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职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所有材料分析题

合集下载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能力》辨析、简答和材料分析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简答题一、辨析题1.建构主义认为教学就是知识的传递。

2.通过综合归纳获得意义的学习是下位学习。

3. 一节课既有检查复习,又有新知识的讲授,还有练习巩固,从课的类型上分,这是一节综合课。

4.教育目的是一种理想,因此,从不同的哲学观点出发就有不同的教育目的,所以教育目的是人的主观意志的产物。

5、政治制度既可能促进也可能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6、教育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一般原理在教育中的应用。

7.根据维果斯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而且任何教学都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已有水平。

8、直观是知识掌握的开端环节,是感性知识的重要来源,是理解抽象的科学知识的起点,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教学都必须从直观开始。

9、焦虑总是对学生学业产生不利影响。

10、信息技术没有改变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1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12.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是国家的事情,和教师无关。

二、简答题1.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班主任应如何发挥本班任课教师的作用?3.简述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

4.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

5.简述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6.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7.简述学生的本质特征。

8.教师的职业角色有哪些?试作简要的说明。

9.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人才的规格和教育的结构?10、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的关系是什么?11、简述建立良好班风的基本措施。

12、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

三、材料分析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学生小王总是在快要考试时才会花很多时间看书,平时几乎从不花时间来复习老少的课堂教学内容。

在复习时,小王常常是课本1-有什么内容就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名前就先看什么内容,什么内容在后就后看什么内容,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问题:请根据学习策略和方法的知识,在学习策略方面对小王加以指导。

(18分)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2024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1 小题,每小题2 分,共42 分)1.我国先秦时期,主张“有教无类”,倡导“因材施教”的教育家是( )。

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2.西方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 )。

A.柏拉图的《理想国》B.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C.夸美纽斯著有《大教学论》D.赫尔巴特的《教育学》3.美国学者孟禄根据原始社会没有学校、没有教师的史实,断定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这种观点被称为( )。

A.交往起源论B .生物起源论C .心理起源论D .劳动起源论4.教育是新生一代成长的与社会生活延续和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和一切社会所必须,并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它表明教育具有( )。

A .永恒性B .历史性C .阶段性D .生产性5.孔子曰:“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 ( )。

A .责任性B .脱离社会生产C .具有全面性D .结合社会生产6.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

A .生产力发展水平B .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量D.社会意识形态7.在我国近现代学制改革中,明确规定将学堂改为学校,实行男女平等允许初等小学男女同校的学制是( )。

A .壬寅学制B .癸卯学制C .壬子癸丑学制D .壬戌学制8.围绕着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形式的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融合课程9.在一堂化学课上,张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柱图帮助学生认识乙醛的分子结构,张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 )。

A.实验法B.练习法C.作业法D.演示法10.根据学生个人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中所处的位置来判定其成绩的优劣,而不考虑其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这种教学评价属于( )。

A.诊断性B.绝对性C.总结性D.相对性评价11.某中学为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组织学生观看《建国大业》等爱国主义影片,该校采用的教育方法是( )。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分析题答题模板(中学)汇编

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分析题答题模板(中学)汇编

一、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读书指导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欣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发现法二、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比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

要求:①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②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③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要求: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起逻辑思维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达到学以致用。

要求:①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②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③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④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4)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要求:①要坚持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②了解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6)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

