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合集下载

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在当今医疗领域,中医药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一直以来都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中医药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就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进行探讨。

一、中医诊疗常见病的特点及优势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首先,中医药注重病因的辨析,通过全面的望、闻、问、切四诊方法,能够较准确地了解儿童的病情,并找到疾病的病因所在。

其次,中医药强调辨证施治,根据儿童的具体体质、年龄、症状等因素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增加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最后,中医药注重调整整体平衡,不仅仅治疗病症,还能够调节儿童的生理功能,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二、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具体应用1.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感冒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应用。

根据儿童的症状和病因,中医药常采用草药汤剂配合针灸疗法进行治疗,可以有效缓解儿童的鼻塞、咳嗽等症状,并且减少对抗生素的使用。

2.发热发热是儿童常见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中医药治疗发热注重对病因的辨析和体质的调节。

中医药常用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发热,如板蓝根、连翘等,同时通过中药调理,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有助于疾病的控制和康复。

3.腹泻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中医药在腹泻的治疗中有其独特的方法。

中医药常用止泻药物进行调理,如葛根、黄连等,同时通过针灸疗法调理脾胃功能,改善儿童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提高康复率。

4.湿疹湿疹是儿童常见的皮肤病之一,中医药在湿疹的治疗中也展现出了显著的效果。

中医药常用清热解毒和疏风祛湿的药物来治疗湿疹,如黄芩、连翘等,同时通过中药浴和外敷等方法,有助于减轻湿疹的症状,促进皮肤的康复。

三、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前景展望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病治疗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中医药注重调理整体平衡,有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

其次,中医药在儿童疾病的治疗中采用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增加了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中医药在治疗儿科疾病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不仅可以有效缓解和治疗儿童疾病,还能提供其他无副作用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1.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中医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医学体系,其理论基础包括中医经典、阴阳五行学说等。

通过中医药的观察、诊断和治疗方法,医生可以从整体和个体的角度理解儿童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机制。

2. 中医药在儿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2.1. 儿童感冒儿童感冒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疾病,传统中医药可以通过调理脾胃、益气固表等方法缓解症状。

比如,可以使用中药制剂葛根汤来治疗儿童感冒,该药方能较好地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

2.2. 儿童湿疹儿童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药在治疗儿童湿疹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的方法来缓解疼痛和痒痒感。

比如,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案包括黄连解毒汤等。

2.3. 儿童消化不良儿童消化不良是儿科疾病的常见问题之一,中医药可以通过调节脾胃功能,增加食欲等方法来改善症状。

比如,可以使用中药制剂保和丸来治疗消化不良,该药方可以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增强食欲。

3.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优势3.1. 个体化治疗中医药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根据儿童的体质、年龄和疾病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3.2. 副作用少相比于西药,中医药在治疗儿童疾病时副作用较少。

中药多来源于天然植物和动物,其成分相对温和,能够减少对孩子身体的负担。

3.3. 微创性治疗中医药不仅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还可以通过针灸、推拿等微创性治疗手段来缓解疼痛和改善机体功能。

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儿童,能够得到他们的接受。

4. 应用前景和挑战尽管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增加,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包括治疗方案的标准化、中医药临床研究的不足等。

然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独特优势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关注,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医学形式,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

中医药历经数千年的实践经验,积累了丰富的治疗儿童疾病的知识和技术。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并分析其疗效和发展前景。

一、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常用于儿童常见病治疗中医药是一种个体化的医学体系,注重辨证施治,因此,在治疗儿童常见病时,中医药往往能够给予更精准的治疗方法。

例如,对于小儿感冒、发热、咳嗽等病症,中药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体质,选择不同的方剂进行治疗,起到减轻症状和缩短病程的作用。

2. 中医药在儿科病因病机解析中的应用中医药注重从病理角度探讨疾病的病因和病机,对于儿科疾病也不例外。

儿科疾病与成人疾病在病机上有一定的差异,中医药能够通过辨别病因和病机,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小儿支气管哮喘这类疾病,中医药可以根据病因的不同,选择治疗痰热型、气郁型等不同类型的方剂进行治疗。

3.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康复中的应用对于一些慢性儿科疾病,如小儿脑瘫、先天性心脏病等,西医药往往无法完全治愈,而中医药可以在康复阶段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医药注重整体调理,能够通过调整患儿的体质和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的进程。

因此,在儿科疾病康复中,中医药的应用非常广泛。

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1. 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的临床研究随着中医药在临床实践中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开始关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

这些研究通过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通过量化指标评估中医药治疗的效果,并提供科学依据。

不断开展的临床研究有望进一步验证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疗效。

2.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基础研究除了临床研究外,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基础研究也逐渐展开。

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机制、作用靶点等方面。

通过研究中医药的分子机制,加深对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原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研究。

