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通信系统 应用子系统

合集下载

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

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

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移动通信类缩写含义1.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是一种全球性标准的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广泛用于2G和3G方式通信系统中。

2. CDMA(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数字移动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3G和4G方式通信系统中。

3. WCDMA(Wideband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技术,是一种3G移动通信技术,用于无线网络中实现高速数据和语音传输。

4. 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技术,是一种4G移动通信技术,提供了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系统容量。

5. 5G(Fifth Gener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是当前最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具有更快的速度、更低的延迟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6. IMS(IP Multimedia Subsystem)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基于IP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架构,用于提供多媒体服务,如语音、视频和消息传输。

7. 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用户身份模块,是一种存储用户信息的芯片卡,用于身份验证和存储用户的方式号码、联系人和短信等信息。

8. IMEI(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国际移动设备身份码,是一个全球唯一的方式身份码,用于识别方式设备的唯一性。

9. APN(Access Point Name)接入点名称,是一个标识移动网络的名称,用于方式连接互联网并访问移动网络的服务。

10. HSPA(High Speed Packet Access)高速分组接入技术,是一种3G移动通信技术,用于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和互联网访问。

11. VoLTE(Voice over LTE)LTE语音通话,是一种通过LTE网络进行的高质量语音通话技术,提供更快、更稳定的语音通信服务。

自动化选择题附答案

自动化选择题附答案

第一章:●1. 智能建筑具有某种“拟人智能”特性及功能。

主要表现在:(1)具有感知、处理、传递所需信号或信息的能力(2)对收集的信息具有综合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3)具有发出指令并提供动作响应的能力。

●2.智能建筑的核心技术:现代计算机技术(Computer)、现代控制技术(Control) 、现代通信技术(Communication) 、现代图形显示技术(CRT)。

3.智能建筑的功能:(1)舒适功能(2)安全功能(3)便捷功能。

●4.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由:建筑管理系统BMS、信息网络系统INS、通信网络系统CNS。

5.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定义: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电力、照明、空调、电梯、给排水以集中监视、控制和管理为目的而构成的综合系统。

6.建筑管理系统BMS包括: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AS、安全防范系统SAS、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系统FAS。

7.综合布线系统GCS是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之间的传输网络。

它能使建筑物或建筑群内部的(语音、数据通信设备、信息交换设备、建筑物物业管理)及建筑物自动化管理设备等系统之间等彼此相联,也能使建筑物内通信网络设备与外部的通信网络相联。

8.通信网络系统包括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接入系统三大部分,是以数字程控交换机PABX和网络中央集控器为核心,通过网络布线将相关的设备和介质组成一体化的系统,并连接(无线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有线广播系统、电视会议系统、Internet系统、多媒体通信等,通信网络系统也经常称为通信自动化系统CAS。

9. 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功能:(1)设备监控与管理(2)节能控制。

10. BMS的自动监视指对建筑物中的配电设备、空调、卫生、动力设备,火灾及安全防范设备,照明设备,应急广播设备,电梯设备等进行监视、测量、记录等。

其自动监视内容如下:(1)状态监视(2)故障、异常监视(3)火灾监视(4)暖通空调系统的监视。

●11.BAS的自动控制包括(建筑设备的起停控制、设定值控制、设备(或系统)的节能控制)和机械防排烟控制等。

微信ims文件

微信ims文件

微信ims文件
1、IMS是IP多媒体子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2、本质是一种网络结构,该项技术植根于移动领域,最初是3GPP 为移动网络定义的,而在NGN的框架下,IMS应同时支持固定接入和移动接入;
3、国际第三代移动通信组织3GPP一直在进行它称为IP多媒体子系统IMS的标准化研究,在3GPP的文件R5中,IMS是UMTS核心网络中提供端到端多媒体业务和集群多媒体业务的中心。

IMS是IP多媒体系统,是一种全新的多媒体业务形式,它能够满足现在的终端客户更新颖、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的需求。

目前,IMS 被认为是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也是解决移动与固网融合,引入语音、数据、视频三重融合等差异化业务的重要方式。

