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变理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基于网络信息视角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管理不断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的创新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及时抓住机会、灵活应变、创新发展,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本文将从权变视角,对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进行初步探讨。
一、权变与企业管理权变,指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时,机构或组织通过调整目标、策略、资源等,以应对和适应环境的过程。
权变决策往往因为具有灵活性、反应迅速等特点而被公司经常使用。
企业管理中的权变,在管理领域被广泛应用。
权变决策常常用于应对市场、环境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提高企业的灵活度和适应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更新速度快,变化周期短,企业管理的不确定性问题也变得更加复杂,因此,权变策略在企业管理中变得更加重要。
二、互联网时代下企业管理的创新在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需要实现的创新有很多,从传统管理转型到“互联网+”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精神,积极面对新的挑战,如下:1.数字化管理数字化是互联网时代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也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关键。
在数字化背景下,企业管理主要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
”互联网+”理念让管理者可以依赖大数据分析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进行创新,可以利用这些技术对企业经营运作进行监控、预测、调整和管理。
2.平台化管理“互联网+”的理念是创建平台,让企业可以提供更加多样化的客户服务。
平台化管理也成为了许多企业的新责任。
企业需要不断完善平台功能,为市场需求而发展。
3.创新思维互联网时代是创造市场和创新管理的黄金时期。
企业需要树立创新管理的思维和新观念,激发员工的创新思维,激励研发新技术和产品,以快速推进企业发展。
4.自主创新自主创新是企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创新自身管理模式,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市场的主导者。
三、结论互联网时代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拐点,越来越多的企业加速互联网化、数字化和平台化的转型,在此背景下,企业管理需要保持动态的、有活力的状态,充分利用好权变策略,不断创新,真正实现企业管理的转型和升级。
权变理论及其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
权变理论及其对内部控制研究的意义一、权变理论概述(一)权变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自泰勒创立古典管理理论以来,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管理问题,从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管理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了许许多多的管理学说或理论,这些管理学说或理论使管理者变得无所适从。
现实世界是复杂而深刻的,使得管理具有多变量性,在某种情境中采用一种管理方法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而在另一种情境中这种方法就未必有效,而采用与此相反的方法可能会更有效果。
特别是在现代新技术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管理环境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就更需要对传统的理论方法等进行思考,探求针对不同的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最适合的管理方案、模式和方法,并通过这种思路以寻求创立统一的管理理论。
最早运用权变思想研究管理问题的是英国学者伯恩斯和斯托克。
他们在1961年出版的《革新的管理》和1967年发表的《机械式和有机式的系统》中,专门论述了这个问题。
他们经过调查研究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企业按照目标、任务、工艺以及外部环境等活动条件的不同,可以分为“稳定型”和“变化型”两大基本类型。
“稳定型”的企业适宜于采用“机械式”的组织形式,“变化型”的企业适宜于采用“有机式”的组织模式。
他们认为,这两种组织模式可以同时存在,甚至在同一个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中也可同时并存,它们在不同的条件下都有效率。
他们反对把“机械式”看作是陈旧的模式,把“有机式”看作是最进步的和最现代的模式。
后来,美国的钱德勒在1962年发表的《战略与结构》一书中提出了在不同条件下有许多组织方案的论点。
接着研究这一问题的是被称为现代权变学说创始者的劳伦斯和洛尔施。
他们在1967年出版的􀀁组织与环境􀀁一书中提出,以市场的、生产的和科学技术的环境为一方,以组织内部结构和行为机制为另一方,双方之间存在着固定的依存性。
此后,权变学说就迅速地发展起来。
(二)权变理论的内涵权变理论也称情境理论、机变理论、条件理论等,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经验主义学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管理理论,进入70年代以来在美国兴起,受到广泛重视,并于80年代盛极一时,代表人物有卢桑斯、费德勒、豪斯等人。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摘要:内部控制对企业的运营和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基于权变理论,通过对企业内部控制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旨在深入了解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内部控制在提高企业绩效方面发挥了正向作用,并且企业规模、控制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和内部审计对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影响具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内部控制、企业绩效、权变理论、规模、控制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内部审计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运营和绩效具有重要影响。
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规范企业行为,减少风险,提高信息的质量和可靠性,为企业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高企业的绩效表现。
然而,由于企业内部环境复杂多变,内部控制机制也面临着种种挑战,导致企业绩效不佳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深入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绩效,优化内部控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探究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从企业规模、控制环境、信息通信技术和内部审计四个维度分析影响该关系的因素。
研究结果对于企业管理层优化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绩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二章理论基础2.1 内部控制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实现其目标,采取的一系列制度、规范和方法,以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性、合规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
内部控制的核心目标是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性和准确性、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及企业运营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2 企业绩效企业绩效是企业在实现其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结果,表现为企业在经济、财务、市场、人力资源等方面的表现。
企业绩效不仅仅是财务绩效的体现,还包括非财务绩效,如市场占有率、客户满意度、员工满意度等。
2.3 权变理论权变理论是由March和Simon提出的一种理论,认为在不确定的环境中,组织行为是通过适应性和反应性的决策形成的,而不是通过事先计划好的战略或者特定的规则。
权变理论论文:权变理论内部控制企业绩效
权变理论论文:权变理论内部控制企业绩效【中文摘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风险防范机制和治理机制对于企业和投资者的意义重大。
以萨班斯法案、COSO报告为标志,国外内部控制进入了广泛研究的时代。
而以2008年6月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为先导,我国的内部控制研究也开始大量兴起。
在企业内部控制得到越来越多重视的今天,如何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然而在内部控制的研究中存在这样的思维,总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让一种“最好的”内部控制能够普遍适用并发挥作用于每个企业,从而推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事实证明,这种思想是错误的。
没有天下统一适用的内部控制,因此,权变理论内部控制的研究进入了研究者的视角。
企业面临的环境各不相同而且富于变化,必然对内部控制产生影响,要推进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发挥内部控制对企业目标的推进作用,就应该与其所处的环境相适应。
那么,以我国企业为例,不确定性的环境因素对企业内部控制会有怎样的影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其所处的企业环境匹配或适应的情况如何?内部控制与企业环境的适应程度又会对企业绩效产生什么作用?本文选取了2008年405家沪市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权变理论为基础,以企业目标实现程度为标准构建了内部控制评价指标,综合了企业环境权变因素指标的模型后,研究了环境不确定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权变因素的适应性,以及这种适应性对企业绩效的作用。
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环境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内部控制有负面的影响作用,企业应该注重内部控制对其所处的环境的适应性,提高内部控制与其所处企业环境的适应性能够推动企业绩效的增加。
【英文摘要】As the mechanism for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risk prevention,Internal control has most significance to all companies and investors. After Sarbanes-Oxley Act, COSO report has released as a symbol, a wide range of study for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foreign rise. By contrast, five ministries and commissions issued the “Enterprise basic norms of internal control”as the guide, our internal control have begun. Today,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enterprise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search for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or improve internal control has become a hope from all sides. However, this hope leads to such an idea in internal controls studies: people always wanted to find a universal way: Let a “best”internal control can be generally applicable for everywhere and play a role in business to promote the goals. The facts show that this idea is wrong. There is no uniform application of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world; therefore, the internal control of contingency theory comes into researchers’perspective. Environment varied among businesses, this impact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was inevitabl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and improvement of internal control, let internal control play its part for business goals, business should adapt it to the surroundings. To our business, what is the effect of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factors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What is the situation that internal control matches or adapts to its business? Can this adaptation or fitness have any effect on business performance?This paper selects 405 Shanghai-listed companies in 2008 as samples studied the impact from environment Uncertainty for internal control and analysis the fitness that internal control adopt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and how this fitness effect on firm performance .We based on the contingency theory, constructed evaluation for internal control by the level of business goals has achieved as a standard. We also construct concluded environmental contingency factors. We concluded that: contingency factors from business environment have different effects on internal controls, particularly the uncertainty of environment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internal controls, and companies should focus on adaptabi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to the environment. Improving the adaptabi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to the environment in enterprises can increase business performance.