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管子》与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管子》与水我国古代朴素唯物论把金、木、水、火、土“五行”视为世界的本原。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世间万物生机勃勃的景象。
水生万物的哲学观念(具有明显的朴素唯物论思想),几乎是中华民族一种普遍的心理意识,《管子》一书的作者就是持有这一观念的代表。
《水地篇》说:“故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诸生之宗室也。
……万物莫不以生。
”明确地把水看作世间万物的根源,是各种生命的根蒂。
为了增强上述论点的说服力,《水地篇》接着说:“是(水)以无不满,无不居也。
集于天地而藏于万物,产于金石,集于诸生,故曰水神。
集于草木,根得其华,华得其数,实得其量。
鸟兽得之,形体肥大,羽毛丰茂,文理明著。
万物莫不尽其机,反其常者,水之内度适也。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二层涵义:其一,水浮天载地,无处不在,世间万物中都有水的存在,这是水独具的神奇之处。
其二,万物之所以繁衍生息,充满生机与活力,靠的是水的滋养哺育;如果没有水,万物就失去了生存的根本。
在《管子》看来,水不仅是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生命之本,同样也是万物之灵——人的生命本源:“人,水也。
男女精气合,而水流形。
……凝蹇而为人。
”这就强调了人是由水生化而来的,即男女精气相合,水流布形成胚胎再成为人体。
其实,人和万物一样,不但生命孕育离不开水,而且生产生活更是时时刻刻离不开水。
自从地球上出现人类以后,除了天上的太阳、地上的泥土以外,水则成了人类生存最为重要的物质元素。
从一定意义上讲,水是人类生存和文明进步的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类创造的所有文明,都离不开水的滋润。
可以说,《管子》的上述观点,与人和世界万物是上帝创造的唯心论是针锋相对的。
《管子》依据水的不同功能和属性,以德赋之,唱了一曲水之美的赞歌,实与老子“上善若水”和儒者“以水比于君子之德”的观念一脉相承。
尤其是“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为都居”的言论,分明是道家水性哲学的体现。
这里,《管子》通过盛赞水具有的“仁德”、“诚实”、“道义”、“谦卑”等优良品德,主旨是规劝人们要向水学习,效法水的无私善行,从而达到至善至美的境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中医如何解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中医如何解释?黄土地孕育了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
我们自称是炎黄子孙,中医理论的经典叫《黄帝内经》,都离不开一个黄字。
这都与我们所处的位置——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密不可分。
适中的位置积聚了适中的能量,形成了适中温和的黄土地,并最终孕育出了我们黄皮肤的中国人。
女娲抟土造人的神话传说,和我们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常识,在这里不谋而合。
水土的差异,本质上是能量的差异,不同的能量,导致了不同地区人种或体质的差异。
从国内来看,南方人身材比较矮小,北方人身材就比较高大。
南方人比较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北方人相对就比较懒惰,观念转变得也比较慢。
这从改革开方的成果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南方能量更多,能量的集聚程度更高,所以南方人DNA的结构就更复杂,所蕴含的能量就更多,也就更聪明。
或者说,南方人比北方人进化得更快一些,所以在智慧上就走在了北方人的前面。
这一点,自古才子伟人大多出自南方,也可以作为证明。
那为什么聪明的人个子反而矮呢?这可能是物种在进化的时候,优胜劣汰的原则就是用更小的体积来积聚更多的能量。
物种为了更多地积聚能量,最简单的选择就是长大身体,古代的恐龙就比今天的大象还要大得多。
当体积大到自身无法承受的时候,就只好进一步改变DNA的结构,用更小的体积来积聚更多的能量。
恐龙的灭绝,也许与此有关。
从这个角度来看,物种的体积在进化的过程中应该有着一个先变大再变小的周期性的规律。
南方人就是凭借着更复杂的DNA结构,用更小的身材,实现了更高的智慧。
东方与西方也存在着这种差异。
东方属木主生发,所以沿海地区人们开拓进取的步伐就比西部高原地区的人们快得多。
这一点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日本的产品以精致小巧闻名于世,这都得益于日本人永不停止的研发精神。
以前去日本叫东渡扶桑。
扶桑是什么呢?扶桑是我们的古人所记载的一棵大树,九个太阳住在上面,轮流升天值班。
扶桑的具体位置据记载在今天的蓬莱以东。
在大冰川时期,海平面比较低,中国与日本之间没有海洋相隔,而是连在一起的一块大陆。
赞美水土养人的句子
赞美水土养人的句子
1. 水土养人,不仅滋润着身体,更熔铸着灵魂。
2. 水就如同母亲,土就像是父亲,水土之恩养育了我们。
3. 水如明镜,土如珍宝,二者合一呈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4. 水土连理,万物获生。
水与土,是人类生存的源泉。
5. 没有水,土就会枯萎;没有土,水也难以流淌。
水土之恩,感恩不尽。
6. 水之清,土之肥,让我们拥有了健康的身体和清心寡欲的气质。
7. 借助水与土,我们可以创建一片绿色的天堂,享受自然之美。
8. 水落石出,土地开阔,蓬勃生长的景象,是水土滋养人的最好证明。
9. 河流滋润着大地,使得土地变得肥沃。
水土经过时间的考验,才会变得更加宝贵。
10. 如果没有水与土,我们将无法生存;因为有了水与土,我们才有了繁荣的未来。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游宇明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
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
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
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阅读理解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阅读理解
嘿,朋友们!咱今儿就来唠唠“怎样的水土才养人”这个有意思的话题。
你看啊,就好比一棵树苗,它得扎根在合适的土地上,吸收着恰到好处的水分和养分,才能茁壮成长,对吧?那咱人不也一样嘛!
