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课件)九年级数学下册(北师大版)
c
sin
A
=
∠A的对边
斜边
斜边
a =c
b
A
c
cos
A
=
∠A的邻边
斜边
=
b c
斜边
b邻 A 边
谢谢~
B1 A1
B2 A1
B1 A1
B2 A1
B1
(3)如果改变B2在梯子A1B1上的位置呢?
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B2
(4)如果改变梯子A1B1的倾斜角的大小呢?
由此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C1 C2
A1
探究新知
(1)Rt△B1A1C1 ∽ Rt△B2A1C2.
(2)相等
∵ Rt△B1A1C1 ∽ Rt△B2A1C2,
=
a c
tan A a a c sin A b c b cos A
若∠A+∠B=90°;一个 锐角的正弦等于它余角的余 弦,sinA=cosB;一个锐角的 余弦等于它余角的正弦;
cosA=sinB.
探究新知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1)同一个角:①商的关系:tanA= sin A ;②平方
关系:sin2A+cos2A=1.
A
B
斜边
∠A的对边
┌ ∠A的邻边 C
结论: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A的对边与 斜边的比, ∠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也随之确定.
探究新知
核心知识点一: 正弦、余弦的定义
想一想:如图.
(1)直角三角形A1B1C1和直角三角形A1B2C2有什么关系?
(2)A1C1 和 A1C2 有什么关系? B1C1 和 B2C2 呢?
探究新知
•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sinA,cos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 造直角三角形). 2.sinA,cos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分别表示∠A的正弦,余弦 (习惯省去 “∠”号). 3.sinA,cosA 是一个比值,是直角边与斜边之比.注意比的顺序
28,1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二课时-九年级数学下册课件(人教版)
A. 3
12
B. 3
6
C. 3
3
D.
3 2
4 如图,在▱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相交于点O,∠CAB=∠ACB, 过点B 作BE⊥AB 交AC 于点E. (1)求证:AC⊥BD; (2)若AB=14,cos∠CAB= 7 ,
8
求线段OE 的长.
(1)证明:∵∠CAB=∠ACB,∴), ∴cos α= 1 .
2
常见错解:∵方程2x
2-5x+2=0的解是x1=2,x2=
1 2
,
∴cos α=2或cos α= 1 .忽略了cos α (α 为锐角)
2
的取值范围是0<cos α<1.
易错点:忽视锐角三角函数值的范围而致错.
1 如图,已知AB 是半圆O 的直径,弦AD,BC 相交于点P, 如果∠DPB=α,那么 CD 等于( B )
∴ ▱ABCD是菱形.∴AC⊥BD.
(2)解:在Rt△AOB 中,cos ∠OAB= AO 7 ,AB=14,
AB 8
∴AO=
7 8
AB=
49 4
.
在Rt△ABE 中,cos ∠EAB= AB 7 ,
AE 8
AB=14,∴AE=
8 7
AB=16,
∴OE=AE-AO=16-
BC 5
C
(1)
解: AB AC2 BC2 22 32 13,
┌
所以
sin A BC
3
3
13 ,
sin B AC
2
2 13 ,
AB 13 13
AB 13 13
cos A AC 2 2 13 , AB 13 13
tan A BC 3 .
28.1锐角三角函数
感悟新知
知3-练
例 7 (1)已知α=45°,求2sin2α-2 2 sinα·tanα+tan2α;
(2)计算
1 4
tan2
45+
sin
1 2 30
-3 cos2
30-
sin cos
45 45
.
解题秘方:用“代入法”求值.
感悟新知
解:(1)原式 2 sin-tan 2
2
(4)sin2A 表示sin A·sin A=(sin A)2,不能写成sin A2;cos2A 表示cos A·cos A=(cos A)2,不能写成cos A2;tan2A 表示 tan A·tan A=(tan A)2,不能写成tan A2.
