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储藏危害真菌生长与CO2浓度的相关性

合集下载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稻谷在储藏期间,由于其本身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与害虫生命活动的综合影响,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储藏特性: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故存放一年以后,稻谷储藏性即比较稳定。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1)容易陈化,不耐高温,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较大水分的稻谷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降低食用品质和工艺品质。

水分为20%以上的高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又吸湿,都会导致米粒曝腰。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就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烘干速度和水分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降低加工大米质量。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在35℃下储藏的各种水分的稻谷,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但是,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2)容易发热、霉变、生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粮堆内的积热难以散发,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稻谷水分增加到超过安全水分时,使灰绿曲霉首先生长,粮堆积累湿热,局限曲霉和青霉也随之大量繁殖,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水分超过15—15.5%时,白曲霉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黄曲霉菌也大量生长,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

第三阶段:在白曲霉与黄曲霉的共同作用下,能使稻谷温度升高到55℃。

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CO2浓度与温度增高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稻米 品质的形成是 品种 遗传特性 和环境条件 综合作用的结果 ,在一定遗传基础上 ,环 境作用
至关 重要 。在环 境 因子 作用 下 ,C 、N和脂 肪 三种 代 谢 相互 协 调 、变 化 ,达 到平 衡 ,生 理 上 表 现 为
稻米 是人 们饮食 结 构 中的重要 组成 部分 。我 国稻 米 品质 相对 较差[] 8。随着 生活 水平 的提 高 ,人 们对 稻 - 9 米 的品质要 求也 越来 越高 。所 以加强 环境 条件 与水 稻 品质 关 系的研 究 ,探 索 影响机 理 ,可 以促 进 适应 未来气 候变 化 的水稻 生理 生化研 究 ,为水 稻 品质改
收稿 日期:2 0 — 9 1 080 —2
气候 变化 的需要 ,也是 中 国赶 超 国际稻米 品 质 的一 个契 机 ,具有 重要 的科学 意义 和现 实意义 。
1 材 料 与方 法
11 材 料与 设计 .
基 金项 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十一五” 重大项 目(0 7 A 0 A 20B C 3 0 6 ;中一 国际合作项 目(0 x0 0 一 o o ) ) 澳 0 x -5 6 N . n ;中国博 士后科 学基金
杂 ,糖含量上升 ,脂肪含 量下降 ,蛋 白质含量先上升后 下降,在 C : O 浓度 为 5 0m ・g 0 g k 时达到最 大值 。总体上 , C, O 浓度和 温度增高对稻 米品质 的 负面影响更 大,特别表现在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方 面。但在 4 0 6 0m ・g 5 ~ 5 g k 的
C 浓度 与温度增 高对水稻 品质 的影 响 O2
谢 立勇L ,马 占云 ,韩 雪 ,林 而达
(.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沈阳 10 6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 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 111 . 10 8 ) 0 0 1

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优势菌属探究

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优势菌属探究

Vol. 36 ,No.3Mar. 20212021年3月 第36卷第3期中国粮油学报Journal of the Chinese Cereals and Oils Association 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真菌群落多样性与优势菌属探究葛志文 周建新 方 勇 王光宇 邱伟芬(南京财经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南京210023)摘要为有效防控储藏稻谷霉变,确保稻谷在储藏期的+质与安全,本研究先后对同一粮库点新入库、 储藏1年、储藏2年及储藏3年稻谷样+进行了采集,并对其真菌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探究。

通过IlluminaMiSeq 序歹U 分析法,探究了不同储藏年限稻谷的真菌群落多样性,优势菌属以及真菌群落随储藏年限增加的演变规律。

结果发现新入库储藏稻谷的真菌群落多样性远大于储藏期稻谷。

此外,储藏稻谷的优势菌属包括假丝酵母菌属(Gibberella),曲霉属(Aspergillus ),帚枝霉属(Sarocladium ),枝[霉属(Cladosporium ),链格[属(Al-ternaria )和青霉属(Penicillium )等。

储藏年限不同,对应的优势菌属不同,其中曲霉属均是储藏期稻谷的优势菌属之一。

关键词储藏稻谷真菌群落结构多样性优势菌属Illumina MiSeq 测序中图分类号:TS210. 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 -0174(2021 )03 -0129 -06网络首发时间:2021 -01 -18 17 :55 : 43网络首发地址:https ://kns. cnki. net/kcms/detail/11.2864. TS. 20210118. 1044. 004. html稻谷是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在生产、消费与安全 储藏方面一直备受关注[,]°安徽省是我国稻谷主 产地之一,属于典型的湿润区,高温高湿气候增加了储藏稻谷霉变的风险。

有利于玉米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

有利于玉米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

有利于玉米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以有利于玉米生长的二氧化碳浓度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二氧化碳浓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我们需要了解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能量和氧气的过程。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因此,足够的二氧化碳浓度对玉米的生长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利于玉米的生长。

