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3.组织小组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4.重视小组合作过程中的评价与反馈,及时发现问题,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加深对密度概念、特性的理解;
2.让学生反思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表现,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
3.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培养他们的评价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4.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如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等,引导学生关注密度知识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船能浮在水面上?”“飞机的翅膀为什么能起飞?”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2.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等途径,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
4.反思与评价: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我认知,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
5.实践性作业:布置一道与密度相关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节课以生活实例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问题导向、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和反思评价,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自我认知;最后,通过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这五个亮点充分体现了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与密度相关的实例,如船的浮沉、飞机的翅膀设计等,引导学生关注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实验现象,如制作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等,让学生亲身参与,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如讨论潜水艇的浮力控制、分析日常用品的材料选择等,使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我的《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来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密度公式,并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密度的概念,密度公式的应用。

难点:密度的计算,生活中的密度现象的解释。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实验器材。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比如冰块在水中漂浮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块会漂浮,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2. 讲解:通过PPT和实物模型,讲解密度的定义,密度公式及其计算方法。

3. 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密度实验,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加深对密度的理解。

4. 应用: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比如为什么石头会沉入水底,为什么气泡会浮在水面上等。

六、活动重难点密度公式的应用,生活中的密度现象的解释。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密度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但在教学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密度的计算还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课后收集一些生活中的密度现象,比如食品的密度,液体的密度等,下节课进行分享。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密度与社会生活》的教案中,有几个重要的细节是我需要重点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设计。

我选择了冰块在水中漂浮的现象作为实例,这个实例不仅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够直观地展示密度的概念。

在这个环节中,我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冰块会漂浮,从而引出密度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2.突破重点,化解难点:
a.通过动画、模型等辅助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密度的概念。
b.设计具有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密度公式的运用。
c.组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
a.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有效的训练。
2.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
3.每个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密度概念、计算方法、实际应用等方面,难度适中,旨在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分析解题思路,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3.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如何使用密度表,以及如何利用密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4.强调密度的单位制,让学生了解不同物质的密度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以下问题:
a.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b.如何通过密度计算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c.为什么密度可以作为鉴别物质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掌握密度的定义式,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2.学会使用密度表,能够通过查询密度表来判断未知物体的材料。
3.掌握密度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密度公式进行相关物理问题的计算。
4.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鉴别物质、测量物体质量、体积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密度与社会生活
基本思路:
【教学目标】
1.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能解释有关现象。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教学难点】
根据密度怎样鉴别物质。
【难点突破】根据实验和计算结果对照教材参数练习。
【教具准备】托盘天平及配套砝码盒、量筒
【教学过程】
4.一个铜块夏天比冬天时的密度。
5.体积为 35cm3,质量为79g的空心 铁球,若在中空部分装满水,则铁球的总质量为多少?
6.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找来一个空瓶子测得其质量是 0.3kg,装满水时,测得其总质量是1.1 kg ,倒掉水擦干再装满待测液体, 测得的总质量是1.18 kg,求液体的密度。这种液体可能是什么?
A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B 密度小的物体,其体积一定大
C质量相密度可能相同
2.一定质量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不变B质量不变,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C质量变小,体积变大,密度变小D质量变大,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3.已知ρ铁<ρ铜<ρ铅,用铁、铜、铅制成的三个质量相同的实心球,其中体积最大的是______,最小的是_______。
而周围温度的气体会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风。
4、水的反常膨胀规律是:4℃水的密度最。当温度高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当温度底于4℃时,随着温度升高,水的密度会变得越来越。
5、质量相同的水,遇冷结冰后体积会变,而质量保持,这是因为水结冰后密度变。这说明密度除了与物质的种类、温度有关外,还与物质的有关。
一、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P120第一段,概括密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举例说明: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课程内容1、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知道水的反常膨胀现象。

1、密度与物质的鉴别2、用密度求质量和体积★重点——①密度与温度;②密度与物质鉴别。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现象的理解★过程一、密度与温度1.通常情况下,物体具有热胀冷缩性质t↑——v↑——ρ↓(如风的形成)t↓——v↓——ρ↑2.反常膨胀现象——热缩冷胀。

①0℃~4℃(4℃的水密度最大,0℃~4℃之间水密度小)②水结冰∵m水=m冰∴ρ水v水=ρ冰v冰∵ρ冰﹤ρ水∴v冰﹥v水二、密度与物质的鉴别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可以通过物质的密度而鉴别物质。

三、利用密度求质量和体积例1、你能否用天平和尺求出一块长方形的均匀铝箔的厚度?解:先用天平测其质量为m利用公式V=m/ρ求其体积最后用刻度尺测其长,宽求其面积。

则:L厚=v/s=m/(ρ铝L长L宽)例2、有一卷细铜线,怎样才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呢?说出你的方法。

