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大战的新阶段

合集下载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战争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战争

第三次世界大战是什么战争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战争一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潜在的世界大战的威胁也日益增加。

第三次世界大战被许多人视为全球规模冲突的最后一战,具有毁灭性后果。

那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究竟是什么战争呢?背景和原因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和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政治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全球范围内的政治和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是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领土争端以及意识形态差异加剧了世界各地的紧张局势。

2.资源争夺:全球范围内的资源稀缺问题也可能成为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资源的日益枯竭,各国之间为获取有限资源而进行的竞争可能逐渐升级。

3.强权国家之间的冲突:世界上的强权国家间的相互竞争和对抗可能导致局势的恶化。

这些国家拥有大规模军事力量和核武器,并对全球事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因此,任何与这些国家之间的冲突都具有潜在的全球影响力。

4.恐怖主义和非国家主义组织的威胁:随着恐怖主义和非国家主义组织的崛起,全球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

这些组织可能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实施恐怖袭击,从而引发国际冲突。

特点和后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特点和后果将是前所未有的严重和毁灭性的。

以下是可能发生的一些情景:1.大规模破坏: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会引发核战争,导致大规模的破坏和人员伤亡。

核武器的使用将对地球上的人类和环境造成长期的破坏。

2.粮食和水资源短缺:战争导致的基础设施破坏和冲突加剧可能使粮食和水资源短缺。

这将导致全球范围内的饥荒和人道主义危机。

3.经济崩溃:第三次世界大战将导致全球贸易和经济体系的崩溃。

战争的毁灭性后果将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

4.建立新的国际秩序: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会改变国际关系格局,并导致新的全球秩序的建立。

战争后,国际社会将不得不重新评估现有的国际机构和组织,以确保全球稳定和和平。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3.3新民主主义革命(人民版必修一教案.详案.强者无敌)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导入: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统地被迫于1912年宣布退位,人民推翻清王朝的愿望得以实现。

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却最终落到了封建军阀头子袁世凯的手中,中国人民并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农民不愁吃穿、种田不纳粮的愿望也化为泡影。

以农民阶级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运动没有完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主义革命任务,以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辛亥革命也没有实现这一革命愿景,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落到了无产阶级的肩上,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54页,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

【板书】第三课新民主主义革命师:所谓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与旧民主主义革命即相区别又相联系的革命,首先他们的共同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都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革命任务都是反帝反封建。

但是他们又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在领导阶级上的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是无产阶级,指导思想一个是资产阶级自由思想以及三民主义,一个是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革命前途上,就民主主义革命为的是实现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新民主主义革命革命前途是社会主义道路。

新课: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板书】一、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五四运动(1)背景:①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②阶级基础:无产阶级壮大③政治基础:北洋军阀专制统治,阶级矛盾激化(根本)④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传入⑤导火线: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2)经过:第一阶段:1919年5月4日——6月初主力:学生中心:北京第二阶段:1919年6月初——6月底主力:工人中心:上海(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职务,拒签和约)(4)影响: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性质)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④为共产党成立奠定基础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加入协约国一方,对德奥宣战,英美曾许诺个战争胜利后国际上将对中国以大国相对待,所以中国人对一战后召开的“和平会议”抱有很大希望。

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大战的新阶段教案(含解析)

高中历史 专题3 第二次世界大战 3 大战的新阶段教案(含解析)

三大战的新阶段1.三国结成政治同盟(1)原因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它们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际上陷入孤立。

②他们试图打着“反共”旗号,达到互相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结盟: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说明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三国结成军事同盟(1)原因:法国败降后,德、意、日三国进入了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2)结盟: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德国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军事同盟。

3.三国结盟的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教材整理2 苏德战争爆发1.战争爆发(1)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展开代号为“巴巴罗萨计划”的军事行动,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爆发。

(2)影响:它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2.初期战况德军长驱直入,苏军节节失利,遭受严重损失。

3.莫斯科保卫战(1)爆发: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

(2)结果: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

(3)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课中思考] 从军事角度看,苏联在战争初期失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1)战争初期,苏德双方力量对比对苏军不利。

德国控制了整个欧洲心脏地带,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军事资源。

(2)《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使苏联没有做好战争准备,致使苏军在战争初期损失惨重。

(3)战前,苏联建立的“东方战线”,侵犯了一些小国的利益,战争初期一些小国反而支持德国。

教材整理3 日本偷袭珍珠港1.原因(1)日本提出了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并派军侵入法属印度支那,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盾。

(2)美、英对日战略物资的禁运等措施沉重打击了日本。

(3)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案。

2.概况1941年12月7日,日本轰炸了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太平洋舰队,使其丧失战斗力达半年之久。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课件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pp课件
国 ①扩大公共支出: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的开支,增加就业,刺激消费; 内 ②制定经济计划:制定指导性经济计划,避免生产无政府状态,协调发展。 干 ③财政政策调节: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 预 ④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铁路、电力、交通等投资大见效慢的行业)
国 际 ①金融类: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协 ②贸易类:关贸总协定GATT 【1995年改为世界贸易组织WTO】 调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一度较快。
12.00% 10.00%
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年平均增长率对比
9.60%
8.00% 6.00% 4.00% 2.00%
6.70%
5.60%
5.30%
2.90%
3.50%
0.00%
联邦德国
意大利
法国
英国
日本
秩序陷入混乱。
金融崩溃,银行倒闭 失业人数激增,生产下降 国家经济混乱,资本主义信仰危机
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
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
材料:第一个五年计划……据苏联 官方公布的统计数字,第一个五年计划 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了1.3倍,国民 收入增长了86%,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 率提高38%,建成了1500个新企业。
供: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社会保障法》、《公平劳动标准法》社 求:救济金;社保;提供就业、
会救济;兴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
刺激消费
生产关系的新变化-国家宏观调控
【探究】什么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定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指垄断资本和国
家政权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即国家 以“总资本家”的身份直接参与资本 的再生产过程,以其巨大的力量和权 力,对社会经济进行干预和调节。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

