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 马金玲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评课稿
教学主要优点
1.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够借助学生已经的分数乘法知识,有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切入点比较到位,能够充分让学生自主探究,教学效果比较好。
2.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点抓住浓缩液与水的比是1:4,让学生充分了解这个比的含义,为学生应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
3.注重了方法的小结,当学生自主学习完后,善于与学生一起总结按比例分配解决问题可以从整数乘除法角度思考,也可以从分数乘法角度思考,学生掌握很好。
4.教师课堂教学准备也比较充分,自制了课件,教态也较为轻松。
自然,与学生的.关系也融洽,课堂气氛和谐。
5.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能够有效地组织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验算,教给学生正确的验算方法。
教学建议
1.复习题中建议增加一个复习题,为学生自主学习铺垫。
如:出示浓缩液和水的比是1:4,你还能想到什么?训练学生看到一个比,可以想到浓缩液1份,水4份,一共5份,也可以想到浓缩液占总体积的,水占总体积的,这样练习后为学生后续的学习起到一个铺桥架路的作用。
2.建议教师合理整理板书,学生板眼的内容正好是两种不同的方法,梳理好板书后便于归纳总结。
《比的应用(1)》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
4.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分析,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能够运用比的数学语言描述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如购物打折、速度与时间关系等。
-培养学生通过具体实例抽象出比的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和分析。
-引导学生将比的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解题思路,培养合作交流的习惯,提高数学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比的含义及其表达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符号表示,如a:b,能准确表达比的关系。
举例:如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为3:4,理解3和4分别代表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掌握比的反身性、传递性等性质,并能运用这些性质解决问题。
举例:若a:b = b:c,则a:c,理解比的传递性,并能够运用此性质求解未知量。
(3)比的应用:培养学生将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比例分配、按比求解等。
举例:购物打折问题,理解折扣与原价之间的比关系,并运用比的知识进行计算。
-应用比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如已知一个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量。
-配合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比的应用(1)》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抽象与建模的核心素养。
2.提高学生对比的意义、性质及应用的理解,深化数学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比的应用(1)》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比的概念和应用的理解程度参差不齐。在导入新课的时候,通过提问的方式,我发现有的同学能够迅速联系到生活实际,但也有一些同学显得有些迷茫。这让我意识到,在接下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联系实际,让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3比的应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杨井中学北师大版
标题: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6.3比的应用-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杨井中学北师大版一、导学案概述本导学案是针对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杨井中学六年级上册数学课程中的6.3节“比的应用”所编写。
本节内容主要围绕比的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讲解,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比的基本知识,提高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
2. 学会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3. 能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或量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方式。
2.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大小关系具有传递性、对称性和反身性。
3. 比的应用:比可以应用于大小比较、同类比较和异类比较。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比的概念和性质。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组织课堂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4. 设计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数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基本性质和应用,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知识。
3. 课堂练习: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题能力。
4.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探讨比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3. 测试成绩: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学生反馈:听取学生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自教育学科诞生以来,教学设计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优秀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近日,一场以“比的应用优秀教学设计”为主题的比赛在教育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在众多优秀参赛作品中,评委们最终评选出一等奖。
获得一等奖的教学设计名为“大自然的奥秘”。
这是一节针对小学生进行的生物学课程,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设计结合了多种教学方法和资源,全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认知水平。
首先,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教学设计既注重学科知识的掌握,也强调学生的启发式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比如,教学设计明确了教学目标:“了解不同种类生物的特点,培养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通过设定这一目标,使得学生不仅能够获取有关生物的基础知识,还能够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
