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doc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1. 引言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是将充电器与微控制器相结合,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该充电器能够根据电池的状态智能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和电池寿命。

2. 设计方案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如下:2.1 硬件设计充电器的硬件主要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

2.1.1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提供稳定的直流电源供给整个系统,可以使用变压器和整流电路来获得所需要的直流电压。

2.1.2 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使用51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通过各种传感器检测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和电池状态。

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模块可以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以最佳的方式完成充电过程。

2.1.3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充电器的状态信息,可以使用液晶显示屏或LED灯来实现。

2.1.4 充电模块充电模块是将电能传输到电池上进行充电的部分,可以采用一定的充电控制电路来控制充电过程。

2.2 软件设计智能充电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充电算法和控制逻辑。

2.2.1 充电算法充电算法根据电池的充电状态和特性,计算出最佳的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

常见的充电算法包括恒压充电、恒流充电和多段充电等。

2.2.2 控制逻辑控制逻辑负责监测电池的电压、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并根据充电算法决定是否需要调整充电参数。

控制逻辑还可以实现保护功能,比如过流保护、过温保护和反接保护等。

3. 实现过程智能充电器的实现过程可以分为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两个步骤。

3.1 硬件设计在硬件设计阶段,需要根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电源模块、传感器、显示模块和充电模块。

然后进行硬件电路的布局和连接,确保电路正常工作。

3.2 软件开发在软件开发阶段,首先需要编写51单片机的控制程序。

根据充电算法和控制逻辑编写相关的代码,并与硬件进行连接和测试。

然后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总结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方案。

毕业设计_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毕业设计_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基于MAX1898的智能充电器设计在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充电器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从随身听到数码相机,从手机到笔记本电脑,几乎所有用到电池的电器设备都需要用到充电器。

充电器为人们的外出旅行和出差办公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单片机在电池充电器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它的处理控制能力可以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

充电器各类繁多,但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有单片机参与处理和控制的充电器才能称为智能充电器。

1 实例说明随着手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使用,手机电池充电器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本章将通过一个典型实例介绍51单片机在实现手机电池充电器方面的应用。

实例所实现的充电器是一种智能充电器,它在单片机的控制下,具有预充、充电保护、自动断电和充电完成报警提示功能。

实例的功能模块如下。

●单片机模块: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比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成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提供模块:采用电压转换芯片将外部+12V 电压转换为需要的+5V电压,该电压在送给充电控制模块之前还需经过一个光耦模块。

●C51程序:单片机控制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充电的状态给出有关的输出指示。

2 设计思路分析要实现智能化充电器,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充电的实现。

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

(2)智能化的实现。

在充电器电路中引入单片机的控制。

2.1 为何需要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充电器实现的方式不同会导致充电效果的不同。

由于充电器多采用大电流的快速充电法,在电池充满后如果不及时停止会使电池发烫,过度的充电会严重损害电池的寿命。

一些低成本的充电器采用电压比较法,为了防止过充,一般充电到90%就停止大电流快充,而采用小电流涓流补充充电。

手机电池的使用寿命和单次使用时间与充电过程密切相关。

锂电池是手机最为常用的一种电池,它具有较高的能量重量比、能量体积比、具有记忆效应,可重复充电多次,使用寿命较长,价格也越来越低。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设计

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设计1. 引言智能充电器是一种利用单片机技术实现智能控制的充电器,它能够根据充电设备的需求,自动调节充电电流和电压,实现高效、安全、快速的充电过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设计,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挑战。

2. 智能充电器设计原理2.1 单片机控制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采用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编程实现对充电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监测和调节。

单片机具有高速、低功耗、易编程等优势,可以实现精确控制和智能化管理。

2.2 充放电管理智能充电器设计中重要一环是对锂离子等可再生储能设备进行精确管理。

通过监测储能设备的状态参数(如温度、容量等),可以根据设备需求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并确保安全快速地完成充放电过程。

3. 智能化算法设计3.1 全局最优算法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储能设备的利用率,智能充电器设计中应用了全局最优算法。

该算法通过对充电过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分析,优化充电过程中的功率分配,使得充电器能够以最高效率完成充电任务。

3.2 自适应调节算法智能充电器设计中还应用了自适应调节算法,通过对设备需求的实时监测和分析,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和电压。

该算法可以根据设备需求的变化进行动态调整,以提高充电效率和减少能量损耗。

4. 智能充电器设计实现4.1 硬件设计智能充电器硬件设计包括选择合适的单片机芯片、功率模块、传感器等元件,并进行合理布局和连接。

其中单片机芯片需要具备足够的计算性能和存储空间,以支持复杂的控制算法。

4.2 软件设计智能充电器软件设计包括编写控制程序、界面程序等。

控制程序需要实现对各种参数的监测、分析和控制,并根据设备需求进行动态调整。

界面程序可以提供用户友好的操作界面,并显示相关的充电信息。

5. 智能充电器的应用优势5.1 高效充电基于单片机技术的智能充电器能够根据设备需求智能调节输出功率和电压,以最高效率完成充电任务。

相比传统充电器,智能充电器可以大大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储能设备的利用效率。

5v3a充电器方案

5v3a充电器方案

5v3a充电器方案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5V3A充电器方案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充电器设计方案,能够为各类设备提供快速、安全的充电服务。

