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数学植树问题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数学植树问题教案(精选8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植树问题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知道和掌握在一条线段上植树问题的规律,会正确解决类似的数学问题。
引导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法分析理解题意,初步培养学生解决植树问题的有关能力。
2.经历用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策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
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3.体会植树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与求知欲望,渗透对应思想,并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渗透对应思想师:同学们,认得这是什么吗?师:你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说说它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师:你们知道这样的排列叫什么排列吗?师:一片面包间隔一片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种排列叫"间隔排列"。
师:下面有个挑战性的问题。
刘老师听说最近有一个面包店要做一块全世界最大的三明治,供几百人吃一餐。
面包片,肉片按以上间隔排列,正好排完,不用数,你能判断面包片与肉片谁的数量多?师:为什么你认为面包片多?师:同学们说的真棒!因为前面都是一一对应,最后一个是面包,所以面包片多。
今天我们就用"一一对应"的思想来研究植树问题。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建立数学模型㈠探究植树问题的三种情况师:几个月前,我们福州新修建了一条步行街,即台江步行街。
师:这么美的步行街在建设初期只是一条光秃秃的道路,怎样美化它呢?可以在街旁种树!瞧!(课件出示题目:给1000米长的台江步行街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需要准备多少棵树?)师:从图上中你得到什么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请你先猜一猜。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1、重视知识的迁移和转化。
知识迁移法就是利用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启发学生进行新旧知识对照,由旧知识去思考、领会新知识,学会学习的方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两端栽树时的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掌握了两端栽树的解题方法,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学生已经发现了“两端栽树”的规律,这时老师提出如果两端都不栽树,棵数和间隔数之间又会有怎样的规律呢?有了前面学习的基础,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想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
通过动手操作,形成知识的迁移和转化,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规律,让学生的研究成果被认可,让学生有成就感,从而也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2、重视独立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有了前面的学习基础,先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再合作交流。
通过简单的例子验证前面的猜测,发现两端都不栽树的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复杂问题从简单入手的数学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体验。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学生准备直尺教学过程⊙对比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复习题:在一条60 m长的。
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都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指名汇报)(2)对于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和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指名回答:棵数=间隔数+1)2、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对于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非常好!如果老师把上题改为:在一条60 m长的小路的一旁栽树,每隔3 m栽一棵(两端不栽),一共要栽多少棵树?(1)想一想,这道题与上一道题相比较,有什么变化?(2)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两端不栽”的。
(学生思考后自由汇报)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两端不栽”的植树问题,看一看棵数与间隔数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开展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环境。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7篇)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使孩子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2. 初步培养孩子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 让孩子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孩子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用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栽树的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设计理念: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孩子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老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植树吗?你植过树吗?(生答)植树能绿化环境,造福人类。
在生活中,常常遇到在路的一边、间隔一定的距离植树,这就需要计算准备多少棵树苗。
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比如在公路两旁安装路灯、花坛摆花、站队中的方阵等等,在数学上,我们把这类问题统称为“植树问题”。
二、揭示学习目标:(媒体出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解决哪些问题呢?1. 能根据相关条件,求出需要多少棵树苗或计算两树间的距离。
2. 能利用植树问题,灵活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三、探究新知:1. 出示例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生读题)师:你会计算吗?(让孩子回答)你算的对吗?请同学们自己动脑来验证一下。
学习提示:(媒体出示)①假如路长只有10米,要栽几棵树?如果路长是20米,又要栽几棵树?请你画线段图来看看。
②通过上面的分析,你能找出什么规律?和同桌或小组内说说。
③现在你能算出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吗?④你还有别的想法吗,在小组内说说。