感悟新知
特别提醒
知1-讲
1. 正弦、余弦、正切都是一个比值,是没有单位的数
AB 3k 3k
AB 3k 3
tan B AD 2 2k 2 2. BD k
感悟新知
知1-练
3-1. 将一副三角尺(Rt△ ABC 与Rt△BDC)按如图所示的方 式摆放在一起,连接AD, 试求∠ ADB 的正切值.
感悟新知
解:过点 A 作 AM⊥DB,交 DB 的延长线于点 M. 知1-练
3
sin A-sin B的值.
知2-练
,求
解:∵sinA+sinB=43,∴(sinA+sinB)2=196.
∴sin2A+sin2B+2sinA·sinB=196.
∵∠A+∠B=180°-∠C=90°,∴sinB=cosA,
感悟新知
∴sin2A+cos2A+2sinA·sinB=196, ∴1+2sinA·sinB=196,∴2sinA·sinB=79, ∴sin2A+sin2B-2sinA·sinB=1-79=29, ∴(sinA-sinB)2=29,∴sinA-sinB=± 32.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1.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课件
合作探究
1.在△ABC中,∠C=90°,AC=BC,则sin A=
A=
1 .
,tan
合作探究
2.如图,在Rt△ABC中,∠C=90°,M是直角边AC上一点,
MN⊥AB于点N,AN=3,AM=4,求cos B的值.
合作探究
解:在Rt△AMN中,由勾股定理可得MN= − = ,
则sin∠ABC等于
.
合作探究
B等于(
A.
已知在Rt△ABC中,∠C=90°,若sin A=B )B. NhomakorabeaC.
,则sin
D.1
方法归纳交流 通常已知边的比值,不能直接求三角函数
值,可采用设辅助未知数“k”来解决.
合作探究
如图,在菱形ABCD中,AE⊥BC于点E,EC=1,sin
B= ,求菱形的边长.
是(
A )
A.
B.
C.
D.
2.在△ABC中,∠C=90°,cos
8 .
A= ,AB=10,则BC=
合作探究
=
在△ABC中,∠C=90°,AC=3,AB=5,则cos B
.
如图,P是∠α的边OA上一点,且P点坐标为(3,4),
则sin α=
,cos α=
.
合作探究
变式训练
如图,△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中的格点上,
∴cos
∠AMN= = ,
∵∠A+∠B=90°,∠A+∠AMN=90°,
∴∠B=∠AMN,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案 人教数学九年级下册
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类比正弦函数,理解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定义,进而得到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2.能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进行相关运算.【过程与方法】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的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会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是固定值这一事实,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培养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演绎推理能力.二、课型新授课三、课时第2课时共4课时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余弦、正切概念,知道当直角三角形的锐角固定时,它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直角边之比是固定值.【教学难点】熟练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进行有关计算.五、课前准备教师:课件、三角尺、直尺等.学生:三角尺、铅笔.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2)如图,在Rt△ABC中,∠C=90°.当∠A确定时,∠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确定,此时,其他边之间的比是否也确定呢?(二)探索新知知识点一余弦的定义如图,△ABC和△DEF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C=∠F=90°,则AC DF成立吗?为什么?(出示课件4)AB DE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出示课件5)∵∠A=∠D ,∠C=∠F=90°,∴∠B=∠E.从而sinB=sinE , 因此AC DF AB DE=. 教师归纳:(出示课件6)在有一个锐角相等的所有直角三角形中,这个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是一个常数,与直角三角形的大小无关.如下图所示,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osA ,即cosA=.A b c∠=的邻边斜边教师强调:从上述探究和证明过程,可以得到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对于任意锐角α,有cos α=sin(90°-α),或sin α=cos(90°-α).(出示课件7)出示课件8,教师对照正弦、余弦的定义,对两个概念注意事项加以强调:1.sinA 、cosA 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 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2.sinA 、cosA 是一个比值(数值).3.sinA 、cosA 的大小只与∠A 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出示课件9,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知识点二 正切的定义如图,△ABC 和△DEF 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A=∠D ,∠C=∠F=90°,则BC EF AC DF=成立吗?