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课设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
摘要 (2)
1 前言 (2)
2 除尘技术的发展 (3)
2.1 国内电厂气力除尘技术的发展 (3)
2.1.1 工作原理 (3)
2.2 电除尘器的特点 (3)
2.3 除尘系统工艺流程 (4)
3 喷雾干燥法 (4)
3.1 喷雾干燥吸收工艺基本原理 (4)
3.2 工艺化学过程 (5)
3.3 主要设备介绍 (6)
3.4 系统控制 (7)
3.5 最终产物 (7)
4 喷雾干燥法工艺特点 (7)
4.1 SDA工艺特点(与石灰石/石膏湿法比较) (8)
4.2 SDA工艺特点(与CFB/GSA-FGD比较) (8)
4.3 喷雾干燥法工艺流程图 (8)
4.4 喷雾干燥设计图 (8)
5 燃料计算 (9)
5.1 确定理论空气量 (9)
5.2 确定实际烟气量及烟尘、二氧化硫浓度 (10)
6 净化方案设计 (11)
6.1 电除尘器 (11)
6.1.1 运行参数的选择及设计 (11)
6.1.2 净化效率的影响因素 (11)
7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12)
7.1 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 (12)
7.2 集尘极的比集尘面积和集尘极面积 (13)
7.3 验算除尘效率 (14)
7.4 有效截面积 (14)
7.5 电除尘器内的通道数 (15)
7.6 集尘极总长度,宽度,高度 (15)
7.7 灰斗的计算 (15)
7.8 校核 (15)
8 烟囱的设计 (15)
8.1 烟囱高度的确定 (15)
8.2 烟囱直径的计算 (17)
9 管道系统的设计 (17)
9.1 阻力计算 (17)
9.1.1 系统阻力的计算 (18)
9.1.2 系统总阻力的计算 (19)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大气污染是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全球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限制空气污染。因此,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其课程设计至关重要。
首先,该课程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了解大气污染的机制、防治方法和技术。这包括大气污染的来源、成分、影响因素,以及防治措施和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具体来说,该课程将通过理论课程和实践操作,为学生提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学习体验,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大气污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其次,该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大气污染的种类和来源、大气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等。其中,控制污染的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如静电沉降、离子交换、膜分离、光化学氧化、生物反应器等。此外,该课程还将重点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政策、的国际标准、法律法规和国内状况等。
最后,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应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理论课程、实验操作、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以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实际应用。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总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课程设计应该贯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实现各个方面的教
学目标。借助该课程,将对学生的职业发展有正面的影响,为大气污染治理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大气科学 研究生 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大气科学研究生培养方案
引言:
大气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大气系统的学科,涉及气象学、气候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多个领域。为了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大气科学研究生,我们制定了以下培养方案。
一、课程设置
1. 基础课程:包括大气科学导论、大气动力学、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等,旨在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 专业课程:根据学生的研究方向,设置相应的专业课程,如气象数值模拟、气候变化与预测、大气辐射与遥感等,以提高学生在特定领域的专业能力。
3. 实践课程:包括实验课程和实习实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地观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研素养。
二、科研训练
1. 科研导师指导:每位学生将分配一位科研导师,负责指导学生的科研工作,帮助学生选择研究课题,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2. 科研项目参与:学生将有机会参与科研项目,与导师和团队成员一起开展研究工作,提升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学术交流与发表: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与同行
学者交流思想,展示研究成果,并鼓励学生在相关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三、学位论文要求
1. 选题:学生需选择一个具有一定科研价值和创新性的课题,经过导师审核后方可确定。