但是,目前全球IMS网络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应用方式也处于业界探讨当中。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集成电信解决方案,它将多种通信和媒体服务整合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

IMS 是现代电信网络的核心,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通信体验和更高质量的服务。

IMS的核心功能是实现多媒体通信服务,它支持语音、视频、短信和数据等不同形式的通信。

IMS通过使用IP协议,提供了一种开放的通信环境,可以与其他服务进行集成,如VoIP (Voice over IP)和视频通话。

IMS的设计基于多种协议和技术,包括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RTP(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H.323(ITU-T推荐的一种多媒体传输协议)和MPEG(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等。

这些协议和技术共同构成了IMS的基础架构,使其支持多种媒体通信服务。

IMS的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核心组件:1. P-CSCF(Proxy-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作为用户和IMS网络间的接口,负责呼叫的鉴权、路由和策略控制等功能。

2. S-CSCF(Serv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负责处理用户的呼叫请求,包括鉴权、会话管理、策略和访问控制等。

3. I-CSCF(Interrogating-Call Session Control Function):负责处理呼叫路由以及用户鉴权请求,并将呼叫请求传递给适当的S-CSCF。

4. MGCF(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负责控制语音和视频通信等媒体流的转发和转码。

5. HSS(Home Subscriber Server):存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权限,辅助IMS进行会话管理和鉴权。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移动通信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还是获取各种信息、进行在线工作和娱乐,移动通信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你是否了解移动通信系统是如何组成的,以及它们各自承担着怎样的功能呢?移动通信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移动台移动台,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手机或者其他移动终端设备。

它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直接与用户交互的部分。

移动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发送和接收无线信号、对语音或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执行用户的操作指令等。

如今的移动台功能越来越强大,不仅能够进行语音通话和短信发送,还可以拍照、录像、玩游戏、上网浏览、进行移动支付等等。

而且,移动台的外观和尺寸也多种多样,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喜好。

二、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主要由基站收发信机和基站控制器组成。

基站收发信机负责与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接收移动台发送的信号,并向移动台发送信号。

它的覆盖范围通常被称为一个小区,多个小区共同组成了整个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区域。

基站控制器则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基站收发信机。

它可以对基站的资源进行分配和管理,比如频率资源、时隙资源等,以确保各个基站能够高效地运行,并且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三、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是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部分,它主要负责移动性管理、呼叫处理、用户数据管理等功能。

移动交换中心是网络子系统中的关键设备,它负责连接不同的基站子系统,并处理用户的呼叫请求。

当用户发起呼叫时,移动交换中心会根据用户的位置和被叫用户的号码,建立起通信链路,实现语音或数据的传输。

归属位置寄存器和访问位置寄存器也是网络子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归属位置寄存器存储着用户的基本信息,如用户号码、签约服务、位置信息等。

