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八年级下)
(初二语文教案)《我的母亲》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4-教学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新课标学校语文八班级下其次课,本单元都是名家之作,或追述难忘经受,或呈现生活一个侧面,揭示人生意义,使同学受到正确的人生态度、情感价值观教育。
本着这个目标,我将本节课进行大胆延长,用资料和声音让同学认真感受、体验、理解、思考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并有自己的心得和评价。
二同学分析初二的同学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而且同学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
所以。
老师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怀家庭,关怀父母。
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培育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挂念他们形成敬重别人、关怀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目标1 学问与技能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育同学明辨是非的力量;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育同学学会关怀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育同学搜集整理资料的力量。
2 语文思考通过放录音,开展同学的抽象思维转化为形象思维的力量;丰富对世界的生疏,培育同学明辨是非的力量;经受了由探究、感悟不理解母亲到理解母亲及换位思考的过程,培育了同学责任感和换位思考的力量;培育了同学回忆、重新整理思路、组织语言和有条理表达的力量;捕获生活中有用信息的力量。
3 解决问题能有家庭责任感和关怀他人意识;形成换位思考变换思想和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体验别人的感受,并通过理解感悟学会换位思考;通过学会评价他人和回忆自己的做法的过程,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
4 情感与态度让同学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怀家庭,关怀父母。
从而激发同学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忱,培育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挂念他们形成敬重别人、关怀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重点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育他们家庭责任感。
八年级语文《我的母亲》教案
教案:《我的母亲》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以一篇由纸山石井所作的《我的母亲》为教学材料。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一个懂得爱和关心的母亲的形象,感受到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学会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来写好一篇描写人的文章。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初步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运用阅读、分析、思考的方法进行文章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增强对母亲的尊敬和感恩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领悟文章主旨,掌握在写作描写人时使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四、教学步骤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问问题导入新课:你们印象中的母亲是什么样的?她们平时的工作是什么?你们平时是否满足她们的要求呢?Step 2 预习导学教师提问:大家预习了《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吗?请谈谈你们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Step 3 文本解读1.教师通过阅读和解读文章,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生可以选择积极发言,讨论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
Step 4 重点阅读1.教师同学们一同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并引导学生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母亲的爱和关怀。
2.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具体的描写母亲的词句和段落,并共同完成课文的分析。
Step 5 形容词的应用1.教师提问:文章中有哪些词句和段落的描写让你感受到了母亲的关怀和爱?2.学生会提到形容词,教师会进一步解释形容词的使用和作用。
Step 6 描写手法的运用1.教师以课文中运用的描写手法为例,让学生了解描写手法在文章中的重要作用。
2.教师和学生共同分析、讨论描写手法在课文中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
Step 7 写作指导1.给学生时间写一篇《我心目中的母亲》的作文,要求学生尽量运用形容词和描写手法。
2.学生互相交流作文,并归纳出好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延伸1.教师鼓励学生关爱家人,感恩母爱,并引导学生写一封感谢母亲的信。
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第一单元2我的母亲(胡适)(区一等奖)
1、赏析下列句子。追问:这些句子有什么共同点?文中写母亲的“严厉”多,还是“慈爱”多?为什么胡适还反复强调母亲的慈爱呢?
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2、赏析文章末段。追问: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受?
请你写一段话,表达你对自己母亲的理解与感恩。
我的母亲 胡适
慈爱 怀念
严厉 人物 情感 感激
温和 敬爱
刚气 语言 怜惜
质朴 真挚
引起注意,积累知识
关注全体
训练朗读
积累字词
把握内容
教
学
反
思
教师针对本课实际情况做得失反思。
2、感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
考点
与
措施
字词与句子赏析
导读法、语言赏析法
教
学
过
程
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关注的学生
导入
整体感 知
听读课文,感受母亲形象
细读课文,感悟深情
小结:
回顾总结,感悟提升
布置作业
板书设 计
我国有位学者,他曾取得三十余项博士学位,曾是北京大学的教授、校长,他就是胡适,他被原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历史学家唐德刚尊为恩师,在学术界以为人谦和而著名,他自己一生中最崇敬的恩师是谁呢?据胡适先生在自传中说,是他的母亲。那么,他的母亲是怎样一个人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出题。
(2)写母亲的段落有哪些?
