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第一章幼儿心理学概述●名解: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期(3-6、7岁)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科学。
以游戏为主导●填空:在幼儿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水平之间的矛盾。
●游戏活动就是其心理发展的最重要基础。
●幼儿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1. 是新的需要 2. 幼儿已有的心理水平●辨析: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过高或过低要求都不利于幼儿心理的发展,只有那些高于幼儿原有水平,经过教师指导和幼儿主观努力后可以达到要求,才是最适合的要求,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发展。
●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是幼儿心理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遗传因素不仅影响幼儿的智力和特殊能力的发展,而且也影响幼儿性格的发展。
2.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对幼儿心理发展起决定作用。
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制约着幼儿心理发展的内容、方向和水平。
幼儿离开正常的社会生活环境,心理活动就不可能得到正常的发展。
3.教育在幼儿心理发展中起主导。
(简答)a. 教育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对幼儿施加影响的过程。
b. 教育可以根据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更能充分地发挥遗传和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客服其不利因素,促使幼儿心理更好地发展。
c. 幼儿进入幼儿园后,大部分时间在集体中接受教育。
●名解: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在儿童发展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指儿童心理的年龄阶段特征。
儿童从出生到成熟大约经过:乳儿期、婴儿期、幼儿期、学龄初期、少年期、青年期。
2.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只能代表一般趋势。
●儿童心理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1.儿童心理年龄特征是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2.由于社会教育条件在每个儿童身上起作用程度不尽相同,因此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和速度,彼此之间可能会有一定差距,这就是所谓的可变性。
●形成儿童年龄特征稳定性的主要原因:1.是社会教育条件在一定时期内有其相对稳定性2.是儿童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循序性3.是儿童的心理发展有一个大致稳定的程序●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乳儿期(出生—1岁)婴儿期(1—3岁)幼儿期(3—6、7岁)学龄初期(6、7—11、12岁)学龄中期或少年期(11、12—14、15岁)学龄晚期或青年期(14、15—17、18岁)(年龄越小差距越大)●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年龄期(关键期或敏感期)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
幼儿心理学的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关于幼儿心理学的名词解释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6岁的心理发展和行为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儿童在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发展,并为幼儿的教育、保育和心理健康提供指导。
一、社会性认知社会性认知是指儿童对他人和社会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逐渐发展出对他人的情感共鸣、意图、信念和欲望的理解。
他们也能够理解自己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并学会合作、分享和互助。
二、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儿童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在幼儿期,他们开始形成初步的自我概念,意识到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能力。
在这个阶段,幼儿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年龄等身份特征,并逐渐形成对自己的自尊和自信心。
三、情绪发展情绪发展是指儿童学会理解、表达和调控自己的情感。
在幼儿期,他们经历着丰富多样的情绪体验,如喜怒哀乐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并学会通过自我控制来调节情绪。
四、认知发展认知发展是指儿童思维能力的成长和变化。
在幼儿期,他们通过观察、探索和试错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开始发展出对数量、形状、颜色等基本概念的认识,并逐渐具备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认知发展对于幼儿的学习和智力发展至关重要。
五、行为问题行为问题是指幼儿在情绪调控、社交互动和自我控制方面出现的困难或不适应。
一些幼儿可能表现出攻击性、反社会行为、情绪不稳定、过分依赖他人等问题。
幼儿心理学通过理解行为问题的原因,为幼儿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干预措施。
六、情绪智力情绪智力是指儿童在情绪认知和情绪调控方面的能力。
它包括对自己和他人情感的理解、情绪表达的适应性和情绪调节的有效性。
情绪智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社交关系、情绪健康和学业成就都具有重要意义。
七、亲职教育亲职教育是指为父母或照顾者提供有关育儿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支持。
幼儿心理学强调家庭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亲职教育为家长提供了指导和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儿童的需求,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并提供适宜的教养方式。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点的学科。
它包含了对幼儿认知、情感、社会和身体等方面的研究,旨在帮助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提供适宜的教育和关怀。
本文将全面探讨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发展阶段和相关理论,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来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一、幼儿心理学的重要性幼儿阶段是人类生命周期中最关键的时期之一,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于家庭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在这个阶段,幼儿的大脑正在快速发育和塑造。
