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中药黄芩.ppt

合集下载

中药详解——黄芩

中药详解——黄芩

中药详解——黄芩
上一味讲了黄连,这一味我们讲黄芩。

黄芩和黄连都姓黄好像一对兄弟,都能清热,也经常在一起使用,但是却各有神功。

黄连色黄味苦,清心火,泻血分之热。

黄芩也是色黄,但黄中带青,青色入肝胆,所以黄芩清少阳胆火,仲景治少阳病的小柴胡汤就用黄芩来清少阳胆火。

黄芩不仅色青黄而且中空,人身脏腑中空的就是肺,肺空而藏气,所以黄芩也清气分之热。

黄连清心火,清血分之热;黄芩清胆火,清气分之热。

一个清气分,一个清血分,两个合在一起气分血分都清了,所以仲景的泻心汤黄连和黄芩并用。

证明黄芩清气分之热有一个很好的医案,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时珍记录自己生病的案例,李时珍说:在自己二十多岁的时候,因感冒时间长了,又犯了戒,造成骨蒸发热,肌肤如火之燎,大夏天的烦躁口渴不解,搞得自己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好,吃了很多清热药,过了一个多月了还没好,自以为无药可救必死无疑了,可这是他爸想到名医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且白天严重的属于气分热,宜一味黄芩饮,以泻肺经气分之热。

他爸就给他煎了一剂一味黄芩汤,吃了以后第二天身热尽退。

李时珍盛赞到: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由此可见黄芩善清气分之热。

《神农本草经》记载:黄芩,味苦,性平,主诸热,黄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疸,火疡。

中药学精品课程—黄芩精品PPT教学课件

中药学精品课程—黄芩精品PPT教学课件
湿温——黄芩滑石汤 黄疸——配茵陈、栀子等 湿热泄痢——葛根芩连汤
2020/12/8
6
应用
2.肺热咳嗽及热病烦渴 本品善清泻肺热及上焦实热。
肺热咳嗽——清金散 热病烦渴——凉膈散
2020/12/8
7
应用
3.少阳证 本品清少阳半表半里之热。
——小柴胡汤
2020/12/8
8
应用
第一课件网
4.痈肿疮毒 本品清热泻火解毒。
第一课件网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2020/12/8
1
黄芩
《神农本草经》
2020/12/8
2
药物来源
第一课件网
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
2020/12/8
3
性味归经
苦,寒 归肺、胃、胆、大肠经
2020/12/8
4
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除热 安胎
2020/12/8
5
应用
第一课件网
1.湿热蕴结证
本品清热燥湿。
——黄连解毒汤
2020/12/8
9
应用
5.热证出血 本品清热泻火而止血。
——配三七
应用
6.胎热不安 本品清热安胎。
——泰山磐石散
2020/12/8
11
感谢你的阅览
Thank you for reading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皆为可修改式文档,下载后,可根据读者的需求 作修改、删除以及打印,感谢各位小主的阅览和下载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中药学—黄芩

中药学—黄芩
黄芩 Radix Scutellariae(拉) Root of Baikal Skullcap(英)
• 【别名】 条芩、子芩、枯芩。 • 【来源】 本品为唇形科(Labiatae)植物黄 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 【产地与销售】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 山东、河南、东北等地亦产,多自产自销, 或销往全国各地及出口东南亚诸国。
• 【性味功能】 性寒,味苦。清热燥湿,泻火 解毒,止血,安胎。主要用于肺热咳嗽、血 热妄行、湿热下痢、胎动不安等。 • 黄芩片清热泻火力强,主要用于肺热咳嗽、 目赤肿痛、痈疽疔疮等; • 酒炒黄芩可助药力上行以清除上焦积热,主 要用于肺经湿热、咯吐黄痰、头痛、发热等。 • 黄芩炭清热,止血,主要用于痢下脓血。 • 【用法用量】 3~9g。 • 【贮藏】 置干燥通风处,防潮。
【规格等级】
• 一般分枝芩(条芩)1~2等、子芩、枯芩、片 芩、统货等规格。 • 出口商品分芩王、枝芩和中条芩3等。
【主要化学成分】
• 黄芩苷(baicalin),黄芩素(baicalein),汉黄 芩苷(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 β-谷甾醇、豆甾醇、苯甲酸等。
• 【检查】 本品含灰分不得过6.0%。 • 【质量要求】 1.性状评价 一般以条粗、色 黄、质坚实、除尽外皮、内心充实、枯心 少者为佳。习惯认为野生品为优。 • 2.含黄芩苷(C21H18O11)不得少于9.0%; 不同炮制品中黄芩苷的含量,均不得少于 8.0%。
• 2.黄芩片 呈长条形、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 表面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中间红棕色或呈棕黑色枯朽状。周 边棕黄色或深黄色,具纵向皱纹或不规则网纹与 疣状根痕。 • 3.酒黄芩 形如黄芩片,外表棕褐色,切面黄棕色, 略带焦斑,中心部分有的呈棕色。略有酒气。 • 4.黄芩炭 形如黄芩片,表面黑褐色,断面中心 棕黄色。