4-13自然段
听老师朗读文中写母亲的部分,学生听读思考:
“这是一个 的母亲,因为文中这样写道……”
《我的母亲》教案15篇
《我的母亲》教案《我的母亲》教案15篇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我的母亲》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的母亲》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识记有关老舍文学常识B-了解记叙文可刻画人物,表达情感的方式方法。
2、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阅读目标:体味作者朴实自然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课文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风格。
教学内容与步骤:导入,母亲是我们出生以后最先接触到的亲人,母亲是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的第一任老师。
我们曾经学习过朱自清先生写的《背影》,今天让我们大家再来学习一片描写母亲,母爱,以及母子亲情的文章。
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
第一部分,介绍作者。
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著名作家老舍先生。
我们在过往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老舍先生的文章,那位同学能够将你所了解的关于老舍的信息说出来与大家分享一下呢?(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有关老舍的文学常识。
)学生回答,两名同学相互补充完成,教师最后整理,帮助学生记忆。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正红旗。
出生于北京一个贫穷的满族家庭,幼年家庭贫困。
1913年近北京师范学校学习,1930年回国,先后在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任教。
我们曾经学习的写景抒情散文《济南的冬天》就是创作于老舍先生在济南任教期间。
老舍先生在英国游学时,写出了他的英伦三长篇《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著名长篇小说有《离婚》《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著名话剧作品《茶馆》《龙须沟》,老舍先生因其在文学方面的卓越贡献,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第二部分,讲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找出文章中表明时间顺序的句子。
提问学生,找出表示时间顺序的句子。
两到三位同学补充完整。
提示学生发现本文的记叙顺序——时间顺序。
2、读完全文,同学们又没有被这样一位母亲的行为所感动呢?思考一下稳中写了怎样的一位母亲,结合文中的例子,小组讨论总结出母亲的优秀品质。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篇6【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作者,揣摩语言,通过富有表现力的语句来体会母爱,学会用截取法来表现人物。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合作式、研究式学习,整体感知课文,揣摩语言,体会母爱。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产生对妇女被旧社会压抑和埋没命运的深切同情,从而更加热爱新中国、热爱新生活。
【教学重点】目标2、3【教学难点】目标1【教学安排】二课时【课前准备】1.查找资料,了解作者。
2.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请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借助工具书,扫除文字障碍。
二、积累成语:蹑手蹑脚一饱眼福娓娓动听热泪盈眶循循善诱饮泣吞声辗转反侧万籁俱寂三、教师通过范读,在语速、重音、停顿等朗读技巧方面作出示范,引导学生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
(配以《苏格兰摇篮曲》)学生边听读,边思考:本文回忆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板书)元宵夜的“巡阅”涌流的眼泪丰富的内心世界劳碌的身影四、布置作业:收集自己母亲常说的饱含母爱的话语或一些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第二课时一、导入:1.学生活动:莫泊桑说:“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请你讲一讲你熟悉的饱含母爱的话语和一个最让你感动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学生自由发言,进行交流)2.多媒体播放满军的歌曲《懂你》,创设情境。
二、默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1.通过这些故事,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你试着填空)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请学生自由发言:参考答案:读了母亲背“我”赏灯,我看到了一位无微不至地关爱孩子的母亲。
读了母亲讲故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情感丰富、才具被埋没的母亲。
读了“我”受罚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既慈爱又识大体的母亲。
读了母亲熬夜做鞋的一节,我看到了一位勤劳能干的母亲。
2.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怀念、赞美3.教师小结:“我”的母亲是一个把全部的爱和希望都倾注在儿女身上,为家庭奉献了一生,有一定的文化和丰富的情感,才具被封建社会埋没的普通妇女。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
《我的母亲》(老舍)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体会老舍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2、了解作品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3、理解作者鲜明的艺术特色。
二、导入语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诗经.邶风.凯风》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
_——莫泊桑“全世界的母亲是多么的相像!她们的心始终一样,每一个母亲都有一颗极为纯真的赤子之心。
”——惠特曼(美国作家)三、作者简介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父亲是一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母亲靠着洗衣裳做伙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1966年“文革”中不堪躏辱在北京太平湖投湖自尽。
