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第11课《岩石碎裂了》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5 岩石、沙和黏土 教学课件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5 岩石、沙和黏土 教学课件
课堂达标
选择
1.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岩石的颗粒 B.所有的岩石都没有气味 C.用手触摸岩石一定会有光滑的感觉
2.下列关于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潮湿的沙容易被团成小球 B.应该用手将沙子托起,用另一只手扇动,闻一闻沙的气味 C.用手触摸沙一定会有光滑的感觉
一、填空题。
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
石可能破裂,形成较小的 颗粒 、 沙 和 黏土 。
⁠源自文库


2.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岩石的颗粒最 大 ,黏土的颗粒 ⁠
最 小 。用扇一扇的方式闻岩石、沙和黏土的气味,发现它们的气 ⁠
味 不同 。 ⁠
3.分别将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平摊在纸上, 潮湿的沙 先坍塌 ⁠
对岩石、沙、黏土的认识(班级记录表)
岩石 公园
沙 沙滩
黏土 河沟
我们已经知道岩石分布十分广泛,很容易找到岩石。 沙一般分布在海边、河边、沙漠等地,有时候在岩石的 周围也能找到沙。而黏土一般分布在岩石和土壤中。
2 比较岩石、沙和黏土
活动目的:比较岩石、沙和黏土,发现它们各自的特征。 活动材料:岩石、沙、黏土、白纸。
继续
长期的
风化
岩石
岩石碎裂
风化
小石子和沙 风化 土壤
课堂练习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沙和黏土》经典课件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岩石、沙和黏土》经典课件
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探索
探索1:寻找
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探索
把我们的发现在班级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野外寻找时, 要注意安全, 应邀请家长一 起参与。
探索
探索2:比较
岩石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沙子
黏土
放大镜
白纸
探索
(1)用感官比较
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 再用放大镜观察。
练习
2.下列关于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潮湿的沙容易被团成小球 B.应该用手将沙子托起,用另一只手轻轻
扇动,闻一闻沙的气味 C.用手触摸沙一定会有光滑的感觉
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岩石在太阳、 水、风、地震或火山的作用下会碎裂后会形 成沙、黏土。岩石、沙和黏土是常见的三种 矿物,它们的特征各不相同。
摸一摸 比较坚硬、粗糙 很坚硬、粗糙
比较柔软、细腻
握一握
没有办法团成小 球
能团成小球,一会儿就平 摊在纸上
能团成小球,要很长时间才能 平摊在纸上
画一画
无法在白纸上涂 痕
在白纸上有图痕,颜色淡,在白纸上有涂痕,颜色深,长
长度短
度长
捻一捻 无法捻
没有变化,仍然是小颗粒 会碾成粉末
泡一泡 没有变化
没有变化

2020年秋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2020年秋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新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学设计

目录

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 (2)

第1课种番茄 (2)

第2课开花和结果 (8)

第3课种子的传播 (13)

第4课专题探究:可以不用种子繁殖吗 (19)

第5课一起来养蚕 (22)

第6课母鸡生蛋了 (31)

第7课胎生动物 (37)

第2单元岩石 (42)

第8课《各种各样的岩石 (42)

第9课制作岩石标本盒 (47)

第10课岩石与矿物 (52)

第11课岩石碎裂了 (57)

第12课保护矿产资源 (63)

探究技能分类 (68)

第3单元声音 (76)

第13课声音的产生 (76)

第14课声音的强弱 (79)

第15课声音的高低 (83)

第16课设计与制作:我们的小乐器 (88)

第17课声音的传播 (91)

第18课生活中噪声 (96)

第4单元简单电路 (101)

第19课我的小灯笼 (101)

第20课电路的研究 (105)

第21课控制灯泡的亮与灭 (110)

第22课灯泡不亮了 (114)

第23课导体与绝缘体 (119)

第一单元生命的延续

第1课种番茄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粤教科技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单元“生命的延续”的第1课。本课让学生通过播种番茄种子,种植和管理番茄等一系列活动,观察番茄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的生长过程,直观感受植物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1“在花盆里播种”,本活动先让学生学习用点播法播种番茄,然后交流播种后的管理方法,初步了解植物的生命是从种子开始的,为后面观察番茄完整的生命周期做好准备。活动2“发芽了,长大了”,本活动让学生持续观察番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过程,知道植物的茎和叶等器官在生长过程中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岩石》课件(共8课时)

