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汇总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汇总5篇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页眉可删)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汇总5篇古文观止读后感1初次了解到这本书是缘于儿子的语文老师,她让学生暑假读《古文观止》说有利于学习好文言文。
于是将《古文观止》看一遍下来。
看这本书的初衷是帮助儿子提高文言文的水平,可看过后才知道我收获的不止是这些。
这是本书是一本古老而有深度的书籍。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他俩是叔侄关系。
据记载,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
他们二人才气过人,而他们想这些都是得益于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读物,从而就想把这些文字发扬光大,书名取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我粗略的数了一下初中教材从中共选了12篇*,高中教材共选了16篇,而且新课改又加大了文言文篇幅。
从春秋到明末两千年之间都有作品入选,且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美的*。
这部书既重视*的思想内容,又重视*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的锤炼,把说理、记叙、抒情、写景熔为一炉,搜集了许多名篇。
从一个教师的眼光出发,我读此书的感想如下:一、亲情传孝道本书记载孝道的较少,但李密的《陈情表》使人深受感动觉得自己不够孝顺。
李密写《陈情表》本是推辞、拒绝入朝为官,但他情真意切的话语,使晋武帝明白其心志,不仅不被治罪,还受到皇恩沐浴。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的孝心,本是人之常情,但“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赤诚又另人同情。
这种言论,我将其概括为“感恩”。
作为一个教师,我深知感恩教育十分重要,也经常对学生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而观我自身,实在是做得不够:父母年迈,却不在身边。
他们有病痛时,我却不能侍其汤药。
父母的养育之恩是每一个人一生都难以报答的。
因此,工作再忙、离家再远,我们都当常回家看看。
二、忠义弘美德《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的“居安思危、载舟覆舟、思江海下百川、虚心纳下、无因喜以谬赏、无因怒而滥刑、知足”、自谦自制、“慎始而敬终、”三思适度的思想使人受益非浅。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精选20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文观止读后感篇1五年前,在一次朋友的聚会上,偶然遇到了一个长者,所谓长者,不是因为他的年龄有多大,而是他的言谈话语中,无处不透着智慧、道理,出于对此人的崇拜,问其为何知识如此渊博,他只告诉我要好好读读《古文观止》这本书,于是很快到新华书店购得此书,并认真地读了此书。
《古文观止》是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两人为当时的学子编选的一部古文教材,它是一部囊括从东周到明末、集百家经典于一身,同时永远不会落后于时代、绝不会因为政治风云变幻而失去价值的文集。
《古文观止》,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先秦文、汉文、六朝文、唐文、宋文以及明文其中以散文为主,间有骈俪文辞赋。
都是历朝历代最富盛名的文章,作者以“观止”两字为题,可以看出书中所收录的文章的尽善尽美,是典范之作。
如王勃的《滕王阁序》,李斯的《谏逐客书》,诸葛亮的两篇《出师表》,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等等都是千古名文。
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绚丽宫殿,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爱不释手,但它毕竟是文言文,我总是得一点一点慢慢地阅读,虽然这本书中的每一篇文章内容都不算长,但却都值得我认真琢磨其中的人生哲理,好在我买的这个版本中既有题解,又有译文和评析,理解起来容易多了,这也使我越读越爱读,虽然年龄大了,记忆力不是很好,不能把其中的篇目都背诵下来,但其中的一些名篇也是我特别钟爱的,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等等还是背下来了。
这让我能更深领悟到其中的哲理,时常静坐时想起,时时受益。
就拿《陋室铭》为例,《陋室铭》中刘禹锡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隐逸情趣让我十分欣赏,虽然文章短小却写出了应有的人生态度。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5篇《古文观止》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羊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文17篇;柳宗元文8篇,欧阳修文11篇,苏轼文11篇,苏辙文3篇,王安石文3篇……共222篇。
接下来为大家整理了5篇古文观止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古文观止读后感1清人吴楚材、吴调侯选编的《古文观止》,被誉为自清代以来最美散文集。
它选录自先秦到明朝末年的200余篇名篇佳作,荟萃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
《古文观止》篇篇焕发奇光异彩,闪耀灼见真知,包含着大量的立身做人的人生哲理。