访问位置寄存器则存储着当前进入其覆盖区域的用户的临时信息。

四、操作维护子系统操作维护子系统主要负责对整个移动通信系统进行监控、管理和维护。

复习题 多媒体通信技术

复习题 多媒体通信技术
帧间预测是指由前一帧或前几帧图像来预测当前图像,与帧内预测相同,仅对误差信号进行编码.
活动图像的帧间内插编码是在系统发送端每隔一段时间丢弃一帧或几帧图像,而在接收端再利用图像的帧间相关性将丢弃的帧通过内插恢复出来,以防止帧率下降引起闪烁和动作不连续。
(3)、如果系统是黑白电视系统,R=G=B=0,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U=V=0.
8简述逐行扫描与隔行扫描的关系
逐行扫描的行频是隔行扫描的2倍,隔行扫描中场频是帧频的2倍。
9简述在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内插和帧间预测中,进行运动估值的目的、估值准确性带来的影响以及采用的方法。
具有运动补偿的帧间内插和帧间预测都需要进行运动估值,但二者的目的和运动估值不准确所带来的影响不完全相同。在帧间预测中引入运动补偿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预测误差,从而提高编码效率。运动估值的不准确会使预测误差加大,从而使传输的数据率上升,但接收端据此位移矢量和预测误差解码不会引起图像质量下降。
“多媒体”通常是指感觉媒体的组合,即声音、文字、图像、数据等各种媒体的组合。
2.多媒体通信系统是如何构成的,简述其主要特征。
在物理结构上,多媒体通信系统是由若干个多媒体通信终端、多媒体服务器经过通信网络连接构成的系统。
特征:(1)集成性
可处理、存储和传输内容上相互关联的多媒体信息。
(2)交互性
这类媒体包括:声音、文字、图像、气味、冷热等。
(2) 表示媒体(representation medium)是指用于数据交换的编码表示。
这类媒体包括:图像编码、文本编码、声音编码等。
其目的是为了能有效地加工、处理、存储和传输感觉媒体。
(3) 显示媒体(present与RGB的关系
(1)、彩色电视系统的设计应考虑到与已有的黑白电视系统的兼容问题: 传输1个亮度分量和2个色差分量。Y=0.299R+0.587G+0.114B

5、Symbian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5、Symbian操作系统基本知识
23
Symbian程序编程规范和数据类型
(3) TReal—浮点型。类似于C语言的float或者double。 也可以显示类型存储空间大小。其中, TReal32表 示32位无符号整数、 TReal64表示64位无符号整数。 (4) TText—字符型。类似于C语言的char。TText也 TText— C char TText 有许多类型。 TText8表示存储8位无符号字符、 TText和TText16表示存储16位无符号Unicode字符。 TChar表示存储32位字符。 (5) TBool—布尔型,有两个值—ETrue(真)和EFalse(假)。 (6) TAny—空类型。类似于C语言的void。可以定义一 个指向任何对象的指针TAny* p;
7
Symbian OS用户界面架构
Symbian OS用户界面架构的设计精髓是将系统核心部 分和用户界面部分彻底地分开,Symbian OS提供核心 的架构和必需的服务,而手机制造商负责提供具体的 用户界面。Symbian OS用户界面架构包含的组成部分 和依赖关系:
8
Symbian OS用户界面架构
图中白色背景模块是Symbian OS提供的,是 Symbian OS的核心模块: 应用程序架构(Application Architecture):定义应 用程序的抽象架构。 用户界面控件框架(UI Control Framework):定义 所有控件的抽象行为。 标准控件库(Uikon):定义所有标准控件的行为和 共性部分。
21
Symbian程序编程规范和数据类型
R类:以R开头的类是资源(Resource)类,该类一 般为资源客户端的句柄。该类并不为真正的应用 程序所拥有,而是由Symbian OS所提供的服务器 拥有,Symbian OS所提供的服务器将相应的服务 封装在R类当中,如RFs、RFile等。 M类:以M开头的类是混合类,它表示一个接口, 只包含纯虚函数,这些纯虚函数需要继承接口的 派生类来实现,如MObserver。在Symbian OS程 序开发时,不允许多重继承,但允许继承多个接 口。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多媒体子系统IMS

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多媒体子系统(IMS)是一种集成了语音、视频、数据和即时消息等多种多媒体通信应用的系统,它基于IP网络架构,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服务和功能。

IMS技术是当前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服务融合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高质量的通信体验。

IMS的架构基于IP网络,并采用了服务、控制和传输层的分离,使得应用和网络能够独立演化和升级。

它包含了许多关键组件,如呼叫控制层(CSCF)、媒体资源层(MRFC)、多媒体资源层(MMRF)等,每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角色,相互协作完成多媒体通信应用的实现。

IMS可支持多种多媒体应用,最常见的是语音和视频通话。

用户可以通过IMS系统进行高质量的语音通话,甚至支持高清音频;同时,用户还可以通过IMS进行视频通话,实现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

IMS系统还支持多人视频通话、多人会议等功能,让用户能够进行更复杂的多媒体应用。

另外,IMS还支持即时消息(IM)和多媒体消息(MMS)等功能。

通过IMS系统,用户可以进行实时的文字聊天、文件传输,以及发送照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