我记得我小时候在老家,那山清水秀的,门口有一条清澈的小溪,那水哇,真叫一个清凉甘甜。
老人们总说,咱们这儿的水土养人呢!真的,在那样的地方生活,感觉整个人都神清气爽。
咱想想,那空气清新得就像被洗过一样,那土壤肥沃得能孕育出最甜美的果实。
这难道不是养人的水土吗?
再说说那些大城市,高楼大厦是多,机会也多,可有时候那环境啊,真让人不敢恭维。
比如空气污浊啦,水也没那么干净啦。
这就好像给人套上了一层灰蒙蒙的罩子,让人透不过气来。
这怎么能算养人呢?
咱又不是机器,光靠些硬件条件就行。
人是有情感、有感觉的生灵啊!就像鱼儿需要干净的水才能欢快地游,鸟儿需要广阔的天空才能自由地飞,咱们人也需要合适的水土才能活得滋润呀!你说是不是?咱不能光想着赚钱、发展,也得关注关注咱们生活的这片土地,这片水土呀!
其实啊,养人的水土不一定是最繁华的地方,也不一定是最富裕的地方,而是能让你心安、让你舒适、让你能做自己的地方。
就像有的人喜欢海边,有的人喜欢山里,这都是因为那里的水土契合了他们的内心呀。
所以啊,到底怎样的水土才养人呢?我觉得,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但只有当你找到那个能让你心灵得到滋养,能让你感到幸福的地方,那才是真正养人的水土!这就是我的看法,你们觉得呢?。
生命册里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描述
生命册里关于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描述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一方水土利用自然资源,哺育着周围的人。
指的是某一块地域;水土,包括地理位置、物候环境;一方人,则是长期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
这个俗语的意义是: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大自然中有丰富的宝藏,临近的水土有自己自然的风俗,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依水捕鱼捉虾,一叶扁舟自走天漄,靠山采撷许多山上特产,一年四季更潜。
养活那些周围的生命。
所以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
这句话都耳熟能详,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同地区的生活习俗,乃至人的特性都是“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体现。
不同地域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孕育着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于是每一方水土都有一方独特的气质,读懂这些,才能拨开一方水土养活一方人的真正涵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解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地理解释
嘿,你知道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可太有道理啦!就拿咱
中国来说吧,那地域辽阔得简直像个超级大宝藏。
你想想啊,南方那地儿,气候湿润温暖,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的。
那
的人们生活在如画的环境里,性格也大多温柔细腻呢。
比如说江浙一带,那可是出了名的鱼米之乡啊!那儿的人们就像那潺潺的流水一样,温和又勤劳。
他们种着水稻,养着鱼虾,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
“哎呀,咱这水乡的日子就是舒服哟!”你听听,这就是他们的日常感叹。
再看看北方,那可就大不一样咯!北方气候相对干燥寒冷,造就了
北方人豪爽大气的性格。
就说东北那旮旯吧,冬天那雪下得老厚了,
可人家照样活得热热闹闹的。
“咱东北人可不怕冷,越冷越精神!”他
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那叫一个痛快!