一般来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约为400ppm(百万分之四),但是在温室等封闭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可以达到1000ppm或更高。

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速率,从而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如糖分、淀粉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玉米的生长。

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还可以改善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由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植物的气孔开口程度减小,减少了水分蒸发的损失,提高了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

这对于干旱地区的玉米种植来说尤为重要,可以降低对水资源的需求,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抗旱能力。

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还有助于抑制玉米的病虫害。

研究表明,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增强玉米的免疫力,抑制一些病原菌和害虫的生长繁殖。

这种抗病虫害的作用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一定的意义。

然而,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也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一些负面影响。

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导致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其他因素成为限制因子,如光照、温度等。

这可能会降低玉米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合理控制二氧化碳浓度是十分重要的。

适当的二氧化碳浓度对玉米的生长有着积极的影响。

较高的浓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产物的积累,改善玉米的水分利用效率,抑制病虫害的发生。

然而,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也会对玉米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实际种植中,需要合理控制二氧化碳浓度,以达到最佳的生长效果。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够让读者对二氧化碳浓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有更深入的了解。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产生了综合的影响,包括植物生长、作物产量、草原生态系统、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本文将详细探讨这些影响。

首先,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植物生长有积极影响。

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中所需的原料之一,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增加植物的光合速率,促进光合产物的积累。

这将导致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和养分的累积,使植物更强壮、更能抵御病虫害。

因此,适度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正向的促进作用。

然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也会对作物产量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发现,当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作物的产量增长速率会逐渐减缓,甚至出现饱和现象。

这是因为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抑制植物的气孔开度,导致水分蒸发速率减慢,限制了植物的水分吸收。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影响作物的养分吸收和分配,导致作物的生理代谢出现异常,从而影响产量。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还会影响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区和生态系统服务提供者,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改变草原植物的物种组成和植被结构。

一些C3植物(如芦苇、牧草)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呈现负响应,而C4植物(如玉米、高粱)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呈现正响应。

这将导致植被演替的改变,对牧草生态系统的草食动物的数量和质量形成影响。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也会产生影响。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和活性,降低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速率,从而影响土壤养分的供应和循环。

同时,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导致植物根系的生长减慢,减少土壤中的根系分泌,影响土壤结构的稳定性和保水能力。

这将进一步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水分的有效利用率,增加农田的灌溉需求。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农业生产有着复杂的影响。

虽然适度的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养分积累,但过高的浓度则会限制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利用,影响作物产量和平衡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适应这种变化,农业生产需要结合栽培技术和管理措施,如合理调整种植密度、施肥方案、自动化水肥一体化等,以提高农作物的适应能力和产量稳定性。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随着人类的活动量增加,大气CO2浓度也不断升高。

随之带来的便是对地球生态的影响。

在众多影响因子中,CO2的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植物生长是受许多因素影响的复杂过程。

其中,光、水和CO2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要素。

CO2的代谢作用是植物生成产物的前提。

当CO2浓度升高时,它就成为影响植物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促进植物生长、增加作物产量,这种现象被称为CO2肥料效应。

但是,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造成的影响并不单一。

浓度升高导致气孔减少,这会妨碍植物吸取水分,而缺水则会影响光合作用和代谢。

因此,当CO2浓度太高时,会对植物造成各种负面影响。

研究显示:在CO2浓度从现有浓度分别升高到300ppm、500ppm、800ppm、1000ppm时,农作物作物的干物质生产、蒸腾和整体水分利用的变化不同[1]。

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应根据作物习性、栽培环境等特点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CO2浓度。

然而在自然环境下,CO2升高的情况仍在加剧。

2019-2020年期间,全球的CO2浓度达到了407ppm,这是过去2百万年来最高的一次浓度。

该浓度被认为是地球变暖、极端气候等问题的原因之一[2]。

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生产过程中,面对气候变化等全球问题,我们应当尤其关注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在对农作物进行科学育种的同时,应尽可能将CO2浓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并且不断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与方法,以适应变化的生态环境。

总之,CO2浓度升高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两面性的,它既促进了植物生长,又对植物造成了负面影响,需要注意在实际生产中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

未来的挑战是探索新的种植技术与方法,以适应全球变化的环境。

这并不是简单的问题,但在全球范围内,人们的努力可以共同应对它。

大气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大气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节机制

大气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调节机制随着全球工业化和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不断上升,这给全球生态系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有机物的生成速率和数量都取决于CO2的浓度。

因此,CO2的浓度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同时植物自身也有调节CO2浓度的机制。

一、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1.影响植物生长发育CO2浓度的增加会促进植物生长发育。