★本章小结★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1~5题★反思:质量 多彩的物质世界 密度 概念: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m ) 单位:kg g mg t 测量:天平 结构 调节 使用 定义:单位体积内某种物质的质量(ρ) 公式:ρ=m/V 单位:kg/m 3 g/cm 3 测量 规则固体:天平、刻度尺 不规则固体 液体 天平、量筒 应用 求质量 求体积 鉴别物质宇宙及其微观世界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物质存在的状态 固、液、气 微观模型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甲乙两物质密度之比是4:1,用甲乙分别制作了质量、体积均不相等的两个正方体A、B,A、B的质量之比为3:4,边长之比为1:2,则可以判断A.A物体一定为空心B.B物体一定为空心C.A、B均不可能为空心D.A、B空心与否均不能判断2.将一根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剪去一半后,不变的物理量是A.电阻B.质量C.体积D.密度3.小明用一架焦距不变的照相机给小刚拍一张二寸的半身照,小刚在原地不动,小明又要给他拍一张二寸的全身照,正确的操作是A.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里缩B.小明往前移,并使镜头往外伸C.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里缩D.小明往后移,并使镜头往外伸4.人眼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下面左图为来自远方的光经某同学眼球折光系统折射后的情况示意图,则该同学矫正视力时应该配戴的眼镜是下面图中的A. B. C. D.5.一凸透镜正对太阳光时,在距凸透镜中心12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6.4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6.4 密度与社会生活课标要求:①通过实验,理解密度。

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②了解关于物质属性的研究对生产生活和科技进步的影响;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密度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利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既是对密度知识的深化和延伸,同时也是为八年级下册的力学部分的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教材内容涵盖了物理规律(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及其物理科学方法(实验和科学探究、转化和放大法),是本章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的一节。

本节的重要教学板块——“水的密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是引导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培养探究能力的好素材。

本节的重点知识——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和密度与物质鉴别,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都充分体现了初中物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教学理念。

学情分析:他们在小学科学中已经认识了一些简单的热胀冷缩现象,在前两节又学习了密度的概念及其测量,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进一步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本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实验和具体实例的分析来帮助学生加以理解,将密度应用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得出新知,揭示生活中的奥秘,感受物理知识的价值,体会物理就在身边。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能解释密度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简单问题;2.通过分析实例,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并能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通过学习密度知识的应用,认识到物理理论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教学重点:知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气球、冰块、酒精灯、酒精灯、自制纸风车、火柴等。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第4节密度与社会生活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堂实验和对生活经历的回顾,认识风的形成原因和水的反常膨胀现象,从而全面理解物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计算物质的密度,理解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促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紧密结合,使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服务社会。

重点物体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利用密度鉴别物质的方法。

难点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密度的有关计算。

酒精灯、气球、火柴、纸风车、冰块、多媒体课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从视频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二、自主合作,感受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际,完成《探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一)密度与温度提出问题:从刚才同学们了解的现象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播放视频:龙卷风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点评: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球上升。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和社会生活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6.4 密度和社会生活教案

6.4密度和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2)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主要通过理论指导实际。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重点和难点:1重点: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与物质鉴别。

2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演示实验导入:1.将一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可以看到鸡蛋沉入水中。

2.逐渐向杯中放入食盐并不断搅拌,看到鸡蛋悬浮于水中任意位置。

3.继续向杯中加入食盐,知道鸡蛋漂浮在水中。

(此实验也可以反过来做,实验现象也正好相反。

)这是为什么呢?二新课教学(一)自主学习,思考下列问题:1密度与温度有什么关系?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3寒冷的冬天河里的鱼为什么没有被冻死?4利用密度怎么鉴别物质的种类或真假?5如何判断一个金属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6你知道盐水选种是怎么进行的吗?7怎么鉴定牛奶或者酒精的纯度?(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三)知识梳理: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即特定物质在特定状态下的性质),状态变了,密度也变了。

密度与温度有关,有些物质(绝大多数物质)“热涨冷缩”,温度升高,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则密度变小;有些物质(如水)“热缩冷涨”,温度降低,体积变大,质量不变,则密度变小。

2寒冷的冬天,北方的水管为什么必须小心保护?由于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寒冷的冬天,如果水管没有经过小心的保护,当水管里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就会把水管胀破。

