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同步教程教案 教师版

合集下载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

(完整)六年级奥数教案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理清解题思路,探索简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简算公式,掌握简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让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的运算过程并进行讲授
二、新课讲授
由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公式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部分
思路要点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公式)
课堂小结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倒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概念
有些应用题如果按照一般方法,顺着题目的条件一步一步地列出算式求解,过程比较繁琐。所以,解题时,我们可以从最后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到前一步一步地推算,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叫倒推法。
六年级数学
《举一反三》
教案
第一讲简便运算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多则运算转化为简便运算的过程,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积极探索规律的良好学习习惯
2.化繁为简的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就感,逐渐爱上做题,爱上探索
3.事物均有规律可循,探索的过程中,让学生爱上数字,积极探索数学世界
(可通过画图或画数轴进行分析)
2、情景问题讲解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类型题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3、类型题回顾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例题+画题干分析变量不变量+思路启示+讲解+细节要求+习题
例:(课本典例1)有两筐苹果,乙筐是甲筐的 ,从甲筐取出6千克装入乙筐后,乙筐的苹果是甲筐的 ,问:甲乙两筐苹果共重多少千克?
2.能够理清题干中逻辑关系
3.能够对利用分数解决应用题有一个系统的知识领会过程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教案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教案
(课本典例1的进行学习和分析、讲解)
2.贯穿公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题型进行讲解+习题巩固
布置作业
思路要点
基本关系梳理+导入公式+分析讲解
例:印刷厂有一批书要装订,甲单独要15天完成,乙单独要12天完成,两人一起装订多长时间完成?
基本关系梳理: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习惯,理清解题思路,探索简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简算公式,掌握简算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运算
让学生回顾异分母分数的运算过程并进行讲授
二、新课讲授
由回顾内容,导入新课公式
三、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部分
思路要点
复习导入→新课讲授(公式)
课堂小结
本课主要探索了有规律可循的多则运算的简算技巧,更深入地了解了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第二讲巧算与估算
授课时间:课时:授课形式:讲解+练习教师:
教学目标
1.通过进一步学习分数求和问题,解决更复杂的分数运算
2.通过假设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对估算形成概念
3.通过分数裂项相加法、提取公因式法、错位相减法等数学解题方法,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分数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重点
深入研究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分数解题方法和思路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公式)
二、例题分析|习题强化
1.通过例题学习新课,其中穿插分数解题方法的导入
(1)分数裂项相加法
(2)提取公因式法
(3)错位相减法
2.导入估算概念

举一反三六年级第15讲-比的应用(二)【教师版】

举一反三六年级第15讲-比的应用(二)【教师版】

第15讲 比的应用(二)专题简析:比是反映数量关系的一种常见形式,运用“比”来处理倍数关系、解答分数应用题方便灵活得多。

在这一讲,我们将探讨稍复杂的比的应用题。

例题1甲、乙两个学生放学回家,甲要比乙多走15 的路,而乙走的时间比甲少111,求甲、乙两人速度的比。

【解析】因为 速度=路程÷时间,所以,甲、乙速度的比=甲路程甲时间 :乙路程乙时间(1)甲、乙路程的比:(1+15 ):1=6:5(2)甲、乙时间的比:1:(1-111)=11:10(3)甲、乙速度的比:611 :510=12:11练习11、 小明和小芳各走一段路。

小明的路程比小芳多15 ,小芳用的时间比小明多18。

求小明和小芳速度的比。

2、 甲走的路程比乙多13 ,乙用的时间比甲多14。

求甲、乙的速度比。

3、 一个人步行每小时走5千米,如果骑自行车每1千米比步行少用8分钟。

这个人骑自行车的速度和步行速度的比是多少? 4、答案1: 1、 路程比:(5+1):5=6:5 时间比:8:(8+1)=8:9速度比:86:95=27:20 2、 路程比:(3+1):3=4:3 时间比:4:(4+1)=4:5速度比:44:53=5:3 3、 步行1千米所用时间:60÷5=12 分 骑车1千米所用时间:12-8=4 分骑车与步行的速度比:41:121=3:1例题2光明小学将五年级的140名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小组和第二小组人数的比是2:3,第二小组和第三小组人数的比是4:5。