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面临的挑战
儿童体质特殊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生理、病理特点与成人存在差 异,对药物的反应和耐受性也不同,因此需要更加精准地 把握用药剂量和药物配伍。
பைடு நூலகம்诊疗标准不统一
目前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诊疗标准尚不统一,缺乏 大规模、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影响了临床推广和 应用。
中药口感不佳
中药汤剂口感苦涩,很多儿童难以接受,影响了用药的依 从性和治疗效果。
国际合作与交流
加强与国际儿科中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中医药在国际儿科领 域的认可和应用。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临床试验结果分析
临床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等方法 ,确保试验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试验结果分析
对临床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评估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
疗效评价指标
根据儿科疾病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疗 效评价指标,如症状改善、体征变化 、实验室指标等。
个案报道与经验分享
成功案例
发展前景展望
标准化和规范化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未来儿科中医药的诊疗标准将更加统 一和规范,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剂型改革和创新
针对儿童用药特点,开发适合儿童的中药剂型,如颗粒剂、口服液、 贴剂等,改善口感和用药便利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与西医治疗相结合,形成中西 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儿生活质量。
尿、消化不良、近视等。
推拿疗法
运用手法作用于患儿体表特定部 位,以调节机体生理、病理状况 ,达到治疗目的。推拿疗法在儿 科疾病中可用于治疗感冒、咳嗽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儿科疾病治疗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儿科疾病治疗

中医行业的中医药儿科疾病治疗中医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其中包括对儿科疾病的治疗。

中医药儿科治疗注重综合施治,强调个体差异和整体观念,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介绍中医行业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理论在儿科治疗中的应用中医药理论提供了在儿科治疗中的指导原则和方法。

中医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注重阴阳平衡、气血调和、脏腑协调。

在儿科疾病治疗中,中医药注重调整孩子的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

通过针灸、推拿、中药等手段来调节孩子的气血,促进疾病的康复。

二、常见儿科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方法1.感冒发热:中医药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所致,治疗方法主要是辛凉解表、宣肺散寒。

常用草药包括薄荷、连续、金银花等,可以泡茶或熬汤饮用。

2.小儿厌食:小儿厌食常常是由于脾胃功能不佳引起的。

中医药治疗应秉持“治疗疾病从调理脾胃开始”的原则。

药物方面,可以使用党参、黄芪等补脾开胃的中草药。

3.小儿腹痛:中医认为小儿腹痛多与消化不良、寒湿阻滞等有关。

治疗方法主要是行气止痛、祛寒散寒。

常用的草药有香附、砂仁等,可以煎汤服用或敷贴脐部。

4.湿疹:湿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中医药认为湿热蕴结、寒湿阻滞是其主要原因。

中医治疗湿疹主要是清热祛湿、活血化瘀。

可以使用黄柏、苍术等煎汤或外用膏药。

5.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中医认为多由寒热壅肺、湿热内蕴等引起。

治疗方法主要是清热解毒、疏风止咳。

中医常用的草药包括杏仁、葶苈子等,可以煎汤或研粉后服用。

三、中医药儿科治疗的优势1.个体化治疗:中医药儿科治疗注重个体化,根据儿童的体质、病情等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不同于西医普遍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更注重个体差异,提高治疗效果。

2.少副作用: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时,往往使用草药等天然药物,相较于西药,副作用更小。

尤其对于长期用药的患儿,中医药治疗更能保护其身体健康。

3.疗效稳定:中医药儿科治疗疾病注重调整孩子的整体身体机能,通过增强机体的免疫力等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疾病的复发率,使疗效更为稳定。

中医应用在儿科的独特优势

中医应用在儿科的独特优势

中医应用在儿科的独特优势
中医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个性化治疗:中医注重个体差异,根据患儿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等因素进行个体化辨证施治,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2. 预防保健:中医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节饮食、起居、情志等方面,增强患儿的体质和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复发。

3. 综合治疗:中医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中药、针灸、拔罐、推拿等,综合治疗效果显著。

4. 治疗效果显著:中医治疗儿科疾病的效果显著,尤其是在小儿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5. 安全性高:中医治疗小儿疾病时,一般采用温和的药物和方法,不会对患儿的身体产生较大的副作用,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中医在儿科领域的应用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为患儿提供个性化、综合、安全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确认识和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正确认识药物毒性 含不含有毒副成分 有无限制儿科使用成分
2018/11/2
32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药物的品种
炮制 配伍
剂型
煎法
服法
体质
2018/11/2 33
中药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每种成分又
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约。 有毒成分多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致使 有些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 有毒 有的中药在有毒成分存在的同时,还含有某 些相应的拮抗成分
原因
①西医药不能完全解决病情
②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
③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
④ 有的医师求稳,用药是多多益善,中西医双保险
⑤其他原因。。。。。。
2018/11/2
29
儿科用中成药分类统计
32
29
39
76
2018/11/2
30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
传统中医药有“十八反”、“十九畏” 化学合成药在使用中也有大量的合用禁忌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合用 西方国家禁止中成药中含西药成份 复杂成份
2018/11/2 22
中成药口服液
优点
目前已有不少口服液经过特别的技术加工,
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去除了其中的苦味 或异味,容易被患儿接受
2018/11/2
23
丸剂、片剂、大蜜丸
大蜜丸可分成小粒吞服或融水吞服
小颗粒可用温开水送服
片剂应研成细末调水服用
2018/11/2
24
其他制剂
2018/11/2
12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

