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讲义初中化学知识树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知识树》课件

《初中化学知识树》课件

化学知识树的展示和讲解技巧
在进行化学知识树的展示和讲解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技巧: 1. 结合真实例子: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应用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知识点。 2. 易于理解的语言:使用简明易懂的语言讲解,避免过多的专业术语。 3. 重点突出:着重强调主题之间的关键概念和关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 识树结构。 4. 互动交流: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提问,激发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化学知识树的重要性
化学知识树有助于学生更系统地了解化学学科,并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有机地 进行整合和应用。它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框架,识树的应用
化学知识树可以作为教学和学习的工具,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组织和理解化学知识。它可以用于 学习计划的制定、考试的复习、知识点的回顾、知识联系的建立等方面。
化学知识树的结构和组成
化学知识树由不同的主题和子主题组成,代表了化学学科的各个领域。主题之间通过关键概念和关系连 接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有机的知识体系。
主题和子主题
每个主题代表一个大的知识领域,而子主题则代 表了主题下的更具体的概念和知识要点。
关键概念和关系
不同主题之间通过关键概念和关系进行连接,形 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
1
学习计划制定
通过化学知识树,学生可以了解到学科的全貌和各个主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好地 制定学习计划和安排学习时间。
2
考试复习
化学知识树可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考试复习,注重重点知识和关 键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3
知识点回顾
当学生需要回顾某个具体的知识点时,化学知识树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定位所需的知 识,并加深记忆。
《初中化学知识树》PPT 课件
化学知识树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方式,展示了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各 个主题之间的关联。本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化学知识树的定义、结构、重要 性、应用、展示技巧、案例分析等内容。

2-9-1,化学知识树(初中、高中教材)

2-9-1,化学知识树(初中、高中教材)

课题1 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题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实验活动4 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课题1 溶液的形成 课题2 溶解度 课题3 溶液的浓度 实验活动5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的配制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课题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实验活动6 酸、碱的化学性质 实验活动7 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课题2 化学肥料
高三化学选修4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附录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一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二章 烃和卤代烃
高三化学选修5
第三章 烃的含氧衍生物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五章 进入合成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时代
结束语 有机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一单元 从实验走进化学 第二单元 物质的获取 第三单元物质的检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第二节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一节 共价键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结构 第三节 分子的性质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原子晶体 第三节 金属晶体 第四节 离子晶体 归纳与整理 复习题
课题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课题2 人工固氮技术──合成氨 课题3 纯碱的生产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获取洁净的水 课题2 海水的综合利用 课题3 石油、煤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无机非金属材料 课题2 金属材料 课题3 高分子化合物与材料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课题1 化肥和农药 课题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学品 归纳与整理 练习与实践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 第二节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第三节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第二节 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基本化工原料 第三节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 第四节 基本营养物质 归纳与整理 第一节 开发利用金属矿物和海水资源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归纳与整理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化学规律与 应用
酸和碱
盐和化 肥
化学在生 活中应用
现代生活 与化学
氧气的 制取
质量守 恒定律
含义
册九 知年 识级 体化 系学 上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树
原任初中 廉金绚
溶液的形 成 溶解度
酸和碱发生 反应
酸和碱
常 见 的 盐
溶质质量分数
盐 和 化肥
化学肥料
溶液
金属材料
金属的化学 性质
金属和金 属材料
化学与能源、 资源利用
化学与社 会发展
科学探究
常见的化学 合成材料 化学物质与 人体健康
保护好我 们的环境
教材 的知 识体 系及 逻辑 关系
增进对科学 探究的理解
学习基本的 发展科学 实验技能 探究能力
教学建议
整合教材, 难点突破
创设生动活 泼的学习情 景,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理想的化学课堂
1.教材:应向综合、融合、重组方向发展。 2.教师:应具有“四会”(会学、会教、会 研究、 会指导)的能力。 3.学生:应会探究式学习和自主创新性学 习。 课堂就像一个舞台,教材是剧本,学生是演员, 教师是主持人,最好是成为导演,三者的结合应是高效 的、具有创造性的课堂,一定能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 打造出高效的化学课堂。
重视学习兴 趣
编 写 意 图
编写体例
知识点标题
单元
课题
正文设计 辅助小栏目 插图
辅 助 小 栏 目
燃料 的应 用 化学方 程式
金属和 金属材 料
溶 液
物质构成 的奥秘
化学基础 知识与化 学事实 生命之 源 —水 生活经验 与化学基 础知识 空气、氧 气
化学基础知 识与应用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代家欣)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代家欣)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结构一、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一)、固体的颜色1、红色固体:铜,氧化铁2、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3、蓝色固体:氢氧化铜,硫酸铜晶体4、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5、淡黄色固体:硫磺6、无色固体:冰,干冰,金刚石7、银白色固体:银,铁,镁,铝,汞等金属8、黑色固体:铁粉,木炭,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碳黑,活性炭)9、红褐色固体:氢氧化铁10、白色固体:氯化钠,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硫酸铜,五氧化二磷,氧化镁(二)、液体的颜色11、无色液体:水,双氧水12、蓝色溶液:硫酸铜溶液,氯化铜溶液,硝酸铜溶液13、浅绿色溶液:硫酸亚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硝酸亚铁溶液14、黄色溶液:硫酸铁溶液,氯化铁溶液,硝酸铁溶液15、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16、紫色溶液:石蕊溶液(三)、气体的颜色17、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18、黄绿色气体:氯气19、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二、初中化学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一)质量增加的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氯化镁,浓硫酸;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钠,硫酸铜;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钡,氢氧化钙;(二)质量减少的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三、初中化学物质的检验(一)、气体的检验1、氧气:带火星的木条放入瓶中,若木条复燃,则是氧气.2、氢气: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3、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4、氨气:湿润的紫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是氨气.5、水蒸气:通过无水硫酸铜,若白色固体变蓝,则含水蒸气.(二)、离子的检验.6、氢离子: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加入锌粒7、氢氧根离子: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8、碳酸根离子:稀盐酸和澄清的石灰水9、氯离子: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氯离子10、硫酸根离子:硝酸钡溶液和稀硝酸/先滴加稀盐酸再滴入氯化钡11、铵根离子: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12、铜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是铜离子13、铁离子: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若产生红褐色沉淀则是铁离子(三)、相关例题14、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15、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16、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