1978年初,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四、梳理结构1、全文大致可以划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7)主要交代母亲的家庭出身与早嫁多子的情形。
第二部分(8-14)以母亲为中心描述了一系列家庭变故和生活琐事,勾勒出母亲勤劳、乐观、善良、忍让、坚毅等可贵品质,展现了她子女为先、牺牲自我的博大母爱。
第三部分(15至最后)写在外漂泊的“我”对母亲的惦念与母亲去世在我心中激起的无限悲痛。
2、课文是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及母亲“活到老、穷到老、辛苦到老”的线索组织安排材料的,作者从母亲的出生、出嫁、生“我”、七十大寿、一直写到去世,脉络很清楚。
形象地刻画了母亲传统而伟大的形象,展现了她的种种美德,字里行间蕴含老舍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如:“母亲生在农家”(第3自然段)“母亲出嫁大概是很早”(第4自然段)“生我的时候,母亲已有四十一岁”(第4自然段)“在她七十大寿的那一天”(第14自然段)“母亲已去世一年了”(第16自然段)3、我们通过感知文章内容感受到作者笔下母亲的形象,我们看到了母亲的平凡与伟大,那么母亲对“我”的影响有哪些呢?请找出文章中描写母亲对“我”的影响的文字。
教你读懂八年级语文教案——《我的母亲》
八年级语文是中学阶段的基础,而语文教案则更是每位语文老师上课时必备的工具。
比如说,《我的母亲》这一篇课文,在语文课中属于比较常见的文章类型。
那么如何才能够读懂八年级语文教案中《我的母亲》这篇文章呢?在本文中,我们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一、文章内容《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一篇人物传记,是介绍母亲这个人物的生平事迹和性格特点。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让读者了解到了这个母亲是一个从小就十分负责任,勤劳善良的人。
她一边照顾家庭,一边还在外面打工维持生计,十分不易。
同时,文章中也表现出了这个母亲教育孩子的方式,她从不指望孩子可以天生聪,而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和言谈举止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
最后在文章的结尾,也表现出了母亲的坚定,她希望孩子们能够以自己的知识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她相信这是有可能实现的,也会一直支持孩子们的理想和未来。
二、文章结构八年级语文教案中的文章通常采用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多种类型,而对于不同的文章类型,其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而《我的母亲》则是一篇记叙文,其结构通常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三个部分。
开头部分主要是通过介绍母亲的身份、职业和重要性来引入文章;中间部分就是介绍母亲的生活和母爱的展现,叙述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丰富;而结尾部分则是对整篇文章的总结,强调了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三、文章细节在阅读《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的过程中,读者需要注意文章中的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说,文章在描写时要使用生动的语言、精确的词汇和具有代表性的细节,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同时,文章中的段落应该清晰而有序,每个段落之间应该有明显的过渡,使得文章更加顺畅自然。
读者在阅读文章时还需要注意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问题,这些细节问题会影响文章的整体水平和阅读效果。
《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是八年级语文教案中的一篇很好的文章,通过阅读并了解文章内容、结构和细节问题,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篇文章所表达的丰富内涵。
同时,也能够帮助我们提高语文阅读和写作的能力。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文案
结束语:
师生齐读《游子吟》,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妈妈幸福、安康!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
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并谈自己的体会。
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播放音频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营造气氛,联系生活实际学生谈感受,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
七、课外延伸:
同学们,自古以来,古今中外描写母爱的诗词和文章多得数不胜数,请同学课下在网络的帮助下:
(1)朗读、鉴赏有关母爱的诗词。(2)课外推荐阅读:老舍《我的母亲》、邹韬奋《我的母亲》、朱德《回忆我的母亲》、赵丽宏《母亲和书》。
八、爱心作业:
播放歌曲《懂你》
以《懂你》为题给妈妈写一封信或一段话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读文思考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
共写了以下几件事: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附备查网址:
1./zhuanti/muai/
2.利用搜索引擎独自查找相关学习网站
3.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然后运用课件展示明确答案。
五、研读赏析,品味语言。
阅读这篇文章,我们不仅会为母亲美好的性格品质所感染,而且也被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对母亲的爱戴、感激之情所感染。但文中却极少抒情的句子,这种情感是怎样表达的呢?请跳读课文,找出这些饱蘸感情的句子,读一读,谈谈你的体会。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
初二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教学目标1.了解和理解《我的母亲》这篇课文的主题和情感。
2.熟悉课文的基本内容,并学会分析七个段落的写作技巧。
3.能够正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并能用适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和深情。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分析课文的写作技巧,包括描写、对比和抒情等手法。
2.制作反思模板,帮助学生思考和记录自己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隐喻等修辞手法。