一、自古英雄皆爱国。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所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它体现了对国家和人民的一种深厚感情,与为国奉献、对国家尽责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财富。
《古文观止》中有大量的爱国名言,读来催人奋进。
如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寥寥数语,光华夺目,掷地有声。
当然,古人的爱国往往与忠君结合在一起,但又都从忠君出发,体现出恤民的精神。
如欧阳修在《五代史伶官传序》写下至理名言:“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提醒人君注重人事,与民休息。
二、百善孝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儒家思想认为忠孝是大德,是立家立国的根本,其他各种道德观念,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都是围绕忠孝这一核心提出来的。
《古文观止》中写孝道的内容很多。
汉朝旧臣李密,因为要照顾自己卧病在床的祖母,不愿到朝廷为官,向当时的晋武帝写下了有名的《陈情表》。
*从自己幼年的不幸遭遇写起,说明自己与祖母刘氏相依为命的特殊感情,围绕想要“尽孝”的心意陈述不能应诏的苦衷。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两人,相依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叙述委婉,情真意切,今天读来仍然感受颇多。
古文观止读后感10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10篇古文观止读后感(一):所谓古文观止,就是尽将古文之精华选编其中之意。
翻开厚厚的一本,时而读之。
难懂的文言文还是让我望而却步,可是根据所给的注释,我还是能够勉强读下来的。
《古文观止》中的文章,总共可是两百余篇。
但正是这两百多篇文章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我们读书读人,就要读气动山河的文章,要读有伟大抱负的英雄。
我钟爱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更近些,想领略他们的胸襟和气度,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日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他们的思想而抖动。
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的绝美殿堂,触目所见,所有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真知灼见,叫人爱不释手,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它们给予我们以启发,诉说着千古流传的真理。
我异常喜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滕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
这些名篇中不仅仅包含了许多哲理,对我们的人生更是有很大的启发。
我认为,《古文观止》是一部人生的百科全书。
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至理名言,如珍珠一样光彩夺目,掷地有声。
虽寥寥可是数十字,却胜似万卷诗书。
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人生境界,那种旷世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事的楷模。
总之,我认为读这本书,能够使我警醒,使我振奋,使我坚强。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这本书我必须要好好读下去,并且要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它,从中学会怎样做人。
学会在任何处境下,都能好好做人。
记得以前学过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之后又读了几次,很有感悟。
这篇文章中,在开篇描绘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时写道: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这句话描绘了山水相间的美丽景色。
《古文观止》读后感(通用18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通用18篇)《古文观止》读后感篇1之因此会阅读《古文观止》,说来也是机缘巧合。
不久前收到班委的群发短信,知道了又是一学期一会的读后感时间,于是从群共享下载了书单直奔图书馆,凭直觉觉得标题不错,便借了这本1987年版的《古文观止》。
简朴的封面上散落有缃色的斑斑点点,书页微微泛黄,这无一不昭示着它存在了好些年头,还未阅读,心底里已增添了几分好感。
《古文观止》是清康熙年间的吴乘权和吴大职叔侄二人选编的一本古文读本,从先秦到明末,共12卷,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或穿插有骈文辞赋。
康熙三十四年,二吴将书稿寄给已是两广总督的吴乘权的伯父吴兴祚,吴兴祚“批阅数过”后于当年五月端阳日付梓,这就是《古文观止》的初刻本。
此后,《古文观止》又经过多次翻刻。
87年版《古文观止》是安平秋点校的,他以1958年中华书局出版本为底本,用映雪堂原刻本复核,再用文富堂本、怀泾堂本、鸿文堂本参校过,甚至还参阅了相关史书、总集、别集所收古文。
首页刊登安秋平的点校说明,此外还附有吴兴祚的序,吴乘权、吴大职二人合写的序和吴乘权的例言。
《古文观止》里选录的篇目大多是耳熟能详琅琅上口的名篇佳作,其中有不少在中学和大学阶段的课本中出现过,每每读到,都会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吴乘权和吴大职二人在篇中注有不少的字音、词义、典故,部分句子的释义和自身的评注,用小字与原文隔开。
适当的即时注释,能帮人更好地理解原文,又不至于只看释文而不去思索。
由于没有应试压力,再加上注释和已有的古文基础,阅读《古文观止》,不但能温习了学过的古文知识,充实自身的文学修养水平,也能在阅读的过程中窥见历史的片段。