中医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

中医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一直在小儿临床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在治疗小儿疾病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被广泛运用于小儿临床实践中。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介绍其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独特价值和临床效果。

一、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中医辨证施治是中医理论的核心,也是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

在小儿临床中,中医医生通常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来辨别病情,根据不同的证型来施以相应的治疗。

例如,小儿感冒常见证型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中医医生会根据患儿的具体症状和体质来确定证型,然后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法,如辛温解表或清热平肝等方。

二、中药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中药是中医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小儿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

中药治疗小儿疾病时,常常采用中成药或中药颗粒等剂型,以便服用方便和调配准确。

对于小儿疾病,中药治疗通常注重整体调理和防病治未病的理念,常用药物有人参、黄芪、川芎等,具有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

三、针灸疗法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针灸疗法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对小儿疾病也有显著疗效。

对于小儿多动症、厌食症、感冒发热等常见疾病,针灸疗法可以通过调整气血、调和脏腑、疏通经络等方式,帮助小儿恢复健康。

在小儿接受针灸治疗时,医生通常会采用温针、贴敷等温和的方法,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儿的安全。

四、推拿按摩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推拿按摩作为中医保健疗法之一,对小儿的生长发育和疾病防治都具有积极作用。

在小儿临床中,推拿按摩可通过调理气血、促进经络畅通、增强免疫力等方式,帮助小儿缓解身体不适、增强抵抗力和改善健康状态。

适当的推拿按摩还可以促进小儿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消化功能,对于小儿消化不良、便秘等问题也有一定疗效。

综上所述,中医在小儿临床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包括辨证施治、中药治疗、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多种手段。

这些方法在小儿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等优点。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儿科疾病是指儿童发生的各种疾病,常见的有感冒、发热、腹泻等。

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和研究,越来越多的儿科疾病可以通过中医药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不仅具有独特的疗效,而且安全性高,没有副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欢迎。

一、感冒咳嗽儿童是感冒咳嗽的高发人群,而且容易反复发作。

传统中医将感冒分为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两种类型,并采用不同的中药治疗。

比如,在风寒感冒中,可以使用柴胡、薄荷等中药来疏风散寒,缓解鼻塞、咳嗽等症状。

而在风热感冒中,可以选择金银花、连翘等中药来清热解毒,减轻喉咙痛、咳嗽等不适。

二、发热儿童发热是家长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中医药对于发热的治疗主要是通过中药调理,利用中药的散热和解毒作用来降温。

此外,中医还注重调理体质,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减少发热的次数和强度。

比如,在中药调理方面,一些适合儿童的中药如黄连、连翘等可以起到降温的作用。

而在调理体质方面,可以使用适当的中药来调理脾胃,增加营养摄取,提高儿童体质,减少机体对外界病原的感染。

三、腹泻腹泻是儿童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严重的病例会导致脱水和营养不良。

中医药在腹泻的治疗中有独特的优势,通过调理脾胃功能,减轻腹泻的症状,并帮助恢复肠道的正常功能。

中医药治疗腹泻常常采用一些温中止泻的中药,如半夏、白术等。

同时,也可以结合外用疗法,如用艾灸等温热刺激腹部,加速康复。

四、中医推拿中医推拿是指通过按摩等手法来疏通经络,调节气血,改善机体的整体状态。

对于儿童来说,中医推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比如,在婴幼儿过敏性鼻炎的治疗中,可以采用中医推拿来缓解鼻塞、流涕等症状。

通过按摩鼻尖、鼻翼等穴位,可以刺激局部的经络,促进气血的流通,缓解鼻塞现象。

同时,中医推拿也可以用于改善儿童的睡眠质量,提高免疫力等方面。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感冒咳嗽、发热、腹泻等常见疾病。

中医药通过调理机体整体状态,提高免疫力,减少反复发作,达到治疗和预防的目的。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疗效显著的特点,在儿科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并探讨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现状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儿科门诊中,中医药常常被用于儿童常见的疾病治疗,如感冒、腹泻、发热等。

此外,中医药也可以用于儿童特殊病症的治疗,如小儿遗尿症、哮喘、风疹等。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治两个方面。