其次,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教学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和实物展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例如,在介绍昆虫和鸟类时,教学设计运用了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真实的昆虫和鸟类,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
同时,教学设计也加入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模拟观察生物环境,让学生自行搜集样本等。
这些设计既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再次,在教学评价上,教学设计注重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个人发展。
教学设计设置了综合评价的项目,如观察报告、小组合作项目等,使学生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合作能力。
同时,教学设计也注重全方位的评价,包括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以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
最后,在教学成果上,教学设计提出了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理念。
通过在课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使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6.3比的应用》北师大版一. 教材分析《6.3比的应用》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等四则运算,本节课则是让学生将这些运算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比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比的概念和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应用。
2.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比的概念。
2.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比的概念。
例如:“小明身高1.2米,小红身高1.5米,小明和小红的身高比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比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讲解比的概念,以及比的应用。
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题,讲解比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比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比的应用。
教师点评答案,指出错误并进行讲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拓展问题,如:“比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场景?”教师引导学生将比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比的应用。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比的应用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反思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反思导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教学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是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
该方式以比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通过对比不同对象的共性与差异,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然而,在实施中我们也发现一些问题,接下来就我对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的优点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有着许多优点。
首先,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比对两个或多个对象,学生能够对事物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深入的思考,增加了学习的乐趣。
其次,它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比较的方法要求学生分析、对比不同对象的特点和属性,这有助于学生培养辨别和判断能力。
再次,它能够使学生形成全面的、系统的思维模式。
通过对比,学生会更加全面、系统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思维的层次和思考的深度。
二、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的不足之处然而,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虽然对比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有足够的教学功底与能力,以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收获到知识和经验。
其次,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需要适时、适当地进行。
有时候,比对的方式过于频繁,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降低学习效果。
此外,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也容易导致学生只关注表象而忽略本质,容易使学生在对比中迷失,产生认知困惑。
三、改进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的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策略来改进北师大版比的应用教学。
首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注意合理安排比对的内容和形式。
比对的对象应选取有关联、有代表性的。
既要讲究学科内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跨学科的综合性。
其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灵活运用比对的方法。
及时调整比对的频率和形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此外,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辅助工具,如图表、表格等,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比对。
观摩赵老师老师《比的应用》心得体会
观摩赵老师老师《比的应用》心得体会今天,我有幸观摩赵老师老师《比的应用》一课。
这次观摩学习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老师亲切和蔼,幽默风趣,引导到位,讲解清晰,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创新设计、探索开拓”的教学思想。
无论是在知识点的讲解,语言的组织,教学的设计,还是在启发学生的探究性思考上,都给我一种全新的感觉。
通过这次学习,我又增长了不少见识,积累了教学经验。
经过对本节课的思考和沉淀,整理了一下听课材料和自己的思绪,谈一谈自己本次参加观摩活动的点滴体会。
一、新课导入,各放异彩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
”老师在新课导入的时候很有启发感、新颖感。
课前教师同全班学生亲切交流,让学生的身心愉悦,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之中。