3寒冷的冬天为什么河里的鱼没有被冻死水有一个反常的特性就是“热缩冷涨”,在4℃时密度最大。

当外界温度降低时,水面结冰,由于水结冰后体积变大,密度变小,使冰块漂浮在水面上。

冰是热的不良导体,水中的热也量比较难传到外界(冰是0℃,冰附近的水温度也是0℃,这就使得水比较难放出热量而继续结冰,且即使水继续结冰,凝固也放出热量),这样就使离冰较远的水底温度保持在4℃左右,这样的温度足以让鱼存活。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建立学生互评机制,让学生相互评价作业,以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评价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密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密度计算、单位换算等基础题目,以巩固对密度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
-鼓励学生利用家庭物品进行简单的密度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加深对密度物理意义的认识。
2.生活实践应用:
6.课后作业,拓展延伸:
-布置与密度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同时设计拓展性题目,激发学生的思考和研究兴趣。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设计:
-展示一颗石子和一块木块,并提出问题:“为什么石子会沉入水底,而木块能浮在水面上?”
-引导学生思考物体沉浮的奥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鼓励学生尝试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种密度测量装置,或优化现有密度测量方法。
4.团队合作分享:
-组织学生分组,共同完成一个与密度相关的项目,如制作密度展示板、录制科普视频等,促进团队合作和知识共享。
-要求每组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让其他同学了解和学习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5.反思与评价:
-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密度知识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及对今后学习的规划。
-设计一道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运用密度知识解释一个生活中的现象,例如浮力、物质鉴别等,并撰写小论文。
-鼓励学生思考密度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方面的作用,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建议。
3.探究拓展提高:
-布置一道探究性题目,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进行实验等方法,研究不同物质密度随温度、压力等外界条件变化的特点。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密度与社会生活【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知道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社会生产、生活的重要作用。

2.正确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3.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数据和图像认识密度能改变物质的密度,学会应用密度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学习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学习过程】一、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提出问题:荷兰被誉为风车王国,一年四季吹西风,风力优厚,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实验视频:气球热胀冷缩的实验,纸风车转动的实验分析实验:1.由于ρ=m/V,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体积,密度;温度降低体积,密度。

2.空气受热体积,密度变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推动风车转动起来。

3.可见能改变物质的密度。

在我们常见的物质中,的热胀冷缩最为显著,密度变化最明显,和的密度受温度的影响比较小。

拓展延伸:风能是可以供人类利用的能源之一,例如取水、灌溉、磨面、推动帆船等,近代大规模利用风力主要在发电上。

有些风却给人类带来了灾难?什么风呢?学以致用: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二、水的反常膨胀。