中药内服是指通过口服中药剂量形式给予患儿治疗,中药外治是指通过外用中药剂量形式给予患儿治疗。

中医药治疗儿科疾病的方法主要有解表、清热泻火、调理气血等。

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优势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有一些明显的优势。

首先,中药对疾病治疗起到整体调节作用。

相比于西医的局部治疗,中医药通过调理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自身的抵抗力,使孩子更容易康复。

其次,中医药治疗方法独特,并且疗效显著。

例如,中药可以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进行配伍,发挥药物的相互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再次,中医药对儿童的副作用较小。

相比于西药,中药通常使用天然原料,副作用较小,并且不容易导致耐药性。

三、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不足之处尽管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中医药的疗效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

相比于西医的快速疗效,中医药需要患者长期坚持使用,才能达到良效。

其次,中医药的治疗方法相对复杂。

中医药的使用需要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辨证施治,这对医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此外,中医药的疗效在科学性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

四、提高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应用的策略提高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水平,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加强对中医药理论的教育和研究。

只有深入了解中医药的理论体系和治疗特点,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儿科疾病中。

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

自古以来,中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包括其临床价值、药物研发和安全性等方面。

一、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有着广泛的临床价值。

首先,中药治疗儿科疾病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药常常以草药、植物等天然材料为基础,通过合理配伍使用,能够调理孩子的气血、脏腑功能,起到整体调节的作用。

同时,中药的疗效较为温和,副作用相对较少,适合儿童使用。

其次,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可以发挥治疗疾病、缓解症状的作用。

针对常见的儿科疾病如发热、咳嗽、腹泻等,中药可以通过清热解毒、祛痰止咳、健脾止泻等功效,帮助儿童快速康复。

同时,中药还可用于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减轻疾病对身体的损害。

最后,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能够预防和延缓疾病的进展。

通过中药的调理作用,可以提高儿童的体质和抵抗力,使其不易患上某些儿科常见病。

此外,中药还可以减轻疾病的病程和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儿童的生活质量。

二、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药物研发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需要不断进行药物研发。

首先,需要加强对中药的临床观察和研究。

通过观察临床应用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可以更好地掌握中药的特点和规律,并加以优化和改进。

其次,需要注重中药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中药的质量对于疗效的发挥和安全性的保障至关重要。

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制药工艺和质量标准,确保中药制剂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同时,需要推进现代科技手段在中药研发中的应用。

通过分子生物学、药物化学等技术手段,可以深入研究中药的有效成分和机制,从而更好地开发和利用中药的药效。

三、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中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安全性备受关注。

首先,对于儿童而言,中药的副作用相对较少,不易引起对身体的损害。

这得益于中药的温和性和调理性,使其成为儿童治疗疾病的较好选择。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在儿科疾病中,中医药疗法也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并举例介绍一些常见的疾病及其中医药治疗方案。

一、感冒感冒是儿童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药治疗感冒通常采用中药汤剂。

对于症状较轻的儿童,可使用草药凉茶进行清热解毒。

对于症状较重的儿童,可使用桂枝加葛根汤或银翘解毒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此外,中医还注重辨证施治,根据病情特点选择针灸、艾灸等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二、消化不良消化不良是儿童常见的问题之一,中医药治疗消化不良主要采用中药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枳壳、半夏、生姜等,可通过泡水或煎汤的方式服用。

此外,穴位按摩也是一种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如按摩足三里穴有助于缓解腹痛和消化不良。

三、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治疗哮喘主要依靠中药汤剂。

对于急性发作的哮喘,可使用麻黄汤等药物进行治疗;对于慢性哮喘的儿童,可使用小柴胡汤或六参汤等药物进行调理。

除了中药治疗,针灸和拔罐也是常见的中医疗法,可以改善气息,减轻症状。

四、湿疹湿疹是儿童皮肤疾病中常见的一种,中医药对湿疹的治疗有独特的优势。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苍术等,可制成药膏或泡水进行外用。

此外,中医还注重内外结合,通过药膏外敷和中药汤治疗相结合,以达到更好的疗效。

五、高热高热是儿童常见的病症之一,中医药治疗高热主要采用中药汤剂。

常用的中药有连翘、银花、鲜藿香等,可制成汤剂进行退热。

此外,中医还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体温、症状等特点选择不同的中药,并结合针灸、艾灸等辅助治疗方法,以提高疗效。

总结起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广泛且有效。

无论是感冒、消化不良、哮喘、湿疹还是高热,中医药都能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改善病情并缓解症状。

然而,在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时,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并在专业监护下进行治疗,以确保安全和疗效。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也需要不断加强研究和推广。

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中医药(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在儿科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儿童常见病症的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

一、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研究进展1.1 儿童生长发育研究儿童生长发育是儿科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中医药从整体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生长发育,注重平衡机体的阴阳气血,通过药物疗法和针灸疗法促进儿童生长发育,提高儿童身体素质。