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课堂教学注重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出我们教师的角色是课堂学习的引导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引路人。
这节课中,我看到的是老师与学生真实的交流,不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一个统一体。
李老师抓住六年级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并不急于把知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讨论,反思中获得知识,让学生讨论分析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让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学生们通过小组积极地讨论,找到了李老师需要的方法,最后李老师对于学生的探究做一个综合性的总结,从而得到探究活动所需要得到的知识目标。
学生自己通过动手、动口、动脑去解决问题,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
三、课堂评价语言的魅力奖励、激励,评价语言的多样性,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老师们借助一些小的礼物或者口头奖励,对学生的成绩及时进行鼓励,积极地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章《比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
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六章《比的应用》第一课时说课稿说课内容: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74、75页《比的应用》第一课时。
一、说研究(一)说联系《比的应用》是在学生理解了分数与比的联系,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和简单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也为今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为了解我校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课前调查,发现了有95.8%的同学已经熟练掌握了分数乘法的应用题,4.2%的同学仍不熟悉。
而对于按比分配的应用题,有14.5%的学生提前掌握了解题方法,24.4%的学生有了初步了解,而61.1%的学生对此类应用题完全不了解。
(三)说目标1.知识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等活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合作的意识,会用数学的方法思考问题。
(四)说重难点1.重点:掌握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题方法。
2.难点: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1.创设情境法、活动教学法、讲练结合法2.探究学习法、类比迁移法、合作学习法二、说教学(一)说教材处理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人教版教材是直接归纳出两种解题方法;而北师大版教材则鼓励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按比分配,并呈现了多种解题方法,更好地拓展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感受到策略的多样化。
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对教材进行了如下的处理:1.体验:强化动手操作能力,点亮教材细节,丰富教学资源。
2.突破:结合几何直观,理解按比分配,建立模型思想。
(二)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为四个环节: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第三环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第四环节:归纳总结,内化提升。
下面详细说说第一环节和第二环节的教学片段。
1.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看,农夫果园的橘子也获得了大丰收,园主决定摘一些分给附近幼儿园的小朋友。
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
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在本次经验性教师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中,范**老师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
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选材新颖,引人入胜。
本节课中,范老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从开封的美食入手,从舌尖上的数学说起,紧紧围绕比的应用展开教学。
皮薄馅多开封灌汤包、麻辣酥脆的兴盛德花生、越嚼越香的马豫兴桶子鸡……一张张色泽鲜艳的图片,一道道极具地方特色的家乡美食,令学生垂涎欲滴,在调动学生感官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兴致盎然。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本节课上,范老师利用开封灌汤包的制作过程组织教学。
和面过程中面与水的比、肉馅中肉与水的比,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计算配料,收获新知。
然后让学生从开封的各色美食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食品加以研究进行巩固练习。
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比的应用也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后一个环节魔幻世界,范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变出了晶莹剔透的雪花,学生兴奋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3、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本节课上,范老师关注学生书写、检验、审题等习惯的培养。
首先在教学新授过程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进行板演,教师评讲过程中建议学生要做到列式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要有出处,另外在做完题之后要做到及时检验,培养了孩子检验意识。
然后在学生进行选择性练习时发现条件不够提出疑问,这些可不是范老师准备不足,而是刻意设计的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认真审题的习惯。
过程重要、结果重要,细节也绝对不可忽视。
所谓态度比能力重要,这里的态度绝对是孩子们习惯和细节的体现。
在本节课中,关注细节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4、微瑕之撼?点睛之笔!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学生从美食之旅转入魔幻世界,体现了按比分配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改为亲自动手制作奶茶或者其他饮品,让开封美食贯穿始终,不知道是否可行呢?有待商榷!。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优秀教案
北师大版比的应用优秀教案北师大版比的应用优秀教案引言:教学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育交流的过程,而教案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师大版比就是一套优秀的教材,而本文将结合北师大版比的应用,讨论其中的优秀教案。
第一部分:北师大版比的介绍北师大版比是由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优秀的英语教材,广泛应用于全国的初中教学中。