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思路导航】先求出三个小组人数的连比,再按求出的连比进行分配。

①一、二两组人数的比 2:3二、三两组人数的比 4:5 一、二、三组人数的比 8:12:15 ②总份数:8+12+15=35③第一组:140×835 =32(人)④第二组:140×1235 =48(人)⑤第三组:140×1535=60(人)练习21、 某农场把61600公亩耕地划归为粮田与棉田,它们之间的比是7:2,棉田与其他作物面积的比6:1。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举一反三同步教材教案教师教案11-20周

小学数学奥数方法举一反三同步教材教案教师教案11-20周
【思路导航】甲、乙、丙三个组应挖的任务分别是24份数、21份数、18份数,求出1份数后,
用乘法便可求出各组应挖的任务。
2331÷(24+21+18)=37(米)
37×24=888(米)…………………甲组任务
37×21=777(米)…………………乙组任务
37×18同=步6教66材(视频米)…………………丙组任务
今年旱田的亩数是:(230+35×2)÷ 2=150(亩)
原来旱田的亩数是:150+35=185(亩)
综合算式=300÷2+35
第1讲 份数法 (二)以份数法解差倍应用题
【例题2】和平小学师生步行去春游。队伍走出10.5千米后,王东骑自行车去追赶, 经过1.5小时追上。已知王东骑自行车的速度是师生步行速度的2.4倍。王东和师 生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适于五年级程度)
【例题1】大、小两辆卡车同时载货从甲站出发,大卡车载货的重量是小卡车的3 倍。两车行至乙站时,大卡车增加了1400千克货物,小卡车增加了1300千克货物, 这时,大卡车的载货量变成小卡车的2倍。求两车出发时各载货物多少千克?(适 于五年级程度)【思路导航】
第1讲 份数法 (三)以份数法解变倍应用题
因为每个长方形的周长为16厘米,所以每份的长是:
16÷8=2(厘米)
长方形的长,也就是正方形的边长是2×3=6(厘米)
正方形的周长是:6×4=24(厘米)
第1讲 份数法 (九)以份数法解几何题
【例题2】长方形长宽的比是7∶3。如果把长减少12厘米,把宽增加16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就变 成了一个正方形。求原来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适于六年级程度)
同步教材视频
第12讲 消元法(一)以同类数量相减的方法消元

小学数学 奥数方法 举一反三同步教材教案 教师教案 1-10讲

小学数学 奥数方法 举一反三同步教材教案 教师教案 1-10讲
【思路导航】 (3)1400÷25 (4)1800÷25 =(1800×4)÷(25×4)
=(1400×4)÷(25×4) =1450÷25
=72
=(7250×4)÷(25×4)
=29000÷100
=290
同步教材教学视频
第1讲 观察法
【 例 题 8】把1~1000的数字如图1-11那样排列,再如图中那样用一个长方形框框出六个数,这六 个数的和是87。如果用同样的方法(横着三个数,竖着两个数)框出的六个数的和是837,这六 个数都是多少?(适于五年级程度) 【思路导航】因为用同样的方法框出的六个数之和是837,这六个数之中后面的五个数也一定分 别比第一个数大1、2、7、8、9,所以,这六个数中的第一个数是(837-1-2-7-8-9)÷6=135 第二个数是:135+1=136 第三个数是:135+2=137
第1讲 观察法
【 例 题 7】你能从400÷25=(400×4)÷(25×4)=400×4÷100=16中得到启发,很快算出
(1)600÷25(2)900÷25(3)1400÷25(4)1800÷25(5)7250÷25的得数吗?(适于四 年级程度)
【思路导航】 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算式: 400÷25=(400×4)÷(25×4)=400×4÷100=16 不难看出,原来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4,目的是将除数变成1后面带有0的整百数。这样做的根 据是“被除数和除数都乘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商不变”。进行这种变化的好处就是当除数 变成了1后面带有0的整百数以后,就可以很快求出商。按照这个规律,可迅速算出下列除法的商 。 (1)600÷25 (2)900÷25
这个三位数在正看、倒看时,表示的数值不同,显然这个三位数不能是000,也不能是111和888 ,只可能是666或999。

设数法解题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设数法解题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P44—P48二、教学目标:1、学会用“设数法”解题。