2. 论文撰写:学生需按照学术规范和要求,撰写学位论文,包括摘要、引言、研究方法、结果与讨论等部分,并进行严格的论文评审和答辩。
四、学术活动
1. 学术报告: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和专家进行学术报告,为学生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2. 学术研讨会:组织学术研讨会,学生可就自己的研究课题进行报告和讨论,提高学术交流和表达能力。
大气课程设计完整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发电厂锅炉的烟气治理系统设计
学生姓名
题目序号65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 年6月15 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要求: (1)
1. 设计题目: (1)
2.设计原始数据: (1)
3.设计要求: (1)
第二章烟气性质分析: (1)
第三章工艺流程的选择及设备计算: (1)
1.除尘器应该达到的除尘效率: (1)
1.2除尘器的选择: (2)
1.3.电除尘器: (2)
1.3.1运行参数的选择及设计: (2)
2. 设备结构设计计算: (3)
2.1 通过除尘器的含尘气体量: (3)
2.2 集尘极的比集尘面积和集尘极面积: (4)
2.3 验算除尘效率: (5)
2.4 有效截面积: (5)
2.5 电除尘器内的通道数: (5)
2.6 集尘极总长度,宽度,高度: (6)
2.7 灰斗的计算: (6)
2.8 校核: (6)
3.脱硫设备的设计与计算: (6)
3.1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原理: (6)
3.2石灰石/石灰法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工艺流程: (7)
3.3 吸收塔内流量计算: (7)
3.4吸收塔径计算: (8)
3.5. 吸收塔高度计算: (8)
4.烟囱的设计: (9)
4.1 烟气释放热计算: (10)
4.2烟气抬升高度计算: (10)
4.3 烟气有效高度计算: (11)
4.4 烟囱高度校核: (11)
4.5烟囱的抽力: (11)
5.系统阻力计算: (12)
5.1管径的确定: (12)
5.2摩擦压力损失: (12)
5.3局部压力损失: (13)
6.风机和电动机选择及计算: (14)
大气课程设计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
一.概述 (1)
1.1设计目的 (1)
1.2设计任务及要求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资料 (1)
二.方案选择 (2)
2.1气态污染物处理技术方法比较 (2)
2.2方案选择 (4)
2.3工艺流程 (4)
三.集气罩的设计 (4)
3.1集气罩基本参数的确定 (4)
3.2集气罩入口风量的确定 (5)
四.填料塔的设计 (6)
4.1填料塔参数的确定 (6)
4.2填料塔高度及压降的确定 (9)
五.储液池的设计 (11)
5.1储液池尺寸计算 (11)
5.2水泵的选取 (11)
六.管网设计 (12)
6.1风速和管径的确定 (12)
6.2系统布置流程图 (12)
6.3阻力计算 (12)
七.烟囱设计 (15)
7.1烟囱高度的设计 (15)
7.2烟囱进出口内径计算 (15)
7.3烟囱阻力计算 (16)
八.风机的选择 (16)
8.1风量与风压 (16)
8.2动力系统的选择 (17)
九.结论和建议 (17)
十.参考文献 (17)
十一.致谢 (18)
十二.附录 (19)
一.概述
1.1设计目的
通过对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的工艺设计,初步掌握气态污染物净化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利用已学理论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绘图能力,以及正确使用设计手册及相关资料的能力。
1.2设计任务及要求
对某化工厂酸洗硫酸烟雾治理设施进行设计,其主要内容包括:集气罩的设计、填料塔的设计、管网的布置及阻力计算等,经过净化后的气体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二类区污染源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大气
环境工程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交叉学科,涵盖的领域广泛。其中,大气环境作为环境工程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保工程师必须熟知的一个领域。大气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与日俱增,因此,环境工程课程中必须设置大气环境相关内容,以培养学生掌握大气污染防治技术,为国家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
大气环境课程设计从地球大气环境入手,介绍了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理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着重讲解大气污染源、污染物的种类、传输和转化等方面,深入探究燃煤、工业制造、交通运输等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以及针对这些活动提出的防治策略。
在大气污染物的种类中,课程中要重点介绍标准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等,并结合工业、交通等领域实际情况,讲解国家针对以上污染物所制定的排放标准与控制措施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目前国家大气污染控制计划的最新政策和措施。
课程中还需介绍污染物的来源,以及各种活动对大气污染物排放造成的影响。比如,燃煤是一种主要能源,但同时也是产生二氧化硫、氧化氮等污染物的主要源头;交通运输是造成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要让学生深入了解、熟悉和学习这些特定活动的污染特性,掌握各种工业、交通、燃煤等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
量及排放规律,结合各个行业的污染特征,形成对大气污染的全面、系统的认识。
要想减少大气污染,就需要掌握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预测、监测和评估等技术,这是大气环境课程设计必须重点强调的内容。在此基础上,讲解有效的防治措施,如源头控制、废气净化、物质转化等技术,使学生对现有技术有更为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大气科学专业介绍