这可不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南方的水土孕育出了细腻的人儿,北方的水土培养出了豪爽的大汉。
这就好比一棵大树,在不同的土壤
里会长出不同形状的枝叶一样。
还有那西边的高原地区,那独特的环境让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有着坚
韧不拔的性格。
他们在稀薄的氧气中努力生活,就像高原上顽强生长
的格桑花。
“咱在高原上也能活出精彩!”他们骄傲地说着。
而东边的沿海地区呢,大海给予了他们开阔的视野和冒险的精神。
“咱要跟着大海的节奏,闯出一片天!”
总之,每个地方的水土都有着独特的魅力,滋养着那里的人们,让他们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
这就是世界的奇妙之处啊!我觉得这句话真的是太对了,它让我们看到了地理环境对人的深远影响,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这种差异,不是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季风气候的影响:
1、气候湿润适宜人类生存
2、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和森 林的生长
3、夏季风不稳定,易形成洪涝灾
害和旱灾
南北方在生活方式方面的差异
北方
防寒(墙壁、 窗户严密,有 民居特色 取暖设备) 秦
岭
南方
通风防雨(屋 顶坡度较大) 米饭
面食 陆路交通
饮食习惯
淮 河形特征:
1、地形多样是中国自然环境的显 著特征。 2、山区面积广大,约占2/3。 3、地势西高东低,自西向东逐级 降低,大致呈三级阶梯。
中国的气候:
类型多样,各种气候类型中,季风气候
对我们的影响最大。
风向 夏季风 冬季风 偏南风 偏北风 源地 性质
太平洋印度洋 温暖湿润 蒙古 西伯利亚 寒冷干燥
2022年上海市静安区语文一模试卷及答案
2021 学年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学科期终考试样例(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一、文言文(36 分)(一)默写与运用(12 分)1.无可奈何花落去,。
(《浣溪沙》)2.乘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3.夕日欲颓,。
(《答谢中书书》)4.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5.每逢中秋,凡有华人处,最常被吟咏的词恐怕就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了,尤其是“,”两句,既包含望月怀人的思念,又寄托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第 6—12 题(24 分)【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金石录后序(节选)李清照后屏居①乡里十年,仰取俯拾②,衣食有余。
连守两郡,竭.其俸入,以事铅椠③。
每获一书,即同共勘校,整集签题。
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夜尽一烛为率④。
故能纸札精致,字画完整,冠诸收书家。
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
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
甘心老是乡矣。
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注释】①屏(bǐng)居∶退职闲居。
指赵明诚去官后携李清照回到青州故里。
②仰取俯拾∶仰头取,低头恰,是说生活俭约。
③铅椠(qiàn):书写工具,这里指校勘、刻写。
④率∶标准。
6.【甲】文中的“鸿儒”指。
(2 分)7.【甲】【乙】两文的主人公都有高雅的爱好,即【甲】文中的“,”,【乙】文中则指(6 分)8.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4 分)(1)竭.其俸入()(2)反不得.饮而起()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3 分)夜尽一烛为率。
10.对【乙】文中作者和丈夫“甘心老是乡”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在这里生活可基本做到衣食有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古籍说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籍说法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古籍说法在我国古代的文化传统中,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说法:“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这句谚语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于地域与人文关系的理解。
它传达了一种观念,即人的成长和发展受到所处地域环境的影响。
这句话既是对地域差异和地域文化的认识,也是对人的成长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反映。
在整个我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这句谚语一直都具有深远的影响,甚至至今仍然具有启发意义。
二、地域对人的影响1. 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地球的不同地域,其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都有着显著的差异。
这些环境差异直接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服饰风俗等方面。
长江流域的人们因长期生活在水乡,所以对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有着独特的智慧和技能。
而在北方干旱地区,人们则更加善于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形成了独特的节水文化。
2. 自然资源与产业结构不同地域具有不同的自然资源和产业结构,这直接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经济活动和生活方式。
山区地域的人们多从事农林牧渔等原生产业,而平原地区的人们则更多从事农田耕作和手工业生产。
3. 历史文化传承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历史文化传承,这影响了当地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举止。