初中化学全册10个知识框架图(新)

初中化学全册10个知识框架图(新)

初中化学全册10个知识框架图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第九单元:溶液第十单元:酸碱盐1、电离方程式:2、物质的俗称和主要成分:生石灰CaO;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水的主要成分Ca(OH)2;石灰石、大理石CaCO3;食盐的主要成分NaCl ;纯碱、口碱Na2CO3;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胆矾、蓝矾CuSO4·5H2O;碳酸钠晶体Na2CO3.10H2O;氨水NH3.H2O1、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在水溶液(酸溶液或盐溶液)中就越容易失电子而变成离子,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3、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排在氢前的金属能置换出酸里的氢(元素)。

(2)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1、常见盐与碱的溶解性:钾(盐)、钠(盐)、铵盐全都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

硫酸盐不溶硫酸钡,氯化物不溶氯化银。

碳酸盐只溶钾(盐)、钠(盐)、铵(盐)。

碱类物质溶解性: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溶。

2、八个常见的沉淀物:氯化银、硫酸钡碳酸银、碳酸钡、碳酸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铜、氢氧化铁3、四微溶物:Ca(OH)2(石灰水注明“澄清”的原因)、CaSO4(实验室制二氧化碳时不用稀硫酸的原因)Ag2SO4(鉴别SO42-和Cl-时,不用硝酸银的原因)、MgCO3(碳酸根离子不能用于在溶液中除去镁离子的原因)4、三个不存在的物质:氢氧化银、碳酸铝、碳酸铁有气体、水或沉淀生成(即有不在溶液中存在或在水溶液中不易电离的物质)1、不溶性碱只能与酸性发生中和反应;2、不溶性盐,只有碳酸盐能与酸反应;3、KNO3、NaNO3、AgNO3、BaSO4不能做复分解反应的反应物。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课件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课件

信 息方

过程与 方法
保持 增强
情感态 度与价 值观
逐步 树立
发 展
课 程 目 标
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 好奇心和探究欲。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 个人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初 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逐步树立崇尚科学、 反对迷信和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 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发展善于合作、勤于 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 精神。
说课标
常见 的化 合物
我们周 围的空 气

溶 液
身边的
化学物

物质 组成
元素
物 质 多
样 物质构成
的奥秘
化学反 应特征
物质的化学 变化
验的学 实习
科学探

技基
能本



发展科学探
究能力

常见合 成材料
保护我 们的环 境
化学物 质与健 康
说教材
重视学 习兴 趣
重在学习 方法的培 养
编 写 意 图
立足学生 发展
逻内 辑容 关结 系构
第十二单 元化学与 生活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 有机合成材料
说建议
创设生动 活泼的学 习情景, 激发学生 学习兴趣
重视实验 教学,培 养探究能 力
整合教材, 难点突破
合理运用

多种教学 模式



说建议
过程与 方法
知识与技 能
实验 能力
评 价 建 议
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知识树课件
初中化学下册知识树
说教材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树

