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汇总.

合集下载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患者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一、舒适的改变与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疼痛、脸色苍白、出冷汗等有关。

护理措施:1.发病后10-14日内绝对卧床休息,更根据患者病情逐渐增加活动量。

2.持续吸氧,流量以6L/min为宜,疼痛减轻或消失后可将氧流量减少到3-4L/min,维持1-2日。

3.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对病人的神志、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其他血液动力学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及时记录病人胸部不适的位置、时间、放射部位及诱发因素和缓解方法。

4.遵医嘱给予止痛剂或镇静剂。

二、活动无耐力与心肌局部缺血、心肌收缩力降低和心律失常有关。

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遵医嘱应用心电监护仪观察患者心率、心律及传导情况,遵医嘱记录患者血压、心率等。

2.卧床休息,在病情允许时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

3.遵医嘱给氧。

三、应对无效与疾病导致恐惧、否认、焦虑、抑郁有关护理措施:1.帮助患者了解治疗环境,包括病区及工作人员介绍等。

2.鼓励患者用语言表达感受,给予言语疏导。

3.评估患者身体及心理表现,必要时给予心理咨询或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等。

四、知识缺乏与缺乏疾病知识及不了解治疗护理过程有关护理措施:1.评估患者知识缺乏的程度。

2.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用药情况等,是患者了解疾病过程及治疗情况,必要时给予提供文字资料等。

3.做好出院指导。

五、便秘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慢、不适应在床上排便有关。

护理措施:1.给予健康宣教,急性期协助患者养成床上排便习惯。

避免排便时过度用力屏气,必要时可予缓泻剂和软化剂,如中药番泻叶,开塞露塞肛等以助排便。

2.合理安排患者饮食,给予一定水分和富含粗纤维蔬菜。

六、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供氧不足有关。

护理措施:1.严密观察病情,使用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并识别急性心肌梗死时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形。

2.备好各种急救药物及设备,发现严重心律失常,立即给予各种急救措施。

七、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及心源性休克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缺血缺氧、心肌收缩力降低、心排出量减少等有关。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急性心梗是指冠状动脉的血液供应突然中断,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往往会出现胸痛、气促、出冷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对于急性心梗患者来说,院前急救的关键性护理至关重要,它可以有效减少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患者的生命。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急性心梗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

一、保持患者平静急性心梗发作时,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恐慌和不安。

这会使心脏负荷增加,加重病情。

急救人员在发现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时,应该耐心劝慰患者,帮助其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波动过大。

二、确保患者舒适心绞痛患者需要保持体位,可供应氧气,避免活动。

患者应该脱下领口、腰带等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患者有胸部不适,可让患者用放松自如的姿势坐着或者卧着。

患者若服用硝酸甘油后,没有减轻胸痛,可让患者坐着休息,每隔5分钟给患者一颗硝酸甘油含化片, 直至3次若效果不明显可继续给药,直到急救车到来。

三、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急性心梗突发时,家属或周围人员首先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地址。

尽快将患者送往最近的医院急救中心,并告知医院及时进行心电图检查,以便对心梗患者进行及时救治。

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在等待急救车的过程中,家属或旁人应该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术。

四、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疼痛剧烈或处于无意识状态,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急救人员应该将患者平放在坚硬表面上,清除口腔内的分泌物;然后进行人工呼吸,每次呼吸1秒钟,每个周期呼吸15次 - 20次。

同时进行胸外按压,每分钟100-120次,压迫1.5-2英寸,每按压后松开,但不要断续的或急促的进行胸部按压。

五、监测生命体征在进行院前急救的过程中,急救人员应该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

随时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恶化,必要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六、避免让患者吞服口服药物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患者由于疼痛难忍,有时会吞服过多药物,这样反而会加重患者的症状。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常规1 、按危重症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遵守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理念。

2、除颤器、抢救车预先放置床旁;立即绝对卧床休息,保持环境安静,解除焦虑,必要时给与镇静剂.3、立即给氧气吸入3-5L/min,24h持续吸入。

4、立即给与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神志、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变化。

5、立即建立留置针静脉通路并同时抽血送检。

6、遵嘱给与扩冠、抗凝、镇痛、镇静、溶栓等药物治疗,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必要时做好急症冠脉介入前准备工作.7、密切观察神志、生命体征变化及尿量情况,观察皮肤粘膜牙龈及尿便颜色有无出血倾向。

8、及早发现并处理并发症:(1)心律失常(1室颤的立即电除颤;(2快速室速的遵嘱应用利多卡因或可达龙;(3房室传导阻滞的尤其前壁心梗合并Ⅲ度A VB做好立即行人工起搏器治疗的准备。