引入: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即反常膨胀。

比如水,是这样吗?计算:90克水和90克冰的体积分别是多少?思考水结冰后体积有什么变化?图像:水在℃时密度最大,我们通常说的水的密度,一般就是这个温度下的密度。

高于4℃是热冷,0-4℃是热冷。

应用:北方冬季,因保护不当,自来水管冻裂,为什么?冬季水中的鱼冻不死,为什么?三、密度鉴别物质。

解说:因为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初步鉴别物质。

例题:体育锻炼用的一个实心铅球的质量是4千克,经测量知道它的体积是0.57dm3。

这个铅球是用铅做的吗?小组交流讨论归纳密度鉴别物质的基本思路是:先求出该物质的密度值,再查密度表,看属于哪种物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七、作业:P123 动手动脑学 物理
明确相应的的层次要求
C、B、A 各层学生共同 合作,讨论是什么推动 了风车的转动?分析风 形成的原因
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实验 现象进行观察,并由 A 层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描述物理现 象的能力 培养学生由无意识观 察到有意识研究的物 理学习方法
学生先独立思考,后组 内交流,形成组内共同 的解决方法
教具准备 教具:教具:风车、酒精灯、课件等。
教学反思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引课 新课讲解 合作探究
第 4 节: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密度与温度 1、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2、密度与温度:水的反常膨胀 二、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及设计意图 学生活动及设计意图
一、分层复习 1、密度的单位及其换算 关系? 2、如何测量小石块的密 度? 3、先用量筒测量小石块 的体积,后用天平测量小 石块的质量,测量的小石 块的密度偏大还是偏 小? 二、导入新课 (1)人们利用风力区分饱 满的种子与瘪粒,在生产 中,人们根据不同的需求 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制造 飞机以及航天器时,选用 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材
训练学生的逻辑思 维,让不同学生都得 到锻炼
锻炼学生的思维,培 A、B、C 层学生共同参 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 与讨论
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对 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收 养成反思的好习惯 获等方面进行反思 反思学习过程中,知识、 方法等方面的收获和体 会
学生阅读讨论
2/2
C 层学生回答。 B 层学生回答。 A 层学生回答。
观看
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 况,为本课学习做好 知识储备
放松心情,引起兴趣, 激发探究欲望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对同类物理 现象进行归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探究密度与物体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利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和问题解决的心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列举生活中的三个实例,说明密度在其中的应用;
-分析物体浮沉现象,解释其与密度的关系。
2.实验探究:
-利用实验室器材,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探究物体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分析可能的原因。
3.家庭实践作业:
-观察家中常见物品,推测其密度,并进行简单实验验证;
-拍摄实验过程的照片或视频,撰写实验报告,分享实验心得。
5.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实验过程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分享心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6.情感教育:强调密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物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7.总结评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评价学生在实验、问题解决等方面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掌握了质量、体积等基本概念,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仍需加强。学生对物理现象充满好奇心,但可能在抽象概念的理解和实际应用上存在困难。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学生则可能在这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差异化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实验和问题探究,提高他们对密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在此基础上,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使他们认识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密度在科技发展、工业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生活实例和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同样是体积相同的物体,有的可以浮在水面上,有的却沉入水底?比如冰块、木头可以浮在水面上,而石头、铁块却会沉入水底。这是因为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密度,就能解释这个现象。”
3.教学策略:
-关注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
-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科学思维。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注重课后辅导,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提供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4.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3.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简单的密度实验,探究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或压力下的密度变化,并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及结论。
4.结合课堂所学,分析并解释以下现象:为什么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为什么深海潜水员在潜水时要穿特制的潜水服?
5.查阅资料,了解密度在科技、工业等领域的应用,如船舶设计、航空工业等,并撰写一篇短文,分享你的发现。
结合实例,让学生理解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船舶设计、潜水艇原理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此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1.不同物质密度大小的比较,如水、盐水、酒精等。
2.温度对密度的影响,如冰块、水、热水等。
3.压力对密度的影响,如深海潜水员、飞机飞行等。
(四)课堂练习,500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物理 教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

《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设计【整体设计】本节是在学习了密度的基本概念及其测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如何利用密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本节内容是对密度知识的拓展,一方面通过本节教学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密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密度与温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和点拨引导,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归纳出结论。

做到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提倡学习方式的多元化教学重点: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方法:根据本节特点主要采取启发教学、小组讨论、观察实验等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2.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3.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2.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空矿泉水瓶、热水、风车、酒精灯、火柴。

学生:土豆、小刀、量筒、刻度尺、烧杯、水、天平、细线。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密度与温度(板书)(师):看大屏幕上是一款新式的鸡尾酒,现场老师就为大家调制出这样一款鸡尾酒,请观看。

展示,并引入密度的应用。

(师):我们学习物理,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并多提问,多思考。

那么老师今天想问问大家,冬天了,我们家里一般都用什么取暖?(学):地热,暖气,空调等(师):为什么现在地热这个流行呢?各种取暖设备安装的位置有什么道理么?(学):讨论。

热气向上跑之类的。

(师):那我们验证一下是不是热气上升。

(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验(风车,酒精灯)现象:风车旋转结论:热空气上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

6.4密度与社会生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 理解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2) 利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 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总结出: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高,密度变小;温度低,密度变大。

(2) 学会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鉴别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充分把密度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1、密度与温度的关系。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教学难点:水的反常膨胀,4℃水的密度最大。

教学用具4千克的铅球、水桶、体重计、纸风车、酒精灯、细线、圆底烧瓶、水槽.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已知铁的密度为7.8×103千克/米3,它的物理意义是什么?2.铅的密度为11.3×103千克/米3,与铁的密度不同,这说明了什么问题?(二)引入新课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变的,如一瓶水用去一半,剩下一半水的质量是原来的二分之一,但密度不变。

问题: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变吗?如果某物体的质量不变,而它的体积改变了呢?实验:气体的热胀冷缩实验介绍实验装置:圆底烧瓶上用带有注有一小段红墨水的玻璃管的橡皮塞密闭空气。

先后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观察。

现象:烧瓶放在热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外移动,说明瓶内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

而放在冷水中时,里面的红墨水向里移动,说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收缩了。

同学们回家可做类似实验:两个吹胀的气球分别放在冰箱的冷藏室和炉火附近。

观察现象。

上面的实验说明最物质的密度与温度有关。

1.密度与温度自然现象中风的形成也是因为密度与温度有关形成的做风形成的实验:教材P120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从而形成了风。

思考:教材P120根据气体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现象,试分析房间里的暖气一般都安装在窗户下面的道理。

暖气周围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靠近窗户的冷空气密度大,下沉到暖气周围,又受热上升,利用这种冷热空气的对流,可以使整个屋子暖和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新课引入
密度是物质的基本属性,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

