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高三语文上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相信未来优秀教案(优秀4篇)

相信未来优秀教案(优秀4篇)

相信未来优秀教案(优秀4篇)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篇一

一、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2、把握诗人的思想情感,体味本诗的韵味。

3、培养新诗鉴赏能力

二、预习:

1、强记字音:

灰烬()依偎()摇曳()睫()毛瞳()孔惆怅()轻蔑()脊()骨给()予不屈不挠()

2、辨音辨形:

摇曳()—拽()拉睫()毛—捷()报给()予—给()以瞳()孔—潼()关撞()击—经幢()惆()怅—稠()密—未雨绸()缪—鸟声啁啾()

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

第3节:

第4节:

第5节:

第6节:

第7节:

四、分析鉴赏,把握主旨

(一)揣摩语言:

1.诗歌意象的运用:

问题:仔细阅读1、2、5、6、四节,找一找作者所用到的诗歌意象,并体会这些意象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第1节:蜘蛛网—— 炉台——

灰烬的余烟—— 美丽的雪花——

第2节:紫葡萄—— 深秋的露水——

鲜花—— 凝露的枯藤——

第4节:腐烂的皮肉——

第5节:脊骨——

2.比喻的用法:

问题:分析第三节前三句的精妙之处和所表达的意思。

明确: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二)表现形式

本诗在表现形式上的一大特色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明确: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朗读体悟,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2.通过诵读,把握意象,体会本诗的情感。

3.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渝的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相信未来5第五册课件

沪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相信未来5第五册课件
•著有诗集《相信未来》、《食指、黑大春抒情诗合 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食指的诗》等。
2001年,和已逝的海子共同获得了人民文学奖诗歌奖。
二、了解背景
这首诗写于1968年,当时被称作“文化大革命”的 红色风暴正席卷神州。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首都 的大街小巷被“串联”的人潮和狂热的口号所淹没。 在一片疯狂中,年轻的诗人投进了诗歌的怀抱,写 出了一首首抒发真性情的“青春之歌”。这些诗像 放飞于心灵之野的金蜂,立刻招引了同龄人兴奋不 已的注视,在自由的民间迅即传播。
诗 歌 欣 赏
相信未来
食指
诗歌赏析步骤
1.寻找有效切入点,关注所有信息, 包括注释和题目。
2.了解诗人经历、思想、艺术风格以
及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
3.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
朗诵《相信未来》
问:初读这首诗,你有什么体会?
关注题目
相信未来
知人论世 一、了解作者
•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出生于
一个革命家庭,自幼爱好文学,
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
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 “文革”前的1965年开始写 作新诗。1967年写下《鱼儿 三部曲》 ,《海洋三部曲》、
《相信未来》、《这是四点
零八分的北京》等均完成于 1968年。“文革”中曾在山 西插队,后入伍参军。
•“文革”后期患精神分裂症,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 院,但他即使在精神病院里也未停止工作。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

设计指导思想

全诗共七节,后面四节基本上是议论、抒情,文字较浅白;而前三节意象密集,读来朦胧,成为解读全诗的一个“瓶颈”。对这几节的解读,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面对诗歌的“朦胧”,教师的做法往往有两种不好的倾向:一是读读读,把学生当作了“读”者,于是学生始终停留在“读”的层面,其结果朦胧诗还是“朦胧”诗;一是讲讲讲,教师把自己当作了“讲”师,从头讲到尾,其结果是学生没作任何独立思考,难以养成真正的能力。前者忽视了教师,后者忽视了学生:它们都忽视了课堂上的互动、交流、对话。而缺乏互动、交流、对话的课堂,不仅无法真正解读出朦胧诗的诗味,无法出色完成诗歌教学的任务,同时也有悖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了避免上述两种不好的倾向,我在设计《相信未来》案例时注重体现新课程“互动、交流、对话”的理念。