该教材以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与传统教材相比,北师大版比更关注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第二部分:优秀的教案设计特点1. 清晰明确的目标和安排:优秀的教案应当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明确的安排。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每个环节的目的和任务,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合理安排。
2. 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教案中应包含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个人活动、小组活动、讨论活动、角色扮演等,以培养学生的多样化的语言运用能力。
3. 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优秀的教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案设计应注重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供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4.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优秀的教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第三部分:北师大版比应用优秀教案的实践在北师大版比的教学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教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学习。
以下是一些优秀教案的案例。
1. 主题教学活动:针对某一具体主题,设计一系列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我的家庭”主题教学活动。
在这个教案中,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听力、口语、阅读、写作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 角色扮演活动: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扮演相关的角色,进行对话和表演。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在真实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听后反思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应用》听后反思美国教育家彼得·可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
”他用精练的语言总结和概括出数学课堂应该体现的内涵所在,他也告诉了我们所上的每节课都最好都能够包含这些因素在内。
如果说这些因素都能够体现在我们的课堂上,那么我们的课应该是比较成功的。
黄老师所执教的《比的应用》一课中,从最初的“看一看”“说一说”:“谁能够根据比的知识来说一说所看到的画面?”到“分一分”“试一试”,再到后来的“填一填”表格。
每个环节都井井有条、环环紧扣,让我们从中领略了名师的风采。
所有的程序都能够体现出彼得·可莱恩所说的“三大要素”。
“说一说”让学生把自己感官数学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符合《标准》指出的:“把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中学习方式的转变的指导思想,同时培养了学生积极用语言“说”数学的表达能力。
“分一分”活动中,教师用实物教具给学生亲手操作的体验,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了如何按照比例来分配这些纪念币更合理、更合适,从从实践中体验了“比”的应用。
《数学课程标准》突出是的“数学”活动的外化与“数学”活动的内化要相互统一的教育哲学观点,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分一分”就是活动花策略的外显活动。
通过“分一分”使学生亲身体验了“比”在生活中应用需要更科学的计算。
为后面的“试一试”“算一算”做了很好的承上启下的铺垫。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善于利用学具辅助自己学习的习惯,训练了学生接触、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算一算”教学活动中,很好的将学生刚刚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了实际问题中,尽管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不是很多种多样(可能由于时间关系等原因),但是从中已经可以看出来,学生的思维已经被激活了。
因为学生在后来的联系实际生活中应用到“比”的例证就可以得到答案:“混凝土、农药的配制、调料、配菜......”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大胆的说出来,由此可见,学生也很乐于学习“比的应用”,应该说会更加喜欢数学的学习了。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6.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和除法的基本知识,对于比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实际应用中,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比的概念,理解比与除法的关系。
2.难点: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应用。
2.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3.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例题和练习题。
2.练习题: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黑板: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比,如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身高和成绩的比,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些比的意义。
引导学生发现比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并与除法建立联系。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例题中的数量关系,让学生尝试用比来表示其中的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什么?通过引导,让学生理解比与除法的联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比的知识来解决。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优秀教案附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4页“比的应用”。
【教学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2、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具准备】CAI课件【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一、创设情境:1、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小班20人,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2、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认为怎么分合理?说一说你的分法。
二、探究新知:1、出示题目: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用小棒代替橘子,实际操作)。
(2)记录分配的过程。
(3)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大班小班3个 2个6个 4个30个 20个…………2、出示题目:如果有140个橘子,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1)小组合作。
(2)交流、展示。