【关键词】权变理论内部控制企业绩效【英文关键词】Contingency Theory Internal Control Corporate Performance【目录】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摘要3-4Abstract4第1章引言7-12 1.1 问题的提出7-8 1.2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8-9 1.3 研究方法9 1.4 结构安排9-11 1.5 结论和创新点11-12第2章相关文献综述12-19 2.1 权变理论12-13 2.2 权变理论内部控制相关研究文献回顾13-19第3章理论发展和研究假说19-21第4章研究设计21-28 4.1 研究模型与变量定义21-27 4.2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27-28第5章实证结果分析28-35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28-29 5.2 相关性分析29-30 5.3 回归结果分析30-32 5.4 稳健性检验32-35第6章结论与启示35-37参考文献37-42致谢42-43详细摘要43-49【索购全文找】1.3.9.9.3.8.8.4.81.3.8.1.1.3.7.2.1同时提供论文写作一对一辅导和论文发表服务。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一、引言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企业绩效是企业运营的重要指标,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因此,研究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对于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推动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基于权变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探讨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为企业提供有益的管理参考。
二、理论基础权变理论是由美国学者詹姆斯·马奎尔提出的管理学理论。
该理论强调组织在面对不确定环境时,为了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需求,会进行权变行为。
对于企业而言,内部控制就是一种对不确定性的权变行为,具体指企业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建立风险管理机制等手段,以减少内部和外部风险,并提高管理效能和决策的准确性。
三、内部控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1. 风险控制能力内部控制的核心之一是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内部控制机制,企业能够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评估和管理,使企业在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能够及时作出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因此,优秀的内部控制系统能够提高企业的风险控制能力,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2. 决策效率内部控制能够提高企业的决策效率。
通过规章制度以及信息沟通的畅通,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信息的准确和及时性,减少决策过程中的误差和不确定性。
这样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而提高决策的效率。
3. 资源配置效果良好的内部控制机制可以提高企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能力。
通过内部控制的规范和管理,可以确保企业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这能够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也能够避免出现资源的滥用等问题。
4. 员工积极性和动机内部控制对于员工的激励和考核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内部控制机制能够明确员工的职责和权责,并构建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和动机。
这样可以提高企业员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
国内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会计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
国内外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现状分析-会计学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管理会计信息化是管理会计和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
随着我国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不断深入和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一系列新技术的快速发展, 管理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本文从实践应用和理论研究的视角, 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国外的经验进行梳理, 以期为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管理会计; 信息化; 发展历程; 现状;一、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本文依据中国会计学会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对会计信息化发展阶段的划分, 从经济社会背景、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实践应用、理论研究等方面对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
(一) 核算型软件开发与应用阶段(1979-1996年)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 计算机和局域网技术在我国得以应用, 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快速发展对会计核算的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第一次信息化浪潮的影响下, 我国的企事业单位开始利用计算机模拟手工会计作业, 即财务会计的电算化。
会计信息系统经历了从单项会计处理到部门会计处理的过渡, 实现了部门内会计信息的共享, 但是在企业层面部门间的会计信息还没有实现共享, 管理会计信息化还在酝酿中。
会计信息化的研究主要是电算化概念、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等。
在这个阶段的后期, 已经有学者开始提出会计电算化从核算型向管理型的过渡(王景新, 1995) 。
(二) 管理型系统开发与应用阶段(1996-2000年)我国改革开放步入深化发展, 企业面临国内外的竞争压力, 要求会计工作不能停留在核算领域, 还需要延伸到管理领域。
在实践方面, 企业内部的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需要整合, 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数据不互通的信息孤岛的问题亟待解决。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互联网和IT技术在我国的兴起, 带来了会计信息化的第二次浪潮。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内部控制作者:张翊来源:《对外经贸》2013年第09期[摘要]阐述权变理论的内涵和本质,引入外部环境的变化、组织结构变化、技术变化来代表企业环境的权变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探讨了权变因素与内部控制的相关性,从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方面提出了针对权变因素变化要适时变更内部控制系统。
[关键词]权变理论;内部控制;企业管理[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3)09-0118-02[作者简介]张翊(1975-),女,汉族,江苏金坛人,会计师,财务部经理,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一、权变理论的内涵权变的真实内涵在于权宜应变。
权变理论中,管理者需要根据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做出适时调整,这种关系类似于一组函数映射关系,组织环境在这种映射关系下作为自变量,赋予了不同的函数值,管理者据此做出的管理调整手段就是因变量。
该理论的核心是协调好组织间各子系统内部和外部的关系,调整好组织结构系统,使组织能够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变化,提高企业的随机应变能力,在逻辑思维上接近哲学辩证法中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内部控制与企业管理息息相关,内部控制是为保证企业目标而实施防范风险措施的系统或机制。
内部控制起到的管理作用直接作用于企业各个层面,而在其研究进程中同样存在一种寻求普遍适用的、最合理的模式原则导向。
权变理论为内部控制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视角,也提出了新问题。
本文在借鉴已有文献基础上,引入了一些代表企业环境的权变因素:外部环境变化、组织结构变化、技术变化,以此为基础探讨了企业内部控制与环境的适应情况。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外部环境可以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针对的是一个时期组织整体的外部性变化,比如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法律制度的变迁等,这些变化对组织的影响往往都较大;微观环境的变化与宏观环境正好相反,侧重于某个微观个体,它们对组织的影响有小有大,但是往往都是直接影响,比如和供应者、客户和竞争者间的关系等。
基于权变理论的内部控制与企业绩效的实证研究
达 到预期效果 , 至会 出现 内部控制 失败的可 能。Ii 对于企业 甚 ii l
来 说 ,与 自身环境 即权变 因素相适 应 的内部 控制 才能发挥 应有 的作用。 从权 变理论来 看 , 先 , 首 如果 内部控 制系统 在企 业 中运行 良
基于 此 , 文以 目标 实现程 度来构 建 内部控 制评价 指标 , 本 研
究 内部 控制与 代表企 业环境 的权 变因素 的适 应性 以及这 种适 应 性对企业 绩效的影 响。本文提 出研究假设 :
与 其 所 处 企 业 环境 的适 应 性 能 够 增 加 企 业 绩 效 。
【 关键词 】权 变理论 ; 内部控制; 企业绩效
一
、
问题 的 提 出
异。 林钟高等 ( 0 7 研 究了 内部控 制对企业价值 的影 响, 其评 20 ) 但
内部 控 制作 为现代 企业 极 为重要 的一 项 内部 治理 机制 , 保 证着组织 的健康发展 与 目标 的完成。美国安然事件 发生后 , 内部 控制 的重 要作 用 日益 凸显 ,有 关内部 控制 的实证研 究也 开 出发 。并没有 从权
变 角度人手。
从研究趋 势上来 看 , 研究 的主要 主题 有两个 方 向 : 一是 内部 控 制有效性 问题 , 二是 内部 控制信息披 露。无论 是 内部控 制有效 性还 是 内部 控制信 息披露 ,权变理 论 为基础 的研究 已经是 一个 重 要的发 展方 向, 内部控 制在企 业运行 的效果不 同 , 而产生 这些 差 别与 内部 控制 面临 的企 业环境 紧密相 连。就 国 内研 究 的实用 性 来看 。 然 内部 控制水 平的提 高能够提 升企 业的价值 ( 钟高 虽 林
基于“内部人控制”视角研究国有企业治理
基于“内部人控制”视角研究国有企业治理国有企业治理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治理问题直接影响着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基于“内部人控制”视角研究国有企业治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国有企业的管理情况,找到治理问题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本文将从内部人控制的理论框架、国有企业治理中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等方面展开研究。