本文将介绍5V3A充电器方案的设计原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

一、5V3A充电器方案设计原理5V3A充电器方案是指在输出电压为5V、输出电流为3A的条件下进行设计的充电器方案。

其设计原理主要包括电源转换、电流控制和保护功能。

1. 电源转换:5V3A充电器方案采用电源转换技术将输入电源的电压转换为适合设备充电的电压。

常见的电源转换方式包括开关电源和线性电源。

开关电源具有高效率、小体积、适应性强等特点,因此在5V3A充电器方案中得到广泛应用。

2. 电流控制:充电器需要根据设备的需求提供适当的电流输出。

5V3A充电器方案通过电流控制电路来保证输出电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电流控制方式有恒压恒流控制和可调电流控制,根据具体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流控制方式。

3. 保护功能:5V3A充电器方案具备多种保护功能,如过流保护、过压保护、过温保护等,以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当充电器工作状态异常时,保护功能会自动启动,防止设备或充电器的损坏。

二、5V3A充电器方案的优势1. 快速充电:5V3A充电器方案能够为设备提供高电流输出,可大幅减少充电时间。

对于容量较大的设备,如平板电脑和充电宝等,使用5V3A充电器方案能够实现快速充电,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

2. 兼容性强:5V3A充电器方案采用标准的USB接口输出,因此具备良好的兼容性,能够适配市面上大多数智能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

无论是苹果设备还是安卓设备,都可以使用5V3A充电器进行充电,方便实用。

3. 安全可靠:5V3A充电器方案采用多重保护功能,能够有效避免因异常情况导致的安全隐患。

过流保护、过压保护和过温保护等保护机制,可以保证充电器和设备的安全运行,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4. 节能环保:5V3A充电器方案采用先进的电源转换技术,具有高效率和低功耗的特点,能够减少能源消耗和电费支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是一种能够智能识别电池类型和状态,并能根据电池需求实现快充和慢充的充电器。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设计。

一、设计原理智能电池充电器采用了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通过对电源和电池状态进行实时监测以及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等参数,从而实现对电池的智能化管理。

二、主要功能1.电池类型识别:通过检测电池的电压和电流波形,智能电池充电器能够自动识别电池的类型,包括锂电池、铅酸电池等等。

2.电池状态检测:充电器能够实时监测电池的电流、电压以及温度等参数,通过这些参数的变化,判断电池的充电、放电状态,从而保证电池的安全和寿命。

3.充电控制:智能电池充电器可以根据电池类型和状态,动态调整充电电压和电流,以实现快充和慢充的切换,从而提高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安全性。

4.过充保护:当电池充电至预设的电压值时,充电器能够自动停止充电,防止过充,保护电池安全。

5.温度保护:当电池温度过高时,充电器会自动停止充电,保护电池不受损坏。

三、硬件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源电路、电流电压检测电路、控制电路和显示电路四个主要部分。

1.电源电路:充电器所需的电源电压一般为DC12V或AC220V,通过整流和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并通过稳压电路将电压稳定在适合电池充电的范围内。

2.电流电压检测电路:用于实时检测电池的电流和电压值,通常采用放大电路和模数转换电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以供单片机进行处理。

3.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和相关外围电路,单片机根据检测到的电池类型和状态,通过控制电源电压和电流调整电池的充电方式和速度。

4.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电流、电压等相关信息,通常采用数码管、LCD等显示器件。

四、软件设计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软件设计主要包括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和算法设计。

1.程序设计:根据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硬件接口进行开发,程序主要包括电池类型识别、电池状态检测、充电控制和保护控制等功能。

智能充电器设计

智能充电器设计

由于镍氢电池具有功率密度高、可快速充放电、循环寿命长以及无记忆效应、无污染、可免维护等优点,在便携式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如何合理的对镍氢电池进行充电管理是目前电池领域中研究的热门课题。

基于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设计开发了快速智能充电器。

本智能充电器可以同时对1~4节镍氢电池进行充电管理,并根据待充电电池的电压和温度情况,进行合理的充电电流设置。

图1 充电器系统框图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

硬件设计1 单片机选择SH69P48 是一种先进的CMOS 4位单片机。

它具有以下特性: 4K 双字节OTP ROM, 253 个半字节RAM空间, 8位定时/计数器, 10位A/D转换器, 8+2位高速PWM 信号输出, 内建振荡器时钟电路, 内建看门狗定时器, 低电压复位功能且支持省电方式以节约电能。

10位A/D转换器可以使得Delta-V的检测精度达到2mV/cell;利用单片机自带的PWM端口结合TL494控制充电电流;用8位定时/计数器进行0.5s定时,在出现坏电池时,LED进行1Hz闪烁指示。

系统时钟采用单片机内部的4MHz的RC时钟,降低系统的成本,但由于RC时钟的偏差会比较大,所以0.5s定时会存在误差。

内建看门狗定时器可用软件控制以加强单片机的抗干扰能力。

在软件出现问题时,可以对单片机进行复位,重新执行程序,防止程序死锁现象的发生。

2 单片机脚位安排根据功能的要求,对单片机的管脚安排如表2。

3 PWM技术控制充电电流因单片机的工作频率为4MHz,单片机自带的PWM可以达到的最大频率为15.625 kHz,无法满足对充电电流的控制精度,所以采用了外部硬件PWM与单片机 PWM 进行结合处理的方法。

外部PWM控制芯片选择TL494,其PWM频率可以达到200 kHz 以上,对充电的电池可以进行恒流和限压处理。

设计时用外部PWM芯片控制充电电流的精度,用单片机自带的PWM去控制TL494电流比较器输入端口上的电压,从而控制总充电电流的大小。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