例如,中医药的“养肺益气”理论可以促进儿童呼吸系统的健康发育,提高抵抗力。

1.2 儿童常见病症治疗研究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是儿童常见病症的治疗。

中医药通过调理体内的阴阳平衡,恢复机体的自愈能力,对儿童常见病症如感冒、咳嗽、腹泻等具有独特的疗效。

针灸、中药配方和按摩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儿童常见病症的治疗。

1.3 儿童免疫调节研究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调节是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医药通过调理体内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提高儿童的整体免疫水平,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减少常见病症的发生。

二、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症治疗与预防中的应用2.1 儿童感冒的治疗儿童感冒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

中医药在儿童感冒的治疗中注重平衡体内的阴阳平衡,减少症状的发作。

常用的中药有板蓝根、银翘片等,这些药物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的作用,可以缩短感冒的病程,减轻症状。

2.2 儿童咳嗽的治疗儿童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

中医药认为咳嗽是体内的热毒郁火所致,因此在治疗儿童咳嗽时注重清热解毒,祛痰止咳。

常用的中药有川贝母、百部等,可以缓解儿童咳嗽症状,改善病情。

2.3 儿童腹泻的治疗儿童腹泻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

中医药认为腹泻是脾虚湿盛所致,因此在治疗儿童腹泻时注重益气健脾。

常用的中药有党参、白术等,可以提升儿童的消化功能,减少腹泻的发生和持续时间。

2.4 儿童免疫力提升中医药在儿童免疫力提升方面的应用十分广泛。

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行业标准规范介绍
《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等标准规范的制定,为儿科中药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指导。 中药材种植、炮制、制剂等环节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了儿科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儿科中药临床评价体系的建立,为儿科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发展趋势预测和挑战分析
随着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在 儿科临床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儿科中药新药研发将更加注重临 床需求和疗效评价。
面临的挑战包括:儿科中药基础 研究相对薄弱,临床评价标准和
方法尚需完善等。
国际化进程中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包括
国际市场对儿科中药的需求增长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机会增多等 。
挑战包括
国际标准和法规的差异,文化差 异带来的认知和理解障碍等。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中草药配伍禁忌与注意事项
配伍禁忌
避免十八反、十九畏等禁忌药 物组合,确保用药安全。
用药剂量
根据儿童年龄、体重等因素调 整剂量,避免过量或不足。
煎煮方法
注意草药煎煮时间、火候及先 后顺序,确保药效充分发挥。
服药时间
遵循饭前、饭后等服药时间规 定,提高药物吸收效果。
经典方剂解读及现代应用
01
02
03
成功案例介绍及效果评价
01
案例一
小儿感冒咳嗽的中医药治疗。通过辨证施治,选用适当的中药方剂,成
功缓解了患儿的咳嗽、发热等症状,总有效率达到90%以上。
02 03
案例二
小儿消化不良的中医药调理。针对患儿的不同证型,采用个性化的中药 配方,有效改善了患儿的食欲、大便等消化问题,得到了家长的广泛认 可。
中医药在儿科临床的合理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近年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日益受到关注。

中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儿科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中医药在儿科疾病防治中的原理、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法以及典型案例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原理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有着独特的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体内的气血津液尚未趋于完善,抵御外界病理因素的能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邪侵袭。

同时,儿童的脏腑功能未发育完善,易受到内因的影响。

因此,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主要通过调整儿童体质,增强机体免疫力,恢复脏腑功能平衡,以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治疗方法1. 中药内服中药内服是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医药学认为,通过选择具有化湿、燥湿、解表、清热、降火等功效的中药,并合理配伍使用,可以达到疏风舒筋、祛风散寒、利湿退热等治疗效果。

在治疗小儿感冒、肺炎、消化不良等疾病时,中药内服常常能够迅速缓解病情,促进疾病康复。

2. 中药外用中药外用是在儿科疾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中药外用主要通过将药物制成药膏、药水、药贴等形式,直接涂抹或贴敷在患处,以发挥局部镇痛、消炎、止血等作用。

例如,在治疗湿疹、烧烫伤等皮肤病时,中药外用在减轻症状、促进伤口愈合方面有着显著的疗效。

3. 中药熏洗中药熏洗是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一种特殊治疗方法。

通过将中草药制成熏蒸液,将其蒸发至一定浓度后,让患儿吸入蒸汽,从而起到治疗肺炎、咳嗽等呼吸道疾病的作用。

中药熏洗不仅可以起到药物疗效,还能够温暖呼吸道,促进血液循环,增强机体抵抗力。

三、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典型案例1. 肺炎肺炎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之一。