生长在高CO2浓度下的植物的叶面积更大,根系统更发达,生长速度更快。

高CO2浓度下,植物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增加,这是由于增加了CO2的浓度,导致固碳作用的速率增加,促进生物体内有机物的合成和蓄积。

同时,高CO2浓度下,植物的渗透压降低,可以减少水分蒸散,从而减少水分的损失,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更好的生长环境。

2.影响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CO2的浓度也影响了植物的种类和地理分布。

研究表明,随着CO2浓度的增加,冬小麦的产量增加了15%到20%,而玉米的生长速度也会提高5%到10%。

但同时,CO2浓度的增加对不同植物种类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例如在一些高CO2浓度的环境下,某些种类的植物生长变差,例如很多森林树种的生长速度就被限制了。

在全球中高纬度的林区中,一些较为寒冷的森林树种的适应能力较差,因此CO2浓度的增加对它们的影响更明显。

二、植物调节CO2浓度的机制1.气孔调节机制气孔调节是植物调节CO2浓度的主要机制。

气孔是植物的气体交换管道,水分和气体在气孔中交换,生长在干旱和热带环境下的植物具有更大的气孔面积,可以通过气孔调节CO2的浓度和进入植物的水分量。

随着CO2浓度的上升,植物的需求也会下降,气孔会逐渐缩小,以保持适当的气体交换。

这项能力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来适应新的CO2浓度,需要植物经过多代的演化才能得到完善。

2.磷酸化调控机制磷酸化调节机制是一种新兴的调节机制,它是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的磷酸化过程来调节体外环境,从而在高CO2浓度下保持植物正常生长。

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的研制

储粮生物危害检测仪的研制
被 感 染玉米样 品对仪 器进 行 了稳 定性 检 验 , O C 和 湿度 (1 ) 对 标 准 偏 差 ( S % ) 围分 别 为 1 0 %~ I:8 相 RD 范 .l 2 3 %和 13 %~ . 3 。采 用本 仪 器与危 害真 菌孢子 计数 法 , .l .9 32 % 对不 同水 分 的小麦 、 稻谷 和 玉米样 品储 藏真 菌
关性 分别 为 : 小麦 r = .6 6 稻谷 r : .8 4 玉米 r = .7 6 另外 , 0 9 83 、 0 9 38 、 0 9 97 。 以平房仓 小麦储 藏 为例 , 进行 了
应 用性 实验 。结果表 明 , 本仪 器用 于储粮 真 菌危 害的早期检 测是 可行 的。
不够成 熟 , 这 一 方 法在 粮 食 储 藏 中的应 用 受 到 了 使
良导体 , 传递速 度慢 , 用这 种方 法 检测存 在 着严 热 采 重 的滞后现 象 』 。二是 在 储粮 中有 些真 菌 生 长不会
引起粮 堆发 热 , 如灰绿 曲霉 ; 三是 环境 因素影 响较 大 。因此 , 展 储 粮 真 菌危 害 早 期 检 测新 技 术 的研 开 究, 弥补我 国现 有粮 情检 测 的不 足 , 减少 储 粮 的损 对
有害微 生物 的生长有关 。而粮食 中 C , O 浓度 变化 要 先于温 度 的变 化 , 变化 幅度 也远 大 于 温度 。Sn h 且 i g
集 、 测 、 果 显示 及 保 存 等部 分 组 成 , 带 有人 工 检 结 并
智 能判 定 系统 。经 实 仓 试 验 表 明 , 仪器 用 于 储 粮 本 真菌危 害的早期检 测是 可行 的。
生长与 C 浓度 、 O 湿度 变化进 行 了研 究 , 果表 明 , 结 粮食 中湿度 变化 主要与粮食 的水 分有 关 , 其相 关性 分 别为 :

什么是对储粮安全储粮品质危害最大的微生物

什么是对储粮安全储粮品质危害最大的微生物

什么是对储粮安全储粮品质危害最大的微生物霉菌。

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很广,种类很多,对储藏粮食危害最大的是霉菌,其次是一些酵母菌、细菌和放线菌。

霉菌的菌体,有单细胞结构的,也有多细胞结构的,其基本形态是丝状体,称为菌丝。

霉菌多以孢子繁殖,由孢子发芽长出的菌丝,一部分生长在基质中用以摄取营养的叫营养菌丝;另一部分生长在基质上面空间的称为气生菌丝。

常见的霉菌有曲霉(如白曲霉、黑曲霉、黄曲霉、灰绿曲。

生霉的粮食都有被真菌毒素污染的可能。

要想确切地知道粮食是否带毒,带毒量有多大,能不能继续食用,则必须扦取样品,送交粮食检验部门进行化学检验。

因为只凭经验和肉眼是无法确定粮食是否带毒的。

什么是霉菌霉菌是形成分枝菌丝的真菌的统称。

不是分类学的名词,在分类上属于真菌门的各个亚门。

构成霉菌体的基本单位称为菌丝,呈长管状,宽度2~10微米,可不断自前端生长并分枝。

无隔或有隔,具1至多个细胞核。

细胞壁分为三层:外层无定形的β葡聚糖(87nm);中层是糖蛋白,蛋白质网中间填充葡聚糖(49nm);内层是几丁质微纤维,夹杂无定形蛋白质(20nm)。

在固体基质上生长时,部分菌丝深入基质吸收养料,称为基质菌丝或营养菌丝;向空中伸展的称气生菌丝,可进一步发育为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大量菌丝交织成绒毛状、絮状或网状等,称为菌丝体。