粤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岩石》课件(共8课时)

要比较的2块岩石 互相刻划
比较岩石的硬度:方法一
不同的岩石互相刻划,比较划痕深浅
操作: AB两块岩石互相刻划
观察比较:
A岩石的划痕较浅 B岩石的划痕较深
判断: A岩石比B岩石硬
比较岩石的硬度:方法二
用不同硬度的物体来刻划岩石,根据岩石是否 留有划痕进行比较硬度
用指甲刻划
留有划痕: 很软
没有划痕
用铜钥匙刻划
你认为应该选择哪种岩石上面建造才比较合适?
建筑高楼大厦、水坝、桥梁等工程时,选择建造在坚固的 岩石上。岩体的坚固、稳定性对工程有重要的影响。
粤教科技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岩石
怎样判断是不是同一类岩石?
这些岩石的大小和形状都 不一样,是同一种岩石吗?
怎样给岩石分类?
观察特征
找出标准 进行分类
1) 轻轻敲击倾听岩石发出的声音 2)滴清水观察岩石的吸水情况 3)敲打岩石观察岩石的坚固程度
动手做
用更多的方法观察岩石,并及时记录发现
整理记录观察发现,形成我们的实验结果
整理和分析
根据实验发现,整理我们的实验结果 岩石的观察发现
岩石 名称
花岗岩、玄武岩 大理岩、石灰岩
泥灰岩、砂岩
页岩、泥岩
观察 发现
2.集中各组的主题海报,并进行布置,举办班级 岩石展览会,了解更多岩石知识。

科学《岩石、 沙和黏土》说课稿

科学《岩石、 沙和黏土》说课稿

科学《岩石、沙和黏土》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岩石、沙和黏土》。

一、说教材

第五课作为《岩石与土壤》单元中的过渡课,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在充分观察了解岩石、矿物的特征之后,从本课开始对土壤的各方面特征进行观察研究,将岩石和土壤建立关联,指导学生初步认识到土壤是岩石风化而成的。教材通过岩石、沙、黏土的发现地的观察,以及对它们特征的观察、比较,知道了岩石、沙、黏土所处的环境不同,在颜色、颗粒大小、气味、黏性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岩石、土壤”的完整知识体系,体现大单元结构知识概念的连贯性、整体性。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四年级的学生对于岩石和矿物已有了基础性的认识,而且学生对岩石、沙、黏土三种物质并不陌生,但是不清楚三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不知道沙、黏土是由岩石变化而来,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将岩石、沙和黏土放在一起,利用感官、借助工具去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异同,感知物质形态的变化,是四年级学生非常乐于探究的,借此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并且提高他们的归纳总结能力。同时让学生运用分析、推理的方法,从中发现三者之间

的关联,逐步建构起土壤是岩石风化形成的这一科学概念,帮助学生形成关于“岩石、土壤”的完整知识体系,体现大单元结构知识概念的连贯性、整体性。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7 地表物质的迁移》ppt课件

《17 地表物质的迁移》ppt课件
不同的条件: 一块土地坡度大,一块土壤坡度小。
;.
20
我们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题目: 降雨量的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我们的猜测: 降雨量越小,土地受侵蚀程度小,降雨量越大,土地受侵蚀的程度大。 相同的条件: 两边植物覆盖率一样,坡度一样的土地,喷水的高度一样
不同的条件: 一块土地降雨量大,一块土地降雨量小。
;.
37
钟乳石的成因
• 在石灰岩地区,河水顺着地球表面岩石的缝隙渗入地下。溶解后的石灰岩被 水体所携带,在溶洞的洞壁和洞底沉积下来。这些晶体凝结在一起,渐渐形 成向洞底下垂的又长又粗的管状柱体,这就是钟乳石。
• 在水滴落到洞底的地方,水滴留下的沉积物逐渐往上堆积,就形成石笋。 • 当钟乳石和石笋相接到一起时,便形成完整的石柱。
;.
21
这个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准备用什么模拟雨水?用什么模拟土地? 实验时要观察记录什么?
;.
22
实验注意事项: 1、小组分工合作 2、实验中雨水要尽量洒在土地上 3、认真观察记录实验中的现象,一边观察一边记录
;.
23
实验前
实验后
;.
24
;.
25
雨点降落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 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酒精灯、火柴、石块、镊子、盛水的烧杯等。 1. 点燃酒精灯(注意正确使用!)。 2. 用镊子夹住岩石在酒精灯外焰上加热。 3. 把加热后的岩石立即放入冷水中观察。 4. 反复实验几次,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