2、理解所设的数只要便于列式计算,它们的大小与解答的结果无关。

三、教学难点:怎样设数才能使解题最简便。

四、教学设计:1、复习上次课所学内容,讲解作业。

P40疯狂操练2(1)P40疯狂操练2(2)2、新课内容I、为什么要设数?【例题1】:如果△△=□□□,△☆=□□□□,那么☆☆□=()个△。

【分析】:由第一个等式可以设△=3,□=2,代入第二式得☆=5,再代入第三式左边是12,所以右边括号内应填4。

总结:本题如果不用设数代入法,直接用图形互相代换,显然要多费周折。

有些题目直接解答比较困难,设一个具体数后,解答的难度可以适当降低,也便于理解,这种方法叫做设数法。

【例题2】足球门票15元一张,降价后观众增加一倍,收入增加1/5,问一张门票降价多少元?【分析】:初看似乎缺少观众人数这个条件,如果设原来有a名观众,则每张票降价:15-15a×(1+1/5)÷2a=6(元)。

方法二:见书P45例题2【思路导航】答:略。

总结:在用设数法解题时,我们知道所设的数只要便于列式计算,它们的大小(但不能是0)与解答的结果没有关系。

所以我们设的这个数要尽量方便计算。

II、怎样设数?怎样设数最简便?【例题3】小王在一个小山坡来回运动。

先从山下跑上山,每分钟跑200米,再从原路下山,每分钟跑240米,又从原路上山,每分钟跑150米,再从原路下山,每分钟跑200米,求小王的平均速度。

【分析】:很多同学看到题目后,立刻列出算式:(200+240+150+200)/4。

切记:求平均速度时,我们用公式: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

1)为什么设单程路程:我们知道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要求小王的平均速度,题目所给条件似乎不够,此时,我们可以假设总路程(4个单程路程之和)或总时间(4个单程时间之和),又4个单程时间都不同,所以我们假设总路程要更简便。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解题技巧——小升初数学突破篇教师教案(教师助手)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解题技巧——小升初数学突破篇教师教案(教师助手)

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解题技巧——小升初数学突破篇教师教案(教师助手)Titl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al Olympiad: Techniques for Solving Problems by Generalization - A Teacher's Lesson Plan for Breaking through Elementary Level MathematicsIntroduction:In this lesson plan, we will explore the concept of generalization in solving mathematical problems, specifically focus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is technique in the context of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al Olympiad. B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to generalize, students will gai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complex mathematical problems and excel in their preparation for the transition to higher levels of education. This lesson is designed for teachers to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in their mathematical journey.I. Understanding 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ization (100 words)Generalization plays a crucial role in problem-solving, as it allows individuals to apply previously learned concepts to unfamiliar situations. Within the context of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al Olympiad, the ability to generalize enables students to solve more complex problems by identifying patterns, finding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formulating general rules or formulas.II. Exploring Examples of Generalization in Problem Solving (300 words)A. Example 1: Patterns in Prime NumbersIn this example, students will learn to identify patterns in prime numbers and generalize their observations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rime number sequences. By recognizing the recurring patterns, students will be able to generate prime numbers beyond those that have been previously encountered.B. Example 2: Generalizing Geometric SequencesThrough the exploration of geometric sequences, students will uncover the underlying principles that govern these patterns of numbers. By recognizing the ratio between consecutive terms and using this information, students will generalize the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any term within a geometric sequence.C. Example 3: Generalization in GeometryBy studying different shapes and their properties, students will discover general rules that govern angles, sides, and diagonals in different polygons. Through this exploration, students will develop the ability to recognize patterns and derive general rule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new, unfamiliar shapes.III. Teaching Techniques to Facilitate Generalization (500 words)A. Guided Inquiry ApproachTeachers can adopt a guided inquiry approach, posing open-ended questions and providing opportunities for students to explor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problem-solving. 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reflect on their problem-solving processes and share their findings with peers, teachers can facilitate the development of generalization skills.B. Identifying Common Mathematical StructuresBy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identify common mathematical structures within problems, such as sequences, patterns, or symmetry,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towards recognizing the potential for generalization. This strategy helps students transfer knowledge gained from one context to solve problems in another.C. Utilizing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ExplorationIntegrating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active software or online resource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visual representations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and encourage them to explore patterns and relationships. Through technology-enhanced activities, students can deepe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IV. Practice Exercises to Strengthen Generalization Skills (400 words)A. Problem-Solving TasksTeachers can provide students with a variety of problem-solving tasks that require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ization techniques. These tasks should gradually increase in complexity, allowing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generalization skills incrementally.B. Real-World ConnectionsEngaging students in real-world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al concepts helps develop their ability to generalize. By relating mathematical concepts to everyday situations, teachers can strength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generalization and foster the transfer of knowledge to new scenarios.C. Collaborative Learning OpportunitiesCollaborative learning experiences, such as group discussions and cooperative problem-solving tasks, enable students to share their thoughts and learn from one another. By working together, students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observ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problem-solving and practice generalization techniques.Conclusion:Incorporating the concept of generaliz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mathematical problem-solving strategies is essential for enhancing students' skills in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By developing the ability to generalize, students will not only excel in the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al Olympiad but also acquire a valuable problem-solving tool for their future mathematical endeavors. Through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teaching techniques and practice exercises, teachers can guide students in their journey towards mastering generaliz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六年级竞赛培优举一反三教案第36周流水行船问题

