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第3讲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1

合集下载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点方面: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是本节课的重点,尤其是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混淆的部分,需要教师着重讲解和引导。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是难点。这需要教师通过实验、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实践能力。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加深对碳元素在化学反应中作用的理解。
2.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碳的氧化物对环境的影响等。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碳及其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5.重视实验环节:加强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具体教学设想如下:
1.导入新课:展示碳循环的动画,让学生了解碳在自然界中的重要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基础知识讲解:通过对比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让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强化记忆。
3.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观察碳及其氧化物之间的相互转化现象,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掌握,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将在课后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与填空题:设计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涵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如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等。通过这些题目,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2.知识巩固题: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完成以下练习题:
-选择题:从课本中选择5道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选择题,要求学生准确作答并解释答案。
-填空题:结合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设计5道填空题,考查学生对循环过程的理解。
-问答题:针对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应用,设计2-3道问答题,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提交要求:完成所有练习题,并认真检查,确保答案正确。
4.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化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服务社会中的价值。
本章节教学设计以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碳和碳的氧化物》为基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探究、积极思考,从而实现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情境引入法,引导学生关注碳及其氧化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首先,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元素是什么吗?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碳元素。
接着,我会展示一些生活中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如煤炭、石墨、金刚石等,并简要介绍碳的单质性质和用途。随后,我会提出:“碳不仅能形成单质,还能与氧气发生反应形成氧化物,那么碳的氧化物有哪些呢?它们又具有哪些性质和用途呢?”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3.如何正确书写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进行汇报,分享本组讨论成果。我会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判断题: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的判断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的教学设计排山镇中学徐勇峰一、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3、加强学生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巩固碳及碳的氧化物的知识。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四、教学过程通过感悟生活中的化学,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以学案的形式发给学生,让学生完成以下内容(一):碳的单质碳单质的存在形式:_____ ______ ______碳单质的物理性质:金刚石_________,石墨__________________碳单质的化学性质: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充足)a.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不充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氧化铜的反应b.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二氧化碳的反应(二).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炼铁)3.毒性:易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___结合,引起缺氧b.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CO2+H2O=H2CO33.与碱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CO2的方法)(四).制二氧化碳的方法1.实验室制二氧化碳(1)药品:(2)原理:(3)发生装置:(4)收集方法:(5)检验方法:将收集到的气体通入______________中,将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现象,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6)验满方法:将______________置于集气瓶_____,观察木条火焰是否_________.2.工业制二氧化碳高温煅烧石灰石(化学方程式)五.课堂小结1.掌握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2.学习比较归纳的方法六.布置作业新评价第71---72页的内容。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等方法,寻找问题的答案,形成自己的结论。
3.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提示,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成小组,鼓励他们共同讨论和探究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2.设计小组合作实验,如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和交流。
5.作业小结: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自我调整和提高,同时提醒学生积极参与复习和预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充分准备。
这些亮点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与过程的有机结合,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知识整理和课后巩固,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3.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发现和观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提高自我认知和自我调整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鼓励他们相互鼓励和反馈,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氛围。
3.通过课堂提问、练习巩固等环节,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积极的评价和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的热情,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的乐趣和实际意义。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尊重和好奇心,使他们意识到科学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的重要性。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实验,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4.能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进行整理和分析。
(二)过程与方法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二)讲授新知
在讲授新知的环节,我会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制备方法,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2.结合课本内容,详细讲解碳的还原性、可燃性等性质,以及一氧化碳的毒性、还原性,二氧化碳的酸性、不助燃性等。
3.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碳及其氧化物的制备过程,如碳的制备、一氧化碳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或制备方法作为讨论主题。以下为具体步骤:
1.学生根据讨论主题,查找资料、分析问题,形成自己的观点。
2.小组内进行交流,每位成员分享自己的观点,达成共识。
3.各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提问,共同探讨问题。
5.拓展性作业:
-阅读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科普文章,了解最新研究动态,提高科学素养。
-观看与碳及其氧化物相关的纪录片,了解其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增强环保意识。
作业布置要求:
1.学生需认真对待作业,保证作业质量。
2.实践性作业需注重实验安全和数据处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研究性作业要注重团队合作,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重难点
-如何激发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知识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面对环境问题时,能从化学角度思考解决方案,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难点的教学策略
-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如实验演示、动画模拟、实物展示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知识点。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一)导入新课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2.讨论问题: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学生讨论:小组成员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共同总结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4.教师指导: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梯度性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设计有趣的生活实例,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供丰富的实验资源,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分析,总结规律。
2.精讲精练,注重学生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理解。
-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进行详细讲解和示范。
-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
3.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利用实验视频、实物演示等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实验现象。
a.为什么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同素异形体?
b.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是怎样的?
c.碳及其氧化物在环保、能源等领域有哪些应用?
4.查找资料,了解以下内容,下节课分享给大家:
a.碳捕捉与封存技术是什么?
b.低碳生活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c.碳纤维及其在航空、体育等领域的应用。
5.结合所学知识,观察生活中碳及其氧化物的应用实例,拍照或记录下来,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
化学九年级人教版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认识,掌握碳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性质、变化规律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具体包括:
1.理解碳的原子结构,掌握碳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基本性质。
2.熟悉碳的几种同素异形体(如金刚石、石墨、C60等)的结构、性质和用途。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九年级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标要求:1. 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 知道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3. 认识二氧化碳的三态及其转化。