2. 孩子自学探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P117—118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探索发现“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四、教学难点:运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法要素: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四年级学生具备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原型:需要用“植树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的实际问题。
3、探究的问题: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过程:(一唤起与生成谈话: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创造了幸福的生活,而在我们的手上也隐藏着数学的奥秘,看看你的小手,从中你得到了什么数字?老师从中也得到了一个数字—4,你们知道它指的是什么吗?我们小手中存在的这个有趣的数学问题,就是植树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植树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究与解决1、重点探究两端都栽的植树情况出示问题:为了绿化校园,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每隔5米栽一棵,想一想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请你用一条线段表示小路,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展示三种情况图。
让其说一说想法。
这三种情况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先来研究两端都栽的情况。
在20米小路一边栽树,两端都栽,除了隔5米栽一棵,还能隔几米栽一棵?请你自己确定每隔几米栽一棵,算一算需要多少棵树苗。
也可以象刚才那样把你的想法画出来。
(独立思考完成哪位同学先来说一说你的想法?师演示线段图刚才同学们都是用画图的方法解决了问题,如果在全长100米、1000米的小路一边栽树,你还画图吗?那怎么办?生说算式,课件演示。
大家看,尽管同学们栽树时间隔的长度不一样,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大家发现了吗?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植树问题教案》
《植树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植树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讨论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树问题的引入:介绍植树节的意义和我国的植树政策。
2. 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树、树苗、植树、绿化等。
3. 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等距植树、环形植树、不规则植树等。
4. 植树问题的实际应用: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和一般规律。
2. 教学难点:如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植树问题。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引入植树节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植树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引出植树问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3. 课堂讲解: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4. 实践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应用问题,并给出解答。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沟通交流能力等。
4. 课堂小测: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植树问题知识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树问题》相关教材或教辅资料。
2. 课件:制作相关课件,辅助讲解植树问题。
3. 实例图片:收集一些道路绿化、公园植树的图片,用于课堂讲解和展示。
4. 练习题库:准备一些有关植树问题的练习题,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堂小测。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植树节的背景和意义,学习植树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第2周:讲解植树问题的一般规律,分析实际应用问题。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
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有有名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意为自我反省。
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整编的小学数学植树问题教案【4篇】,欢迎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植树问题》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都种、只种一端、两端不种三种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难点:发现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培养意识1、师:同学们好!一起来看两组画面。
(给学生播放荒漠化严重的和绿化优美的两组图片。
)师:看了这两组画面,你更喜欢哪一种呢?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美丽的环境呢?生:植树。
师:植树造林,保护环境,让我们拥有一个充满鸟语花香的绿色花园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尽的义务!师:说到植树,大家知道吗?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植树可是有一定的学问的,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植树问题”。
——板题2、出示教学目标3、师:见过路边种树吗?一般情况下,每两棵树间距离怎样呢?(相等)一般情况下路边植树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都是相等的,我们也可以叫做等距离植树。
师:在路的一边等距离地植树会有几种情况呢?大家想不想亲手种种看?二、动手种树——探讨规律1、动手“种”树师:大家先看老师为大家准备的材料……(师介绍)出示操作要求:在路的一边,等距离植树,种完后小组里交流看看有几种情况?学生动手植树,师巡视。
2、交流方案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组的种树方案。
两端都种两端不种只种一端3、仔细观察,每棵树之间都有间隔,那么植树的棵数跟间隔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生仔细观察,得出猜想:两端都种棵数=间隔数+1两端不种棵数=间隔数-1只种一端棵数=间隔数三、验证规律1、师:通过仔细观察,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猜想。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精选13篇)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数学《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合作探究,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由现实问题到构建数学模型的过程,理解并掌握植树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探究、交流、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初步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培养学生针对不同问题的特点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索、构建模型、用模型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归纳规律对后续学习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探索归纳规律的意识,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和交流中探索并发现间隔数与棵数的规律。