菌丝体常呈白色、褐色、灰色,或呈鲜艳的颜色(菌落为白色毛状的是毛霉,绿色的为青霉,黄色的为黄曲霉),有的可产生色素使基质着色。

霉菌繁殖迅速,常造成食品、用具大量霉腐变质,但许多有益种类已被广泛应用,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利用和认识的一类微生物。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意即“发霉的真菌”,它们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丝体,但又不像蘑菇那样产生大型的子实体。

在潮湿温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长出一些。

肉眼可见的绒毛状、絮状或蛛网状的菌落,那就是霉菌。

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大气CO2浓度变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而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的上升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活动,CO2浓度每年都在不断增加,这对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特别是对于植物生长而言,大气CO2浓度的增加对它们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CO2浓度的上升会促进植物生长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当CO2浓度升高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也会加快。

研究表明,在合理的氮肥、光照和水分条件下,CO2浓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植物生长。

此外,由于CO2刺激植物生长,也可能导致更多的碳被储存在地下,形成长期的碳汇,从而减缓全球变暖。

因此,有人认为,通过提高CO2浓度来促进植物生长,可能是缓解物种灭绝和气候变化的一种有效方法。

二、CO2浓度的上升会改变植物品质然而,随着CO2浓度的上升,植物发育和品质方面也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

例如,一些早期研究表明,高CO2浓度会导致植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从而影响营养和口感。

此外,一些研究还表明,高CO2浓度的环境会导致某些植物更加容易遭受病菌和虫害的侵袭。

这是因为,病菌和虫害会利用植物中积累的糖分繁殖,从而导致疾病的蔓延。

因此,CO2浓度的上升可能会导致植物品质下降,这也可能会对人类的健康和食品安全造成一定影响。

三、CO2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影响植物的种类和分布由于CO2浓度的变化可能会迫使植物适应新的生态环境,因此它们的种类和分布也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一些研究表明,CO2浓度的上升可能会导致某些草地植物更加耐旱,并且可以在干旱的环境中存活更长时间。

相反,一些木本植物和乔木则可能对CO2的浓度敏感,这可能会导致它们的死亡或移动。

此外,由于CO2浓度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植物的生长速率和品质变化,因此还有一些植物可能会在某些地区大量繁殖,而在其他地区逐渐消失。

综上所述,CO2浓度的升高可能会同时对植物生长带来正面和负面影响。

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

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

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
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首先,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如果环境中的CO2浓度升高,植物吸收CO2的速度可能会减缓,导致胞间CO2浓度升高。

其次,高温和高湿度的环境也会导致植物气孔关闭,减少CO2的吸收,从而使胞间CO2浓度升高。

此外,植物的生长状况和新陈代谢活动也会影响胞间CO2浓度,比如在光合作用速率低于呼吸速率时,胞间CO2浓度会升高。

另外,环境污染和人为排放的CO2也可能导致胞间CO2浓度升高。

总的来说,胞间CO2浓度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因素、植物生理活动和人为因素等。

希望这些解释能够回答你的问题。

储粮中主要真菌生长和毒素形成与产生CO_2的关系

储粮中主要真菌生长和毒素形成与产生CO_2的关系

储粮中主要真菌生长和毒素形成与产生CO_2的关系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由不同类型的霉菌感染的不同种类粮食在产后储藏过程中产生CO2速率的变化与主要真菌生长和产毒的关系,探究在多种温度水分下粮食中CO2产生速率变化与霉菌产毒的相关性。