先秦时期,诸国混战、群雄并起,各国国君为开拓疆土,发起各种正义的非正义的战争;能臣干吏或向君主勇谏,停止不义战争、拒绝向他国借道,或出使他国,以一己之力劝退一国之师。
两汉之际,帝王下诏求贤,贤臣上表献策。
魏晋南北朝,朝代更迭频繁,文人雅士退居一隅,纵情山水。
《古文观止》读后感6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6篇《古文观止》读后感1《古文观止》一书,是文人吴楚才、吴调侯爷孙两人在清朝康熙34年间,收集了由先秦到明末两千多年的优秀作品而著成。
此书不仅包括了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其他的应用文。
另外,少量的骈文和韵文也被选入其中。
大体上可以反映出中华古文的绚丽多姿以及百读不厌的文学风采。
这本书不但有收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有供人们阅读欣赏的潜质。
每篇文章的寓意之深厚,令人读后回味无穷,耳聪目明,茅塞顿开。
它不但教你如何做事,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
可以说篇篇都是做人做事的警示录,不愧堪称为“观止”。
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深莫测,读后给人以宽博的想象空间。
这些文章,千百年来流传至今,依然脍炙人口,可见它的生命力是何等的旺盛啊!我在通读时,对其中大家熟知的:《左传》中的《曹刿论战》,《国策》中的《鲁仲连不帝秦》,李斯的'《谏逐客书》,司马迁的《报任安书》,贾谊的《过秦论》、《治安策》,诸葛亮的《出师表》,陶渊明的《归去来兮》、《桃花源记》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等人的文章,颇有偏爱。
读后,深有感触,我认为这些文章,不仅是历史上公认的佳作,今天看来也是古文中的精华。
《古文观止》读后感2其实一开始,我对古文是厌恶的,这种厌恶来自另一本书,它叫做《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原先以为高考以后,我就永远和这些艰涩的文字说再见了,没想到,阴差阳错,我成了一个语文老师,今天在此和大家一起分享一点自己对这本书的体会。
《古文观止》清代吴楚材、吴调侯编选。
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文学读本。
二吴均是浙江绍兴人,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生编的教材。
而这本由两位乡村教师选编的“教材”300年来流传极广、影响极大,在诸多古文选本中独树一帜,鲁迅先生评价《古文观止》时认为它和南朝太子萧统组织文人共同编选《昭明文选》一样,“在文学上的'影响,两者都一样的不可轻视”。
《古文观止》,二百二十二篇古文,不能和大家一一分享,简单的谈一点自己的收获。
古文观止的读书心得最新8篇
古文观止的读书心得最新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报告、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汇报材料、条据文书、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reports, work plans, insights, reporting materials, documentary evidence,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古文观止的读书心得最新8篇当我们对某件事情印象深刻时,就可以及时写份心得体会,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是能够写出一份优质的心得的,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古文观止的读书心得最新8篇,感谢您的参阅。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通用8篇)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古文观止》的读后感(通用8篇)《古文观止》的读后感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古文观止》的读后感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古文观止》的读后感(通用8篇)】,供你选择借鉴。
《古文观止》的读后感篇1《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
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
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
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
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
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於秦,可宝者多;士不产於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於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
下令逐客。
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
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
答案是肯定的。
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
从文中看,亦如此。
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
第二段“夫物。
”,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
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
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
