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对语文“双基”教学的一点思考

合集下载

如何落实语文的“双基”

如何落实语文的“双基”

如何落实语文的“双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语文课中的“双基”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好“双基”,我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有以下几点:一、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找到“双基”。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贯彻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些教师却对语文的“双基”没有落实到位。

片面地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活动课,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技能的训练,淡化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仍然是按“知识的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其中,“知识与能力”蕴含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当然,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双基”新的内涵:(1)获取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人类优秀文化积累,初步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2)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与人合作,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等。

二、让“三维目标整体推进”。

(1)“双基”属于语文素养的知识和能力目标,其教学任务是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言,形成基本的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习作能力。

最终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2)“双基”教学任务的完成,有赖于适当的“方法”,重过程还要讲究方法。

过程走得好,方法要得当,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就不能有效落实。

(3)语文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工具,语文课程标准还应重视提高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这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语文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学生学得是否有兴趣,是否有主动性,都关系着“双基”教学的训练。

语文“双基”探析

语文“双基”探析

语文“双基”探析
新课改后,语文“双基”和语文“双基教学”的受重视程度有所下降,各种新的教学理念层出不穷,这不仅让语文教育失去了本身的
色彩,而且使得语文教学逐渐偏离了语文正道。

本次研究意在提醒人们认识语文“双基”内涵和外延动态变化的特征以及提醒人们正确认识语文“双基”和语文“双基教学”的重要性。

笔者运用问卷调查、访谈交流、实践研究、文献梳理等方法对语文“双基”进行探究,最终得出语文“双基”的内涵和外延是不断动态变化的以及语文“双基教学”应该是根据学生的特点、教材的特点、语文教育的特点,合理取舍各教育理念,巧妙运用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和贯穿“五个领域”的语文教学,而不是传统只教听说读写的传统语文“双基教学”。

研究的新颖和独特之处在于研究是以语文教育发展和语文课标发展为线索来对语文“双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探讨,同时也结合了语文教材和中、高考试卷对语文“双基教学”进行研究,希望再次引起语文教育者对语文“双基”的合理关注。

在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

在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一、依托课改理念和课程标准设计语文课堂教学新的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三个“关注”,即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同时语文课程标准又强调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所以在实际授课过程中,认真领会课程改革理念和研究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来设计课堂教学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我深深意识到,只有从根本上依托课改理念、遵循课程标准,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真正体现课改精神。

二、结合学生已有体验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珍贵的生命,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幅生动的画卷。

”面对这些鲜活的个体,我们没有任何权利去剥夺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种种体验,而是应积极地接纳他们的感受和声音。

更何况课程不是孤立于生活世界的抽象存在,而是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是通过恰当的方式让他们真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的全过程中。

我都会鼓励学生就自己从电视、报刊、课外书上所了解到的与这些文章有关的一些事谈谈自己的看法,在相互补充、借鉴、比较中,达到新旧知识的整合。

在上《中国石拱桥》时,我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调查来走近和了解我们身边的桥(林埭的清溪古桥,乍浦的通天桥以及正在兴建的跨海大桥),结合他们的亲身经历进行学习探究,将课本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语文知识,不但能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能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通过精心预设激活语文课堂教学新课改认为:教学不是完全根据教师的事先预设按部就班地进行的,而是应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积极性,随着教学活动的展开,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创造的火花不断迸发,新的学习需求、方向不断产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

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

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

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
吕茜琳
【期刊名称】《云南教育》
【年(卷),期】2007(000)06S
【摘要】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
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了语文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贯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些教师却对语文的“双基”训练有所忽视。

【总页数】2页(P15-16)
【作者】吕茜琳
【作者单位】曲靖市麒麟区城关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23.07
【相关文献】
1.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 [J], 吕茜琳;
2.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如何看待双基教学 [J], 韩勇华
3.让传统的“双基”教学插上新课改的翅膀——一次公开课教学比赛活动中的听课随想 [J], 叶华茂
4.高中数学新课改中如何看待双基 [J], 王红明
5.在新课改理念下对高中音乐双基教学的一点思考 [J], 张翔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文“双基”教学体会