并能运用规律解决实际的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纸条。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明确课题在我国的北方经常出现沙尘暴天气,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张有关沙尘天气的图片新闻。
(课件出示沙尘暴的图片)同学们知道吗?实际呀沙尘天气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正因为以前人们的乱砍乱伐,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环境,才会出现今天的沙尘天气。
最近呀咱们这个城市也经常出现雾霾天气,雾霾比沙尘暴天气危害更大,那雾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不便呀?那你们知道治理沙尘和雾霾天气最好的办法是什么?(植树造林)。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设计植树方案为了改善我们的校园环境,让大家呼吸到更新鲜的空气,学校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你们认为应该怎么种树?只让学生口答方案,追问有哪三种方案?(两端种树、一端种树、两端不种)。
2024最新-《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
《植树问题》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以下是可爱的小编给大伙儿分享的5篇《植树问题》教案,欢迎阅读。
《植树问题》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借助围棋盘探讨封闭曲线(方阵)中的植树问题。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封闭曲线(方阵)中探讨植树问题。
教学难点:用数学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情境导入(课件出示)(1)在100米的小路边,每隔5米种一棵柳树,两端都要种,一共种了多少棵?(2)校园图书馆和体育馆两栋楼之间长40米,每隔4米种一棵柏树,一共种了多少棵?师:(第一题)1000÷20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加1?(两端都栽:棵数=间隔数+1)师:40÷4求的是什么?又为什么要减1呢?(两端不栽:棵数=间隔数—1)。
让学生说出每个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你能说说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二、探索新知。
1、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板书课题:封闭图形的植树问题2、运用规律。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12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盆花,一共需要多少盆花?(1)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独立完成。
(2)理解圆形的株数与间隔数相等,列出算式:12÷2=6(盆)3、课件出示一个圆形,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4、发现规律:在圆形的花坛上种树,棵数=间隔数。
圆形花坛的`一周全长50米,如果沿着这一圈每隔2米摆放一盘花,一共需要多少盘花?5、学习例题:(1)课件出示例题。
例:在围棋的每边都放19个旗子,最外层一共可以放多少个旗子?(2)生读题,独立列出算式学生小组合作,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设想:(一)教材简析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通过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一些规律,抽取出其中的数学模型,然后再用发现的规律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视实际问题。
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是实际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思想方法。
植树问题通常是指沿着一定的路线植树,这条路线的总长度被树平均分成若干段(间隔),由于路线的不同、植树要求的不同,路线被分成的段数(间隔)和植树的棵数之间的关系就不同。
例1是探讨关于一条路线的植树问题并且两端都要栽树的情况,让学生先通过划线段图来发现栽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再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通过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同时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抽取数学模型的能力。
(二)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首先通过课前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利用孩子们自己的双手五指间的空格引出“间隔”,并举例说出生活中的“间隔”到处可见,从而引出课题。
其次,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最后,教学过程利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力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目标:1、在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
2、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进一步理解间隔数与棵数之间规律,并解决简单的植树问题。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整理的植树问题教学设计(优秀7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四下P117-P118页《植树问题》例1、例2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种树棵树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灵活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新课标实施,数学教材进行了相应的改革,数学思想方法的重要性更为彰显。
每册教材通过“数学广角”来进一步渗透数学学习的思想、方法,加强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解题不是主要的教学目的,主要的任务是向学生渗透一种思想,一种在数学上、在研究问题上都很重要的思想--化归思想。
本课的设计,主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开放性的设计,让学生在设计植树方案的过程中通过画图亲身体验在三种种植情况下,选择的间隔不同,但棵数〔baihuawen〕与间隔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体验,建构植树问题的模型,再运用模型解决生活中的类似问题。
教学中重在让学生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更注重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师: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么节日吗?(植树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植树问题二、引导探究1、创设情境,理解概念(1)出示:“为了美化环境,学校准备在操场边上的一条100米长的小路一边植树,总务主任需要准备多少棵树苗呢?(2)理解题意。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用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 作为⼀名⽼师,可能需要进⾏教案编写⼯作,教案是教材及⼤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来参考⾃⼰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植树问题的教案(通⽤6篇),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植树问题的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1 教学⽬标: 1.通过探究发现⼀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端要种、两端不种三种不同情况植树问题的规律。