教学目标

1、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

2、掌握鉴赏诗句的方法和技巧。

3、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通过解读朦胧意象把握全诗的内涵。

2、寻找路径进入诗歌的朦胧意象。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背景导入

“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的史无前例的民族浩劫开始于1966年。两年以后,也就是1968年,“文革”达到高潮,而一个20岁的热血青年仅仅因为写了一首小小的诗,就惹怒了当时的政治阴谋家江青,于是这位女人写下这样的批示:“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板书)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青年是谁?他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这个青年是食指,他写的诗是《相信未来》。请同学们先看课文注释对这位诗人的介绍。(学生快速阅读)另外,我再来补充一下食指的有关情况:他出身于革命家庭,他曾经也不能免俗,像大多数幼稚青年一样狂热过,热衷过“红色大串联”这样的荒诞行为,响应过“上山下乡”的号召,然而他并没有失去自己的良知——当一群造反的同学殴打教导主任时,他站出来劝阻;他并没有停止自己的思想——当他写出一首首不满现实处境、向往美好未来的诗篇,并被大批青年学生追捧时,他受到了有关部门的审查、迫害。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信未来》。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精选3篇)

相信未来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诗歌中意象、意境的把握来解读作品,掌握诗歌鉴赏的意象分析法。

2、诵读全诗,体悟作者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那份执著,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内涵,体会诗歌意境与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1、讲授法与点拨法结合,带领学生鉴赏诗歌。

2、朗诵法,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正确、有感情地朗诵,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意象与意境,领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在黑板上写下“相信未来”、“食指”、“1968”)相信未来、食指、1968,这三个词都是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密切相关的关键词,你们首先最想了解的是哪个词?

(食指)顾城有一首诗叫做《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歌,是一首朦胧诗,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歌作者食指,和顾城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可以先来看看书下的注释(念注释)。食指,原名郭路生,大家猜一猜“路生”这个名字的来历。(叫答学生)1948年,食指的母亲在行军途中分娩下了他,因此取名叫“路生”。食指在文学史上是有着较为重要的地位的,他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坚固的基石,被称为

“新诗潮诗歌第一人”。这个“新诗潮诗歌”,指的主要就是“朦胧诗”,食指和顾城都是朦胧诗的先驱。

另外,我来介绍一下“食指”这个笔名的含义――第一个内涵是,食指的母亲姓“时”,“时之子”;第二个内涵是,无论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都不能伤害一个健全人格的诗人。(点拨:用食指指着人指责对方。)

《相信未来》教案范文

《相信未来》教案范文

《相信未来》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课文《相信未来》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能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能够默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课文;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感受,进行创造性写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2)培养学生相信自己,相信未来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学会珍惜时间,努力奋斗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相信未来》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3)默写课文中的精彩句子。

2. 教学难点:

(1)诗中深层含义的理解;

(2)修辞手法的运用;

(3)联系个人生活,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食指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相信未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圈点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与同桌交流;

(3)教师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 合作学习: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学生展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4. 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巩固知识点。

四、课后作业

1. 背诵课文《相信未来》;

2. 分析诗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创作;

3. 写一篇关于“相信未来”的作文。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相信未来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相信未来的表达方式;

3.培养学生对未来积极乐观的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相信未来的表达方式;

2.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教学准备:

1.多媒体设备;

2.教学PPT。

四、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些乐观积极的图片或名言,引起学生的兴趣,为本课主题做铺垫。

Step 2:概念解析(10分钟)

1.让学生自由讨论相信未来的概念,听取不同的解释,并导出正确

的理解。

2.给出相信未来的定义:相信未来是指对未来怀有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Step 3:表达方式(15分钟)

1.介绍相信未来的表达方式:

a.语言表达:相信自己能够取得成功;相信明天会更好等;

b.行为表达: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等;

2.通过听力和口语练习,让学生掌握并运用相信未来的表达方式。

Step 4:案例分析(20分钟)

1.给学生分组,让每组选择一位成功人士,分析他们是如何相信未来,并实现自己的理想的。

2.每组汇报分析结果,并进行讨论、评价。

Step 5:培养乐观态度(15分钟)