语文“双基”教学体会

语文“双基”教学体会小学语文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教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广泛迁移的特点,是发展学生智力的基本要素。

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什么真空的东西,发展不能在真空里进行。

”大脑是智力的载体,智力的发展需要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并用知识丰富头脑,这就要求执教者应在教学中落实准确、灵活的“双基”教学,才能使学生获得发展智力的良好效果。

如何准确把握“双基”。

这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双基”教学要求教师教得准确无误,学生学得准确。

使学生对所学习的对象及其关系获得正确认识,成为发展智力的基础。

如教学生字“辩”,我除了准确地教会读音外,更注意准确找出这个字的特性,从字义上入手,因为“辩”字解释为“辩论。

争论”,要辩论就必须找出充分的证据,足够的理由,用准确的语言去辩驳对方,因而,“辩”字的里面是“讠”。

这样,学生就准确地把握住了学习生字的方法,从音。

形、义入手,学生的思维活动也不会产生紊乱,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广阔性、深刻性、创造性等良好的品质。

例如,对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要求教师应教得准确,学生也才能学得准确。

同理,基本技能教学,也必须严格进行,紧紧抓住“准确”二字。

在教得准的基础上还要把“双基”教得活。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时教得生动活泼、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因而,在教学中须加强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克服孤立、呆板的传统教学,使教学在有关的知识网中进行。

否则学生的智力就得不到有效的训练,更谈不上发展了。

汉字的教学常是音、形、义的紧密结合,引导学生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把提高识字效率和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如教学“睛”,我先让学生读出这个字,然后让学生观察发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的?左边的“目”跟人身上的什么器官一样?右边的“青”读什么?经过细心观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这个字读jing,是‘眼睛’的‘睛’。

”这时教学尚未结束,我接下来问大家:“还有哪些字跟‘睛’字字形相近呢?”大家马上议论开了,其中一个学生说:“情”,我请他说出这个字的特点,然后教师用规范语言归纳:“‘睛’和‘情’都是形声字,‘睛’跟眼睛有关,用‘目’字旁,‘情’跟心有关,用‘忄’旁,声旁同用‘青’。

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及对策

新课改理念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及对策新世纪的高中语文课程面临着新的要求,要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调整课程的内容和结构:要在追求高中教育共同价值的同时,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独特功能;要使全体高中学生都获得必须具有的语文素养,同时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给他们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

通过培训,我深刻领会了高中语文课程提出的新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

在培训中,教师们最大的困惑是新课改与高考如何接轨的问题。

大多认为高考模式如果不变,新课改就很难推行。

(/)我认为,对语文新课程的大力推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个关键问题。

提高教师的素养是课程改革中最重要的工作。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教学策略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也将发生转变。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应当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创造性的实施者,教师还应当是课程改进过程中自觉的行动研究者。

教师应该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进取,加强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语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包括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教师专业技能的发展,教师专业情意的发展。

要注重学科素养的提高,鼓励教师在研究状态下工作:推进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不断探索和实验,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不断使日常工作问题化。

教师的思想观念变了,业务能力提高了,课改就会落到实处,课改就会有成效。

其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明确每一模块应该达成的基本目标,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而不是传统的传道。

使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获得真知.让学生动起来摘果子,而不是一昧地给学生喂果子。

不能把教育产生的所有问题都归结于高考,更不能把教育的出路全部寄希望于高考改革(高考当然会改革,但不会是立竿见影的)。

必须自己首先变起来去承担语文教学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           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

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扎实有效抓双基教学——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学习体会城关镇吴家水泉小学史琴珍今年7月21日,我有幸将这三个方面自己浅薄的认识向大家做一汇报。

一、精英荟萃,集思广益,重新修订了《课程标准》人教版《课程标准》在学习参加了人教版出版社在甘肃天水举办的新课程改革延伸培训会,亲自聆听了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崔峦对新教材的介绍,他那渊博的学识,精辟的论述,生动的演讲,如同品尝了一顿丰盛的晚餐,使我受益匪浅。