2.使学⽣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法。
3.让学⽣感受数学在⽇常⽣活中的⼴泛应⽤,尝试⽤数学的⽅法来解决实际⽣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的应⽤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教学过程: 1、课前谈话: 今天来这⾥上课,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师挺⾼兴的,这么多⼈,正好做⼀个公益宣传,请看-- 春天,是植树的最佳时间,在座各位朋友,同学,为了我们地球⽣命,给这些孩⼦们⼀个健康的环境,请爱护树⽊,有钱出钱,有⼒出⼒,多多种树!⽀持的,⿎⿎掌!谢谢! ⼀、创设情境,出⽰问题(2分钟) 1、揭⽰课题(2分钟) 师:你们觉得种树与数学有联系吗? ⽣:间隔,⽶数等等问题。
师:种树与数学之间确实有联系,这节课我们就⼀起在种树问题上研究数学。
(课件出⽰课题:植树问题) 2、出⽰问题 课件出⽰问题:同学们在全长1000⽶的⼩路⼀旁植树,每隔5⽶栽⼀棵(两端要栽)。
⼀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化繁为简,解决问题(26分钟) 1、理解信息(2分钟) 师:能看懂吗?告诉我们哪些信息? ⽣:全长100⽶,每隔5⽶等等 师:每隔5⽶是什么意思? ⽣:就是两棵树之间的“间隔”; 师:“间隔”这个词听过吗?能举⼏个例⼦吗? ⽐如同学之间,⼿指之间......都可以看作是间隔。
师:两端要种什么意思? ⽣:头和尾各要种⼀棵。
2、形成猜想(1分钟) 师:如果,把这条路的⼀旁看成⼀条线段的话,猜猜看,需要⼏棵树?看谁想得快! ⽣1:200 ⽣2:201 ⽣3:202 师:三个猜想答案,到底哪个答案才是对的?我们有什么办法知道? ⽣:验证。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课设计设计课题植树问题 (一)课时 1 班级四年级一、教材内容剖析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 单元书 119 页二、教课目的 (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依据实质问题,灵巧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差别学习方法。
4、感觉数学与生活之间的亲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研究精神。
三、学习者特点剖析学生经过生活中的简单案例,初步领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质问题中的应用,应当让学生从实质问题下手,逐渐发现隐蔽于不一样的情况中的规律,经历抽拿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质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课策略选择与设计仔细察看剖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五、教课环境及资源准备投影仪六、教课过程教课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企图及资源准备一、复习回首 (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商讨了相关植树的数学识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况 ?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互相沟通。
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依据学生报告板书:①两头都要栽:植树棵树 =间隔数+1②两头都不栽:植树棵数 =间隔数 -1③只栽一端:植树棵数 = 间隔数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互相沟通。
二、指导练习(1)教材练习二十第 1 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小组议论:当大钟敲 5 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 ?均匀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 ?③大钟敲 12 下,需要多长时间呢?大钟敲 12 下,共有11 次间隔,因此共需时间是:2×11=22( 秒 )。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材练习二十第 3 题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状况?学生在小组中依据剖析的状况,独立解答,并互相沟通。
依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状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
a.16-1=15 200×15=3000( 米 )b.16+1=17 200×17=3400( 米)c.200×16=3200( 米 )教材第 119 页思虑题。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数学广角——植树问题》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向学生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一些思想方法。
教科书以学生比较熟悉的植树活动为线索,让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猜想、实验、推理的探索过程,启发学生透过现象发现其中的规律,再利用规律回归生活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植树问题,这部分的学习内容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学习的热情也会比较高涨。
但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
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线段的相关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分析思考能力与计算能力,因此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对教科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并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来组织学生开展各个环节的数学活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探索让学生进一步从实际问题中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培养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观察、探索、交流的实践活动发现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和体验“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过程。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借助图形,利用规律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植树问题。
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案
《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案《植树问题》教学设计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 认识棵数,知道什么是间隔数。
2. 理解在线段上植树(两端都栽)的情况中“棵树=间隔数+ 1”的关系。
3. 能将植树问题推广到生活中的其他问题,学会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题意。