六年级竞赛培优举一反三教案第36周流水行船问题

六年级竞赛培优举一反三教案第36周流水行船问题第一篇:六年级竞赛培优举一反三教案第36周流水行船问题第三十六周流水行船问题专题简析:当你逆风骑自行车时有什么感觉?是的,逆风时需用很大力气,因为面对的是迎面吹来的风。

当顺风时,借着风力,相对而言用里较少。

在你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类似的如流水行船问题。

解答这类题的要素有下列几点:水速、流速、划速、距离,解答这类题与和差问题相似。

划速相当于和差问题中的大数,水速相当于小数,顺流速相当于和数,逆流速相当于差速。

划速=(顺流船速+逆流船速)÷2;水速=(顺流船速—逆流船速)÷2;顺流船速=划速+水速;逆流船速=划速—水速;顺流船速=逆流船速+水速×2;逆流船速=逆流船速—水速×2。

例题1:一条轮船往返于A、B两地之间,由A地到B地是顺水航行,由B 地到A地是逆水航行。

已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每小时20千米,由A 地到B地用了6小时,由B地到A地所用的时间是由A地到B地所用时间的1.5倍,求水流速度。

【思路导航】在这个问题中,不论船是逆水航行,还是顺水航行,其行驶的路程相等,都等于A、B两地之间的路程;而船顺水航行时,其形式的速度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加上水流速度,而船在逆水航行时的行驶速度是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的差。

解:设水流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船由A地到B地行驶的路程为[(20+x)×6]千米,船由B地到A地行驶的路程为[(20—x)×6×1.5]千米。

列方程为(20+x)×6=(20—x)×6×1.5 x=4 答:水流速度为每小时4千米。

例题2:有一船行驶于120千米长的河中,逆行需10小时,顺行要6小时,求船速和水速。

【思路导航】这题条件中有行驶的路程和行驶的时间,这样可分别算出船在逆流时的行驶速度和顺流时的行驶速度,再根据和差问题就可以算出船速和水速。

举一反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将圆柱体积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举一反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将圆柱体积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举一反三: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将圆柱体积计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小学数学中,圆柱体积是一个很常见的概念,也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感到困难的一个难点。

而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

该如何教授圆柱体积的计算?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它?今天,我将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来分享一些教学经验和思考。

1.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在教授圆柱体积的计算之前,需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圆柱体积。

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例如,一些塑料瓶的形状就非常接近圆柱体,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它们的直径和高度来计算它们的容积。

一些长形的饮料罐也是圆柱体的形状,同样可以用来进行计算。

这些例子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圆柱体积的概念。

2.使用实际问题当学生们了解了圆柱体积的概念之后,我们可以逐渐引入一些实际问题来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这些实际问题可以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或者周围的环境有联系,例如:水桶中的水有多少升?摆放文具的筒子的容积有多少?等等。

这些问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情境中,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3.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除了通过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教学活动。

例如,可以让同学们一起制作一个小型圆柱体模型,模拟一些实际情境,如制作水桶、笔筒等。

这些活动不仅有趣,而且能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

4.巩固语言与概念的运用在教授圆柱体积的计算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关注学生的语言和概念的运用。