1.通过给学生发放纸笔,让学生写下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以

及如何相信未来的方法。

2.学生将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并分享。

Step 6:总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培养相信未来的重要性以及

乐观态度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五、教学延伸:

1.布置相信未来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对未来的展望和如

何相信未来的作文,长度不少于500字;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在当代社会,教育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创新的领域。随着科技的

不断发展,未来教学设计变得越来越重要。相信未来教学设计是一

种注重学生发展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它利用现代技术和有效

的教学方法来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未来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个性化。教育

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授,而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过程。通过

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课程,使他们更

加主动地参与学习。这种教学设计鼓励学生思考、合作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相信未来教学设计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潜力,通过个

性化的教学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还利用现代技术来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在

未来,技术将成为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利用智能设备、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提供更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体验。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虚拟实境来进行实践性学习,模拟真实的情境,培养

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设备和在线平台来提供个性

化的学习资料和评估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

进步。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还强调跨学科和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学生需要具备跨学科的能力来应对未来的挑战。未来教学设计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未来教学设计也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教师需要提供学生持续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

为了实施相信未来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具备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技能。首先,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其次,教师需要熟悉现代技术和教学工具,利用它们来提供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学习和发展,了解最新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语文:2.7《相信未来》课件(1)(沪教第五册)

语文:2.7《相信未来》课件(1)(沪教第五册)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相信未来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关于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生,60年代开始诗 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 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 ,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2001年4月28日,患有精神分裂症的食指和已故11年的海 子被授予第三届人民文学诗歌奖。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食指写《相信未来》的年代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 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 ,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 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 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 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 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 美好的未来。他20岁时写下这首影响深远的《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朦胧诗的特点
基本特点: 1、心灵化 2、意象化 3、象征手法 4、意象间的“飞白”,蒙太奇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走进《相信未来》
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 第3节:面对着困难,我们信念更强,豪情更浓 第4节:想信未来有人能够看清历史,辨明真相 第5节:面对表层的创伤,继续前进,任人评说 第6节:相信历史会给中国的脊梁以公正的评价 第7节:点明题旨,发出召唤,为未来努力奋斗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通过播放与《相信未来》 主题相关的视频或音乐,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激发学习兴趣。
提问导入
教师提出与《相信未来》 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 考,为新课学习做准备。
复习导入
通过回顾已学知识,引导 学生联系新旧知识,为新 课学习打下基础。
讲授新课环节
教师讲解
教师对《相信未来》的背景、作者、内容等进行 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主题和情感。
教学方法选择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 进入诗歌的世界,理解诗歌的意
境和情感。
小组合作学习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共同 探讨诗歌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 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任务驱动法
布置具体的学习任务,让学生通过 完成任务来掌握诗歌的要点和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学生朗读
学生分角色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小组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主题、意象、表现手法等, 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巩固练习环节
填空题
教师提供诗歌中的关键词或短语,让学生填写完整诗句,巩固所 学内容。
选择题
教师设计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记忆程度。
简答题
教师提出与诗歌相关的问题,要求学生简明扼要地回答,锻炼学生 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效果分析
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的实施,我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他们在课堂讨论 中能够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自评环节中未能真实反映自己的学习情况,这需要在今 后的教学中加以引导和改进。

相信未来 教案

相信未来  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学习体会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领会诗歌的形象;

2.了解诗人经历、思想、艺术风格以及诗人所处时代,以知人论世。

3. 借助意象,进入诗人描绘的意境。

【重点难点】

诗歌的意象具体,意蕴深刻,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来朗读,培养新诗鉴赏力。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初读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

活动二: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当时被称作“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正席卷神州大地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工厂停工,学校停课,首都的大街小巷被“串联”的人潮和狂热的口号所淹没。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20岁的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结合写作背景再次诵读、体味

活动三:默读全诗,捕捉意象

问:意象主要集中在哪几节,分别有哪些鲜明的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意义,这几节包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提示:这些意象可用冷暖两种色调来区分,那么冷色调的意象象征了什么,暖色调的意象象征了什么?抓住意象所透露的感情讯息,注意意象的修饰语。)