大气科学专业介绍
引言:
大气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大气层中各种现象和过程的学科,它涵盖了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等多个领域。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大气科学的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大气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就业前景等方面的内容,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
一、培养目标:
大气科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大气科学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大气科学与技术研究、气象预报与服务、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在大气科学专业学习期间,将系统学习大气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大气科学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术,培养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二、课程设置:
大气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等方面的内容,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专业课程主要包括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动力学、气象学、气候学、遥感技术等内容。
1.大气物理学:研究大气层的物理特性和各种物理过程,包括大气的结构、辐射、传热、湍流等。
2.大气化学:研究大气层中的化学成分和化学反应,包括大气污染物的来源与转化过程、大气化学反应机理等。
3.大气动力学:研究大气层中的运动和力学过程,包括风场、气压场、气旋、气团等。
4.气象学:研究大气层中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包括天气形成原理、天气预报方法等。
5.气候学:研究大气层中的气候现象和气候变化,包括气候形成原理、气候变化机制等。
6.遥感技术:利用卫星、雷达等遥感技术获取大气层的信息,包括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技术。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运用图表等资料,说明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及其与生产和生活的联系。【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的组成及其作用﹔
2.认识人类活动对大气成分的影响;
3.知道大气的结构,掌握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的特点;
4.了解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树立人类与环境和谐发展的观念和意识。
【教学重难点】
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布特点及作用;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这些地方的空气成分相同吗?引出大气的概念。
【新课教学】
环节一:名词解析大气及大气成分
提出问题:1.什么是大气?2.大气的主要成分?3.大气主要成分的分布特点及作用?
结论总结:
环节二:问题探究大气成分变化及影响
提出问题1:当大气当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会带来哪些影响呢?
材料分析:二氧化碳: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本原料;也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读“全球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变化和全球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全球二氧化碳含量变化趋势是全球气温变化趋势是;
(2)分析这两者的因果关系。
提出问题2:二氧化碳含量持续增加,会产生怎样的危害?
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
【课后探究】
提出问题:大气当中哪些成分变化会带来以下的影响?
【课堂小结】
1.大气的主要组成部分:干洁空气;水汽;杂质
2.CO2增加→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淹没
高中地理大气说课稿
高中地理大气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高中地理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章节——大气。大气是我们生存的环境,它不仅影响着天气和气候,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接下来,我将从大气的组成、大气的运动、气候类型以及大气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解说。
首先,我们来了解大气的基本概念。大气是指地球周围的气体层,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组成。其中,氮气约占大气总体积的78%,氧气约占21%,其他气体如氩气、二氧化碳等则占剩余的1%。除了这些主要气体外,大气中还含有水蒸气和其他微量气体。这些气体混合在一起,形成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
接下来,我们探讨大气的运动。大气运动是地球气候系统中最活跃的部分之一,它对天气的形成和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大气运动可以分为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水平运动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和太阳辐射的不均匀加热引起的,形成了我们熟知的风。而垂直运动则是由于地面温度的变化引起的空气上升或下沉。这两种运动相互作用,形成了复杂的大气环流系统。