岩石与矿物ppt课件

岩石与矿物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12
矿物整理光版泽课件
13
硬度: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研磨的能力。
硬度对比的标准,从软到硬依次由十种矿物组成,称之为 摩氏硬度计。
整理版课件
14
解理(cleavage)
矿物晶体在外力作用下(如敲打、挤压等)下沿着一定方向 发生破裂并裂成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这些光滑的平面 称为解理面。
35
3.5.6 沉积岩的分类及主要沉积岩特征
整理版课件
36
整理版课件
37
3.6.1 变质岩的定义
3.6 变质岩
由原先存在的岩石(火成岩、沉积岩或早期变质岩),在温度、压力、 应力发生改变以及物质组分加入或带出的情况下,发生矿物成分、结构 构造改变而形成的岩石即为变质岩。这种改造过程称为变质作用。
一般按成因发质岩癿极造可分为片麻状41368发质岩癿分类4337三大类岩石癿相互转化4638风化岩不残积土381风化岩不残积土癿定义地壳浅表层癿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等风化营力作用下其结极成分和性质已产生丌同程度癿发异癿岩石称为风化岩已完全风化成土而未经搬运残留在原地癿土则定名为残积土
第3章 矿物与岩石
3.5.2 沉积岩的形成 沉积岩的形成一般经过了先成岩石(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遭受风
化、剥蚀破坏,破坏产物被搬运至一定场所沉积下来,再固结成岩的
过程。具体经过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四个阶段。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设计

最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设计

5.岩石、沙和黏土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 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 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 能够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 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 敢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热爱自然,意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一、教学过程

(一)聚焦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它破碎后会形成什么?它和砂以及黏土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关于岩石、沙和黏土的知识。

(二)探索

1.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等)

2.比较岩石、沙和黏土

(1)看: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发现:岩石是灰黑色的,形状不规则,最大;沙是棕黄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浅黄色的。

(2)闻: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发现:岩石无明显气味;沙无明显气味;黏土有明显气味。

(3)摸、捻: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发现:岩石颗粒最大,沙颗粒较小,黏土颗粒最细密。

(4)团球散落: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

能平摊在纸上。

发现: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从而说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5)涂痕: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土壤,在白纸上图痕,用手抖一下纸。

发现:沙掉下来了,没有留在纸上,黏土牢牢粘在纸上,没有掉落,再次证明沙比黏土黏性差。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岩石受热遇冷会怎样》导学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岩石受热遇冷会怎样》导学案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岩石受热遇

冷会怎样》导学案

一、导入新课

商品房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见到最多的建筑物之一。我们知道建筑物由许多材料组成,其中有一种材料叫做岩石。你们知道岩石是怎么形成的吗?岩石在受到热或者遇冷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大家一起来探索一下吧!

二、探究实验

实验材料:

- 一块花岗岩

- 一个玻璃瓶子

- 温水

- 冰块

实验步骤:

1. 把花岗岩放入玻璃瓶子中。

2. 用温水倒满瓶子,观察花岗岩的变化。

3. 把冰块放入瓶子中,观察花岗岩的变化。

4. 将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实验结果:

- 当花岗岩受热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你知道这是为什

么吗?

- 当花岗岩遇冷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三、讨论与总结

1.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岩石在受热时会发出声音,这是因为岩

石中的水分受热蒸发产生气体,使岩石发生变化。

2. 当岩石遇冷时,由于温度的变化,岩石中的水分会凝结成冰,使岩石发生裂纹或碎裂。

四、思考题

1. 为什么岩石受热时会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2. 为什么岩石遇冷时会发生裂纹或碎裂?