他们的认知、语言和情绪能力的形成都离不开适当的刺激和培养。
其次,幼儿的人格特点和价值观往往在这个阶段被形成和重塑。
了解幼儿的心理成长规律,能够帮助家长和教育者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引导。
二、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1. 感知和运动发展阶段在0至2岁之间,幼儿的感知和运动能力得到迅猛发展。
他们开始注意到周围的事物,并试图用手来触摸、抓取和探索。
这个阶段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基本感知能力和运动协调性。
2. 语言和认知发展阶段2至4岁是幼儿语言和认知能力迅速增长的关键时期。
他们开始能够发出简单的语言表达,并乐于模仿和学习新的词汇。
同时,他们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具备了分类、排序和简单问题解决的能力。
3. 社会和情感发展阶段4至6岁是幼儿社会化和情感发展的关键时期。
幼儿开始学会与他人互动,并建立起自己的友谊关系。
他们也开始有了自我认知和自控的能力,并能够理解和表达他人的情感。
三、幼儿心理学的相关理论1.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提出了幼儿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期、前运算期、具体运算期和形式运算期。
这个理论认为,幼儿的认知能力从简单的感知运动行为逐渐发展到具备逻辑思维和抽象推理的能力。
2. 维果茨基社会文化理论维果茨基的理论强调了社会文化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适当的社会互动和社会化经验能够促进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 爱因斯坦情感发展理论爱因斯坦的情感发展理论认为,幼儿在情感上的痛苦和满足对其个性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心里学
幼儿心理学介绍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学科,关注幼儿在认知、情绪、社交等方面的发展过程及相关因素。
了解幼儿心理学对于父母、教育工作者以及社会大众都非常重要,因为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支持幼儿的成长。
幼儿认知发展1. 感知与知觉•幼儿通过感官器官接收外界信息,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感觉与知觉的发展对幼儿的认知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2. 认知模式•幼儿认知模式的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通过适当的刺激和经验,幼儿能够逐渐形成符号操作的能力。
3. 语言和思维•语言对幼儿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逐渐学会使用符号进行表达和思维。
4. 社会认知•幼儿在与他人的互动中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他人意识。
•逐渐能够理解他人的意图和情感。
幼儿情绪发展1. 情绪的起源•幼儿的情绪发展有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幼儿可以通过情感表达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2. 情绪的表达•幼儿通过言语、肢体动作、面部表情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外界的积极回应对幼儿情绪的发展非常重要。
3. 情绪调节•幼儿逐渐学会自我调节情绪。
•父母和教育者可以通过积极引导和教育帮助幼儿建立健康的情绪调节方式。
4. 情绪与行为•幼儿的情绪波动与行为表现有密切关系。
•了解情绪与行为的关系有助于更好地引导幼儿行为。
幼儿社交发展1. 社交认知•幼儿开始注意和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
•幼儿学会使用社会规范和规则。
2. 同伴关系•幼儿可以逐渐与同伴建立真正的友谊关系。
•通过与同伴的交往,幼儿能够发展自己的社交技能。
3. 父母与幼儿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对幼儿的社交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父母与幼儿的亲密关系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能力发展。
4. 教育环境对社交发展的影响•幼儿在教育环境中学习社交技能。
•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促进幼儿的社交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1.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幼儿心理健康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幼儿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关注。
幼儿心里学
幼儿心里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的心理发展和行为特征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幼儿心理学,因为幼儿时期是人类最重要的成长阶段之一,对于一个人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
一、什么是幼儿心理学1.1 定义幼儿心理学是指研究0-6岁婴幼儿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情感、认知、语言、社会化等方面问题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1.2 研究内容(1)情感方面:包括早期依恋与分离焦虑、情感调节等;(2)认知方面:包括感知、注意力、记忆、思维等;(3)语言方面:包括语言习得过程及其影响因素等;(4)社会化方面:包括社交行为、道德发展等。
二、为什么需要研究幼儿心理学2.1 促进健康成长了解幼儿心理发展规律,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好地引导幼儿健康成长,提高幼儿自尊、自信和自我控制能力。
2.2 预防心理问题通过研究幼儿心理学,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更早地发现幼儿的心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避免心理问题的恶化。
2.3 促进教育发展了解幼儿的认知、语言、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规律,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心理发展规律3.1 情感方面(1)早期依恋:出生后6个月内形成亲子依恋关系;(2)分离焦虑:8个月至2岁时期表现出明显的分离焦虑;(3)情感调节:3岁左右开始出现情感调节能力。
3.2 认知方面(1)感知:出生后即有吸吮反应,一个月后开始注视移动物体;(2)注意力:3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短暂注意力;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持续注意力;(3)记忆: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短期记忆;1岁左右开始出现长期记忆;(4)思维:2岁左右开始出现简单的概括、分类、比较等思维活动。
3.3 语言方面(1)咿呀学语:出生后即有咿呀声,6个月左右开始模仿发音;(2)单词学习:1岁左右开始能够学习简单的单词;(3)句子构成:2岁左右开始能够构成简单的句子。
3.4 社会化方面(1)社交行为:2-3岁时期开始表现出对同伴的兴趣,4-5岁时期开始形成友谊关系;(2)道德发展:3-4岁时期开始表现出基本的道德意识,5-6岁时期逐渐形成自我意识和道德判断能力。