IM和MMS功能的出现,使得用户能够随时与好友、家人进行交流,分享自己的生活和体验。

这些通信应用基于IMS系统都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和较高的安全性。

除了基础通信功能外,IMS还提供了其他增值服务,如语音留言、语音识别、音频会议等。

这些服务使得用户能够更加方便、灵活地进行多媒体通信,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IMS的实现带来了许多好处。

首先,IMS系统基于IP网络,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降低通信成本。

其次,IMS系统提供了丰富的多媒体服务,丰富了用户的通信体验。

再次,IMS系统具有灵活的可扩展性和可升级性,可以满足新的通信需求。

总之,IMS作为一种集成了语音、视频、数据和即时消息等多种多媒体通信应用的系统,通过基于IP网络的架构,为用户提供了更加丰富、高质量的通信体验。

它的出现推动了移动通信网络和互联网服务的融合发展,提升了用户的通信方式和效果。

多媒体简答题

多媒体简答题

多媒体简答题————————————————————————————————作者: ————————————————————————————————日期:ﻩ1、多媒体对数据库设计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数据量巨大且媒体之间量的差异也极大,从而影响数据库的组织和存储方法;媒体种类的增多增加了数据处理的困难;数据库的多解查询,非精确匹配和相似性查询将占相当大的比重;用户接口的支持;多媒体信息的分布对多媒体数据库体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短事务处理与长事务处理;服务质量的要求;多媒体数据管理还有考虑版本控制的问题。

2、MPEG图像的三种类型:I帧、P帧、B帧,若显示顺序为:12 3 4 5 6 7IBBP B B P那么、传输的顺序应如何?依据是什么?(1)传输的顺序应如下:1 4 2 3 7 5 6I P B B P B B(2)理由:MPEG图像有三种类型:I帧、P帧、B帧;I帧为帧内图,P帧为前项预测图可根据I帧进行预测,B帧为双项预测图可根据l帧或P帧进行预测。

3、说明MPEG4和MPEG2标准的根据区别,MPEG4具有什么特点?MPEG4和MPEG2标准的根本区别是:MPEG4是基于内容的压缩编码方法。

MPEG4具有高校压缩、基于内容交互(操作、编辑、访问等)以及基于内容分级扩展(空域扩展、时域扩展)等特点。

4、超文本和超媒体具有哪些特点?超媒体=超文本+多媒体。

超媒体在本质上和超文本是一样的,只不过超文本技术在诞生的初期管理的对象是纯文本,所以叫做超文本。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和发展,超文本技术的管理对象从纯文本扩展到多媒体,为强调管理对象的变化,就产生了超媒体这个词。

种媒体信息;网络结构形式;交互特性。

5、H.264标准采用了哪些关键技术?其采用的熵编码方案是什么方案?H.264标准采用的关键技术有帧内预测、帧间预测、整数DCT变换、熵编码(CAVLC和CABAC)。

在H.264中采用了两种不同的熵编码方法:通用可变长编码(UVLC)和基于文本的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CABAC)6、论述视频会议系统的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

IMS简介__含网络拓扑

IMS简介__含网络拓扑
全球标准化体系工作来看, 从IMS全球标准化体系工作来看,国际上 全球标准化体系工作来看 国际上IMS相关标准组织主 相关标准组织主 要有3GPP、3GPP2、TISPAN和ITU-T,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出发 要有 、 、 和 , 点对IMS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点对 进行 了系统的研究。 3GPP是IMS标准的发起者和主要贡献者,到目前为止3GPP已发布了 R5/R6 /R7/R8四个标准版本,R9版本的制定工作已启动。 3GPP2主要是基于3GPP的IMS Core定义了MMD(多媒体域),主 要考虑CDMA网络的接入,已经公布了Rev0和RevA版本,目前正在 制定RevB版本。 TISPAN从固网接入为出发点,定 义了支持固网的IMS体系架构,已 发布了R1版本,目前已展开R2版本的工作。 ITU-T的IMS架构和ETSI TISPAN的基本相同,从支持固定接入方式 的角度对IMS提出各种需求,目前正在开展IMS和IPTV融合架构的标 准化研究工作。 另外,还有一些国际标准化化组织IETF、WiMAX、Cable Lab、 MSF等从不同的角度对IMS提供支持和贡献。 IETF主要负责SIP、 Diameter等协议的规范和扩展;WiMax、Cable Lab、MSF、 ATIS正在考虑IMS对各种不同接入方式的支持。
DNS、ENUM Server:
DNS (Domain Name System):服务器负责URL地址到IP地址的解析, 可以直接借助Internet公网上的分层DNS Server,也可直接在网内新建 DNS服务器 ENUM (E.164 Number URI Mapping)服务器负责电话号码到URL的转 换
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和Internet技术的发展为新的体 蜂窝移动通信网技术和 技术的发展为新的体 系架构的提出做好了技术上的铺垫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名词解释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名词解释