九年级上册化学知识树

3.2宏观 组成
定义、符号 元素周期表
物质构成 的
奥秘
5.2书写化学方程式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5.3简单计算
第六单元
6.1金刚石石墨C60
碳和碳的氧化物 6.2二氧化碳的制取
九年级化 学上
第七单元 6.3二氧化碳的制取 燃料及其利用 7.1燃烧和灭火
7.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1.2走进化学实验室
探究化学的主 要步骤
1.1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1.3化学是一门以实 两个重要 验为基础的科学 的实验
走进 化学 世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性质/制取/用途
污染物
2.1空气 的
成分
2.2空气的污染与防 治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0.03%
我们周围 的
空气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原子的性质 原子的构成
分子的性质
3.1微观 构成
九年级上知识树
4.2水的净化
4.1爱护水资源
4.3水的组成

3.3元素的结构 3.2元素的结构
3.1分子和原子
第三单元
2.3氧气的制取
物质构成的奥秘
2.2氧气 2.1空气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3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一单元
1.2化学实验
走进化学世界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5.1质量守恒定律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知识树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知识树

初 中 化 学
元 素
构成物质 的微粒
物 质 的 结 构
物质的微粒
构 成 物 质 的 微 粒
知道物质由分 子、原子或离 子构成(a)
知道分子、 原子和离 子等微粒 大小的数 量级(a)
物质的微粒
构 成 物 质 的 微 粒
知道原子 由原子核 和电子构 成(a)
知道原子 核由质子 和中子构 成(a)
物 质 的 分 类
知道相对 原子质量 和相对分 子质量的 概念(b)
查阅相对 原子质量 (b)
根据化学 式计算物 质的相对 分子质量 (b)
物 质 的 分 类
物质的运动 与相互作用
初 中 化 学
常见的化学反应
物质的 运动与 相互作 用
常 见 的 化 学 反 应
举例说 出氧化还 原反应(a)
初中科学化学部分知识树
物质的结构
物质的运动 与相互作用
初 中 化 学

常 见 的 物 质
物理性 质与化 学性质 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
饱和溶液与不饱 和溶液,溶解度 及溶解度表
物 质 的 性 质
描述物质的 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a)
物理变化与化 学变化
物 质 的 性 质
识别物质 的物理性质 和化学性质 (a)
描述碳酸钙的主 要性质 (a)
常 见 的 化 合 物
列举常见的酸碱 的主要性质(a)
概述酸碱的共 性,并说明原 因(b)
举例说出常见的 酸碱的用途和和 对人类的影响(a)
测定溶液的酸碱 性,理解pH的 含义(b)
常 见 的 化 合 物
知道强酸、强碱 的使用注意事项 (a)
列举常见的酸碱 的主要性质(a)
金 属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九年级化学知识树
反应在点燃的 条件下进行 各物质的分子 个数比为2:1:2 是化合反应 各物质的质 量比为1:8:9
• 2、在化学方程式: 2Mg+O22MgO中,参加反应
的Mg、O2、MgO的 • 质量比是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重难点):
根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重在启发” 的原则,以反馈启发教学为主,讨论法和讲练结合法。 本知识点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为了使学生在练习中感悟 新知识,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让他们自己去观察、 讨论、分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组内 合作,分组竞赛的方式展开教学,培养他们的协作意识, 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感 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方法 讲到,关键是反复练习,有层次的进行不同题型的练习。
典型题目
电解36克水可得到多少克氢气?下面是四位同学的解题过程和结 果如下,检查后回答:
甲同学 [解]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HO2 H↑+ O2↑ 33 1 36g x 33:1=36g:x x = 1.1 g 答:可得到1.1克 氢气 乙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H2O H2↑+ O2↑ 18 2 36g x 18:36g=2:x x=4g 答:可得到4克 氢气 丙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2H2O 2H2↑+ O2↑ 36 4 36 x 36:36 = 4 :x x = 32 答:可得到32克 氢气 丁同学 [解] 设可得氢气 质量为X。 2H2O2H2↑+ O2↑ 36 4 36g x 36:36g = 4 :x x=4g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含义 (重点、易错点)
化学方程式从“质”、“粒子”和 “量”三方面更直观、更准确地反映了 化学反应的本质。学生对“质”的含义 易于理解,而对“量”的含义容易片面 地理解成各物质之间的“数量”关系。 在教学中应通过练习等方式给予强调。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各章节知识点精品文档30页

九年级化学新教材各章节知识点精品文档30页

初中化学各章节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4、物理化学变化和物理化学性质(1)定义物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硬度、熔点、沸点等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毒性、腐蚀性、酸碱性等(2)本质区别:是否有无新物质生成(3)正确区分物理化学变化与性质变化是一个过程,正在发生;性质是变化的最终结果,是一个结论。

如:纸张燃烧和纸张能燃烧,汽油挥发和汽油易挥发,前者是化学变化和性质,后者是物理变化和性质。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水(3)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三.走进化学世界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