2.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并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母爱的伟大。
三、教学准备1.课文《我的母亲》的复印件。
2.反思模板的制作准备。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在黑板上写下标题《我的母亲》,并和学生一起讨论母亲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思考和表达。
第二步:课文导读(10分钟)1.让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感受课文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2.合读课文,依次学习每一段,理解每一段的组织结构和写作手法。
第三步:分析课文(25分钟)1.将课文分为七个段落,让学生小组合作,分析每一段的写作技巧,并记录在白纸上。
2.合班讨论,让每个小组依次汇报他们的分析结果,和其他小组交流。
第四步:情感表达(30分钟)1.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描述母亲的形象和付出。
2.设计一些情感表达的练习题,让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第五步:反思模板制作(30分钟)1.介绍反思模板的概念和作用,并给学生提供制作模板的材料。
2.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属于自己的反思模板。
3.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反思模板,寻找灵感和共同点。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要求学生完成自己的反思模板,并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表达对母亲的感激和爱意。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反思模板的制作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不过,为了更好地巩固课文知识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下节课需要适当安排一些写作练习和交流活动。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
一段写到:“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师生共同明确: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这句话中的用词:“如果”、“一丝一毫”、“如果”、“一点点”、“如果”,假设一点点,其实是作者谦虚的说法。了解胡适的人,读过胡适作品的人,都能深刻感受到胡适的和气和宽容。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谦虚的品格。这些品格正是作者的母亲带给他的影响。由这句话的分析,引出下面题目的讲解。)
2、胡适的母亲即是严师,又是慈母,她的为人处事对作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那么文章的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对母亲什么样的感情呢?请从文中找出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指导学生速读文章,小组讨论,选发言人代表回答,其他人在书上标注。)
示例1:“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母亲爱子之深,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教师补充:胡适母亲的经历:23岁守寡后,操持家业。对于儿子的教育倾注心血。)
三、小组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前三段,思考:前三段写的什么内容?(写的是我的童年单调与失落)
这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小组讨论后,师生共同明确:
文中看似的“闲笔”实则有“深意”。前三段的“铺垫、呼应作用”及与家人相处情形更能体现其“恩师”作用是“耳濡目染、言传身教”。
四、作业:
思考: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学生复述文章中写了哪些和母亲有关事。(概括能力培养。)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通用7篇)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我的母亲》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母亲》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能力目标:理解文章,概括母亲的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容,丰富文化素养。
二、德育目标: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母亲的关爱,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重点:诵读、概括。
提炼母亲的形象,培养学生对母亲的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作品的深厚内涵和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诵读法和延伸拓展。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母爱是一个包含温柔深挚情意的永恒的话题,同学们一定还会记得我们小时侯经常唱的一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请同学们再唱一遍。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胡适先生的人生经历,再一次去感受母爱的力量。
二、胡适简介三、诵读、整体感知文章:1、学生默读全文,初步了解文章的内容。
标示段序,并疏解疑难字词。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佃户:佃,租种土地。
轻薄:言语举止带有轻佻和玩弄意味。
仁慈:慈爱慈祥。
质问:依据事实问清楚是非;责问。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2、学生自由阅读,批注文章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思考:(1)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2)勾画出文章中揭示母亲品质的语句,试用母亲是一个的人的句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点拨。
3、本文是中年胡适对自己人生的一段回顾,除了主体部分写母亲以外,课文的其余部分还提及了什么?4、学生通读全文,体味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四、合作探究,理清文章深层的内涵和写作方法。
1、学生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章,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课文前三语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说课稿
