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文档】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doc
湖南省茶陵三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茶陵三中2017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姓名班级得分一、现代文阅读(22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词之所以微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词在初起的时候,本来就是那些个诗人文士写给美丽的歌女去唱歌的歌词,没有想把我的思想怀抱理想志意都写到词里边去。
他最初本来没有这种用心,没有这种想法。
写美丽女子的爱情,就是写美丽女子的爱情。
可是,奇妙的事情就是在这里发生的。
每一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思想文化教养性格的种种不同的背景的,不管你是欣赏诗歌,还是创作诗歌,都无法避免,你就是你,你无论是解说,无论是创作,都带着自己的背景在其中了。
微妙的事情发生在哪里呢?就是在这些个诗人文士,当他用游戏笔墨为了娱宾遣兴给歌女写歌词的时候,无法避免地把自己的性格思想,在不知不觉之中,隐意识的,自己完全都不知道的,流露表现在爱情的歌词中去了。
这是很微妙的一件事情。
而且,我们有一句俗话说,观人于揖让,不若观人于游戏。
我们要观察一个人,看他揖让进退,他在一个公开的场合,表现得彬彬有礼——当然,因为那是要给大家看的。
可是,当他游戏的时候,因为不用端着架子,不用装腔作态了,所以,不知不觉反而把他更真的自我表现出来了。
词就是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
就是说他本来没有要写自己理想志意的用心,只是给美丽的歌女,写一些漂亮的爱情的歌词。
可是他不知不觉地就把他最深隐的本质,这不是拿腔作调说出来的什么伦理道德,而是他自己真正的感情人格的最基本的本质,无意之中,不注意之间就流露表现出来了。
词既有这样一种微妙的作用,因此,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里,就为词的性质下了这样几句定义,他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他说词这种文学体式是“要眇宜修”。
“要眇宜修”出于《楚辞•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是写湘水上的一个神灵具有一种要眇宜修的美。
2017-2018学年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
茶陵三中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题型注释)(共18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洗漱纳罕孽根祸胎懵懂顽童B.寒喧踌躇惴惴不安瘦消不堪C.残骇桅杆司马轻衫咀嚼赏鉴D.抚赝缭倒恬然自安赴汤蹈火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A.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B.连峰去.天不盈尺去.国怀乡,忧谗畏讥C.委身为.贾人妇如何四纪为.天子D.低眉信.手续续弹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青衫是文化的,它昭示的一切,来自十年寒窗、秉烛夜读之苦。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更何况还有心中那座黄金屋,在远方熠熠生辉,耀人眼目。
①只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价值判断,也美若虚幻②且不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理想③即使读遍经史子集,又何苦之有呢④苦虽苦矣,但是,苦中之乐,自有个中真味⑤夜深人寂,有红颜相伴,素手秉烛,红袖添香A.④⑤①②③B.⑤③④②①C.④②①⑤③D.⑤①④③②4、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敕造(chì)巉岩(chán)谬种(miù)孝悌(dì )B.盥洗(guàn)不更事(gèng)忖度(cǔn)洿池(wū )C.监生(jiàn)鱼凫(fú)吮吸(shǔn)纨绔(kù)D.崔嵬(wéi)戏谑(xuè)拘泥(ní)罥烟眉(juàn)5、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3分)A.随着三甲短信票选的揭晓,历时半年之久,被外界称为“媒体盛宴、全民狂欢”的“超女”大赛终于曲终人散。
2019-2020学年湖南省茶陵县第三高二上学期月考高考科语文试题
茶陵三中2019年下期高二第三次语文月考试卷姓名:班级:考室:座位号(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出卷:高二语文组,审卷:高二语文组)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深入国学,“认识自己”中国正在奔向现代化,奔向文明和富裕。
中国的现代化模式不同于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中国拥有悠久灿烂、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始终是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种强大推动力。
作为华夏子孙,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奔流在我们的血液里,融汇于我们的骨髓之中。