《中药学课件-黄芩》

《中药学课件-黄芩》
中药学课件-黄芩
黄芩,中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和多种化学成分, 是传统中药炮制中的重要原料之一。
概述黄芩
黄芩,又称黄芩草、黄芩叶,属于唇形科植物。它以其独特的药用效果而闻名,被广泛用于中医药治疗各种疾 病。
黄芩的形态特征
黄芩的茎高约50-80厘米,茎上生有黄色的花,形态优雅并具有一定的观赏价 值。
黄芩的市场前景分析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关注度提高,以及对中药疗效的认可,黄芩的市场前 景非常广阔。
传统炮制工艺
黄芩的传统炮制工艺包括烘干、切片、晒干等步骤。炮制后的黄芩更易保存和使用,且具有更好的药效。
黄芩的药理作用
黄芩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这些作用使其成为中医药理疗常用的中药之一。
黄芩的临床应用
黄芩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热毒、感冒等疾病。它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其 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增强疗效。
黄芩的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尽管黄芩在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在使用时需要注意剂量、禁忌症和不 良反应等方面的问题。
黄芩的制剂种类
黄芩常见的制剂种类包括黄芩片、黄芩颗粒、黄芩口服液等。这些制剂方便 患者的使用和储存,并提高了治疗效果。
黄芩与其他中药的搭配应用
黄芩常与其他中药搭配使用,以发挥更好的疗效。例如,与黄连、黄柏合用 有清热解欢生长在湿润的土壤中,适宜的生长环境一般包括山区、沼泽、水边 及草地。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黄芩的药用价值
黄芩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常被用于清热解毒、抗炎、镇静等方面,可用于 治疗热毒、黄疸、感冒等疾病。
黄芩的主要化学成分
黄芩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芩苷、黄芩酮、黄芩甙、黄芩素等。这些成分 赋予黄芩药用特性和药效。

黄芩(图)

黄芩(图)

黄芩(图)目录《本草纲目》黄芩《本草备要》黄芩《本草便读》黄芩《本草乘雅半偈》黄芩点击打开目录《本草崇原》黄芩《本草从新》黄芩《本草撮要》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经解》黄芩《本草经集注》黄芩《本草蒙筌》黄芩《本草求真》黄芩《本草思辨录》黄芩《本草图经》黄芩《本草新编》黄芩《本草易读》黄芩《本草择要纲目》黄芩《本经逢原》黄芩《长沙药解》黄芩《得配本草》黄芩《滇南本草》黄芩《雷公炮制药性解》黄芩《名医别录》黄芩《神农本草经》黄芩《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黄芩《中药炮制》黄芩《汤液本草》黄芩《吴普本草》黄芩《新修本草》黄芩《药鉴》黄芩《药笼小品》黄芩《药性切用》黄芩《药征》黄芩《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黄芩《证类本草》黄芩《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黄芩《中药学》黄芩《千金翼方》黄芩《外科全生集》黄芩《冯氏锦囊秘录》黄芩《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芩《顾松园医镜》黄芩《医学入门》黄芩《中国药典》黄芩《中药大辞典》黄芩《中华本草》黄芩▼ 相关中药▲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黄芩「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