为什么?(出示课件10)学生自主证明,一生板演,教师巡视,并用多媒体展示. 证明:∵∠C=∠F=90°,∠A=∠D ,∴Rt △ABC ∽Rt △DEF. ∴BC AC EF DF=, 即BC EF AC DF =. 教师问:当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的大小确定时,其对边与邻边比值也是唯一确定的吗?(出示课件11)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总结:在直角三角形中,当锐角A 的度数一定时,不管三角形的大小如何,∠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是一个固定值.(出示课件12)如图:在Rt △ABC 中,∠C =90°,我们把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tanA.即tanA=a .A A b∠=∠的对边的邻边出示课件14,教师问:如果两个角互余,那么这两个角的正切值有什么关系?学生答:互为倒数.教师问:锐角A的正切值可以等于1吗?为什么?可以大于1吗?学生答:锐角A的正切值可以等于1;当a=b时;可以大于1,当a>b时.出示课件15,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知识点三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出示课件16:锐角A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A的锐角三角函数.考点1 已知直角三角形两边求锐角三角函数的值.例如图,△ABC中,∠C=90°,AB=10,BC=6,求sinA,cosA,tanA的值.(出示课件17)学生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由勾股定理,得AC , 因此,63sin ==105BC A AB =, 84cos 105AC A AB ,===63tan ==.84BC A AC = 师生共同总结:已知直角三角形中的两条边求锐角三角函数值的一般思路是:当所涉及的边是已知时,直接利用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当所涉及的边是未知时,可考虑运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得边的长度,然后根据定义求锐角三角函数值.(出示课件18)出示课件19,学生独立思考后口答,教师订正.考点2 已知一边及一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函数值.例 如图,在Rt △ABC 中,∠C=90°,BC=6,3sin 5A =,求cosA,tanB 的值.学生独立思考后,师生共同解答.解:∵在Rt △ABC 中,sin BC A AB=, ∴5610sin 3BC AB A =⨯==.又8AC ===, ∴4cos 5AC A AB ==,4tan .3AC B BC == 教师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边长及一个锐角的某个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其它的所有锐角三角函数值.出示课件21,学生独立思考后一生板演,教师订正.(三) 课堂练习(出示课件22-28)练习课件22-28相应题目,约用时15分钟。
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23.1锐角的三角函数(第2课时) 30 45 60 角的三角函数值 课件
做一做
w要能 记住有 多好
洞察力与内秀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表
三角函数 锐角α
正弦sinα
余弦cosα
正切tanα
300
1
2
3
3
2
3
450
2
2
2 2
1
600
3
1
3
2
2
w这张表还可以看出许多 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呢?
例题欣赏
行家看“门道”
w例1 计算: w(1)sin300+cos450;(2) sin2600+cos2600+tan450.
因此更一般地有 :
si9n 0 0 c o , s
c9 o0 0 s s i,n
例题欣赏
行家看“门道”
w例3 在Rt△ABC中,∠C=900 , sinA=1/3,求cosB的值。
解:略。
随堂练习
知识的运用
课本119页第2题(1)、(2)。
w老师期望:只要勇敢地走向黑板来展示自己,就是 英雄!
w解:略。
w老师提示:
Sin2600表示 (sin600)2,
cos2600表示 (cos600)2,其 余类推.
例题欣赏
行家看“门道”
例2:(1)已知sinA=1/2,则锐角A=____; (2)已知3tanA-√3=0,则锐角A=____;
解:略。
随堂练习
知识的运用
w计算: (1)sin600-cos450;
身体健康, 常以为别人在注意你,或希望别人注意你的人,会生活的比较烦恼。
学习进步!
w一个锐角的正弦,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
B
(或一个锐角的余弦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
26.1 锐角三角函数 - 第2课时课件(共21张PPT)
归纳
在直角三角形中,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邻边与斜边的比以及对边与邻边的比,都是唯一确定的;当锐角α变化时,相应的值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统称为α的三角函数. 为方便起见,今后将(sinα)2,(cosα)2,(tanα)2分别记作sin2α,cos2α,tan2α.