从中我真正体会到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的内涵,实验教材的编写意图、思路,以及新教材到底应该怎么教。

现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问卷调查和实际走访,发现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⑴基本理念和总目标表述还有一些公式化、程序化;⑵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还有待于进一步合理化、精致化;⑶评价建议的可操作性不够强;⑷有些名词术语、概念不大好理解,甚至有的部分概念容易发生歧义。

面对存在的问题,小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员经过商讨重新进行了修改,修改内容具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课程理念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通过语文学习,扩大学生视野,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特别强调课改一定要继承中国语文教育的优秀传统。

2、阶段学习目标新教材低年级课标识字量大,04年修订调整了小学一、二年级的要求认的字和识的字的数量。

即一、二年级分别把认字量和识字量降了200个字。

认字由1800个减少到1600个,识字由1000个减少到800个。

3、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各地区学校都蕴藏着课程资源,一定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积极开发潜在资源,尤其师生本身的资源,教学当中生成的资源。

4、教学建议其一,识字教学增加了两个意思:一是引导学生利用课外的各种关系进行识字;另一个是利用各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进行识字。

其二,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处理好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相辅相成的关系;其三,准确把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真正认识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以及学习的方法与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融为一体的。

对语文双基教育的反思

对语文双基教育的反思
步 形 成 良 好 的 个 性 和 健 全 的人 格 。
础 知识 和 听 、说 、读 、写 等 基本 能力 的教学 ,但 在实 际
操 作 中 , 老 师 更 注 重 的 是 对 文 本 的解 读 、 赏 析 、 整 体 感
悟 和 挖掘 、拓 展延 伸 以及 人 文精 神 和情 感 的培 养 .而 这
每个 孩 子都是 地 球上 的星 星 ,他 们在 世 界 的各 个 角 落里 闪 烁着 ,有 些 看着 很 亮 ,有些 几 乎看 不 见 。那 些你 觉 得亮 的 ,或 许是 因为 离 你 太 近 ;而 那 些 你 看 不 见 的 ,
耐 亡,一 次求 助没 有得 到 满足 就 会打 消 下一 次求 助 的念 头 。大多 数 时 候 他们 的叛 逆 只是 为 了引 起 老 师 的关 注 , 让老 师不 要把 他们 当成异类 。他 们需要 太多 的个 体关 注 ,
教 掌 反 冠
对 语 文 双 基 教 育 的 反 思
杨 学 军
( 徽省 阜 阳市第 十 五 中学 ,安 徽 阜 阳 2 6 0 安 3 0 0)
语 摘 要 :语 文 教 师 应 端 正 态 度 ,正 确 认 识 并 领 悟 《 文课 程 标 准》的 内涵和 实质 ,让语 文 日常课 堂教 学
或许 正 在你 目光所 不 能及 的地 方 闪耀 着奇 特 的光 芒 。我
们 从来 不 缺 少美 ,只是 缺少 发 现美 的 眼睛 。 我们 总 是 喜 欢 将 学 生分 为 三六 九 等 .一些 成绩 不 太好 的学生 被 人 为
地 贴 上 “ 进 生 ”的标 签 。这 些孩 子 很多 因 此 而失 去 自 后
在 教 学 中 .经 常 听 到 有 老 师 在 抱 怨 :语 文 老 师 怎 么 教 的 ,小 学 老 师 怎 么 教 的 , 学 生 连 字 也 写 不 好 ,乱 七 八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对新课改中“双基”教学与训练的思考人教版新课标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新的理念、新的追求、新的方法、新的手段都不同程度地走进了语文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贯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的同时,一些教师却对语文的“双基”训练有所忽视。

案例:一位教师教学《棉花姑娘》,一上课就用多媒体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蜻蜓、猫头鹰、壁虎等多种动物的图片、资料,然后配乐介绍这些动物的有关知识。

充满声、像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人目不暇接。

课件展示用时30分钟,然后用了5分钟看动物(图片),说动物(名称、作用),最后又用5分钟让学生戴着头饰演动物。

一节课下来,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字没有好好认读、重点词句没有认真理解,课文没有读通读熟就到了下课时间。