(4心率<50次/分,遵嘱给与阿托品静推,654-2或异丙肾上腺素泵入。

(2)急性左心衰氧气调制4-6 L/min,面罩加压给氧或简易麻醉机给氧;遵嘱给与利尿剂、吗啡药物治疗。

(3)纠正休克遵嘱调整前后负荷,适当补充碱液。

9。

被动或主动活动下肢,防止静脉血栓形成,注意观察有无栓塞表现。

10、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健康教育。

(1)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协助生活护理。

(2)低盐、低脂、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进食不宜过快、过饱。

第一周流食,第二周半流食,第三周软食,第四周恢复普通饮食。

(3)保持排便通畅,多食富含粗纤维食物,必要时给予缓泻剂.11。

健康指导(1)合理饮食(2)防治冠心病易患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肥胖、高血脂。

(3)调整生活方式,保持乐观情绪,减轻工作压力。

(4)如没并发症,6周后科逐渐增加活动量,以不感到疲劳为适度。

(5)随身携带急救药物,以备急用。

(6)教育家属配合并支持患者改变生活方式,给患者创造一个良好的修养环境.。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

心梗病人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心梗,即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一种疾病。

心梗病人需要接受及时的护理和观察,以确保他们的安全和康复。

一、护理措施:1.保持安静:心梗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休息和安静的环境,避免剧烈活动、情绪激动或过度劳累,以减轻心脏负荷。

2.监测生命体征:护理人员应定期监测心梗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以及体温等指标。

及时发现异常现象,如血压升高或下降、心率不齐或过快等,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3.心电监护:心梗病人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以监测心脏的电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异常情况,并进行相应处理。

4.氧气供应:心梗病人可能出现缺氧的情况,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氧气供应,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改善心肌缺血的情况。

5.药物治疗:护理人员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心梗病人进行药物治疗,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等,以减轻心脏负荷,促进血液循环。

6.心理支持:心梗病人需要得到护理人员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缓解焦虑和恐惧,保持积极的心态,促进康复。

二、观察要点:1.疼痛观察:心梗病人常常伴有剧烈的胸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以及疼痛的放射范围。

并及时记录,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心律观察:心梗病人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心率、心律的情况,如有异常需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相应处理。

3.血压观察:心梗病人的血压可能出现升高或下降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血压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给予降压药物或补液等。

4.呼吸观察:心梗病人呼吸可能出现加快或不规则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观察呼吸的频率和规律,及时发现异常,并及时处理。

5.体温观察:心梗病人可能出现发热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观察体温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的退热措施,如给予退热药物或冷敷等。

通过以上护理措施和观察要点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心梗病人的心脏功能,减轻病情,促进康复。

心梗患者护理措施

心梗患者护理措施

患者目前的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发病后1-3天内应绝对卧床休息,自理活动如洗漱,进食,排便,
翻身等由护士协助完成。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绝对卧床休息的目的是减少心肌耗氧量,减轻心脏负荷,随病情好转可逐渐增加活动量
2.疼痛护理:疼痛使患者烦躁不安,可加重心脏负担,易引起并发症,需要尽
快止痛,遵医嘱给予吗啡或哌替啶皮下或肌内注射,可同时使用硝酸甘油持续静脉滴注或口服硝酸异山梨酯,并随时询问病人疼痛变化
3.吸氧:给予2-4L/分持续吸氧
4.心理护理:应使病人保持情绪稳定,病人心前区疼痛时应由护士陪伴在旁,
便于询问疼痛变化情况及安慰患者,向病人说明应用多种治疗措施,疼痛会逐渐缓解
5.饮食护理:患者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一次,应让患者暂禁食,待明确患者胃
部没有持续性的出血后在最初的2-3天以流质为主,随病情好转逐渐改为半流质,软食及普食。

饮食应低脂,易消化,少量多餐
6.心电监测:在监护室行连续心电图,血压,呼吸监测3-5天,若发现频发室
早5个/分,或多源室早或严重房室传导阻滞时应警惕室颤或心脏骤停的发生,应立即通知医生,准备好除颤仪
7.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易诱发并发症,嘱
病人排便时严禁用力。

由于急性期卧床期间活动量少,肠蠕动减慢,进食减少,又不习惯床上排便,故易发生便秘,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应常规给予缓泻剂
8.预见性观察:注意及早发现并发症,如心律失常,心衰,心源性休克。

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

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阻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所引起的。

一旦发生心肌梗塞,及时的急救措施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心肌梗塞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