随堂练习
1.△ABC中,∠C=90°,AB=8,cosA= ,则AC的长是______.2.已知A为锐角,tanA= ,则sinA=___ ,cosA=_____ .3.如图,在矩形ABCD中,DE⊥AC于E,设∠ADE=α,且cosα= ,AB=4,则AD的长为_____.
6
4.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M是AD的中点,BE=3AE,求sin∠ECM.
定义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1.sinA,cosA,tanA是在直角三角形中定义的,∠A是锐角(注意数形结合,构造直角三角形).2.sinA,cosA,tanA是一个完整的符号,分别表示∠A的正弦,余弦,正切 (习惯省去“∠”号).3.sinA,cosA,tanA 是一个比值.注意比的顺序.且sinA,cosA,tanA均大于0,无单位.4.sinA,cosA,tanA的大小只与∠A的大小有关,而与直角三角形的边长无关.5.角相等,则其三角函数值相等;两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则这两个锐角相等.
解: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x,由勾股定理可知,∵M是AD的中点,BE=3AE,∴AM=DM=2x,AE=x,BE=3x.∴EM2=AM2+AE2=(2x)2+x2=5x2∴CM2=DM2+DC2=(2x)2+(4x)2=20x2∴EC2=BC2+BE2=(4x)2+(3x)2=25x2∴EC2=EM2+CM2 由勾股定理逆定理可知,△EMC为直角三角形.∴sin∠ECM= = = .
浙教版九年级下册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第2课时)课件
多少?(如下图所示)
在Rt△ABC中,
sinA=
∠A是多少度呢?
前面我们学习了特殊角30°,45°,60°的三角函
数值,一些非特殊角(如17°56°89°等)的三角函数
值又怎么求呢?
这一节课我们就学习借助计算器来完成这个任务.
获取新知
一起探究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的
第1章 解直角三角形
1.2 第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的计算(2)
特殊角三角函数值
三角函数
角 度
0°
3 0° 45 ° 6 0° 9 0°
sinα
0
1
2
2
2
3
2
1
cosα
1
3
2
2
2
1
2
0
tanα
0
3
3
1
3
不存在
cotα
不存在
3
1
3
3
0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小轿车越来越多,为
了交通安全及方便行人推车过天桥,某市政府要在10 m高
∴∠AOC=5044’21.01”∴∠AOB≈11.480
⌒ 11.48×1000π
≈200.3(m).
∴AB=
180
答:弯道长约为200.3m.
随堂演练
20020'4"
1.(1)sinA=0.3475 ,则A=
(精确到1")
(2)cosA=0.4273,则A= 64042'13"
(精确到1")
3
(1)sinβ=0.4511.(2)cosβ=0.7875. (3)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8章 锐角三角函数 余弦、正切
∴DM=533(负值舍去).
∴tan∠DCB=DCMM=5
3 3.
12.【2021·白银】如图,△ABC内接于⊙O,D是⊙O的直径AB的延长线上 一点,∠DCB=∠OAC,过圆心O作BC的平行线交DC的延长线于点E.
(1)求证:CD是⊙O的切线;
证明:∵OA=OC,∴∠OAC=∠OCA. ∵∠DCB=∠OAC,∴∠OCA=∠DCB. ∵AB是⊙O的直径,∴∠ACB=90°. ∴∠OCA+∠OCB=90°. ∴∠DCB+∠OCB=90°,即∠OCD=90°. ∴OC⊥DC. 又∵OC是⊙O的半径,∴CD是⊙O的切线.
b c
2.【教材P69习题T6变式】【中考·丽水】如图,点A为∠α边上的任意一点,作 AC⊥BC于点C,CD⊥AB于点D,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α的值,错误的是 ()
C ··
BD BC AD CD A.BC B.AB C.AC D.AC
3.【2021·宜昌】如图,△ABC的顶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则cos∠ABC的 值为( )
(2)若CD=4,CE=6,求⊙O的半径及tan∠OCB的值. 【思路点拨】(2)中求∠OCB的正切值,从图中看出∠OCB所在的三角形不是直 角三角形,需要利用等角的转化.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EOC= ∠OCB,从而在Rt△OCE中求解.