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归纳在高一历史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许多必修的知识点,涵盖了各个历史时期和地区。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1. 古代史知识点1.1 原始社会:人类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1.2 奴隶社会:古代文明的兴起,如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古代文明等。

1.3 封建社会:古代中国的封建制度、夏、商、周等朝代的兴衰等。

2. 中世纪史知识点2.1 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西欧中世纪的兴起:封建制度的确立、教会的影响等。

2.2 东罗马帝国和伊斯兰教的兴起:东罗马帝国的文化传承、阿拉伯帝国的扩张等。

2.3 欧洲的封建制度:封建领主和农奴的关系、骑士文化的形成等。

3. 近代史知识点3.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新大陆的发现、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路德改革等。

3.2 宗教战争和维斯特伐利亚体系:三十年战争、维斯特伐利亚条约等。

3.3 英国、法国、美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英国的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等。

4. 现代史知识点4.1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及其背后的原因等。

4.2 冷战与东西方对抗:苏联与美国的意识形态对立、冷战局势等。

4.3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全球化的发展、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国际合作与竞争等。

通过对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的归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

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不仅有助于我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更能提升我们对历史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总结起来,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主要包括古代史、中世纪史、近代史和现代史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历史的演变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世界以及我们自身的处境。

历史是一面镜子,能够让我们从中看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轨迹,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因此,在学习高一历史必修知识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多角度地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历史的发展和启示。

在机械化战争形态与发展历程中的规律

在机械化战争形态与发展历程中的规律

在机械化战争形态与发展历程中的规律在机械化战争形态与发展历程中的规律1. 机械化战争的定义与特点机械化战争是指通过机械化装备,尤其是坦克和自行火炮等军事装备的运用,以及大规模的协同作战方式,来实现战争目标的一种战争形态。

机械化战争具有速度快、火力强、机动灵活等特点,对于现代战场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2. 机械化战争的发展历程2.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机械化战争初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坦克作为机械化战争的重要装备首次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战场格局。

英国坦克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的索姆河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引起了各国的关注和重视。

随着技术的进步,机械化战争开始进入了实质性的发展阶段。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机械化战争巅峰与转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机械化战争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德国的闪电战战术通过机械化装备的高速机动和集中突击,迅速击溃了波兰、法国等国家的防线,展现了战略上的压倒性优势。

然而,随着苏联的反击和盟军的逐渐恢复,机械化战争开始出现转折。

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中,苏联红军成功地运用装备和兵力的优势,击败了德国的机械化部队,为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2.3 冷战时期的机械化战争理论和实践冷战时期,机械化战争的理论开始不断完善。

美国的装甲兵理论和苏联的机械化兵理论都对机械化战争的发展和实践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大规模的军事演习和对抗,两个超级大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随着导弹和航空技术的发展,机械化战争也逐渐向全面战争发展。

3. 机械化战争形态与发展规律3.1 技术变革与战争形态演变机械化战争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技术变革与战争形态演变的相互作用过程。

随着新技术的出现和应用,机械化战争的方式和手段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和无人系统的应用,将会对机械化战争产生深远的影响,形成新的战争形态。

3.2 综合能力与战场制胜机械化战争的综合能力是决定战场制胜的重要因素。

除了装备的先进性之外,军队的组织、训练、指挥和保障等方面也至关重要。

选修3.3 美苏“冷战”、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选修3.3 美苏“冷战”、局部战争及和平与发展

美苏冷战的评价 【例1】(2011·浙江文综·T39)今年是苏德战争爆发70周年, 苏联解体2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事年表
1939年8 苏德签订互不侵 月23日 犯条约
1945年 8 月8 日
苏联对日宣战
1939年9 第二次世界大战 苏共第19次代表会 爆发 月1日 议,首次提出“人 1988年 道的、民主的社会 1941年6 苏德战争爆发 6~7月 主义”,“公开性、 月22日 民主化和社会主义 1942年1 《联合国家宣言》 意见的多元化” 签署 月1日
不可能登上月球„„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91年9月9日)
(1)根据大事年表提到的历史事件,分析苏联对第二次世界大 战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联系所学知识,概括学术界是怎样评价“美 苏冷战”的。
(3)从思想、社会和政党政治三个方面,分析戈尔巴乔夫的政
治改革是如何导致苏联解体的。
【解题分析】本题以苏联为中心线索,着重考查了苏联对二战的
趋于消失。
(3)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 经济力量支持。
【史论要旨】在海湾战争中,高技术、空中力量起到了举足轻 重的作用,高技术战争使得经济因素在国际斗争中的地位和作 用上升,也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军事革命。
3.影响 (1)给伊拉克和科威特两国人民带来灾难。 (2)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向传统的战 争观念提出了挑战。
B.世界经济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
C.阿拉伯国家采取有效措施联合斗争 D.美国实行了供给学派和货币学派的主张
【解题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困境的重要
原因是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中东国家团结
一致,以石油为武器,对支持以色列的美国等国家实施禁运,引 发了一场经济危机。此时美苏争锋中美国处于劣势,但并不是美 国无法保持与苏联竞争的势头,A项错误;二战后,世界经济就 开始朝着区域集团化方向发展,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与美

