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教育概述讲义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十章
第十章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地球物质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二节气候与天气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太阳、月亮与地球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地球物质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岩石与矿物
地球形成之初即成山石,经过风化山石变成了岩石。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有稳定外形的矿物或玻璃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
岩石具有特定的比重、孔隙度、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等物理性质,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者可以互相转化,岩浆岩经沉积作用成为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变质岩也可再次成为新的沉积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成为变质岩;沉积岩、变质岩可被熔化,再次成为岩石岩。
岩浆岩是由高温熔融的岩浆在地表或地下冷凝所形成的岩石,也称火成岩或喷出岩,它是所有岩石中最原始的岩石。
变质岩是由先成的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由于其所处地质环境的改变经变质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沉积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即风化作用。风化作用包括三类,一为物理风化作用;二为化学风化作用;三为生物风化作用。
矿物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元。由于矿物具一定的化学成分和结晶构造,在适宜条件下,可形成具一定外形的几何多面体,称为晶体。
对于幼儿来讲,在岩石与矿物部分可以探究的核心经验包括岩石的类型及其特点;矿物的类型及其特点;岩石的风化作用;化石;矿物质结晶等。可通过集体教育活动、区角活动、户外活动、日常活动等,采用实验、观察、比较等方法,以操作实物为主,铺之以书籍、视频等资料,运用绘画、符号、表格、照片、制作模型等方式进行记录,帮助幼儿初步认识岩石与矿物。
最新第七章-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学讲义PPT课件
▪ 教学组织形式选择和教学方法的运用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 认识事物的规律,是切实可行的。也就是说要保证幼儿园教育 教学全过程的科学性。
▪ 例如,教幼儿学习“有……有……还有……”句式,一位教 师出示了一张有爸爸、妈妈、孩子三人平列的图片,并告诉 幼儿:第一个人要讲有谁,第二个人也是讲有谁,第三个人 要讲还有谁。过后,教师又出示了一张三人不规则排列的图 片,及具有四样物体的图片,幼儿就不知从哪里讲起,有的 幼儿不得不询问教师哪是第一,哪是第二,哪是第三。可见, 这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当,没有讲清这个句式,幼儿学得死 板、僵化。而另一位教师采用了不同的方法。他告诉幼儿, 有许多人或许多东西在一起,要先讲有什么、有什么,对最 后一个人或物,要讲还有什么,然后让幼儿进行练习。结果, 幼儿很快就掌握了这一句式,不论是三样还是四样不规则排 列的物体,都能正确运用“有……有……还有……”的句式 来说明,而且每个人的回答都正确,又不千篇一律。
4.直观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是在向幼儿传授知识技能时,应当通 过实物或教具材料,让幼儿获得直接具体的感知。
▪ 思想性原则是要寓德育于各项教育活动之 中。
▪ 教师给幼儿讲故事《三只蝴蝶》,除了让 幼儿学习故事中优美的语句外,还可以很 自然地引导幼儿从三只蝴蝶相亲相爱的故 事情节中接受团结友爱教育。
贯彻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应注意的问题
▪ (1)教学加强学习,以保障给幼儿科学的 知识,引导幼儿获得正确的经验;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课程大纲 幼儿园科学探究
教育课程旨在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活动和实践探究。通过科学
探究教育课程的实施,还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其观察、思维、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设计一份富有启发性、针对性强的幼儿园科
学探究教育课程大纲非常重要。
一、课程名称
幼儿园科学探究教育课程
二、课程目标
1.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拓展他们的科学知识面。
2.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科学活动和
实践探究。
3. 培养幼儿观察、思维、交流、合作等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三、课程内容
1. 科学探究导入
引导幼儿通过故事、实物、图片等形式,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
究欲望。引导幼儿提出问题,探索科学现象的规律。
2. 观察与探究
通过开展各种观察实验和探究活动,培养幼儿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和
独立思考能力。比如观察昆虫的生长变化、观察水的状态变化等。
3. 实践与探索
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感受科学
实验的乐趣。比如制作简易的风车、水车等。
4. 科学游戏
通过一些寓教于乐的科学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到科学知识,培养
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比如齐心协力搭建积木、创意拼图等。
四、课程评价
1. 课程中要设置一些科学测评小测验,通过观察和实验,检测幼儿学
习科学知识的成果。
2. 对幼儿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态度、方法、成果等进行评价,激发他
们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动力。
五、课程组织形式
1. 每周至少设置一节科学探究教育课,时间不少于40分钟。
2. 组织小组活动、集体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六章
第六章学前儿童几何形体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
第二节学前儿童几何形体的教育目标
第三节学前儿童几何形体的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几何形体概念的发展
一、几何形体的相关概念
(一) 什么是几何形体?