(3)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大班小班30个 20个30个 20个…………提供现实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这次可以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分,从实践中发现规律,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能及时的发现不懂的,理解不好的问题,便于及时处理。
方法二:画图140个方法三:列式3+2=5140× = 84(个)140× = 56 (个)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还会出现用整数方法来列式计算的。
)3、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6.3《比的应用》(教案)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 6.3节《比的应用》。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比来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包括:比的定义、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如何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比的概念,如“一辆汽车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2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新课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的意义,比的计算方法,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载体,讲解比的计算方法和应用。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班级有男生20人,女生30人,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多少?如果班级再有5名男生加入,比例会发生改变吗?”六、板书设计1. 比的概念2. 比的计算方法3. 比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题目:已知一辆汽车以8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另一辆汽车以100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两车相距40千米,问两车多久后相遇?2. 答案:两车相遇的时间为0.4小时,即24分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同时,我会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如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案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和反思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了比的意义和化简的基础上学习的,通过分橘子活动的实际操作为学生探索解决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应用题的解题策略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学习正比例积累了经验,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与探索使学生在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解题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理解了比的意义,比与分数和除法的关系等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面向全体学生,本节课通过创设分橘子的情境,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寻找解题策略,从而理解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局限性,明确按一定的比分配的实际意义和解题策略。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经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一些简单问题的过程,掌握按一定的比分配的问题的解答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思考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进一步理解比的意义。
难点:应用比的意义来解决实际问题。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9-1809:02编辑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法:本节课采用引导探究,转化归纳,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创设了用小棒代替分橘子的教学情境,联系生活实际组织引导学生探究解题策略,紧抓教学难点,紧扣分数与比和除法的关系,放手让学生解答,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使学生明白按比例分配的合理性。
学法:主要采用合作探究,实践应用,练习反馈的学习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加强了对比的意义的深刻理解,亲身经历探索解题策略的乐趣,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解题能力。
存在问题: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教学在短暂的课堂要面对全体学生,还有个别学生不能顺利准确的解决问题,造成教学效果的不足。
改进措施: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加强学生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辅导,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在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培养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六年级《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2、使学生明确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是基本一致的。
3、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数量关系的分析,弄清谁是单位“1”,谁是比较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内容1、师:同学们,什么节日快到了?(六一儿童节)为了庆祝这个节日,我们学校六年一班组成了一个小合唱队,其中有男生5人,女生4人。
(磁力贴出示)(一)复习分百应用题一类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师:根据这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问题)(主要贴以下四条)(1)男生是女生的百(几)分之几?(2)女生是男生的百(几)分之几?(3)男生比女生多百(几)分之几?(4)女生比男生少百(几)分之几?请同学列式解答。
师:大家看我们今天要复习什么?(分百应用题)同学们看看这四道题都属于哪类的分百应用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师:解决这类题的的关键是什么?(找单位“1”)【预设】1、学生说出找单位“1”2、学生说不出来,但会说出找关键句,那师应问:找关键句的目的是什么?(确定单位“1”)(板书:找单位“1”)师:这类题该怎样做?(比较量÷单位“1”)【如果学生说不出此关系式,师可以从四个题中找一个举例,如:男比女多百分之几?是用谁除以谁?】(二)复习“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1、师:继续刚才的题,我把这四个问题变成了四个已知信息,老师给你们布置一个编题的小任务:请你从这6个条件里选择两个,提一个数学问题,组成新的题。
(学生口答,教师贴条)【一定有意识,已知男求女贴一边;已知女求男贴另一边】1、男生有5人,女生是男生的80%,女生有多少人?2、男生有5人,男生是女生的125%,女生有多少人?3、男生有5人,男生比女生多25%,女生有多少人?4、男生有5人,女生比男生少20%,女生有多少人?6、女生有4人,女生是男生的80%,男生有多少人?7、女生有4人,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有多少人?8、女生有4人,女生比男生多20%,男生有多少人?师:请你某某某完成这8道题,要求只列式(或方程)不计算。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