五、小结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岩石在受热或者遇冷时会发生一系列变化。深入研究这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岩石的性质和形成过程。继续努力,对科学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岩石碎裂了课件

岩石碎裂了课件
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土壤资源?
由坚硬的岩石变为疏松的土壤,通常都要经历漫长 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作业设计
一、填空题。 1、长期的( )变化、( )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 )等自然因素会引起岩 石之间互相( )和( )也会对岩石造成破坏,使其碎裂! 2、巨大的岩石块会变成( ),再由( )变成( ),最终形成颗粒更细小的 ( )。 3、在自然界中常能看到岩石( )的现象,如山上裸露的岩石有大小不一的( ), 山脚下常堆有( ),河滩有很多的( )。 4、河中的岩石受河水搬运和冲磨,同时岩石之间长期互相( )和( ),不断发生 碎裂、变小、变圆滑。经过漫长的作用,就形成了( )。 5、由坚硬的( )变为松软的( ),通常都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 要珍惜宝贵的( )资源。
课后实践:课后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活动手 册第11页“任务2”中。
温馨提示:除了用番茄种 子,也可以用其他根系较 发达的植物种子。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1.阅读资料,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1.阅读资料,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你能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 系生长会造成岩石碎裂吗?
鸡蛋壳模拟岩石。 来自百度文库苗模拟在岩石中生长的植物。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你能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 系生长会造成岩石碎裂吗?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教案与反思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5课时  岩石、沙和黏土教案与反思

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

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第5课时岩石、沙和黏土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岩石碎裂后会形成沙、黏土。

2.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各不相同。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观察、比较岩石、沙和土壤三者的不同特征。

2.能够根据事实对岩石的变化进行推测。

科学态度目标

1.敢于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猜想,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建立自然界的事物在不断变化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热爱自然,意识到大自然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视觉、嗅觉、触觉感受、实验研究岩石、沙和黏土的特点。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自己搜集岩石、沙和黏土;班级记录表、放大镜、白纸。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

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岩石、沙和黏土?

它们又有什么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

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

(1)说一说我们从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在班级记录表上记录下来。

(2)比较岩石、沙和黏土。

①把岩石、沙和黏土放在白纸上,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

②分别闻一闻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③用手触摸岩石、沙和黏土,感觉有什么不同。

④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观察经过多长时间它们能平摊在纸

上。

⑤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

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

(1)我们找到的岩石、沙和黏土的特点与其来源地有什么关联?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8 岩石、土壤和我们 课件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 3.8 岩石、土壤和我们 课件

合作探究
我国矿产 资源现状
虽然我国矿产资源的种类和总量都居世 界前列,而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 平的58%,居世界第53位,个别矿种 甚至居世界百位之后,而且矿产资源中 部分矿种贫矿多、富矿少,多种分矿多 、单一矿少,地区分布不均匀以及地质 矿产条件复杂等。因此我国是一个矿产 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但又是一个矿产 资源严重不足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 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
课堂练习
1、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一些矿物如石膏可供我们制作食物食用。( √) (2)地球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可以任意开采。(✘) (3)土壤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以及腐 殖质、水和空气等。( √) (4)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 (5)利用生物方法防止农林病虫害可以减少农药的污 染。( √)
新知讲解
用图表表示岩石、矿物和土壤之间的关系。
想一想
①构成地球的重要资 源包括哪些? ②它们的主要成分有 哪些?
新知讲解
从这张图上知道了哪些信息?
①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 的重要资源。 ②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变 成了土壤。 ③矿物是构成岩石的重 要成分。 ④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 砾、沙、黏土、腐殖质 、水、空气等等。
分角色扮演多种植物和 动物,表现它们分别能 从土壤中获得什么。
百度文库 新知讲解
探索:保护自然资源
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 资源,也人类人们生产生活的 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 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 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 地利用岩石和矿物。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岩石与生活)新课件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 (岩石与生活)新课件

一、说教材
《一次神奇的旅行》是大象版最新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 开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清晰地认识到消化系统的各器官, 了解到了各消化器官的位置,初步感知它们在消化过程中作用。
本课以学生们讨论的话题“吃下去的食物去哪里了”为起点,聚焦 到“人是如何消化食物的”这一问题,进而创设“胶囊小导游”游历 人体消化道,讲述消化过程的情境。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人体的 消化器官和食物的消化过程,并利用图画与人体模型认识人的消化器 官有哪些。然后对照模型与自身,认识各器官在人体的位置。
三、Biblioteka Baidu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分析资料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和食物的消化过程。 (2)能借助简单的图形、文字和表格,记录、描述并整理信息。 (3)利用图画与人体半身模型认识人的消化器官,对照模型与自身 ,认识各器官在人体的位置。 (4)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人体的消化器官表现出探究兴趣。
四、说教学重难点
2、进一步了解"人体的消化器官"。 (1)出示标准的人体消化系统图,让学生对比自己的初始想法,并建立较 为完善的认识。
(2)利用此图进行消化过程的分析。 ①、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哪些? ②、食物是通过什么器官被运输到胃里的? 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实验完后请告诉我塑料软管相当于哪一个器官。 (将馒头掰碎,模拟牙的作用,当馒头进入食道时,可以把馒头塞入软管, 进行推动)