几何形体是对客观物体形状的抽象和概括,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人们对几何形体的认知是通过对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认知而实现的。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物体的形状在几何形体中得到概括的反映。
(二) 什么是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是指在一个二维空间中可以用轮廓划分出若干的空间形状,图形是空间的一部分,不具有空间的延展性,它是局限的可识别的形状。图形中的各个点都在一个平面内。
(三) 什么是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是指所有的点不在同一平面上的几何图形,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个面上。由一个或多个面可以围成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三维图形。
二、什么是学前儿童几何形体的认知教育?
从他们生活中,从他们熟悉的物体中感知各种几何图形的特点,初步形成对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认识。具体来说:
3-4岁儿童能注意物体较明显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4-5岁儿童能感知物体的形体结构特征,画出或拼搭出该物体的造型;能感知和发现常见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进行分类。
5-6岁儿童则能用常见的几何形体有创意地拼搭和画出物体的造型。
三、学前儿童几个形体认知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几何形体认知能力发展的主要特征
1.先平面图形,后立体图形。
2.幼儿平面图形认识的难易顺序是:先圆形,后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半圆形、椭圆形和梯形等。
幼教科学教学PPT
科学实验
培养幼儿动手实践的能力
大自然的奥 秘
大自然的奥秘
探索动植物世界 大自然中的奇妙现象
大自然的奥秘
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
实践与应用
实践与应用
科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实践与应用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
总结
总结
幼教科学教学的重要性回顾 培养幼儿科学思维的总结
幼教科学教学PPT
目录 引言 什么是科学 科学实验 大自然的奥秘 实践与应用 总结
引言
引言
幼教科学教学的重要性:科学 知识的培养 PPT目标:帮助幼儿建立科学思 维
什么是科学wk.baidu.com
什么是科学
学习科学的定义和意义 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什么是科学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 心
科学实验
科学实验
安全意识的培养 常见科学实验的示范和解释
总结
鼓励幼儿探索科学的未来展望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课件
幼儿观
•幼儿个体观 •幼儿发展观 •幼儿学习观
教育观
•环境观 •活动观 •游戏观
教师观
•教师角色 •专业素养 •专业发展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二、幼儿观与教育
(一)幼儿个体观 1.幼儿是独立的人,不是依附品 ▪ 教育原则:从一开始就应将幼儿看成是独
立的人,尊重幼儿的独立性 ▪ 教育目的:要让幼儿成长为独立的人
情感体验)小朋友,老师和你们一样为小树叶牺牲了自己去救别人而难 过,同时也为小树叶的行为感到骄傲,感到高兴,你们知道这是为什 么吗?你们有没有这样的感受? 个别幼儿:高兴…… 师:对呀,小树叶有一颗善良的心,它助人为乐,舍己救人的行为让我 们感到骄傲、感到高兴。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一项关于树叶的活动案例(4-5岁)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4.幼儿的学习具有直接经验性 ▪ 言语学习和操作学习 ▪ 操作学习:在行动中学习
做中学 案例:蚯蚓 ▪ 学习的直接经验性即学习的理解性 案例:有趣的魔术 ▪ 学习的直接经验性: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 案例:戏说脸谱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10个月大的婴儿就有思考能力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独立的想法和行动(《小人国》,日本 的教育案例)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幼儿教育学基础理论及常识
2.幼儿具有自身的独特品性,不是“小大人” ▪ 幼儿具有独特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幼儿教育学讲义第七章幼儿园课程
一、幼儿园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1.课程的定义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都属于幼儿园课程的范畴.
2.课程的要素
课程组织是依据目标的要求,对构成教育的基本要素或课程实施的各种因素,加以编排、组合、平衡的方式。它包括教育教学计划、学习材料及活动设计、环境创设与布置、教育组织形式、时间与空间的安排等。
(4)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以目标为标准,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或某阶段终结时,对课程各要素的适宜性以及效果进行测量和评估,为教育行政部门鉴定课程方案提供决策的依据,同时也为课程实践者完善课程、提高课程的适宜性提供调整的信息。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教程评价这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它们相互作用、互相制约、互相调节,从而使课程处于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过程之中。
(二)幼儿园课程的特点
幼儿园课程与中、小学课程相比较,从内容到形式都有着较大的区别,这是由不同教育阶段的教育任务与目标,以及不同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与特点决定的.