找出意象分析意象体会思想

其余几节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讨论归纳。

找出意象分析意象

腐烂的皮肉创伤是表层的,

困难是暂时的

脊骨能拯救中国命运

的中国的脊梁

再读,感受意象。

活动四:总结全诗

第1-3节展示自我

第4-6节剖白内心

第7节热情呼唤

诗人直抒胸臆,以异乎寻常的坚定,刚强,和执着告诉人们,不管人生多么艰辛,无论命运多么坎坷,都应该坚韧不拔,百折不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1 沪教版第五册 教案

高中语文(相信未来)教案11 沪教版第五册 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一、知识和能力

1.知人论世,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朗渎体悟,理清思路,寻找意象,品味意境。

二、过程和方法

诵读、感悟,理解、鉴赏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体悟意境,把握情感。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了解作者面对残酷的现实,始终不逾地热爱祖国,相信未来的爱国情怀和乐观精神,培养学生不管人生多么艰辛、命运多么坎坷,都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向命运挑战。

【教学程序】

一、走近“大师”。

(一)走进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相信未来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教案设计

相信未来教案设计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主题班会、教案大全、教学反思、教学设计、工作计划、文案策划、文秘资料、活动方案、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And,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theme class meetings, lesson plans, teaching reflections, teaching designs, work plans, copywriting planning, secretarial materials, activity plans, speeche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教学目标] 1.诵读诗歌,理清诗歌结构,了解诗歌内容。

2.揣摩诗歌语言,赏析诗中重点意象,了解诗中比喻、

反复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体会诗人对未来执着、对生命热爱的情怀。 [教学重、难点] 1.诵读诗歌,把

握诗歌深沉坚定的感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中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的效果。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讲授法,问答法 [课时类型]诵读赏析 [课时安排]1课

时 [教学过程] 1.导入课文【1分钟】背景介绍:食指,

原名郭璐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因母亲在行军途中

分娩,因而取名路生。幼年时经常跟随在于图书馆工作

的母亲身边,得到中国古典诗词方面的熏陶。1969到1971年到农村插队落户,1971年入伍,1973年退伍后一直在北京工作。《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文革时期)。代表作还有《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等。2.播放《相信未来》的朗诵录音,让学生小声跟读。【3分钟】“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名家朗诵《相信未来》,欣赏的过程中自己轻声跟读,注意把握诗歌的重音、语速、节奏和语气,体会一下诗歌的情感。” 3.自由朗读,理清诗歌结构【6分钟】(1)“对于诗歌,能够有感情的读依赖于诗歌内容的把握,下面就让我们各自放开声音

读,读的时候注意一下语速、节奏、重音、语气,同时

思考一下,这首诗歌总共七个小节,能分成几个部分,

为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3)提问1:“大家一起来说,这首诗歌可以分成几个部分?”(3个部分)提问2:“有谁愿意站起来告诉我,你把诗歌分成了怎样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

《相信未来》教案2

【学习目标】

进一步学习诗歌的诵读,通过诵读,领会诗歌的形象;

【教学设想】

1.食指的这首《相信未来》写于1968年,因此诵读时要介绍当时的背景来理解。

2.诗歌的意象具体,意蕴深刻,因此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情感的基础上来朗读。

3.诵读指导课,使用0.5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知人论世

1.了解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11月出生于河北,自幼爱好文学,深受马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等人诗歌的影响。长诗《海洋三部曲》第一节写于1964年,那一年,食指16岁。1967年红卫兵运动落潮,在一代人的迷惘与失望中,诗人以深情的歌唱写下了《再也掀不起波浪的海》和《给朋友》这首诗的后两节,那是一组催人泪下之作。紧接着,在那年的冬天他又写下了那首有关冰层下求索阳光与真理的鱼的长诗《鱼儿三部曲》。可以说食指的创作为一代诗人的崛起奠定了定向的基石。他被人们称为“新诗第一人”。无疑食指是一位填补了历史空白的优秀诗人。

2.了解背景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写于l968年,在阴云密布的时代,它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相信未来 教学设计(教案)