课题名称智能型充电器的电源和显示的设计摘要本文对基于单片机的LCD液晶显示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绪论中介绍了本课题的课题背景、研究意义及完成的功能。

本系统是以单片机的基本语言汇编语言来进行软件设计,指令的执行速度快,节省存储空间。

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

正文中首先简单描述系统硬件工作原理,且附以系统硬件设计框图,其次阐述了程序的流程和实现过程。

本文撰写的主导思想是软、硬件相结合,以硬件为基础,来进行各功能模块的编写。

关键词单片机;微处理器;LCD; 8279第一章概述1.1.1课题背景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手持式电器的出现,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电池技术的持续进步也要求更复杂的充电算法以实现快速、安全的充电。

因此需要对充电过程进行更精确的监控,以缩短充电时间、达到最大的电池容量,并防止电池损坏。

与此同时,对充电电池的性能和工作寿命的要求也不断地提高。

从20世纪60年代的商用镍镉和密封铅酸电池到近几年的镍氢和锂离子技术,可充电电池容量和性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目前各种电器使用的充电电池主要有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锂电池(Li-Ion)和密封铅酸电池(SLA)四种类型。

1.1.2常见充电电池特性及其充电方式电池的安全充电现代的快速充电器( 即电池可以在小于3 个小时的时间里充满电,通常是一个小时) 需要能够对单元电压、充电电流和电池温度进行精确地测量,在充满电的同时避免由于过充电造成的损坏。

充电方法SLA 电池和锂电池的充电方法为恒定电压法要限流; NiCd 电池和NiMH 电池的充电方法为恒定电流法,且具有几个不同的停止充电的判断方法。

最大充电电流最大充电电流与电池容量(C) 有关。

最大充电电流往往以电池容量的数值来表示。

例如,电池的容量为750 mAh,充电电流为750 mA,则充电电流为1C (1 倍的电池容量)。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

可自动断电的智能无线充电器设计因不同的类型产品需要用法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觅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笔者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智能器。

该具有自动感应充电和弥漫电后智能断电功能,不仅适用于各种不同充电和容量的电子产品,而且能够对多台不同的电子产品同时举行充电。

作品采纳智能无线充电的设计思想,具有用法便利、适用面广的优点,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1.系统概述1.1 当前充电模式状况在电子科技技术高速进展的今日,全球范围内的手机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33亿,再加上MP3、MP4等其他周边电子产品,平均不到2人就拥有一个需要充电的便携式电子产品。

目前普遍用法的都是数据线插接式充电,这种充电方式数据线接口用久了通常会有触不良等现象,而且单个充电器适应面不广,因不同的类型电子产品需要用法不同的充电器,充电时还要寻觅合适的插口和理顺接线,真可谓费时费劲;各种便携式电子产品的充电是一件令人头痛的棘手事。

为了改良上面的现象,研发智能无线充电器是很有须要的。

1.2 作品简介及优点智能无线充电器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是非接触充电系统,不再通过导线(充电线)传输电能,而是无线传输方式充电。

没有充电所用的物理接口,与普通充电器相比,避开了插线或拔电池的棘手,具有普通充电器的工作原理;作品采纳一(充电器)对多(感应负载)充电、智能充电的设计思想;无线充电器对负载充电时,指示灯将由绿灯转换为七彩灯,手机也正确显示充电状态并智能完成充过程(试验产品为手机)。

本充电器可以同时对多个负载充电,可以自动感应是否有负载充电,达到自动充电,弥漫电后10秒自动断电,达到智能化;从而大大便利了用户。

智能无线充电器用法非常便利、一个充电器就可以满足一个家庭的需要,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成本低廉(与普通充电器价格相差不多)等优点,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公司(如Sony,Intel,apple,飞利普等)也正在火热讨论中;智能无线充电必将是取代物理直插的进展方向,将绝对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

马 数字式智能充电器设计

马 数字式智能充电器设计

第1章课程设计的总体方案1.1 课程设计的目的1.了解A/D芯片PCF8591转换性能及其编程方法。

2.掌握A/D转换器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3.学会使用A/D转换器进行电压信号采集1.2课程设计的要求1.通过ADC芯片测量充电电压,并通过数码管显示出来。

2.可同时测量多组不同幅度范围的电压值(最多限制8组不同幅度范围的电压值,相同幅度范围算一组。

多组幅度范围电压值测量通过定时切换或手动切换方式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数值。

若只能测量一组电压值,要求测量范围0-50v,精度0.1v),在数码管端可切换显示。

3.在电压达到12v以上时,用LED小灯提示。

在电压超过14v以上时,使用继电器动作断开电路(此电路为充电电路,继电器动作不会影响电压检测电路)。

4.扩展功能:实现定时充电,设置一定时间(秒数)后继电器通电。

1.3课程设计的思路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件。

2.A/D转换采用PCF8591实现,利用PCF8591将模拟电压转换为数字量。

3.经单片机将数字量转换成对应电压值,电压显示采用4位一体的LED数码管。

1.4 课程设计的方案硬件电路设计由6个部分组成; A/D转换电路,AT89C51单片机系统,LED显示系统、时钟电路、复位电路以及测量电压输入电路。

硬件电路设计框图如图1所示。

图1数字电压表系统硬件设计框图第2章系统方案硬件设计2.1 单片机方案AT89C52可为许多嵌入式控制应用系统提供高度灵活、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AT89C52具有如下特点:4k Bytes Flash存储器、128 bytes的RAM以及32个I/O口、2个16 位定时/计数器,5个中断优先级2层中断嵌套中断、1个全双工串行通信口、片内时钟振荡器。