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

随季节而不同。

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

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

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

一天服三次。

一月后病愈。

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

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

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

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

黄芩(附图片)

黄芩(附图片)

黄芩(附图片)黄芩 Huangqin《神农本草经》黄芩-原态黄芩-药材黄芩-饮片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陕西等地。

春、秋两季采挖,去除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晒干。

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药性】苦,寒。

归肺、胆、脾、胃、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应用】1.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黄疸泻痢。

本品性味苦寒,功能清热燥湿,善清肺胃胆及大肠之湿热,尤长于清中上焦湿热。

治湿温、暑湿证,湿热阻遏气机而致胸闷恶心呕吐、身热不扬、舌苔黄腻者,常配滑石、白豆蔻、通草等药用,如黄芩滑石汤(《温病条辨》);若配黄连、干姜、半夏等,可治湿热中阻,痞满呕吐,如半夏泻心汤(《伤寒论》);若配黄连、葛根等药用,可治大肠湿热之泄泻、痢疾,如葛根黄芩黄连汤(《伤寒论》);若配茵陈、栀子,可治湿热黄疸。

2.肺热咳嗽、高热烦渴。

本品主入肺经,善清泻肺火及上焦实热,用治肺热壅遏所致咳嗽痰稠,可单用,如清金丸(《丹溪心法》);若配苦杏仁、桑白皮、苏子,可治肺热咳嗽气喘,如清肺汤(《万病回春》);若配法夏,可治肺热咳嗽痰多,如黄芩半夏丸(《袖珍方大全》)。

本品苦寒,清热泻火力强,配薄荷、栀子、大黄等,可用治外感热病,中上焦热盛所致之高热烦渴、面赤唇燥、尿赤便秘、苔黄脉数者,如凉膈散(《和剂局方》)。

3.血热吐衄。

本品能清热泻火以凉血止血,可用治火毒炽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等证,常配大黄用,如大黄汤(《圣济总录》)。

本品经配伍,也可用治其他出血证,如配地榆、槐花,用治血热便血;配当归,用治崩漏,如子芩丸(《古今医鉴》)。

4.痈肿疮毒。

本品有清热泻火,清解热毒的作用,可用治火毒炽盛之痈肿疮毒,常与黄连、黄柏、栀子配伍,如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若治热毒壅滞痔疮热痛,则常配黄连、大黄、槐花等药用。

黄芩ppt课件

黄芩ppt课件

生药学教研室
定性分析 (Qualitative analysis)
1. 取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热回流5分钟,滤过。 2. 滤液1ml,加醋酸铅试液2~3滴,即生成橘黄色沉淀;
3. 另取滤液1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3~4滴,显红色。
黄芩的理化结果 (示黄酮类成分存在)
1. 黄芩的乙醇提取液; 2. 滴加了10%的醋酸铅; 3. 与盐酸镁粉反应。
生药学教研室
Thank You ! Thank You
!
生药学教研室
(子根)称为“子芩” (条芩); 气微,味苦。
生药学教研室
性状鉴别 (Macroscopic charaters)
子 芩 表 面 观 子 芩 断 面 观
子 芩
枯芩
生药学教研室
显微特征 (Microscopic characters)
木栓层 皮层
木栓层为8~20列扁平细胞。 皮层狭窄,有纤维和石细胞。
黄芩教学
生药学教研室
黄芩 Scutellariae Radix
基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 Scutellaria baicalensis的干燥根。
生药学教研室
产 地 (Place of origin)
黄芩主产于东北、河 北、山西、内蒙古 以山西产量最多,河 北承德质量最好。
生药学教研室
植物形态 (Plant Description)
2 4
5
3. 木栓细胞棕黄色,多角形。
6 3
4. 导管主为网纹导管与聚缘纹 孔导管。 5. 淀粉粒单粒类球形。 6. 木纤维
生药学教研室
化学成分 (Chemical constituents)
根中含多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 (baicalin)、黄芩素 (baicalein)、汉黄芩苷(wogonoside)、汉黄芩素(wogonin)等。