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一日生活之中
幼儿在园所进行的各种活动都包含课程的目标和内容,幼儿园课程融合在一日生活的各种活动与环节之中,包括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自选活动、转换过渡与收拾整理、进餐、盥洗、午睡以及人(离)园等。
另外,从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来看,由于幼儿教育不是单纯地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而是注重幼儿全面和谐的整体培养。因此,在内容上就不仅仅限于几门学科,还必须能够满足幼儿身体的、认知的、情感的、社会性的以及沟通与创造等各方面的发展需要。而如此多的内容只通过作业课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综合利用幼儿园的各种教育途径,特别是通过科学地、合理地、有效地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使教育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这样,才能全面落实幼儿园课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二章
第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心理认知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分类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比较、序列化与对应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学前儿童的表征与模式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学前儿童的守恒能力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学前儿童的分类发展与教育
学前儿童进行分类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第一,分类能够帮助儿童感知集合。
第二,分类活动是儿童进行计数活动的必要前提。
第三,分类是形成数概念的基础,也是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什么是分类?
(一)分类的含义
类是许多相似或相同事物的综合,是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所形成的整体。
分类是把相同的或具有某一共同特征(属性)的东西归在一起,即它是把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其共同属性的几组。
分类是带有结构性的,每一种分类都有特定的标准或依据。
(二)分类的形式
1.按物体名称分类。
2.按物体的外部特征分类。
3.按物体量的差异特征分类。
4.按物体用途分类。
5.按物体间的关系分类。
6.按物体制作的材料分类。
7.按数量分类。
8.按时间分类。
9.按空间方位分类。
10.按所属关系分类。
此外,还可以按事物的包含关系进行分类。
最为重要的分类形式或是概念为类包含。所谓类包含是指子类形成总类,总类划分成子类的过程。它也是整体与部分的表现形式,几个部分组成整体,这个整体还可以分成这些部分。
二、学前儿童分类能力的发展
1.皮亚杰研究发现,感知运动阶段的婴儿(1-4个月)就能够对不同的物体做出不同的反应,他们通过味觉、嗅觉以及触觉等对食物的不同特点做出区分。
2.3-4岁幼儿的求同能力已经有了很好的发展。
3-4岁幼儿开始具有简单的分类能力。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辞海》: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是社会实践的总结,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通常人们心目中的科学: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是正确的、系统化的知识。经验性的活动就是通过收集和整理客观信息,并在客观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从而得出结论。人们观测月食天象------提出假设(天狗、阻挡)用事实检验形成结论。月食每次都是自西向东与地球公转一致总是发生在农历月半左右:太阳、地球、月球在一条线如现在的“火星探索”
科学:以认识自然为目的--回答“是什麽”、“为什麽”的问题,获得新发现,从实践上升到理论,从个别现象上升到一般原理。
技术:以改造自然为目的--回答“做什麽”、“怎麽做”的问题,获得新发明,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从一般原理应用于个别问题。
生活化的目的:把它作为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即:让幼儿理解和体验到教育目标和内容对于幼儿当前的意义,是他当前想要知道的东西或想要解决的问题,幼儿才能主动学习和理解事物及其关系,发现和感受到周围世界的神奇,体验和领悟到科学就在身边.有利于培养幼儿真正的内在的探究动机,保持永久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真正的主动探究和学习:幼儿积极主动地与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用作用的结果不断强化或调整幼儿对事物原有认识的过程。让幼儿获得的科学态度和品质,使幼儿尊重事实,用事实说明问题。相信并乐于通过探究解决问题,尝试用不同的方式解决问题。接纳、听取别人的不同意见,学着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教育观念:教师对教育中的一些基本的看法:对儿童;对教育目的、教育过程;对教师和儿童关系的看法。
教育学讲义(完整版)
引言概述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的学科,它包括教育的基本原理、教学方法、教育体系、教育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本讲义旨在系统概述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并提供教育实践中的指导原则。本文将从教育的定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评估以及教育管理这五个大点展开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
1.教育的定义
1.1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1.2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1.3教育的类型和层次
1.4教育的主要环节和过程
1.5教育与其他社会实践的关系
2.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1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2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
2.3儿童、青少年和成人的教育特点与需求
2.4学习理论与教育实践的连结
2.5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互动关系
3.教学理论与方法
3.1教学理论的发展与演变
3.2教学方法的分类和特点
3.3教学设计与教学活动的关系
3.4教学策略与学生学习风格的匹配问题
3.5创新教育方法的实践与应用
4.教育评估