AT89C52芯片,如图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VCC:供电电压。

GND:接地。

P0口:为一个8位漏级开路双向I/O口,每脚可吸收8TTL门电流。

P1口:是个内部提供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口,P1口缓冲器能接收输出4TTL门电流。

ATmega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精品

ATmega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精品

基于ATmega8智能充电器的设计1.概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科技的发展,很多的设备出现小型化和智能化,电子产品中的小型便携产品离不开对其提供能源的电源,针对这一状况,应运而生的充电式电池飞速的增长,而随之对于充电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希望充电器能完全按照人的思维充电,即快速、安全、准确、方便的对电池进行充电。

根据人们对“智能”充电器的要求,对于纯粹的硬件电路已经很难实现智能化,而且势必硬件电路会很复杂。

但是嵌入式系统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嵌入式系统内部集成众多的接口及功能模块,而且可以通过编程去尽可能的实现人的思维,可以很方便的实现软件的更新,这样也就加快了充电器的更新速度,使发展的更快。

便携式电子产品目前主要是镍氢(NiMH)、镍镉(Nicd)、锂充电电池(Li-lon),三种充电电池都有轻便、性价比高、放电电流大、寿命长等特点,因此在各种通信设备、电动工具、仪器仪表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普通充电器对电池采取小电流充电方式,没什么电压电流保护电路。

这样,将导致电池充满所需时间长,且容易造成电池过充,影响电池寿命甚至引起事故。

所谓的智能充电器,是指在充电过程中可对电压、电流、温度进行实时检测,并根据检测的结果,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判断以调节各种的充电状态,能最大限度的延长电池寿命,缩短充电时间的充电器。

本充电器通过单片机设计的智能快速充电器能够判断电池状态,控制电池的快速充电,适用于不同容量小型的Nicd、 NiMH和Li-lon 电池。

该方法能大大缩短充电时间,并能防止电池出现过充现象。

本充电器核心是ATmega8,是AVR单片机的一种,具有极高的性价比,AVR 微处理器是当前市场上能够以单片方式提供Flash、PWM 和10 位ADC的最高效的8 位RISC微处理器。

由于程序存储器为Flash,因此可以不用象MASK ROM一样,有几个软件版本就库存几种型号。

Flash 可以在发货之前再进行编程,或是在PCB贴装之后再通过ISP 进行编程,从而允许在最后一分钟进行软件更新。

5v1a方案

5v1a方案

5v1a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而电子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充电困扰着许多人。

尤其是当我们需要给多个设备同时充电时,充电线杂乱、插座不够用等问题成为了我们面临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5v1a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使用一种名为“5v1a多功能充电器”的设备,它能够同时给五个设备提供稳定的5V 1A电压。

以下是关于该方案的详细说明。

一、方案的设计理念该方案旨在提供一个方便、高效、安全的充电解决方案,以满足人们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的需求。

通过使用一台5v1a多功能充电器,用户可以同时给手机、平板电脑、蓝牙耳机等设备充电,彻底解决了充电线杂乱、插座不够用的问题。

二、产品特点1. 多口设计:该多功能充电器设计有五个USB接口,可以同时给五个设备充电。

这样,用户就不再需要准备多个充电器,大大方便了出行和日常使用。

2. 安全稳定:该充电器具有过流保护、过载保护和短路保护功能,可确保在充电时设备不受损坏。

同时,它还采用了高效的充电芯片,能够提供稳定的5V 1A输出电压,保证设备安全充电。

3. 精致外观:多功能充电器采用了简约时尚的外观设计,配色简单大方。

紧凑的尺寸使其易于携带,方便用户在办公室、家庭、旅行等场合使用。

4. 快速充电:该充电器还支持快速充电技术,能够根据设备需求智能调整输出电流,提供高效充电体验。

三、使用说明使用该方案很简单:1. 将多功能充电器插入电源插座,并确保充电器正常工作。

2. 将需要充电的设备通过USB线连接到充电器的USB口上。

3. 开始充电。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保证充电速度和安全性,建议使用原装的USB 充电线。

四、市场前景和竞争优势5v1a多功能充电器方案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竞争优势。

首先,如今人们对电子产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5v1a多功能充电器方案可以满足用户同时给多个设备充电的需求,极大地解决了用户的痛点。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智能充电器的设计智能充电器的设计电瓶,也叫蓄电池,蓄电池是电池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就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通常,人们所说的电瓶是指铅酸蓄电池。

即一种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

二、常用的蓄电池分类及特点1)普通蓄电池;普通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

它的主要优点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

2)干荷蓄电池:它的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蓄电池,它的主要特点是负极板有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就可使用。

3)免维护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势,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需要补充蒸馏水。

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

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

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需要维护(添加补充液);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三、电瓶的工作原理它用填满海绵状铅的铅板作负极,填满二氧化铅的铅板作正极,并用22~28%的稀硫酸作电解质。