我们中国人,小至黎民百姓的日常思维方式、行为举止、价值追求,大到国家的治国安邦策略,外交军事战略的选择、制定,等等,都或多或少打着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烙印。
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原因,今天的我们,对于和自我生命已经紧密融于一体的传统思想文化,从感情到意识层面都需增强。
这就要求人们塌下心来认真学习、深刻了解,真实体会到其内在价值意蕴并从中受益。
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强调兼容并包,对于世界多元文化保持开明开放的心态,似滔滔江河不弃涓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这一点也是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强劲生命力和巨大社会整合作用的明证。
看待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既要看到其超越时空价值的精华内容,也要看到其中不合时宜、僵化落后的部分。
事实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不断突破时代局限、不断汇集涓流而滚滚向前的动态发展过程中。
“认识你自己”,这句镌刻在古希腊神庙上的箴言,揭示了我们寻找所有人生问题答案的途径,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民族、国家,只要足够真诚勇敢,当经历过重重风雨磨难之后,痛定思痛,一定会反观自身,会从自己身上寻找力量和出路。
马克思曾经说“反思”,也就是反身而思,这是一道“普照的光”,它是把人类从混沌中超拔出来的巨大力量。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77分)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燕赵区域以燕山、太行山、渤海、黄河为四面分界,主体为次生黄土的平原地带。
虽然这一区域具有“地边胡,数被寇”的特点,但燕赵文化仍属于华北平原上以汉族为主的旱地农耕文化。
燕文化与赵文化有着不同的来源和各自的特征,但又大体接近而趋同。
相对于其他周边区域而言,“慷慨悲歌”是燕赵文化的共同基调。
燕赵区域的文化特征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赵区域的文化特色。
具有特征主线的区域文化是优越的文化。
在全国各个地域中,燕赵区域是极少数真正形成了文化特征的地域之一。
燕赵文化得以形成“慷慨悲歌”这一特征主线,为古今所共认,历代所称道,其内涵鲜明,无可否认。
这是燕赵区域的优越之处,值得骄傲。
中国古代“知己”“知音”的价值观念,是“燕赵悲歌”的产生机制。
燕丹的精诚与荆轲的侠士志向契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慷慨悲歌”。
慷慨悲歌是一个情结,是由经济文化的落后和政治地位的低下而导致的一个情结。
这个情结经过一种壮烈的撞击,发生逆转,出现升华,于是就化育成为慷慨悲歌的性格。
而这也正是北方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慷慨悲歌”的历史认同,有三次高潮。
荆轲刺秦王,与燕太子丹在易水告别,高渐离击筑,荆轲作歌,这是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特征的第一次概括。
汉末曹魏时,曹操等人以邺都为活动中心,诗风雄峻古朴,慷慨悲凉,燕赵文化第二次被称作慷慨悲歌。
唐代,高适等人以气质自高,慷慨悲歌,临风怀古,燕赵文化第三次被人称为慷慨悲歌。
燕太子丹、荆轲的谋刺秦王,标志了燕地文化的形成和成熟。
从此以后燕文化就永久性地定格于此,成为燕赵文化所独有的固定不变的意象。
这一特征不仅在当时存在,在后世也存在,如明清之际,燕赵文化的慷慨悲歌特征也有鲜明的体现。
“慷慨悲歌”的实质,乃是一种生命价值观,是一种贯穿人生的精神力量。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十一周周考(模拟)语文试题 Word版缺答案
茶陵三中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模拟)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戏曲传承与“工匠精神”在当下的戏曲表演与传承领域,就存在着重“道”轻“技”或重“神”轻“形”的不良倾向。
许多演员在向前辈艺人学习的时候,并不重视一招一式的模仿、领会,不重视自己所演角色在行当与程式(包括唱腔与做工)方面的动作规范与技术要求;而是以为只要体验下人物,演出人物彼时彼地的情绪状态或情感类型就好了;动作可以不像师傅、不合规范甚至有没有都没关系——有些介入戏曲领域的话剧导演甚至要求演员忘记程式而多体验人物。
这样一种仿佛“神似”而不是“形似”于前辈艺术家的表达,在他们看来还可能是一种“创新”甚至“超越”,正所谓“得意忘形”“离形得似”。
应该说这与长期以来“神似”被奉为至尊的集体无意识有关。
然而这样不讲规范与技术的做法严重地影响了戏曲的传承。
戏曲的传承需要“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切手工匠人所必须具备的特质,在传授手艺的同时,也传递了耐心、专注、坚持的精神。
这种特质的培养,依靠言传身教传承,无法以文字记录,只能依赖于人与人的情感交流和行为感染。
“工匠精神”体现在戏曲领域那就是对戏曲“手工感”的强调,对戏曲精湛技艺的追求与雕琢。
这使我们在理论层面上,廓清了以往过于强调“技小于道,神高于形”,一味讲求得心应神、不重形似的认识,而是回到基础、基本,首先讲求“形似”,讲求“技术”与“规范”的重要性。
由此戏曲的传承也才有其依恃与凭借。
在戏曲千百年流传下来、凝聚了无数人智慧与经验的技术范畴里,就已然包孕了情感内涵。