江南地区的人们因长期水乡生活形成了温和、柔顺的性格特点,而北方地区的人们则更加豪爽、坦率。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古籍说法,不仅是对地域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思考,也是对人类社会多样性的认可和尊重。
不同地域因其独特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传承,孕育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地方民俗。
这种差异性为人类社会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供了充分的土壤。
在当代社会,我们更应该重视和珍惜地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尊重每个地域的民族风情和文化传统。
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都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只有在这种尊重和包容的基础上,世界的文化多样性才能得到有效地保护和传承。
四、总结与回顾“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古籍说法,为我们展现了地域与人文关系的深刻内涵,引领我们审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提醒我们重视和尊重每个地域的文化传统。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作者:葛青来源:《晚晴》2014年第10期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养育不同的人。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就是说:水生智者,山生仁者。
河流密布,湖泊纵横的地理环境会造就智者,崇山耸立,平原坦荡的地理环境会生就仁者。
孟德斯鸠说:“土地贫瘠,使人勤奋、俭朴、耐劳、勇敢;土地膏腴使人因生活宽裕而柔弱、怠惰、贪生怕死。
”鲁迅先生在他的《北人与南人》一文中曾言:“北人的优点是厚重,南人的优点是机灵。
但厚重之弊也愚,机灵之弊也狡,所以顾炎武曾经道:北方人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南方人是‘群居终日,言不及义’。
”依我看,有四个主要的自然因素决定着人类的生活与命运,这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
另外还有一个内在因素就是种族习俗,中国南北在这五个方面的不同直接影响到南方人与北方人习惯性格上的差异。
气候从气候上看,北方天气冷长热短,四季分明。
尤其是漫长冬季的寒冷使东北的农村人有猫冬的习惯,劳作的时间也比南方短,有养精蓄锐的时间,使得北方人养成了懒散的习惯。
多风、干燥使得北方人普遍生得高大健壮粗糙,有棱有角,经过冬季的调养,胖子也自然多一些。
南方的气候一年四季都适合农作物生长,于是南方人似乎永远没有停歇的时候。
稻子在北方只种一季,但在南方可以种两季甚至三季。
冬天的田野上也充满葱郁的绿色,那是麦子和青菜。
于是大多的南方人显得矮小精干,多雨湿润的天气也使南方人皮肤水灵细腻。
南方人勤快、精明能干,不太计较,会做生意,只要有钱可赚。
于是北方的大街小巷的服务行业多是南方人干,而往往这些行当是北方人不屑一顾的,哪怕是他待业在家父母养着也不会去干。
北方人要面子,笑南方人的卑微;南方人要银子,笑北方人傻,放着生意不做。
南方人儒雅,其整体的精神是以阴柔方式体现的;北方人粗犷,其整体精神是以阳刚形式体现的。
这似乎是气候所致,南方水多草木多,空气阴湿气压低,人的精神肌体都受压抑而变得细柔;北方天高云淡,阳气足气压高,五脏六腑都气爽而变得粗刚。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阅读题附答案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阅读题附答案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
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忧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
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
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专题3议论文阅读怎样的“水土”才养人9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游宇明①不久前听了一场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我听了之后就在反复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②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相提并论,其实“天”与“地”就是自然的“水土”。
这“水土”给了我们生存的凭靠。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天空、高山、河流、原野,我们从何处获得光雨、木料、饮水、粮食,人怎么去生活?这“水土”也给了我们心灵的慰藉。
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
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
如果我们的天空被雾霾笼罩,如果我们的高山从地底被掏空,如果我们的河流被各种废水污染,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荒芜,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③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人的心灵就会被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乖戾,人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④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第一是诚信,第二是良善,第三是能让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才能。
⑤人不是孤立的个体,他必须与社会的其他成员相联系。
成员间的诚信是构建社会大厦的粘合剂,没有了它,社会就会瓦解,大厦就会坍塌。
有了它,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做生意不忧虑被欺诈,上医院不会收到“大处方”,社会矛盾就会大量减少,社会就变得和谐,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人们就会被养育成大写的人。