4.1教育评估的概念和意义
4.2教育评估的目的与要求
4.3教育评估的类型和方法
4.4教育评估与课程改革的关系
4.5教育评估结果的运用与反馈
5.教育管理
5.1教育管理的概念和内涵
5.2教育管理的目标与职能
5.3教育机构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
5.4教育管理中的决策与领导
5.5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与创新
总结
本文综述了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包括教育的定义、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教学理论与方法、教育评估以及教育管理等方面。通过对这些内容的阐述,有助于读者深入理解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应用,为有效的教育工作提供指导。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切实有效的管理,才能实现教育目标的有效实施。希望本讲义能成为读者的重要学习资料,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同时,也希望读者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内容介绍 幼儿园科学知识
一、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的重要性
幼儿园阶段是儿童认知和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阶段,科学知识对幼儿
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科学知识课程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世界的好
奇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对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幼儿园
科学知识课程的设计和内容的选择至关重要。
二、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的内容
1. 探索自然
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的内容首先应该包括探索自然的内容,比如天气、季节变化、水的状态、植物的生长等。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亲身
体验自然界的奥妙,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动手实验
科学知识课程还应该包括一定的实验内容,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观
察现象来探究科学规律。用彩色水混合、研究水的流动规律等,通过
实验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增强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科学常识
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还应该包括一些科学常识的学习,比如日常生活
中常见的一些物体的性质和功能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幼
儿在玩中学,以生动、轻松的方式掌握科学知识。
4. 观察和描述
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还应该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描述能力,通过引导幼
儿观察一些现象,并描述它们的特点和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
语言表达能力。
5. 思维培养
科学知识课程也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
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一些小组合作的活动,让幼儿一起探索问题,
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幼儿园科学知识课程的教学方法
1. 情景教学
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情景教学,在有趣的情境中让幼儿体验科学的魅力。在户外进行野外探索活动,或者在室内进行一些模拟实验等,让幼儿
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科学知识。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九章
第九章物质科学领域活动的设计与指导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物质与材料特性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二节声光电磁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三节力与简单机械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第一节物质与材料特性的活动设计与指导
一、物体与材料的特点
物质的三态变化包括固态、液态和气态,与之对应,物体可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特性包括颜色、大小、形状、轻重、质地、软硬、弹性、溶解性、吸水性等,幼儿身边可探究的固体包括布、纸、木头、金属、玻璃、塑料、皮毛等。
液体的特性包括颜色、浓度、味道、体积、重量、形状、沸点、表面张力、酸碱度等。
在探究固体和液体的特性时,可采用集体教育活动、科学区角、日常生活等途径,鼓励幼儿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感受描述周围物体的特性,运用绘画、表格、文字、照片等方式进行记录。
案例:(1)泡泡的形状;
(2)看谁弹的高;
二、物体与材料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方式包括移动、转动、滚动、摆动与振动。
各种运动方式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往往相互联系,一个复杂的运动可以包括多种运动方式。
惯性是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即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有关。
影响物体运动的因素包括:物体本身的质量;动力的大小;阻力的大小等。
上述内容可通过集体教育活动、科学角、户外活动、科技馆等途径实施,主要采用实验、观察的方法引导幼儿探究物体运动的方式,及如何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式,帮助幼儿理解自己的操作与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案例:它们的滚动路线一样吗
三、物体与材料的变化
物体或材料的变化包括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解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讲义 (一)
学习解读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讲义 (一)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