中医药在肺炎的治疗中通常会选用具有清热解毒、润肺止咳功效的中药,如银花、连翘、板蓝根等。

合理配伍使用这些中药,可以改善儿童体内湿热痰阻的病理状态,促进肺部病变的吸收和消散,提高机体抵抗力。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领域,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更为细致和严谨的处理。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临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于儿童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就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一、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是用于治疗发热、口渴、咽喉红肿等症状的药物,适用于儿童感冒、咽炎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因素来合理选用药物种类和剂量。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理气活血类中成药理气活血类中成药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后久咳不愈、痰多难咯等症状。

在给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调整剂量,避免过度刺激儿童的肠胃功能。

此外,有些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肝肾功能产生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滋阴补益类中成药滋阴补益类中成药是用于治疗体弱、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的药物,适用于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虚弱等情况。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药效、剂量和频次,以免过度滋补导致不适或药物反应。

四、化湿利水类中成药化湿利水类中成药适用于治疗湿邪所致的水肿、腹泻、尿频等症状,适用于儿童湿温病、泄泻等疾病。

在给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需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安神理气类中成药安神理气类中成药适用于儿童精神紧张、易怒、多梦、失眠等症状,具有平肝息风、安神益智的功效。

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用药的时间、频次和剂量,避免过度镇静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在给儿童使用中成药时,除了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外,还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策略评估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策略评估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策略评估中医药作为中国古老的传统医学体系,在治疗儿科疾病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和现代医学的发展,研究人员对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评估。

本文将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策略,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一、儿科疾病的特点及中医药的优势儿童与成人相比,在生理、生化、免疫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儿科疾病的特点包括疾病易于传播、易于复发以及药物代谢和排泄功能不完善等。

因此,针对儿科疾病的治疗策略需要考虑这些特点。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中药多为天然草药,相比于合成药物,中药的毒副作用较小,适合儿童使用。

其次,中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和治疗方案,疗效得到了验证。

此外,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察和辨证施治,对儿童的身心综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常见儿科疾病中的中医药应用策略2.1 儿童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药在其治疗中有独特的应用策略。

首先,中医药强调病因辨证,用药需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

其次,中药方剂通过调节免疫功能、清热解毒、祛痰化痰等作用来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

最后,中医药还可以辅助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患儿的抵抗力。

2.2 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消化不良等常见,中医药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也有独特的应用策略。

首先,中医药注重饮食调理,例如针对腹泻,患儿需调整饮食结构以减少对消化系统的刺激。

其次,中医药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了一些有效的治疗方案,如方剂、针灸等。

此外,中医药治疗强调“治未病”,即通过调整体质、增强抵抗力,预防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

2.3 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儿童神经系统疾病如小儿脑瘫、癫痫等对患儿的生活和学习造成较大影响。

中医药在治疗这些疾病时也有特殊的应用策略。

首先,中医药注重病因辨证,通过辨证施治来改善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中医药通过调理脾气、气血和经络来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的恢复和发育。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在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儿科疾病中,中医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本文将重点探讨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并介绍其中几种常见疾病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优势中医药具有温和疗效、疗效稳定以及治疗副作用小的特点,这使得其在治疗儿科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西医药相比,中医药采用的是“辨证施治”的方法,即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症状来进行针对性治疗,有效减少了不必要的药物使用,降低了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此外,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注重整体调理,以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的双重效果。

对于一些慢性复杂疾病,中医药还具有疗效持久、不易复发的优点。

因此,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

二、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常见应用1. 中医药在小儿感冒治疗中的应用小儿感冒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药在小儿感冒的治疗中应用广泛。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外邪侵袭所致,可通过中药调理体质、提高抵抗力来治疗感冒。

常用药物包括麻黄汤、银翘散等。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体质调理,从而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减少感冒的发生。

2. 中医药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应用小儿腹泻是儿科常见病之一,中医药在小儿腹泻的治疗中有独特优势。

中医认为腹泻是由湿热、寒热等病邪所致,可通过使用中草药清热解毒、祛湿止泻的方法来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黄连解毒片、藿香正气水等。

此外,中医药还可通过调理脾胃、增加肠道菌群等来治疗腹泻。

3. 中医药在小儿咳嗽治疗中的应用小儿咳嗽多由风寒、痰热等病邪引起,中医药在小儿咳嗽治疗中有一定疗效。

中医药可通过中药祛风化痰、清热利咽的方法来治疗咳嗽。

常用药物包括川贝枇杷膏、止咳糖浆等。

此外,中医药还可通过调理肺气机、增强呼吸道免疫力等来治疗咳嗽。

三、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总结与展望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其特点和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中医药逐渐成为人们重视的保健方式。

虽然现代医学在儿科疾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中医药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其独特的理论和丰富的经验在儿科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一、儿科疾病的特点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儿科疾病相较于成人疾病有其独特的特点。

儿科疾病往往表现为病程短、症状变化快、易并发其他疾病等。

因此,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也有其独特的优势。

二、中医药的理论与儿科疾病中医药理论注重整体观念,强调“辨证论治”。

中医药通过辨别疾病的症状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同时,中医药还注重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运行,以促进身体的康复。