在充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放电时化学能又转化为电能。

电池在放电时,金属铅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氧化为硫酸铅;二氧化铅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被还原为硫酸铅。

电池在用直流电充电时,两极分别生成铅和二氧化铅。

移去电源后,它又恢复到放电前的状态,组成化学电池。

铅蓄电池是能反复充电、放电的电池,叫做二次电池。

它的电压是2V,通常把三个铅蓄电池串联起来使用,电压是6V。

汽车上用的是6个铅蓄电池串联成12V的电池组。

普通铅蓄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补充硫酸,使电解质保持含有22~28%的稀硫酸。

四、电瓶的主要用途铅酸蓄电池产品主要有下列几种,其用途分布如下:起动型蓄电池:主要用于汽车、摩托车、拖拉机、柴油机等起动和照明;固定型蓄电池:主要用于通讯、发电厂、计算机系统作为保护、自动控制的备用电源;牵引型蓄电池:主要用于各种蓄电池车、叉车、铲车等动力电源;铁路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铁路内燃机车、电力机车、客车起动、照明之动力;储能用蓄电池:主要用于风力、太阳能等发电用电能储存;由于铅酸蓄电池维护简单、价格低廉、供电可靠、使用寿命长,广泛作为汽车、飞机、轮船等机动车辆或发电机组的启动电源,也在各类需要不间断供电的电子设备和便携式仪器仪表中用作一些电器及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源。

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设计

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设计

摘要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机充电器已经成为现代家庭中常用的电器之一。

虽然手机的品牌和型号众多,各种手充电器形状和接口不同,但它们的原理和功能基本一样,电路结构大同小异。

所有手机充电器其实都是由一个稳定电源加上必要的恒流、限压、限时等控制电路构成。

本论文将以单片机和充电芯片MAX1898为核心来构建一种智能充电器。

对基于单片机的充电器的智能部分的设计与实现的研究,是本论文研究的主要任务。

本论文的重点有两方面内容:1.充电的实现;2.智能化的实现。

论文共分为五章。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

综述了电池、充电知识与充电器,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以及系统设计的目标。

第二章是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的硬件结构设计部分,该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之一。

首先介绍了设计思路和主要器件,然后详细地介绍了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硬件部分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各部分电路的设计,并给出了相应原理图。

第三章是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软件设计部分,该部分是本论文的另一个重点。

这一章详细地介绍了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软件的总体构架及程序说明;最后介绍了主要功能的具体实现。

第四章是系统实现及调试部分。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软硬件调试环境,调试过程,调试中碰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并给出了系统部分调试的结果。

最后一章后对本文的研究内容做了总结,并对基于单片机的手机智能充电器的发展作了展望。

关键字:智能充电器;MAX1898;预充;充电保护;充电报警。

AbstractAs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mobile phone, the mobile charger becomes the universal electric appliance in family. Although the difference of the brands and models exists, the principle and function of mobile phone and mobile charger are similar, and their circuits are also resemblance. The entire mobile phone charger contains a constant voltage source and some circuits that contains the constant current, limit voltage or limit time. In this thesis, an intelligent charger with the center of MCU and a charge chip MAX1898 is elaborates. The main task of the project i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 of an intelligent phone charger based on the MCU.The emphasis of this thesis contains two parts: first, realization of charge, second, realization of intelligence.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composed this thesis.The first part is preface. It elaborates the knowledge about battery, charger and how to charge the battery. It also introduces the task of the project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The second part introduces the hardware construction of the designed intelligent mobile telephone charger for Lithium battery. It is one of the emphases of this thesis. It introduces the design’s thought and the main chips, and then, introduces the main construction and all parts of the circuit in detail. It also gives the principle schemes.The third chapter is another emphasis of this thesis. It is software design of mobile phone battery charger. This part introduces the main construction and procedure of the charger in detail. It introduces how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at last.The forth part introduces how to realize and debug this charge system. It contains the environment of debugging hardware/software, debugging procedure, the problem that will be found in debug and how to deal with it and also gives some result of debugging.The last chapter is to summarize this research and gives the prospect of MCU’s mob ile phone intelligent charger.Keywords:intelligent charger; MAX1898; pre-charge; charge protect;charge alarm.目录第1章绪论 (1)1.1 充电电池简介 (1)1.1.1 电池定义 (1)1.1.2 电池充电 (1)1.1.3 常见充电电池 (3)1.2 充电知识简介 (4)1.2.1 充电方法 (4)1.2.2 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 (4)1.3 充电器知识简介 (5)1.3.1 充电器要求 (5)1.3.2 充电终点控制方法 (5)1.4 手机锂电池充电知识简介 (6)1.4.1 锂电池 (6)1.4.2 锂电池充电 (7)1.4.3 现代锂离子电池充电器 (7)1.5 本课题的设计任务 (8)第2章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硬件设计 (9)2.1 设计思路分析 (9)2.1.1 充电器的智能化要求 (9)2.1.2 充电器智能化实现 (9)2.2 主要器件及其功能 (9)2.2.1 AT89C51引脚说明 (9)2.2.2 MAX1898引脚说明 (11)2.2.3 6N137引脚说明 (13)2.3 电路原理图及说明 (14)2.3.1 单片机电路 (14)2.3.2 电压转换及光藕隔离部分电路 (15)2.3.3 充电控制电路 (15)2.4 充电过程 (16)2.4.1 预充 (16)2.4.2 快充 (16)2.4.3 满充 (16)2.4.4 断电 (17)2.4.5 报警 (17)第3章手机锂电池智能充电器软件设计 (18)3.1 实现功能 (18)3.2.1 流程图一 (18)3.2.2 流程图二 (19)3.2.3 流程图三 (19)3.3 程序说明 (21)第4章系统调试 (24)4.1 硬件调试 (24)4.2 软件调试 (24)第5章展望 (25)5.1 设计总结 (25)5.2 智能充电器发展展望 (25)结束语 (26)致谢词 (27)参考文献 (28)附录一:原理图 (29)附录二:PCB板图 (31)附录三:程序 (32)中国地质大学学士学位论文第1章绪论1.1充电电池简介1.1.1 电池定义电池的应用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广泛。