读古文观止有感范文_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5篇
读古文观止有感范文_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5篇《古文观止》,作为一本从两个爱好古文的教书先生平日相互切磋研习、为童子讲授古文的讲义到一本经历百年时间沉淀,传世不衰的文集,并不是偶然。
下面小编整理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1人生的百科全书幼年听家父教过《古文观止》中的几篇文章。
那时候,我对家父的讲解听不懂记不住,只知跟着念而已。
其实是囫囵吞枣,食而不知其味,过后便什么都忘了。
后来,等到年岁渐长,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有暇再回过头来通读《古文观止》的那些文章,犹如牛吃草反刍,重新加以咀嚼,才觉得这些文章经天纬地,气壮山河,一下子就把我深深地吸引住了。
从此,我就和这本书相依相伴,结下了不解之缘。
《古文观止》的文章,总共不过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我读这本书,如同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峋巍峨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耀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我特别钟爱一些名篇,例如,李密的《陈情表》,王勃的《腾王阁序》,魏征的《该大宗十思疏》,方孝孺的《深虑论》等等,由于经常读,便逐渐地会背十来篇。
这么一来,我除了平时在家里翻阅《古文观止》以外,还能利用空余帅司,随时随地进行背诵复习。
我把这种背诵作为一道“精神快餐,用来滋养心田。
我以为,《古文观止》是人生的一部百科全书。
书中的哲理,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涵。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一至理名言,光华夺目,掷地有声。
虽寥寥不过数十字,竟胜似万卷诗书。
尤其是范老先生的那种境界,那种情怀,早已被后人奉为立身做人的万世楷模。
总之,读这本书,能够使人警醒,使人振奋,使人高尚,使人坚强。
我现在虽已年过古稀,但有生之年,这本书是一定要继续读下去的,而且要一如既往地用一颗真诚的心去读,为的是从中学做人。
古文观止读后感
古文观止读后感古文观止读后感(通用23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文观止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文观止读后感篇1前几日,我把这本厚厚的《古文观止》给翻完了,这本书基本收录了从春秋战国到明朝的优秀散文。
如果我们能从中吸收到一些营养,一定对我们的散文写作有一些提示和帮助。
我们常说散文之所以称为散文,是因为它结构较为松散。
但是我发现在《古文观止》中的散文在结构上不仅不散,而且有一些共性。
那就是大部分的散文从结构上入手,都可分为现状描述、提出问题、给出答案这三块。
一、现状描述现状描述又被称为背景切入,特别在写事的时候,文章往往需要从时代背景入手,说明发生的时间、地点。
出场的人物。
比如,李密的《陈情表》,开头大段地描述自己的平生及祖母刘氏的亲情。
看似好像是在陈述,其实是在铺垫。
为中段提出辞官照顾祖母打下基础。
还有《兰亭集序》和苏轼的《前赤壁赋》都有这种背景似的景物描述。
为什么一定还有这种现状的描述,俗话说,高潮来的快,还得前戏好。
如果你想要读者和你一起high。
必须得让他人先进入你的文章,如果没有这些铺垫,那便是假高潮了。
二、提出问题这部分是其实文章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并真正做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文章不提出问题,而只有背景切入,那么就变成了纯粹的景区介绍。
应该说,这世上所有的文章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的,他都逃不开一个东西——动机。
人做事是需要一定的动机的,但是有动机不一定就能把事做成。
如果我们做不成,我们就有了问题和冲突。
文章便要去解决这些冲突和问题。
三、解决问题这几乎是所有文章最为重要的地方。
在第一部分完成了铺垫,第二部分完成提问之后,我们不能就这样把文章给我们的读者,这样是不负责的。
三四部分的小短文,论往往站了大部分。
解决问题的关键的是提出观点,观点的得出和证明需要通过演绎和归纳。
总之,现状——问题——解决,是写文章特别好的一种思路。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五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五篇《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五篇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作者为大家准备了《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五篇,欢迎阅读!《古文观止》读后感内容一就拿先秦文来说吧,它主要讲了一些古代人说的很有说服力,很有见地,很有哲理的话。
有目光长远的宫之奇,有敢于反驳昏庸襄公的子鱼,又不重名利的介之推,有在狱中能说服梁孝王的邹阳各种各样的贤人都在展示自己非凡的口才。
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处以宫刑之后对自己非常的不自信,甚至是自卑,他在《报任安书》里说:故祸莫憯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意思是:所以,祸害没有比贪利更悲惨了,悲哀没有比伤心更痛苦了,行为没有比祖先受辱更难堪了,而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巨大了。
受过宫刑的人,不能同正常人相提并论。
在如此环境下司马迁而能著出《史记》,那我们健全的人更应该发奋图强了,不说为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至少也要不愧于活在世上的每一天,不让人生的旅途留下遗憾啊。