一、内部人控制的理论框架内部人控制是一种治理机制,它主要通过内部人员对企业的控制和监督来确保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内部人控制包括董事会、管理层和内部员工,他们在企业内部直接参与管理和监督,为企业决策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以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在国有企业中,内部人控制的作用尤为突出,因为国有企业通常规模较大,业务复杂,需要更多内部人员参与管理和决策。
内部人控制的理论框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决策机构,承担着监督和决策的重要职责。
在国有企业中,董事会的作用更加凸显,它需要不仅仅代表股东利益,还要考虑到国家利益和社会责任。
董事会成员的选拔和任职制度需要更加严格,以确保他们能够忠诚履行职责,有效监督企业经营。
2. 管理层的责任:管理层作为企业的执行机构,需要积极履行管理职责,推动企业落实战略目标,加强内部控制,提高企业竞争力。
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需要更加注重社会责任感和长远发展思维,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3. 内部员工的参与:国有企业需要依靠广大内部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促进企业管理和生产的高效进行。
内部员工的培训和激励将对企业业绩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国有企业需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激励机制,激发内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国有企业治理中的问题在国有企业治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董事会功能失衡:在一些国有企业中,董事会成员的选拔过于政治化,导致董事会在决策中缺乏独立性和专业性,不能有效监督企业经营,董事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冲突也时有发生。
权变理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基于网络信息视角
201 . B 口|
EI :S N S L IE
S 3 9 L
视角
道 ,企业 需要结合 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运 行本 企业的内 ( 接 第3 页制度为依据 ,将 “ 人性”融人管理 ,
近期 组织结构发生 变动、会计应用风 险较大 、独立 审计 师辞 颁布 了一 系列 的内部控制相 关规 范。有不少 的企 业和 人士有
一
控 制缺陷 的可 能性较大 。D y ea(0 7发现 ,重大 内部 范就可以 了 ,似乎 有一套放之 四海 而皆准的 内部控制体 系。 o l tl 0 ) e 2
究。国外 内部控制研究 中 ,权 变理论相 关视 角的研究文献不 控 制有效性研 究还 是信息披露研 究 ,权 变理论 为基础 的研 究
多。 Sr g r ae (95研究认为 ,随着组织环境 的变 t e和C ry1 9 ) i n 已经是一个重要 的发展方 向。内部控 制研究方法 已经从传 统
从 理 论 上 来 说 , 以COS O报 告 为代 表 的 经 典 文 献 对 内 使 每一名 员工能够在富有 “ 人情味”的管理下 ,自觉遵守各
部控制 已经有 了权威 的界定 ,但是 ,这些 经典文 献并没有指 项规 章制度 ,使得每一项管理 目标能够顺利落到实处 ,从而
出影响 内部控制的权变 因素及影响方 式。所 以 ,从理论上来 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 率。
企业并不 是一味 的按F A的要求建 立完好 的内部控 制 ,而 设计和运 行内部控制 。从实际意义来说 ,本研 究具有两个 方 CP 会考虑 内部控 制相 关的成本效益 ,根 据总成本最低 来选择行 面 的意义 。第一 ,内部控 制越来越重要 。内部控 制作 为公 司 为方案 。美国 内部控制 实证研 究大量 出现在2 0 年S 法案 治理 的关键环节和经营 管理 的重要举措 ,在 企业发展壮大 中 0 2 OX 实施之后 ,研 究的主题可划分 为三 个大的方面 :内部控制信 具有举足 轻重的作用 。但从 现实情况看 ,市 场经济的发展和 息披露的影 响因素、内部控制缺 陷的决定 因素 内部控 制缺陷 企 业 环 境 的 变 化 ,许 多企 业 管 理 却 松 弛 、 内控 弱 化 、 风 险 频 产生的经济后果 ,披露重大 内部控 制缺 陷的概率与 公司业务 发 ,资产 流失、营私舞弊 、损 失浪费等 问题还 比较突出 ,单
浅析基于权变理论的公司治理与实践
浅析基于权变理论的公司治理与实践论文关键词:权变理论公司治理治理模式论文内容摘要:公司治理及治理创新对企业绩效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权变理论确实是要把环境对治理的作用具体化,并使治理理论与治理实践瞬密地联系起来。
本文介绍了权变理论的观点、研究领域等观点,重,x突出了基于权变理论的公司治理理论对我国企业治理实践的指导意义,通过权变理论的指导转变企业领导模式将会对企业的进展提供治理模式的冲破。
一、权变理论概述(一)权变理论观点。
权变理论最先是由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随机制宜-在转变的环境中,应灵活运用治理的理论和原那么。
卡斯特和罗森茨韦克都是美国治理学家,是西方治理学中权变理论的代表人物。
《组织与治理—系统与权变的观点》是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作之一。
其要紧观点为:1.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一个企业组织或一个政府机关,都处在一个开放系统与环境的持续彼此作用中,并时刻尽力达到动态的平稳。
2组织是一个整体系统:是一个整体的、与外界环境有必然界限的社会技术系统。
3组织的权变观点:(1)权变组织理论强调组织的多变量性,主张应具体地研究组织中各变量间的关系及组织和它所处环境间的关系。
(2)每一个组织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各分系统都处在动态的转变当中,不存在普遍适用于所有环境的组织原那么和治理方式。
(3)权变组织理论致力于谋求组织与其环境之间及组织内部各分系统之间的动态的、具体的一致性。
(二)权变理论研究方向。
权变理论的研究要紧集中在3个方面:1.组织结构的权变理论;2.人性的权变理论;3领导的权变理论。
二、权变治理理论权变治理理论(ContingencyManagementTheory)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达到顶峰,是世界上各类治理学教材的必讲内容。
有关权变治理理论在企业的运用,各治理大师在自己的高作里都作了详细论证。
三、基于权变理论的领导情境模式“权变”一词有“随具体清境而变”或“依具体情形而定的意思”。
领导情境理论要紧有以下几种:(一)领导行为持续带模式。
权变理论视角下的内部控制
【 经贸管理】
2 0 1 3 年 第 9 期・ 总 第 2 3 1 期
权 变理论视 角下的 内部控制
张 翊
( 上海盛东 国际集装 箱码 头有 限公 司 , 上海 2 0 1 3 0 8 )
[ 摘 要] 阐述权 变理论 的内涵和本质 , 引入 外部环境 的变化 、 组织结构变化 、 技 术变化来代表 企业环境 的权 变因素, 并针对这些 因素 , 探 讨 了权 变因素与 内部控 制 的相 关性 , 从 现 实意义和理论 意义方 面提 出了针
在某 些情况下也会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
( 二) 组 织 结 构 变 化
在组 织理论中对控制系统设 计非常重 要的技术 因素 主要包 括任务 的复杂性和不确定 性。复杂性指的是工作 的标 准化 程度 , 任务 的不确定 性包 括生产 过程 的性质 和 例行化 的程度 。例行化 的程 度是指生产 过程 中任务 的变
进程 中同样存在一种 寻求普遍 适用 的、 最 合理 的模式 原 则导 向。权变 理论 为 内部控 制 的研究 开 辟 了一个 新 视
角, 也提 出了新 问题 。 本文 在借鉴已有文 献基础 上 , 引入 了一些代 表企业 环境 的权 变因素 : 外 部环境 变化 、 组织 结构 变化 、 技术 变
、
权变理论的 内涵
权变 的真实 内涵 在于权 宜应变 。权 变理 论 中, 管理
者需要根据组 织内外部 环境 的变化 , 做 出适 时调整 , 这种
关系类似 于一组函数映 射关系 , 组 织环境 在这 种映射关
系下作为 自变 量 , 赋予了不同的函数值 , 管 理者据此做 出 的管理 调整手段就是因变量。该理论 的核心是协调好 组 织 间各子 系统 内部和外部的关 系 , 调整好组 织结构系统 , 使组织 能够适 应 内外部 环境 的变化 , 提高 企业 的随机 应 变能力 , 在逻辑思维 上接近哲 学辩 证法 中的具 体问题 具 体分析 。 内部 控制与企业管 理息息 相关 , 内部 控制 是为保证 企业 目标 而实施防范风险措施 的系统 或机制 。内部 控制
企业环境与内部控制——基于权变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
的公 司 ,而账户 层 面的 内部控 制 缺 陷多存 在于 业 务复 杂 、
经 营多 元化 或正在 快速 变化 的公 司 ( 享 ,2 0 。 李 0 9) 国内学 者 中,张先治 、张 晓东 ( 0 4 ,朱 荣恩 、应 唯 20 )
I C=p +pE l +pc +p +pF £ 2, 3 4 c+
职 较频 繁 以及 用 于 内部 控 制 建设 资 源 较 少 的公 司 ,存 在
内部控 制 缺陷 的 可能 性较 大 。Do l la 2 0 yee l( 0 7)发 现 ,
.
研 究设计
( )研 究 模 型 一
Hale Waihona Puke 重 大 内部 控 制 缺 陷 存 在 于 规模 小 、年 轻 、财 务 状 况 差 、
企 业 运 行 的效 果 不 同 ,而产 生 这些 差 别 与 内部 控制 面 临 的企业 环境 紧密相 连 。
该得到加强 ,而控制活动的重要性可能会降低 ;二是融
于业 务 流程 中的控 制 活 动 的重 要 性得 到 加 强 ,而 附 加 于
业 务 流程 之 上 的控 制 活 动特 别 是传 统 的 会计 控 制 手段 的 重 要性会 降低 。2 0 0 2年 S OX法 案实施 之后 ,美 国内部控
制 系统 在 企业运 行 的情 况 fo etH C e h l2 0 ) R b r .h n al 0 3。基 于 ,
EU代表 了环 境 的不 确定 性 ,z =( — 一 ) x x ,X“
代 表 t 的第 k个 x值 ,x 代 表 样 本 公 司 的销 售 收 入 , 年
的环境灵 活反 应 。
虽 然 内部 控 制 建立 健 全情 况 为 强制 性 披 露 ,但 内部 控 制 自评报 告 、审核 意见 的披 露在 2 1 内部控 制规 范正 式 0 0年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
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研究【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护企业良好运作和规范经营至关重要。
本文围绕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展开研究,从概念、基本原理、目标、要素到实施方式进行系统分析和探讨。
通过深入研究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建立更加健全和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提高经营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文章最后强调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并总结出相应的研究结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提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为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概念、基本原理、目标、要素、实施方式、重要性、展望、研究结论、内部控制基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当今经济环境中,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的风险挑战,这些挑战可能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管理和控制这些风险,内部控制成为了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达成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流程和程序,旨在确保企业运作有效、高效,同时防止或降低内部和外部风险。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企业经营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在不断增加,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变得日益凸显。
研究内部控制基本理论成为了当下管理学界的热门话题,以寻求更加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通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深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和运用内部控制工具,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效防范和管理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稳健经营。
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也能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指导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重要性,分析内部控制的概念、原理、目标、要素和实施方式,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组织机构的管理效率和风险控制能力。
通过对内部控制基本理论的研究,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规范经营行为,保护利益相关方的利益,提升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引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管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逐渐面临着挑战,而权变视角则在这个背景下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权变视角出发,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创新。
什么是权变视角权变视角是指在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往往会面临不确定和复杂的环境,因此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和变化管理方法和策略。
权变视角下的管理,强调管理者的灵活性和应变能力,强调灵活部署资源和变通处理组织内外的关系。
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中,权变视角变得尤为重要。
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挑战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面临着多重挑战。
首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需要更加灵活和快速地作出决策和应对变化。