学戏的幼童尚不能体会、理解角色应有的情感,但“只要按照行当程式的动作来做,手势、眼神做对,哪怕孩子们内心没有,也能把那些情感表达出来,因为行当中的情绪和体验靠梨园戏程式就能帮你找到……”(曾静萍),也就是说,在戏曲表演艺术的形似中就已经包含了很大程度的神似。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8年下学期茶陵三中第一次月考试题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36分)(本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说法源自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
一般来说,软实力是一种隐形的力量,蕴含在文化、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和国际形象四个载体中。
在这四个载体中,文化是核心,其他三个组成部分也都深深地烙上了文化的影子。
甚至有人直接把软实力解释成文化力。
基于此,文化软实力就有了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软实力就是指“软实力”;狭义的文化软实力,则是构成软实力的文化要素。
文化软实力的形成必须依赖先进的文化,而这种文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相应的时代和社会,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才能体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
在国内,它通过文化建设不断增强本国文化的认同感,抵御国外一些敌对文化理念的侵袭,大大增强国内民众的凝聚力。
通过吸收国外先进文化元素和不断改造本国文化中落后的成分,使本国文化更加适应当前形势,更好地指导经济建设,更好地彰显本国文化的强劲生命力。
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兼容并蓄、富有活力的本国文化必将为国外受众所认可,使本国所奉行的理念得到传播,从而大大提升国家形象和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国家价值追求、社会理念、宗教信仰、道德规范,还包括风俗习惯、民族精神、国民素质、文学艺术等,还与教育、科技、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文化软实力产生的根本是人们对本国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和接受。
与传统手段相比,非强制手段是文化软实力实现的手段,而国家的综合国力是文化软实力的力量表现形式。
在现实社会中,往往存在重器不重道的现象。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茶陵三中2018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卷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报纸广告、印刷广告、户外广告、电视广告……如今,几乎在人类生存的任何一个角落里,都充斥着广告的身影,它也已经成为人们司空见惯的信息传播方式。
但是,让很多人没有想到的是,在距今一千多年前的唐宋时期,属于现代商业手段的广告已经相当发达。
“当日晌午时分,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这是《水浒传》中“景阳冈武松打虎”一节中的情节。
也许主人公武松以及作者施耐庵对这个场景并不会认为有什么特别,但那面招旗其实是一张构思独特、创意高超的酒旗广告,“三碗不过冈”的广告语更是巧妙地道出了酒的质量。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兴起,广告也随之产生。
只不过由于战争的原因,再加上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在随后很长一个时期里,广告与商业经济都一同处于停滞状态。
到了中国历史五个时期中最鼎盛的唐宋时期,这种局面有了明显的改善。
唐朝国力强盛,相继出现历史上称道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商业规模扩大,两宋时期商品经济水平超越以往,城市、市镇繁荣,产生了世界最早的纸币。
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齐头发展,为唐宋时期的广告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这一时期的广告丰富多彩,竞争加剧,使得广告的形式、样式远远超过了先秦两汉。
在纷乱错杂的唐宋广告中,大概可以分为五种形式。
在著名的《清明上河图》以及唐宋的诗词中,出现最多的当属“招幌”。
这种东西又称望子,原指布幔,后被引申为扩展的各种行业标记的专称,是旧时商店的重要标志。
如酒幌、理发幌、膏药幌等。
除了“招幌”之外,唐宋时期的商人对招牌字号非常重视。
招牌是商人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象征,是传家之宝,他们会倾全力来保护和珍惜招牌的信誉,因此在招牌形式与制作上也非常讲究。
除了上述两种之外,唐宋时期的广告形式还有欢门、灯箱、印刷广告等。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学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语文学考模拟卷(一)一、语言文字应用(18分。
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第5题6分)1.下列各项加点的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慰藉(jiè)赍助(jī)一隅(yú)蓊蓊郁郁(wěng)B.菲薄(fěi)肄业(yì)投奔(bèn)面面相觑(qù)C.会晤(wù)孱头(càn)阜盛(fù)少不更事(gēng)D.房檩(lǐn)炮烙(pào) 罪愆(qiān)锱铢必较(zī)2.下列吝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自诩桀骜不名一文优柔寡断 B.寒喧商榷甘败下风厉兵秣马C.峥嵘福祉真知灼见再接再厉 D.端倪效尤声名狼藉涣然冰释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的生活范围.生活阅历总是有限的,阅读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了解我们不曾经历.也不可能经历的一些事情。