见讲义》,该讲义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该讲
义的意义、内容和实现难点。
一、该讲义的意义
该讲义的发布,意味着教育部已经意识到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重
要性,并着手采取措施。幼教阶段是孩子知识和技能发展的重要阶段,专家学者们认为,幼儿时期是开启科学探索之门的关键时期,需要为
幼儿提供优质的科学教育,激发其对探究未知领域和解决问题的热情,从而构建起一个科学的基础。
同时,该讲义的发布也为教师、家长和幼儿园提供了科学教育的知识
与方法,有利于推进幼儿科学教育的创新与实践。科学教育的推进和
实践,不仅能够促进幼儿早期认知发展,还能够促进科学人才的培养,提高国家科技水平。
二、该讲义的内容
该讲义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措施,包括教育指导、教育培训、教材建设、科学实践。具体内容如下:
1、科学教育指导。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育进行分层指导,为教师
提供科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教育质量。
2、科学教育培训。对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师进行科学教育培训,提高教
师科学素养和科学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3、科学教材建设。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的科学教材进行梳理和优化,使
教材与课程目标更为匹配,避免重复和矛盾。
4、科学实践。加强幼儿科学实践和培养孩子探究未知领域和解决问题
的兴趣,鼓励孩子通过小实验、小制作等形式,体验科学,发掘科学
的乐趣。
三、实现难点
科学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问题,要借助多方面的资源和手段,才能全面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具体难点如下: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讲义 第四章
第四章学前儿童数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计数与基数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第二节序数的认知发展与教育
第三节数的分解组成能力发展与教育
第四节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第一节计数与基数认知能力的发展与教育
一、计数与基数的含义
计数是把被数物体这一集合的元素与自然数列这一集合的元素,建立一一对应的过程。它是一种有目的、有策略和有结果的操作活动,其结果以基数的形式呈现出来。
基数是指集合(一组相同属性的事物)中元素的多少,它是通过计数活动来确定的。因此,在数学上,基数是集合论中刻画任意集合大小的一个概念。
二、学前儿童计数及基数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2-3 岁儿童数概念及计数能力的发展
2-3 岁阶段是儿童从感知事物阶段向数概念萌芽阶段迅速发展的时期,即从对事物的笼统感知到开始出现计数能力。
(二)3-4岁儿童数概念及计数能力的发展
1.数概念的掌握离不开动作参与的计数活动
2.经过数前集合感知经验的积累,3岁半左右的幼儿表现出对计数的兴趣,而且具备了学习计数的条件。
3.学前儿童掌握计数的过程。
(1)口头说数,俗称“顺口溜”,是口头按顺序说出自然数的能力。
(2)按物点数,即用手逐一指点物体,同时有顺序地说出数词,使说出的一个数词与手指点的物体一一对应。
(3)说出总数,指按物点数后,将说出的最后一个数词代表所数过的物体的总数量,即回答“一共是几个”。
(三)4-5岁儿童数概念及计数能力的发展
1.较好地掌握了计数活动。
2.认数范围扩大到10,能做到按数取物。
3.初步感知、理解10以内相邻两数之间的关系。
4.有了初步的守恒能力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复习讲义
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复习讲义
1.科学是知识,科学是过程,科学是一种态度。
2.科学的本质在于探究。
3.幼儿学习具有以下特点:(1)幼儿的科学学习局限于具体形象的水平(2)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个人经验基础上的主动建构(3)幼儿的科学学习有赖于他人的支持
4.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原则:(1)动手操作原则(2)主动探究原则(3)支架原则(4)联系生活原则(5)个别差异原则
5.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是指根据教育方针、教育目的以及幼儿教育总目标制定的、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科学学习时所应获得的发展,它是幼儿科学教育目标体系中概括层次最高的目标。
6.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的具体分析:(1)科学知识方面(2)科学技能方面(3)科学态度方面
7.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指的是要在一次或一个系列科学教育活动中达到的教育效果。它是根据幼儿园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班目标,并结合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幼儿的特点提出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
8.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目标的特征:(1)教育活动目标所期望的结果应基本上是可以观察到或测量到的(2)教育活动目标应全面反映幼儿科学教育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要求(3)教育活动目标应该体现和前两个层次目标之间的联系,即是前两个层次目标(总目标和年龄目标)的具体化和分解。此外,教育活动目标也要体现与前后教育活动目标之间的联系,以体现幼儿学习和发展的连续性。
★9.选择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的要求:(1)科学性和启蒙性(2)广泛性和代表性(3)地方性和季节性(4)时代性和民族性
10.幼儿园科学教育内容则大致可以划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以及科学技术四个范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二)什么是“科学教育” 科学教育是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和提高民族素质的教育。是 系统传授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实现人的科学化的教育活 动。 涵盖领域:幼儿园的科学领域教育;小学的数学、自然科 学教育;中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和计算机 等教育;大学各个系科进行的自然科学专业教育。
规律,成果是科学知识。 技术也是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设计和制造用于生产、运输和通讯