其次,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传播和获取更加便捷,企业需要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大数据。
此外,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面临着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方式的挑战,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在互联网时代,权变视角下的企业管理需要具备以下特点:敏捷管理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需要更加敏捷。
企业需要及时捕捉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快速作出反应和调整。
这要求企业在组织结构和流程上具备敏捷性,能够迅速做出决策并快速实施。
数据驱动决策互联网时代,企业面临海量的数据,如何利用好这些数据成为企业管理的关键。
权变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应该注重数据驱动决策,利用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从数据中发现商机和问题,并作出相应的决策。
创新思维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管理需要具备创新思维。
创新是企业在互联网时代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权变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应该鼓励员工的创新思维,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环境和机会,从而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开放与合作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更加开放和合作。
企业应该与其他企业和组织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面对市场挑战和机遇。
权变视角下的企业管理应该打破传统的边界和局限,积极寻求合作和创新。
结论互联网时代下的企业管理创新在权变视角下得到了重要的推动。
西安交通大学17年5月课程考试《内部控制制度》作业考核试题
一、单选题(共 35 道试题,共 70 分。
)V 1. 分别设置不同层次的管理人员及由各专业人员组成的管理团队,针对各项业务功能行使决策、计划、执行、监督、评价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是保证业务顺利开展的支撑平台,这指的是企业()。
. 内部机构. 治理结构. 管理机构. 董事会标准答案:2. 专项监督的范围和频率的决定因素不包括()。
. 内部控制环境的强弱. 风险评估的结果. 变化发生的性质和程度. 日常监督的有效性标准答案:3. 作为全面预算的核心环节,关乎预算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是()。
. 预算编制. 预算执行. 预算控制. 预算考核标准答案:4. 在下列原则中,强调内部控制应当贯穿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覆盖企业及其所属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的是()。
. 全面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标准答案:5. 注册会计师测试企业层面控制应当把握()原则。
. 全面性. 重要性. 制衡性. 适应性标准答案:6. 内部控制是一种全程控制,从时间顺序上来看不包括()。
. 事前控制. 制度设计、制度执行与监督评价.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标准答案:7. 内部控制要达到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目标是()。
. 资产安全目标. 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目标. 提高经营的效率和效果目标. 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目标标准答案:8. 相对《内部控制——整合框架》,RM框架的创新之处不包括()。
. 新提出了一个更具管理意义和管理层次的战略管理目标,同时还扩大了报告的范畴. 新增加了目标制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三个管理要素. 提出了两个新概念——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 对内部控制做了最权威的定义标准答案:9. 资金活动中的采购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这三个环节具体属于()。
. 投资活动. 营运活动. 筹资活动. 经营活动标准答案:10. 内部控制仅仅为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而不是绝对保证,原因就在于()。
. 内部控制人员的执行不力. 内部控制的目标制定不合理. 内部控制本身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制度有待完善标准答案:11. 针对信息系统开发外购调试方式,选择服务供应商时应采取的主要控制措施是()。
权变理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_基于网络信息视角
VIEWPOINT内容提要: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二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无论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还是信息披露研究,权变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权变 内部控制 网络信息一、研究现状及趋势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中有一种思维,总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是错误的,没有天下统一适用的内部控制。
在这种背景下,权变理论进入内部控制研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中,权变理论相关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多。
Stringer和Carey(1995)研究认为,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各项控制要素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加强,而控制活动的重要性可能得到降低;二是处于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活动的重要性得到加强,而附加于业务流程之上的控制活动特别是传统的会计控制手段的重要性得到降低。
1977年,美国通过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Mautz ct al(1980)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并不是一味的按FCPA的要求建立完好的内部控制,而会考虑内部控制相关的成本效益,根据总成本最低来选择行为方案。
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大量出现在2002年SOX法案实施之后,研究的主题可划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正相关,而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负相关。
Ashbaugh-Skaife(2005)发现业务比较复杂、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会计应用风险较大、独立审计师辞职较频繁及用于内部控制建设的资源较少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
Doyleetal(2007)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多存在于规模小、年轻、财务状况差、业务复杂、增长速度快或正在经历重组的公司,公司层面内控缺陷多存在于规模小、年轻和财务状况差的公司,而帐户层面内控缺陷多发生在业务复杂、经营多元化或经营正在快速变化的公司。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
权变视角下的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初探随着“互联网+”理念的提出,市场竞争关系也得到了跨越式的转变,产品的实际品牌、产品服务等项目都成为了企业的软实力,都需要进行集中的分析和处理,基于互联网时代背景进行企业竞争力的集中提升。
本文针对企业管理创新的概念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且对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时代意义进行了集中的阐释,并对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策略展开了讨论,旨在为企业的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管理建议,以供参考。
标签:权变视角;互联网;企业管理;创新近几年,我国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高速的发展,人们不再只是利用互联网进行工具式的沟通,开始使用互联网技术拉动经济,不仅是对生产要素进行正向的推动,也要对基础设施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升级。
互联网技术运行过程中,主要建立的就是新型的网络转型经济,在未来10年,互联网带来的经济收益将提升约20个百分点。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行,在提升经济价值空间的基础上,实现了各个企业竞争优势的放大,也衍生出多种经济形态,不仅能保证权变运行结构和市场项目的集中融合,也能更好地促进市场结构的多元化发展。
一、企业管理创新概念分析在分析企业管理创新机制的过程中,管理人员要有效地结合权变视角。
创新管理就是在不断优化生产过程的同时,创新发展企业在经济环境中的各个生产要素,不仅能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轮替,也能保证新的管理思想和新的管理办法,从而建设更加优化的管理制度,能有效地保证高效率的资源配置。
在实际管理项目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管理结构以及组织形式建立最优化的管控措施,并且有效地调动企业内部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形成优化的经营目标。
对于企业的良性发展来说,只有保证企业管理能力的提升,才能提高企业对于制度和机制的践行能力,从而优化企业的实际服务水平,进一步创设更加优化的发展环境,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现状1.理念创新缺失对于国民经济来说,企业的发展是推动整体经济得到进步和优化的前提,而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管理能力的高低是决定整体管理效果和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公司内部控制的决定因素:权变理论为基础的分析【外文翻译】
本科毕业论文外文翻译原文Determinants and consequences of internal control in firms: a contingency theory based analysisMaterial Source:Springer Science+Business Media Author: Annukka Jokipii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tivities, reliability of informa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firms demand adequate internal control. However, several frameworks (COSO, CoCo etc.) assume that the need for internal control varies according to a firm’s characteristics. This concurs with contingency theory, which claims that each organization has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control system by taking into account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This study examines which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firms choose to adapt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whether it results in a more favorable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control by the management. While the compon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have been examined individually in the control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internal control and place it in a broader context. The results, derived from a web-based survey of 741 Finnish firms, indicate that firms adapt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to deal with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and to achieve observed control effectiveness. Also the strategy h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effects on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Keywords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Contingency theory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1 IntroductionIt is generally believed that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reduces risks and helps firms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financial