要求:①保证教学的科学性②发掘教材的教育性因素,自觉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③要把这些教育性因素贯彻于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④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7)巩固性原则(8)量力性原则三、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教师资格证全国统考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23上半年《教化学问与实力》(中学)真题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前苏联凯洛夫主编的,力图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系统探讨教化问题,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头教化正反两方面阅历,并对我国有着广泛影响的教化专著是()A.《一般教化学》B.《大教学论》C.《民主主义与教化》D.《教化学》2 .确定教化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B.文化C政治经济制度D.科学技术3 .在教化探讨中,通过考察事物发生和发展的过程,揭示其木质和发展规律的探讨方法是()A.调查法B.访谈法C历史法D.试验法4 .学校教化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始于()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5 .我国2023年修订后颁布的《义务教化法》规定,义务教化实行国务院领导,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规划实施,由()A.地市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8 .县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C.乡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D.镇级人民政府为主管理的体制6 .在中学阶段开设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社会课程7 .编写教材(教科书)的干脆依据是()A.课程支配B.课程目标C.课程标准D.课程说明8 .以美国教化家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化派提倡的“三中心”是()A.儿童、教材、活动B.老师、活动、阅历C.儿童、活动、阅历D.老师、阅历、教材9 .在学校教化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相识主要借助的是()A.生产阅历B.生活阅历C.干脆阅历D.间接阅历10 .明确提出“教学恒久具有教化性”的教化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赞可夫IL”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法B劝服教化法C留意分散D留意转移12 .杨柳被教室窗外的小鸟所吸引,不能专心听讲,这属于()A留意安排B留意广度C留意分散D留意转移13 .王老师在讲“果实”这个概念时,列举了苹果、花生等可食果实的例子,也例举了棉籽、橡树籽等不行食果实的例子。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材料分析题教师考试材料分析题1.某校初中班主任李老师在批改作业时,发现学生高某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封写有×××收的信件,李老师顺便拆封阅读了此信。

这是高某写给一位女同学的求爱信,李老师看了十分生气,后来在班会上宣读了此信,同时对高某提出了批评。

次日高某在家留了一张字条后离家出走。

高某家长找到李老师理论并要求将高某找回。

李老师解释说:“我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是我的职责,我批评高某是为了教育和爱护他。

他是从家中出走的,与我的工作没有关系。

”请问:(1)李老师的哪些做法不正确?试述你的判断所依据的法规及条款。

(2)李老师的解释是否正确?为什么?【答案要点】(1)李老师私自拆阅学生高某信件的行为和在班会上宣读高某信件的行为是不正确的。

因为上述行为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和第31条的规定。

(2)李老师的解释不正确,因为李老师有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的职责,但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必须建立在尊重学生人格、平等相待的基础上。

《教师法》规定,教师要“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教师的最基本的职业道德,不能借口教育和爱护学生而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

本案例中李老师不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高某的离家出走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于漪老师在上一节语文公开课时,当她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一个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

于老师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什么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班同学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了,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并且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在大家讨论完后,于老师进行了总结。

最后老师又问了一句:“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大家把目光转向那位同学,对他鼓起掌来。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与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及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1.杨老师经常担心的问题是:“这些内容是学生们需要的吗?我这样教,学生能接受吗?”这表明杨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A.虚拟关注阶段B.生存关注阶段C.自我更新关注阶段D.任务关注阶段【答案】:B2.刘老师尝试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流行歌曲旋律对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进行重组,形成一系列别具特色的”教学工具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还主动与同事分享。

关于刘老师的做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体现了教学内容的关联性B.实现了学生发展的多样性C.注重了教学方法的艺术性D.尊重了学生认知的规律性【答案】:B3.教数学的陈老师根据学生上学期期末成绩将学生分为A、B、C三类,并对三三类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计划。

陈老师的做法体现的是()A.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B.学生发展的不平衡性C.学生发展的未完成性D.学生发展的阶段性【答案】:A4.围绕"利用乡土地理资源培养中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主题,罗老师提炼出契合课程标准要求的”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用于指导青年教师团队深化教学理解实践转化。

罗老师的行为体现的教师角色是()A.咨询者B.研究者C.领导者D.评价者【答案】:B5.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下列选项不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职权的是()A.制定行政法规B.监督宪法实施C.解释法律D.解释宪法【答案】:A6.社会青年杨某到某中学寻衅滋事,扰乱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应由()A.公安机关给予治安管理处罚B.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拘留C.公安机关给予行政记过处分D.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答案】:A7.某中学教师梁某因旷工被学校解聘。