结果表明,CO2气体检测法能够明显提前预测到霉菌生长和毒素产生的可能性,保障储粮的安全。

不同真菌种群产生CO2和毒素的差异是真菌自身特性和生长代谢的反映,同时受温度和粮食含水量的影响。

粮食储藏初期,霉菌生长处于孢子期,CO2浓度水平较低;当霉菌开始进入菌丝生长期时,CO2释放速率显著增加。

CO2释放速率变化与霉菌数量和真菌毒素浓度变化呈显著相关关系。

玉米中产AFB1主要霉菌种类为黄曲霉菌,黄曲霉菌生长和产毒与储藏温度、相对湿度和含水量有密切关系。

在大于0.8水活度下,玉米中黄曲霉菌、青霉菌等湿生性霉菌生长速度比灰绿曲霉菌等干生性霉菌快4.6倍。

原始优势菌群并非是影响玉米中AFB1产生的主要因素。

不同种类优势菌群玉米一个月后均可产生AFB1,但黄曲霉优势下AFB1产量为其他类型霉菌优势玉米的3~7倍。

玉米中真菌生长速率对于AFB1产生影响不大,但会影响产气的幅度,CO2产生速率变化的规律性未发生改变。

储藏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增加,使CO2释放速率及AFB1浓度出现明显增加的时间呈缩短趋势。

CO2释放速率通常比AFB1浓度显著升高的时间要早7d甚至更多。

高温下,稻谷中CO2释放速率变化能对OTA的产生具有很好的预测性。

16.5%水分的稻谷25℃下,CO2释放速率在第21d开始出现显著增加(P<0.05),OTA 浓度在第28d出现显著上升。

30℃下,CO2释放速率在储藏第7d就出现增长趋势,OTA浓度在第21d才开始出现上升现象。

产毒真菌侵染的低水分玉米中,30℃下OTA浓度水平较25℃要高约一倍。

CO2释放速率在较毒素产生更早的第14d(25℃)和第7d(30℃)就显著增加。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二氧化碳的浓度也逐渐上升,对生物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中,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而对于全世界人口最多、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水稻来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一、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光合作用的影响水稻的生长过程依赖于光合作用,也就是通过叶绿体吸收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

而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可以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生产力,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些研究表明,当二氧化碳浓度从400ppm上升到800ppm时,水稻的生长速度、高度和分枝数量都有所增加。

但是,在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同时,光合作用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个叫做“氧化应激”的作用。

这是因为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导致光合色素和酶的合成减少,使得叶片中形成的活性氧量增加,进而对叶绿体和膜结构造成伤害。

一些研究表明,当水稻处于高浓度CO2培养条件下时,生长中的某些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有所提高,试图应对氧化应激产生的损伤。

二、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根系的影响水稻的根系是保障其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关键器官,而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也会影响它的生长和功能。

一些研究表明,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以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增加根系数量、面积和总长。

同时,提高CO2浓度还可以使水稻根系的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有所提高,防止氧化应激引起的根系损伤。

但是,在一些极端的条件下(如气候变化下的严重干旱),高CO2对水稻根系的生长和保护效应可能会削弱。

三、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虽然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发育和根系增长,但是对于水稻的产量影响还需考虑多种因素。

首先,温度是水稻产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气温升高可能使水稻更容易发生穗谷盗香、品质变差等现象,从而对产量造成损失。

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也会导致土壤中的氧含量下降,可能影响水稻根系呼吸和根系的发育,进而影响产量。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随着人类经济的不断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也逐渐上升。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是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本文将探讨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

一、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对植物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影响到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影响到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些科学家曾经发表文章指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如果增加到700ppm以上,会对一些作物的产量造成负面影响。

一些科学家还研究发现,高浓度的二氧化碳会造成植物叶片的变大、数量减少、光合作用减弱等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

二、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对作物的生长发育的影响1.对农作物的影响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会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造成影响。

科学家在实验中发现,模拟将二氧化碳浓度从目前的400ppm提高到700ppm,会使大豆的种子产量减少10%左右;增加到1000ppm,则会使种子产量减少20%至30%。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还会影响农作物的矿物质含量,增加外壳、叶片和种子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但会削弱农作物中的营养元素含量。

2.对果树的影响对于果树来说,过度增加的二氧化碳浓度可能会影响果实的味道、色泽和质量。

此外,一些研究人员还发现,当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到1000ppm时,葡萄的酸度会降低,整体口感更加浓郁,而且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可增加葡萄产量。

三、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种类的影响对不同种类的植物来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的影响也有所不同。

一些研究人员发现,相比于大豆等作物,叶菜类的作物对于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影响不太大,甚至在高浓度条件下能够增加产量。

此外,有些作物比如红枣、板栗等,对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反应非常缓慢,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才能够得出详细结论。

四、结论与建议总体来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上升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种类的植物对其影响的程度有所不同。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

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的研究进展摘要摘要:二氧化碳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显著影响。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研究现状,归纳出其对植物的影响状况。

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对植物体的生长整体上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植物形态、植物生理、植物根系、产量品质、植物种群、植物群落和植物生态系统。

对植物生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植物抗逆性等方面。

关键词:CO2;植物;影响0前言2009年11月24日发布的《哥本哈根诊断》报告指出,到2100年全球气温可能上升7°C,海平面可能上升1米以上。

世界自然基金委员会发表的另一份报告称,到2050年,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0厘米,就全球而言,136座沿海大城市,价值28.21万亿美元的财产将受到影响。