我还知道了虔诚遵循礼而一丝不苟的态度。
曾子卧病于床,病势已经很沉重了,家童看到曾子在床上的床席,问道:华而睕,大夫之箦与?曾子听到后,吃惊地睁大眼睛说:然,斯季孙之赐也。
然后要求换掉床席,因为他认为自己是士,不能睡在大夫用的床席上死。
家人不同意,曾子曰: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姑息。
坚持要求换掉它,结果换掉没多久,曾子就死了。
人都要死了还坚持不能破礼,要遵循道德。
而现在社会的人有些简直是以无耻为荣,和古代人的坚守礼的思想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狱啊。
从《寺人披见文公》中我领悟到有大做大事的人有大的胸襟,晋文公二次被寺人披追杀,第二次被斩断一只袖子。
可是经过寺人披的一番话,马上改变了态度,放弃前怨,接受意见,才能免除一场杀身之祸。
读书能找到心灵的宁静,读书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读书能陶冶情操。
古人云:开卷有益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彦如玉。
《古文观止》读后感最新5篇范文
《古文观止》读后感最新5篇范文《古文观止》的*,总共可是200余篇,但却从某一侧面或一件事上,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以下是整理的读后感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古文观止》读后感范文一余以三年光景,每日晨读,阅毕《古文观止》,虽非正业,却是入职学校以来最大收获,颇有些心得,请略陈陋见。
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而立之年始读,为生平一大憾事,亦可见当代中国教育之偏颇。
就其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取《左传》传承“春秋大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比较相符。
苏东坡曾称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载道”论,韩文公逆谏人主,纠治世风,力挽唐代崇佛之狂澜,足可当之;但若就文字论,韩氏*似未达这等境界,东坡先生的评价多有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
古今*,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辈后学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观止》所选*,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
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
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一样,不必苛求。
《观止》一书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觉,并且不才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
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儒家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为本,因而不取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也有异议,故几乎不取魏晋一代的*;编者是清代学者,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之争影响颇深,故宋代理学一脉*全不取,是《观止》大缺憾;另外,清代外族入主,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学者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都不在其列。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10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作为一名读者,我有幸能够接触到中国文化宝库的瑰宝之一——《古文观止》。
这本书以它的独特之处在文学史上声名大噪,成为后人学习汉语言文字和阅读文学作品的重要读物。
在我的阅读中,我发现了很多有趣又有启发性的内容,深深地感受到了古人的智慧之光,同时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古文观止》是一本我国明代文学家元好问所作的文学理论著作,其主旨在于阐述汉文古代文学的规范和精髓。
它选编了自春秋战国至明末所发生的古文名篇,其内容涵盖了数千年来中国古代文学的优秀篇章,是现存中国古代文论著作中的第一宝典。
《古文观止》以宏观的视角对古代汉语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和分类,提出了著名的“文以载道、论语优美”的文学语言观,被誉为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本里程碑式著作。
我从这本书中收获颇丰。
首先,我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受,感受到了古文的深刻内涵和博大精深。
以《论语》为例,作者精选几个关于修身施行的录言,既对一些细节进行了认真考究,也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了道德修养的核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感受到自己读古文的不足之处,尤其是在理解和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含义上。
我不禁深深地佩服古人对语言运用和表达能力的高超。
其次,我认为《古文观止》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为后人提供了优秀的文学样本,更是为我们树立了精神榜样,教育我们学习古人的多方面优点。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物质至上的社会中,我们很容易迷失方向,忘记了“文以载道”的精神,忽视了人性关怀的价值。