反思: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是由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的。

1992年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

”2019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其中的“工具性”就蕴含了“双基”的教学与训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片面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把语文课上成思品课、活动课,削弱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淡化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在新课改中还要不要进行“双基”教学与训练呢?这就需要我们认真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仍然是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其中,“知识与能力”蕴涵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可以这样认为,缺少了“双基”的语文教学,就是残缺的语文教学。

当然,语文课程标准赋予了“双基”新的内涵,我们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获取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人类优秀文化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二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从而真正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的“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具体目标。

新课改下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新课改下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新课改下对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本文已发表)在中学教学中,语文是争议最大、也是最受指责和抨击的一门学科。

事实上,语文学科确实也面临着很尴尬的现实处境:学生不够重视,教材和现实生活脱节,教学观念陈旧,高考大纲指挥棒的严格限制,怎么不使语文老师感到困惑无奈,无所适从呢?语文老师要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走出一条符合新课改要求、顺应时代潮流的教学新路。

一、要转变“用一本教科书教”的狭隘意识我们的很多老师不管是读书还是教书,总是认为老师是教课本,学生是学课本,老师是通过教课本教给学生知识,学生是通过学课本掌握所学知识。

课本是“经”,老师和学生都是课本忠实的追随者,这就导致上语文课对教材的每一篇课文教师都是不厌其烦的,详详细细、认认真真、方方面面的讲解。

实际上,学生对教科书并没有多大兴趣。

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教科书是一本书、老师是一本书、学生是一本书、生活是一本书……新课程观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是活动。

课程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课程不再只是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

课程是由教材、教师与学生、教学情景、教学环境构成的一种生态系统。

”比如对一篇课文的理解,如果由教师根据参考书的答案讲出,那学生只能得到一种理解,甚至根本不理解。

若能由同学之间讨论,师生共同交流,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那么学生的理解不但是多方面的,而且也深刻得多。

我在上莫泊桑的《项链》时提出这样几个问题:如果你是玛蒂尔德,丢了借来的项链你会怎么做?你是如何认识玛蒂尔德这个人的?丢失项链对玛蒂尔德来说是她的不幸还是幸运?这篇小说的主旨怎么理解?结果学生在围绕这几个问题的交流中就有很多看法,虽然有的是感性的认识,但都有一定的道理,至少是自己的理解。

大家在讨论中相互学习,互相启示对方。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学生提出了这篇小说的主旨是“对神圣人性的真善美的追求”。

新课程背景下对“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对“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天 性 和创 造 性 的 泯 灭 。 所 以 。对 “ 双
基 ”应 有 个 再 认 识 的 必 要 。
重 语文 素养 的整体 提 高” 。笔 者认
为 ,这 种 设 计 改 变 了 以往 “ 于 强 调 过
基 础 知 识 传 授 ” 的倾 向 ,弥 补 了 只 注 重 学 生 接 受 知识 而 轻 视 学 生 认 知 过 程 和 情 感 体 验 的 不 足 .体 现 了 以人 为 本 思 想 。三 维 中 的 “ 知识 与 能 力 ”就 是
本 能力 ,应是一 个人语 文素养的重要 组成部分 。任何 割裂 “ 三维一体”的
教 学 或 偏 执 一 方 的教 学 都 不 能 促 进 学
“ 基 “ 学 还 要 不 要 ? 该 老 师 讲 的 双 教
生 的持续发展 。所 以当今语 文教学不
可 偏 废 “ 基 ” 教 学 ,只 有 “ 基 ” 双 双
1 会 在 迅 猛 发 展 ,新 知 识 不 断 . 社
涌现 。有许多新 知识新 技能 。已成了 现代人必备 的 “ 基” 双 。所 以今 天
1 4L刍诨 两免. 础 3 旅 基 教立
20 年7 O8 月 总 第 1 9 期 1


浅 谈 小 学 语 文 教 学 中

谭 弦 西
E C R释 C fUM } E 妊 : W U l { { { A 《 S 辩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的 教 学 改 革 已经 成
要求 学生 获得基 础知 识和基 本 能力 。
为教育 工作者 的热 门话题 ,课堂教学
朝 着 多 元 化 方 向 发 展 。其 中有 两种 倾
了。 学 生 甚 至 抛 开 文 本 ,直 接 看 一 幅