3-5《岩石、沙和黏土》精编课件

3-5《岩石、沙和黏土》精编课件
颗粒细腻
任务二:观察潮湿的沙和黏土 思考:如果用水润湿沙和黏土,哪个能团成小球?
①分别用药匙取适量 沙和黏土放在手心,用滴 管滴少量水润湿,试着团 成小球,观察现象。
②用手指分别蘸 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 在白纸上涂痕,过一 会儿,把白纸竖起抖 一抖,观察痕迹。
发现
团成小球
发现
涂痕
黏土颗粒小,颗粒间隙小, 容易团成小球;沙颗粒较大,颗 粒间隙大,不容易团成小球。
第( )组
活动 内容
1.预测哪种土壤渗出的水最多。 2.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到达同一高度。 3.将等量的水分别缓慢地倒入三个漏斗中。 4.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
1号土壤渗水速度快,杯中接的水最多。 1号土壤颗粒大、含沙量多、间隙大。 2号土壤渗水速度慢,杯中接的水最少。 2号土壤颗粒细腻、含沙量少、间隙小。
黏土颗粒间隙很小,黏性大, 会在白纸上留下痕迹,沙颗粒间 隙大,没有黏性,不会在白纸上 留下痕迹。
活动记录

闻 特捻 征
团球 涂痕
岩石 红褐色、 颗粒较大 无味
颗粒坚硬
沙 棕色、 颗粒中等
无味 颗粒比较
粗糙 没有黏性
没有黏性
黏土 土黄色、颗
粒最小 泥土气味
颗粒细腻
黏性大 黏性大
1.思考:大自然中的沙是怎么来的呢? 沙颗粒较大,是由颗粒更大的物质(岩石)

《工程地质》PPT课件

《工程地质》PPT课件

2018/11/25
11
1.5.4 地下水的运动
法国学者达西于1856年通过砂土 的渗透实验,发现地下水的运动 规律,称为达西定律。
层流:即相邻两个水分子运动的轨迹相互平行而不混流。 达西定律:在层流条件下,土中水渗流速度与能量(水头)损失之间的关系 的渗流规律 达西根据实验发现,单位时间内的渗 出水量q与圆筒断面积A和水力梯度i成正 比,且与土的透水性质有关
(第四纪沉积层)
2018/11/25
4
1.2 矿物与岩石
矿物的种类:原生、次生
矿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形态、颜色、光泽、
硬度、解理、断口 鉴定:肉眼鉴定、偏光显微镜
2018/11/25
5
岩石wk.baidu.com类型和性质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硬质岩石(fr≥30kPa)软质岩 风化程度 :未风化、微风化、中等风化、强 风化。
2018/11/25
17
管涌现象的防治 (1)改变水力条件,降低水力梯度,如打板桩。(同流土) (2)改变几何条件,在渗流逸出部位铺设反滤层是防止管涌 破坏的有效措施。
水位
回填中粗砂
砂垫层
加筋土工布
抛石棱体
设置反滤层,既可通畅水流,又起到保护土体、防止细粒流失而 产生渗透变形的作用。反滤层可由粒径不等的无粘性土组成,也 可由土工布代替,上图为某河堤基础加筋土工布反滤层 2018/11/25 18