而这些古人在几千年前的思想、语言和写作中,正是这些精神的高度体现,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领会。
古人们提出了许多修身治国、处事立身的重要道理和人生哲理,这些思想不仅历久弥新,而且可以指导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
最后,我也有一些创新的思考和观点。
作为一名非汉语专业的读者,我深刻认识到了汉语言文字的独特之处和学习汉语言文字的重要性。
随着中文正在成为世界性的重要语言,学习汉语言文字对于提高自身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意义重大。
《古文观止》读后感(7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7篇)古文观止读后感篇一在这个寒假里,我阅读了由曾帆主编的《古文观止》,全书分为7卷:周文、周秦文、汉文、六朝唐文、唐宋文、宋文、明文。
收录了共166篇文章。
这本书中所选的文章,上至先秦、下至明末,反映了先秦至明末,古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孔。
其中我最喜欢的两篇是唐代诗人柳宗元写的《捕蛇者说》和北宋诗人范仲淹写的《岳阳楼记》。
《捕蛇者说》,是柳宗元被传颂不衰的著名篇章之一。
本文通过捕蛇者蒋氏对其祖孙三代为免交赋税而甘愿冒着死亡威胁捕捉毒蛇的自述,反映了中唐时代我国劳动人民的悲惨生活,以衬托、对比的写法尖锐、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压迫和剥削,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反映了当时“苛政猛于虎”的社会现实。
阅读完了《捕蛇者说》,我看到了当时人们因为各种苛政杂税被压得喘不过气的悲惨命运,我为我能生活在现在这样一个幸福的社会而感到幸运。
《岳阳楼记》以作记为由,书写了范仲淹个人的济世情怀与政治抱负。
全诗立意高远,构思巧妙,实为千古名作。
其中流传千古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表达了范仲淹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他一心想要为国家和民族分担忧愁。
文章环境描写之多,大部分是以景喻人,表达了范仲淹强烈的爱国品质,以及他想要报国的精神。
书中的文章皆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诵读,特别适合作为古文学习的入门读物。
经过阅读这本书,我也掌握了一些文言文翻译技巧,逐渐的对文言文产生了兴趣。
《古文观止》读后感篇二《古文观止》没有《论语》中的君子小人观的对比,也没有《诗经》中的烂漫与自由,也非《离骚》的华丽与哀怨,更无唐诗、宋词的豪迈,更非《庄子》的遥遥与洒脱,有这么一本书,它就是除去一切浮华,彰显古人智慧的《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这本书的哲理,有小有大。
小到修身养性,大到治国平天下,无所不含。
《爱莲说》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
《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古文观止》读后感7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7篇《古文观止》读后感1近段时间,因为小孙女缠着要听故事,在讲了《聊斋志异》里的一些故事后,选择了《古文观止》里的26篇__,首先是__里的故事讲解,然后再录制古文原文。
录制之前,孙女会给爷爷捧杯茶润喉。
在故事讲解的过程中,孙女时不时地会提出一些相应的问题,并且还会前后联系起来说出自己的观点。
这么小的孩子居然能够喜欢听我诵读古文,既出乎我的意料,也使我感到无比欣慰和喜悦。
在诵读并录制这些古文的日子里,我是受益最大的那个人。
好像是面对众多先贤在交流,聆听他们对世事人生的理解,越来越强烈的一种感觉油然而生,觉得自己的生命拉长了数千年,视野拓展了几万里。
就像到华夏最高学府进修一个学年一样,学到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哲学、地理知识,历史兴替历历在目,秀美山川尽收眼底,人生态度更加阳光。
在《诫兄子严敦书》里更正了对“口无择言”这个词的理解,原以为是“口无遮拦”不分场合乱发议论呢。
读了__才知道这是对一个人(龙伯高)品德修为高的赞誉,品德好的人说出的任何一句话都是有道德的,根本不用刻意选择。
而人们经常引用的“刻鹄不成尚类鹜”“画虎不成反类狗”也是出自马援的这篇__。
读苏轼的《超然台记》,“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美恶之辨战乎中,而去取之择交乎前。
则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
是谓求祸而辞褔。
夫求祸而辞褔,岂人之情也哉?”为“心有阳光,处处美景;欣赏美景,心更阳光。
”这段话找到了知音。
孙女问我:“怎么都是这么好的故事?”我回答她说“所谓观止,是几千年来最好__的集合。
”《古文观止》滋养了祖孙俩的身心!《古文观止》读后感2我喜欢读书,尤其喜欢读有营养、有味道的书。
那么,什么书有营养,什么书有味道呢?在我看来,书中的营养是指书中所包含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后能够在思想上迈出一大步。
书中的味道意味着作者的写作风格应该是独特的,而不是大众化的,可以带给读者独特的感觉。
这样,所谓的“阅读”就是读者与作者之间的互动。
古文观止读后感集合7篇
古文观止读后感集合7篇古文观止读后感1我喜爱读书,尤其喜爱读有养分、有味道的书。
那么,什么书有养分,什么书有味道呢?在我看来,书中的养分是指书中所包含的哲理,让读者在阅读后能够在思想上迈出一大步。
书中的味道意味着的写作风格应当是独特的,而不是群众化的,可以带给读者独特的感觉。
这样,所谓的“阅读”就是读者与之间的互动。
即使浩瀚如烟海的书,这样的书也少之又少。
但至少在我看来,《古文观止》是这样一本好书。
我们可以分析一下。
从纵一直看,它记录了从战国时期到清朝每一代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如王勃的《滕王阁序》,刘禹锡的《陋室铭》,当阅读时,让我感觉我正驾驶着一艘小船,在历史长河荡漾。