智能充电器设计的技术难题与不足之处

智能充电器设计的技术难题与不足之处

智能充电器设计的技术难题与不足之处
智能充电器设计面临的一些技术难题与不足之处包括:
1. 充电速度:虽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速度得到了提升,但仍然存在充电速度过慢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大容量电池的设备,如电动汽车,需要更快的充电速度。

2. 充电效率:在充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是一个重要指标。

目前,智能充电器的效率还不够高,存在能量的损耗,这使得充电器本身的功耗相对较高。

3. 充电安全:智能充电器应具备完善的安全机制,以防止过充、过放、过流等问题,以保护电池和充电设备的安全性。

但目前仍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和风险,需要更加完善的保护措施。

4. 兼容性问题:不同品牌、型号的设备可能采用不同的充电接口和充电协议,导致智能充电器在兼容性方面存在困扰。

为了满足不同设备的需求,需要设计更多的充电接口和采用更多的充电协议。

5. 用户体验:智能充电器在用户体验方面还有改进的空间。

例如,充电器的体积、重量、携带便捷性等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以提升用户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问题都是在技术上可以解决或改进的,并且不违反中国法律政策。

智能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智能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智能太阳能无线手机充电器的设计摘要:针对手机在户外无法充电而不能正常使用的问题,设计一款具有过充保护功能的便携式太阳能无线智能手机充电器,创新地将太阳能充电与无线充电技术结合在一起,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由降压稳压电路将电能存储于蓄电池中,通过无线电力传输模块将电能传输至手机终端,由降压稳压处理后给手机充电。

为防止过度充电导致大电流烧坏手机,设计过充保护电路对充电过程进行智能监控,有效保护蓄电池和手机。

0引言随着 5G 通信技术的成熟,手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功能越来越多,耗电量越来越大,手机充电也越来越频繁。

杂乱的数据线和频繁的插拔使人们对充电过程感到不胜其烦,不仅如此,频繁的插拔还容易引起手机充电接口的损坏。

因此,人们需要一种更加便捷可靠的充电方法。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高效、易于获取的免费自然资源,在绿色环保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许多人会遇到在外出差时手机突然没电或者在野外恶劣环境中手机突然没电的情况,周围没有充电端口的情况下,如果能应用太阳能对手机进行充电就能解决这类紧急问题。

因此,将手机无线充电技术与太阳能充电相结合,研制一款简单便捷的太阳能无线充电器,将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1系统总体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电池板为主、单片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LED显示模块等、过充电保护以及其他模块构成。

本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核心,利用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太阳能采集,所述模/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太阳能转换成电能,再通过充电电池存储电能,实现液晶屏的充电电压,充电电流的测量、充电时间的实时显示。

2硬件电路简介2.1主要模块该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

充电芯片选用TP4056。

转换芯片选用ADC0832,比ADC0809性能价格比更高,能达到系统功能要求。

此外,该系统还选用了体积小、性能好的LED1602液晶显示器。

该系统选用STC89C5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时钟电路输出自激振荡时钟脉冲,包括1个晶体振动,2个电容,向单片机输出时钟脉冲信号。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的设计一、引言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作为智能手机的重要配件,充电器的性能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传统的充电器往往功能单一,充电效率低下,且缺乏智能化的控制。

为了满足人们对高效、安全、智能充电的需求,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手机充电器应运而生。

二、设计目标与要求(一)高效充电能够快速为智能手机充电,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二)安全保护具备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充电过程的安全可靠。

(三)智能控制能够根据手机电池的状态自动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实现智能充电。

(四)兼容性兼容多种智能手机型号,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三、硬件设计(一)电源输入模块采用交流市电输入,通过变压器降压和整流滤波电路,将交流电转换为稳定的直流电。

(二)单片机控制模块选择合适的单片机,如 STM32 系列,负责整个充电器的控制和监测。

(三)充电管理模块采用专用的充电管理芯片,如 TP4056,实现对充电电流和电压的精确控制。

(四)电压电流检测模块通过传感器实时检测充电电压和电流,并将数据反馈给单片机。

(五)显示模块使用液晶显示屏或 LED 指示灯,显示充电状态、电量等信息。

四、软件设计(一)主程序负责初始化各个模块,设置充电参数,以及循环监测充电状态。

(二)中断服务程序处理电压电流检测模块产生的中断,实现过压、过流等异常情况的保护。

(三)充电控制算法根据电池的电量和充电状态,采用智能充电算法,动态调整充电电流和电压。

五、充电过程控制(一)预充电阶段当电池电量极低时,采用小电流进行预充电,避免对电池造成损伤。

(二)恒流充电阶段在电池电量较低时,以恒定的大电流进行充电,快速提升电量。

(三)恒压充电阶段当电池电量接近充满时,自动切换到恒压充电模式,确保电池充满且不过充。

(四)充电结束阶段当电池充满后,自动停止充电,防止过充对电池寿命造成影响。

六、安全保护机制(一)过压保护当检测到充电电压超过设定的安全阈值时,立即切断充电电路,保护手机电池和充电器。

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充电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充电系统设计