四年级上册科学-从岩石到沙子粤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从岩石到沙子粤教版
象,最终使岩石变成碎石、沙和土壤。这就是自然界中普 遍存在的岩石风化现象。
课后活动:
寻找身边关于岩石风化的现象,并做记录。
汇河报中我 的们岩的石实受验河观水察搬发运现和冲磨,同时岩石之间长期互相碰撞、摩擦,不断发生碎裂、变小、变圆滑。
怎在样水在 流短的时搬间运里下验,证岩岩石石互的相碎碰裂撞是引否起与、气撞温碎变、化疏有松关。?
在气自温然 变界化里会,导这致些岩影石响碎岩裂石、碎不裂断的变自小然。力量是单独作用的吗?还是联合作用的?
课加后热活 至动高:温后马上冷却,并反复加热wk.baidu.com冷却
寻岩找石身 在边山关坡于上岩日石晒风雨化淋的引现起象的,热并胀做冷记缩录会。导致岩石慢慢发生碎裂吗? 第气1温4变课化从会岩导石致到岩沙石子碎裂、不断变小。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搬运和冲磨,同时岩石 岩植石物在 的山根坡系上在日岩晒石雨裂淋缝引中起逐的渐热长胀粗冷,缩也会导使致岩岩石石碎慢裂慢。发生碎裂吗?
沙在漠大中 自的然岩中石,长岩时石间收受到到的风冷沙热的作磨用损是,一也个会漫慢长慢的碎、裂反、复变的小过程。, 怎样才能模拟岩石由昼夜气温引起的冷热变化?
这怎就样是 在自短然时界间中里普验遍证存岩在石的岩碎石裂风是化否现与象气。温变化有关? 怎自样然在 界短里时有间哪里些验力证量岩能石使的岩碎石裂碎是裂否?与气温变化有关?
变化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土壤资源?
由坚硬的岩石变为疏松的土壤,通常都要经历漫长 的过程。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宝贵的土壤资源。
课件设计:余晴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你能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 系生长会造成岩石碎裂吗?
鸡蛋壳模拟岩石。 幼苗模拟在岩石中生长的植物。
利用以下实验材料,你能设计模拟实验来验证植物的根 系生长会造成岩石碎裂吗?
实验步骤:
1.在蛋壳里填满土壤,放置在玻璃杯内。
2.在土壤上撒几粒种子,盖上一层薄的 土壤。 3.将玻璃杯放置在盘子上,并放到温暖、 明亮的地方。 4.每天适量浇水,持续观察几周,记录 蛋壳的变化情况。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四年级上册
第2单元 岩石
第11课 岩石碎裂了
郊外的这些岩石有什么特点?
大小不同,有些岩石上有裂痕。
岩石碎裂了
这块岩石怎么有这么大的裂缝呢?
在自然界里,你还在哪里见过岩石碎裂的现象?
山上 在河滩上
在大自然中,岩石碎裂是一种普遍的自然现象。
裸露在外的岩石会逐渐碎裂,这是什么原因 造成的?
课后实践:课后进行实验,并将观察发现记录在活动手 册第11页“任务2”中。
温馨提示:除了用番茄种 子,也可以用其他根系较 发达的植物种子。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1.阅读资料,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1.阅读资料,描述土壤的形成过程。
万物赖以生长的土壤从哪来的?
昼夜气温变化? 岩石之间互相摩擦、撞击? 植物的根系在岩石的裂缝中生长? ……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岩石的碎裂与昼夜温差变 化有关?
模Leabharlann Baidu实验
模拟岩石受热
反复几次
模拟岩石受冷
在大自然中,岩石受到的冷热作用是一个漫长的、反 复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将岩石进行反复加热和冷却。
岩石互相碰撞、摩擦后也会碎裂吗?
岩石被撞裂、撞碎,碎石边缘比实验前 圆滑,瓶子中产生许多碎石、沙子和细粉
昼夜气温变化、岩石互相碰撞和摩擦都会导致岩石碎裂、 不断变小
解释:鹅卵石的形成
在河滩上 河中的岩石受河水搬运和冲磨,岩石之间长期互相碰撞、
摩擦,不断发生碎裂、变小、变得圆滑。经过漫长的作用,就 形成了鹅卵石。
植物的根系在岩石裂缝中生长,也会使岩石碎裂吗?
怎样做模拟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
将敲碎的几块岩石放入塑料瓶里,拧紧瓶盖,用 力摇晃一段时间,观察岩石的变化情况。
活动:做模拟实验来验证猜想
1.分别做实验验证昼夜温差变化、岩石之间的互相碰撞和摩擦 会导致岩石碎裂。
2.记录实验发现。
汇报我们的实验观察发现
岩石会碎裂,变小,碎石边缘比较锋 利,用来冷却岩石的水中也有从岩石上脱 落的碎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