幼儿教育心理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被划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多数。
幼儿心理学的概念: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的科学。
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观。
2.有助于教育者更理地展开幼儿教育工作。
心理现象的本质: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实践活动中持续发展。
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一.描绘性研究(一)观察法(二)测验法(三)产品分析法(四)个案法。
二.实验性研究1.实验室试验2.自然实验。
幼儿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有:遗传、生理成熟、环境、教育以及幼儿自身的活动等方面的因素。
成熟势力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心理学家格赛尔。
该学说强调儿童心理的发展取决于个体生理,尤其是神经系统的成熟,外界环境只为正常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不能改变发展本身的自然的成熟程序。
行为主义学说:1.华生在发展心理学中的突出观点是,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1)否认遗传的作用;(2)片面夸大环境与教育的作用;(3)重视对幼儿情绪的研究。
2.斯金纳根据条件反射的原理,强调积极强化对儿童行为形成的重要作用:1.斯金纳认为,强化作用是塑造行为的基础。
2.斯金纳认为,强化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使行为不至于退化。
3.斯金纳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两类并认为这两种强化作用的效果都是改变行为反应概率。
4.他还强调即时强化,他认为即时强化有利于行为的巩固和发展。
精神分析学说:该学说的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理学家弗洛伊德。
他的理论对儿童发展心理学影响较大的有两个方面:1.他的人格结构理论。
2.他的性欲阶段理论。
另外新精神分析学说的代表人是埃里克森,他在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人格发展渐成说。
他认为人格发展中,自我的作用很重要,人的发展是以自我为主导的将人的内心生活与社会任务结合起来的过程。
认知发展学说: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瑞士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活动的能量来源于本能,本 能是推动个体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性本能冲动是人一 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力,当这种能量(弗洛伊德称之 为力必多)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机体的紧张,机 体就要寻求途径释放能量。
(三)精神分析论
人的心理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①口欲期; ②肛门期; ③性蕾欲期; ④潜伏期; ⑤生殖期。
第2讲 第影2响讲儿幼童儿心心理理发发展展的年因龄素特征概述
一、主要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
(一)遗传决定论 高尔顿是英国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其表兄达尔文出版
《物种起源》一书时,高尔顿就对进化论产生了很浓厚 的兴趣,其研究成果主要反映在1869年出版的《遗传的 天才》等著作中。
个体心理的发展主要是取决于先天的遗传
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时期”
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是2~4岁; 2岁之前是训练身体灵活性的最佳时期; 3 ~ 5岁是开发音乐能力的最佳时期; 3岁是培养动手能力的最佳时期; 5岁是培养数学能力的最佳时期; 7 ~ 10岁是发展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
【案例分析】
儿童满周岁时,虽然走路还很不稳,摇摇晃晃的,但却坚持要自己到处走,到处钻,不再像以前那样顺从 成人的指挥。3岁儿童常常表现出各种反抗行为或执拗现象。
(一)遗传决定论
基督教认为人自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这种罪是无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传给一代,永无停止,这 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来是来自人类的祖先,亚当和夏娃。
(二)环境决定论
洛克断言,人的心灵是一张白板,上面没有任何记号, 没有任何观念;一切观念和记号都来自后天的经验。他 说:“我们的全部知识是建立在经验上面的;知识归根 到底都是导源于经验的。”
)。 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
(一)无意注意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科学领域。
在儿童成长的早期阶段,他们的
心理发展对其整个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幼儿的认知、情感及社会发展等方面来探讨幼儿心理学。
认知发展
感知
幼儿时期的儿童通过感知获取外界信息。
他们经常通过看、摸、尝来认识周围
的事物。
这种感知能力在幼儿的认知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
语言习得
语言是幼儿认知发展的关键。
幼儿通过听、说、读、写的方式逐渐习得语言能力,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情感发展
情绪认知
幼儿的情绪认知逐渐发展。
他们学会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逐渐学会如何
应对和表达自己的情感。
情感调节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逐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感。
他们能够更好地处理挫折和
困难,学会倾诉和寻求支持。
社会发展
社交技能
幼儿通过与同龄或成年人的互动,逐渐发展出一系列社交技能。
他们学会分享、合作、互助,从而建立社会交往的基础。
独立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幼儿渐渐展现出独立性。
他们学会自我照顾、自主决策,并
逐渐实现自我价值的认知。
总结
幼儿心理学是一个涉及认知、情感及社会多个方面的学科。
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有助于提供更好的教育和关怀,帮助他们快乐成长。
通过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为其健康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为读者进一步了解幼儿心理学提供一定帮助。
以上为幼儿心理学的简要探讨,希朋阅读时有所收获。
幼儿心理学
学 习 目
1
2 和方法。
3 及其观点。
4 几个问题。
标
模块一 幼儿心理学的发展状况
一、早期的儿童观 二、幼儿心理学的诞生与发展 三、幼儿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
一、早期的儿童观
心理学有着“悠久的过去、短暂的历史”,幼儿心理学也不例外。有史 以来,儿童多半被认为是成人的雏形,即“只是比较小、比较弱、比较 笨的成人”。中世纪,儿童被视作“小大人”,这种观点在当时的艺术、 日常生活中都有反映。
模块四 幼儿心理学研究中需考虑的几个问题
一、幼儿心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特点 二、幼儿心理学研究是主试与被试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 三、考察幼儿心理发展要通过幼儿语言与行为的研究 四、幼儿心理发展研究易犯的两类错误