二战中的战争进程

二战中的战争进程

二战中的战争进程二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全球冲突之一,它在1939年至1945年期间影响了世界各地的国家和民族。

本文将讨论二战期间的战争进程,以及对战争结果产生深远影响的一系列重大事件。

第一阶段:战争爆发与战线扩张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这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

接下来,欧洲大陆上的战线迅速扩张。

1939年至1940年初,德国相继占领了波兰、挪威、丹麦、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等国家,令希特勒的势力范围迅速扩大。

随着德国闪电战战术的成功,英国成为其中最后的防线。

但在1940年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后,英国保存实力,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第二阶段:重大转折与苏德战争1941年,战争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6月22日,德国发动了对苏联的入侵,苏德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欧洲战局。

由于苏联拥有庞大的资源和人口优势,他们能够顶住德国的进攻,并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赢得了重要的胜利。

苏德战争的爆发改变了战争的全局格局,并迫使其他盟军建立对德国的新战略。

此时,德国开始感到了横亘在东方的巨大障碍。

第三阶段:重要的太平洋战场在欧洲的同时,太平洋地区也发生了重要的冲突。

1941年12月7日,日本突袭珍珠港,使得美国对日宣战并卷入战争。

太平洋战场的战斗异常激烈,涉及到了日本、美国、中国和其他许多太平洋地区的国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平洋战场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战役,包括中途岛海战、关岛战役和冲绳战役等。

这些战役的结果对于整个战争的进程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四阶段:盟军反攻和战争结束随着战争发展,盟军逐渐开始反攻。

1944年,在欧洲,盟军于诺曼底登陆,此时西线战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德军的败局开始浮现。

在东线,苏联红军从1943年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开始向西推进,迅速解放了东欧国家。

1945年,盟军进一步加强对德国的攻势,最终导致了德国的投降。

同年8月,美国向日本投掷了两颗原子弹,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终结了战争。

结论二战的战争进程可分为多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重要事件。

战争 发展历程

战争 发展历程

战争发展历程
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常见的一种冲突现象,其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原始战争
原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形式,主要发生在人类社会初期。

当时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如食物、水源以及领土。

原始战争的特点是规模较小,持续时间较短,使用的武器和战术也较为简单。

第二阶段:古代战争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战争逐渐从原始的部落冲突转变为更为复杂的古代战争。

这一阶段的战争往往是由国家或帝国之间的冲突引起的,目的包括领土扩张、资源控制以及政治权力争夺等。

古代战争的规模加大,战争中的战术和武器也开始多样化。

第三阶段:近代战争
近代战争是指发生在17世纪到20世纪的战争。

这一阶段的战争受到了科技和工业革命的影响,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武器装备和战术也不断升级。

近代战争的特点是战争目标更加多元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

第四阶段:现代战争
进入20世纪以来,战争形态进一步演变为现代战争。

现代战
争的特点是技术高度发达,信息化程度更高,战争方式更加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陆海空军战争,现代战争还涉及网络攻击、情报战、心理战等多个领域。

第五阶段:未来战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正在逐渐由传统战争向非传统战争转变。

未来战争的特点可能包括人工智能、机器人战争、太空战争等新兴领域。

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仍然不确定,但无论如何,战争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将依然重大。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划分

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划分

抗日战争防御阶段:1937.7 —1938.10淞沪会战1937.8【国民党】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军队最多)、战斗最惨烈的战役.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太原会战1937.9【国民党】太原会战是八年抗战中,华北规模最大的一次对日会战。

从此国民革命军在华北的正规战争宣告结束.平型关战役1937.9【共产党】以八路军取得胜利告终。

此次战役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从而高长中华人民的反侵略志气,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徐州会战1938.1【国民党】台儿庄大捷最为著名,因围歼日军一万余人,史称之为台儿庄大捷.台儿庄大捷1938.3【国民党】此次大捷是中华民族全面抗战以来,继平型关大捷等战役后,中国人民取得的又一次巨大胜利。

鼓舞了全民族的士气,灭了日本侵略者的威风。

消灭了日寇大量有生力量.武汉会战1938.6【国民党】是整个抗日战争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庞大(动员百姓,影响最广)和最出名的战役。

战争转入相持阶段.相持阶段:1938.10—1944.1百团大战1940.8【共产党】百团大战是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八路军与日军在中国华北地区发生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人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

百团大战严重地破坏了日军在华北的主要交通线,收复了被日军占领的部分地区,粉碎了日军的“囚笼政策”,给了侵华日军以强有力的打击,推迟了日军的南进步伐。

百团大战对坚持抗战、遏制当时国民党妥协投降暗流、争取时局好转起了积极作用,进一步鼓舞和增强了全国人民夺取抗战胜利的信心,用事实驳斥了国民党顽固派对共产党、八路军“游而不击”的诬蔑,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反攻阶段:1944.1 —1945.8。

联合国定义第三次世界大战

联合国定义第三次世界大战

联合国定义第三次世界大战前言近年来,全球政治形势不断紧张,国际关系日趋复杂。

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对于是否会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担忧日益增加。