一、快速呼叫急救服务当怀疑某人出现心肌梗塞时,应该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通知医护人员前去救治。

同时,告知接线员病人的情况,以便医护人员能够提前做好准备。

二、保持患者的安静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的环境。

轻声安慰患者,帮助其放松情绪,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三、让患者坐下休息让患者坐下休息,并给予支持。

保持患者舒适,可以使用垫子或枕头来帮助其保持正确的坐姿。

四、给予患者阿司匹林在急救过程中,给予患者阿司匹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

阿司匹林可以帮助减轻心肌梗塞引起的疼痛,同时还能抑制血小板凝聚,防止血栓形成。

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在等待急救人员的过程中,应该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特别是呼吸频率、脉搏和血压等指标,及时记录,并准备告知医护人员。

六、避免运动和用力在等待急救人员期间,应该避免让患者进行剧烈的运动和用力。

这是因为运动和用力可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梗塞部位的缺血情况。

七、提供心肺复苏术在某些情况下,如果患者的心脏停止跳动,就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心肺复苏术包括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可以维持患者的血液循环,延长抢救时间。

八、等待急救人员到达在以上急救措施完成后,应该耐心等待急救人员的到来。

在他们到来之前,继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尽可能地提供安慰和支持。

总之,心肌梗塞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及时的急救护理对于患者的生命至关重要。

通过迅速呼叫急救服务、保持患者的安静、让患者坐下休息、给予阿司匹林、监测生命体征、避免运动和用力、提供心肺复苏术等措施,可以为患者争取宝贵的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掌握这些基本的急救技能,为遇到心肌梗塞患者时能够提供及时有效的救助。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护理01溶栓前观察和护理①立即置病人于抢救室,保持相对安静,专人护理,床边备多参数心电监护仪、除颤仪、吸引装置、呼吸机,均处于备用状态,急救车内备齐各种抢救药品和物品。

②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恰当应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要求护士沉着冷静,动作有条不紊,适时用镇定和蔼的语气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以减少心肌耗氧量。

③迅速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一条选用静脉留置针,另一条静脉通路可以根据血管情况选择,因瑞替普酶与肝素存在配伍禁忌,不能经同一输液管路同时给药,同时也方便多渠道补液及随时应用抢救药物,以备病情变化时能够得到及时的治疗,提高抢救成功率。

④吸氧:采用鼻导管吸氧,流量4L/min~6L/min,吸氧对休克或心功能衰竭的病人特别有益,并改善心肌的缺血缺氧,有助于减轻疼痛。

⑤心电监护:持续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监测,密切观察心律、心率、血压和心功能的变化,必要时每15min~30min记录心电图1次,并固定各导联位置,以便观察溶栓前后ST-T 的动态演变,为治疗方案提供客观资料。

⑥积极准备药物,正确配制药液,保证用药剂量准确。

⑦遵医嘱立即采血化验血细胞分析、血凝系列、肌钙蛋白、心肌酶等,及时取回结果。

⑧遵医嘱应用胃黏膜保护剂,以预防消化道出血。

02溶栓时观察和护理①瑞替普酶每次用量为20MU,我科常用的为5MU1支;溶栓时每次取瑞替普酶10MU溶于10mL生理盐水中,溶解时不可剧烈振荡,以免使活力降低并产生大量的泡沫,使药液难以抽尽,影响剂量准确,溶药及从安瓿内抽吸药液时应采用斜面背侧加压法;2min~5min缓慢静脉注射完毕,间隔30min后再取10MU同上法注射,不需按体重调整剂量。

②准确记录用药开始和完毕时间,同时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出。

③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当缺血心肌经溶栓得到血流再灌注时,由于心肌细胞成活程度不同,很容易发生心律失常,应备好除颤仪和急救药品。

03溶栓后护理(1)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并询问病人胸痛缓解程度。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4篇)第一篇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病死率高等特点,主要临床表现有急性心力衰竭、剧烈胸痛、意识障碍、休克以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

我院为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的急诊护理措施,选择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急诊护理与常规护理,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资料,将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5例。

观察组患者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58±4)岁;对照组患者男29例,女26例,平均年龄(58±5)岁。

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为(5±3)h。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经皮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前给予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药物实行溶栓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患者基本病情的观察与评估、测量各项生命体征等,根据医嘱实施具体护理工作。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措施干预,具体如下。

1.2.1院前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应即时给予患者心电图检测,并详细记录数据,为医生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协助患者取平卧位,严禁患者自主翻身加重病情。

对于有呼吸困难症状者需协助其取半卧体位,并根据患者病情,即时给予扩张血管、缓解疼痛等对症治疗。

1.2.2心理护理因为该疾病发病急且病死率高,患者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与之交流,即时给予心理疏导,缓解不良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保证治疗效果。