《我的母亲》说课稿江西省吉安县文山学校肖红梅各位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国学大师胡适写的《我的母亲》。
这次说课我主要从教材、教法与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教后反思等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胡适的《我的母亲》选编在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文选自《胡适自传》。
通过学习本文,让学生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
2.教材特点这篇文章是作者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如何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母亲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3.学情分析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学生在文章的浅层理解上应无大碍。
但由于学生人生阅历的不同,他们对母爱的诠释也就因人而异,同时由于学生进入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为师生课堂的交流和心灵的沟通带来了难度,因此,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说出自己的阅读体验,品味作品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应是本文教学的重点,而调动学生情感,加深对母爱的理解则是本文教学的难点所在。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文意,了解文中的具体事件。
能力目标:品味语言,感受母亲的形象。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亲情,关爱父母,关爱他人。
二、说教法与学法(一)说教法1.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讨论法、点拨法让学生在讨论与启发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说学法古人主张:“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美国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早就预言:“21世纪的文盲不是那些没有知识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学生学法指导。
1.圈点批注法。
这是学生习得语感,提升灵魂的有效途径,我引导学生在圈点批注法中感悟母亲的光辉。
2.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三、说教学程序(一)深情导入,走近母亲。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胡适的《我的母亲》教案设计者:山东省昌乐县红河镇中学孙海萍刘曰贞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 2,学科:初二语文 3,课时:1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课。
八年级学生已经能学会基本的概括能力,能够领会课文中关于母爱的事件,加上他们数十年的生活经验,只要他们能按要求去认真搜集相关资料,并加以体会,在指导、感悟、交流中就能体会母爱及其内涵。
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理解文意,概括文中母亲形象,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重点)2.从母亲的言行入手,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联系生活体验,体会母亲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孝敬母亲的情感。
(重点)突破重点难点的设想: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并阅读有关胡适作品;老师适当引导并设计相关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母爱的理解,从情感上拉近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学准备:学生:(1)、按照导学案预习课文,并阅读相关作品;准备歌颂母亲的资料(诗、词、画、歌曲等)(2)、事先跟家长联系,请家长和学生聊聊天,让学生整理好聊天内容,并记录下来。
(3)、学生准备一份送给母亲的小礼物,要求必须是自己亲手做的。
教师:教师认真备课,认真设计教学流程;查阅相关资料,掌握自传体的语体特点,并了解胡适与胡适母亲冯顺弟的相关资料;准备课件准备好与母亲有关的音乐作品,作为背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从初中阶段看,是个最难管的时间段,学生自由而且叛逆,往往跟家人难以顺畅的沟通,父母跟子女之间有隔阂,对父母的爱难以深入的体会,感恩意识差教学流程:导学设计:1.读课文一至二遍,了解大意,勾画生字词并识记,了解作者。
将你认为是重点的字词写在下面空格内将你了解的作者情况整理在下面2.再读课文,概括有关母亲的事件并体味母亲是个怎样的人有关母亲的事件,你概括出来的有哪些?相信自己,你一定行3.思索生活中你与母亲交往的细节并整理,最好付诸文字活动设计导语设计:背景音乐百度mp3搜索配乐:《秋日私语》/data2/music/5970609/5970609.mp3?xco de=df3ae02cfd6091089e17a9d95288ce1e&mid=0.03819652365668用感人的画面和深情的音乐把学生思想引入特定的情境中。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胡适《我的母亲》
《我的母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
2、感知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激发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
教学设想本文是胡适先生对母亲的回忆。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内容,体会母亲的品性及对作者为人处世的影响,把握作者对母亲的怀念和敬爱之情。
激发起学生对母亲的热爱之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每天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老师曾要求同学们仔细的打量,看看自己的父母,是不是这样做了呢?现在老师就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概述对母亲或母爱的认识。
老师小结并请同学们记住关于母爱的一句名言: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2、自古以来,许多文人墨客都曾用笔抒写过对母亲的热爱之情,比较有名的就是《游子吟》,著名学者胡适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我们就走进他的《我的母亲》一文,去了解一下胡适的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作者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二、检查预习文绉绉穈先生掷铜钱庶祖母翳病舔去侮辱生齐读后,合作听记。