statements and 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Spira and Page 2003). So,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business failures and some widely publicized frauds have encouraged firms to put more emphasis on thei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which are specific to their particular operating environment. Management is under increased pressur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control and to effectively communicate this to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shareholders (Sutton 2006). Reference groups like auditors, suppliers and customers are also interested in internal controls since they may affect long-term confidence in reporting, accountability and in the corporate form of organization (Rittenberg and Schwieger 2001).Despite the fact that internal control is an essential factor affecting the firm, the evidence of the actual performance of an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within the organizational environment is almost non-existent, and the topic relatively unexplored by researchers, as noted by Kinney (2000).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 on internal control has made progress toward developing international control frameworks, but so far the amount of internal control research is limited. Selto and Widener (2004) analyze published research and professional articles and find that there were fewer internal control topics in the management control research literature than in practical literature. Increasing emphasis on the role played by internal control in business (Maijoor 2000), and the lack of existing research, creates new research needs and opportunities.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in company contexts. Even though the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s (COSO, CoCo etc.) present a standardized structure and objectives for internal control, they still advise that the need for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varies according to a firm’s characteristics. However, neither frameworks nor pr ior literature provide an adequate picture of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 firm’s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ontrol system. Therefore, this study utilizes a contingency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desig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study examines relationships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 and presents empirical results from 741 firms in Finland.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dd to the limited internal control research knowledge in several important respects. First, the study presents empirical findings using measurement models for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effectiveness in practice. There are organizations worldwide which have used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s as a foundation for conducting activities. At any rate, there is little evidence about frameworks outside practice, and thus the models deserve more intensive research attention (COSO 1994; Selto and Widener 2004). With a few exceptions (e.g., Stringer and Carey 2002) earlier studies have usually concentrated on particular control elements, such as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D’Aquila 1998), communication(Hooks et al. 1994) or risk assessment (Mills 1997). In this study the internal control concept is examined as a whole in different contexts. Second, the action of contingency theory on internal control has not been examined sufficiently within the prior literature even though that relationship plays a critical role in better understanding internal control within organizations. Third, there is a lack of knowledge about internal control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management. The literature has so far concentrated on the external parties’ view (Felix 1998), although organizing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organization is in fact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the perceptions of the management of the surveyed firms are the focus.Fourth, this study examines important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when focusing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in an organization. The aim is to determine which characteristics are helpful in explaining variations in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However, the model examined, yields different results when examined in a bivariate or in a multivariate setting. Therefore, this paper demonstrates how a contingency approach and SEM technique may be applied to internal control research. Understanding commonal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s and observed effectiveness in alternative contexts make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internal control discussion. Thus, the study provides a means to identify the special needs of different organizations.The rest of the paper is organized as follows. The next section presents a research framework and the following section presents definitions of constructs and the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research questions. The fourth section explains the survey design and measurement of variables. Following that,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using the SEM method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from 741 Finnish firms. The sixth section includes a discussion of the results. The last section ends with the conclusions and limitations of the study.2 Research frameworkControl systems are designed to assi st managers to achieve their firm’s goals and desired outcomes (Chenhall 2003). An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potentially enhances a firm’s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processes, as well as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laws and regulations. In this way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has a critical role to play in a firm’s success. But, as we can see from the practical findings, internal control does not exist in vacuum. The COSO framework (1994, p. 18) statesthat two organizations should not have similar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unless the organizations are identical. The need for, and the specifics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may vary in organizational contexts. This statement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COSO 1994) is analogous to contingency theory that claims that each organization has to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control system by taking into account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see reviews in Chapman 1997; Chenhall 2003; Fisher 1995; Luft and Shields 2003). The contingency approach therefore offers an explanation for the variety of internal control systems found in practice.However, contingency theory constitutes a novel approach to studying internal control and thus, theoretical fundamentals and chosen characteristics are derived from the contingency-based control literature. Consequently, management control is a major control sub-system in organizations which have been the subject of contingency theory research (Collier 2004). The research has mainly focused on the influence of contextual variables on management control system design (for example Langfield-Smith 1997; Chenhall 2003) and in this paper, the literature is reviewed along with an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based