我们可以设计一些演示或任务活动,让学生们在实际中运用语言与概念。

例如,让学生描述一个圆柱体的特点和构成,讨论一个属性或维度改变会对容积造成什么影响等等。

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概念运用能力。

5.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我们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思考过程。

例如,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我们可以让学生阐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并解释他们的答案。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圆柱体积的计算,并在思考过程中发现一些他们自己的错漏。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1 40讲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1  40讲

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1 40讲小学奥数举一反三六年级1--40讲六年级奥数训练教材第1讲定义新运算一、知识要点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解答某些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决新运算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新定义公式的含义,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替换为常规的四个计算公式。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的“+、-、×、÷”不同的。

如果新定义的公式中有括号,则应首先计算括号中的括号。

但在转化之前,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运行规律。

二、精讲精练[例1]假设a*b=(a+b)+(a-b),找到13*5和13*(5*4)。

【思路导航】这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a*b等于a和b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差。

这里的“*”就代表一种新运算。

在定义新运算中同样规定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因此,在13*(5*4)中,就要先算小括号里的(5*4)。

练习1:1.将新运算“*”定义为:a*b=(a+b)×(a-b).。

求27*9。

2.设a*b=a2+2b,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b×1/2,求(25*12)*(10*5)。

【例题2】设p、q是两个数,规定:p△q=4×q-(p+q)÷2。

求3△(4△6)。

[思路导航]计算4△ 6首先根据定义。

这里“△“是一个新的行动符号。

练习2:1.设P和Q为两个数字,并指定P△ q=4×q-(P+q)÷2,找到5△ (6 △ 4).2.设P和Q为两个数字,并指定P△ q=P2+(P-q)×2.找到30△ (5 △ 3). 3.设m和n为两个数字,指定m*n=m/n+n/m,然后找到10*20-1/4。

【例题3】如果1*5=1+11+111+1111+11111,2*4=2+22+222+2222,3*3=3+33+333,4*2=4+44,那么7*4=________;210*2=________。

六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教师教案

六年级数学思维拓展训练小学数学奥数举一反三教师教案

练习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与一个底角的比是5:2,它的顶角和底角各是多少度?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十一讲 按比例分配问题(3)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第十一讲 按比例分配问题(3)
【例题】甲、乙、丙三箱苹果共重60千克,如果从甲、乙两箱中各取出3千克苹果放入丙
箱中,则甲、乙、丙三箱苹果的重量比是1:2:3,甲、乙、丙三箱苹果原来各重多少千克?
【小试牛刀】 练习1:大、小两桶油共重270千克,大桶里的油被用去20千克后,剩下的油与小桶里的 油重量比是3:2,求大桶里原来装有多少千克油?
练习2:一条路全长120千米,分成上坡、平路、下坡三段,各段路程长之比依次是1:2:3, 某人骑自行车走各段路程所用时间之比依次是 4:5:6,已知此人骑自行车上坡的速度是每
小时10千米,求此人骑自行车走完全程需用多少小时?
同步教材视频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十二讲 按比例分配问题(4)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第十二讲 按比例分配问题(4)
【例题】六年级有140名同学被分成三组进行植树活动,已知第一组和第二组人数的比是
2:3,第二组和第三组人数的比是4:5,这三个小组各有多少人?
同步教材视频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十八讲 转化单位“1”(4)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十九讲 转化单位“1”(5)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二十讲 转化单位“1”(6)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第八讲 比较分数大小(4)
数学就是这么简单
小学数学 六年级 思维拓展训练