三、了解作者:(结合注释学习)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曾提倡文学改革,为新文化运动的著名人物。
1920年创作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
四、探索新知㈠整体感知学生朗读文章,学生思考问题:文章写了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㈡合作探究师:这篇文章作者主要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这是几件什么样的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速读文章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这几件事表现了母亲怎样的品性?由此,你认为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2.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感情?读文后,生分组讨论交流,推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明确:1.共写了以下几件事:(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
我的母亲教案(优秀3篇)《我的母亲》教案篇一一、前期准备(一)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语文》(八年级下册)一单元第二课。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标题是编者加的。
它的体裁是传记,堪称文学的传记,传记的文学,既可供胡适研究者参考,具有史料价值,也可供文学爱好者欣赏、阅读,具有文学价值。
文章内容翔实,饱含感情,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作者把自己的成长与母亲的教育紧紧联系在一起,着重写出母亲对自己的“做人的训练”,对自己少年时代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自己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从胡适一生的奋斗与追求,从他在学术史上的地位与成就来看,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功不可没的。
因此,教学本文应该从宏观上确立把握好重点,解决好难点,同时还要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感悟胡适及其作品所包含的人文内涵。
(二)教学设想鉴于上述思考,本文教学时应从三个角度展开,也就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个环节,远处看课文,读标题,了解作者,对课文及作者作一般性的了解。
第二个环节,立足课文,感知内容,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是本文的教学重点所在,为训练语文能力打下扎实的基础。
熟读全文,理解母亲对“我”的做人训练,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成为本文的重点。
第三个环节,立足课文向外看,拓展视野,增长见识,丰富语文素养。
这三个环节的安排由易到难,由课文向课外拓展,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一个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学生从比较中了解本文在内容与写作方面的特点。
第三环节是在第二环节进行语文能力训练的基础上完成的,由胡适的作品延伸到他的学术成就,由他对母亲的感情延及他的文化观。
(三)教学准备学好本文,需要学生做好如下准备工作:一,搜集自己熟悉的抒写母亲的诗文或歌曲,把握其主要内容;第二,查找资料,初步了解胡适及其他的家庭情况。
教师课前需要阅读《胡适自传》,或者其中的《九年的家乡教育》和《先母行述》两篇,感悟母亲对儿子的深深关爱,以及胡适对母亲那种“生未能养,病未能侍,毕世劬劳未能丝毫分任,生死永诀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之情。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
初二下学期语文《我的母亲》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我的母亲》,使学生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和无私,培养学生对母亲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同时,通过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和分析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语法。
难点1.能够准确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2.能够从文中找出关键信息,理解作者的立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谈论母亲的形象和母爱的含义,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思考。
老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你认为母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觉得母爱有什么特点和意义?2. 阅读课文(20分钟)•让学生先自主阅读《我的母亲》课文;•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记重要内容、生词和不理解的地方。
3. 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对课文进行逐段解析,并解释生词和核心语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立意。
4. 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讨论课文中母亲形象的特点和作者的写作意图;•要求学生以自己的语言描述母亲形象和母爱的内涵,取得共识。
5. 母亲的表彰(10分钟)•鼓励学生亲自表彰自己的母亲,可以是文字、图片或音频等形式;•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表达方式,但需要以诚挚和感激的态度写出来。
6. 课堂讲评(10分钟)•邀请学生把自己的表彰作品分享给全班;•对于每个学生的作品,要进行点评和评价,给予鼓励和肯定。
四、教学反思《我的母亲》这篇课文通过生动细腻的描写,把母亲塑造得很形象,给我们展示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表现出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课文长度较长,有些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一些困难。