相信未来 教学设计(教案)

相信未来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运用诗歌鉴赏方法鉴赏诗歌。

2.能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主旨,加强自己的抗挫折能力,能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齐朗读单元开篇语:向青春举杯。

师:今天,我们有着如花的年华,美好的青春蓝图任意让我们勾画;今天,我们有着相对富足的物质生活,可以让我们更好的实现梦想;今天,我们一起坐在课堂学习,为了灿烂的明天共同努力。所以,请不要抱怨天气炎热,也不要埋怨学习的艰辛,我们要充满昂扬的斗志,因为这样才能无愧于我们的青春!我们每个人都要坚信:未来取决于自己。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拇指的诗歌《相信未来》,希望对我们有所启发和激励。

2.欣赏歌曲:正午阳光乐队演唱的《相信未来》(歌词就是诗歌的前三节)

二、新课推进。

1.分析前三段。

(1)作者在这三节中选取了那些意象呢?(用偏正短语描述)

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

化为露水的紫葡萄,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

(2)这些意象有什么共同点?(悲哀、凄凉)你觉得它们分别隐含了什么意思?

被蜘蛛网查封的炉台:陈旧落后

叹息着悲哀的灰烬余烟:生活贫困

化为露水的紫葡萄:青春逝去

依偎在别人情怀的鲜花:情感失落

(3)作者为什么会如此失意和落寞呢?介绍背景。

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却看不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后来我又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是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诗歌通过一系列意象反映的文革这个穷困、艰难的特殊时期。

相信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相信未来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相信未来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相信未来教案教学设计1

相信未来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具备以下能力:

1. 理解“相信未来”的核心意义;

2. 通过观看视频、课文阅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思考和交流,了解对未来的美好愿景;

3. 通过游戏和小组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4.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2. 了解互联网技术对未来生活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

1. 观看视频,了解未来科技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 阅读课文,了解“相信未来”的核心意义;

3. 小组讨论,分享对未来美好愿景的看法;

4. 游戏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多向思维培养,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视频观看法: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未来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让学生体验科技带来的便捷和快速。

2. 课文阅读法:阅读课文,了解“相信未来”的核心意义。

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3. 小组讨论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自由讨论。学生可以

分享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和对未来的期望。

4. 游戏和小组竞赛法:通过游戏和小组竞赛,培养学生的合

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5. 多向思维培养法: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培养学生的创新

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步骤

1. 视频观看: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未来科技的发展和对生活

的影响。

2. 课文阅读:阅读《相信未来》,了解“相信未来”的核心

意义。

3. 小组讨论:分组进行自由讨论,分享自己对未来的看法和

对未来的期望。注意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运用到未来世界的构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信未来》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新课程三维度目标也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提到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基于这样的理念,和谐教育便以受教育者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人的自身发展需求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和谐为宗旨协调组织各种教育要素。这说明人们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越来越注重个性与共性的和谐生成。而个性成熟的核心标志是自信。欧美12国关于“哪些教育目标最重要”的民意调查也表明:培养学生的自信在各项指标中支持率最高,高出对知识技能的支持。《相信未来》写于一个疯狂的动乱年代,一个禁锢思想压抑个性的令人绝望的年代,然而作者却顽强地相信未来“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和“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能够抓住这个契机培养学生顽强自信、战胜挫折的积极人生态度,就能够达成体验青春、完善自我人格的专题目标,更是语文教师的无量功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诗人食指及其诗歌创作。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朦胧诗的意境美,并能背诵前三段。

3、寻找路径进入诗歌的朦胧意象,掌握诗歌中的一些写作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鉴赏诗句,能够以自己的语言体会诗歌所蕴藏的内涵。

2、学生能在活动体验中增强自我的质疑意识和具体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

【教学方法】

活动体验品读赏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每位同学拿出一张白纸。(将课堂中对于诗歌的所思所想简单地记录下来)

二、课堂导入:

什么是诗?