从横向上看,《古文观止》文章大都是散文,由于有许多散文,所以兼取了骈文。
由此可见,本书的体裁风格是多样而独特的,如书、论、碑、记等。
这的确是一本很好的纵横交合的选集。
在阅读《古文观止》之前,我和几个读过它的伴侣商量过。
一个伴侣告知我,如今的文坛主要是现代的,而进展了几千年的文言文越来越少,所以读《古文观止》并不好玩,既不懂也不好玩,只是扫瞄一番。
后来,当我看书的时候,我也起了“同理心”,但随着渐渐深化阅读,我的心就像一条干枯的河流,涌出了一个小小的甘泉。
当泉水渐渐注满滋养我的灵魂时,我恍然大悟:现代文和中古文都是文章,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在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有很多缘由交叉其中,我们应当致敬,应当学习。
另外,我想提出一个建议。
假如你正在读《古文观止》,请渐渐读,渐渐品尝,就像喝茶一样,只有这样你才能尝到这杯热茶的香味。
古文观止读后感2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很多高尚的人谈话。
”这一点也不假,《古文观止》就是这样一本好书。
《古文观止》这本书是由清初山阴人吴楚材和吴调侯俩叔侄编著的。
所选之文上起先秦,下至明末,大体反映了先秦到明末散文进展的大致轮廓。
我读这本书就犹如跨入了中国古籍文化雄伟的殿堂,触目所见,多篇作品,都焕发着奇光异彩,闪烁着灼见真知,叫人一读就难舍难分,越读越感到意蕴无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文观止读后感精选范文汇总古文观止读后感1偶尔听见老师说《古文观止》是本不错的书,我便缠着妈妈买了,但买回之后却大失所望,那一个个认不得的字,那一句句看不懂的文言古句,让我不知从何读起,更是让这本书一度被我所遗忘,直到某日,无意翻开这本蒙尘已久的书,细细品味一番,虽说依旧看不懂那深奥的文言文字,但那译文所讲述的一个个故事却是让我大感兴趣,特别是“曹刿论战”一文。
在“曹刿论战”中,最吸引我的除了曹刿不费吹灰之力以少胜多战败齐国以外,便是他与鲁庄公的那番交谈,特别是在鲁庄公质问他:敌强我弱,兵力悬殊,我们可能胜利吗?的时候,曹刿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问鲁庄公,他所做之事是否会让百姓愿意为他打仗。
他这一问,抓住了任何一个帝王都爱面子的特点,让鲁庄王不得不用各种事件来证明自己爱百姓,以至于百姓会真心诚意随其作战,而曹刿就是在这时取信于鲁庄公,让其相信自己是为国存亡而来觐见,从而获得出战的机会,在战时大放异彩。
“曹刿论战”让我看到了一个机智而心思缜密的人,让我在敬佩他的同时也学会了很多。
而除了曹刿论战,《古文观止》上一些我听闻已久的名篇也吸引着我。
《陋室铭》是唐代名家刘禹锡的传世大作,也被收录进了《古文观止》中。
这篇文章仅仅八十一个字,却写出了刘禹锡那洁身自好的高尚品质,就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中的那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样,那《陋室铭》中字句句间都流露着刘禹锡的不慕名利的高尚情怀,特是那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好像就是再向那些在他落魄时落井下石的人说着“我刘禹锡就算住在这里破旧的小茅屋之中,也不会放下尊严与你们这群人同流合污!”而这也让我在对刘禹锡的《陋室铭》大加赞扬时,也对面前抱着的这本我原本不太放在眼里的古文言文,书产生了极大地兴趣与好感,对于它的“身世”我也有了了解,他是从一对以教书为职的叔侄吴楚材与吴调侯编著的,虽然只是编著,但正因为有了这样一本书,才让我对古文产生了兴趣。
《古文观止》中名篇众多,名句也众多,但我最爱的还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的“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这话语中透露着王羲之对世态炎凉,时间飞逝的感慨,让我也受益匪浅。
《古文观止》,文有十二卷,卷卷引人入胜,拿起而不想放,读之而不想停,篇篇都是古人智慧之精华,句句都是做人的道理,每读其文,品其语之后,都会懂得很多,更让我明白了通往人生目标的路上只有坎坷,而越过坎坷的方法,除了多经历,还要多读书以明志,我看中了《古文观止》,不知您意下如何让?古文观止读后感2余以半年光景,晨读琅琅,阅毕《古文观止》,既是缘分开启此书,大抵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吸引与熏陶,今颇有心得,请略陈陋见。
古文观止,凡二百二十二篇,先秦至明末文章精选,古人蒙学课本,亦是古人为学入门读物,余在弱冠之年始读,未能启蒙而习之,为生平一大憾事。
就其布局而言,各朝以先秦最多,来源以《左传》最多,个人以韩愈最多,取《左传》传承“春秋大义”的宗旨与韩愈“辟道攘佛”的功绩;这与清代学者抱残守缺、空空如也的卫道宗旨比较相符。
苏东坡曾称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若就“文以载道”论,韩文公逆谏人主,纠治世风,力挽唐代崇佛之狂澜,足可当之;但若就文字论,韩氏文章似未达这等境界,东坡先生的评价多有后人敬畏先贤的溢美之词。
古今文章,凡入一流者,主题可大可小,但必是一气呵成,余音不绝,令吾后辈读其书,想见其为人。
《观止》所选文章,以单篇论,太史公的《报任少卿书》无疑是独步翰林,堪称天下第一,文章情真意切,沁人心扉,笔尖所及,气贯长虹;余每每读罢,未尝不为之折服、为之太息。
至于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前赤壁赋》这四篇奇文,难分伯仲,全凭诸君喜好。
“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醉翁之意不在酒”、“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各有所取,无有高下。
非谓“天下忧乐”就高人一等,人生际遇不同,不必苛求。
《观止》一书优点许多,待诸君细品,其不足反倒不易察觉,而且不才以为,多为编者有意为之,读者需多加留意。
编者吴氏叔侄似以“正统”士人自居,重儒家传统的“立德、立功,立言”,且以立德为本,因而不取赋一类追求辞藻华丽,言不及义的文章;对崇尚清谈之风的魏晋名士似也有异议,故几乎不取魏晋一代的文章;编者是清代学者,受彼时狭隘的汉宋门户之争影响颇深,故宋代理学一脉文章全不取,是《观止》一大憾事;另者,清代外族入主,这是一件以“士”自居的清代学者不能说的事情,所以元、清两代的文章都不取,乃至明末清初三杰的文章都不在其列。