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名词解释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名词解释: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多媒体通信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多媒体通信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其他通信技术,以数字化方式传输、处理和展示多种类型的媒体内容,包括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

本文将对多媒体通信技术中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与分析。

一、数字化:数字化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即以离散的、有限的数值来表示和处理信息,以便于存储、传送和处理。

数字化是多媒体通信技术的基础,通过数字化,我们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型媒体的统一处理和传输,进而实现多媒体数据的高效利用。

二、压缩:在多媒体通信中,由于数据量庞大,传输和存储成本较高,因此需要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压缩。

压缩是指通过去除冗余信息和使用编码算法,减小数据的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的过程。

常见的多媒体数据压缩算法包括无损压缩和有损压缩,前者实现了数据的完全恢复,后者牺牲一定的质量以获得更高的压缩比。

三、多媒体同步:多媒体同步是指在播放或传输多媒体数据时,保持不同媒体之间的时序一致性。

在多媒体通信中,音频、视频等媒体数据往往是同时播放的,同步问题的解决保证了多媒体内容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同步技术的实现包括时间码、时间戳、同步字幕等,通过这些手段确保媒体之间的时间关系准确无误。

四、流媒体:流媒体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连续媒体数据的技术。

它与传统的下载方式不同,可以在媒体数据还在传输的同时进行播放,不需要用户等待整个文件下载完成。

流媒体技术的核心是实时传输和同步播放,通过对数据的压缩、分段和传输优化,使用户能够快速高效地访问各种媒体内容。

五、视频编码:视频编码是将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形式并进行压缩的过程。

视频编码技术在多媒体通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视频数据的质量和带宽的占用程度。

常见的视频编码标准包括MPEG-2、MPEG-4和H.264等,它们通过复杂的算法将视频数据压缩为较小的尺寸,以便于传输和存储。

智能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通信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通信系统解决方案一、引言智能通信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通信系统,旨在提供高效、可靠、安全的通信服务。

本文将介绍一个智能通信系统的解决方案,包括系统的架构、功能模块、技术选型以及实施计划等内容。

二、系统架构智能通信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包括前端接入系统、核心处理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和用户界面系统。

1. 前端接入系统前端接入系统负责与用户进行通信的接入,包括语音通话、短信、彩信和数据传输等功能。

该系统采用先进的通信协议和技术,支持多种通信方式,如4G、5G、Wi-Fi等,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2. 核心处理系统核心处理系统是整个智能通信系统的核心,负责处理用户的通信请求和数据传输。

该系统采用高性能的服务器集群,配备先进的处理器和存储设备,以实现快速、稳定的通信服务。

3. 数据存储系统数据存储系统用于存储用户的通信数据和系统日志等信息。

该系统采用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具有高可靠性和可扩展性,以满足大规模用户的数据存储需求。

4. 用户界面系统用户界面系统提供给用户一个友好的界面,以便他们能够方便地使用智能通信系统的各项功能。

该系统采用响应式设计,支持多种终端设备,如PC、手机和平板电脑等。

三、功能模块智能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以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1. 语音通话模块语音通话模块提供高质量的语音通话服务,支持多方通话、语音信箱和通话录音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固定电话或者网络终端进行语音通信。