B.连续几个春节期间的暖冬效应,让我们徜徉在四季不分的温顺的阳光底下,逐渐学会了安逸和本能抗寒能力的退化。
C.刚开始,他们靠从家乡出发时自带的食品.矿泉水.方便面等填肚子,后来因水土不服,很多队员出现拉肚子.发烧等症状。
D.要顺利完成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4.填入下段文字中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高尚而有情趣的朋友最理想。
高尚的人使人尊敬,有情趣的人使人喜欢,又高尚又有情趣的人,①,交往愈久,情感愈深。
譬如新鲜的水果,②,其味其效,可谓一举两得。
A.①人们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B.①使人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甘美可口,而且营养丰富C.①人们敬而不畏,亲而不亵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D.①使人亲而不亵,敬而不畏②不但营养丰富,而且甘美可口5、仿照给定的句子续写三句话。
(6分)要求:①续写部分与给定句子的句式(不是……却……)相同,构成排比;②要与给定句子所描写的主体一致,表现对医护人员的赞颂。
【精编文档】湖南省茶陵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doc
湖南省茶陵县三中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无答案)时量: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苏轼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文人们最喜爱的对象,其实,苏的文艺成就本身并不算太高,比起屈、陶、李、杜要逊色一筹。
然而他在中国文艺史上却有巨大影响,是美学史的重要人物,道理在哪里呢?我认为,他的典型意义在于他把进取与退隐的矛盾双重心理发展到一个新的质变点。
苏轼一方面忠君爱国,学优则仕,抱负满怀,谨守儒家思想,无论是他在熙宁变法中的温和保守立场,还是其他许多言行,都表现出这一点。
这上与杜、白、韩,下与后代无数士大夫知识分子均无不同。
但苏轼留给后人的主要形象并不是这一面,而恰好是另一面。
这另一面才是苏之所以为苏的关键所在。
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
因为,苏轼诗文中所表达出来的这种退隐,已不只是对政治的退避,而且是一种对社会的退避;它不是对政治杀戮的恐惧哀伤,而是对整个人生纷扰的目的和意义这个根本问题的怀疑、厌倦和企求解脱与舍弃。
这当然比前者又要深刻一层了。
前者是可能做到的,后者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
如果说《春江花月夜》之类的对人生的自我意识只是少年时代的喟叹,虽说感伤,并不觉重压,那么苏轼的情况就刚好相反,尽管没有多谈,却更感沉重。
这种整个人生空漠之感,这种对整个存在、宇宙、人生、社会的怀疑、厌倦、无所希冀、无所寄托的深沉喟叹,尽管不是那么自觉,却是苏轼最早在文艺领域中把它充分透露出来的。
正是这种对整体人生的空幻淡漠感,求超脱而未能,欲排遣反戏谑,使苏轼奉儒家而出入佛老,谈世事而颇作玄思,于是,行云流水,初无定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2019年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高二语文时间:150分钟分值:150分注意事项:请将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其它题目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对应位置规范作答。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西辽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及海岱地区这些新石器文化核心区衰落,中原核心区稳步崛起,中原中心趋势形成,这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改变的历程。
旧大陆西部即我们传统上所说的中亚和西亚传来的农作物(大麦、小麦)和绵羊、山羊、黄牛和马等家畜,显然对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起了作用。
同时,伴随着冶金技术的东传,青铜铸造技术在中原地区扎根、发芽、开花和结果,标志着青铜时代全球化的形成。
然而,西来的新作物与家畜,对于中原地区的产业仅为补充,未起到多大的作用。
青铜时代的全球化对于中原的崛起作用有限。
因此可以说,青铜时代的全球化不是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动因。
造成中国新石器时代传统核心区域文化衰落以及中国史前文化格局彻底改变的根本原因,是以长江流域为代表的史前商品经济基础与以黄河中游地区(后来的中原)为代表的小农经济基础之间长期博弈。
最终,黄河中游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总体和谐并充分适应东亚地区的生存环境,战胜了长江流域的商品经济,导致中国史前文化格局的改变。
以专营农牧两侧的中间商贸为经济基础的半月带社会政体或文化中心,是长江中下游地区传统商品经济文明中心衰落后兴起的,半月形地带的兴起得益于其农牧交错带的经济地理区位。
随着夏商周三代东亚文明中心的形成,半月带文化与文明衰落,半月带的功能从欧亚东西双方贸易的媒介,转变为在中原和欧亚草原之间的“保护膜”,如同带有瓣膜的细胞壁,总体上起到阻隔东西方自由交流的作用。