《比的应用》教学反思《比的应用》教学反思1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按比例分配”的内容,如果按照“按比例分配”,把这一问题归成一类型,那学生是非常容易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的,并能很快利用方法去解决类似的问题。
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要这样解”或者说这些知识是怎样产生、形成与发展的就不是很清楚了。
新课标提出,要“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
缺少了这一过程,那就只培养了一班只会考试的学生。
1、钻研教材,改造教材。
比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人们的生活中也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此并不陌生,他们对此已有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
此课的关键应如何激活学生这些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因此,在备课时,我认真研读的教材和教学参考书,认真分析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觉得教材创设分糖果这个学习情境是有趣的,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对这个情境我们可以照搬应用,但是教材在创设这个情境时,一开始出现“幼儿园有大班30人,小班20人,现在有一些糖果要分给这两个班,应该怎么分才合理?”就设计让学生动手操作来分,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没有多大作用,因为大部分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不用操作就已经知道要按照大班与小班的人数的比来分。
于是我把此设计删除。
课后,我觉得这样的处理是正确的。
学生的思维并没有多大受到限制,相反更加开拓。
由此看来,我们老师要坚持这样的理念:教材是死的,老师、学生是活的。
教师只有根据自己班的学生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增强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为新知建构搭建平台。
开放性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有效途径,应用题教学的开放性可体现在条件、问题、结论、呈现方式、解题策略等方面。
本课教学设计试图在呈现方式和解题策略两方面有所探索。
改变文字呈现方式,从洗涤液的这个比中,你可以获得什么信息?沟通比与分数的联系,把发现知识内在联系的机会与权利还给学生。
《比的应用》评课稿
《小学教学方法创新实验与研究》子课题“以学生发展为主,创造性使用教材”陕西省神木县第四小学王香爱听了李葡老师《比的认识》这节课,使我这个听课者受益非浅。
让我们再次分享执教者教学中挥洒自如的独特教学风格。
应用题源自生活,和日常生活联系紧密。
本节课体现了由重知识向重亲身体验、重实践探索方向转变,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激发求知欲的多种情景,探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态度和对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探索怎样恰当的对老教材用新理念进行教学。
本课特色有四:一是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全开放。
离开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条件、问题控制在固定的框框内,捆得过死。
现选择深圳学生熟悉的奶茶配制问题,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得非常新颖到位,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
二是解题策略全开放。
教材里只有分数应用题的一种解法,解题方法单一。
现依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可以自愿选择用多种方法解,不但能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还能利用倍比法、归一法等,在一解与多解、技巧的要求上,随机调空,因材施练,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和灵活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三是从生活实际引入,至始至终地密切联系实际生产、生活实际。
课的开始,从老师合租房子解决租金问题,到新课的调查奶茶比、解答、配制、品尝学生亲手配制的奶茶,到课结束的进一步解决房租问题。
使学生具体的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
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学生害怕学习应用题的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
四是能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强烈地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注重有机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课的开始从合租房子解决租金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到课结束时实际解决实际合租房子租金问题,使课的前后呼应,知识得到拓展、延伸。
最新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
北师大六年级数学《比的应用》评课稿课的开始,从老师合租房子解决租金问题,到新课的调查奶茶比、解答、配制、品尝学生亲手配制的奶茶,到课结束的进一步解决房租问题.使学生具体感知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潜移默化地向学生进行了学习目的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了学生害怕学习应用题的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了新知.二是开放材料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让学生用中学、学中用.教材选编的调混凝土等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条件、问题控制在固定的框框内,捆得过死.教者选择学生熟悉的奶茶配制问题,解决的是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能让学生在学中用,用中学,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设计得非常新颖到位,使学生学习得轻松、愉快.三是开放解题的策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的广度与深度.教材里只有分数应用题的一种解法,解题方法单一.教学中教者依据学生的知识、智力水平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不但能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还能利用倍比法、归一法等,在一解与多解的技巧要求上,随机调控,因材施“练”,发展了学生思维的深刻度和灵活度,使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品质,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发展.四是充分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功能.本节课充分发挥了计算机直观形象、动静结合、节省教学时间等功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对突破重、难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五是能巧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注重有机的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课的开始从合租房子解决租金分配合理不合理的问题,到课结束时实际解决实际合租房子租金问题,使课的前后呼应,知识得到拓展、延伸.