在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下,联合国作为国际事务的监管机构,必须对第三次世界大战进行定义,以便更好地应对和预防可能的冲突和灾难。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定义根据联合国的定义,第三次世界大战是指全球性的武装冲突,各个国家之间广泛参与,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这场战争的规模超出任何局部冲突,它会涉及到多个大国及其盟友的军事力量和资源。

此外,第三次世界大战还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核武器使用,带来严重的生态和环境破坏。

联合国强调,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同于过去两次世界大战,它是基于全球性地缺乏战略稳定和国际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爆发的,这种动荡可能源于经济、政治、宗教、领土争端等多个方面的原因。

因此,预防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关键在于推动全球各国建立起和平稳定的国际关系和合作。

联合国的角色和责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多边组织之一,联合国肩负着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使命。

在面对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威胁时,联合国必须承担起以下角色和责任:1.促进国际合作:联合国应推动各国通过对话、协商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避免利益冲突升级为武装冲突。

通过国际合作,联合国可以制定共同的规则和准则,增加相互间的信任和理解。

2.维护军控与裁军:联合国应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军控和裁军努力。

特别是在核武器防扩散和核裁军方面,联合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促使各国签署和遵守相关国际协议。

3.提供人道援助: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联合国将面临巨大的人道主义危机。

联合国应协调全球资源,提供及时和有效的人道援助,确保人们的基本需求和安全受到保护。

4.维护国际法和人权:联合国应坚决维护国际法和人权的原则。

在战争时期,联合国应确保战争行为符合国际人道法和国际人权法规定,保护平民免受不必要的伤害和虐待。

5.促进和平重建:如果第三次世界大战结束,联合国应发挥重要作用,促进战后的和平重建。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

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引言战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战役则是战争中的重要环节。

在世界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战役在战争胜利的同时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聚焦于三大战役,并探讨它们的历史意义。

一、巴格拉季昂战役巴格拉季昂战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是苏联红军和纳粹德军之间的一场决定性战役。

双方在1943年7月至8月进行了激烈的战斗,苏联红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1.1 战役背景在战役之前,纳粹德军在东线战场上反复获胜,逐渐掌控了大片领土。

苏德战争进入了一个危险的阶段,苏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威胁。

1.2 战役过程红军经过艰苦的准备和组织,采取了巧妙的战术,展开了一系列进攻行动,最终成功地打败了纳粹德军。

巴格拉季昂战役被誉为二战东线战场上最重要的战役之一。

1.3 历史意义巴格拉季昂战役的胜利使得纳粹德军失去了对苏德战争的主动权。

它不仅挫败了纳粹德军的进攻行动,也成为了苏联红军在东线战场上反攻的起点。

此次战役的胜利不仅为红军提供了物质基础,更重要的是提高了红军士气,彻底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巴格拉季昂战役为战后的欧洲格局奠定了基础,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滑铁卢战役滑铁卢战役发生于1815年,是拿破仑在统治法国百日王朝中的最后一场战役。

这场战役发生在比利时境内,拿破仑的法军与英联军和普鲁士军队展开了激战。

2.1 战役背景拿破仑曾经统一了欧洲大陆,并且对英国构成了威胁,但最终他的野心和军事扩张使得英国和其它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并发动了一系列反法联军的战争。

2.2 战役过程滑铁卢战役是拿破仑军事生涯中最著名的战役之一。

在这场战役中,拿破仑的法军不敌英联军和普鲁士军队的联合攻势,最终拿破仑被击败并流亡。

2.3 历史意义滑铁卢战役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的崩溃,也是欧洲重塑格局的重要一步。

拿破仑的失败为欧洲带来了相对长期的和平,也促进了欧洲各国的政治稳定和经济繁荣。

此次战役的历史意义在于结束了一个帝国的统治,并为欧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机遇。

初三历史世界两次大战的影响

初三历史世界两次大战的影响

初三历史世界两次大战的影响两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这些影响,并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经济影响1. 战争经济的崛起:两次世界大战推动了军事工业的发展,使得战争经济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战争期间,各国都大量增加了军费开支,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扩张。

生产军需品和武器的需求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快速增长。

2. 计划经济的兴起:为了有效管理战争经济,各国相继采取了计划经济的措施。

政府通过统一调度和资源配置,以满足战争的需要。

这种经济体制在战后很多国家继续实施,并成为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经济模式。

3. 经济危机和重建:战争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破坏,许多国家陷入了经济危机。

然而,战后也出现了大规模的经济重建。

战后几十年间,各国通过扩大工业生产和重建基础设施,逐渐实现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二、政治影响1. 权力重心的转移: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欧洲的霸主地位逐渐减弱,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

这种权力重心的转移导致了冷战时期的对立和竞争。

2. 国际组织的建立:为了避免类似战争重演,国际社会成立了许多国际组织,如联合国和北约等。

这些组织的成立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协商解决冲突,维护和平与稳定。

3. 殖民地解放运动的兴起:战争加剧了殖民地人民的觉醒和斗争意识,许多国家纷纷争取独立和自主权。

战后,亚非拉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走向独立。

三、社会影响1. 人口变动:战争期间,大量人员被动员参战,导致许多家庭分离,产生了难以估计的人员伤亡。

战后,人口迁移现象普遍存在,难民问题成为世界的重要社会问题。

2. 意识形态的冲突: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等极端意识形态泛滥,对世界造成了严重危害。

战后,民主和共产主义成为世界意识形态的两个主要对立面,冷战的持续推动了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对抗。