黄芩PPT课件

黄芩PPT课件
1.3回流法
2.浸渍
实验室提取方法

3.1碱性水提取法
3.碱性提取法
3.2碱性稀醇提取法
4.超声波振荡提取 法 5.超临界萃取法
乙醇回流法
试药:黄芩粉末,60%乙醇,沸石
仪器:冷凝管,圆底烧瓶,水浴锅,橡皮管 量筒,天平,抽滤瓶,铁架台,电炉, 滤纸,玻璃棒,烧杯
操作:
滤渣 + 60%EtOH溶200ml
滤液
HCl调PH值至1.5~2.0 60℃保温1h,静置24h
过滤
沉淀
水及500%%EtEOtOH H
挥尽EtOH
6~7倍量95%EtOH洗涤
洗涤至pHH至至77..00
减压干燥
干浸膏
SUCCESS
THANK YOU
2019/6/21
黄芩总黄酮的检识
一、理化检识
(一)显色反应 取样品溶液适量,溶于乙醇溶
仪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0.1mg) 试剂:60%乙醇溶液;
黄芩苷标准溶液的配制
用电子天平准确称取黄芩苷对照 品适量,加乙醇制成0.93mg/10ml的黄 芩苷对照品溶液。
标准曲线的制作
• 准确吸取0.5、1.0、1.5、2.0、2.5ml黄 芩苷标准溶液,放入10ml容量瓶内,加乙 醇至刻度,摇匀,以乙醇作空白对照;
2.黄芩素
又名黄芩苷 元, 黄色针晶; mp264℃~ 265 ℃ ( 分解) ,
溶于乙醇、甲 醇、乙醚、丙酮、乙酸 乙酯和热的冰醋酸,
微溶于氯仿和硝 基苯,
几乎不溶于水;溶于 稀氢氧化钠呈绿棕色, 遇浓硫酸呈黄色并显绿
3.汉黄芩苷
为黄芩中 特有成分,黄色 结晶, 230℃变 成红棕色, 302℃变黑分解, 微溶于50% 乙醇 或甲醇, 几乎不 溶于水或常见有 机溶剂, 水解后 生成汉黄芩素。

7-28-黄芩 实用中药鉴定学课件

7-28-黄芩 实用中药鉴定学课件
• 粉末 黄色,味苦①韧皮纤维单散或成束,梭形,
长60~250μm,直径9~33μm,壁厚,孔沟明 显②石细胞类圆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 孔沟有时分叉③木栓细胞多角形,棕黄色④网纹 导管多见⑤木纤维多碎断,直径约12μm,有稀 疏的斜纹孔⑥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直径 2~10μm,脐点明显,复粒由2~3分粒组成。
8~25cm,直径1~3cm(2)顶端有茎痕或茎 残基,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 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下部有顺纹和
1
• 细皱(3)质硬脆,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
老根中心枯空,暗棕色或棕黑色(4)气微, 味苦H:\图-7-71.gif
• 饮片 黄芩片 :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
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中心部分有的呈 棕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有放射状 纹理;气微,味苦H:\药材图片-根\017
• 酒黄芩 : 形如黄芩片,外表皮棕褐色,切
面黄棕色,具放射状纹理,黄棕色,略带 焦斑,微具酒气。H:\饮片图片\028
2
• 【显微鉴别】 根横切面 ①木栓层多除去或残留
数列,偶有石细胞散在②栓内层狭窄③韧皮部有 多数石细胞与韧皮纤维,单个或成群散在,石细 胞多分布于外侧,韧皮纤维多分布于内侧④形成 层多成环⑤木质部在老根中央有栓化细胞环,栓 化细胞有单环的,有呈数个同心环的⑥薄壁细胞 中含有淀粉粒H:\图ariae
• [别名]淡芩、子芩、枯芩 • [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
• 【主产地】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 【采
收加工】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 至半干,撞去粗皮,晒干。
• 【性状鉴别】药材特征 (1)圆锥形扭曲,长