解:∵OE∥BC,∴BODB=CCDE. ∵CD=4,CE=6,∴BODB=46=23.
(2)求sinA,cosA,tanA的值.
解:sin A=BACB=2245, cos A=AACB=275, tan A=BACC=274.
10.【2021·上海】如图,已知在△ABD中,AC⊥BD,BC=8,CD=4,
cos∠ABC=,BF为AD边上的中线.
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课件
a2 b2 c2
A
sin A a ,sin B b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sin2 A sin2 B a 2 b 2 c c
a2 b2 c2
1
B
c
a
┌
b
C
1、300,450,600角的三角函数值 2、三角函数值的计算与应用
老师提示:
Sin2600表示 (sin600)2,
cos2600表示 (cos600)2, 其余类推.
1、 sin 12 sin 1为锐角
解:原式= sin 1 sin 1
sin 1 sin 1 0
2:已知tanA·tan20°=1 求∠A。
解:因为tanA·tan200=1 所以∠A=900-200=700
tan B 3:已知:
求∠A,∠B的度数。
3 2sin A
2
3 0,
2
解: tan B 3 2sin A 3 0
tan B 3 0,2sin A 3 0
即tan B 3,sin A 3 2
A 600 , B 600
4:已知2cos 2A-1=0,求∠A
解: 2 cos2 A 1 0 cos2 A 1 2 cos A 1 2 22 A 450
BcoCs=B6=,__则3__si_n_B_=.________, 5
C
5
A
2、在Rt△ABC中,∠C=900,
AB=3,BC=2,求tanA的值。
5
10 6
B
3
tan A 5 2
2
C
B
300角的各类三角函数值的探索
2
B
1
30°
A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十八章《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课件
在图中 ∠A的对边记作a ∠B的对边记作b ∠C的对边记作c
探究 情 境 探 究
如图,在Rt△ABC中,∠C
=90°,当锐角A确定时,
∠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就随
之确定,此时,其他边之
间的比是否也确定了呢?
为什么?
A
斜边c 邻边b
B 对边a
C
当锐角A的大小确定时,∠A的邻边与斜边的比、∠A的对边与邻边的
B
cosA、tanB的值.
解:∵ sin A BC AB
6
AB BC6510 sinA 3
A
C
又 A C A2 B B2 C12 0 6 2 8
coAsAC4, tanB AC4
AB 5
BC 3
例题示范
变题: 如图,在Rt△ABC中,∠C=90°,cosA= 1 5 ,求
17
B
sinA、tanA的值.