⑥任何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作恶之人,但社会的总体必须是良善的。
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
这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太大的代价。
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得到救助的人感受到了社会的关心,日后就能传递这份爱心。
当社会总体的良善养成了,我们的言行也就会变得绅士良淑。
⑦心理学理论认为,人最高层次的需求是自我实现。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想做的事最终做成。
上海的水土是很养人的读后感
上海的水土是很养人的读后感
在阅读《上海的水土是很养人的》这篇文章后,我深感作者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感情以及对其水土的深深热爱。
文章从对上海的印象开始,描述了这座城市的繁华与美丽,同时也揭示了其快节奏的生活方式。
接下来,作者通过描绘上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其丰富多样的美食,来表达对这座城市水土的欣赏和喜爱。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的最大亮点在于其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
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对于上海水土的热爱,并从中折射出对这座城市生活方式的认同和接纳。
这种情感真挚而深沉,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深感共鸣。
此外,文章的结构也颇具特色。
以水土为主题,作者巧妙地将上海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美食等元素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这种结构使得文章内容丰富而不散乱,有力地展示了上海水土的魅力。
总的来说,《上海的水土是很养人的》是一篇充满感情和深度的文章。
它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上海的魅力,使我对这座城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文章也让我反思了自己对于生活的态度和选择,让我认识到每个人都可以在适合自己的水土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和满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科学原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科学原理
水和土壤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资源之一,它们为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提供了必需的养分和水分。
一方水土之所以能够养活一方人,是基于一些科学原理存在的。
首先,水是植物生长的基本要素之一。
充足的水分供应能够满足植物正常的生理代谢需求。
通过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带动根部的营养物质上升到植物的地上部分。
因此,一方水源的可靠性和充足性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
其次,土壤中的养分是植物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
土壤中的养分主要包括氮、磷、钾等必需元素,以及钙、镁、铁、锌等微量元素。
这些元素在植物的吸收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影响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一方肥沃的土壤能够提供充足的养分供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农作物的正常生长。
另外,水土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着重要影响。
水分通过土壤中的毛细管作用和渗透作用向植物根系供应水分,而土壤中的颗粒结构和孔隙度则决定了水分的渗透性和保水性。
一方质地合理的土壤能够保持适宜的含水量,同时又能够允许多余的水分排出,避免植物根系受到水分过多或过少的影响。
总而言之,一方水土能够养活一方人,源于水和土壤的养分供给与植物的生长需求之间的科学关系。
科学管理水资源,合理利用土壤养分和水分,能够为农业生产提供持续稳定的支持,满足人们对食物的需求,保障人们的生存和发展。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一句俗谚,比喻一定的环境造就一 定的人才。不同地域上的人,由于环境的不同、生存方式 不同、地理气候不同,导致思想观念不同、人文历史不同、 为人处事不同,文化性格特征也不同。 • 每个地区的水土环境,人文环境都不同,人的性格,生活 方式,思想观念,人文历史也就随之而改变,而生活在一 起的人,性格也会很相似。所以一块地方的人都差不多。 就像新疆的人个个都是能歌善舞,长睫毛大眼睛的,上海 的小姑娘个个都是能说善辩。
• 海滨城市
海滨城市就是沿海城市, 气候冬暖夏凉,空气清新 ,经济较发达。
• 蒙古草原
蒙古草原地域辽阔,风光 旖旎,水草丰美。夏季气 候宜人,冬季银装素裹, 白雪皑皑。
• 雪域高原
雪域高原地形复杂,地貌基本 上可分为极高山、高山、中高 山、低山、丘陵和平原等六种 类型,农业以种植青稞、油菜 籽、牧草为主。
车、马
蒙古高原 特点
衣 蒙古袍
食 牛羊肉、奶制 品
住 蒙古包
行 骑马
我的家乡
• 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美丽的家乡。
放眼祖国各地
•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土层深厚,土质疏松 ,地形破碎,暴雨频繁,水土 流失极为严重。
• 江南水乡
江南水乡气候温和,季节分 明,雨量充沛,一年四季花 红柳绿,环境颜色丰富多彩 ,自古物产丰富,是中国著 名的“鱼米之乡”。
• 东北森林
• 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林 业生产基地,东北现存的 森林面遮挡风沙
食 青稞面
住 窑洞
行 马车、驴车
雪域高原 特点
衣 藏族服饰
食 青稞、肉、奶
住 平房居多
行 牦牛
海滨城市 特点
衣 普通
食 海鲜
江南水土养人 作文
江南水土养人作文
《江南水土养人》
哎呀呀,都说江南水土养人,这可真是一点都没错呀!