在大气运动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气候类型。气候是大气在长时间内的平均状态,它受到纬度、海洋、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根据气候特征,我们可以将气候类型分为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寒带气候等。例如,热带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适合热带雨林的生长;而寒带气候区则全年寒冷,大部分时间被冰雪覆盖。
最后,我们来谈谈大气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工业排放、汽车尾气、农业活动等都会对大气
环境造成影响。大气污染不仅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可能导致气候变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大气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设计目的 (2)
1.2设计任务 (2)
1.2设计依据及原则 (2)
1.3锅炉房基本概况 (2)
1.4通风除尘系统的主要设计程序 (3)
2烟气量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
2.1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4)
2.2标准状态下理论烟气量 (4)
2.3标准状态下实际烟气量 (4)
2.4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4)
2.5标准状态下烟气中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4)
3除尘器的选择和比较 (5)
3.1除尘效率 (5)
3.2除尘器的选择 (5)
4确定除尘器、风机和烟囱的位置及管道的布置 (6)
4.1各装置及管道布置的原则 (6)
4.2管径的确定 (6)
5烟囱的设计 (6)
5.1烟囱高度的确定 (6)
5.2烟囱直径的计算 (6)
5.3烟囱的抽力 (7)
6系统阻力计算 (7)
6.1摩擦压力损失 (7)
6.2局部压力损失 (8)
7系统中烟气温度的变化 (10)
7.1烟气在管道中的温度降 (11)
7.2烟气在烟囱中的温度降 (13)
8通风除尘系统布置图 (14)
参考文献 (14)
炉子的空气过剩系数
α=1.4
一 概述
1.1 课程设计题目
某燃煤采暖锅炉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1.2 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门课程所学内容,并使 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净化系统设计的 初步能力。通过设计,使学生了解工程设计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培 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 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
1.3 设计原始资料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大气科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引言
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运动、构造和物理性质的学科,对于理解和预测天气、气候变化以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大气科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的人才,为大气科学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
•大气科学导论:介绍大气科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大气物理学:研究大气中各种物理过程,包括热力学、动力学、辐射传输等,为理解和预测大气现象奠定基础。
•气象学原理:介绍大气中的各种气象要素、气象观测和天气现象的形成机制,掌握气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大气化学:研究大气中的化学反应、物质输送和污染物的生成与转化,为大气环境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专业选修课程
•气候学:研究气候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以及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具备气象灾害预测和应对的能力。
•大气动力学:研究大气运动的方程和模型,理解气候系统的结构和演变,掌握气象数值模拟和预测技术。
•大气边界层:研究大气与地表交换的过程和机制,包括热量、质量和动量传输,探讨城市气候和气象环境问题。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适应策略,探索可持续发展路径和环境政策。
实践教学
•实验课程:开展大气观测和数据分析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习实践:组织学生参与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工作,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毕业设计:结合大气科学专业的理论和方法,独立开展科研项目或实际问题的研究,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
结论
通过上述课程设置,大气科学专业的本科教育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教学设计
以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为主题,本文将介绍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的教学设计。
一、引言
大气是地球表面上空的气体层,它对地球上的生物和地理环境起着重要的影响。了解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对于理解气候、天气和环境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大气的组成
大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和一些微量气体组成。其中,氮气占据大气的78%,氧气占据21%,氩气占据0.93%,其他微量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含量较低。这些气体的组成对于维持地球的气候和生命至关重要。