4. 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二氧化碳。

5. 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6 知道一氧化碳有损人体健康,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

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课题1介绍碳的几种单质:金刚石、石墨、碳60等;课题2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操作;课题3探究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这三个课题是引导学生深入认识物质世界、再次了解物质构成的奥秘、灵活应用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基本技能的重要素材。

而且教材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注意教学情景的创设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学情分析:在前五单元的学习中,学生逐步掌握了从化学特有的角度来认识物质,初步了解了物质构成的奥秘,并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来制取氧气。

所以,面对六单元这样以物质的构成、性质和制取为主的内容,学生是可以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提升原有的认知的。

本单元教材知识:本单元教学重点:物质的多样性、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和方法、碳循环、一氧化碳的毒性本单元教学的难点:物质的多样性、碳循环。

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金刚石、石墨、碳60中原子的排列方式的差异,再次建构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装置并熟练书写该过程中的反应原理。

3、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和检验方法。

4、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并由此联想二氧化碳的用途5、简单了解温室效应的产生原因和严重后果,利用化学知识讨论其预防措施。

6、了解自然界中的碳循环并在建立此循环关系的过程中灵活再现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7、知道一氧化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及使人中毒的机理六单元重难点知识归纳与整理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O2和N2、O2和O3、CO和CO2、CO2和干冰、金刚石和石墨等物质的对比,提高区别金刚石和石墨微观结构的能力,加深对物质多样性的认识。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 教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 教案

工作计划及亮点工作计划1. 引言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份明确的工作计划,以指导自己的工作。

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完成工作。

本文将介绍一个工作计划及其中的亮点工作计划。

2. 工作计划2.1 目标设定首先,在制定工作计划之前,我们必须明确自己的目标。

目标通常应该是明确具体的、可量化的,以便我们能够实时追踪我们的进度。

例如,我们的目标是在一年内提升销售额30%。

这个目标是明确的和可量化的。

然后,我们需要将这个目标细分为更小的任务,以设定更具体的目标。

2.2 时间规划在制定工作计划时,时间规划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需要充分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各项任务的执行时间。

首先,我们可以将整个时间周期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如季度、月度或每周。

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每个阶段的具体任务和目标。

在时间规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到工作的优先级和紧急程度。

对于重要而紧急的任务,我们需要将其优先安排。

对于重要而不紧急的任务,我们可以合理安排时间,以确保其按时完成。

2.3 任务分解任务分解是制定工作计划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过将整体任务分解为更小的任务,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任务的具体要求,并更好地组织和管理我们的工作。

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周期或优先级对任务进行分解。

对于每个任务,我们要明确任务的具体要求、所需资源和时间限制。

在进行任务分解时,我们可以绘制工作分解结构图、流程图或使用项目管理工具。

2.4 任务执行和反馈制定好工作计划只是第一步,执行计划同样重要。

在任务执行过程中,我们要按照计划进行逐步实施,并不断反馈和调整工作计划。

首先,我们需要建立良好的执行习惯,按计划执行任务。

要克服拖延症和分心,确保专注于每个任务的完成。

其次,我们需要定期进行工作进度的跟踪和评估。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可能需要调整工作计划中的任务和时间安排,以确保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在任务完成后,我们应进行全面的反馈和总结。