1.2.3疼痛护理可根据患者具体疼痛情况给予适量镇痛药物,缓解患者因疼痛引起的不适感。

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定时测量患者血压、脉搏等,若患者发生严重传导防碍情况,需即时向医生报告,并给予对症治疗等。

1.3观察指标4患者出院前1d,采用医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实行评价,该量表主要包括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服务态度、护理质量、病情观察以及交流沟通等内容。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及健康教育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由于血管狭窄或阻塞而造成心肌缺血。

当心肌供血不足时,会产生激烈的疼痛,并可能导致心肌坏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已逐渐上升,对于患者的护理和健康教育十分重要。

一、心肌梗死病人的护理1、及时救治:心肌梗死病人在发生病情时应及早就诊,前往医院接受急救措施和治疗,以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降低并发症的风险。

2、休息:病人需要安静休息,避免激烈运动,确保充分的休息和睡眠。

护理人员需要注意病人的情绪变化,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

3、心理护理:心肌梗死病人在疾病期间会有严重的心理影响,如抑郁、焦虑等,需要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护理和支持。

护理人员可以帮助病人理解疾病的原因和治疗方法,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勇气。

4、饮食护理:病人应当合理饮食,避免高热量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和瘦肉类。

5、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病人需要依据医嘱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不同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和相互作用,帮助病人正确用药,避免不良反应和其他不良后果。

6、监测病情: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7、病后康复:心肌梗死病人需要在康复期进行物理治疗、作业疗法和心理治疗等,帮助他们重新适应正常生活和工作。

二、心肌梗死病人的健康教育1、日常生活要注意:避免疲劳、压力过大和过度劳累,戒烟限酒、避免暴饮暴食等不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休息。

2、定期体检:定期检查心血管功能和各项指标,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健康问题。

3、饮食调理:遵循低脂、低盐、低糖的健康饮食方式,增加纤维素摄入量,多吃些水果和蔬菜。

避免过多吃肉和油脂等高热量的食物。

4、控制体重:心肌梗死病人需要注意控制体重和保持健康的身材,避免肥胖和过度发胖。

5、坚持锻炼:适当的锻炼对于心肌梗死病人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身体素质和心脏功能,但是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避免过度运动和剧烈运动。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急性心梗的护士紧急处理流程
如果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还需要及时给予心肺复苏,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1、一般处理:首先让患者安静地在家平稳卧床休息,防止心梗进一步加重。

同时呼叫120,等待送到医院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2、经验性服用药物:心肌梗死的患者,通常存在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可以经验性服用阿司匹林、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进行缓解;
3、心肺复苏:部分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胸痛,但存在突然意识丧失,出现面色紫绀、呼之不应的情况,此时需进行基础的心肺复苏。

首先一定要先按压,按压的部位选择两侧乳头连线的胸骨上,按压频率为100-120次/分,按压的深度4-6cm,按压30次后可以给予2次人工通气。

按照上述方法一直进行抢救,直到120急救车能够将患者及时送到医院就治;
4、入院后急救:医生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生命监护,并进行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检查。

如果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狭窄,必要时可以进行心导管球囊扩张术等介入治疗。

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使用氟伐他汀等药物控制血脂,也可以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乙酰水杨酸片等药物,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有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能需要使用强心苷等药物,进行抗心力衰
竭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的观察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急性持续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所造成的心肌坏死。

临床以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律失常以及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坏死的全身反应与一系列心电图的动态改变为特征。

病情重、变化快、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因此在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要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病人的生活及护理。

1 一般护理1.1 卧床休息第一周患者绝对卧床,保持环境安静,禁止翻身,减少亲友探视,防止情绪激动,降低组织代谢及耗氧量,护理操作尽量一次完成,少搬动患者,减轻心脏负担。

每日睡眠时间以10—14小时为宜。

如患者过度焦虑,可给予镇静药。

第二周可在床上翻身及肢体自由活动,但动作要缓慢。

第三周病情趋向稳定,坏死部分心肌逐渐瘢痕化,可在床上做轻微活动,如洗脸、进食等。

第四周床边及室内活动,活动后如有心悸及不适,应减少活动量,无不适感觉,尚应逐渐增加活动量。

1.2 心理护理心肌梗死突然发病,患者毫无思想准备而产生焦虑的心理变化。

对这种患者应热情接待,态度要亲切和蔼,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思想工作,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之自觉配合治疗和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防止因情绪因素影响而导致一些不该出现的并发症的发生。