正如英国学者杰西卡·罗森夫人所认为的那样,东西双方只是透过半月带即她所谓的“中国弧”进行“接触”,并非“交流和融合”,中原仅仅是有选择地接受西方的文化因素与技术。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茶陵三中2018年下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考试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总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本题9分)今天,我们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我认为,“传承”分为“传”和“承”两个部分。
“传”就是记录、保存、延续,对于传统文化,“传”就是将其尽可能地原样保存下去。
“传”的实质,就是尽可能使它延长,尽可能使它符合原来的内容。
“传”是无条件的,不需要进行选择,也不需要考虑它有用没用,尽最大可能先保存下来再说。
如果对传统文化的“传”是无条件的,那有人会问,落后的、保守的甚至是反动的传统文化,该不该保护?也要保护。
举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希特勒当年屠杀犹太人的集中营,现在就被列为了世界文化遗产。
那么一个罪恶的地方,为什么还要把它作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留存呢?因为它是人类历史的一部分。
如果这个集中营不保存下来,后人便不能够通过它真切地感受那段历史,了解人性还能恶到那种程度。
因此,我们要尽最大可能把传统文化保存下来,这与被保存的文化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是好的还是坏的,没有关系。
总之,先把它保存下来,而且要把保存传统文化由不自觉变成自觉,由无意识变成有意识。
比如,我国一些农村可能还保留着一些古建筑。
那里的人比较穷,建不起新房子,只能住在那些古建筑中,古建筑因而得以保存下来,这种保存就是无意识的。
可农民富裕起来后,就会拆旧房,建新房,那种对古建筑无意识的保存也就越来越不可能。
所以,我们要有意识地、自觉地、主动地去保存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传承中的“承”又是什么意思?我认为“承”就是继承、发扬,这跟只保存不同,而是要把它发扬光大。
当然,“承”不是简单地传承发扬,而是要做到适应今天和未来的需要,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这才叫“承”。
仍然以古建筑为例,“传”的话,就是不破坏它,不让它倒,让它存在的时间越长越好。
湖南省茶陵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湖南省茶陵县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答案]本试题卷共6页,22道小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生活智慧在中国传统中的具体体现,“家本位”文化在传统社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中国既没有西方那种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也不用“上帝造人”解释人的本源,所以,对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将要到哪里去”这类“终极关怀”的问题,中国人就以家族制度为基础的“家本位”文化来回应。
林语堂曾指出:“使种族稳定的文化因素之一首先是中国的家族制度。
这种制度有明确的定义和优良的组织系统,使得人们不可能忘记自己的宗系。
这种不朽的社会组织形式,被中国人视为珍宝,比任何其他世俗的财产都宝贵,甚至含有一种宗教的意味。
向祖先表示崇拜的各种礼仪,更加增强了它的宗教色彩。
对这套东西的意识也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中国人的心灵之中。
”就终极关怀而言,家族已起到应有的作用,但以往的中国家族研究告诉我们,家族还有保障族人生存和在族内扶贫济困的作用,以解决族人的生存问题。
若有能力,它也会兴办家族的学堂,解决族人的受教育和发展问题。
从加强凝聚力从而保障其发挥作为社会组织的作用来说,以族人间天然的血缘联系组织起来的家族显然是成本最低的,这使家族成为农耕社会的相对封闭的乡村社区中最基本的组织形式,也使家族成为族人在建立自己关系网以获取生存和发展的资源、构建生存和发展的保障时的首选。
显然,作为一个属于“私”领域的社会组织,家族之所以“不朽”,是因为它能满足个人的根本需求,而且从中获得资源时成本相对较低。
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亲情的环境来满足个人对情感的需要,这是其他任何社会组织无法比拟的。
自西周以“敬天法祖”理念创立宗法制度,将祭祀权与继承权结合在一起,创建了诸侯臣服天子的大一统帝国以来,家族经历了由贵族化向平民化的转变,成为中国城乡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织,特别是在明清两代,家族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社会单位。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2018-2019学年十月测试高一语文2018.10.09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一)文言文语段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题。
(5分)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论语》)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也,而用其不得为非也。