为此,就要求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450ppm 二氧化碳当量,气温升高控制在2°C左右。

根据世界银行报告《2010世界发展报告:发展与气候变化》提供的最新资料,在过去150年,由于人类排放的温室气体,全球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将近1°C;预计21世纪(指2000-2100年)全球温度将比工业化前总共升高5°C。

C02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02浓度增加及其温室效应引起的气候变化,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会产生显著影响。

近20年来,世界各国科学家对此作了较为详细的研究,其研究涉及到植物的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机制、生物量及籽粒品质等多方面内容,取得了明显的进展。

1 CO2浓度升高对植物体的影响1.1对植物形态的影响CO2浓度的升高对植物形态具有一定的影响,会使植物的冠幅、高度增大;茎干中次生木质部的生长轮加宽,材积增大;节间数、叶片数增多;叶片厚度增加,栅栏组织层数增加,下表皮有的覆盖有角质层,单位面积内表皮细胞和气孔数量减少;根系数量增多,根幅扩大;果实种子增大。

1.2对植物生理的影响1.2.1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光合作用作为植物物质生产的生理过程,连接植物生长、叶的化学特征、物候和生物产量分配对CO2浓度升高的反应。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在目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于植物生长的影响备受关注。

下面将详细阐述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可能的机制。

首先,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光合作用是植物体内使用光能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碳源。

通过光合作用,植物能够将二氧化碳和太阳光转化为葡萄糖等有机物质,从而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维持生长和发育所需。

因此,当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植物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二氧化碳,促进光合作用进程,从而促进植物生长。

研究表明,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于C3植物的生长效应更为显著。

C3植物是指采用Calvin循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时,C3植物的光合速率和光合产物的累积量也随之增加。

光合速率的增加可以提高植物的生物量积累,并且促进植物的生长。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还可以改善植物叶片的氮利用效率,降低光合成对氮的依赖程度,减少植物氮的需求,进而提高植物生长效率。

然而,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于C4植物的生长影响相对较小。

C4植物是一类通过C4循环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这类植物具有高效的二氧化碳固定机制,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其光合速率的影响较小。

尽管如此,C4植物也可能从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中受益,因为在些情况下,植物可以更好地利用其他限制因子,如光照和水分。

除了直接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还可能通过间接途径影响植物生长。

例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可能导致气孔的关闭程度减少,从而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这种情况下,植物可以更好地保持水分并提高抗旱能力。

此外,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也可能影响土壤酸碱度和养分的供应,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尽管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于植物生长有正面的影响,但是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也可能对植物造成负面影响。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

粮食储藏技术管理问答

粮⾷储藏技术管理问答粮⾷储藏技术管理作者:Admin来源:粮油储藏学录⼊:Admin更新时间:2008-11-26 17:34:13点击数:388【字体:】⼀、储粮概念1. 什么叫粮油储藏?粮油储藏即粮油保管,是指粮⾷、油料和油脂在离开⽣产领域,尚未进⼊消费领域,⽽在流通领域的停滞,它是粮⾷流通中间⼀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2. 什么是粮油储藏⼯作?⽆论何种粮油都要有⽇常的管理,这种管理⼯作就是粮油储藏⼯作。

粮⾷储备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作⽤、保障市场正常流通的重要保证。

因此,国家储备粮油是储藏⼯作中所要研究的中⼼课题。

3. 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粮油储藏的主要任务是:尽量保持粮⾷的原有品质,采取⼀定措施减少不应有的储藏损耗,节约保管费⽤,为企业建设积累资⾦。

粮油安全储藏的基本条件是⼲燥、低温、密闭。

4. 为什么要进⾏粮油储藏?粮⾷是关系国计民⽣的必需品,国家建设、⼈民⽣活都离不开粮⾷。

粮⾷储藏对粮⾷的及时收购、按时调运、准备加⼯、保证供应,都有着重要的作⽤。

因此,做好粮⾷储藏⼯作具有重要的意义:第⼀,粮⾷储藏是保证流通顺利进⾏的⼿段。

粮⾷形势和粮⾷价格对市场、社会的稳定有着⼗分紧密的联系,粮⾷储藏好像⽔库,如果没有⼀定的储藏量,粮⾷流通市场就像流⽔⼀样会被中断。

因此,搞好粮⾷储藏,管好“蓄⽔库”,才能保证市场供应和粮⾷流通顺利进⾏。

第⼆,粮⾷是⽣活的必需品、扩⼤再⽣产的前提条件。

俗话说“⾁禽蛋鱼”是⽤粮⾷换来的,说明粮⾷与⼈民⽣活的密切程度,同时粮⾷也是⾷品、医药、化⼯、酿造等很多⼯业⽣产必不可少的原料。

⼈民⽇常⽣活、⼯农业扩⼤再⽣产都是以粮油作为⽣活、⽣产的基础,如果没有粮⾷储藏,⽇常⽣活与扩⼤再⽣产就⽆法保证。

第三,粮⾷是备战备荒的重要战略物质。

中国有句古训,叫做“国以民为本,民以⾷为天,⾷以粮为主”,粮⾷是中国农业的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始终处于⼗分重要的地位。