语文课改仍要重视“双基”

语文课改仍要重视“双基”

语文课改仍要重视“双基”所谓“双基”,从传统的内涵上说,是指语文的基础知识——字、词、句、篇和基本技能——听、说、读、写。

重视语文的“双基”训练,即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听、说、读、写训练。

但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潮中,一提起“双基”,有人会持不以为然的否定态度,认为“双基”已经不合时代潮流,应在改革中退位。

本人认为,这种态度是不对的。

一、任何改革应以继承为基础在改革中千万不能丢掉自己的优点。

《课标》中好多提法都体现了这一思想。

如“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并不是绝对不能传授语文知识的,而是强调“不宜刻意”、“系统”和“完整”,对一些涉及到的语文知识,并且学生的理解和接受有困难的,教师还是要讲的。

《课标》在教学建议中就这一点已经具体地指出“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系统、集中地教学语法修辞知识”。

又如“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并不是不需要对文章中的重点部分进行分析处理,而是强调不要以教师代替学生来分析,应把分析理解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自己去加深理解与体验。

因此,笔者认为:语文毕竟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还是要重视“双基”的训练。

如果我们忽视或丢掉对语文“双基”的训练,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了。

由于时代的发展,知识的猛增,“双基”的内涵的确需要充实,使其不断地丰富起来。

如: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评价能力,阅读中的反思和批判的能力,在平时学习生活时搜集、处理、积累资料的习惯,计算机的应用技术,口语交际的能力、习惯、态度、修养以及语文的综合实际能力等。

二、三个维度目标的设计,不但没有否定“双基”,而且丰富了“双基”的内涵我国的基础教育,语文与其他课程一样,《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也是按“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框架设计的,在一个目标上力求三个维度的融合。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小学语文教学既是基础性、必修性教育环节,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贯彻新课标和新教育理念,促进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已经成为语文教培训考试中的热点之一。

一、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重视个性化发展。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要根据学生的语文水平和个性特点,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科的学习和研究中来。

二、贯彻“知行合一”,促进学生的情感与价值观念的发展《课程标准》提出“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意味着要将教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三者贯通起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意将语文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语文知识的实用性和生动性。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念,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从小就具备优良的道德与心理素质。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阅读和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在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适当难度的阅读材料和写作训练,通过课外阅读、课内读书小组、班级期刊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读书能力,同时注重学生的写作指导,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风格。

四、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优势,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学语文教学将会出现新的机遇和挑战。

落实语文教学“双基”目标浅谈

落实语文教学“双基”目标浅谈

落实语文教学“双基”目标浅谈现阶段国家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各类建设人才,提高民族素质。

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持续发展和进步的关键环节。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因此,语文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教师教好语文,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加快,推行素质教育的大潮流是新的教育形式发展的必然,新课程教学,注重贯穿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使用新的教学方法。

然而,在实际教学实践中,我深切的感受到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语文实践应用能力,在多次的课改实践中呈逐年“减弱”的趋势。

在多次的教研活动中,老师们困惑学生以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文能力为核心的“双基”素养的薄弱,这个问题到底是学生的主观努力不够,还是我们教师应该反思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的训练策略和方式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比较明显的是学生在作业中的错别字增多,书写情况越来越差。

过去注重汉字的书写、间架结构等方面语文习惯,现在却变成越来越多的语文练习和测试卷。

并且学生的分析、概括、表达能力也在不断减损。

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双基”不可随意抛弃,应该将之万变不离其宗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促进和提高是防止学生成绩成为新的教育形势下“文化泡沫”的根本保证。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是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最基本的解读就是“知识与能力”蕴涵了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我是这样来理解的:一是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学会与人合作,与人相处,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是获取语文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有初步的人类优秀文化积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初步具备听、说、读、写能力等;三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必要的写作能力。