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什数;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
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
(《韩非子》)【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
②用:使。
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不用十个。
1.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
(1分)孔子:____________ 韩非子:____________2. 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
(4分)【答案】1. 孔子:为政以德(或:以德、礼治国);韩非子:以法治国。
【高考考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2. 孔子认为“法治”虽有一定的作用,但也有缺陷,所以要“德治”;韩非子认为能够自我完善的人很少,要管理众人,必须以法治国。
两种观点各有侧重,各有偏颇,应相互补充。
【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括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考查学生文言阅读理解和分析概括能力。
答题前先通读材料,理解把握材料的意思。
第一则材料表达的是孔子的为政观,意思是: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前后对比强调要以德、以礼治国。
第二则材料说的是韩非子的为政观。
这则材料的意思是:圣人治理国家,不是依赖人们自觉为自己办事的善行,要的是那种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
要是靠人们自觉地为自己办事的善行,国内找不出十几、几十个;要是形成人们不敢做坏事的局面,就可以使全国整齐一致。
治理国家的人需要采用多数人都得遵守的措施,不能用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的办法,因此不应该推崇德治,而应该实行法治。
最后的“故不务德而务法”表明韩非子的为政观是以法治国。
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本试题卷共7页,22道小题.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竺洪波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当然,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
然而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却偏偏是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这一“反差"中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辩机执笔),它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
大唐初年,国门未开,虽然历史上不乏张骞、班超、朱士行、法显等先贤的“通西域”之旅,但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
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玄奘《大唐西域记》所指大约介于两者之间。
因为地理、气候、语言、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简直就是微型神话.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悰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取经史实最为详尽,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
湖南省茶陵县三中-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二下册
(摘编自胡键《“一带一路”健康话语的构建》)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支点”突显的是不平等性,打造“战路支点”的话语有可能激起沿线国对“一带一路”的坚决反对。
B.可能造成沿线国对“一带一路”产生对抗的因素,就是我们在构建话语时完全脱离沿线国的历史与文化。
健康话语要有利于消除相互之间的隔阂和误会。“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不是中国一国的话语,应该是沿线国家共同的话语。因此,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当考虑沿线各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沿线各国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非常复杂,仅从中国一国的历史传统和文化习俗来构建“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很有可能造成一些国家在历史传统上的对抗和文化上的冲突。“一带一路”倡议的话语应建立在多元文化、多种宗教、多样习俗的基础上。
车窗外,一路的风声雨声,全像是那只山羊舔墙的“沙沙”声……我固守了多年的一种进化观轰然坍塌:只有人类才有思维有情感?不是这样!那一山一水,一花一木,一鸟一虫,或许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呢!