观察病情细致,技术操作娴熟,护理要周到,不怕麻烦。

以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保持最佳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1.3 饮食护理及大小便的观察心肌梗死患者的饮食应少食多餐,给予清淡易消化的膳食。

避免有刺激性的辛辣饮食,禁止用咖啡和茶。

喂食时不要过快,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注意保持大便通畅,进食适量的蛋白、水果、高纤维素饮食。

24h尿量,<400ml或<50ml则为少尿或无尿,应及时查明原因。

1.4 避免肢体血栓形成及便秘对于卧床时间较长的患者应定期作肢体被动活动,避免肢体血栓形成。

由于卧床及环境、排便方式的改变,容易引起便秘。

要提醒病人排便忌用力过度,因排便用力可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心肌缺氧而危及生命,可给些轻泻剂或开塞露通便,便前可给予口含硝酸甘油片或消心痛等。

一起了解下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吧!

一起了解下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吧!

一起了解下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吧!发布时间:2021-07-20T11:35:36.730Z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9期作者:曾婉荣[导读] 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飞速提升曾婉荣攀钢集团总医院四川攀枝花617000最近几年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在飞速提升。

因此,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也已经成为了社会的常见疾病,在心脑血管疾病中,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之前一般没有较为明显症状,所以特别不容易被发现,经常被临床医生认为是影响生命的第一杀手,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那么人们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后要如何护理呢?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吧。

一、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心脏冠状动脉发生较急并且连续性的缺血与缺氧导致心脏肌纤维坏死。

临床上患者一般表现为较为强烈、时间较长的疼痛,即使及时的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也不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同时患者还会伴有血清心肌酶活跃度增加以及进行性的心电图改变,患者经常会并发心律不齐、缺血性休克,严重者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这种疾病前几年经常发生在欧美国家,但是最近几年我们国家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在逐渐增加,根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加的患者大概在60万人左右。

二、急性心肌梗死的致病因素在平时生活中,过于劳累是导致出现心肌梗死的主要原因,在进行了重体力劳动后,心肌消耗氧气的含量将会迅速提升。

由于心脏病患者的冠状动脉往往出现了一定的病变,就会导致血液循环变得不通畅,甚至不能够满足心脏的氧气需求,进而导致心肌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出现。

除了劳累之外,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也会导致心肌供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往往会出现一定的心绞痛,最终导致心肌梗死的出现。

在医学研究中发现,患者饱餐、大量饮酒、大量进食脂肪,都有可能导致其出现一定的心肌梗死的情况。

主管护师考试考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主管护师考试考点:急性心肌梗死护理措施

主管护师考试考点:急性心肌梗死
护理措施
1.疼痛时绝对卧床休息,低热量、低脂、低胆固醇、易消化饮食,避免饱餐,小量多餐;防止便秘。

2.吸氧:鼻导管间断或持续吸氧,重者可以面罩给氧增加心肌氧供应,减轻缺血和疼痛。

3.止痛治疗的护理:给予吗啡或哌替啶止痛,给予硝酸甘油或硝酸异山梨醇酯静滴,烦躁不安者可肌注地西泮。

4.溶栓治疗的护理:不足6小时的病人给予溶栓治疗。

5.便秘的护理
6.心律失常的护理。

溶栓疗效观察:
①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
②心电图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
③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加速性室性自主心律、房室传导阻滞或束支传导阻滞突然改变或消失;
④cTnI或cTnT峰值提前至发病后12小时内,血清CK-MB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以内)。

②和④最重要。

也可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直接判断溶栓是否成功。

7.活动安排
急性期12小时绝对卧床休息;
若无并发症,24小时内鼓励在床上行肢体动;
若无低血压,第3天可在病房内走动,梗死后第4~5天,逐步增加活动直至每天3次步行100~150m。

运动以不引起任何不适为度,心率增加10~20次/分为正常反应,运动时心率增加小于10次/分,可加大运动量,进入高一阶段的训练。

若运动时心率增加超过20次/分,收缩压降低超过15mmHg,出现心律失常,或心电图ST段缺血型下降>0.1mV或上升>0.2mV,则应退回到前一运动水平,若仍不能纠正,应停止活动。