新课改与语文双基

新课改与语文双基

新课改与语文双基我楚狂人我读书时语文老师强调“双基”,我初教语文时领导也对我强调“双基”;“双基”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简单说就是“语逻修”和“读写听说”之类。

但是,很奇怪的是这次新课改以来,同行们往往讳言“双基”,似乎一说“双基”就是“传统”,就是守旧,至少也是不那么时髦了。

与此相匹配的是讳言“训练”,似乎一谈训练就是违背了“生本”,就是教师中心论了。

事实真的这样吗?语文教学的“双基”是中国现代语文教学的伴生物。

必须承认,“五四”运动推广白话和白话文是十分成功的,现在的华人世界,不管是大陆,还是港台,还是海外华人世界,都使用白话交流,而不再是“之乎者也”了。

中国人学习文化的门槛就此降低,大众文化得以普及,“五四”先驱功不可没,其中就包括了早期为中国现代语文教学做出努力的前辈,如黎锦熙,如吕叔湘,如叶圣陶。

而他们为中国现代语文教学做出的一大贡献就是发现并推广了语文教学的“双基”,从而保证了语文之所以成为语文,而不是另外的非驴非马的东西。

我们的语文“双基”确实是中西文化“合璧”的产物。

我们的语法基本上就是拼音文字,主要是英语语法的翻版,只是部分内容根据汉语特点有所变化,如补语(不展开说了);我们的逻辑学基本上就是照搬国外的形式逻辑;修辞则自己的东西比较多些。

我们的语言学实验手段也基本上照搬国外的现成手段,如音标就用国际音标。

这是说的基础知识。

至于基本技能“读写听说”,“读听说”三项基本沿袭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写”之一端一直没有什么好办法,近年似乎有点突破,也不显著。

在漫长的语文教学进程中,叶圣陶的“工具论”还是占有主导地位的,这是与“双基”配套的。

新课改对“双基”的刻意淡化,源于“工具性”和“人文性”之争,虽然“新课标”给了一个兼容的定义,事实上执行时“人文性”占了上风;以苏教版教材为代表的新编教材刻意以人文精神为线索编排单元和板块,就是刻意淡化“双基”。

于是一系列匪夷所思的问题都出现了,如学生分不清文体,学生对词性没有感觉,学生分不清补语与英语的宾语补足语的区别,学生搞不清基本的修辞格……这些,在过去的学生身上不可思议的问题,现在的学生则是常见病多发病。

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新课程背景下对语文“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语文"双基"教学的再认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启,语文“双基”教学也被认为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助推器,深入挖掘并用于实践中,可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从而赋予学生更大的潜力。

语文“双基”教学侧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标志着对学生文化素养的重视,既拓宽了学习范围,又提升了实际水平,不但让学生赢在素质上,更能增强其学习的兴趣。

同时,“双基”教学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一方面,学生以
品读、点读、忆读为主,深刻领略文学艺术;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学生感知语言本身与使用书写文字等能力。

学生对语文素养的建构,可以由此不离其身地认知融合,具体运用到语文课堂、习作、考试之中,这一整体学习体系在引领学生学习时,也能帮助其真正深入体悟与探索教学话语,得到更加强烈的共鸣。

可以这么说,“双基”教学的本意是以学生视角出发,将现代优秀的文化资源
聚焦于古今之间,以此激活学生思维,增加学习乐趣,激发勤劳学习热情,由而真正意义上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其社会语文素养与实际应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语文课堂改革要重视“双基”教学

语文课堂改革要重视“双基”教学

作者简介:张娟(1974-),女,贵州遵义人,贵州省遵义县第一小学。

研究向: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语文教学需要改进,只有认真地改,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才有可能。

正因如此,我们必须始终关注改什么和怎样改的问题。

语文教学一定要重视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要在赢得“双基”教学效果的基础上去创新、去发展、去提高。

如今,许多优秀的公开课如雨后春笋,充实着我们的课堂,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课改教师。

从中我们也收获不小:先进的五彩纷呈的多媒体辅助设备,激情燃烧的课堂氛围,一群群天真活泼的孩子,在老师富有激情的引领下,尽显着自己的个性,使课堂焕发着无限生机。

一、精彩的课堂不能忽视“双基”长期以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是教学的核心,是教师传导、授业、解惑之所在。