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充电系统设计第一章引言1.1 背景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受限于电池相关技术的局限性,其中电池智能充电系统是实现高效充电和延长电池寿命的关键。

1.2 目的本文旨在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的设计方案,确保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高效性和电池寿命的延长。

第二章电池智能充电系统概述2.1 电池充电原理电池充电是将外部电能转化为储存在电池内的化学能的过程,其充电特性决定了充电系统的设计需求。

2.2 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功能需求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应具备定时充电、远程监控和充电速度控制等功能,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第三章电池智能充电系统设计方案3.1 硬件设计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的硬件设计包括电池充电器、电池管理系统和充电控制器的选型和配置。

3.1.1 电池充电器选择根据电池类型和充电速度需求,选择合适的充电器,确保充电效率和充电质量。

3.1.2 电池管理系统配置电池管理系统可以精确监测电池状态,包括电池温度、电压和电流等,以实现充电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3.1.3 充电控制器设计充电控制器应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计,可实现定时充电、远程监控和充电速度控制等功能。

3.2 软件设计电池智能充电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充电策略的制定和充电过程的监控与控制。

3.2.1 充电策略制定根据电池特性和充电需求,制定合理的充电策略,包括充电电流和充电时间的控制。

3.2.2 充电过程监控与控制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电池的状态,并根据预设的充电策略对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充电安全和效率。

第四章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实施与测试4.1 电池智能充电系统实施根据设计方案,进行硬件配置和软件安装,并进行相应的连接和调试,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4.2 充电性能测试通过对一组实际电池进行充电测试,验证系统的充电性能和稳定性,并优化相关参数。