他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门剔除申诉,教育行政部门应当()A.在接到申诉的十日内作出处理B.在接到申诉的十五日内作出处理C.在接到申诉的二十日内作出处理D.在接到申诉的三十日内作出处理【答案】:D8.下列选项中,对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价格的表述,正确的是()A.由出版机构和教科书版权人按照市场主导原则共同协商确定B.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门按照”市场为主,政府补贴”原则确定C.由各级价格行政部门会同同级出版主管部门]按照微利原则确定D.由各级教育部门]按照"价低质优”原则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定【答案】:C9.初中学生小航因有严重不良行为被送到专门学校接受教育。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

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完整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在教育史上,重视实科教育,主张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强调教育为完美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斯宾塞D.杜威2.儿童身心发展存在高速发展期,某一时期某一方面的发展特别迅速而在其他阶段相对平稳。

这一现象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A.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明确提出“长善救失”“教学相长”“不陵节而施”“藏息相辅”等重要教育思想的文献是()。

A.《论语》B.《学记》C.《孟子》D.《大学》4.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能,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人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5.世界各国的学制存在着差异,但在入学年龄,中小学分段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这说明学制的建立要依据()。

A.社会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D.民族和文化传统6.学生在小学数学课程中通过测量或拼图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在中学数学课程中通过证明学习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

这种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是()。

A.直线式B.螺旋式C.纵向式D.横向式7.某沿海城市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全面开设海洋教育课程。

这种课程属于()。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生本课程8.李老师在语文课上,按照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的程序进行教学。

这体现了哪一类类型课的结构?()。

A.单一课B.综合课C.练习课D.复习课9.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演示法10.有同学在班上丢了30元压岁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王老师通过讲“负荆请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钱的同学像廉颇将军一样知错能改,不久犯错误的同学把钱悄悄归还了失主。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1)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1)

中教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真题 (1)一、单项选择题(20题)1、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课程内容前后反复出现,且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内容的扩展和深化。

这种教材编排方式是()A.直线式 B.螺旋式 C.分科式 D.综合式2、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体现的教学原则是()A.启发性原则 B.量力性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3、下列教育形式中属于狭义的教育的是()A.家庭教育 B.学校教育 C.社会教育 D.自我教育4、“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论?()A.环境决定论 B.遗传决定论 C.教育万能论 D.儿童学理论5、奠定活动课程论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杜威 B.夸美纽斯 C.布鲁纳 D.洛克6、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A.形式教育论 B.实质教育论 C.传统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7、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是()A.讨论法 B.谈论法 C.谈话法 D.讲授法8、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内的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

这种归因属于()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 B.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 D.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9、小志很喜欢看武打片,经常将影片中的暴力镜头重现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这可以用理论进行解释。

()A.试误说 B.强化原理 C.观察学习 D.普雷马克原理10、儿童有不知足、不安全、忧虑、退缩、怀疑、不喜欢与同伴交往等特点是在教养方式下形成的人格特点。

()A.放纵型 B.权威型 C.民主型 D.自由型1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是感觉的()A.对比 B.差别感受性 C.适应 D.后象12、教师提问:“一个四边形,每边边长都是‘1’,面积是否是‘1’?”许多同学肯定地回答是“1”,刘晓翔却回答说:“如果把它压扁,变成一条线,面积就差不多成‘0’。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2024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程理念的是()。

A. 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B.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C. 注重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D. 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答案:C2、下列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研究内容的是()。

A.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 B. 教师心理的研究 C. 学生学习心理的研究 D. 学生升学就业心理测验的研究答案:B3、下列不属于认知策略的是()。

A. 复述策略 B. 精细加工策略 C. 组织策略 D. 记忆策略答案:D4、下列不属于新课程理念的是()。

A.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B.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C.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D. 以学科知识为重点,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答案:D二、简答题1、请简述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

答案:新课程理念下的课程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具体而言,课程目标应该关注学生的基本技能、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升学就业问题的解决。

在实现课程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

2、请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答案: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问题情境、定势与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已有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等。