了解任务的完成情况,包括完成进度、质量和效果。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案
3.利用本单元几种碳和碳的化
小组讨论完成,增强合作意识。
训练学生综合思考能
【拓展提高】
分析上述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有哪些不足?如何改进?
探究二:分析下图中的五种物质,将能转化的用→连接起来,并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出转化关系。
合物之间的关系,综合思考。
力、逻辑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总结收获与自我反思
一引导学生反思目标要求的达成度、知识点、技能点掌握情况;
【拓展升华】
为了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现有如下实验装置。(已知浓硫酸可以吸收水蒸气,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浓盐酸有挥发性)
①a、b两种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制取并收集干燥的CO2气体,采用的装置组合是(填字母)。
④若在上述实验中CO2气体无法收集满,则可能的原因是。
1.是否建立以二氧化碳为中心的化学知识网。
2.是否联系到生活中有关碳和碳的两种氧化物的具体应用,充分了解两种性质与生活用途的决定关系?
二反思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过程是否到位;反思还有哪些知识的模糊点、错误点、丢失点、混淆点、盲点。
给学生总结反思和消化的时间,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进步。
课堂检测
1、进行课堂检测并展示答案
【合作探究,难点突破】
探究一;根据提供的仪器分别组装实验室制取氧气(用KMnO4制取)和二氧化碳的装置,结合装置特点,回答以下问题:
1、制备气体的装置一般包括哪几部分?它们的确定与哪些因素有关?
2、制备气体的步骤有哪些?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是什么?
1.先独立思考!
2.小组讨论!并请小组代表进行讲评。老师做好总结。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 高温
物不同 碳和一氧化碳都 有还原性,但反 应的条件不同, 气标也不一样 学会二氧化碳可 以制汽水,二氧 化碳的检验方法
Cu +CO2
CaCO3+2HCl=CaCl2+H2O+CO2↑ CuO
CO
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 化)的方式连接。 学生按自己 的理解构建 物质之间的 转化关系图 按照学生自己的理解,用上述的 三种线画出本单元中各反应的物 质转化关系图,尽可能全面、准 确、简洁、清晰。学生将网络图 画在学案上,并且如果对第一次 画的不满意可以继续在后面画, 不要划掉。 评价学生的 网络图 应用知识网 络解决推断 题 学习效果预期与评价设计 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比较全面准确的掌握第六单元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比单纯的背诵要好 的多,并且能够通过物质性质共性和差异性的分析,使知识比较清晰,以免反应太多而混淆。教学 设计从生活情景入手,使学生产生兴趣和亲切感,明白化学来自于社会,化学还能解决实际问题, 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总结概括能力,构建知识体系,并且在知识清晰的基础上加强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二、
学生现有情况分析:
已具备的水平: 1、本单元与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常识。 2、学习了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用途. 存在的困难: 1、面对突然增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不知道重点在哪里,不知道如何进行复习整理。 2、本单元知识杂乱,不知如何记忆繁多的化学反应。 3 、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薄弱。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碳单质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用途。 2、掌握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重要用途,熟练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掌握二氧化碳 实验室制法的原理。 二、 过程与方法
1、在解释生活情境的同时将知识进行总结,并且将物质性质的共性和差异分类整理,学会对比、 归纳的方法。 2、学生学会构建知识网络,培养学生概括、总结、整理知识的能力。 3 、运用知识网络来解决综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逻辑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3课时 碳和碳的氧化物教案

第3课时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目标】1.了解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知道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用途。

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反应原理、实验步骤、收集与检验方法等)。

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3.了解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课时安排】教学安排:2课时【复习重点和难点】1、理解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以及二氧化碳的用途。

2、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原理、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了解实验室里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考点一:碳的单质性质、用途(1)金刚石:①物理性质:金刚石是无色、透明的正八面体形状的固体,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物质,不导电,不导热,无润滑性。