中药学_黄芩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药学_黄芩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性状鉴别:
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 1~3cm。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 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 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质 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间红棕色; 老根中心枯朽状或中空,呈暗棕色或棕黑 色。气微,味苦。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炮制:
黄芩片:除去杂质,置沸水中煮10分钟, 取出,闷透,切薄片,干燥;或蒸半小时, 取出,切薄片,干燥(注意避免曝晒)。 本品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 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 放射状纹理。照上述[鉴别](1)、(2) 项下试验,应显相同的结果;照上述[含 量测定]项下的方法测
黄芩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名称:黄芩 别名:山茶根、黄芩茶、土金茶根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引自:《中国药典》。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药材基源: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 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 晒干。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备注: 可与银花、连翘等药同用。用于胎动不安, 常与白朮、竹茹等配合应用。
谢谢!
性味: 苦,寒。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归经: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中医药用价详解:黄芩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 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 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用法用量: 3~9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黄芩

常用清热药黄芩的药理研究(中药药理学课件)

常用清热药黄芩的药理研究(中药药理学课件)
• 8.降脂 • 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口服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Ⅱ,可升高血清高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黄芩新素Ⅱ还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 (TC)水平,黄芩素、黄芩苷能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黄芩 茎叶总黄酮也有明显降血脂及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 9.抗肿瘤 • 黄芩在体内外均显示了具有抗肿瘤活性。其机制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
黄芩
• 抗病毒
• 黄芩煎剂、水浸出液对甲型流感病毒PR8株和 亚洲甲型有体外抑制作用,对体外感染流感病 毒的小鼠亦有治疗效果,可减轻小鼠肺部病变 和延长存活时间。
• 黄芩对乙型肝炎的三种抗原均有显著的体外 抑制作用,并发现可抑制HBV-DNA合成。
• 黄芩苷,黄芩苷元对艾滋病病毒有较强的抑 制作用
反应的主要成分。 ❖ (2)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解热 对发热大鼠有作用,对正常体温无影响 ❖5.保肝、利胆 ALT↓,胆汁分泌↑ ❖6.镇静 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
现代应用
❖ 1.小儿肺炎 ❖ 2.急性菌痢 ❖ 3.病毒性肝炎 ❖ 4.预防猩红热 ❖5.其他感染 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沙眼等
黄芩
• 【来源采制】 •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根。生用,酒炒或炒炭用。
黄芩
• 【主要成分】 • 其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类,包括黄芩苷、黄芩素(黄芩苷元,),
汉黄芩苷、汉黄芩素,千层纸素 A,黄芩新素Ⅰ,黄芩新素Ⅱ等。
• 【性味功效】 • 味苦,性寒,归肺、肝胆、大肠经。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
毒,止血,安胎功效。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 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 ,痈肿疮毒,胎动 不安。
黄芩
• 3. 抗过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黄芩苷,黄芩素对豚鼠离体气管过敏性收缩及整体动物过敏性