具体而言,问题情境是指问题解决者面临的问题的刺激模式,它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定势与功能固着是指人们习惯于用某种固定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忽视了其他可能的解决方案;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中获得解决问题的启示;已有知识经验是指人们已经掌握的有关问题的知识和经验,它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情绪与动机则是指问题解决者的情绪状态和动机水平也会影响问题的解决过程。

三、材料分析题1、材料:一位教师在教授《背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位教育家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A.孔子B.庄子C.韩愈D.荀子答案:A.孔子2、在教学策略中,教师常采用“举例子”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这种方法属于下列哪一种教学策略?A.演绎策略B.归纳策略C.直观策略D.变式策略答案:C.直观策略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新课程改革的理念?A.以学生为本B.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C.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强调评价的多元化答案:B.注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二、辨析题1、教育就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请对此观点进行辨析。

答案:此观点不正确。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包括培养学生的能力、塑造人格、发展兴趣等多个方面。

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帮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

三、简答题1、请简述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特点。

答案: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特点包括: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以综合课程为主;以学科课程为辅;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同时,强调课程的选择性,以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和学生的发展需要。

四、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数学考试中得了80分,他非常伤心,觉得自己很笨。

如果你是他的老师,你会如何帮助他?请至少提出两种具体的建议。

答案:作为他的老师,我会采取以下两种具体的建议来帮助他:我会鼓励他在考试中表现出自己的努力和进步,即使他只得了80分。

我会让他知道,分数并不是衡量他能力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他的努力和学习的态度。

我会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以增强他的数学能力。

我会找到适合他的学习方法和资源,并鼓励他多做练习,以便他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通过这些方法,我相信他可以重拾信心,提高自己的数学成绩。

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畴?()A.学习心理B.情感与社交技能C.品德心理D.运动技能学习正确答案是:D.运动技能学习。

2022下半年全国统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2022下半年全国统考中学教师资格证真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解析

2022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汇集了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关于哲学、政治、伦理和教育等方面言论的著作是()。

A. 论语B. 学记C. 大学D. 中庸【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论语》。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收录的,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著作的是《论语》。

2.在教育多样化发展阶段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是()。

A. 实验教育学B. 批判教育学C. 文化教育学D. 实用主义教育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杜威的教育思想。

杜威是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人物,提出新三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3.教育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或同一社会发展阶段的不同时期,其目的,内容方法,手段等都会相应地发生变化,这表明教育具有()。

A. 独立性B. 历史性C. 阶段性D. 永恒性【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社会属性,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体现的是教育的历史性。

4.人们常说的三翻六坐八爬,十个月会喊爸爸反映了哪一因素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制约()。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个体能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的影响因素。

5.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着力施以相应的教育则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反映了教育应该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哪一特征? ()。

B. 稳定性C. 不平衡性D. 个别差异性【答案】C【解折】6.教育制度虽然反映着人们的主观愿望和价值需求,但是教育制度的制定不是随心所欲的,每种教育制度都有它的现实基础和发展规律。

这表明教育制度具有()。

A. 客观性B. 规范性C. 历史性D. 强制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育制度。

题干中教育制度都有自己的发展规律,人们要遵循教育制度发展的客观性规律。

7.“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使学生的官能得到发展,至于学科内容的实用意义则是无关紧要的”,这种观点属于()。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答案解析

材料分析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1.材料:周老师总是认真的给学生写评语,把它作为教育学生的途径,他给班上一名淘气学生写了一首打油诗:“小赵同学有头脑。

就是不爱用正道;上课爱做小动作,插话接舌瞎胡闹;学习态度不大好,学习成绩不大妙;你若聪明应知道,有才不用是草包,劝你来期赶紧改,否则成绩更糟糕。

”小赵阅后哈哈大笑,也回老师一打油诗:“老师写的好,老师写的妙;小赵一定改,决不当草包;不做小动作,头脑用正道;若是做不好,随你老师敲!”小张迷恋电脑游戏,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把他比喻为电脑,给他的评语是:“该主机硬盘超过80G,内存2G,运行绝大多数游戏非常流畅,反应灵敏;显卡强大,画面质量甚高;整体配置非常优良,但该机音效设定不良,常常该发声没有声音,要安静时却发出杂音;另外屏保时间设定过短,老师一分钟没动作,就进入休眠状态,修理修理,还是好用的。