又过了很久,回故里探望珍奶。她像是一下子老了,满头的银白,没有了以往甜甜的笑意,脸颊的皱折和郁闷紧板板地滞结在一起。话也少,只是忙里忙外为我烧火做饭。
显然,乐天给“萨德”入韩铺路的决定,是典型的误国之举。此举不仅无助于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还制造了新的冲突点,令整个半岛局势进一步恶化。况且,绑上美国反导“战车”的韩国,很多事情将由不得自己做主了。一旦爆发激烈冲突,韩国不可能不受重创。
韩国媒体现在用“坐立不安”“战战兢兢”来形容乐天当下的心境,恐怕一方面是看准了乐天在中国规模达8万亿韩元的各种项目和业务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也明白韩国的“苦日子”将随之而来。去年7月美韩决定在韩国部署“萨德”以来,中韩合作的民意基础明显受到了损害,中韩不仅政治关系遇冷,而且经贸、人文等各领域交往也受到了影响。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韩国继续执意推进“萨德”部署,两国间各领域合作势将遭遇更大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和座位号;2.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3.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4.请勿折叠答题卡,保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本试题卷共7页,22道小题。
时量120分钟,满分100分。
一、现代文(论述类、实用类)阅读(6分,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西游记》为何以神话小说定型竺洪波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和《鲁滨逊漂流历险记》。
当然,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西游记》则更有理由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
然而令我们深感诧异的是,《西游记》却偏偏是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
这一“反差”中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
最早记载取经史实的是玄奘《大唐西域记》(玄奘口述,辩机执笔),它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
大唐初年,国门未开,虽然历史上不乏张骞、班超、朱士行、法显等先贤的“通西域”之旅,但国人对西域的认知尚停留在想象层面。
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
玄奘《大唐西域记》所指大约介于两者之间。
因为地理、气候、语言、宗教和历史的特殊性,《大唐西域记》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简直就是微型神话。
另一部重要史著是慧立、彦悰所著《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玄奘取经归来,唐太宗特制《圣教序》予以表彰,慧立、彦悰为了美化师尊的人格、功绩,又在传记里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仿佛玄奘取经是“承天命”,有神力相助。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取经史实最为详尽,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
据目前资料,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是无名氏的俗讲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正是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莫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就神话渊源而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影响之一是首次加入神话人物。
最重要的是首次加入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后世《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
另一神话人物是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
他曾邀请三藏法师在天界水晶宫讲《法华经》,作为奖赏,賜隐形帽、金镮锡杖、钵盂三件法宝。
由于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
玄奘是得道高僧,然终为凡人,以人的思维方式感受世界,所以取经途中所见所闻不过是西域之道里风俗,所历险难也不外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毒虫猛兽的危害。
而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
这样人物必然有超越常人的生活逻辑:他能腾云驾雾,变化作法,自然灾难不足以成为其对手,故必须引入妖魔鬼怪;为了保证取经成功,他到北方毗沙门大梵天王水晶官求得护法之宝隐形帽、金镮杖、钵盂各一件,这就使作品引入了神;一般得道高僧只是精通佛理而已,既不能长生,又无诸般神功可言,所以取经对象必须是一位若即若离、至高无上的佛主。
这样,神、佛、魔三者齐集,作品内容和结构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此外,《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
玄奘取经,历难无数,《西游记》作九九八十一难,历难的主要模式是降妖伏怪。
而这无疑是以《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首见。
今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可以确定的历难故事为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鼍龙。
三难数量虽少,但意义远大。
它将历史上玄奘所历“此等危难,百千无以备述”的情形拟人化,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
这三个除妖故事也为后世《西游记》中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了基本类型。
胡适认为它是《西游记》唐僧历难的主要来源和缩影。
(节选自2017年04月28日《文汇报》,有删改)1. 下列对“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西游记》从“取经求法”的佛教题材上看,理应是一部弘扬佛法的宗教小说,却演变成一部恣肆汪洋、瑰玮壮丽的神话小说。
B. 《大唐西域记》是最早记载玄奘取经史实的一部书,具有神奇性神话元素,所记西域见闻颇具神奇性,有的极像微型神话。
C.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美化师尊玄奘的人格、功绩,加入了许多神话因素,“极大地强化了玄奘取经的‘神话化’方向”。
D.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今存最早的“西游”文学作品,它既有的神话品质为《西游记》奠定了发展的基础和方向。