3. 科技进步的加速:战争促进了科技水平的飞跃。

战争时期,军事技术的发展迅速,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对科技进步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军事理论(西安交大版)2018

军事理论(西安交大版)2018

军事理论〔西安交大版〕---章节测验题及答案①信息化战争1.1新军事变革的兴起与我军现状1.【单项选择题】对新军事变革认知的产生主要是由于〔C〕的爆发。

A、科索沃战争B、两伊战争C、海湾战争D、冷战2. 【单项选择题】我军现阶段处理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正确方式是〔C〕。

A、以机械化为动力,以信息化为目标B、以信息化为动力,以机械化为目标C、以机械化为根底,以信息化为主导D、以信息化为主导,以机械化为根底3.【单项选择题】在“四次军事变革〞理论中,不包括〔B〕军事变革。

A、金属化B、战术化C、机械化D、信息化4. 【判断题】1999年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美国轰炸机炸毁。

〔对〕1.2 新军事变革概述1. 【单项选择题】新军事变革的要素不包括〔D〕。

A、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B、军事理论和战略战术C、军队的组织结构和编制体制D、军队的外部交流和国际环境2.【单项选择题】中国提出的高技术开展方案被称为〔C〕。

A、721方案B、942方案C、863方案D、608方案3. 【单项选择题】新军事变革的内容中,军队结构的变革强调指挥结构需要向〔D〕指挥结构转变。

A、倒金字塔状B、线型C、树状D、网状4.【判断题】新军事变革的核心是使工业时代的机械化战争经过高技术战争阶段转化为信息时代的信息化战争。

〔错〕5.【判断题】新军事变革形成的外因主要是冷战结束,世界大战爆发的可能性减小,各种规模的战争都在不断减少。

〔错〕1.3信息、战争与信息化战争1.【单项选择题】我们现阶段处于〔B〕信息革命。

A、第四次B、第五次C、第六次D、第七次2.【单项选择题】第二次信息革命的标志是〔B〕的产生。

A、语言B、文字C、印刷术D、计算机3.【单项选择题】信息化战争强调的七维战场空间不包括〔C〕。

A、电磁B、网络C、舆论D、认知4.【判断题】“信息〞一词尚没有公认的定义。

〔对〕1.4战争形态的演进1. 【单项选择题】信息化战争正式来临阶段的第一场代表性战争是〔D〕。

3.3 和平发展 时代主题 -教案

3.3 和平发展 时代主题 -教案
②、经济全球化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教师活动:这又说明经济全球化还带给了人类什么呢?
(学生活动:认真思考,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文明的进步,经济的腾飞的同时,还带来了灾难。于是有人把经济全球化比作一把“双刃剑”,以说明对世界同时带来的两种截然相反的影响,告诫我们要全面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重点
难点
1.重点:(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2.难点: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教学方式
多媒体教学、情境体验法、讲授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利用教材62页的“探究园”中的“世界和平与发展形势的变化”导入。过程:
第一步:播放电影《珍珠港》中一段视频。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性的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
(一)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
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2)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二)中学生应该怎样做?
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①生产全球化
教师活动:你还知道哪些产品是由许多国家共同生产的?
(材料):贴上“日本制造”销售的SONY:芯片——美国,外壳——印度,部分零件——韩国,组装——马来西亚
波音747飞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近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000多家小企业。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

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历程1. 起源阶段(19世纪初-20世纪初)装备制造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在这个阶段,工业技术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对各种装备的需求,如纺织机械、矿山设备、农业机械等。

装备制造业起初是以手工加工和小规模的工坊生产为主,尚未形成现代化的规模化生产体系。

2. 工业化阶段(20世纪10年代-20世纪70年代)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装备制造业开始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大规模的战争需求促使装备制造业转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生产模式,大量的工厂涌现并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体系。

工业化进程中的科学技术进步也为装备制造业注入了新的动力,各种新的材料和工艺技术得到应用,提升了装备的质量和性能。

3. 现代化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装备制造业迈入了现代化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技术创新的推动科技的快速发展催生了装备制造业的技术创新。

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使装备制造业实现了数字化、智能化和灵活化生产,大大提高了装备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3.2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现代化阶段,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开始发生重大变革。

随着科技进步的推动,传统装备的更新换代速度加快,高新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成为行业的重点。

装备制造业与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等产业的融合趋势明显,为装备制造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3 国际竞争的加剧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装备制造业面临着全球竞争的压力。

各国纷纷加大在装备制造领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为争夺市场份额进行激烈竞争。

这也推动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逐渐成为全球装备制造业的重要角色。

4. 展望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兴起,装备制造业将继续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概念已经成为行业的热点话题。

装备制造业将更加注重研发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努力成为全球领先的装备制造业大国。

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大全

历史知识大全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见证,我们通过了解历史,可以更好地了解过去、认识现在、展望未来。

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历史知识大全,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全面地认识世界的变迁。

1. 古代史1.1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是人类历史的最早阶段,起初人类只能使用石头和木棍等简单工具。

经过漫长的时间,人类逐渐掌握了火的利用。

1.2 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旧石器时代之后的阶段,人类开始制作石器、陶器等较为复杂的工具,农业的发展也为社会的进步奠定了基础。

1.3 先秦时代先秦时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涵盖了夏、商、周三个朝代。

孔子、老子等众多思想家在这个时代创立了不同的学派。

2. 中世纪史2.1 欧洲封建制度中世纪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封建制度是该时期的主要特征。