28.1 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
复习回顾:
如图,在Rt△ABC中,∠C=90°,我们把锐角A的对边与斜边的比
叫做∠A的正弦(sine),记住sinA 即
sinAA斜 的边 对边 ac
例如,当∠A=30°时,我们有
c 斜边
A
b
B
a 对边 C
sinAsin30 1 2
当∠A=45°时,我们有
sinAsin45 2 2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0<cos α <1,
A
tan α >0, sin2cos21
sin A co s B co s A sin B tan A 1
tan B
B
C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3日星期日2022/4/32022/4/32022/4/3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32022/4/32022/4/34/3/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32022/4/3April 3,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华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锐角三角函数说课课件
4、概括:引导学生自己概括出互余两角的正弦和余弦之间的关 系。
5、讨论:互余两角的正切和余切之间是否也存在这样的关系? 说说你的想法。
6、交流:让学生相互交流讨论结果,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
本节重视倡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自主探索, 在探索基础上组织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引 导学生反思,从而重视知识的产生过程,使 学生在自主探索中理解数学知识,体验成功 的乐趣。学习的内容不再以定论的情势呈现, 而是以问题的情势呈现,让学生紧紧环绕问 题情境,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反思体 验来主动建构。
2、让学生借助于两块三角板,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 义,分别求出30°,45°,60°角的四个三角函数值。 (1)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计算。 (2)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将交流结果填在表格中。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A
sinA
cosA
tanA
cotA
30°
45°
60°
[设计意图]
二:教学目标
根据本课的设计意图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 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探索并掌握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理 解并掌握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关系,能运用它们解 决有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视察,分析,概括,推 理的能力,逐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思想。
锐角三角函数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华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24章 第三节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内容。锐角三角函数 反应了直角三角形中存在的边角关系,它是解直角 三角形的重要根据之一,在教材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作用。考虑到锐角三角函数的知识点较多,教材在 编写时有意安排了两个课时的内容,这节课是在学 生掌握了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和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的基础上进行的。
23.一般锐角的三角函数值(第2课时)PPT课件(沪科版)
(A)0°<∠A≤ 30 ° (B) 30°<∠A≤45°
(C)45°<∠A≤ 60 ° (D) 60°<∠A≤ 90 °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的第二 功能健“sin-1 Cos-1,tan-1”健例如:已知sinα=0.2974, 求锐角α.按健顺序为:
SHIFT 9
1.已知角,求值 2.已知值,求角 3. 确定值的范围 4. 确定角的范围
确定角的范围
5.当∠A为锐角,且cos
A=
1 5
那么( D )
(A)0°<∠A≤ 30 ° (B) 30°<∠A≤45°
(C)45°<∠A≤ 60 ° (D) 60°<∠A≤ 90 °
1
6. 当∠A为锐角,且sin A= 3
那么( A )
按键的顺序 sin 0 · 2
74
=
显示结果 17.30150783
如果再按“度分秒健”就换算成度分 秒, °′″
即∠α=17°18′5.43″
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要用到sin,cos,tan的第二 功能健“sin-1, cos-1,tan-1”健例如:已知sinα=0.2974, 求锐角α.按健顺序为:
确定角的范围
3. 当∠A为锐角,且tan A的
值大于 3 时,∠A( B )
3
(A)小于30° (B)大于30° (C) 小于60° (D)大于60°
4. 当∠A为锐角,且tan A的
值小于 3 时,∠A( C )
(A)小于30° (B)大于30° (C) 小于60° (D)大于60°
☆ 应用练习
∴∠ACD≈27.5° .
∴∠ACB=2∠ACD≈2×27.5°=55°.
∴V型角的大小约55°.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
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1《锐角三角函数》(第2课时)的内容主要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以及它们的性质。
这一部分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对高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定义和性质,并能够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可能已经有所了解。
但是,他们对这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还不够强。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掌握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能够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和性质。
2.难点:锐角三角函数的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和提高学生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案。
2.练习题和学习资料。
3.计算器和三角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例如,一个建筑物的的高度是30米,建筑物与观测点的距离是40米,求观测点与地面之间的角度。
2.呈现(15分钟)讲解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通过示例来说明它们的运用。
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对锐角三角函数的理解。
例如,计算一个锐角的正弦值、余弦值和正切值,并解释其含义。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提高他们对锐角三角函数的运用能力。
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数学《锐角三角函数》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教学说课研讨课件复习(第2课时)
探究三: B
1.如果任意改变B2在梯子上的位置呢?你有什么想法?
B1
∠A的大小确定, ∠A的对边与邻边 的比值不变.
B2
2.如果改变∠A 的大小, ∠A的对边与邻边
的比值会随之改变吗?
A
C2
C1
∠A的大小改变, ∠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会随之改变.
新知探究
定义: 在R
与邻边的比便随之确定 , 这个比叫做∠A的正
2、在R
4
8
5
3.在等腰△ABC中,AB=AC=13,BC=10. 求
A
解 : 如图, 过点A作AD BC于点D,
在RtABD中,易知BD 5, AD 12.
sin B AD 12 . cosB BD 5 .