小学数学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教师教案 全20-40周

小学数学 六年级奥数举一反三 教师教案 全20-40周

3 、一项工程,甲工程队单独做完要 150 天,乙工程队单独做完需 180天。 两队合作时,甲队做5天,休息2天,乙队做6天,休息1天。完成这项工 程要多少天?
同步教材免费视频
【例题5】
第23周 周期工程问题 疯狂操练五
【思路导航】
【练习5】
六年级 数学 举一反三
【例题1】 【思路导航】
【练习1】
【练习1】1、有数字1,2,3,4,5,6共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
的四位奇数?
2、在自然数中,用两位数做被减数,一位数做减数,共可组成多少个不 同的减法算式?
3、由数字1,2,3,4,5,6,7,8,可组成多少个:
①三位数②三位偶数;③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④百位是8的没有重 复数字的三位数;⑤百位是8的 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偶数。
②可组成多少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思路导航】 在确定组成三位数的过程中,应该一位一位地去确定,所以每个问题都 可以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①要求组成不相等的三位数,所以数字可以重复使用。百位上不能取0, 故有3种不同的取法:十位上有4种取法,个位上也有4种取法,由乘法原 理共可组成3×4×4=48个不相等的三位数。 ②要求组成的三位数没有重复数字,百位上不能取0,有三种不同的取法, 十位上有三种不同的取法,个位上有两种不同的取法,由乘法原理共可 组成3×3×2=18个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
答:最小数是56。
【练习4】
第25周 最大最小问题 疯狂操练五
【例题 5 】三个数字能组成 6个不同的三位数。这 6 个三位数 的和是2886。求所有这样的6个三位数中的最小的三位数。 【思路导航】 因为三个数字分别在百位、十位、个位各出现了 2 次。所以, 2886÷222能得到三个数字的和。 设三个数字为a、b、c,那么6个不同的三位数的和为

转化单位1A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转化单位1A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

《举一反三》六年级奥数教案P38--P43 一、教学内容:举一反三二、教学目标:”有更深入的理解。

1通过转化训练,使学生对单位“ 三、教学难点:利用列表的形式理解数量关系的实质。

四、教学设计:、复习1乙是丙的
a/b,若甲是乙的,则乙是甲a/b;若甲是乙的ac/bd 则甲是丙的c/d,c/d=ad/bca/b ÷乙是甲的;
a/b=bc/adc/d ÷则甲是乙的,c/d是乙的a/b若甲的;b/a的。

”的量,要注意分析题中分率和具体数量1总结:解题时要注意抓住单位“ 的对应关系。

、新课内容2 】1【例题:图解【分析】)2(、)1(1练习:疯狂操练,关键是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总结: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1楚每一步中谁是单位“ ,谁是谁的几分之几,同时找准中间量。

” 】2【例题:图解【分析】)1(2练习:疯狂操练)3(、”的量,弄清分率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1总结:关键是找出单位“ 、能力提升。

3 】3【例题:图解【分析】)1(3练习:疯狂操练,”1“一定要找准所给分数对应的单位时,”1“当题中出现多个单位总结:
”的几分之几就等于对应的1”乘对应量占单位“1做到正确对应,然后用单位“ 数量。