⾃古以来就有“粮⾷紧,天下紧”、“粮⾷定,天下定”,“⼿中有粮,⼼⾥不慌” 的说法,粮⾷是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维持市场与社会稳定和保障⼈民安居乐业的⽀柱;“兵马未动,粮草先⾏”,粮⾷是“备战备荒”的战略物质,有粮⾷储藏,不管遇到何种灾荒、战事,国家都可应付⾃如。

玉米储藏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_唐芳

玉米储藏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_唐芳

玉米储藏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唐 芳 程树峰 伍松陵(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100037)摘 要 采用储粮真菌孢子计数法,对不同含水量的玉米在储藏期间,主要危害真菌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

将新玉米清理、除杂后,采用喷雾法将水分调至14%、15%、16%、17%、18%五个梯度,于30 恒温恒湿箱中储藏,定期取样,检测孢子数、水分、温度等指标,实验为期60d。

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玉米储藏危害真菌以灰绿曲霉和白曲霉为主;在水分16%下,以灰绿曲霉生长为主,随着水分和储藏时间增加,与其危害程度有明显的规律性;在水分17%、18%时,以白曲霉生长为主,其对储粮的危害与储藏时间和水分有明显的相关性;两种曲霉具有典型的储粮真菌生长特征,即孢子菌丝孢子,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孢子呈动态上升趋势,与玉米危害程度有明显的相关性。

关键词 玉米储藏 危害真菌 生长规律我国是世界玉米第二生产大国,年产量在1.4亿吨左右,产品主要用于饲料、食品等行业。

与稻谷、小麦相比,玉米属不耐储品种,玉米在储藏期间真菌危害一直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收购的玉米的水分上升,这个问题就愈来愈突出。

开展玉米储藏真菌生长规律的研究,探讨玉米真菌危害的早期检测技术,这对我国储粮安全是十分必要的。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Lichtwardt,R.W.等对储粮真菌进行了调查和分类[1];随后,Barron,G.L.等对导致储粮劣变的真菌进行了研究,发现灰绿曲霉和白曲霉是引起储粮劣变主要真菌[2];Pitt和Magan 等对储粮真菌生长所需最低水分活度做了研究[3-4];Ayerst和Hill等研究了主要储粮真菌的生长条件[5-6],另外,我国不少学者也在储粮真菌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7-8]。

通过采用储粮真菌孢子计数方法,对玉米在储藏期间危害真菌生长变化的规律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我国储粮真菌危害早期检测技术的研究提供一些基础参数。