on these studies. The aim is to use contingency theory to understand characteristics affecting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s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rather than to elaborate on contingency theory as such.To summarize, this paper examines if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further, whether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will result in a more favorable assessment of effectiveness if applied in alternative contexts.3 Definition of constructs and research questions3.1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According to the broad view of internal control, it covers all aspects of an organization and there was a clear demand for a method of pulling together control concepts to form an integrated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Well-known frameworks (COSO, CoCo, the Basle Framework, the Combined Code and the Turnbull Guidance) include a definition of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and present the component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For example COSO (1994) states that internal control can be judged to be effective when the board of directors and management have reasonable assurances that they underst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entity’s operational objectives are being achieved, the published financial statements are being prepared reliably, and the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arebeing complied with. Therefore, in this study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defined in terms of management’s perceptions of how well these three internal control objectives are met.Similarly, in the frameworks a proper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is described in different terms, but the following five components can be identified:1.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component defines the ethos of an organization and the way it operates. This component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an atmosphere in which people can conduct their activities and carry out their control responsibilities. It creates the overall control culture in the firm.2. The risk assessment component refers to the processes of dealing with the risks that pose a threat to achieving the firm’s objectives. It involves the identification,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relevant risks.3. The control activities component refers to policies, procedures and practices that assure management that the objectives are achieved and the risk mitigation strategies are carried out effectively.4.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ensures that relevant information is identified, captured and communicated in a form and time frame that allows personnel to carry out their du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effectively.5. The monitoring component refers to a process of assessing the quality of control. It covers ongoing and periodical evaluations of the external supervision of internal controls by management or other parties outside the process.In this research these five components define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2 It is stated in the frameworks (e.g., COSO 1994) that in order to have an adequat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these compon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must be presented and function properly. Most of the research in this field focuses on examining particular control elements (D’Aquila 1998; Hooks et al. 1994; Mills 1997). Stringer and Carey (2002) examines all five components but use a qualitative approach and examine the components separately.In this study internal control components and observed effectiveness are used as latent variables in the analysis. It should be noted that the level of analysis is theoretical and specific individual controls or judgments are not the main focus of the study (see for example Felix and Niles 1988; Gadh et al. 1993). Furthermore, the level of analysis in the firms is at the corporate control level as applied by the CEO and other corporate officers (see e.g., Fisher 1998).3.2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refers to an internal pattern of roles, communication, authority and relationships. Chenhall (2003) notes that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remain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understanding the design of internal control. When adopting particular structures, certain kinds of contacts and relationships are encouraged and others discouraged (Emmanuel et al. 1993, p. 52). Otley (1980) suggested that different forms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would require different types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to be provided to enable them to operate effectively. For example, a mechanistic structure (more centralized,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and formalized than an organic structure) may facilitate internal control by reducing the variability and increasing the predictability of work behavior. However, a mechanistic structure may also reduce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due to control loss in multiple hierarchies (Evans 1975) or alienation induced by centralization (Morris et al. 1979). In a centralized organization the decision-making authority sits high up in the structure: the need for monitoring and control activities in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is reduced. Vertically differentiated organizations may have problems with th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component because information has to flow through different levels of the organization (Gosselin 1997).A highly formalized organization has control activities, but a low reliance on formal rules and procedures implies greater personal discretion and a tendency to take more features into account whe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Whitley 1999).3.2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effectiveness is based on the COSO (1994) framework that states that five properly functioning internal control components lead to effective internal control. COSO (1994) further states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in different firms, but does not provide any exact explanation of why these differences exist. Therefore, contingency theory provides an applicable research approach (applied here in internal control) by stating that successfully tailoring a control system to a firm’s characteristics will result in better control effectiveness (Fisher 1998). For example Simons (1987) found that firms with different strategies used their control systems differently and this cause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firm performance. So, by having the observed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as a dependent variable in the model, the adequacy of the control structure in practice can be assessed (e.g., Langfield-Smith 1997).The frameworks state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a subjectivejudgment as to whether there is a reasonable assurance that the objectives of internal control are being met. Managers were the chosen observers of effectiveness in this study for three reasons: first, establishing, evaluating and supervising internal control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 (Krishnan 2005, p. 650). Second, management has immediate and detailed insight into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Changchit et al. 2001, p. 439; COSO 