封建领主掌握着土地和军事力量,农民和佃农则需要向领主支付地租或服劳役。

2.2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中世纪欧洲西方基督教国家为了收复圣地耶路撒冷而发动的一系列军事行动。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最终未能完全实现目标。

2.3 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源于意大利的思想文化运动,强调人文主义和古典艺术的复兴。

这一运动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近代史3.1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它标志着人类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

蒸汽机、纺织机等发明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工业化进程。

3.2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涉及众多国家和地区。

这场战争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也给世界格局带来了重大变化。

3.3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冷战是二战后苏联与美国等西方国家之间的对抗,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格局的重塑。

4. 当代史4.1 世界各大战争与革命二战、越战、阿富汗战争等都是当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它们改变了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格局,带来了无数的人员伤亡和社会动荡。

4.2 互联网的兴起与信息时代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信息传播更加方便快捷,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等方式联系。

论高虎脑战役及其不可低估的意义

论高虎脑战役及其不可低估的意义

论高虎脑战役及其不可低估的意义【摘要】高虎脑战役是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战役,对中国古代军事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战役过程中,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对抗,最终高虎脑取得了胜利,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

这场战役不仅在军事上有着重要意义,还影响了后世的军事思想和战争策略。

高虎脑战役的胜利为中国古代军事史增添了光辉篇章,在历史地位上也占据重要位置。

通过对这场战役的回顾与总结,我们可以看到其中蕴含的许多现代战争的启示,以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高虎脑战役的重要性和历史意义不容忽视,对于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发展和战争史具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高虎脑战役、背景、重要性、战役过程、军事意义、影响、现代战争、启示、历史地位、结论、历史意义、后世启示1. 引言1.1 高虎脑战役的背景高虎脑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

背景是在楚汉战争期间,汉王刘邦派遣大将高昌率领军队攻打楚国都城郢都,楚国派出名将虎脑进行抵抗。

虎脑是楚国的一位军事才华横溢的将领,以机巧狡猾著称,曾多次击败敌军。

高昌作为汉军的主要将领,也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两位将领之间的较量备受关注。

在郢都城外,高昌率领的汉军在攻城的过程中遭遇到楚军的激烈反击,大战一触即发。

双方经过多次激烈交锋,高昌巧妙运用兵法,加强部队协作,最终在高虎脑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成功攻破了郢都城,楚国溃败。

高虎脑战役以汉军的胜利告终,对于楚国和汉国的战局产生了深远影响,也在中国古代军事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1.2 高虎脑战役的重要性高虎脑战役的重要性在我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改变了当时的战局,更对后来的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虎脑战役展现了中国古代军事指挥官的智谋和勇气,为后世政治家和军事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此战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胜利本身,更在于其所带来的历史意义和启示。

高虎脑战役的重要性还在于其战略价值,对当时政治军事局势的影响以及对后代人的启示。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学案人民版选修3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三大战的新阶段学案人民版选修3

三大战的新阶段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要战役等史实,相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向成功之门的。

了解苏德斗争和太平洋斗争爆发的过程;分析斗争初期苏军失利的缘由。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的过程,分析其形成的缘由及影响。

通过二战的不断扩大和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分析各国对法西斯看法的变更。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1.缘由:一战后三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有很多相像之处,它们试图打着“反共”的旗号,达到相互支持、扩大侵略的目的。

2.过程(1)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形成,标记着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署了《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大到军事同盟。

3.影响: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斗争一步步扩大,相继爆发了苏德斗争和太平洋斗争。

[特殊提示] 法西斯国家结盟的缘由在于它们在对外扩张过程中有共同的利益要求;法西斯国家为了麻痹西方大国,打出了“反共产国际”的旗号。

二、苏德斗争爆发1.斗争爆发:1941年6月22日,德军对苏联发动突然攻击,苏德斗争爆发。

它标记着其次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了。

2.莫斯科保卫战(1)概况:1941年10月初,德军进攻莫斯科,苏联开展莫斯科保卫战,至1942年初,苏军取得成功。

(2)影响:莫斯科保卫战使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标记着“闪电战”的破产。

[特殊提示] 莫斯科保卫战是苏德斗争中一次特别重要的战役,这场战役重创了德军,粉碎了德军“不行战胜”的神话,极大地鼓舞了苏联红军的士气。

这场斗争也把苏德斗争拖入了长久战,这对德国是特别不利的。

三、日本偷袭珍宝港1.背景(1)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口号,加剧了日本与英、美等国的冲突。