若时间充足,课结束时设计的合租房子解决房租问题,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解答出来,并找出符合实际的最合理方案,那课堂将会更加精彩.《比的应用》评课稿二评课内容:柯瑜娟:1、准备充分,注意方法的小结和运用.2、在复习题中安排了比的练习,帮助学生减轻难度,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3、对学生的提问和评价都比较单一,建议可以多向一点.林玉贵:1、教学条理清晰.2、创设情境,导课吸引学生,明白易懂.3、善于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参与课堂活动.陈丽华:两题的比较应该更清楚一点,归纳出解题步骤做得比较好.郑金贤:1.在教学过程中能突出重点,但没能突破难点.2.练习设计内容,选材贴近学生,贴近生活, 达到老师的预期目的.3.建议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多提一些一些思考性的问题.林旗英:教学思路清晰,环环紧扣,设计内容贴近生活,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黄莉莉:教学是教师能通过从生活实际引人按比例分配的计算,并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了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充分体现了应用题教学的应用性.许雄芳:1.教师能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认知经验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挥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了解题策略的多样性.2.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练习设计能联系实际生活.曾建华:1. 教学设计密切联系生活,新理念提倡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但也不可脱离教材,课本里的例题有代表性,希望教师应多多利用,并把稀释液这一类型的题目归纳.2. 引入新课自然,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3. 教师应大胆放手,不可仍用旧理念,应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薛秀钦:从生活经验中经常用到的“平均分”到实际生活中的“按比例分配”,激起矛盾,引入新课自然,引导学生探讨解决新问题的方法,解题方法的多样化有利于发展不同层次的学生.但是教师没有充分挖掘学生的问题意识,建议今后多呈现一些思考性的问题,由学生经历问题的探究,知识会掌握得更牢固.《比的应用》评课稿三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的认识中的教学内容.比的应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难点.吕老师结合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查缺补漏,进行了一节练习课练习设计目标明确,每做一题都能让学生与前一道题进行比较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明确解题方法.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的题材精心设计练习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张扬个性,练习课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例如:班级集体购买了大量书籍,临近毕业按照男女生人数怎样分才能合理.妈妈要包三鲜馅饺子,韭菜、鸡蛋、虾仁按4:2:1准备了490克饺子馅.馅中的韭菜、鸡蛋、虾仁各多少克?练习设计有层次,有坡度,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灵活运用各种练习形式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探索,兴致勃勃地投入到每一题中.教学时教师不仅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结果,还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过程,并能即时鼓励学生运用合理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年级上数学评课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
六年级上数学评课-比的应用人教新课标《比的应用》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课,是在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本节课上,刘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出发,围绕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四个方面设计教学。
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经历生活中数学问题生成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数学知识。
一、巧妙的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本节课中,刘老师注重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交流合作,动静结合的效果使学生沉浸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对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教学设计从学生解决月饼皮和月饼馅的比例问题到解决做一个300克的月饼需要多少月饼皮和月饼馅的质量问题,使整节课前呼后应,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拓展和延伸。
刘老师还结合近期开封举办第31届菊花文化节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利用当堂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话题来拓展学生数学思维教材中的例题是某种清洁剂浓缩液的稀释瓶,让学生按照瓶子上表明的比表示浓缩液和水的体积之比,来配制不同浓度的稀释液。
教材中所选内容和生活实际有些差距,刘老师则选择学生熟悉的月饼皮配制问题,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使学生活学活用,让学生充分地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使学生学的轻松、愉快。
教学中刘老师注重学生使用自己的想法和方法解决问题,使学生不但能利用分数应用题的解法。
引导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发展了学生思维的灵活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得到不同的培养和发展。
三、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的伊始,刘老师从学生过中秋节吃月饼的话题引入,到如何根据一定的比例做月饼皮和月饼馅的数学问题,到解决月饼皮中面粉、糖浆、油的比例问题,到开封市举办菊花文化节需要多少盆菊花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中学六年级上数学作业----- 年班姓名:
1.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是21:78,660立方米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各是多少?
2.用1份蜂蜜和9份水冲兑蜂蜜水,一个杯子的容积是200mL,要冲兑一满杯这样的蜂蜜水,需要蜂蜜和水各多少?
3.每个橡皮艇上有1名救生员和7名游客,一共56人乘坐橡皮艇。
一共有多少名游客?多少名救生员?
4.夏至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长、黑夜最短的一天。
这一天,北京的白昼时间与黑夜时间的比是5:3.白昼和黑夜分别是多少小时?
5.混凝土中水泥、沙子和石子的比是2:3:5.要搅拌20t这样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和石子各多少吨?
6.用120cm的铁丝做一个长方体的框架。
长、宽、高的比是3:2:1,这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