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心肌梗死护理诊断护理措施
就医指导
出现心肌梗死症状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 告知医生病情,以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REPORT
THANKS
感谢观看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肺功能。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 避免肥胖,有助于降低
心血管疾病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限酒是预防心血管 疾病的重要措施,应尽 量避免或减少吸烟和饮
酒。
急救知识教育
心绞痛识别
了解心绞痛的症状和体征,如胸痛、胸闷等,及 时就医。
急救措施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场前,可采取平卧休息、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等紧急措施缓解症状。
鼓励患者增加水分摄入,保持充足的 水分摄入,以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 血栓形成。
控制饮食量
指导患者控制饮食量,避免过饱或过 饥,以免加重心脏负担或引起低血糖 。
康复护理
康复计划制定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 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运动强度、
频率和时间等。
运动康复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康复训练 ,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 强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SUMMAR Y
01
心肌梗死护理诊断
疼痛
总结词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出现胸痛,需要采取措施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疼痛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与心肌缺血、缺氧有关。疼痛可能导致患者焦虑、恐惧,影响休息和睡 眠。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疼痛情况,评估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并告知患者疼痛的原因、治疗措 施及效果,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痛、心律失常等症状。
心肌梗死诱因
心肌梗死的常见诱因包括过度劳 累、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寒冷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简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的一种严重病症,持续高死亡率和致残率。

护理措施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十分重要,它不仅能够有效缓解病情,提高生活质量,还可以减少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

本文将介绍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以便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提供参考。

护理措施1. 休息和观察休息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之一。

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激动,以减少心脏的负荷。

护士应定期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体温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变化并采取相应措施。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基本护理措施之一。

护士需要按照医生的嘱咐给患者及时服用抗栓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镇痛药物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注意监测患者对药物的反应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药物剂量,确保患者的合理用药。

3. 疼痛管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常伴有剧烈的疼痛。

护士需要通过评估疼痛程度、提供药物镇痛和非药物镇痛措施,如放松治疗、冷敷或热敷等,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

4. 血压管理高血压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压水平,并根据医生的嘱咐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以保持患者的血压在合理范围内。

5. 导管护理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导管检查和介入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护士需要进行导管护理,包括导管的置入、固定和观察等。

此外,护士还需要监测患者是否存在导管相关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6. 心理支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往往面临着身体状况的改变和死亡的威胁,他们的心理状态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

护士需要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恐惧和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7. 定期复查和随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要定期复查以及后续的随访。

护士应指导患者按时进行心电图、血液检查和超声心动图等相关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同时也需要关注患者的康复情况,提供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的措施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急救护理;措施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4-0-01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约2/3在被送到医院之前已经死亡,因此,缩短起病至住院间的一段时间,并在这期间进行积极的治疗,对挽救这部分病人的生命,有重要意义。

对病情严重的病人,发病后宜就地进行抢救,待病人情况稳定容许转送时,才转送医院继续治疗。

转送病人的救护车上,宜配备监护设备,以便在转送途中亦能继续监护病情的变化,及时予以处理。

1 入院前的处理急性心梗死死亡率以发病后24小时内最高(尤其是前几个小时),死亡原因大多由于心律失常。

病人急性心肌梗死在家发病时,不要马上移动病人,以免增加患者心脏负担,加重心肌缺氧。

让病人卧床休息、吸氧、口含硝酸甘油,待病情稳定后,用车急送医院治疗。

在医院监护下治疗,死亡率明显下降。

因此,病人发病后,周围的人要及时与医院联系,出诊抢救。

勿耽误时机,自作主张延误诊治。

2 一般治疗和监护2.1 休息病人应卧床休息在“冠心病监护室”,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

2.2 吸氧最初2~3天内,间断或持续地通过鼻管或面罩吸氧。

2.3 监测措施进行心电图、血压和呼吸的监测,必要时还监测血流动力变化5~7天。

密切观察病情,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的依据。

监测人员必须以极端负责的精神进行工作,既不放过任何有意义的变化,又要保证病人安静和休息。

2.4 护理措施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护理人员必须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不厌其烦地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便器。

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

保持大便通畅,但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

第二周可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

近年来有人主张病人早期(在第一周)即开始下床活动,但病重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不宜太短。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析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析

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解析心肌梗死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严重受阻,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的疾病。

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下面我们来解析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要点。

1. 监测生命体征: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快,护理人员应该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

2. 镇痛: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剧烈胸痛,护理人员应及时给予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以减轻疼痛症状。

3. 保持气道通畅: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及时处理分泌物,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4. 给予氧气: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缺氧症状,护理人员应给予足够的氧气供应,提高患者的氧合状态。

5. 心电监护:心肌梗死患者需要进行心电监护,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等不良情况。

护理人员应熟练掌握心电图的解读,确保有效的监护。

6. 严格卧床休息:心肌梗死患者必须严格卧床休息,避免过度活动引起心脏负荷增加,尽量减少心肌需氧量,促进心肌的修复。

7. 促进疼痛缓解:除了药物镇痛外,护理人员可以通过冷敷或热敷等方法缓解疼痛,帮助患者舒缓不适感。

8. 规律饮食:合理的饮食对心肌梗死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采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的饮食,增加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的食物。