有人说是情人与大海。有人说是星空与云彩。

其实,诗是什么,谁也说不清楚;可是当我们在诗的王国寻寻觅觅之时,当我们在缪斯的天空流连忘返之时,我们也许会惊讶地发现——其实诗,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青春的情怀。

25岁,海子,一个向往大海却永远无法走到大海的天才诗人,怀着爱,深情地歌唱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24岁,中国现代诗坛最富才情的诗人徐志摩,怀着“真”“爱”“美”,在夕阳下的康桥边浅唱低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23岁,拜伦,一个游子,一个让多少个世纪以后的人们依然想念、依然痛挽的任性的孩子,写下了长篇叙事诗《哈罗尔德游记》,他向世人宣称:“早晨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已经成名,成了诗坛上的拿破仑”。

22岁,黑塞高唱着《浪漫之歌》,“在悲剧百出的年代里,极为真挚地属守天职,成功地握起了为真正人道主义而战的武器”,成为“最后的骑士”。

21岁,雪莱以哲人的姿态吟哦着:“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么?”,于是心中的春天滚滚而

来,诗情如万物勃勃生长,著名叙事长诗《麦布女王》由此诞生。

20岁,食指以他的青春与热情在那个阴云密布的时代,往人们的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三、走近“大师”。

(一)走进作者:

食指,原名郭路生,山东鱼台人,1948年生,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他的诗,特别是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知青及城市青年中,但直到90年代,其创作成就才得到公认,是一位成绩巨大却差点被埋没的天才诗人。

但历史是公正的,食指那些真正的好诗,就像珍珠,越来越闪烁出灿烂的光芒。《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热爱生命》《海洋三部曲》……这些写于六、七十年代动荡时期的诗篇,至今读来,还是那么完美,那么让人激动。在诗中,食指以一名反抗者和思想者的姿态站在大风中高歌、呼喊。他是一位时代良知和民间正直渴望的发言人,他以一个歌者的身份让自己的诗歌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春雷一般轰轰滚过,几乎可以说是感动和温暖了一代人。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诗人,他的命运却远不如一般人幸运:在那个动荡的年代(1966—1969),诗人诗性的敏感和良知在与残酷的现实的尖锐冲突中不胜重荷,精神一直处于崩溃的边缘,1972年,在部队当兵时,因强烈的精神刺激而导致精神分裂,从此后,食指陷入了长期的病困中,1990年4月住进北京福利院。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食指依然以坚忍不拔的毅力生存和写作着。

食指用他的一生,为我们诠释了四个字:相信未来。

(二)走进时代

食指的创作主要集中在20世纪60年代的中后期,这正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并进入高潮的阶段,在那个史无前例的狂热的年代,食指和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陷入了迷惘和失望之中,现实环境的恶劣和内心理想的冲突,使得诗人处于一种矛盾复杂的心态之下。但年轻、热情、执着,又让诗人挣扎着摆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着美好的未来。

《相信未来》是食指的代表作之一,此诗写于1968年,第二年,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在阴云密布的时代,《相信未来》给人们心灵上投下了一道希望之光。关于这首诗,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我们会战胜死亡,这已经进了一步了。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正是有了这种信念,诗人才能在20岁的时候就写下了至今脍炙人口的作品,他用朴实平易的文字,将冷静的思考与炽热的感情融人字里行间。

四、走进文本

(一)字词扫描

1、强记字音:灰烬(jìn)依偎(wēi)摇曳(yè)睫(jié)毛瞳(tóng)孔惆怅(chóu chàng)轻蔑(miè)脊(jǐ)骨给(jǐ)予不屈不挠(náo)

2、辨音辨形:摇曳(yè)——拽(zhuài)拉睫(jié)毛——捷(jié)报

给(jǐ)予——给(gěi)以瞳(tóng)孔——潼(tóng)关

撞(zhuàng)击——经幢(chuáng)惆(chóu)怅——稠(chóu)密——未雨绸(chóu)缪——鸟声啁啾(zhōujiū)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要求:听课文录音,明确每节的主要意思结构脉络

明确:课文基本结构:

1—2节:恶势力横行,我们希望破灭,果实被窃痛斥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