AB 13
AB 13
┌
B
D
C
情境引入
正切是在R
tanA
A的对边 A的邻边
斜 边
AD CD
AC CD BC BD
C
A
B
C
┌
A
DB
新知探究
坡度与坡角 正切也经常用来描述山坡的坡度.例如,有一山坡在水 平方向上每前进100 m就升高60 m,那么山坡的坡度 就是
1.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α)叫坡角. 2.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宽度的比称为坡度 (或坡比),即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 3.坡度越大,坡面越陡.
1.1 锐角三角函数
第2课时
九年级下册
学习目标
理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意 义,能根据边长求出锐角
1
的正弦值和余弦值。 进一步理解当锐角度数一定,则其对边、邻边、斜边三
2 种比值也一定,从而产生三种函数的道理
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意义,领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23.1.2 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值 第2课时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A.α=β B.α+β=90° C.α-β=90° D.β-α=90°
随堂练习
2.若0°<α<90°,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si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B.cosα随α的增大而减小 C.tanα随α的增大而增大 D.sinα+cosα有可能为1
随堂练习
3.(1)若α为锐角,则sin(90°-α)=__c_o_s_α__,cos(90°β)=__s_i_n_β__; (2)若90°-5α为锐角,且sin(90°-5α)=cos(60°-α),则 锐角α的度数为__1_0_°___.
课程讲授
1 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练一练:若α为锐角,且sinα=cos42°,则α为( B )
A.42° B.48° C.56° D.无法确定
课程讲授
1 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问题1:通过科学计算器计算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并提出你的猜想:
(2) tan23°__<__tan67°; tan33°__<__tan57°; tan46°__<__tan44°;
tanB=
2 5
tanC=
3 5
tanD=
4 5
课程讲授
1 探究锐角三角函数的关系
问题1:通过科学计算器计算 ,比较下列各对数的大小, 并提出你的猜想:
(1) sin23°__=__cos67°; sin33°__=__cos57°; sin46°__=__cos44°;
sinA__=__cos(90°-A);0<∠A<<90°
tanA_<___tan(90°-A)(A<45°);
0<∠A<∠B<90°,tanA__<__tanB;
第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与解直角三角形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解析:∵在 Rt△ABC 中,∠C=90° ,AB=2BC, 1 1 ∴∠A=30° ,∠B=60° ,∴sin A= ,cos B= ,tan A 2 2 3 = ,tan B= 3,故②③④正确. 3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2 2 2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温馨提示 1.互余两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若 ∠ A+ ∠ B= 90° ,那么 sin A= cos B 或 sin B= cos A. 2.同角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 A+ cos A= sin A 1; tan A= . cos A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考点一
锐角三角函数
(2013· 深圳 )如图,已知 l1∥ l2∥ l3,相邻两条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 ABC 的三个顶 点分别在这三条平行直线上,则 sin α 的值是 ( )
宇轩图书
浙江新中考
数
学
宇轩图书
第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 与解直角三角形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宇轩图书
浙江考情分析
浙江三年中考
中考考点梳理
典型考题展示
能力评估检测
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教案
锐角三角函数第二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锐角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能正确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进行计算。