学生正因为掌握了这两项技能,从一个目不识丁的幼儿成长为知识渊博的学子。

凭着自己扎实的基本功,勤奋创新的精神,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言行,丰富着自己的阅历,发展着自己的能力。

学生的点滴都是课堂中积累的,都是在老师循循善诱、谆谆教诲中获得的。

所以,课堂是学生知识来源地,是学生个性展示的最佳场所。

一堂真正的好课,不但要实现目标,强化双基教学,重视学生智力的开发,个性的发挥,人格魅力的展示,而且也是激情洋溢,灵活多样,富有创新精神,令人回味无穷的。

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的课:学生们在积极地配合老师回答着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大胆、主动、积极、大方,没有一点矜持的样子,课堂气氛是非常活跃的,师生间平等交流,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特长,“表扬鼓励”的激励式学习也凸出无遗,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模式尽现其中。

从表面上看,新的课感改理念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示。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教师作为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运用了多种教学策略,特别是课件如锦上添花,老师恨不得把所有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都用上,以显课堂气氛。

还让学生分别讨论、扮演角色、编课本剧、充当小记者采访等,可以说只要符合课改理念的教学形式全套上场。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

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改革也在不断进行。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语文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整体能力培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本文将从教学立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对新课改要求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思考。

一、教学立意在新课改的理念下,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语文教学的立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认知特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热情。

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美、感受到快乐,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教学立意方面,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要注重学生的思维深度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内容需要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实际生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学内容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兴趣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让学生在情感上打开,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内容也要有针对性和系统性,注重注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操。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文化和传统,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学内容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如课本阅读、素材搜集、作文创作等,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将语文知识和技能灵活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手段新课改要求下的语文教学手段也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更注重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它是 以丧失学 生的语文学 习兴趣 和冷漠
3 、训 练 要 促 进 学 生 语 文 素 养 的 全 面
即 基础 知识 与基 本 技 能 。 在 教 学 改 革 和 课 程 改革 都 轰 轰 烈 烈 开 展 起 来 的 今 天 , 重 提 此 话 题 似 乎 有 些 不 合 时 宜 ,甚 至 有 些 落
子要反 复品味 , 该归纳 的段意归 纳 , 至 于 最基本 的句子 、 篇章 知识 、 标 点 符 号 知 识 不能一溜而过。
双基教学 , 可谓 老生 常谈 , 似 乎 说 来 说 去 也无 新 意 。 但 不 能 因其 由来 已久 就 喜 新厌 旧 , 更 不 能 因其 传 统 就 舍 弃 , 因为传 统 的 并不 意 味 着必 然 过 时 , 相 反 正 说 明它
由于 难 度 不 大 容 易 完 成 , 因此 积 极 性 就 较
每天 积 累 , 又 便 于 掌握 丰 富 的 词 汇 。 我 以
课 本 为依 据 , 在 阅读 教 学 中让 学 生 品 词 品
句 , 读 背 好词 好 句 , 并摘抄在《 词 汇本》 上。
我根 据 课 文 中对 各 种 不 同的 描 写 , 让 学 生 分类 摘 抄 ,日积 月 累 , 词 汇 自然 就 丰 富 了。
伍 。 然 而 笔 者认 为 , 在 今 天 的 高 中语 文 教 学 中, 双基教 学仍不可 忽视 , 仍 占有 重 要 地位。 因此 , 在 倡 导 学 生 全 面 发 展 的今 天 , 双 基 教 学 更 不 可偏 废 。