教学重点:探究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关系,并能用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灵活运用“两端都栽”情况下植树的棵数和间隔数之间的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导学指要:1. 通过五指初步感知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理解间隔、间隔数、间距的含义。
2. 通过老师用画线段的方法模拟种树情境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再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利用学具摆、数、画等方法,进一步明确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规律。
3. 学习植树问题在生活中的运用。
教具:课件一套学具9套自学提示卡一张预设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学习目标1、教学“间隔”定义师:我们班在各方面都十分优秀,俗话说的好: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今天让来听课的老师也看看我们班的风采好吗?生:好师生问好师:我们人有两件宝贝,是双手和大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用到这两样宝贝,动脑去思考:手与我们这堂数学课有什么关系呢?手上有哪些数学问题呢?好,现在我们就去探讨。
师:请你伸出你的右手,观察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它们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生:师:减掉1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生:师:再减掉1根手指,现在你有几根手指?几个手指缝?它们之间又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呢?生:师:通过刚才的观察,想一想,手指和手指缝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生:手指比手指缝多1,手指缝比手指少1。
师:这两根手指之间的手指缝,用数学语言来说就叫间隔,间隔的个数就叫间隔数。
板书:间隔数2、在生活中找间隔师:和你的同桌说说:什么是间隔数?生:师:我们再来体验,请一排的前三名同学站起来,这一排同学有多少个间隔?生:师:请这一排的前四名同学站起来,用你们的手指告诉老师,这一组同学的间隔数是多少?生:师:今天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植树问题”。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目标:1、通过探究发现一条线段上两端要种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经历将数学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
2、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3、感悟构建数学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两端都栽的植树问题棵数与间隔数之间的关系,会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植树问题的模型解决一些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作业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师:我们每人都有一双灵巧的小手,可以画画、写字、干活??,而且这双小手里还有很多数学知识呢!举出左手张开五指,每两个手指间都有一个指缝。
五指间有几个指缝?生:4个。
师:4个手指有几个指缝?生:3个。
师:你们这么快就能算出来,有什么小窍门吗?生:指缝数+1=手指数手指数-1=指缝数师:同学们真了不起,短短的两分钟,就总结出了一个这么重要的规律。
我相信在今天的课堂上,你们的表现会更让老师惊叹!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1、揭示课题同学们,还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我们班展示的课本剧吗?(《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剧本就告诉我们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不能肆意砍伐树木,要多植树造林。
其实啊,上至,下至中小学生,很多人都积极的投身于植树造林活动中,就拿咱们黄沙小学来说吧,一走进学校大门,就像是走进了绿色的世界,听说鸟语,闻着花香,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课,真是让人陶醉!植树不仅能美化环境,净化空气。
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植树,那这里面还包含着十分有趣的数学知识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2、初步感知师:我们的好朋友马小跳也不例外参加了植树活动。
植树问题的教案优秀6篇
植树问题的教案优秀6篇植树问题的教案篇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117--118页例题及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悟间隔数与棵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发现并理解段数与棵树之间的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1、让学生经历感知、理解知识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实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感觉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学习的成功喜悦。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发现植树与间隔数的关系。
教学重点:理解间隔与发现植树棵数的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用尺子、纸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讲故事:(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我们在说话、做事情时不能信口开河,不加思索来完成。
2、揭示课题:明天就是“六一”儿童节,我们的节日有很多,同学们你们知道吗?3月12日是什么节?(植树节)其实,“植树”这件事还很有数学上的学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树问题”(板书课题)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去植树,每隔5米分为一段,一共可以分成多少段?100÷5=20(段)2、出示例题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读题分析理解:“一边植树,两端要栽”的意义。
可能许多同学列成:100÷5=20(棵)(2)学生试做。
让学生讨论。
3、感知间隔的含义请你们伸出右手,张开,数一数,5个手指间有几个空格?在数学上,我们把空格叫做间隔,也就是说,5个手指之间的有几个间隔?4个间隔是在几个手指之间?4、学生依次画图,课件依次演示画图过程的算法。
段数棵数12233456通过上面的分析,你发现了什么?棵数=段数+1或:段数=棵数-15、完成例题。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植树问题
小学数学教案范例植树问题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教案范例和植树问题,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理解和应用树形图等数学概念,同时也借此机会呼吁大家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共同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一、教案目标本节课将通过讲解植树问题和应用树形图来辅助学生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包括分支、节点、父节点、子节点等。
同时,通过植树问题的例子来启发学生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1.理解和应用树形图、节点、分支、子节点和父节点等基本概念。
2.通过植树问题理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介绍植树问题,引发学生对环保和生态保护的思考。
2.知识讲解(1)树形图是一种图示数据结构的方式。
它由一个根节点、若干个子树和整棵树构成。