9. 注意情绪支持:心肌梗死患者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护理人员应提供情绪支持和安慰,帮助患者积极面对疾病,调整心态。

10. 康复指导:心肌梗死过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逐步增加体力活动,促进心肌的恢复功能。

同时,要教育患者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变,如戒烟、限制饮酒等。

11. 定期复查:心肌梗死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期进行复查,包括心电图、血脂、血糖等指标,以进行病情监测和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 监测并发症:心肌梗死患者常伴随着一系列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AMI护理的目标是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轻心肌损伤,并防止AMI的并发症。

以下是AMI护理的几个重要措施:1.快速诊断和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ECG)和血清心肌酶谱能够确认AMI的诊断。

ECG监测应从入院开始,并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新的心电图变化。

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心率、呼吸和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恶化的情况。

2.疼痛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通常会出现胸痛或不适,应尽快给予镇痛治疗。

通常使用硝酸甘油快速缓解血管痉挛和减轻胸痛,可以通过舌下含片、静脉注射或静脉泵给予。

如果疼痛无法缓解,可以尝试吗啡等强力镇痛药。

3.血栓溶解治疗:AMI患者血栓溶解治疗可以迅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常用的溶栓药物包括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tPA)、尿激酶(UK)、重组人纤溶酶原激活物(rPA)等。

溶栓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患者,并在特定时间窗口内使用。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溶栓治疗效果,包括血管再通及出血等并发症。

4.维持血液循环稳定:AMI患者往往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律,并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补液和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来维持血流稳定。

5.心脏监护和治疗:AMI患者需要进行心脏监护,包括持续ECG监护和定期测量心室功能。

根据患者的情况,可能需要给予负性肌力药物、抗凝剂或抗心律失常药物等治疗。

6.控制危险因素:AMI患者通常存在多种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护士应帮助患者控制这些危险因素,包括合理饮食、定期运动、戒烟和药物治疗等。

7.心理支持:AMI对患者来说是一次严重的身体和心理打击。

护士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提供安静和舒适的环境,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恐惧感,并指导患者和家属适应疾病和生活变化。