密度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有重要的价值。

例如,利用密度知识可以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的。

勘探队员在野外勘探时,通过对样品密度等信息的采集,可以确定矿藏的种类及其经济价值。

在农业生产中利用盐水可以选种等,我们知道这些都是利用了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这一特点。

下面我们来欣赏几组画面(多媒体播放):
教师:从录像中我们看到用密度的知识解决了选种的问题。

你还知道我们生活中运用密度可以做什么吗?
学生思考回答。

二、新课讲解
教师:从刚才同学们的讨论可知:密度的知识与人们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密度都是一成不变的呢?密度与温度有没有关系呢?
1.密度与温度
播放视频:龙卷风
视频截图──龙卷风
教师:平时生活中的风、龙卷风的形成与我们所学的密度知识是否有关呢?
学生议论纷纷。

演示实验1:在室温下,吹鼓两个气球。

分别把它们放在一大堆冰块和酒精灯火焰附近。

观察并思考:过一会儿,你发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教师:放在冰块上面的气球变小了,气球下降;放在酒精灯火焰附近的气球变大了,气
球上升。

实验说明:气体受热体积膨胀。

由于密度
m
V
ρ=,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
密度变小。

演示实验2:做一个纸风车。

如果把风车放在点燃的酒精灯附近,风车能转动起来。

观察并思考:你知道是什么推动了风车吗?
学生分析。

结论:由于
m
V
ρ=,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膨胀后,密度变小。

【思考并讨论】
1.生活中的风是如何形成的?
学生分析。

总结:生活中的风就是空气在受热时体积膨胀,密度变小而上升。

热空气上升后,温度低的冷空气就从四面八方流过来,形成风。

2.日常生活中气体、液体、固体的密度受温度影响一样吗?
学生分析。

总结:气体受温度的影响较大,固体、液体影响较小。

教师:在我国的北方,冬天对自来水管的保护十分重要。

如果保护不好,使水管内的水结了冰,不仅影响正常的生活用水,有时还会把水管冻裂,造成送水设备的损坏。

那么,自来水管为什么会被冻裂?
学生议论纷纷。

教师:生活中的物质大多数遵循“热胀冷缩”的规律,但也有物质是喜欢“热缩冷胀”。

介绍水的特点。

引导学生推导为什么水结冰时体积反而变大。

解决问题:为什么自来水管冬季容易冻裂?
(教学说明:启发学生从自来水管遵从“热胀冷缩”的规律,而水结冰时遵从“热缩冷胀”,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分析解答。


启发:水的反常膨胀对冬季水中的生物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答。

2.密度与物质鉴别
【思考并讨论】
提出问题:如何鉴别一只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从密度表可以看出,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只要测出了戒指的密度,再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进行比较就可鉴别戒指是不是纯金做成的。

引导同学思考:如何测戒指的密度?
在同学回答问题的基础上小结:测出戒指的密度后,与密度表中金的密度比较。

测戒指的密度时,可用天平测质量,用量筒测体积,根据密度公式计算出密度。

引导同学思考:用量筒测得的戒指体积是否精确?因此测出的戒指密度是否精确?
学生讨论并回答。

(课件展示例题)
【例题】滨州市中学生运动会的金牌质量为45.39g,体积为5.1cm3,它是纯金的吗?若不是纯金做成的,那么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学生活动:思考并独立解题。

(教学说明:教育学生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身边的事情。

实现学以致用)
请2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他学生在作业本上计算,完成后,教师点评,注意学生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教师:与上题的道理相同,利用密度知识还可以鉴别牛奶、酒的优劣,在地质勘探中鉴别矿石,另外,我们还可以用密度的知识来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不是用纯铅做成的。

让学生通过计算学会如何鉴别物质,在计算密度时,如果单位用g/cm3,可将它换算成㎏/m3,再对照密度表确定物质的种类。

总结:从前面的密度表可知,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

例如酒精和煤油都是液体,它们的密度都0.8×103㎏/m3。

通过对两者气味的判断,在知道密度的基础上可以鉴别出酒精和煤油。

可见,利用密度这一重要属性,可以鉴别物质,但是要准确地鉴别物质,常常要多种方法并用。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用参考资料中的“古代中国的金银鉴别技术”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三、课堂训练
用课件展示题目,学生思考解答,然后将学生的解答用视频展台展示讲评。

【练习】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它的碑心石是一整块巨大的花岗岩,碑身高37.94m,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在长14.7m、宽2.9m、厚1m的碑心石上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怎样知道它的质量?
人民英雄纪念碑
参考答案:1.19×105㎏
四、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题。

六、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