一、幼儿心理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 同特点
幼儿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幼儿心理如何随年龄 增长而发展变化的学科。在发展心理学(包括幼儿 心理学)研究中,年龄通常被视为一个特殊的自变 量(即独立变量),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 年龄是一个不可以仅靠人为操纵,或者随环境改变 的变量,因而只有通过相关方法加以改变、操纵; 第二,表面上看,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年龄增长的结 果,但实际上年龄只是心理发展的一个伴随变量, 它对于心理发展没有任何作用。
行全面深入的考查,缺点是从个别儿童身上所得出的结论不能推广为所有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
规律。
三、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
(一)观察法
(二)实验法 1 2 (三)测验法 (四)间接观察法 (五)谈话法和作品分析法
模块三 幼儿心理发展理论主要流派介绍
一、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二、华生的环境决定论 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学说 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 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幼儿心理学
★★2.动作不断发展 (1)从整体混乱的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和专 门化的动作 (2)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 (3)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 (4)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最初的认知活动的出现 婴儿认知活动的发生,突出表现在感知的发 生和视觉、听觉的发展上。 认生是婴儿认知能力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变化。 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和发展。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 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 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
1.实验室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是在有特殊装备的实验室内, 利用专门的仪器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一种方法。
最大的优点就是能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可 以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取得有价值的科学资料。但实验室条件本身往 往使幼儿产生不自然的心理状态,而且也难以 研究较复杂的心理现象。 2.自然实验法
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绘画等去了解儿童的心 理,这种研究方法被称为( C )
A.教育实验法B.观察法C.作品分析法D.调查法 研究者通过调查对家长、教师或其他熟悉被查 幼儿的人,以了解幼儿心理的方法被称作( A )
A.调查法B.测验法C.谈话法D.作品分析法
幼儿不同于成年人,不会刻意掩饰自己的言行 举止,据此特点可采用(A)来研究幼儿心理。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测验法 D.调查法
二、3-6岁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3~4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1.生活范围扩大 2.认知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二)4~5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1.活泼好动 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 4岁左右是幼儿游戏蓬勃发展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幼 儿已经能够理解和遵守游戏规则,能够自己组织游戏, 自己确定游戏主题。 (三)5~6岁幼儿的心理发展特征 1.好学好问 • 强烈的求知欲、好问好学是这个时期幼儿非常明显的 特征。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简述各个阶段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四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三节《幼儿的感知与注意》,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注意力的特点及培养方法。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理解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幼儿注意力的培养方法,能够运用到实际教育工作中。
3. 提高观察和分析幼儿行为的能力,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注意力的培养方法。
难点: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运用感知发展与注意力培养方法,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等。
学具:画纸、画笔、拼图、积木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活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感知与注意表现。
2. 理论讲解:(1)介绍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
(2)讲解注意力的定义、类型及幼儿注意力的特点。
(3)分析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3. 实践情景引入:(1)举例说明如何在实际教育工作中培养幼儿的注意力。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教育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例题讲解:(1)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感知发展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2)分析一道关于幼儿注意力培养的例题,讲解解题思路。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针对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设计一个教育活动。
(2)让学生针对幼儿注意力培养,设计一个教育游戏。
(2)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六、板书设计1. 幼儿心理学教案2. 主要内容:(1)幼儿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注意力的培养(3)感知与注意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及其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2)设计一个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