三、中医在各类儿科疾病中的应用1. 儿童感冒:中医药认为感冒是由外邪入侵引起的,可以使用中药进行解表散寒、祛风散寒的治疗方法,如麻黄汤等。

2. 儿童腹泻:中医药强调舒肝、理气的治疗原则,可以使用中药调理胃肠道功能,如生姜制大黄汤等。

3. 儿童过敏性疾病:中医药认为过敏性疾病属于体内外邪互结,常用中药进行解毒祛邪的治疗方法,如蒲黄煎等。

4. 儿童哮喘:中医药认为哮喘是由肺经升降功能失调引起的,可以使用中药调理肺经,如麦门冬汤等。

四、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优势1. 安全性:中医药注重平衡整体的阴阳平衡,相对于西药,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更加温和,副作用小。

2. 个体化:中医药根据儿童的体质差异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对各种因素都进行综合分析,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3. 长期效果:中医药强调调理身体的根本,治疗儿童疾病不仅关注症状的缓解,还关注疾病的根本治愈,具有相对较好的长期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在儿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中医药对儿科疾病的研究和推广,提高中医药在儿科领域的应用水平。

只有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科疾病治疗中的优势,才能更好地保障儿童的健康和成长。

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中医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童常见病的治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医药的独特理论与疗效,使其在治疗儿童疾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重点介绍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以增进大家对该领域的了解。

一、感冒与发热感冒是儿童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感冒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中医理论,感冒属于“风寒”、“风热”等外邪入侵体内所致。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案包括葛根汤、银翘散等,这些中药能够疏风解表、发散寒热,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二、肠胃疾病肠胃疾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例如腹泻、呕吐等。

中医药在肠胃疾病的治疗中有着独特的优势。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功能的调理对于儿童的肠胃健康至关重要。

常用的中药方剂有六君子汤、二陈汤等,这些中药能够调和胃肠、止泻止呕,恢复脾胃的正常功能。

三、过敏性疾病近年来,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中医药在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其独到之处。

根据中医理论,过敏性疾病多与体内外的湿邪有关,因此需要通过祛除湿邪来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辛夷、连翘、麦冬等,这些中药具有祛湿、散风、清热的作用,可以改善儿童过敏症状。

四、便秘儿童便秘是一个常见而又困扰儿童和家长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中医药同样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与脾胃功能失调、湿热蕴结等有关。

常用的中药治疗方案有大承气汤、二妙丸等,这些中药能够调理脾胃、润肠通便,从而解决儿童便秘问题。

五、注意事项在使用中医药治疗儿童常见病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合适的剂型:由于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低,应选择合适的剂型,如颗粒剂、糖浆剂等。

2.遵循医生指导:中医药治疗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按照医嘱用药。

3.注意剂量控制:儿童对药物的代谢能力较差,应控制好用药剂量,避免过量使用。

4.药物安全:在使用中医药时,要购买正规渠道的中药制剂,避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

结语:中医药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是一门复杂而又深奥的学问,本文只是涉及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10/3 22
中成药口服液
优点
目前已有不少口服液经过特别的技术加工,
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去除了其中的苦味 或异味,容易被患儿接受
2018/10/3
23
丸剂、片剂、大蜜丸
大蜜丸可分成小粒吞服或融水吞服
小颗粒可用温开水送服
片剂应研成细末调水服用
2018/10/3
24
其他制剂
2018/10/3
12
4.剂型的改变
入汤剂比入丸、散剂用量要大
相对成药用量较小 外用制剂比内服剂量要大
2018/10/3
13
5.疾病的轻重
病势深重者,药力、药量应重
病势轻浅者,药力药量应轻
2018/10/3
14
6.体质的强弱
体质强实者,用量可适当大些
体质虚弱者,用量酌减 病重体弱者,给予扶正治疗时
2.药味的多少
大多数儿科中成药 药味少的处方或单方,黄芪颗粒/槐杞黄颗粒 按照说明,用量可稍偏大
2018/10/3
11
3.复方中成药中君臣佐使的作用
同一药物在一方中为主药(君臣)时用量应
大,做辅助药时佐使药时则量减小 如复方甘草片、炙甘草汤(主药) 炙甘草,处方中佐使药(调和、解毒,引经)
原因
①西医药不能完全解决病情
②中药药性平和、安全,与西药合用可以增强疗效
③有些病人求愈心切,看过中医,又看西医
④ 有的医师求稳,用药是多多益善,中西医双保险
⑤其他原因。。。。。。
2018/10/3
29
儿科用中成药分类统计
32
29
39
76
2018/10/3
30
没有绝对安全的药
传统中医药有“十八反”、“十九畏” 化学合成药在使用中也有大量的合用禁忌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合用 西方国家禁止中成药中含西药成份 复杂成份
2018/10/3 19
(二)用药剂量参考