三、垂直分层
大气可以根据温度的变化分为不同的层次,从地面向上依次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顶层和外层。每个层次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1. 对流层
对流层位于地球表面上方的最低层,厚度约为8-16公里。大气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地球表面受太阳辐射加热,从而使大气层中的温度逐渐升高。对流层中发生大部分天气现象,
如云、降水和风。
2. 平流层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上方,厚度约为16-50公里。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是由于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平流层中的空气稳定,风力较弱,大气层中的飞机通常在这一层飞行。
3. 中间层
中间层位于平流层上方,厚度约为50-85公里。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这是由于大气中的臭氧层逐渐变稀薄。中间层中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没有水汽存在。
4. 顶层
顶层位于中间层上方,厚度约为85-600公里。在这一层中,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逐渐升高,这是由于大气中的臭氧层吸收了太阳辐射。顶层中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没有气体存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原理工大学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环境工程1202班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任务书
本课程设计的学时为2周,设计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某铸工车间轮碾机、皮带机粉尘治理的设计,二是2×200MW 火电机组脱硫塔的设计。设计任务书如下:
一、某铸工车间轮碾机、皮带机粉尘治理的设计 (一)设计题目:某铸工车间轮碾机、皮带机粉尘治理 (二)原始资料:
1、轮辗机四台S114型直径2300mm 。
皮带机两条宽B=500mm ,其中一条为上料皮带,在轮碾机的上部。 另外一条皮带为下料皮带,深入地下500-800mm 。 2、粉尘资料 粒径分布 <5μm 5~10μm 10~20μm 20~40μm >40μm 质量%
9.6
22.9
40
20
7.5
3、吸入气浓度:流量1880mg/m3 含SiO 210%以上。要求两台轮碾机的粉尘用一套粉尘治理系统。除尘设备可选用电除尘器或袋式除尘器。
4、环境温度 t=14℃
5、车间平面图、车间立面图及轮碾机立面图附后。 (三)成果要求:
1、绘制粉尘治理平面图、剖面图、系统图各一份<2号>
2、整理计算书一份
要求:水力计算
设备选择计算
车间风平衡计算,给出补风量
(四)参考资料:
《工业通风》建筑工业出版社 《供热通风设计手册》建筑工业出版社
5.28
8.96
1.0
10.76 7.08
2.80
3.0
13.76
16.36
车间平面布置图
2300
1500
2000 1500
3000
500 500
500
轮碾机立面图
6000 6000 6000 6000 6000
1250 1050
6000
6000
4200
1 2 4 3 5
6 A
B
C
3000
二、2×200MW火电机组脱硫塔设计
(一)设计题目:2×200MW火电机组脱硫塔设计
(二)原始资料:
1、火电厂概况
根据国家环保政策,对大气污染实行总量控制,要求所有的新建电厂必须脱硫装置,本工程设计新建某电厂厂址选择时规划容量为2×200MW,设计采用每台炉配1套脱硫装置,主要脱硫工艺技术为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技术。
该工程位于某市城东、某江北岸,距城区老街2km,厂址现为一期预留水平场地。厂区地层结构较简单。电厂公路运输极为便利。电厂的水路运输方面前景也较好。电厂气象条件(略)。2、电厂主要技术装备
本期工程装设两台200MW燃煤发电机组。锅炉为东方锅炉厂生产,为亚临界参数、四角切向燃烧、自然循环汽包炉。单炉膛Ⅱ型露天布置、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架结构、炉顶金属屋盖带防雨罩。锅炉主要设备参数见表1。
3、主要分析资料
煤质分析见表2。灰渣特性见表3。
石灰石是湿法脱硫技术中的吸收剂原料,其成分和化学活性是脱硫工艺中的关键,对脱硫吸收塔酸碱度有很大的影响。本设计选择石灰石粉,不考虑其粉磨工艺设计,石灰石粉尺寸为0.044mm(325目90%通过),并配置成30%的石灰石浆液贮存在石灰石浆液箱内。
要求的石灰石化学成分为:CaCO3≥90.67%;MgO≤2.1%;Fe2O3≤0.49%;Al2O3≤1.4%;SiO2+酸性不溶物≤3.29%。吸收剂含水率2%,体积密度1250 kg/m3,堆积静止角度38°。
4、脱硫工艺设计条件
烟气脱硫系统根据下述要求进行设计。
①在锅炉燃用设计煤质和校核煤质BMCR工况下,处理全烟气量时SO2的去除率不小于96.2%。
②在脱硫设计煤质的烟气条件下,锅炉SO2排放量增加30%时,经脱硫后的SO2排放依然可以满足最新的环保要求,过剩空气系数为1.55时(引风机出口),SO2排放浓度为40mg/m3(干基,标态)。
③当烟气温度和粉尘浓度分别增加到最高160℃和最大400mg/m3(湿基)时,烟气脱硫系统能安全、可靠和连续运行。
在锅炉BMCR工况条件下,要求:要求脱硫系统中的设备有一定的容余量;烟气脱硫系统具有应付停机的有效措施;烟气脱硫系统应能适应锅炉的起动和停机,并能跟随锅炉负荷的波动。
在BMCR工况下烟气通过烟气脱硫系统后,烟囱入口烟温高于80℃或比酸露
点温度高10℃以上。
烟气脱硫系统的服务寿命不低于30年。
5、脱硫工艺性能保证
本工程脱硫性能保证要求:保证脱硫系统在验收试验期间将保持吸收塔96.2%的脱除效率;烟囱入口的烟气温度在BMCR工况下为80℃或更高,其烟气携带水滴含量应低于100mg/m3(标态,湿基)。
表1锅炉主要设备参数
设备名称参数名称单位参数
锅炉
型式
亚临界、自然循环、一次再热、单炉膛、四
角切圆燃烧方式、气包炉
最大连续出口蒸汽出力t/h 1025
过热器出口蒸汽压力MPa 17.5
过热器出口蒸汽温度℃540/540
排烟温度(引风机后)℃128(设计煤种)
锅炉实际耗煤量(BMCR)t/h 145(设计煤种)
除尘器
型式及配置双室四电场
除尘效率% ≥99.6
引风机型式及配置静叶可调轴流式风量m3/h 1600000
风压Pa 4700
电动机功率kW 2500
烟囱
高度m 240
材质钢筋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