2. 答案:(1)幼儿感知发展的特点:具体、直观、动作性、情绪性。
在教育实践中,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游戏活动等方式,帮助幼儿提高感知能力。
(2)培养幼儿注意力的教育活动设计:如“找不同”游戏、注意力训练课程等。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
幼儿心理学教案(推荐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心理学教材第三章“幼儿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幼儿的感知和知觉”,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幼儿的感知发展、知觉发展以及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 培养学生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的能力;3. 增强学生对幼儿心理学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幼儿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展示(图片、玩具等);2. 学具:笔记本、教材、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图片,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幼儿的感知发展特点;(2)幼儿的知觉发展特点;(3)感知和知觉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践情景引入: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视错觉、听错觉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4. 例题讲解:以具体实例讲解幼儿在感知和知觉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六、板书设计1. 幼儿感知发展特点:(1)视觉:从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2)听觉:从单一声音到复杂声音;(3)触觉:从局部到整体。
2. 幼儿知觉发展特点:(1)空间知觉:从无意识到有意识;(2)时间知觉:从短暂到长久;(3)物体知觉:从整体到部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2)举例说明幼儿在感知和知觉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2. 答案:(1)幼儿感知和知觉发展的基本特点: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整体到部分;(2)举例:幼儿可能出现视错觉,如将圆形误认为方形;解决策略:通过提供丰富的视觉刺激,引导幼儿正确识别形状。
幼儿心理学完整版
1、3~4岁
——3~6岁
(1)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2)爱模仿
(3)思维仍带有直觉行动性
2.4~5岁
(1)爱玩、会玩(2)思维具体形象
3.5~6岁
(1)好学、好问(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32
第4讲 幼儿的注意
33
中班语言活动《谁和花好》
思考:视频中的老师运用了什么方法让小朋友集中注意力了?
46
首先,教学、活动的内容要力求新颖、生动, 使幼儿感兴趣。
常识《颜色宝宝对对碰》:教师讲明要点,让幼儿通过 游戏的方式自己动手将红、黄、蓝分别混合,自己总结得出 结论,并用自己得到的颜色给橘子、树叶等涂色。在活动中 每个幼儿都神情专注的进行着自己的实验。
47
其次,教师组织教学与活动的方式方法要灵活、 多变。
第二,有意注意初步发展 1、依赖丰富多彩活动的开展; 2、依赖孩子对活动目的、任务 的理解程度; 3、依赖对活动的兴趣和良好的 活动方式; 4、依赖言语指导和提示
42
(三)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稳定性:活动没有达到目标前,注意力没有转向 其他对象。 ☆幼儿园的孩子特别容易“分心”
(1)连续进行的单调活动、缺乏兴趣和必要的情感支持 (2)缺乏严格的作息制度、疲劳 (3)无关刺激的干扰 (4)注意转移的能力差 (5)不能很好地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实验证明: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3~5分钟左右, 4岁幼儿注意可持续10分钟左右。5~6岁的幼儿注意能保持20分钟左右。
45
针对以上原因,教师应采取以下措施: (1)幼儿活动形式要多样化,活动时间不能超过各幼儿年龄 阶段所适合的时间。 (2)应与家长经常联系,共同保证幼儿的生活合理、有规律,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恰当地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如环境的布置不宜过分繁 杂、教室外的嘈杂与喧闹之声不能过大等。 (4)善于组织幼儿活动,适当安排,有效地引导幼儿注意保 持在当前的活动上。 (5)在活动中恰当地引导幼儿进行两种注意的转换。
2024版《幼儿心理学》
自我意识及自我评价
自我观察
幼儿通过观察自己的行 为和表现来了解自己的
特点和能力。
他人评价
幼儿通过听取他人对自 己的评价来了解自己的
优点和不足。
社会比较
幼儿通过与同龄伙伴的 比较来评估自己的能力
和价值。
自我体验
幼儿通过自己的情绪和 情感体验来了解自己的
内心世界和需求。
05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
常见心理问题及成因分析
教育效果
该模式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同时,通过游戏的方式,可以 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THANKS
感谢观看
学科意义与价值
揭示幼儿心理发展规律
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幼儿心理学通过科学研究,揭示幼儿心理发 展的普遍规律和个体差异,为幼儿教育和家 庭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幼儿心理学关注幼儿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的 培养,有助于预防和解决幼儿心理问题,促 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
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幼儿心理学与教育学、医学、社会学等多学 科交叉融合,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焦虑与恐惧 幼儿在面对新环境、新事物或陌生人时,可能会产生焦虑 和恐惧情绪。成因可能包括缺乏安全感、过度保护或创伤 性事件等。
攻击性行为 部分幼儿可能会表现出攻击性行为,如打人、咬人、推搡 等。这可能与家庭环境、模仿行为或情绪调节困难有关。
自闭与孤独 一些幼儿可能会出现自闭症状,如沉默寡言、回避社交等。 这可能与遗传、环境或脑部发育异常有关。
《幼儿心理学》
目录
• 幼儿心理学概述 • 幼儿认知发展 •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个性形成与发展 •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 • 实践案例分析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02
CHAPTER
幼儿认知发展
感知觉与注意
感知觉
幼儿通过感觉器官接收并解释外部世界的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 和嗅觉等。
注意
幼儿对特定刺激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分 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幼儿期以无意注意为主。