以上诸点,令“观止”黯然失色。
优劣自赏,观念自谈。
读书读心,读人读事。
谈及“观止”,亦论散文。
悠悠几百载散文的精华集与此书,虽行文质量偶有偏失,大多值得多番品读。
文化之底蕴,在不同年岁,启于此书,皆有所获。
古文观止读后感3最近带学生在业余时间读《古文观止》,每周一卷。
研三学生原原的《读文观止》前三卷的读后,写得颇有意思,于是贴在这里留存,虽偶有错漏,但也无伤大局,为尊重作者原貌,未作任何改动。
似乎从幼儿园起,老师们就会提及《古文观止》,相信我们很多人也记住了这个名字。
只是真正研读过的人有多少呢,我也一样,要不是今次林老师给我们推荐、然后又预先买了几个版本供我们选择,之后再订购我们选择的版本,几次周折之后,终于拿到了这本属于自己的《古文观止》,自己喜欢的封面、喜欢的版式、喜欢的文字结构,再也没有理由不去拜读,不去了解它。
《古文观止》的编选者为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他俩是叔侄关系。
据记载,吴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
从孙吴调侯,日以古学相砥砺,奇伟倜傥。
他们二人才器过人,下笔洒洒数千言无懈漫,而他们想这些都是得益于之前祖先留下的古文读物,从而就想把这些文字发扬光大,书名取为观止,意在力图选编达到尽善尽美,无以超越。
这几周跟实验室的同学一起学习了前三卷的内容,总的来说这三卷在讲周朝衰退,春秋时期诸诸侯国的历史,文中涉及了不少的君王和大臣、大夫,我们暂且不去评论历史的好坏,人物的功和过,只从这些古文的形式上,语言精练、短小精悍、论说抒情、写景状物、众体兼备,就能体会出古人的智慧、才智。
子家、王孙满、齐国佐、子产……他们的足智多谋、大智大勇,直到今天还是传为一段佳话,还是值得咱们学习借鉴。
所以说智慧是无时空界限的,也是经久不衰的。
有智慧还不足够,还得有胆量、有魄力,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讨论时老师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大:“古代时候是不分科的,无论哲学、政治、生态、地理等等,全部涵盖在了一起。
”我也觉得很有意思,不自觉的想把这些古文的内容给分分科,体会一下古人的见解和认识。
首先,古人崇尚“德”“仁”“孝”“民心”“贤才”,得民心者得天下,当今社会,国家要求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重视“三农问题”,古人的智慧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印象最深刻的是展禽解释海鸟来居是海洋灾难的先兆,里革破鱼网进行强谏,进谏的方式借古讽今,可见古人那时已经对生态环境很重视。
漫漫历史长河,现在我们看待历史,我们也终将成为历史,我们改变不了社会发展,但我们可以把握自己,生命相对于历史太短暂了,好好珍惜,把握这短暂的生命,做自己想做的事、想做的人,加油!古文观止读后感4《古文观止》是本好书,是中华文明智慧的集现。
我喜欢读,它在我心中总是闪烁着异样的光辉。
自我读起此书时,背过的古文不过就寥寥数文。
实在是好文众多,只得走马观花般学习皮毛,而在观止的选传中,犹独钟情于《战国策》李斯的谏逐客书与三国的诸葛亮的出师表。
李斯敢写谏章批判秦王的做法是不对的,表现其的勇敢与智慧,文章结构紧凑,举例充分,论理十足,可谓是绝。
诸葛孔明写《出师表》,表现他正直,为理想奋斗的精神品格。
下面我就选谏逐客书二段来品析。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
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今乃弃黔首2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向西,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之无危,不可得也。
”李斯写谏逐客书时,正为秦王因韩国实施「疲秦计画」,而大怒。
下令逐客。
李斯也在范围之内,于是李斯将谏章呈给秦王,秦王看之,欣然撤销逐客令。
试问;如果谏章不能打动秦王,那么秦王会不会以叛党的名义杀了他。
答案是肯定的。
从中也可看出李斯的胆量,从容,淡定,真学才识。
从文中看,亦如此。
第一段以“臣闻……”作为起始,一连串的因果实例摆出,环环相扣,层次明了,接着说明为何不赞成,否定秦王的决议。
第二段“夫物。
”,我犹以为重要,一针见血。
突出中心。
这是一篇不错的议论文,也让我对作者感到敬佩,也让我对自己感到愧疚。
想想自己在生活学习中无法自立,也没有像作者那样有主见,遇事懦弱胆小。
不能沉着应对,面对一些物质的事物,也不能够地面对。
所以我立志学习作者的这种精神品格。
而我也很庆幸读了这本让我很惬意,很享受,很有启发的书。
古文观止读后感5朋友小小发来一片古文观止观后感,没时间细看,保存先,惊为天人。
文章千古事,《古文观止》不过200余篇,但却洋洋洒洒留下了几千年的历史轨迹,概述了百朝更替的盛衰兴亡,记录了众多贤哲的襟怀抱负。
读书读人,要读经天纬地大文章,也要读气壮山河真丈夫. 我钟爱这些流芳百世的名篇,但更痴想和这些伟丈夫走得近些更近些,想从中探知为什么在往事逾千年的今天每当我们读起这些篇章的时候心弦总是跟着大家的拨瑟而抖动。
李密的《陈情表》,字字入理,句句动情.一个父亲早丧,母亲改嫁的顽童,一个体弱多病的老妪.李密此时被举孝廉,家里的老祖母已经是年逾九旬,犹是风中之烛,摇摇欲坠.树欲静而风不止,恩欲报但亲不在,最为人生憾事.儒风自汉武一朝已经吹拂了几百年, “百善孝为先”的思想早已经在知识分子心中生根,更何况乌鸦尚能反哺.可以想象李密接到晋武帝任命的当天晚上一定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从他早时任职蜀汉以及在祖母去世服期满后出仕的表现来看,李密不是一个隐者,但如果此时弃老祖母而去又于情何以堪?于心何以忍?另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九品中正制,其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举孝廉,让道德上的优者来管理国家.如果欣然赴命的话,是孝还是不孝?于理何以问?治国平天下是每一个知识分子的理想,几千年后的今天我们不能断定当时李密的心情和想法,但一点可以肯定:李密是一个克己的光辉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