黄芩的功效PPT课件

黄芩的功效PPT课件

反射及分化无影响,说明黄芩可加强皮层
抑制过程。黄芩煎剂2g/kg,对伤寒混合疫 苗致热家兔有解热作用。但也有报道黄芩
水煎剂或酒浸剂5-9g/只灌胃,或2g/只im,
-
9
• 均不能证明黄芩对伤寒疫苗致热家兔有解 热作用。抗炎抗变态反应。
-
10
பைடு நூலகம்
• 2、抗菌作用
• 黄芩煎剂100%浓度,平板法试验,对痢疾
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霍乱弧菌、
黄芩的功效与作用/doc-view-794.html
-
3
• 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 菌、溶血性琏球菌(a,B)、肺炎双球菌、白 喉杆菌等有抑制作用。黄芩煎剂试管法试
黄癣菌、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羊毛样小
芽胞癣菌、红色表皮癣菌、K、W、氏表皮
-
7
• 癣菌、星形奴卡氏菌等有不同程度抑菌作 用。
• 抗病毒作用 黄芩煎剂25-100%浓度,体外 试验对乙型肝炎病毒DNA复制有抑制作用。
• 4、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
8
• 黄芩煎剂4g/kg 腹腔注射,对小鼠防御性条 件反射可使阳性反射时延长,而对非条件
-
5
• 桔草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黄芩煎剂、醇提剂1g/ml浓度,用平板法试 验时对脑膜炎球菌均有抑作用。
• 3、抗真菌作用
• 黄芩煎液,试管斜面法试验4%浓度抑制狗
小牙胞菌及堇色毛癣菌,8%浓度抑制许兰
-
6
• 氏黄癣菌,10%浓度抑制许兰氏黄癣菌蒙 古变种,15%浓度抑制共心性毛癣菌及铁 锈色毛癣菌。黄芩水浸剂1:3浓度在试管 内对堇色毛癣菌、同心性毛癣菌,许兰氏
验1:1280 浓度可抑制伤寒杆菌、溶血性 链球菌 a,1:640 浓度抑制溶血性链球菌 B,肺炎双球菌及福氏痢疾杆菌、人结核杆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此事难知》《癍论萃英》《汤液本 草》等书,其中《阴证略例》为其代表作。《阴证略例》为专门论述 阴证的专著。据王氏自序,成书于公元1232年。作者鉴于“伤寒古 今为一大病,阴证一节,害人为尤速”,“阳证则易辨而易治,阴证 则难辨而难治”,因而撷取前贤有关阴证论述,并参以己见,从病因 病机、诊断治疗方面对阴证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发,旨在阐明伤寒阴
杲曰:可升可降,阴也。
张元素曰:气凉,味苦,甘,气厚味薄,浮而升, 阳中阴也,入手少阳,阳明经。酒炒则上行。
之才曰:山茱萸、龙骨为之使,恶葱实,畏丹砂、 牡丹、藜芦。得厚朴、黄连止腹痛。得五味子、 牡蒙、牡蛎,令人有子。得黄芪、白蔹、赤小豆, 疗鼠瘘。
北齐徐之才撰有《雷公药对》,据考证,《纲目》所引“之才曰”资料,是徐之才《雷公药对》中
• 王好古(约生于公元1200-1264年)字进之,号海藏,元代赵州(今 河北省赵县)人,曾经与李杲一起学医于张元素,但其年龄较李杲小 二十岁左右,后又从师于李杲,尽传李氏之学。张元素强调脏腑辨证, 重视分辨病变所在脏腑的寒热虚实,李杲阐发脾胃学说,尤重脾胃内 伤虚证的探讨。在张、李二家的影响下,王好古又着重于《伤寒论》 方面,而独重由于人体本气不足导致阳气不足的三阴阳虚病证,另成 一家之说。
古老的内容。
《中华医史杂志》
《药对》:“配柴胡,通调表里,和解少阳; 配白术,清热安胎;配半夏,苦降辛开; 配黄连,清热燥湿;配枳实、厚朴,消食 和胃 。”
北齐徐之才《药对》
时珍曰:得酒,上行。得猪胆汁,除肝胆火。 得柴胡,退寒热。得芍药,治下痢。得桑 白皮,泻肺火。得白术,安胎。
好古曰:气寒,味微苦而甘,阴中微阳,入 手太阴血分。
证的危害及温阳的重要性。
内容
1 黄芩的形状、采集、炮制 2 黄芩的药性、归经 3 黄芩的功效、临床运用 4 黄芩的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芩的功效、临床运用
本经曰:诸热黄疸,肠澼泻痢,逐水,下血 闭,恶疮疽蚀火疡。
别录曰: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 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甄权曰: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 破拥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 解热渴。