、战争、科学研究、教育、管理、医学、文化和生活等方面的工具 和手段。 科学回答的是“是什么”、“为什么”,技术回答的是“做什么”、 “怎么做”。
电磁 学
材料 学
科学
声学
来自百度文库
光学
科学提供物化的可能,技术提供物化的实现
陀螺仪
社会科学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 W. 古德
著作《家庭》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64年)
全书共分11章,系统地阐述了以下内容:
1.家庭在理论上的重要性;
2.家庭行为的生物学基础;
3.违法过程;4.择偶与婚姻;5.家庭与社会的角色 关系;6,扩大家庭的社会过程;7.亲属群体与关系 网;8.参加工作的妻子:朝着社会与家庭的平等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2.科学是探索世界、获取知识的过程 科学是一种探究意义的经历,科学经 常与‘研究’ 几乎等同起来,主要 意味着一个过程。”
观察、假设、实验、求证都是科学最 常用的典型的方法。
科学是科学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桑代克的猫——“试误学习理论”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3.科学是一种看待世界的方法和态度
科学精神+科学态度
“理性客观”:证据说话,不主观臆断。 “可证伪”:“黑马”;不以鬼神为研究对象 “敢于创新”:没有一种理论可以囊括所有现象 “独立思考”…………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4.科学与技术的区别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社会活动,其目的是认识自然的、社会的及思维的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案例:小鱼钟表
1.你看到了什么?幼儿学到了哪些科学内容? 2.教师在哪儿?做了哪些工作来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
幼儿科学教育的特点:
第一,幼儿的生活经验为他们学习科学提供了有力基础;
第二,幼儿科学所涉及的内容,都是客观存在的,很多都可 以直接观察到;
第三,周围环境中的一些自然事物都按一定的规律在不断地 变化和发展,幼儿难以直接观察和发现这些变化和发展。
自然科学
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C.R.Darwin,1809.2.12— 1882.4.19),英国生物学家,生物进化论的奠基人。 他以博物学家的身份,参加了英国派遣的环球航行,做 了五年的科学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方面进行了大量的 观察和采集,经过综合探讨,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 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 用大量资料证明了所有的生物都不是上帝创造的,而是 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 杂,由低等到高等,不断发展变化的,提出了生物进化 论学说,从而摧毁了唯心的“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之一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二)什么是“科学教育”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一)什么是“科学”
1.科学是知识体系。 《辞海》:科学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 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讨论:幼儿还那么小,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 有什么价值吗?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一)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二)对社会发展的价值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
(一)对个体发展的价值
1.有助于发展幼儿认知周围世界的能力;
2.有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 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生活 机会,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 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 并运用于新的学习活动,形成 受益终身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学习提纲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what) 二、幼儿科学教育的价值(why)
阿瑟·赫尔曼的10个问题
你养猫还是养狗? 你习惯于在线支付还是用支票乃至当面支付? 你每天会制定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还是更喜欢相机行事? 你最喜欢什么球队,棒球、网球、篮球还是足球? 你小时候是想当歌唱明星还是电影明星? 当拿到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时,你是先读说明书,还是试着自己弄明白如何使用? 如果你选汽车,是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还是SUV/皮卡? 你相信上帝还是更相信进化论? 你愿意参加投票,还是认为投票是浪费时间? 吃比萨的时候,你是先吃边上的面皮还是先吃上面的配料?
诗人柯勒律治曾经说:“一个人要么 是柏拉图主义者,要么是亚里士多德 主义者。” 思维科学 :哲学、逻辑学、心理”学
阿瑟·赫尔曼的10个问题
你养猫还是养狗? 你习惯于在线支付还是用支票乃至当面支付? 你每天会制定一个待办事项的清单,还是更喜欢相机行事? 你最喜欢什么球队,棒球、网球、篮球还是足球? 你小时候是想当摇滚明星还是电影明星? 当拿到一个新的电子产品时,你是先读说明书,还是试着自己弄明白如何使用? 如果你选汽车,是混合动力.纯电动车还是SUV/皮卡? 你相信上帝还是更相信进化论? 你经常参加投票,还是认为投票是浪费时间? 吃比萨的时候,你是先吃边上的面皮还是先吃上面的配料?
一、幼儿科学教育的涵义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3-6岁儿童学习与 发展
五大领域
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三)什么是“幼儿科学教育”
幼儿科学教育:指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 对周围的自然界(包括人造自然)进行感知、观察、操作 、发现,以及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 其实质是对幼儿进行科学素质的早期培养。
迈步;9.婚姻解体;10.认识家庭变革:理论与
方法;11.工业化如何影响家庭。
美国历史学家阿瑟·赫尔曼 《洞穴和光:柏拉图VS亚里士多德,以 及西方文明灵魂的斗争》 “2500多年来,柏拉图是神学家、神 秘主义者、诗人和艺术家的发言人,亚 里士多德向科学家、经济学家和思考 技术、日常实用性的人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