(2)美、英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冻结资产等措施,日本确定同美国开战。

(3)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提出了偷袭珍宝港的方案,得到日本御前会议的批准。

3.3新民主主义革命

3.3新民主主义革命

3、中共“二大”
(1)内容: 中心任务:制定民主革命纲领(最低纲领)
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 正的民主共和国。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2)意义:
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 领,为中国革命指明方向。
一、中共一大和二大制定的革命纲领之间有什么关系? 1、二大最高纲领和中共一大纲领基本一致,本 质上都是社会主义革命纲领。 2、二大最低纲领是中共结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提出来的,属于民主革命的纲领。 3、一大并未正确认识国情,二大认识到了,并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 二、二大纲领实际上还隐藏着一个什么重要问题?
3、经过
阶段 第一阶段 时间 1919年5月4 日~6月5日 中心 北京 主力 学生 斗争形式 学生集会、 游行、罢 课
经 过
第二阶段
6月5日~6月 底
上海
工人罢工、 工人阶级 商人罢市、 学生罢课
口号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 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结 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和约上签 果 字,取得初步的胜利
(3)意义:
①标志着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
②国民革命兴起。
两只老虎
目的
2 、高潮—北伐战争国民革命歌
1 2 3 1 |1 2 3 1 | 3 4 5 -| 打倒……推翻…… 统一…… 打倒列 强,打倒 列 强, 除军阀, 3 4 5- |5 6 54 3 1 | 5 6 54 3 1|
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纲:1.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新民主主义革命 考纲解读: 1. 简述五四运动的导火线、主要成果和历史意义; 2. 了解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的召开及其意义; 3.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国民革 命、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及其意义、土地革命的作用、红军 长征及其意义、遵义会议及其意义、全民族抗战、全面内战 爆发和粉碎国民党军队进攻、三大战役的名称及意义、渡江 战役的作用;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4. 体会先进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来的历 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体会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的革命 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5.理解八七会议的召开和会议内容;知道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 成立及其意义;知道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大战的新阶段
课程标准 教材研读学案 三 要点轻巧突破 经典例题探究
速效提能演练
课程标准
了解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和各大战场重
要战役等史实,认识反法西斯国家是怎样通
向胜利之门的。
教材研读学案
一、德、意、日正式结成军事侵略同盟 1.初步结盟 (1) 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受到了很大 制约,日本和意大利的争霸野心遭受了一定的 挫折,而经济危机之后的扩张行为使它们在国 孤立 际上陷入________ 。 反共 (2)目的:试图打着“_______”的旗号,在不引 起英、美等国敌意的情况下,达到互相支持、 扩大侵略的目的。
要点轻巧突破
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 1 .根本原因:美日在亚太地区争夺上的矛盾由来 已久,日本在华盛顿体系下对亚太地区的侵略受到 了压制,对华盛顿体系非常不满。 2 .直接原因:美、英、荷等国对日本实施贸易禁 运,禁止向日本出口钢铁、石油等战略物资。 3.有利条件 (1)希特勒在欧洲胜利进军,英法等大国自顾不暇。 (2)美国毫无防备,发动战争易取得战争主动权。
(3)概况:1937年,意大利加入德、日 反共产国际协定 《___________________ 》,柏林—罗马—东京三 国轴心形成,三国结成了政治同盟。 2.正式结盟 (1)背景 ①随着德国在欧洲的大肆扩张,日本提出了“不 要误了公共汽车”的口号,决心趁机解决“中国 南进 问题”,同时实施________ 战略,夺取英、法、 荷等国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
③1941年8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发表了 大西洋宪章 》,表明彻底摧毁纳粹暴政的决 《_____________ 心,并提出了战后世界格局所赖以建立的一系列 进步的、民主的原则。它的发表,对促进世界反 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起到了积极作用。 (3)1942年元旦,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 华盛顿 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_________ ①内容: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 、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 战或媾和。
定了基础。 (2)苏德战争爆发后步伐加大 ①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认识到德国入侵苏联是 称霸全球 的前奏。丘吉尔发表广播演说,表 其 __________ 示要给予苏联力所能及的一切援助。 租借法案 》扩大到苏联,这 ②美国则宣布把《___________ 表明苏、英、美在政治、经济和军事领域内正在 逐步走向联合。
【思维升华】 “柏林—罗马—东京”三国轴心是 侵略性的军事政治集团,标志着法西斯轴心国侵 略集团的形成,加强了法西斯国家在对外侵略扩 张中的合作,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
二、苏德战争爆发和日本偷袭珍珠港 1.苏德战争爆发 (1)爆发 1941年6月22日,德国按照“巴巴罗萨计划”向苏 联发动了突然的全面进攻,二战进一步扩大。 (2)战况 ①德军分三路发起进攻:北路攻打苏联波罗的海 列宁格勒 ;中路沿明斯克、斯摩棱斯克 沿岸和__________ 莫斯科 ;南路夺取乌克兰。苏军在战 一线进攻_________ 争初期遭到了严重损失,但苏联军民不畏强暴, 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卫国战争。
速效提能演练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点此进入课件目录
谢谢使用
条 理 作 答