以上措施只是AMI护理的一部分,具体的护理措施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

AMI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及时判断和处理各种可能的并发症和紧急情况,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临床症状
• ②疼痛:是急性心肌梗塞中最先出现和最突出的
症状,典型的部位为胸骨后直到咽部或在心前区, 向左肩、左臂放射。疼痛有时在上腹部或剑突处, 同时胸骨下段后部常憋闷不适,或伴有恶心、呕 吐,常见于下壁心肌梗死。不典型部位有右胸、 下颌、颈部、牙齿、罕见头部、下肢大腿甚至脚 趾疼痛。疼痛性质为绞榨样或压迫性疼痛,或为 紧缩感、烧灼样疼痛,常伴有烦躁不安、出汗、 恐惧,或有濒死感。持续时间常大于30min,甚 至长达10余小时,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一般不能 缓解。
3
临床表现
①先兆症状
急性心肌梗塞约2/3病人发病前数天有先兆症状, 最常见为心绞痛,其次是上腹疼痛、胸闷憋气、 上肢麻木、头晕、心慌、气急、烦躁等。其中心 绞痛一半为初发型心绞痛,另一半原有心绞痛, 突然发作频繁或疼痛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 诱因不明显,硝酸甘油疗效差,心绞痛发作时伴 有恶心、呕吐、大汗、心动过速、急性心功能不 全、严重心律失常或血压有较大波动,同时心电 图示ST段一时性明显抬高或压低,T波倒置或增 高,应警惕近期内发生心肌梗死的可能。发现先 兆,及时积极治疗,有可能使部分病人避免发生 心肌梗塞。
19
护理措施
(3)由于卧床期间活动量少、进食量少、不习惯 床上排便等原因,病人易发生便秘。因此应适当 进水果、蔬菜,排便时切勿用力,以免加重心肌 缺血缺氧,甚至发生猝死。
2、饮食护理 疼痛剧烈时禁食。病人进食不宜
过饱,应少食多餐。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 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 的热量和营养。
14
15
治疗原则
• 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抢救濒死的心肌, 防止梗死范围扩大,及时处理严重心律失 常、泵衰竭和各种并发症,防止猝死,使 病人渡过急性期,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 能多的有功能的心肌。 1、监护和一般治疗 卧床休息、吸氧、监 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加强护理
16
治疗原则
2、解除疼痛 吗啡 3、再灌注心肌 起病3~6h内使闭塞的冠状 动脉再通。目前有溶栓和经皮穿刺冠状动 脉腔内成形术 4、解除心律失常,控制休克,治疗心力衰 竭。 5、其他治疗
21
护理措施
• 4、用药护理 ⑴用药物溶血栓 应用溶酶激活剂激活血栓中纤 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而溶解血栓。目前常有的药 物有链激酶和尿激酶等。链激酶在应用前先作试 验。如无过敏反应则可用链激酶50-150万u加入 5%葡萄糖液100ml中静脉点滴,1小时内滴完。 尿激酶可用50-100万单位加入葡萄糖生理盐水中 静脉滴入,30-60分钟滴完。本疗法限用于急性 心肌梗塞发病6小时以内,心电图两个导联以上有 持续性ST段抬高>2mm,不伴有异常Q波。有出 血倾向,重症高血压,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不宜 应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
1
概念
• 急性心肌梗塞(AMI)又叫急性心肌梗死, 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 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 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 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 坏死,是冠心病的一种严重 类型。
2
病因
基本病因是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 造成管腔严重狭 窄和心肌供血不 足,而侧支循环 未充分建立。
7
心肌梗死的并发症
• • • • • 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破裂 栓塞 心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8
护理评估
• 1、胸痛
询问病人有无胸痛,评估胸痛发作的特征, 与以前心绞痛比较,其部位、持续时间、 疼痛程度有无区别,有无发劳累、饱餐等诱发因素。
5
临床症状
• 少数急性心肌梗塞病人无疼痛,而是以心 功能不全、休克、猝死及心律失常等为首 发症状。无疼痛症状也可见于以下情况: ①伴有糖尿病的病人;②老年人;③手术 麻醉恢复后发作急性心肌梗塞者;④伴有 脑血管病的病人;⑤脱水、酸中毒的病人。
6
临床症状
• • • • • ③全身症状 发热、心动过速等 ④胃肠道症状 可有恶心、呕吐、呃逆 ⑤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为主 24H内多见 ⑥低血压和休克 为心源性 ⑦心力衰竭 主要为急性左心衰。
20
护理措施
3、症状护理
(1)疼痛 a、遵医嘱予止痛药。b、保持病室 内环境安静,避免不良刺激,守护在病人身边。c、 持续吸氧。d、溶栓治疗时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 项准备工作。 (2)心律失常 持续监测心电示波情况,出现异 常及时报告并随时做好急救准备,溶栓后警惕再 灌注心律失常。 (3) 心力衰竭 监测心衰的指征。评估心功能分 级,观察呼吸、水肿及尿量情况。
9
护理评估
• 2、症状 有无呼吸急促、憋气、濒死感等;是否感 到虚弱、乏力、眩晕等。
10
护理评估
• 3、生命体征变化 除早期血压可增高外,几乎所有病人都有 血压降低。大多数病人心率增快,少数也 可减慢,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伴有心律 失常、休克、心衰时可出现相应体征。
11
护理评估
• 4、既往史 病人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是否系统地 进行过治疗和用药。 5、日常生活形态 了解病人是否抽烟,每天抽多少;平时是 否很少运动,是否过于肥胖;病人是否嗜 食高热量、高胆固醇食物。
17
常见护理问题
• • • • • • • 疼痛 恐惧 活动无耐力 自理缺陷 知识缺乏 有便秘的危险 潜在并发症:猝死
18
护理措施
• 1、一般护理
(1)向病人及家属解释急性期卧床休息科减少心肌耗氧 量,减轻心肌负荷,防止病情加重。对于心肌梗死发作时 疼痛并不剧烈的病人更应强调卧床休息的重要性。病情稳 定后逐渐增加活动量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提高病人的 活动耐力,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2)急性心肌梗死后1~3天内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平卧位 或半卧位,病人进食、排便、洗漱、翻身等都由护士协助 完成。限制探视。4~6天可在床上做上、下肢的主动与被 动运动。1周后,可逐渐过渡到床边活动。1~2周后,可由 床边、室内活动过渡到室外活动。活动过程中注意监测生 命体征。
12
护理评估
• 6、心理社会评估 评估病人是否焦虑、恐惧。病人常表现烦 躁不安,不听劝解,甚至不配合治疗。病 人因憋气,心前区挤压,有窒息感而感到 恐惧、害怕死亡,加之入监护病房,更进 一步增加了病人的焦虑和恐惧。
13
护理评估
• 7、辅助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重要手段之一。大约95%的 急性心肌梗死会出现心电图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