2. 下列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西游记》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加入猴行者,替代玄奘成为作品主人公,直接奠定了《西游记》神魔小说的性质。
B.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等神话形象的加入并成为主人公,直接影响到《西游记》内容和结构的变化。
C.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开启了降妖模式,将历难对象由恶劣的自然条件转变为妖魔鬼怪,将历难情形拟人化。
D. 胡适认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记》唐僧历难的主要来源和缩影,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
3. 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A. 按一般文学史常识,以书名“西游记”所标,表现“西天取经”母题的《西游记》理应是一部名人旅行记或英雄历险记,正如《马可·波罗游记》。
B. 西域,狭义所指为我国西部领土,广义上则泛指包括今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在内的广大地区,《大唐西域记》所指为后者。
C.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出现,一举突破了真人真事的局限,他亦人亦猴,亦仙亦妖,超越常人,进而使作品汇集神、佛、魔三者。
D.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的树人国遇妖术、火类坳遇白虎精、九龙池遇九头鼍龙三个历难故事为《西游记九九八十一难提供了基本类型。
【答案】1. A 2. D 3. B【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对‘隐含着《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
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A项,说的是《西游记》书名常识与内容之间的“反差”,而不是“《西游记》演化的机制与线索”。
【2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关于《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对《西游记》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D项,原文为:《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胡适称它为“中国传记中第一部大书”。
点睛: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代词与指代内容之间的联系,将指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3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这是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作答时要求考生应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内容;然后认真辨析所给的选项,把文本的信息和选项进行比较,看选项有无改变文章的表述。
B项,原文为“玄奘《大唐西域记》所指大约介于两者之间”。
二、文言文阅读(12分。
选择题8分,每小题2分;翻译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
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亡:灭亡B.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C. 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阙:侵损5.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冰,水为之,而寒于水B. 夫晋,何厌之有内无应门五尺之僮C. 因人之力而敝之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D. 吾其还也其孰能讥之乎6.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 秦伯说,与郑人盟C. 失其所与,不知D. 以乱易整,不武7. 下列对文段内容和写法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晋、秦两个强国进攻郑国,主要是晋国为了报复郑国,与秦国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就为下文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
B. 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满腹牢骚,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首先检讨自己,进而再以国家利益去打动烛之武。
C. 烛之武不仅善于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对秦伯晓之以弊,诱之以利,而且还胁迫秦伯与郑国结盟,助郑防晋。
D. 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此时没有感情冲动,而是有着清醒的头脑和理智的判断,毅然决定撤军。
8. 请把上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答案】4. C 5. C 6. D 7. C8. (1)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2)(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达不到这地步。
【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实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C项“朝济而夕设版焉”,在原文中的意思是“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所以“济”,渡河。
【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作答时将各个加点的文言虚词带入具体语境中进行推断,A项“于”,对,向,介词;比,介词。
B项“之”,宾语前置的标志,助词;的,助词。
C项“而”,前后两个都译为:却、但是,表转折,连词。
D项“其”,还是,表商量或希望语气,副词;难道,表反问语气,副词。
所以选C项。
【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通假字现象。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通假字大量存在于文言文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原因之一。
A项,共——供;B项,说——悦;C项,知——智。
【7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