在开放学习区,应循序渐进,教导孩子使用的原则。
(2)逐渐开放各学习区。
从开始开放到全面开放的时间长短宜视幼儿遵守规则程度而定,约一个半月到两个月之久。
(3)选择自己和孩子较容易掌握的学习区先行开放。
优先开放容易收拾的学习区,学习效果会比较好。
(4)给幼儿足够的操作时间。
理想的操作时间应在四十五分钟至一小时左右最为理想。
(5)随时调整学习区内容。
随着主题或观察幼儿的兴趣、能力、需要以及互动的情形,为孩子提供更丰富的学习体验。
(6)鼓励幼儿自己选择活动。
支持孩子学习的最基本的做法,就是让孩子选择自己想去的学习区。
(7)学习区应与小组、团体活动相辅相成。
透过小组、团体活动,孩子能积累学习经验,自发地学习,将学习经验内化为孩子的能力。
很多幼儿园都设置了学习区,教师的角色已经由传统的主导者转变为辅导者、教材提供者等角色;幼儿在学习区的角色也由被动者的角色转变为主动探索者,因此,若是能妥善运用学习区时间给予幼儿丰富的探索机会,幼儿如能经常用学习区活动时间与其他幼儿互动、观察、模仿,可学习到很多能力。
因此,学习区时间,正是提升幼儿能力的最佳时机。
三、研究结果(1)研究地点与时间。
地点:新竹实小附幼树班。
时间:上午9:00—11:30。
(2)教学理念。
以新课纲为整个设计教学的主轴。
以幼儿为中心,尊重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尝试新事物,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3)教师学习区规划想法。
听从教授的建议,让幼儿自己主导想要学的事情,老师进行辅助和引导,帮助幼儿实现自己的想法,在学期初进行主题规划。
践行社会学习论,以幼儿游戏设计为主轴。
四、研究流程(1)活动前。
活动前,教师先给每个幼儿一张设计图,设计图内容包括天气、日期和所要选择的区域。
幼儿通过绘画的形式画出自己想要进行的活动及内容,并向老师说明。
教师通过了解幼儿的想法,为幼儿提供一些参考,并进行学习区活动,在幼儿进行绘画时,教师不主动提供给幼儿意见,但幼儿有需求时,可以寻求教师的帮助。
如幼儿在不会画自己想要画的图时,教师可提供指导。
(2)活动中。
在活动中,教师作为观察者,观察儿童是否需要帮助,或者有些幼儿在进行学习区活动时如果作品的方向存在问题,教师可引导幼儿回到自己最初想要研究的主题,并结合幼儿所制作的作品,给幼儿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3)活动后。
教师将幼儿已经完成的作品进行粘贴展示。
幼儿通过学习来提高自信心与交往能力。
五、幼儿园环境整体评估新竹实小附幼树班共计五个学习区,不含室外环境,能够满足班级幼儿的整体需求,美劳区靠近水池,方便幼儿进行换洗,但是各学习区空间分配相比有些不足(如语文区和益智区相邻)。
教师能够为幼儿提供每周至少四次的学习区活动,而且每次持续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让幼儿能够专注于自己的创作之中,在学习区活动之后,教师也会让幼儿进行反思,考虑自己在创作中的不足,并让儿童进行思考,并希望下一次活动时能做得更好。
将一些完成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学习区活动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学习区并希望幼儿能够均衡地选择学习区,鼓励幼儿在不同的学习区中相互学习,也鼓励幼儿使用团体合作的方式进行活动,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教师能与幼儿进行共同的讨论,依照幼儿的需求调整活动。
各学习区的定位清楚,明确地写出了相关材料的位置,教师会根据学习区的性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且展示的方式考虑到了幼儿安全及视线高度。
六、教师角色(1)教师为旁观者。
教师不直接教导幼儿认知,教师必须让幼儿从事自发性的创作与思考,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自我发现与自我观察或重新建构学习的事实。
(2)教师为情境环境的提供者。
学习过程中教师是情境的组织者,为幼儿提供有意义的信息与知识,促进幼儿重新思考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与作品。
(3)教师为引导者。
依据维高斯基的社会学习理论,教师与幼儿间的互动,通过抛出问题,让幼儿思考与讨论并寻求解决方法,引导幼儿展现较高层次的认知能力,也让幼儿参与计划行动和分享责任。
七、总结(1)通过与教师的沟通,室内外环境不定时、不定期进行变更,将儿童的手工作品进行展示,幼儿通过不同学习区的活动进行创作,以儿童兴趣为主,教师充当引导者和观察者。
儿童可以多次进行同一个区角活动,并进行深入的探索发现,教师会将儿童的作品摆放在相应区域,以供幼儿相互学习。
(2)在幼儿园践行社会学习理论,以游戏为主轴,进行学习区活动,学习区活动时间符合评估标准。
通过相互合作能够增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对个体本身进行刺激能让幼儿进行学习,还有通过观看别人的作品也能增强自己的学习效果。
(3)幼儿在学习区活动过程中能够与伙伴进行共同学习,以大带小,实现社会性发展,促使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1]汤志民.幼儿学习环境设计[M].台北:五南出版社,2009.[2]黄世玉.幼儿学习区情境规划[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朱胜培.浅谈幼儿科学区域环境的设置要素[J].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5(4).[4]王淑君,刘晓洁.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形式与途径[J].学前教育研究,2011(5).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