”后来,小张改掉了迷恋游戏的毛病,对电脑硬件也产生了兴趣。

小黄语文水平高,但有些浮躁,周老师给他的评语如下:“汝生于书香门第,通达明理,开朗乐观,时有非常之事,亦曾处之泰然,好学善守。

然汝时有蹉跎之意,数情烦甚。

若不熟读圣贤之书,以致学识浅薄,泯然众人,岂不哀哉,痛哉!”小黄阅后,心服口服,决心静下来,坚持勤奋读书。

问题: (1)周老师给学生写的评语体现了那些德育原则? 网校提供(2)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答案:(1):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

(2):首先,周老师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长善救失的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己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道德成长。

材料中,小张迷恋电脑,周老师用心良苦,巧妙的把他比喻为电脑,从而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对电脑的热爱和熟悉,借此,改掉了小张的毛病,多电脑硬件也产生的浓厚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其次,周老给学生的评语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资真题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教资真题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 B.黄炎培 C.晏阳初 D.蔡元培【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3.马克思主义认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但是在教育史上,曾经有过漫长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的阶段,这个阶段始于()。

A.原始社会B.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说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遗传B.环境C.教育D.个体主观能动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5.经济学家舒尔茨的“人力资本”理论表明()。

A.教育对人口结构的调节作用B.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C.教育对社会文化的传承作用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维护作用【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人力资本理论。

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 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指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将培养人的质量规格表述为()。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B.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保卫者C.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D.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内容。

7.在现代学制发展过程中,我国学制主要采用的是()。

A.双轨制B.单轨制C.多轨制D.分支型学制【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制的类型。

2021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1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2021年10月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有教无类是我国优秀教育传统,指对各类人平等看待,不分贤愚贵贱,都进行教育。

该词语出自()A.《道德经》B.《论语》C.《孟子》D.《劝学》【正确答案】B2.在当代教育学理论发展过程中,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教学过程最优惠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特殊认识理论【正确答案】A3.古代学校教育不仅脱离生产劳动,而且鄙视生产劳动。

这主要反映了哪一因素对教育的制约?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C.社会人口构成D.民族文化传统【正确答案】A4.关于影响人的发展因素问题,曾出现过“生而知之”的“天才论”。

这种理论属于()A.教育万能论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D.主观决定论【正确答案】C5.反映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具体质量规格要求的是()A.教育方针B.教育目的C.培养目标D.课程目标【正确答案】C6.标志着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出现,也是教育史上第一部课程论的专著是()A.斯宾塞的《教育论》B.杜威的《儿童与课程》C.博比特的《课程》D.泰勒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正确答案】C7.在课程和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形式教育论和实质教育论之争,这是哪一关系的争论?()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B.知识与能力C.分科与综合D.知识与思想【正确答案】B8.学完“压强”概念,学生理解了“在同等压力下,受力面积越大,压理越小”的道理。

田老师要求学生举例说明这个原理在生活中的运用。

田老师贯彻则是()A.理论联系实际B.循序渐进C.直观性D.启发【正确答案】A9.于老师在讲台上把“张纸揉成团,把另张纸烧成灰,由此让学生来理解物质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

于老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A.练习法B.演示法D.心观【正确答案】B10.在一次志愿者活动结束后,马老师要求同学们对自己这一天的表现进行出心得体会。

2024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

2024年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模板及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

教师观答题模板材料中某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的具体要求。

首先,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来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路的引路人。

材料中某老师。

其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来看,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教师必须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性作用。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教师和研究的关系来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研究。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强调,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教师应该在社区活动中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地点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了。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和赞赏学生。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个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和引导学生。

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

材料中某老师。

再次,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注重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材料中某老师。

最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观要求教师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加强合作。

教师之间一定要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团结互助,还必须处理好与家长的关系,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进步。