每个子树也可以看成是一棵树,由自己的根节点、若干个子树和整棵子树构成。
(2)节点:树形图中的每一个元素都称为节点。
(3)分支:一棵树中的子树数量称为分支。
(4)父节点:一个节点的直接上级节点称为父节点。
(5)子节点:一个节点的直接下级节点称为子节点。
一个节点的所有子树的所有节点,也都是这个节点构成的树的子节点。
3.例题练习以植树问题为例子,让学生应用树形图概念,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张珊家有3个人,要种10棵树,他们可以选择在连续的一片土地上将树种在一排,也可以将树分成若干组种在不同的地方。
问他们可以种多少种不同的树法?4.拓展应用(1)进行生态保护漫画或绘画,让学生在娱乐中学习,展开对环境问题的深思。
(2)介绍国内外关于环保的经典案例,激发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意识。
四、教学心得小学数学的教学并不是死板的,如果老师具有灵活性,可以随着孩子天性的活跃与缺点进行教学,可以让孩子们在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也更好的掌握知识,在教学实践中,本教案能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植树问题,并在做树形图题目时深刻理解了节点、根节点、父节点、子节点以及分支等一些基本概念。
此外,本教案也起到了生态保护方面的引导作用,让学生明白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更好地传递环保理念。
四年级数学下册植树问题教学设计
植树问题(两端要栽)一、教学目标1、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使学生能理解间隔数与植树棵数之间的规律,并将这种规律应用到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之中。
2、培养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
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等方式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交流习惯。
通过实践活动激发热爱数学的情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现不封闭线路上,两端都栽时间隔现象的简单规律。
2、运用规律解决类似的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题:植树中的数学问题。
(二)初步探究1、媒体出示:在全长15米的小路一边植树,请按照每隔5米栽一棵的要求设计一份植树方案。
(可用线段图表示)(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学生汇报发现的信息。
(2)独立活动,设计方案。
(3)全班反馈设计方案及棵数。
结合学生回答,揭示间隔的概念。
(三)发现规律。
1、理解两端要栽。
(课件出示)2、课件出示:为了绿化校园,学校准备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要栽)。
请问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同学之间互相交流,理解题目意思;(3)学生尝试解决(4)反馈交流: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间隔数:20÷5=4(段)棵数:4+1=5(棵)3、媒体出示:沿着小路的一边栽树,两端要栽。
请设计出一份植树方案。
(可用线段图表示)说一说你栽了几棵树?有几段间隔?(1)小组合作探究。
(2)反馈交流。
在一段直路的一边植树,两端要栽时(3)总结规律: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在一段直路上植树,两端都栽时:棵数=间隔数+1(四)解决问题1、同学们在全长1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2、同学们在全长100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3、园林工人沿着公路一侧植树,每隔6米栽一棵小树,一共栽了36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植树问题(一)
课时 1 班级四年级
一、教材内容分析
1.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8单元书119页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在直线上植树问题的解题规律。
2、会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方法进行解答。
3、经历解决植树问题的过程,体验比较、区别学习方法。
4、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简单事例,初步体会解决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应该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入手,逐步发现隐藏于不同的情形中的规律,经历抽取出数学模型的过程,体验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认真观察分析,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投影仪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复习回顾 (1)教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探讨了有关植树的数学问题,植树问题中有哪几种情形?解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相互交流。
再组织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板书:①两端都要栽:植树棵树=间隔数+1②两端都不栽:植树棵数=间隔数-1③只栽一端:植树棵数=间隔数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
相互交流。
二、指导练习 (1)教材练习二十第1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小组讨论:当大钟敲5下时,前后共有几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有多长?
③大钟敲12下,需要多长时间呢?
大钟敲12下,共有11次间隔,所以共需时间是:211=22(秒)。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教材练习二十第3题
教师:从王村到李村之间设电线杆,会有几种情况?
学生在小组中根据分析的情况,独立解答,并相互交流。
根据可能会存在的三种情况,分别有三种解答结果。
a.16-1=15 20015=3000(米)
b.16+1=17 20017=3400(米)
c.20016=3200(米)
教材第119页思考题。
教材练习二十第4题。
①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②学生观察示意图,小组讨论:有多少个间隔?有多少盏灯?
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封闭路线上植树时,间隔数=植树棵树。
(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3号在1号队员的前面,1号队员不是第4名,而3号队员不是第1名,所以3号队员是第2名,而1号队员是第3名,当1号队员第3名时,由于号码名次不同,所以2号是第4名,4号是第1名。
所以排名是:
1号 2号 3号 4名
第3名第4名第2名第1名
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可能会说出:大钟敲5下,共有4次间隔,平均每次间隔时间是84=2(秒)。
学生独立思考,并解答。
教师指名汇报,然后集体订正。
组织学生议一议,然后汇报。
汇报时学生可能会说出:共有三种情况:
a. 两端都设有电线杆。
b. 两端都不设电线杆。
c. 只在一端设电线杆。
学生讨论后汇报,汇报时可能会说出:1号第3名,2号第4名,3号第2名,4号第1名
三、应用练习
(1)一度长180米的大桥两侧,每隔30米安装一盏路灯。
①两端要安装,需路灯几盏?
②两端不安装,需路灯几盏?
(2)小刚到电影院看电影,他前面有8排,后面有9排,左边有15个座位,右边有17个座位。
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每排座位一样多学生独立练习,然后小组交流。
指2名学生板演,再集体订正。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解答。
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又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植树问题
七、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