新生儿期为成人剂量的1/5-1/6
1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3
5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2
10岁以上基本同成人
2018/10/3
20
健脾益气、消食化滞、补气补血的中药,药性平和
剂量可酌情大于一般折算量。理气药一般可稍少于 折算量,以免耗气、破气。有毒的药物如附片等
国内用药现状
中西药联用 农村、城市 均十分普遍
许多基层医院已成临床用药的常规
无规范
2018/10/3
27
合用中西药的利和弊
历史起源
晚清著名的中西医汇通学家张锡纯 创立石膏阿斯匹林汤 张山雷创外科用的樟丹油膏
〔铅丹(Pb3O4)、氧化锌(ZnO)、樟冰、凡士林〕
2018/10/3 28
2018/10/3
9
1.药物的性质
大苦、大寒、大辛、大热、攻伐之品用量宜
偏小 ,药物偏性就是药性(儿科基本没有) 健脾益气、消食化滞、补气补血之剂用量可 稍偏大(儿科较多) 剧毒药物选药应禁用、慎用(雷公藤多苷) 紫癜性肾炎蛋白尿效好 副作用青春期生殖系统、造血系统
2018/10/3 10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 临床的合理应用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室 俞建
2018/10/3
1
一、儿科药物及中药品种国内应用现状
二、儿科疾病的中医药用药特点
三、如何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四、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
2018/10/3
2
《中国药典》收录 儿科中成药种类
《中国药典》176个 国家公布《非处方药目录》 104个
在南方用凉药,其量不增,可能会寒之不及
2018/10/3
17
9.季节的所异
冬寒用热药之量宜增
夏热用寒凉品宜加
2018/10/3
18
10.经验的多少
医者的临床经验对用量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某药虽有毒性,医者辨证准确,配伍得当 用量较大,反取速效 辨证施治、中病即止是儿科应用中医药所需 掌握的原则 如雷公藤多苷:1mg/kg - 2mg/kg 超说明书用药,承担风险
2018/10/3
31
正确认识和对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一)正确认识药物毒性 含不含有毒副成分 有无限制儿科使用成分
2018/10/3
32
影响中药毒性的因素
药物的品种
炮制 配伍
剂型
煎法
服法
体质
2018/10/3 33
中药大多是多成分的天然药物,每种成分又
受到所含其他成分的制约。 有毒成分多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有时会致使 有些含有有毒成分的中药在整体上并不显示 有毒 有的中药在有毒成分存在的同时,还含有某 些相应的拮抗成分
2018/10/3
7
二、儿科疾病的中医药用药特点
(一)注意影响中药使用的因素 (二)用药剂量参考 (三)服药方法
2018/10/3
8
(一)注意影Biblioteka 中药使用的因素1.药物的性质 2.药味的多少 3.药物的作用 4.剂型的改变 5.疾病的轻重
6.体质的强弱 7.年龄的大小 8.地域的不同 9.季节的所异 10.经验的多少
开始时用量宜偏小,患儿耐受良好者可以逐渐加大
清热解毒药又可根据热象的轻重不同,对热重者可 酌情加大剂量
2018/10/3 21
服药时间
学龄儿童一般在餐后2小时左右服用 滋腻补益药、驱虫药、泻下药宜空腹服 消食导滞药宜餐后服 安神药宜睡前服 病在上(如胸膈以上的头、目、咽疾)宜先食而后 病在下(如胃、肠、肝、肾病和下肢病)宜先药而后食 急重病儿服药,可不拘时间,宜少量频服
用量不要减少、可从小量逐渐加大
2018/10/3
15
7.年龄的大小
一般原则是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剂量
新生儿期为成人剂量的1/5-1/6; 1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3; 5岁左右为成人剂量的1/2; 10岁以上基本同成人
2018/10/3
16
8.地域的不同
在北方用凉药,其量不减,可能会寒之太过
儿科专用品种、儿科和成人共用品种
2018/10/3
3
SFDA儿科药物品种信息
2018/10/3
4
儿科专用品种现状
2018/10/3
5
儿科用中成药剂型统计
2018/10/3
46
6
总结特点
数量少
治疗病症集中 部分未公布处方药味剂量
50%以上的儿科用药未见临床应用研究报道
急需建立安全性、必要性评价机制
冲剂、糖浆剂、蜜膏剂,直接开水冲服
散剂和粉剂蜂蜜调后送服,避免直接吞服刺
激咽喉
2018/10/3
25
三、如何看待中药的不良反应
近年报道
含何首乌中药引起肝损害
前些年报道
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损害,龙胆泻肝丸减肥
上世纪80-90年代
日本长期服用小柴胡汤(冲剂)肺间质病变
2018/10/3 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