记忆
记忆
幼儿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记忆对于幼儿的认 知、情感和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言语发展
言语
幼儿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包括理解别人和自己的言语,以及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思想。言语发展是幼儿认知 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言语发展特点
幼儿言语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不平衡性等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从单词句、电报句逐渐发展到完整 句,从情境性言语过渡到连贯性言语。
03
CHAPTER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情绪情感概述
01
02
03
情绪的定义
情绪是个体对客观事物与 自身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是个体的主观体验。
情感的分类
根据情感的性质和内容, 可分为道德感、理智感和 美感。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 是情绪的深化和稳定化。
亲子关系与依恋类型
亲子关系的定义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 之间的关系,包括血缘关 系和非血缘关系。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汇报人:XXX 2024-01-22
目录
CONTENTS
• 绪论 • 幼儿认知发展 • 幼儿情感与社会性发展 • 幼儿个性发展 • 幼儿心理健康与教育策略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绪论
幼儿心理学定义与研究对象
幼儿心理学定义
幼儿心理学名词解释
幼儿心理学,是通过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临床法等方法,来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从而指导幼儿健康成长的学科。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以下两方面:
1、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
2、幼儿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任务一般来说也就是幼儿心理学家追寻的目标是:
1、描述幼儿发展的普遍行为方式;
2、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
3、探究不同的外在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4、提出帮助和指导幼儿发展的最优化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心理学幼儿心理学:是研究0~6、7岁儿童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具体来说幼儿心理学就是研究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特点、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行为活动的目的性及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以及幼儿个性心理特征形成于发展的特点观察法:是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的方法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幼儿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有规律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的方法测验法:是根据一定的测验项目和量表来了解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方法转折期:是指在幼儿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出现的心理发展在短时间内急剧变化的时期危机期:是指在发展的某些年龄阶段,幼儿心理常常发生紊乱,表现出各种否定和抗拒行为的现象,如经常与人发生冲突,违抗成人要求等敏感期:是指个体比其他时候更容易获得新行为模式的发展阶段,换句话说,敏感期就是幼儿学习某种知识和行为比较容易,幼儿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最近发展区:是指幼儿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幼儿在成人指导下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关键期:是指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感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如颜色声音运动等,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注意:是一种心理状态,它是心理活动队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点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再现,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印留保持和再作用的过程,它是比感知觉更为复杂的心理现象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认、回忆想象:是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其两大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再造想象:是指新形象没有亲身感知过仅根据当前的材料,运用个人经验在头脑中加工再造出来的创造想象:是指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不依赖现存的描述而独立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3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人认知的高级阶段,其特点是间接性和概括性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交际工具,是一种社会上约定俗成的符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言语是运用进行实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心理活动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只表现在某种特定对象上,而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急速而紧张的情绪状态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别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个性:是指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自我意识:是人对自身的认识,它区别于其他心理现象,把认识的目光转向自己,自己既是认识者,又是被认识者,两个基本特征是分离感和稳定的同一感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有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气质:是一个人所特有的稳定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