、作业4 )
3(1疯狂操练 P33P34 )2(2疯狂操练)3(3疯狂操练 P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规定,
那么8*5=________。
3 .如果 2*1=1/2 , 3*2=1/33 , 4*3=1/444 ,那么( 6*3 )÷ (2*6)=________。多少分?
【例题 4 】规定② =1 × 2 × 3 ,③ =2 × 3 × 4 ,④ =3 × 4 × 5 ,⑤ =4×5×6,……如果1/⑥-1/⑦ =1/⑦×A,那么,A是几?
2 .规定:③= 2 × 3 × 4 ,④= 3 × 4 × 5 ,⑤= 4 × 5 × 6 ,⑥= 5×6×7,……如果1/⑩+1/⑾=1/⑾×□,那么□=________ 。 3.如果1※2=1+2,2※3=2+3+4,……5※6= 5+6+7+8+9+10,那么x※3=54中,x=________。
5*4=(5+4)+(5-4)=10
13*(5*4)=13*10=(13+10)+(13-10)=26
【练习 1 】 1. 将新运算“ *” 定义为: a*b=(a+b)×(a-b). 。求 27*9。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设a*b=a2+2b,那么求10*6和5*(2*8)。
3.设a*b=3a-b×1/2,求(25*12)*(10*5)。
【例题1】 计算4.75-9.63+(8.25-1.37) 【思路导航】 先去掉小括号,使4.75和8.25相加凑整,再运用减法的性质: a-b-c = a-(b+c),使运算过程简便。所以 原式=4.75+8.25-9.63-1.37
=13-(9.63+1.37)
=13-11
=2
【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
【例题2】
计算 333387 ×79+790×66661 2 4 原式=333387.5×79+790×66661.25 =(33338.75+66661.25)×790 =100000×790 =79000000
1
1
【练习2】
【例题3】
计算:36×1.09+1.2×67.3
原式=1.2×30×1.09+1.2×67.3 =1.2×(32.7+67.3) =1.2×100 =120
A =(1/⑥-1/⑦)÷1/⑦ =(1/⑥-1/⑦)×⑦ = ⑦/⑥-1 =(6×7×8)/(5×6×7)-1 = 1 又 3/5-1 = 3/5
【练习4】1.规定:②=1×2×3,③=2×3×4,④=3×4×5, ⑤=4×5×6,……如果1/⑧-1/⑨=1/⑨×A,那么 A=________。
【练习5】
1.设a⊙b=3a-2b,已知x⊙(4⊙1)=7求x。
2.对两个整数a和b定义新运算“△”:a△b= ,求6△4+9△8。
3.对任意两个整数x和y定于新运算,“*”:x*y= (其中 m是一个确定的整数)。如果1*2=1,那么3*12=________。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数的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 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一些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 化难为易。
【思路导航】这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 @ = (a-1)× a × (a+ 1),据此,可以求出1/⑥-1/⑦ =1/(5×6×7)-1/ (6×7×8),这里的分母都比较大,不易直接求出结果。根 据 1/ ⑥- 1/ ⑦ =1/ ⑦×A ,可得出 A = (1/ ⑥- 1/ ⑦ ) ÷ 1/ ⑦ = (1/⑥-1/⑦)×⑦ = ⑦/⑥ -1。即
【例题5】设a⊙b=4a-2b+1/2ab, 求z⊙(4⊙1)=34中的 未知数x。
【思路导航】先求出小括号中的4⊙1=4×4-2×1+1/2×4×1= 16,再根据x⊙16=4x-2×16+1/2×x×16 = 12x-32,然后 解方程4⊙1=4×4-2×1+1/2×4×1=16 x⊙16=4x-2×16+1/2×x×16 =12x-32 12x-32 = 34 12x= 66 x=5.512x-32 = 34,求出x的值。列算式为
【例题1】 假设a*b=(a+b)+(a-b),求13*5和13*(5*4)。
【思路导航】
这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 a*b等于a和b两数之和加上两数之 差。这里的“*”就代表一种新运算。在定义新运算中同样规 定了要先算小括号里的。因此,在13*(5*4)中,就要先算 小括号里的(5*4)。 13*5=(13+5)+(13-5)=18+8=26
【例题2】 设p、q是两个数,规定:p△q=4×q-(p+q)÷2。 求3△(4△6)。 【思路导航】根据定义先算4△6。在这里“△”是新的运算符 号。3△(4△6) =3△【4×6-(4+6)÷2】 =3△19 =4×19-(3+19)÷2 =76-11
=65
【练习2】1.设p、q是两个数,规定p△q=4×q-(p+q) ÷2,求5△(6△4)。
2.设p 、q 是两个数,规定 p△ q = p2+ ( p - q )× 2 。求 30△ (5△3)。
3.设M、N是两个数,规定M*N=M/N+N/M,求10*20-1/4。
【例题3】 如果1*5=1+11+111+1111+11111, 2*4=2+22+222+2222 , 3*3=3+33+333 , 4*2=4+44 ,那么 7*4=________;210*2=________。 【思路导航】
经过观察,可以发现本题的新运算“*”被定义为。因此
7*4=7+77+777+7777=8638 210*2=210+210210=210420
【练习3】1.如果1*5=1+11+111+1111+11111, 2*4=2+22+222+2222,3*3=3+33+333,……那么 4*4=________。
定义新运算是指运用某种特殊符号来表示特定的意义,从而 解答某些算式的一种运算。 解答定义新运算,关键是要正确地理解新定义的算式含义, 然后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计算程序,将数值代入,转化为常规 的四则运算算式进行计算。 定义新运算是一种人为的、临时性的运算形式,它使用的是 一些特殊的运算符号,如:*、△、⊙等,这是与四则运算中 的“+、-、×、÷”不同的。 新定义的算式中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但它在没有 转化前,是不适合于各种运算定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