主降,善泻大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腹痛。
内容
1 黄芩的形状、采集、炮制 2 黄芩的药性、归经、配伍 3 黄芩的功效、临床运用 4 黄芩的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芩的药性、归经
本经曰:味苦,平。 别录曰:大寒,无毒。 药性论曰:味苦甘。 本草纲目曰:苦,平,无毒。 普曰:神农、桐君、雷公:苦,无毒。 李当之曰:小温
震亨曰:黄芩降痰,假其降火也。凡去上焦 湿热,须以酒洗过用。片芩泻肺火,须用 桑白皮佐之。若肺虚者,多用则伤肺,必 先以天门冬保定肺气而后用之。黄芩、白 术乃安胎圣药,俗以黄芩为寒而不敢用, 盖不知胎孕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乃能养 胎。黄芩乃上中二焦药,能降火下行,白 术能补脾也。
安胎
黄芩与续断均有安胎之功,用治胎动不安。 • 黄芩药性寒凉,清热泻火,安胎,用治胎
黄 芩 本经中品
本经:腐肠、经芩、黄文 别录:空肠、内虚、印头 吴普:妒妇 记事:苦督邮 弘景:内实者名子芩 纲目:条芩
黄芩的形状、采集、炮制
弘景曰:圆者名子芩,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者, 故名腐肠。
时珍曰:芩说文作菳 (qin,古书中一种草,跟黄色, 可入药),为其色黄也。或云芩者黔也,黔乃黄 黑之色也。宿芩乃旧根也,多中空,外黄内黑, 即今所谓片芩,故又有腐肠、妒妇诸名。妒妇心 黯,故以比次。子芩乃新根,多内实,即今所谓 条芩。或云西芩多中空而色黔,北芩多内实而深 黄。
地道药材
热河黄芩是黄芩的道地品种,主产于热河 (今河北承德),承德处于华北地区北部, 海拔高,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给黄芩 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因此, 热河黄芩已久负盛名 。
枯芩与子芩
• 枯芩(片芩)为生长年久的宿根,中空而
枯,体轻主浮,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热 咳嗽痰黄。
• 子芩为生长年少的子根,体实而坚,质重
大明曰: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 乳痈发背。
元素曰:凉心,治肺中湿பைடு நூலகம்,泻肺火上逆, 疗上热,目中肿赤,瘀血雍胜,上部积血, 补膀胱寒水,安胎,养阴退阳。
时珍:治风热湿热头疼,奔豚热痛,火咳肺 痿喉腥,诸失血。
杲曰:黄芩之中枯而飘者,泻肺火,利气, 消痰除风热,清肌表之热;细实而坚者, 泻大肠火,养阴退阳,补膀胱寒水,滋其 化源。高下之分与枳实、枳壳同例。
黄芩
乔延恒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内容
1 黄芩的形状、采集、炮制 2 黄芩的药性、归经 3 黄芩的功效、临床运用 4 黄芩的的现代药理研究
黄芩的形状、采集、炮制
多年生草本,茎基部伏地, 主根粗壮,略呈圆锥形, 棕褐色。茎四棱形,基部 多分枝。单叶对生;具短 柄;叶片披针形,全线。 花唇形,蓝紫色。小坚果 近球形,黑褐色,包围于 宿萼中。花期7~10月, 果期8~10月。叶具短柄, 披针形至条状披针形,花 冠紫色、紫红色至蓝紫色, 长2.3~3厘米,筒近基部 明显膝曲,下唇中裂片三 角状卵圆形。小坚果卵球 形。
热所致的胎动不安。 • 续断药性微温,补肝肾,安胎,用治肝肾
不足所致的胎动不安。
安胎
元代名医朱丹溪称它为“安胎圣药”。将 黄芩研为细末,每次取3-5克,用白术1520克煎浓汤调服,有清热安胎的功用,可 治热甚所致的能动不安,滑胎。治妊娠呕 吐,可用黄芩饮片30-45克,水煎成200- 400毫升,分次频频饮服。
张元素曰:黄芩之用有九: 泻肺热,一也; 上焦皮肤风热风湿,二也; 去诸热,三也; 利胸中气,四也; 消痰膈,五也; 除脾经诸湿,六也; 夏月须用,七也; 妇人产后养阴退阳,八也; 安胎,九也。
酒炒上行,主上部积 血,非此不能除。下 痢脓血,腹痛后重, 身热久不能止者,与 芍药、甘草同用之。 凡诸疮痛不可忍者, 宜芩、连苦寒之药, 详上下分身梢及引经 药用之。
桐君是中国古代早期的药学家。有关记载桐君的文献最早见于约在春秋时代写成的古 史《世本》一书中。据记载,他是黄帝的大臣,以擅长本草著称。他有医药著作《桐 君采药录》传世。后人尊称其为“桐君老人”
陈士铎曰:黄芩,味苦,气平,性寒,可 升可降,阴中微阳,无毒。入肺经、大肠。
清·陈士铎·著 《本草新编》 又名《本草秘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