反应的快慢)、强度(反应的大小)及灵活性(转换的速度)方面气质掩蔽现象:是指一个人气质类型没有改变,但是形成了一种新的行为模式,表现出一种不同于原来的气质外貌性格:是表现在人们对现实的态度和惯常的行为方式中的比较文帝的心理特征能力:是指人们成功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分为两大类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2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社会性发展:是指幼儿从一个生物个体到逐渐掌握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与社会行为技能,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并逐渐步入社会的过程,它是个体与社会群体、幼儿群体以及同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实现亲子关系:狭义的亲子关系是指幼儿早期与父母的情感关系即依恋,广义的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子女的相互作用方式即父母的教养方式与态度社会性行为:是指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对他人或某一事件表现出的态度言语和行为的反应,分为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性别角色:是被社会认可的男性和女性在社会上的一种地位,也是社会对男性和女性在行为方式和态度上期望的总称一、幼儿心理学概念特征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幼儿心理的发展阶段2研究个体心理的发生和个性的发展3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规律(研究幼儿各种心理过程的发生和发展趋势、研究幼儿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研究幼儿心理发展的个别差异、探讨关于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幼儿心理学的任务:1揭示幼儿阶段心理变化的基本规律2解释幼儿心理的发展变化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现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测试法4调查法5谈话法和作品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意义;1理论研究意义,首先幼儿心理学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高科学依据其次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充实丰富了心理学的一般理论2幼儿心理学的实践意义(社会实践的需要时幼儿心理学产生的根源、幼儿心理学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0~1婴儿期 1~3先学前期 3~6学前期6、7~18岁学龄期包括学龄初期中期晚期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幼儿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幼儿的认知活动由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对事物的认知主义依赖感知、表象活跃、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3幼儿的心理活动由以无意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认知过程以无意性为主、情绪对活动的影响大自我控制能力差、心理活动开始向着有意性发展)4幼儿的情绪由易变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情绪由易变化向稳定发展、由易外露自我控制能力差向有意控制发展)5幼儿的个性开始形成,逐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初步表现一定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婴儿期:1适应新生活,认识周围世界开始与人交往2动作不断发展3心理活动的发生和发展先学前期:1动作逐渐发展完善2出现新的心理活动3独立性开始出现 3~4岁:1生活范围扩大2认知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 4~5岁:1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3开始能够遵守规则 5~6岁:1好学好问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法4个性初具雏形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遗传因素和生理成熟:1遗传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前提、奠定了幼儿心理发展个别差异的最初基础2生理成熟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程度或水是幼儿心理活动发展的前提环境和教育因素:1环境使遗传和生理成熟多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2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好似制约幼儿心理发展水平与方向的重要因素3具体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条件是形成幼儿个别差异追重要的条件幼儿心理的发展和幼儿活动1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主观因素如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2幼儿的活动,包括对实物的操作和与人的交往二、感知觉在幼儿教育中的运用:1适应现象2对比现象3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关系4感觉统合失调注意的特征:1幼儿的无意注意占优势2幼儿的有意注意初步发展3幼儿的注意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规律与幼儿活动: 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活动(1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的2幼儿注意的选择性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3幼儿注意的选择性受强化方式的影响如鼓励表扬和批评等)注意的稳定性与幼儿的活动(1幼儿注意的稳定性比较差2活动中影响幼儿注意稳定性的因素,如注意的对象、游戏、幼儿的身体等3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注意的分配与幼儿的活动(同一时间内把幼儿的注意分配到两个及以上活动上)注意的广度与幼儿的活动(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内把我对象的数量1注意对象的特点2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知识经验)记忆的特点:1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2记忆的理解和组织程度逐渐提高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4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方法逐渐发展想象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想象在幼儿的学习、游戏等实践活动中的重要意义(想象在学习活动中帮助幼儿掌握抽象的概念理解复杂的知识创造性的完成学习任务,游戏的进行需要依靠想象)2想象的发展是幼儿创造思维发展的核心想象的特征:1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2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如何发展幼儿的想象: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灯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思维的特点:1思维是对事物间接的反映2思维是对事物概括的反映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1直观行动思维(是以直观的行动的方式进行2-3岁突出3-4岁也有表现)2具体形象思维(依靠头脑中具体形象进行的思维3-6、7)3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1幼儿初期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皮亚杰幼儿心理发展的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 