②用途:用于划玻璃、切割金属、钻探机钻头、制装饰品等。

(2)石墨:①物理性质:石墨是深灰色、有金属光泽、不透明的细鳞片状固体,质软,导电性优良,导热性良好,有润滑性。

②用途:用于电极、铅笔芯、润滑剂等。

(3)几种无定形碳的比较:颜色、状态制法用途木炭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木材隔绝空气加强热作燃料、冶炼金属、制黑火药、制活性炭,有吸附作用活性炭灰黑色的多孔颗粒状固体木炭在高温下用水蒸气处理净化多种气体和液体,作防毒面具,有吸附作用焦炭浅灰色多孔性固体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冶炼金属炭黑极细的黑色粉末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制造墨、油墨、油漆、鞋油、颜料等,作橡胶制品的填料(4)其他碳单质:①C60分子: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

②碳纳米管:由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

考点二:碳的化学性质(1)在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碳跟氧气反应: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碳在氧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热量;②在氧气不充足的条件下,碳发生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放出热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粉末中有红色固体生成。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

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教学设计如何合理把握教学内容的定位,有效地使用教学资源,使学生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体现互动和开放的要求,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走出低效的课堂教学。

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放飞情愫,开启心智,让每位学生都体验成功。

【教材的地位】本单元深入细致地研究了碳和碳的氧化物,其中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及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既是对前面知识的深入,又对以后的学习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所以复习中要注重单元知识整理归纳学会梳理和组合相关知识的串联方式教学目标1、对本单元内容进行整理,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3、加强学生的社会和环境责任感。

教学重点巩固本单元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碳的化学性质1.稳定性常温下,碳受日光照射或跟空气、水分接触,都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但是随着温度的升高,碳的活动性大大增强,在高温下,碳能够跟很多物质起反应。

2.可燃性氧气充足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

氧气不足时: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用煤生炉子,燃烧不旺时就会发生这一反应。

3.还原性(1)与非金属氧化物反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方程式),煤炉中经常发生这一反应。