(1)《永久中立法》规定美国不得向任何交战国出 售武器。1939年新中立法,规定可以向英国和法 国出售武器,条件是现款购买,自行运输。1941 年《美国租借法》规定可以向对美国国防有重大 作用的国家租借军需物资。(2)材料1形成于绥靖 主义盛行时期,客观上纵容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材料2提及的法案形成于纳粹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有助于反法西斯战争。材料3形成于法国 溃败,法西斯国家取得重大军事胜利,美国的安 全受到威胁时,对战胜法西斯起了重大的作用。
度支那,占领了向东南亚进一步扩张的桥头堡。 ②日本的侵略加剧了日本与美、英等国之间的矛 石油 等战略物 盾,美国采取了对日禁运钢铁、 ______ 资和冻结日本在美资产等措施,英国紧随其后采 取了一致行动。 ③遭受沉重打击的日本决定与美国开战,日本联 山本五十六 提出了偷袭珍珠港的方 合舰队司令____________ 案。1941年11月,日本御前会议决定12月初对美 开战。
经典例题探究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美利坚合众国参议院、众议院集会于国 会,决议如下:„„任何时候,总统发现在两个 或两个以上的外国中间,有战争状态存在,总统 立即将该事实予以宣布,宣布以后凡以军械、军 火、或战备,自美国之任何地方输出、图谋输出
、或主使输出,而运至公告所列举
之任何一个交战国,或运至中立国以备转运之任 何交战国,或运至任何供该交战国利用之中立国 者,均为违法。 ——《永久中立法》(美国国会1937年4月29日通 过) 材料2:总统的首要任务,还是废除中立法禁运条 款。1939年9月21日,他请求国会召开特别会议, 力争废除此条款。他的论点仍是维持美国中立, 因为他持有当时流行的看法:只要英法获得武器 ,它们就能打败德国„„国会经过一个月争论后 通过,总统于1939年11月14日签署。 ——A· 林克等《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条件及特点 1.条件 (1)法西斯的侵略威胁到各国的利益和安全,世界各 国人民同法西斯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局部的反法西斯战争先后失败,严峻的形势迫使 反法西斯力量逐渐从分散走向联合。 (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遭到进攻,特别是太平洋 战争的爆发,美国开始转变中立态度。 (4)美英合作,奠定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基础。 (5)苏德战争爆发,苏联成为抗击德国法西斯的重要 力量,对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起了直接推动作用。
针对训练2 二战期间,中、美、英、苏等不同社 会制度的国家能结成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根本原 因是( ) A.绥靖政策的破产 B.国际会议的促成 C.战略上的配合 D.面临共同的敌人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 力。C是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之后的影响。A、B是 具体原因,D是根本原因,揭示了当时的主要矛 盾是世界人民与法西斯的矛盾,从而促使不同社 会制度的国家也开始走向联合。
材料3:总统可以在他认为对国防有利的情况下, 随时授权陆军部、海军部或政府的其他一切部门 ,在他们的管辖下,为那些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 有重大作用的一切国家的政府在军火厂、工厂和 造船厂生产一切防御品(即各种武器和军需物资); 或在资金允许的范围内,或由国会随时批准的合 同,或两者兼有,为这些国家的政府采购一切防 御物品。 ——《美国租借法》(美国国会1941年3月11日通 过)
②德国在对英空战失利后,感觉到美国对大战的 态度日益明朗,为了顺利实施进攻苏联的计划, 远东地区 扩大战争,借此牵制 德国希望日本在___________ 英国的兵力,同时使美国的注意力转向亚洲。 (2)概况: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签署《德意 军事 日三国同盟条约》,由政治同盟扩展成为 ______ 同盟。 (3)影响:法西斯的侵略战争一步步扩展,相继爆 发了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
(2)战况 ①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向停在珍珠港内的美国 太平洋舰队 发起袭击,日本共击沉、重创、击 _____________ 伤美国大型舰只19艘,使美国损失飞机311架,美 国太平洋舰队遭受重大损失。 参众两院 迅速通过了对 ②珍珠港被袭后,美国 __________ 日宣战议案,太平洋战争爆发。此后,对日宣战 的还有中、英等二十多个国家。 (3)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真正具有世界规模 的战争。
针对训练1 二战期间,太平洋战争爆发的最主要 原因是( ) A.日本推行大东亚共荣圈计划 B.美、日在亚太地区的矛盾激化 C.美英等国对日实行贸易禁运 D.日本为了配合德国进攻苏联 解析:选B。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太平洋战争爆 发的历史背景。太平洋战争以日本偷袭珍珠港为 标志,是美、日在亚太地区矛盾不断激化的产物 ,故B项符合题意。
②1941 年 10 月 , 德 国 集 中 力 量 发 动 了 代 号 为 台风 “________”的大规模进攻,斯大林发出了“消 灭德国占领者”的号召,苏联军民展开了悲壮的 莫斯科保卫战。 ③1942 年初,莫斯科保卫战取得胜利,德军遭到 了沉重打击,标志着“闪电战”的破产。 2.日本偷袭珍珠港 (1)背景 ①德国侵占西欧后,日本提出了建立 大东亚共荣圈 “______________西斯联盟的建立 1.原因 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的爆发,促使反法西斯各国 逐渐走向联合。 2.过程 (1)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促使国会通过了 租借法案 《____________ 》,向英国提供了大量急需的武器 和物资,美国海军还对大西洋西部航线进行全面护 航,这表明,美国已实际介入了反法西斯战争,美 英开始结盟,这为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奠
2.特点 (1)由不同制度不同性质的国家组成,是特殊的军 事政治联盟。 (2)由于联盟的参加国具有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 形态,在反法西斯的共同目标之外还追求不同的 利益,因而联盟内部也充满着矛盾和冲突,大战 中期主要围绕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大战后期 主要围绕着战后世界安排问题。 (3)然而,打败法西斯毕竟是共同的主要目标,因 此,协调行动、互相支援的联合趋势始终占主导 地位。
请回答: (1)写出上述三段材料反映美国政策的名称,并概 括三个政策的中心内容。(不得摘抄原文) (2)三个法案各自是在什么背景下形成的?对当时 的局势又有什么影响?
【全解全析】 审材料 三则材料反映了二战中美国政策的变化。
第(1)题关键是读懂三段材料,把三段材料各 自的中心内容找出来。第(2)题要结合三个法 审设问 案颁布的时间去回忆当时重大的国际局势的 变化,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三个法案的作 用。 扣教材 美国的对外策略。
②意义:《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世界 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终于形成。 _________________ 3.意义
(1)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 反法西斯 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____________ 力量。 联合国 奠定了坚实的 (2)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和成立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