1 材料与方法1.1 样品新玉米:昌平区北七家镇集贸市场基金项目:科技部!十一五∀重点科技支撑项目(2006BA D08B07-2)收稿日期:2007-06-28作者简介:唐芳,女,1978年出生,助理研究员,粮食微生物1.2 试剂和仪器72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分析仪器厂; QLY-T型钳式粮食水分快速测定仪:山东青州市巨丰粮油仪器厂;HPS-250生化培养箱:哈尔滨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 谷储 藏 危 害真 菌 生 长 与 C 2 度 的相 关 性 O浓
唐 芳 程树 峰 伍松 陵
10 3 ) 0 07 ( 国家粮 食局 科学 研究 院 , 京 北
摘 要
采 用危 害真 菌孢 子计数 法 和便携 式储 粮危 害生物 快速检 测 仪 法 , 究 了稻 谷 储藏 过 程 中危 害真 研
菌生 长与 C , O 浓度 的 关 系。选择 不 同水分 的稻谷 样 品 , 不 同温度 下储 藏 6 , 用 两种 方 法 对各 稻 谷样 品 在 0d 采
真 菌 生长与 C 浓度进 行检 测 , 对检 测 结 果 进行 相 关性 分 析 , 相 关 系数 分 别 为 ,r 0 99 1 2 O 并 其 = .5 (5℃ ) 和
r = . 4 ( 0℃ ) 0 9 39 3 。在我 国南方 某地 , 选择 了 3个储藏 稻谷 的 平房 仓作 为 实验 仓 , 仓设 3 每 O个采 样 点 , 采样 深度 为 O 3 I对 各采样 点 的真 菌 生长与粮 堆 和仓 内环境 中 C 浓度 进行 了研 究 , . 5I, T O 并对 检 测 结果进 行 相 关性
分 析 , 关 系数 分别 为 r 0 9 8 相 2= .9 4和 r= .8 。研 究表 明 , 2 09 87 稻谷储 藏 过程 中危 害真 菌 的生 长与 C 浓度 具 O
有 良好 的相 关性 。
关键词 稻谷储 藏 真 菌 生长
危 害真 菌孢 子 计数
C 浓度 O
中 图分 类 号 : s一32 1 年3月 01中国粮 油学报
J u n ft e C i e e Ce e l n l s c ain o r a o h n s r a sa d Oi As o it l h s o
Vo . 6. . 1 2 No 3 M a . 01 r2 l
第2 6卷第 3期
于显 微镜 下进 行危 害真 菌孢 子计 数 。
12 3 C 2 . . O 测定 采 用便 携式 储粮 危 害生物快 速 检测仪 法 。 12 4 水 分 测定 ..
究 和 相关 检测 仪 器 的 开发 , 提供 一 些 技术 支 持 。
有 发生 , 特别 是 在 我 国南 方 地 区这 种 现 象 还 比较 普 遍 。建 立储 粮 真 菌 危 害 早 期 检 测 方 法 , 解 决 这 一 是 问题 的一 个 有 效 手 段 。 近 几 十 年 来 , 国 内外 , 在 一
稻 谷样 品 由中储 粮 总公 司某 直 属库 提供 。本 试 验所 用水 均 为去 离子水 。
粮真菌生 长 与 C 浓度 相 关性 的研 究未 见 报道 。 O
近年 来 , 前 人 的 研 究 基 础 上 , 实 验 室 对 储 粮 真 在 本 菌 危 害早 期 检 测技 术 进 行 了研 究 , 取 得 了较 大 的 并 突破 。先 后 建 立 了 两 种 储 粮 危 害 真 菌 早 期 检 测 方 法 , 种 是 危 害 真 菌 孢 子 计 数 法 , 一 种 是 便 携 式 一 另
储 粮危 害 生 物 快速 检 测 仪 法 。大 量 应 用 试 验 表 明 ,
两 种 方 法 用 于 储 粮 真 菌 危 害 早 期 检 测 是 可 行
12 2 危 害真 菌孢 子计 数法 .. 取 l.0g 品 , 5 L具塞 试管 中 , 3 L 00 样 于 0m 加 0m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03—07 (0 10 07 — 4 10 14 2 1 )3— 0 1 0
稻 谷 是 我 国 主 要 储 备 粮 种 。 在 稻 谷 储 藏 过 程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材 料 与仪器 .
中 , 菌的危 害是 一 种 常见 现 象 , 我 国一 些 地 区时 真 在
水 分快 速测 定仪 : 山东青 州市 巨丰 粮油 仪器 厂 。
12 方法 .
12 1 样 品着水 与储 藏 ..
采 用 喷雾 着 水 法 , 稻谷 样 品 的 水 分 调 至 试 验 将
所 需 的水平 , 5℃ 冰箱 平衡 2 ~ 4 在 4 8h后 , 谷样 稻 品实测水 分分 别 为 1 . % 、4 1 、4 5 、5 2 、 3 4 1 .% 1. % 1 .% 1 . % 、6 2 , 上 述 样 品 装 入 10 0 m 5 6 1. % 将 0 L广 口瓶 中, 每瓶 装 入量 约 7 0g 加 插有 温 度计 的橡 胶 塞 , 5 , 放 于 1 、5 3 5 2 、0℃恒 温箱 中储 藏 。
便携 式储粮 危 害生 物快 速检 测仪 : 自制 ;20显 E0 微镜 : 日本 Nkn公 司 ; S一20生 化 培 养 箱 : 尔 io HP 5 哈
滨东联 电子技术 开 发有 限公 司 ; L Q Y—T型 钳式 粮 食
些 学者 对储 粮 真 菌 危 害 检 测 方 法 进 行 了 大 量 的 研 究 ¨ J但 多数 研 究 成 果 仍 处 于 实 验 室 研 究 阶段 , , 实际 应 用 较 少 。 自 20 0 0年 , 国 农 业 部 等 利 用 美 C : 感 技 术 进 行 了储 粮 真 菌 危 害 早 期 检 测 方 法 O 传 的研 究 一 , 究 发 现 , 用 C 传 感 技 术 进 行 储 研 采 O 粮危 害 真 菌 的早 期 检 测 , 技 术 上 是 可 行 的。但 储 在
水, 塞, 加 用力 摇动 1m n 用 3 0目滤布 过滤 , i, 0 取滤 液

。本研 究 采 用 这 两 种方 法 , 稻 谷 储 藏 过 程 对
中真 菌 生 长 与 C 浓度 进 行 了研 究 , O 目的是 通 过 本
项 研 究 , 我 国储 粮 真 菌 危 害 的早 期 检 测 技 术 的研 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