前运算阶段2~7 具体运算阶段7~11 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后感知运动阶段:1反射练习期0~1月2习惯动作时期1~4或4.5月3有目的的动作逐步形成时期4、4,5~9月4手段与目的的动作逐步并协调时期9~11、12个月5感知运动智慧阶段11、12~18月6智慧的综合阶段18~24个月前运算阶段:1象征思维阶段2~4岁2直觉的半逻辑思维阶段4~7岁言语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学前儿童掌握语言的过程,也就是学前儿童社会化的过程2言语使学前儿童的认知过程有了质的飞跃3言语对学前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调节作用如何提高学前儿童的言语能力:1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学前儿童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2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学前儿童交往的机会3吧言语活动贯穿于学前儿童的一日活动之中4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5注重个别教育情绪情感在幼儿心理发展中的作用:1动机作用2组织作用3信号作用4感染作用如何让幼儿保持积极地情绪:1使幼儿经常处于愉快的情绪状态2不要给孩子造成过重的压力3让幼儿充分活动,与小伙伴交往4允许幼儿适当的宣泄5让幼儿学会认识自己和他人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一般趋势:1情绪情感的社会化(情绪中社会性交往的成分不断增加、引起情绪反应的社会性动因不断增加、表情的社会化)2情绪情感的丰富和深刻化(丰富、深刻化)3情绪情感的自我调解化(情绪的冲动性逐渐减少、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情绪情感从外显到内隐)情绪发展的特点:易冲动性、外露性不稳定性情绪的高级发展: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如何帮助幼儿克服不良情绪:1成人要善于发现与辨别孩子的情绪2从幼儿的情绪表现来分析幼儿的内心情感世界3注意幼儿的个别差异,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方法4注意孩子积极情感的引导,让积极情感成为幼儿的主旋律,减少消极情感的产生个性的结构:广义1个性倾向性2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意识4心理过程5心理状态狭义1个性的调控系统2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精彩的稳定的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是人的多种心理特点的一种独特结合,包括能力气质性格个性的基本特征:1个性的独特性2个性的整体性3个性的稳定性4个性的社会性个性形成表现:2岁左右个性萌芽3—6岁开始形成1心理活动整体性形成2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增长3心理活动独特性的发展4心理活动能动积极性的发展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幼儿期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的发展1自我评价的发展:1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2自我评价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3自我评价具有笼统性片面性和表面性幼儿自我体验的发展最明细的特点就是受暗示性幼儿自我控制的发展主要表现在独立性、坚持性和自制力发展方面幼儿需要的发展特点:1开始形成多层次对维度的整体结构2优势需要有所发展幼儿气质的发展:1幼儿气质具有稳定性2生活环境可以改变幼儿的气质3幼儿气质影响父母的教养方式性格萌芽的表现:1合群性2独立性3自制力4活动性幼儿性格的发展:1活泼好动2喜欢交往3好奇好问4模仿性强5好冲动幼儿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1操作能力最早表现并逐步发展2言语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3模仿能力迅速在婴儿期发展迅速,幼儿期是口语发展的关键时期3模仿能力在婴儿期发展迅速,是幼儿学习的基础4认知能力迅速发展,是幼儿学习的前提5特殊能力有所表现6创造能力萌芽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亲子关系同伴关系性别角色亲社会行为攻击性行为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意义:1社会性发展是幼儿健全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已经成为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目标2幼儿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早期依恋对幼儿发展的影响:1安全的依恋有助于幼儿积极的探索2婴儿期的依恋质量影响到幼儿的同伴关系同伴关系对幼儿发展的作用:1同伴交往可以满足幼儿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2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幼儿亲社会性行为的发展3同伴交往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即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4同伴交往可以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同伴交往的影响因素:1早期亲子交往的经验2幼儿自身的特征3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1社会生活环境2幼儿的日常生活环境3移情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因素:1父母的惩罚2大众转播媒介3强化3挫折幼儿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1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2-3岁2自我中心的认识性别角色3-4岁3刻板的认识的认识性别角色5-7岁幼儿性别行为发展的阶段和特点;1性别行为的产生2岁左右2幼儿性别行为的发展3—6、7岁(游戏活动兴趣方面的差异、选择同伴及同伴相互作用方面的差异、个性和社会性方面的差异)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行为的因素:1生物因素对幼儿性别行为有一定的影响2父母的行为对幼儿性别角色和行为起着引导被模仿和强化作用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1任性2依赖性强3自私4不合群4胆小产生的原因:1缺失2独特3家长与子女的关系教育方式的特点:1溺爱2过分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