提升。 《 语文课程标准》 特别 强调 了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三个 维 度 的统 一 。 这 主要 是 改 变
双 基 教 学 呢
兴 趣 是 最好 的 老 师 , 有 了 兴 趣 学 生 的 学 习热 情 自然 高 , 学 习意 识 自然 强 。在 实 践 中笔 者 采 用 过 小组 评 比 的方 法 , 在 此 抛 砖引玉 。 高一学年 , 学 生 尚处 于 懵懂 状 态 , 对 高 中 的学 习 方 式 完 全不 熟 悉 , 教 师 要 先 引 路 。前 一 天 指 定 学 习 内 容 , 第 二 天 进 行
练” 。 我 在教 学 中是 这 样 做 的 。
1 、养 才 能得 到相 应 提 高 。 4 、 训 练要 有效 提 高 学 生 语 言 的 积 累 。 掌握 丰富的词汇 , 并 能正确运 用 , 是 提 高
学 生 写 作 能 力 的关 键 。掌 握 丰 富 的词 汇 , 需要平 时多读 、 多看 、 多思 、 多练 , 也要善 于积 累, 并正 确 运 用 于 写 作 上 。 在教学 中, 为 了更 好 地 帮 助 学 生 积 累词 汇 , 我还要求
学 生每人配一 本“ 词 汇本 ” , 按时间描 写 、 季节描写 、 气候描 写 、 人 物描写 、 活动 描 写
等进行分类 , 编好 目录 、 页码 , 学 生 既便 于
简单单教语 文 , 本本分分 为学生 , 扎 扎 实 实求 发展 ” , 使“ 双基 ” 真 正 得 以落 实 。 不 能



短 的 几 分 钟 内 就 完 成 一 篇 像 样 的练 笔 不 太现实 , 甚 至 会 导 致 一 部 分 学 生 的敷 衍 了
事。
二、 新 课 程 下的 “ 双基 ” 又 该 怎 样 落 实
在落实“ 双基” 的方 法 上 , 过 去 一 个 时
期, 语 文教 学 依 赖 于 “ 训 练” , 但 由 于 缺 乏 科 学 的方 法 致 使 训 练 变 成 了 填 充 和 灌 输 ,
展 。语 文 教 育 大 家 袁 珞 老 师 在 教 学 《 颗粒

在 当今的教学理念 下 。 如 何 进 行
归公 》 时 的 一个 经典 教 学 片段 中就 涉 及 到
四个 方 面 的语 文 知 识 和 语 文 能 力 : 避免代 词 在 句 子 中 的重 复 使 用 ; 知道描写事物要 有顺 序地 进 行 ;写 句 子 要 注 意 前 后 连 贯 ; 了解 总起 句 在 段 落 中的 作 用 。 我 们 在教 学 中也 应该 通 过 平 实 、 朴 素 的语 言 训 练 , “ 简
热 热 闹 闹 走 过 场 ,而 是 要 认 认 真 真 搞 形 式, 语言训练要到位 、 要落实 , 难认 的 字 多 念几遍 , 难 写的字多写 几次 , 该 解 释 的 词
小 测验 , 成绩优异 者进行表 扬 , 并 为其小 组 加 分 。学 生 的 自尊 心 和 荣誉 感都 很 强 ,
下 硅 } 艟
蛰 辨 瓣 稳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对语文 “ 双基 ” 教学 的一点思考
口 贵 州省 凯里 市第 三 中学
新课 标提倡 “ 情感 、 态 度与价 值观 ” 。 于 是教 师就 错 误 的认 为 教 学 中不 该 “ 注 重 知识 传 授 ” ,一 度 忽 视 了对 学 生 的基 础 知 识 和基 本 技 能 的培 养 。众 所 周 知 , “ 双基”
高 , 慢慢的 , 学习兴趣就逐渐增强了 ; 其 次
要教方法 。 在 激 起 兴 趣 的 基 础 上 教 师要 进 行 学 法 指 导 。高 二 学 年 , 学生 有 了一 定 的 基础, 这 时 教 师 不 再 指 定 学 习 内容 , 而 是
要解释 , 该 辨 析 的词 要 辨 析 , 该 品 味 的 句
过 去 以学 科 为 本位 进 行 教 学 的观 点 。 训练 中, 我 们 要 让 学 生 的语 言 得 到 积 累 、 理 解 得到加强 、 想象得到拓展 、 情 感 得 到升 华 ,
人文关怀为代价的 。 今天 , 新课程下 的“ 双 基” 又该怎样落 实呢? 我们说 , 依 然是 “ 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