(2)掌握特殊锐角(30°、45°、60°)的三角函数值,并能熟练进行相关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及特殊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1)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2)灵活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探究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引入(1)回顾直角三角形的相关知识,如直角三角形的边与角的关系。
(2)提问: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已知一个锐角和一条边,能否求出其他的边和角?2、概念讲解(1)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叫做这个锐角的正弦,记作 sinA。
即 sinA =对边/斜边。
(2)一个锐角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叫做这个锐角的余弦,记作cosA。
即 cosA =邻边/斜边。
(3)一个锐角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叫做这个锐角的正切,记作tanA。
即 tanA =对边/邻边。
3、例题讲解例 1:在 Rt△ABC 中,∠C = 90°,AB = 5,BC = 3,求 sinA 和cosA 的值。
解:因为在 Rt△ABC 中,∠C = 90°,AB = 5,BC = 3,所以 AC =√(AB² BC²) =√(5² 3²) = 4sinA = BC / AB = 3 / 5cosA = AC / AB = 4 / 5例 2:已知在 Rt△ABC 中,∠C = 90°,sinA = 1 / 2 ,求∠A 的度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 锐角三角函数
基础题
知识点1 正弦和余弦(sinA =∠A 的对边斜边,cosA =∠A 的邻边斜边
) 1.(兰州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C =90°,BC =3,AC =4,那
么cosA 的值等于( )A.34 B.43C.35 D.45
2.(贵阳中考)在Rt △ABC 中,∠C =90°,AC =12,BC =5,则sinA 的值为( ) A.512B.125C.1213D.513
3.(兰州中考)在Rt △ABC 中,∠C =90°,sinA =35
,BC =6,则AB =( )
A .4
B .6
C .8
D .10
4.如图,将一面三角形的小旗放在边长都为1的小正方形方格中(三角形的各顶点均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sinA =____________,cosA =____________.
5.已知,如图,在△ABC 中,AB =AC =6,BC =8,AD ⊥BC 于点D.
(1)求AD 的值;(2)求sinB 、cosC 的值.
知识点2 锐角三角函数
6.(崇左中考)如图,在Rt △ABC 中,∠C =90°,AB =13,BC =12,则下列三角函数表示正确的是( )
A .sinA =1213
B .cosA =1213
C .tanA =512
D .tanB =125
7.如图,在△ABC 中,∠C =90°,BC =3,tanB =43
,sinB =____________. 8.如图,在Rt △ABC 中,∠C =90°,a ,b ,c 分别表示Rt △ABC
中∠A ,∠B ,∠C 的对边.求:
(1)sinA ,cosB ;(2)tanA ,tanB ;
(3)观察(1)(2)中的计算结果,你能发现sinA 与cosB ,tanA 与tanB
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4)应用:①在Rt △ABC 中,∠C =90°,sinA =23
,则cosB 的值为____________; ②在Rt △ABC 中,∠C =90°,tanA =2,则tanB =____________.
中档题
9.在△ABC 中,若三边BC 、CA 、AB 满足BC ∶CA ∶AB =5∶12∶13,则cosB =( ) A.512B.125C.513D.1213
10.(丽江中考)如图,点A 为∠α边上任意一点,作AC ⊥BC 于点C ,
CD ⊥AB 于点D ,下列用线段比表示cos α的值,错误的是( )
A.BD BC
B.BC AB
C.AD AC
D.CD AC
11.(连云港中考)在Rt △ABC 中,∠C =90°,若sinA =513
,则cosA 的值是( ) A.512B.813C.23D.1213
12.如图,△ABC 中,∠C =90°,BC =4 cm ,AB 的垂直平分线MN 交
AC 于D ,且CD ∶DA =3∶5,则sinA 的值是( )
A.45
B.55
C.255
D.35
13.若θ为锐角,且sin θ=45
,则cos(90°-θ)=____________. 14.(杭州中考)在Rt △ABC 中,∠C =90°,AB =2BC ,现给出下列结论:①sinA =32;②cosB =12;③tanA =33
;④tanB =3,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__.(只需填上正确结论的序号)
15.如图,在△ABC 中,CD ⊥AB ,垂足为D.若AB =12,CD =6,tanA =32
,求sinA +cosB 的值.
16.已知,在△ABC 中,AD 是边BC 上的高,E 为AC 的中点,BC =14,AD =12,sinB =45
,求:(1)线段DC 的长;(2)tan ∠EDC 的值.
综合题
17.(乐山中考)如图,已知△ABC 的三个顶点均在格点上,则cosA 的
值为( )
A.
33B.55C.233 D.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