(2)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如与氧化铜、氧化铁、氧化铝等的反应。

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象:黑色粉末变成______________固体,放出的气体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装置: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CO2既燃烧,也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2)CO2与水反应:若在水中先加入紫色石蕊,观察到的现象是:碳酸不稳定,受热易分解:(3)CO2与澄清的石灰水的反应:现象:该反应的用途:应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可燃性:燃烧现象:(2)还原性:现象:(3)毒性:综合练习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物理性质叙述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又叫“干冰”B.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像倾倒液体那样,将它从一个容器倒入另一个容器里D.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供给呼吸2.把C02通人紫色石蕊试液,再加热试液,颜色变化过程为(A.无色一红色一无色B.紫色一红色一无色C.紫色一红色一紫色D.红色一蓝色一红色3.CO和CO2化学性质不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 )A.密度不同 B.用途不同 C.碳燃烧的条件不同D.分子的构成不同4.在区别下列各物质的方法中,不可行的是( )A . CO和CO2 分别通入Ca(OH)2溶液,观察现象B.O2和CO2 分别通入灼热的氧化铜,观察现象C.H2和CO2分别通人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D.CO和O2 分别通入灼热的铜网,观察现象5.能把氧气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氮气与一氧化碳、甲烷和二氧化碳都区别出来的是( )A.分别通入澄清的石灰水B.分别通人紫色石蕊试液C.用燃着的木条检验D.以上几种方法都行6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C可以将CuO中的Cu置换出来B.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D.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单质7.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C0与C02 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B.C0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C.C0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8.下列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比空气重B.都可以用碳和氧气反应得到C.都有还原性D.都能和澄清石灰水发生反应9.关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叙述正确的是A.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有可燃性B.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C.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于冶炼金属C.可用烧碱溶液鉴别二氧化碳气体10、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1)有毒的气体是_____;(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4) 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6)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11、金刚石与石墨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在常温下,它们的化学性质______________,随着温度的升高,活动性______________.12、用木炭还原氧化铜的装置与实验室用______________制取氧气的装置相似,该实验观察到在黑色固体中出现______________色物质,证明产物有C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整个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按照课本实验方法(如图甲),做木炭与氧化铜反应实验时,发现很难观察到紫红色铜的生成,却往往有暗红色固体出现。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方面:通过本章复习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变化规律和用途。具体包括:碳的单质——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结构和性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技能方面: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通过实验现象的观察,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方程式表达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反应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1.教学内容:
(1)碳单质的性质、用途和结构;
(2)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用途和对环境的影响;
(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讲解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呈现碳及其氧化物的相关知识。
3.教学目的:使学生掌握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用途和相互转化关系,为课堂讨论和练习打下基础。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碳及其氧化物的认识:
(1)书写碳及其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
(2)计算碳及其氧化物相关反应的化学计量数;
(3)分析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过程。
2.教学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3.教学目的: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总结性评价: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反馈性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初中化学复习课:《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复习优秀教学案例
4.通过评价,引导学生关注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用途,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碳及其氧化物的实际应用场景,如炭笔、煤气、二氧化碳的用途等,让学生了解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创设实验情境,如碳的燃烧、二氧化碳的制取等,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教师提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炭笔是如何制作的?”“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等,引导学生思考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和作用。
2.学生通过总结,巩固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3.教师强调碳及其氧化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敬畏之心。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如煤炭的燃烧、可乐中的二氧化碳等。
2.学生完成作业,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2.能够运用对比法分析碳及其氧化物的性质,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3.通过对本单元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提高他们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对比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探究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小组合作:教师组织了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在讨论中,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观点,形成共识,提高了他们的分析问题能力。
4.反思与评价: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经验。同时,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进步,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
5.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师运用对比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敬畏之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稳定性: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__不活泼__。 2.可燃性: 3.还原性: 高温 ①与 CuO 反应:__C+2CuO=====2Cu+CO2↑__; 高温 ②与 Fe2O3 反应:__3C+2Fe2O3=====4Fe+3CO2↑__(焦炭可以把铁从它的氧化物矿石里还原出来); 高温 ③与 CO2 反应:__C+CO2=====2CO__。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__还原反应__;上述反应体现 了碳的__还原__性,利用此性质常用于__冶金__工业。 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
)
2
C.干冰可用作制冷剂和制造舞台云雾 D.若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过高,则会引发酸雨 小结: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和疑问 作业拓展: 教学成败得失及改进设想: 课后 反思
3
1பைடு நூலகம்
实验时会观察到试管内的黑色粉末逐渐变成__红__色, 澄清的石灰水__变浑浊__; 实验时酒精灯 上加 网罩的目的是__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__;实验完毕后,要先把导管从直立试管中撤出,然后再熄灭酒精 灯,其原因是__防 止直立试管 内的液体倒吸回试管内,使其破裂__;然后再等到横卧试管冷却后才能把 其内部的粉末倒在纸上观察,其目的是__防止生成的铜再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氧化铜__。 , 碳循环及温室效应)
1.透明的__金刚石__、灰色的__石墨__和足球状的 C60 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 于它们的__ 碳原子排列方式__不同,因此它们的性质存在着明显差异。 2.常见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 木炭、活性炭 1)木炭: (2)活性炭(高频考点):吸附作用较木炭强,可用于防毒面具的__滤毒__罐,制糖工业的脱 色剂,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饮用水在深度净化处理 时也要用到活性炭。 , 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碳和碳的氧化物
教 知识目标 学 目 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主要教法 教学媒体 教 , 学 过 能力目标 情感目标 了解碳的循环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知识,提高应考能力 振奋精神,激发斗志,增强自信 碳的化学性质 碳的化学性质 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讲授法 多媒体 程 能区分碳单质,熟练碳的化学性质,
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
1.自然界中产生 CO2 的途径有__化石燃料的燃烧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等__,消耗 CO2 的途径有__绿色 植物的光合作用及海水的吸收__。 2.温室效应的危害:__可能导致两极的冰川融化,使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以及使土地 沙漠化、农业减产。 3.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的措施:__减少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更多地利用太阳能、 风能、 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大力植树造林, 严禁乱 砍滥伐森林; 在日常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 理 念,倡导“低碳”生活等__。
例题: 【例 1】下列关于碳的几种单质的组成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璀璨夺目的钻石是由碳元素组成的 B.长期未用难以开启的铁锁可在锁孔中加入少量铅笔芯粉末作润滑剂 C.铅笔芯主要是用铅和少量炭粉制成的 D.活性炭可作防毒面具的滤毒剂 【例 2】下列关于碳及其氧化物的 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 CO2 都可将氧化铜还原为铜 B.CO2 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 CO 中毒 D .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例 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也不能作为植物养料 B.实验 室常用纯碱粉末和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