材料中某老师。

因此,某老师的做法遵循了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观的相关要求,是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记忆口诀:两开一促一研究、重赏助导,反思合作学生观答题模板X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践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指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老师需充分调动学生的主管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案例三材料:张老师在生物课上讲解植物吸水的知识时,首先要求同学动手做个实验:讲两块萝卜分别浸泡在两个装有浓盐水和清水的烧杯里,浸泡后取出并观察萝卜的变化。

结果发现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变蔫了,而泡过青水的萝卜变水灵了。

张老师用右方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泡过浓盐水的萝卜失去水分,泡过清水的萝卜吸收水分。

张老师接着进—步提问:谁能概括出萝卜什么状态下失水?什么状态下吸水?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张老师总结说明植物吸水的原理:当植物细胞液浓度小于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就失水;反之,细胞则吸水。

接着,张老师布置小组讨论:为什么盐碱地—般种不好庄稼?如果你种的植物出现“烧根”现象,你需要追肥还是浇水,为什么?最后张老师请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问题:(1)张老师采用哪些教学方法(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4分)(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4分)?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6分) 【解析】(1)张老师采用了实验法、演示法、谈话法和讨论法。

首先,张老师在讲解植物吸水时,先安排同学们动手做实验,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萝卜在清水和盐水中的变化,这体现了实验法;其次,张老师又用示意图显示实验结果,通过老师的演示让学生明白实验的结果,这体现了演示法;第三,张老师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萝卜在什么情况吸水,什么情况下失水,通过问答的方式明白原理,体现了谈话法;最后,张老师布置了小组讨论.通过学生自己发表建议和看法,体现了讨论法。

(2)张老师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和循序渐进教学原则.首先,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材料中,张老师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谈话等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积极的思考,独立的解决问题.最终明白了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启发性数学原则。

其次,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系统的、连续的进行数学活动。

材料中张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植物吸水的原理.而是先通过实验观察实验结果.然后通过谈话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逐步明白植物吸水的原理,体现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解析6道

教师资格证之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及解析6道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材料分析题6道【题目1】某物理老师在教《轮轴》一课时,设计了一个游戏,看谁的力气大,他故意挑选了身高相近的男女同学各一名,先请他们上讲台掰手腕,女同学输了。

接着老师又拿起了一个啤酒瓶,请这两个同学再比一比,男同学握住瓶子的颈口部分,女同学握住瓶身部分,各自用力向相反的方向旋转,结果女同学赢了。

这时,教室里沸腾了,同学们纷纷议论。

老师顺势说道:“请大家想一想,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呢?这与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有什么关系呢?”接着老师就开始了新课的教学。

请运用有关教学理论对此材料进行分析。

【答题要点】我赞同材料中物理老师的做法。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运用了教学原则中的启发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与此同时也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理论,所以值得我们学习。

(1)材料中主要运用的教学原则有:①启发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采用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能够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②直观性原则。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先是让学生“掰手腕”,接着又让男女生同时扭一个瓶子,这些都是将生活中常见的、生动形象的事物,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观察与感知,在充分的感性认知的基础之上,再讲解教材内容,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就会愈加深刻,不仅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③循序渐进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材料中的物理老师给学生呈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象以及活动,从身边的感知入手,再呈现书本上比较抽象的理论知识,尊重了书本的逻辑顺序;同时也体现出学生经验的获得是从直接经验入手,进而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也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职格证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历年所有材料分析题以下是摘录于历年真题及经典模拟试卷,一张试卷2道材料分析题1.记得初一刚刚开学时,我班有个男生,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不合他意,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纪律自由涣散,是一个典型的“自我主义者”。

每做一件事,他认为是对的就去做,全然不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

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个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举在那里,嘴上喊着:“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

”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么不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课。

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如果这种势头不压住的话,将对整个班级极为不利。

所以,我经常让他为班级服务以示惩罚,如扫厕所、倒垃圾等。

他自己干得挺认真,上课的时候不再吵闹,只要我在,他就乖很多,但在其他课堂上依然如故。

我逐渐发现他很怕我,而且对我有敌意,我感到很困惑,我该怎么办?请用德育相关原理,结合自己的教育经验或经历对案例进行分析,帮帮这位老师。

如果你遇到类似现象,你会怎么办?1.(1)深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坚持正面教育,促进学生积极向上的品德的形成。