1994). Thirdly, previous studies have mainly concentrated on the view of external parties (Felix 1998) despite the first point above. Thus, our manager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is important area..To reiterate both an internal control framework (COSO 1994) and contingency based literature, presuppose that the need for internal control varies depending on the circumstances, but that the internal control components that are presented and function properly in that particular situation lead to observable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4 Research methodEmpi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through a web-based questionnaire (Jokipii 2006). This method made it possible to efficiently collect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rom numerous firms and make direct contact with management. This was important, because determining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is subjective (Root 1998) and management has current and detailed insight into the operation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ystem (Changchit et al. 2001; COSO 1994). The information collected is not available from archival data used, for example, by external auditors.To check the relevance and the construct of the questionnaire (Diamond 2000; Dillman 2000) it was pre-tested with a small group of academics and CEOs, which resulted in some modifications to the wording and in the presentation of the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consists of three parts (see Appendix 1). The first part includes questions on control variables and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For example the existence of an internal auditor in the firm was used as a control variable; it may hav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internal control (Fadzil et al. 2005). The variables in this part were adapted from earlier studies to enhance the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measures. The second part focuses on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ncludes questions on the components of internal control; that is, the control environment, risks, control activities,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 monitoring. The third part examines management’s evaluations of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and includes questions on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tivities,reliability and timeliness of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and 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4.1 Variable measurementThe structure an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can be described theoretically, but both are difficult to quantify. Following the procedures described in Bollen (1989) the measurement for internal control was based on the control selfassessment (CSA) method, which is an application used in practice (see e.g., Adamec et al. 2002). The questionnaire asks respondents to give their opinions of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effectiveness on a scale from 1 to 7 (1 being totally disagree and 7 being totally agree).4.2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CONTROL) was defined by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adapted from internal control literature: control environment (COEN), risk assessment (RISK), control activities (COAC),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NFO) and monitoring (MONI). The study measures the indicators using 5-item questions and then uses the measures as factors in the latent variable.4.3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was defined on the basis of how well three objectives of internal control defined in the frameworks are met by the firms. The following indicators define the structure of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EFF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activities (EFFI), reliability, completeness and timeliness of financial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RELI), and compliance with applicable laws and regulations (LAW). This study measures the indicators using 4-item questions and then uses the average score as a factor in the latent variable4.4 StrategyTo measure strategy, this paper uses the well-known Miles and Snow (1978) typology. To keep the questionnaire short, the measurement approach used was adapted from the studies by Guilding (1999) and Shortell and Zajac (1990). The respondents received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strategies and they were then asked to select the one which best characterized their organization. The quantitative variables are created with two values corresponding to strategic types; coded as 1 for a prospector strategy and coded as 0 for a defender or analyzer strategy.5 ConclusionThis study focused on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effectiveness by using contingency theory. The present study is among the very few studies that set out toempirically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text and internal control suggested by the frameworks used in practice. Specifically, this quantitative study contributes to the existing internal control literature by scrutinizing the applicability of contingency theory providing a meaningful research approach. It is therefore directly responsive to claims for more research in this area (Selto and Widener 2004; Kinney 2000) where prior studies are mostly qualitative and focus on only one internal control element (D’Aquila 1998; Hooks et al. 1994; Mills 1997; Stringer and Carey 2002). This study developed measurement models for internal control and its effectiveness and used them as latent variables in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The study also uses the SEM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research models. The model is able to predict 9% of an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82% of observed internal control effectiveness. The evidence it gathered upheld some of the research questions but also caused some to be rejected.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t can be stated that a prospector strategy and high perceived environmental uncertainty do matter more in internal control than the other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examined. The sugges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variables in the main model does not hold true in small firms (namely those with less than 50 employees). These results should be viewed in the light of the following shortcomings. First, although considerable care was taken to collect reliable data, measures for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are novel and there is a need to refine and validate them in further research. It would be interesting to examine if studies of other reference groups, for example auditors, give similar results. Second, the examined relationships are tested using crosssectional data. However, if the assessed effectiveness of internal control is low at the moment of measurement, it will probably cause some effect on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future. Without longitudinal data this possibility cannot be conclusively ruled out, and this study does therefore support the premise that any longitudinal studies undertaken are likely to be fruitful. Third, in SEM technique it is not considered that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variables may not be linear or that the relationships exhibit linearity only within a limited relevant range.Despite the above limitations,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enhancing our understanding of internal control in the company context. It empirically shows that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 affect the internal control structure and its observed effectiveness. Additional empirical evidence is required to fully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context on internal control. Therefore, future studies can add to ourunderstanding of the research issue by considering the role of additional contingency characteristics.译文公司内部控制的决定因素:权变理论为基础的分析资料来源: 施普林格科学+商业媒体公司作者:Annukka Jokipii 摘要为了保证活动的效率和有效性,可靠的信息和遵守适用的法律,企业需求严格的内部控制。