第五章结果分析与讨论5.1 充电效率分析通过测试数据分析,比较系统充电前后的电池充电效率,评估系统的充电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Sato Noboru. Yagi Kazuhiko. Sakurai Takeshi Control technology of Ni- MH batteries for electricvehicles[Z]EVS-15.Bruxelles.1998
[20]LenK John D. Simplified design of micropower and battery circuits[M]Boston:Butterworth-Heinemann, 1996, 57-61
·单片机模块:实现充电器的智能化控制,比如自动断电、充电完成报警提示等。
·充电过程控制模块:采用专用的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对充电过程的控制。
·充电电压提供模块:采用电压转换芯片将外部+12V电压转换为需要的+5V电压。该电压在送给充电控制模块之前还需经过一个光耦模块。
·C51程序:单片机控制电池充电芯片实现充电过程的自动化,并根据充电的状态给出有关的输出指示。
设计智能充电器时,需要充分以下考虑3种电池的充电特性,针对每一种电池的特性给出不同的充电模式以及相应的算法.
一:镍氢/镍镉电池充电模式
这2种镍类电池具有相似的充电特性曲线,因而可以用一样的充电算法。这2种电池的主要充电控制参数为-ΔV和温度θ.
对镍氢/镍镉电池由预充电到标准充电转换的判据为:①单节电池电压水平~1V;②电池温度-5~0oC.
学生签名:2011年12月28日
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年 月 日
三、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
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指导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评阅教师评语
成绩
评定
评阅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电池饱和充电的判据为:①电池电压跌落或接近零增长–ΔV= 6~15mV/节;②电池最高温度θmax>50℃;③电池温度上升率dθ/dt≥℃/min。由于温度的变化容易受环境影响,因而实际用于判别充电各阶段的变量主要为–ΔV、θmax,其中对–ΔV的检测需要有足够的A/D分辨率和较高的电流稳定度.-△V的测量与A/D分辨率、充电电流的稳定性与电池内阻之间有以下关系:当电池内阻等于50Ω(接近饱和充电)时,充电电流=1200mA,电流漂移等于5%,单节电池的最高充电电压为,则此时电流漂移可能引起的电池电压变化为3 mV。
[16]张巧芝.一种新型镉镍电池快充技术[J],1999(6)
[17]ParkHae-Woo.Han Chang-Seok Ni- MH battery charger with a compensatorforelectric vehicles[R]SAE 960477,1996
[18]Niggemann E .High performance nickel-metal hydride battery for electric and hybrid vehicles[Z] E VS-15. Bruxelles. 1998
——尽力完成论文课题实物并撰写论文初稿。
——初稿完成后,根据指导老师意见就细节和内容进行修改论文。——多次修改后,最终定稿并上交指导老师。
本课题研究现状(需附适量参考文献)
单片机是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I/O)接口、定时器/计数器等多种资源集成在一个半导体芯片上,使得一块集成电力芯片就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微型计算机。这种集成电路芯片被称为单片微型计算机(Single Chip Microcomuper)。具有体积小、功能强、可靠性高、价格低廉等一系列优点,不仅已成为工业测控领域普遍采用的智能化控制工具,而且已渗入到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角落,有力的推动了各行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单片机的应用领域已从面向工业控制、交通、智能仪表等迅速发展到家用消费产品、办公自动化、汽车电子、PC 机外围以及网络通讯等广大领域。本设计是单片机在智能充电方面的应用。
在此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扩大51系列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
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学会查阅书籍,并且要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仿真、会画流程图、原理图及PCB图。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用51单片机做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工作进度要求
—— 撰写开题报告
[11]谢宜仁.单片机实用技术问答.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12]王芳.电子线路Protel 99 SE实用教程.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
[13]谭浩强.C程序设计,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14]李培金.C语言程序设计案例教程.西安电子科技出版社,2003
[15]沈德金.单片机接口技术实验指导.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
要求充电快速且具有优良的电池保护能力,于是选择Maxim公司的MAX1898作为电池充电芯片。
MAX1898的工作原理:
MAX1898配合外部PNP或PMOS晶体管可以组成完整的单节锂电池充电器。MAX1898提供精确的恒流/恒压充电,电池电压调节精度为±%,提高了电池性能并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充电电流可由用户设定,采用内部检流,无须外部检流电阻。MAX1898提供了充电状态的输出指示、输入电源是否与充电器的连接的输出指示和充电电流指示。MAX1898还具有其他一些功能,包括输入关断控制、可选的充电周期重启(无须重新上电)、可选的充电终止安全定时器和过放电电池的低电流预充。
根据课题的实际需要和研究现状,为更好地高效地保证完成论文,拟如下具体安排:
第一阶段:查阅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撰写论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实验探索
第四阶段:论文定稿与答辩
工作进度
——学习了解AT89C51单片机和各个器件所实现的功能和本次论文相关的原理,与指导老师就所研究的课题进行详细的探讨后再逐条拟定论文提纲。
二: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
在锂离子电池充电采样时,测量到的电压是电池的在线电压,一般在线电压要高于静态电压(与内阻有关).在充电器设计中,对锂离子电池充电各阶段转换判断的测量参数只有在线电压,电压采样偏差小于 V.
三:自适应充电模式
智能充电器设置了一种自适应充电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对未知型号的电池或放入某种电池后而未按相应的键,则充电器自动转入自适应充电模式.此时充电器将提供一种公共算法对电池进行预充电,并对其进行型号识别判断,然后转入相应的充电模式,显示相应的型号.具体做法为:检测充电电池电压的变化率,并判断是否检测到有–ΔV。如果检测到电池电压V特别高,且无–ΔV,则转入锂离子电池充电模式,否则进入镍类电池充电模式.
智能充电器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和家庭,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要实现智能充电器,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着手。
(1)充电的实现。它包括两部分:一是充电过程的控制;二是需要提供基本的充电电压。
(2)智能化的实现。在充电器电路中引入单片机的控制。
不同类型的电池如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具有不同的充电特性和过程。不同的电池应采用不同的充电控制技术。常用的控制技术有:电压负增量控制、时间控制、温度控制、最高电压控制技术等。
毕业论文(设计)材料
题 目:智能充电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邱咪咪
学生学号:07
系 别:电气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电子信息工程
届 别:3
指导教师:张大雷
一、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及达到的目标
所谓智能充电器是指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选择充电方式,并且在充电过程中能对被充电电池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过电压、电流和温度过高的一种智能化充电器。
参考文献
[1]李华.51系列单片机实用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3
[2]徐任贵,廖哲智等.单片机微型计算机应用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邱丽芳.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张迎新.单片机计算机原理技术.国防工业出版社,1994
[5]李朝清.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4
四:最高电压控制
根据充电电池的最高允许电压来判断充电状态,这种方法灵活性较好。
智能充电器运用的是定电压电子负载的原理:
电子负载是利用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吸收电源提供的电流,转换成热能,从而达到模拟负载的电源测试仪器。定电压(CV)电子负载的工作原理:它将从电源吸收足够的电流来控制其输出电压达到设定值,因而它可以模拟蓄电池的端电压,可快速、准确地测试智能电池充电器的输出特性,另外它也可使用于测试电源的限流特性。
—— 拟定论文提纲
—— 撰写论文初稿
—— 论文修改
—— 论文定稿
指导教师签名:年 月 日
二、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目的
所谓智能充电器是指能根据用户的需要自主选择充电方式,并且在充电过程中能对被充电电池进行保护从而防止过电压、电流和温度过高的一种智能化充电器。
智能充电器也能对镍镉电池(Nicd)、镍氢电池(NiMH)和锂离子电池进行充电,并对充电电池具有自动检测能力。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设备、仪器仪表、电气测量装置中。随着移动电话用户数量的不断增长,移动电话电池和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将会有较大的增加,于是对高性能、小尺寸、重量轻的智能电池充电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此,研究智能充电器的设计及推广其应用,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在对智能充电器的设计的基础上巩固、加深和扩大51系列单片机应用的知识面,提高综合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业控制的能力。学会查阅书籍,并且要能够熟练的编写程序、仿真、会画流程图、原理图及PCB图。对课题设计方案的分析、选择、比较,熟悉用51单片机做系统开发、研制的过程,软硬设计的方法、内容及步骤。
课题研究计划
一:电压负增量控制
目前公认的较先进的控制方法之一。充电时,当测量到电池电压负增量时就可以确定该电池己经充满,从而将充电转变为涓流充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