案例中老师对该学生的行为处理过于简单和粗暴,也没有深入了解学生,企图用“堵”的方法来防止问题的出现,但是,事实上,这样反而让学生形成逆反心理,以致存在“敌意”。

(2)灵活运用多种德育方法,说服、榜样教育、陶冶心灵、表扬奖励与批评相结合。

“运用体谅模式”,让学生进行换位思考,体谅老师的用心,体会自己的行为对别人造成的影响,体会全班学生维护班集体荣誉的心情2.王芳平时英语成绩非常好,口语表达也不错,可她认为自己发音不够好。

有一次,学校举行英语口语比赛,她认为自己不能胜出,不敢报名参加。

(1)王芳为什么不敢报名参加口语比赛?(9分)(2)如何帮助她提高自信心?(9分2. (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指出,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成败的经验。

一般说来,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同时,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如果个体把成功的经验归因于外部的不可控因素(如运气、任务难度等),就不会增强自我效能感;如果个体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可控因素(如努力),也不一定会降低自我效能感。

王芳同学认为自己发音不够好,是把可能的失败归因为能力,这就严重影响了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导致不敢报名。

(2)帮助王芳同学树立信心,首先要使她认识到,她的英语能力很突出,这当然和她平时的努力有关,但更主要的是在于她英语方面的天赋。

其次,要告诉王芳,老师相信她的实力,如果她敢于报名参加比赛,肯定能够取得优异成绩。

第三,要帮助王芳明白,她缺乏的不是英语知识和口语表达能力,而是比赛技巧,以及‟胆量。

只要她能够克服胆怯心理,敢于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就一定能够成功。

1.某校对高一学生进行了一次有关新教材课外读本阅读情况的调查,结果2/3以上的学生完成情况很不理想。

这一数字让语文老师们十分震惊,如果不扩大知识面,单靠课本上的材料,怎么能全面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水平呢?针对这个问题,王老师设计了“语文课进阅览室”的具体方案:学生在阅览宣阅读自己喜欢的刊物,并组成兴趣小组.阅读与研究、交流相结合;搭建“语文课进阅览室交流平台”,以学生为主持人发表同学们的“荐杂文”“知类文”“谈方法”“说感悟”,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激发学习的成就感。

方案提出以后,老师们都觉得不错,但它要求任课教师花费更多的心血来备课和提高自己的文学修养,这对于已经非常繁忙的老师们来说,无疑是个重负。

学校领导对此给予了大力支持,并选择了高一、高二年级的五个班进行每周在阅览室上一节语文课的实验。

一段时间下来,王老师惊讶地发现两个“没想到”:第一个“没想到”是课堂秩序会那么好,进了阅览室,大家各就各位,很快进入阅读环节;第二个“没想到”是见效这么快,半个学期的十多节课下来,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作文水平普遍有了改观。

其中考试中的语文成绩也明显提高。

学生们都说喜欢这种上课方式。

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你对王老师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实验的看法。

1.(1)我国传统的教育体系过分强调知识的灌输,把传授知识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成了单纯的知识容器,压抑了学生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此,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不仅摄取知识,而且进行有目的的思考,激发学生勇于思考、质疑,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王老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在教学实践中,善于交出学生思维的主动权,让学生在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

通过“语文课进阅览室”,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在愉悦的情境申,享受学习知识的快乐。

(3)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化为引导者,师生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

(4)在“语文课进阅览室”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实质性转变,打破了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建立了一个宽松的课堂气氛。

教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出发,为他们创设有利于其获取信息、相互交流、主动思考的环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全面提高。

2.李小辉是某学校的一名初一学生,他发现自已越来越讨厌上学了,因为他考试总是不及格,数学老师还用,鲜艳的粗笔在他的试卷上批道:“卷面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他想争第一,却又认为自己怎么也无法争到第一。