企业内部控制练习题(1)
《企业内部控制》练习题一、填空题:1、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
P32、内部控制可划分为三个层次,流程和任务控制、管理控制、公司治理层面内部控制。
每个层次都包括三个部分:控制目标、控制程序和控制绩效。
P123、代理理论认为,股东和管理者都希望建立一种机制达到利益一致,主要的机制有董事会、管理者激励约束、所有者结构等。
P304、外部环境是权变理论研究的基础,对环境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不确定性。
P335、流程风险是因缺乏有效的流程管理而导致的风险,包括生产流程风险、交易流程风险、产品或服务风险。
P476、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P427、常用的风险分析方法有压力测试、风险坐标图法、蒙特卡罗方法等。
P738、财务报表分析法是常用的风险识别方法之一,具体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模型分析法。
P699、彭斯等认为,有两种控制形式与组织规模相关:大型企业常用行政控制系统,小型企业则倾向使用人际关系控制系统。
P6610、控制活动按照控制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控制和非正式控制两种类型。
P8611、内部报告指标体系的设计应当与全面预算管理相结合,并随着环境和业务的变化不断进行修订和完善。
P15312、企业应当建立内部报告的评估制度,定期对内部报告的形成和使用进行全面评估,重点关注内部报告的及时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P15413、任务控制是针对特定的任务设计相应的规则,以保证达成既定目标,包括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业务外包、合同管理、成本与质量控制等。
P18514、预算在组织中的主要作用有两大方面,即资源配置决策和提供控制评价基础。
P20515、董事会监督职能的发挥存在两方面障碍:一是信息不对称;二是道德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VIEWPOINT
内容提要: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二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无论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还是信息披露研究,权变理论基础的,信息技术为手段的研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关键字:权变 内部控制 网络信息
一、研究现状及趋势
内部控制研究和实践中有一种思维,总想找出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事实证明,这种思维是错误的,没有天下统一适用的内部控制。
在这种背景下,权变理论进入内部控制研究。
国外内部控制研究中,权变理论相关视角的研究文献不多。
Stringer和Carey(1995)研究认为,随着组织环境的变化,各项控制要素的重要性也会发生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有两点,一是控制环境的重要性应该得到加强,而控制活动的重要性可能得到降低;二是处于业务流程中的控制活动的重要性得到加强,而附加于业务流程之上的控制活动特别是传统的会计控制手段的重要性得到降低。
1977年,美国通过Foreign Corrupt Practices Act(FCPA),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Mautz ct al(1980)调查研究发现,企业并不是一味的按FCPA的要求建立完好的内部控制,而会考虑内部控制相关的成本效益,根据总成本最低来选择行为方案。
美国内部控制实证研究大量出现在2002年SOX法案实施之后,研究的主题可划分为三个大的方面: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内部控制缺陷的决定因素内部控制缺陷产生的经济后果,披露重大内部控制缺陷的概率与公司业务复杂程度、会计师事务所规模正相关,而与公司规模和盈利能力负相关。
Ashbaugh-Skaife(2005)发现业务比较复杂、近期组织结构发生变动、会计应用风险较大、独立审计师辞职较频繁及用于内部控制建设的资源较少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较大。
Doyleetal(2007)发现,重大内部控制缺陷多存在于规模小、年轻、财务状况差、业务复杂、增长速度快或正在经历重组的公司,公司层面内控缺陷多存在于规模小、年轻和财务状况差的公司,而帐户层面内控缺陷多发生在业务复杂、经营多元化或经营正在快速变化的公司。
国内从权变理论角度来研究内部控制的文献更少。
张先治、张晓东(2004)、朱荣恩、应唯(2004)等发现在所有制企业类型中,国有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较差;金融行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要好于其他行业;规模较大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总体应用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企业。
从研究趋势来说,研究的主题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问题,二是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无论是内部控制有效性研究还是信息披露研究,权变理论为基础的研究已经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内部控制研究方法已经从传统的规范研究发展到实证研究,在实证研究中,已经从案例研究发展到问卷数据甚至公开数据。
二、研究意义
总的来说,证明内部控制受到许多权变因素的影响,没有天下统一适用的内部控制,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形来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
从实际意义来说,本研究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
第一,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
内部控制作为公司治理的关键环节和经营管理的重要举措,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但从现实情况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环境的变化,许多企业管理却松弛、内控弱化、风险频发,资产流失、营私舞弊、损失浪费等问题还比较突出,单纯依赖会计控制已难以应对企业面对的市场风险。
第二,从权变视角来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越来越重要。
近年来,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内部控制相关规范。
有不少的企业和人士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企业只有遵守政府颁布的内部控制规范就可以了,似乎有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内部控制体系。
所以,从权变视角来强调内部控制具有现实意义,使企业知
权变理论基础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基于网络信息视角
文/陈利军
39
视角
道,企业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计和运行本企业的内
部控制。
从理论上来说,以COSO报告为代表的经典文献对内部控制已经有了权威的界定,但是,这些经典文献并没有指出影响内部控制的权变因素及影响方式。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搞清楚影响内部控制的权变因素有哪些以及这些权变因素如何影响内部控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可以丰富内部控制理论。
三、研究拟突破的重点和难点
研究的主题是证明内部控制受到许多权变因素的影响,没有天下统一适用的内部控制,必须根据各单位的具体情形来设计和运行内部控制。
根据这个主题,研究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部分:
1、内部控制要素及控制目标的细分:对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所界定的各内部控制要素做进一步的细分(本课题将对内部控制要素进一步细分得到的构成要素称为内部控制细分要素),以细分要素为基础,分析权变因素对它们的影响。
2、权变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根据现有文献和调查研究,影响内部控制的权变因素可能包括:企业规模、股权特征、行业特征及业务经营特征、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组织模式、数据加工方法、外部法规要求、领导风格、企业文化。
本研究从两个角度来分析权变因素对内部控制的影响,一是权变因素的内部控制细分要素重要性的影响,即在不同的权变因素下,不同的细分要素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性:二是权变因素对内部控制结构的影响,由于企业对内部控制不同要素的信赖程度不同,从而出现不同的内部控制结构,形成不同内部控制结构的原因是权变因素。
3、内部控制效果:分析不同的内部控制结构类型,控制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否存在差异。
根据上述研究内容,预计突破的难题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如何对内部控制要素做进一步的细分,以确定按权变思路来分析的基础;二是找到可能影响内部控制要素重要性的权变因素,并分析它们对内部控制细分要素的具体影响;三是将根据企业对内部控制不同要素的信赖程度不同,将企业内部控制结构区分为不同的类型,在此基础上,找到形成不同内部控制结构类型的权变因素。
参考文献:
1、财政部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通知, 财会编2007第7号。
2、朱荣恩、应唯、袁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上海:上海财经 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
陈利军,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师,研究方向:内部控制。
化管理是以严格的规章制度为依据,将“人性”融入管理,使每一名员工能够在富有“人情味”的管理下,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使得每一项管理目标能够顺利落到实处,从而提高管理水平与管理效率。
其次,要正确掌握人性化管理的方法。
人性化管理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立一套科学且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同时,尊重人的本性,有的放矢地加以引导,塑造员工良好的习惯,营造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利用文化规范行为。
此外,在日常管理中,一句勉励的话语、一个友情的提醒、一次有意义的活动,都是人性化管理方法的体现。
第三,引导员工科学的理解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管理。
俗话说,领导提倡什么,员工就重视什么。
如果对违章现象不加制止,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或者只善意提醒一下就完事,认为这样员工就会对企业感恩,这恰恰背离了人性化管理的本意,使得人性化管理变成了自由化、软性化、甚至变成了任性化管理。
五、结论
所谓“管理无情人有情”,这话很适合在中国讲。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并不是所有东西都必须制度化、理性化就好,中国人是讲人情味的,中国的企业也需要刚柔并济,在理性中多一些感性,在制度中多一些人情关怀。
这同样是对公司老板的考验,你能否管理好不同阶段的员工,直接决定了你的公司能否长久立足。
人性化管理,其实就是让我们都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一下问题。
综上所述,人情管理讲入情入理,而不是无原则搞小圈子、巴结、笼络、拉关系。
适度人情化与制度化管理的密切结合,是人性化管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只有将人情与制度管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调动员工积极性,使企业永葆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余世维,《打造高绩效团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2月第一版
[2] 李剑峰,《组织行为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月 第一版
[3] 戴尔.卡耐基,《人性的弱点》,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年1月第二版
[4] 杰克.韦尔奇,《赢的答案》,中信出版社,2007年7月第一版
[5] 唐骏 胡腾,《我的成功可以复制》,中信出版社,2008年12月 第一版
[6] 董克用,《人力资源管理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8月第二版
[7] 赵慧军,《现代管理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6年7月第三版
[8] 刘同福,《汽车销售经理10件要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1月第一版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上接第38页)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