就拿我那次去江南游玩的经历来说吧。
我走进一个小镇,那青石板路啊,感觉走在上面就像走在时光的隧道里。
沿着小路弯弯绕绕,两边都是那种白墙黑瓦的房子,特别有韵味。
然后我就看到了一条小河,河水那个清哟,都能看到水底的水草在悠悠地晃动呢。
我沿着河边走,看到有个老奶奶在河边洗菜,那手法熟练得很呢。
我就凑过去和她聊天,老奶奶特别和蔼,一边洗菜一边和我唠嗑。
她说这河水可干净啦,用来洗菜特别好。
我看她洗的菜,哇,那青菜叶子绿油油的,上面还挂着水珠,真的是超级新鲜。
我在旁边看着都感觉特别有意思。
接着我继续溜达,路过一家小店,门口摆着各种江南小吃。
我没忍住就进去了,点了一份小笼包。
那小笼包端上来的时候,热气腾腾的,透过那薄薄的皮都能看到里面的肉馅。
我夹起来一个,轻轻咬一口,那汤汁一下子就流出来了,满嘴都是鲜美的味道。
哎呀,真的是太好吃啦!我感觉我能吃上一屉都不够。
在江南的那几天呀,我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变得滋润起来了。
呼吸着那湿润的空气,欣赏着那如诗如画的风景,吃着美味的食物,简直不要太享受。
江南的水土真的把人养得水灵灵的呀。
到现在我都还怀念那次江南之行呢,真盼着啥时候能再去感受感受那养人的江南水土呀!就像那句话说的,江南好呀,江南美呀,江南的水土最养人呀!嘿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作者:游宇明
来源:《民主与科学》2014年第04期
不久前听了一个演讲,演讲者引用了一句俗语,叫“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演讲者自然是从正面理解这句话的,我听了之后却反复在问自己一个问题:怎样的“水土”才养人?
中国人习惯于将“天““地”“人”三个字并列,“天”与“地”就是人的“水土”。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没有高山、没有河流、没有原野、没有草木,我们无处获取木料、种植粮食、接来饮水,人怎么去生活。
“水土”不仅给我们自然的凭靠,也给我们心灵的慰藉,比如看到天空之远,我们会放飞梦想的翅膀;看到大地之美,我们会产生愉悦之情。
然而,我们也应该想到,能养人的“水土”一定是好“水土”,如果我们的高山是被从地底掏空的,如果我们的河流是被各种工业与生活废水污染了的,如果我们的原野四处撂荒,看不到庄稼,如果我们的草木动不动被连根挖掉,这样的“水土”不仅不能养人,还会害人。
大自然的“水土”是这样,社会的“水土”也同样如此。
假若一个社会人文生态和谐,我们的心灵就会被社会养得活泼开朗;假若一个社会风气不好,大家都视他人为地狱,我们的心灵必然变得狭隘偏激。
在我看来,社会的好“水土”至少需要这样几个条件:第一,社会必须是诚信的;第二,社会必须是善良的;第三,社会必须让我们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才华。
人不是一个孤岛,必须要跟其他人打交道,社会讲诚信,我们上学不担心拿到假通知,我们做生意不憂虑被敲诈,我们写作可以及时拿到稿费,那么,我们对这个世界就有了信心,社会各种矛盾会大量减少。
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都不敢保证没有个别人作恶,但社会的总体必须善良。
孩子摔倒了,陌生人扶一把;有人出了车祸,旁观者帮助送一下医院;学生无钱读书,有能力的人捐上一点钱,都不需要我们付出大的代价,然而,有了这样的温暖细节,得到救助的人会感受到社会的关心,日后可能向别人传递这份爱心。
当社会总体的善良得到了保证,我们出门在外,才有真正的安全感,我们的言行也才会变得绅士。
心理学有个理论,其中提到人最大的需要是自我实现。
所谓自我实现,就是想做的事终于心想事成。
一个人的自我实现一方面固然依赖个体的努力,另一方面也要求我们的社会给个人提供制度的帮助,换句话就是,一个人有了某种才华,社会应该给他提供必要的舞台,使他可以及时展示自己。
社会这样做了,人们的上进心才会被激发,我们的社会才有了持久前行的推力。
养人需要社会的好“水土”,但这好“水土”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从地底生出来,它说到底还是要依赖两种力量,一是每个个体,二是组织化了的公权力。
每个个体都有人人是别人的“水土”的意识,尽可能给这“水土”注入正能量,社会的“水土”自然会越来越好。
组织化了的公权力有足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认识到自己肩负的使命,它就会抓好社会体制、机制的顶层设计,将绝大多数人的美好愿望变成政策、法律,让社会的列车在良性的轨道上运行。
具体到咱们这个社会,因为受泛道德的一些东西影响久了,真的、假的混在一起,组织化了的公权力还得多费些脑筋,通过制度的力量一步步拢齐人心。
“养人”的“水土”从来是有责任感的人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