说起从前,他也有过辉煌的学习成绩:小学连续三年被评为“三好学生”,在市“希望杯”竞赛中获过二等奖,小学毕业被保送到初中。

然而,升入初中后的第一次摸底测验,他只排在第21名,从此,李小辉便丧失了自信心,连他最擅长的数学也爱听不听,作业也马马虎虎……请分析李小辉的学习心理并提出解决的对策。

2. (1)李小辉由于上初中以来在学习上的多次失败,陷入了习得性无助感的境地,而且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个体产生的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

造成李小辉这种状况的原因,分为两个方面:第一,他自身的因素。

他将自己的失败进行了错误的内部归因。

内部归因是指人把失败归因于能力、性格等自身因素,认为只是自己不能控制行为结果,因而出现个人的无力感。

第二,外部原因。

首先,学校、家庭在教育过程中过分重视考试、分数、竞赛、名次等外部强化手段去激励学生学习,而严重忽视对学生内在动机的培养和调动,为此,一次偶然的成绩不好就使得李小辉感觉自己各个方面都很差,进而对自己丧失信心。

其次,数学老师在教育方式上的严重失误,也使他彻底丧失了自尊和自信,更加重了该生的无助感。

(2)对策:①采用各种措施培养他的内在动机,例如,利用他的爱好如看报纸、爱玩电脑、爱玩篮球、喜欢数学等特点,巧妙实现动机迁移;②采用各种措施,消除他在学习上的无力感,增强他的学业自我效能感1.材料一在一次历史课上,一位有三十年教龄的老师在讲课,听课老师入了迷,问这位讲课的老师准备了多长时间。

讲课老师说“我准备了一辈子,但这个题的准备只用了l5分钟”。

材料二有人认为,看看教材,翻翻教参(教学参考书),写份教案就是备课。

材料三苏联一位著名的芭蕾舞大师,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正式登台演出时,我的劳动实际上早已完成了。

”请谈谈上述材料对你的教学有何启发。

1.(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与材料三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教师而言,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备好了课,教师便对教材、学生以及教学方法了解透彻,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且有效地将教学内容系统、有条理地呈现给学生,也能很好地处理课堂中的突发事件。

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反思应成为教师备课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和内容,基于自我反思的备课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材料三中的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自我的重视。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

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也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此外还包括备教学行为、备自我、备检测等;写好三种计划,即学年(或学期)教学计划、课题(或单元)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3)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研究者的姿态置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最终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2.材料一一篇调查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报告显示,有一半的老师认为现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材料二在一节政治课上,老师在认真的讲课,还时不时地在黑板上写下重点内容,而学生有一部分在学英语,一部分在看小说,一小部分同学甚至在交头接耳,老师忽然意识到了学生的情况,说把你们无关的东西收起来,否则我就下去收走。

有一个同学小声地说“讲的课有什么意思,还不是照本宣科,还不如直接划重点算了”。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现在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2.现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有:(1)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2)教师教授方法单一,依然是传统的讲授法;(3)教师过度依赖教材,缺乏生动性和灵活性:(4)课堂上学生和老师缺乏互动,依然是传统的“你讲我听”的角色,学生学习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需要做到:(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学习材料要具有科学性与趣味性;(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4)进行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5)适当开展竞赛;(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1.韩国人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强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通过设置“道德训练教室”,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训练。

仅礼节教育方面就具体包括:(1)个人生活礼节,如坐、立、走的姿势,与人谈话时的语调、眼神及面部表情,接递物品时的举止;(2)家庭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3)学校生活礼节,如对老师、前辈、同窗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告别礼;(4)社会生活的礼节,如在社会交往中的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以及各种称谓;(5)国家生活礼节,如国旗、国歌的礼节等。

谈谈阅读这段材料之后,你认为对我国如何抓好中小学生道德行为教育有哪些启示?1.(1)韩国养成教育的做法应给予肯定,德育要重视良好行为习惯的训练。

(2)品德行为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及外部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