下一次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段阅读的方式,逐段进行讲解和讨论,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学生的表彰作品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学生的表彰作品过于简单,缺乏深入描述母亲的优点。
因此,在下一次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表彰的模板和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我的母亲》案例分析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我的母亲》案例分析人教新课标版[案例背景]教材分析《我的母亲》是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一篇文章。
原文选自《胡适自传》。
文章内容翔实,语言质朴,情感浓烈,充满着浓郁的人文关怀。
全篇被一种不加修饰的感人挚情所萦绕,既写出了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在大家庭环境中作为后母维持家庭关系的不容易,向我们呈现了一位爱子无痕,润物无声的母亲形象;同时,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因此,本文不仅应当成为学生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重要载体,而且也应当是对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变化的八年级学生情感的洗礼,使之理解母爱的深沉含义,意识到小结人生是为了体悟出人生奋斗的意义。
与此同时,本文还是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铺垫之作。
由此看来,本文不仅应通过师生平行的对话实现师生知识与能力的自然生成,更应通过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终走进母亲的心灵底处,在一种感动中升华对母爱的理解,使其成为天地间一股永恒的浩然眷恋,只有这样才能让一颗颗幼小的心灵找到灵魂的栖息之地,让母亲宽广的胸怀成为儿女们心灵的精神家园。
学生分析:母爱虽然是一个永不老去的话题,但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娇宠的生活环境,淡化了他们对爱的感觉,尤其是对于进入青春期的初二学生来说,逆反心理很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行为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而且学生与父母之间有代沟,有很多学生不理解母亲对他们的关爱。
所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习这样的文章很有必要,也很重要。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采取多种的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唤醒他们的情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 理解文意。
概括、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件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特点。
2.品味具体语句中所包含的感情,体悟文章主题。
过程与方法:1.借助多媒体,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一、提炼文中的母亲形象,从文章所写的具体事例中概括出母亲的品性。
二、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三、学习运用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教学重点:概括母亲的品性、特点,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通过事例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方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圈点勾画法
教学过程:
导入:
学生齐读文前方框里的内容。
师:今天,就让我们驻足停留,一同感受胡适我的母亲(板书课文题目)
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我朗读课文,概括课文写了母亲的哪几件事?这些事突出了母亲的什
么品性?(学生用横线划出关键词)
2.学生小组朗读并概括,教师板书。
事情:
(1)管教儿子:①学习上的督促②做人上的训导
(2)当家主事:①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②与大嫂、二嫂相处,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3)保全人格:受了人格上的侮辱,要五叔当面认错赔罪。
品性:气量大、性子好,事事留心,格外容忍。
待人最仁慈,最温和,注重对我的言传身教。
是我的恩师、慈母、严父。
3.再读感知,善于发现
同桌互读写母亲的这部分,感受母亲的品性,也可发现问题。
4.学生质疑、释疑。
例如: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
二、细读几句,体味情感
1.用波浪线划出课文中体现作者对母亲情感的语句,深情朗读并体味其中蕴含的情感。
2.全班齐读,读出情感。
3.学生说出作者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
三、发现问题,勇于探究
1.学生发现问题:文章标题是“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其内容似与“母亲”无关,这是为什么?
2.学生释疑。
四、发现一段,学写一段
1.以第六段为例,学生发现本段结构上的特点。
2.总结:总写一句,细叙写情节。
3.学生从文中找出类似的段落并读出来。
4.学生学习运用本段的特点,以《我的母亲》为题,写一段话。
5.学生佳作赏析。
五、语言积累(学生摘抄在积累本上)
(一)经典重温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写母亲的名言
贤母使子贤——韩婴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
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
母亲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
在孩子们的口头心里,母亲就是上帝的名字。
——萨克雷
六、学生小结(全班齐读)
母爱如水,母亲是源,无论你奔腾到哪里,身上流淌的,依然有不尽的源头之水。
母爱是清凉的风,是遮雨的伞,是滴落的泪,是甜甜的吻。
母爱是“三春晖”,是任何“寸草心”也难以回报的恩情。
我们年轻的心总是装载着太多的事情,而母亲永远只是静静的藏在一个角落里。
一个声音总是在说:现在还早,等我实现了这个再去对父母尽孝也不迟。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当我们日渐长大,母亲却已日趋苍老,这一切,缓慢却不可逆转……
七、作业:周记
也许,我们的母亲没有领袖的丰功伟绩,没有明星的光彩夺目,没有科学家的渊识博学,没有英雄的豪言壮语,没有文学家的鸿篇巨著。
但母爱如天大,同时又小得只能住在我们的心里,母爱是可以撑天的支柱,也是我们想拥抱的温暖。
请以“我的母亲(父亲)”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