2. 短信和彩信模块短信和彩信模块提供短信和彩信的发送和接收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网络终端发送和接收短信和彩信,以便进行文字和多媒体信息的交流。

3.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提供快速、安全的数据传输服务,支持文件传输、实时视频传输和远程桌面访问等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网络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数据交换需求。

4. 安全管理模块安全管理模块负责保障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该模块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和防护措施,保护用户的通信数据不受恶意攻击和泄露。

IMS系统到底是什么

IMS系统到底是什么

IMS系统到底是什么随着多媒体业务的不断涌现,传统的交换⽹络架构已经⽆法满⾜创新业务的信息化需求;⽽软交换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于是为提供更多样化多媒体业务,基于IP承载的SIP协议,IP技术与承载媒体⽆关的特性使得IMS体系可以⽀持各类接⼊⽅式,从⽽使得IMS的应⽤范围从最初始的移动⽹逐步扩⼤到固定领域。

IMS系统到底是什么?本⽂将作者为⼤家介绍IMS概念和系统特性,iMS的⾏业能⼒优势以及IMS系统的前景。

⼀、IMS系统概念IMS的全称是IP多媒体核⼼⽹⼦系统,简称为IP多媒体⼦系统(IMS,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来提供端—端多媒体通信业务。

IMS包括与信令和承载有关的⽹络功能单元。

IMS业务是在分级交换域(PS,Packet Switching)中通过IETF定义的会话控制能⼒和多媒体承载流实现的。

为了获得与接⼊⽹⽆关的接⼊的独⽴性,为了保持经过互联⽹与有线终端的互通,IMS采⽤了IETR“到联⽹标准”,主要选⽤了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l Protocol)。

各个⽹络单元之间的接⼝尽可能与IETF“互联⽹标准”相⼀致。

IMS应为移动⽤户提供融合的话⾳、视频、消息、数据和基于Web技术的业务。

完整地说,IMS业务应⽤应⽀持终端、UTRAN(UMTS地⾯射频接⼊⽹)、GPRS核⼼⽹、IMS的各功能单元。

⼆、IMS系统系统特性业务控制:IMS系统采⽤了IETF的SIP协议。

SIP是⼀个基于⽂本的应⽤层协议,⽤于IP⽹中双⽅或多⽅的多媒体会话控制。

它独⽴于底层协议,借鉴了因特⽹中HTTP和SMTP协议特性,因此IMS系统具有终端智能化程度⾼、业务开放能⼒强和业务拓展容易等优点。

承载协议:IMS系统同进⽀持IPv6和IPv4的地址格式。

考虑到地址容量和兼容性之间的平衡,在终端和⽹络上可以采⽤不同的格式。

例如:可以为终端分配IPv6地址⽽IMS设备采⽤IPv4地址标识。

地铁通信系统包含各子系统功能图文介绍

地铁通信系统包含各子系统功能图文介绍

地铁通信系统包含各子系统功能图文简介城市市轨道交通工程通信系统是直接为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服务的,是保证列车安全、快速、高效运行的一种不可缺少的综合系统。

通信系统包括专用通信、警用通信、商用通信三个大系统。

1专用通信系统专用通信系统包括:传输系统、公务电话系统、专用电话系统、专用无线通信系统、视频监视系统(CCTV)、广播系统(PA)、时钟系统(CLK)、乘客信息系统(PIS)、集中告警系统、信息网络系统、综合电源系统及接地11个子系统。

(1)传输系统作为专用通信系统的基础网络,是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系统的重要子系统,它将为其它通信子系统和列车自动监控(ATS)、自动售检票(AFC)、门禁系统(ACS)等专业提供可靠的、冗余的通道。

(2)公务电话系统用于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的一般公务通信和城市轨道交通内部用户与公用电话网用户的电话联络。

在城市轨道交通专用电话系统(如:调度电话系统)出现重大故障时,公务电话系统可以作为专用电话的应急通信手段。

(3)专用电话系统为城市轨道交通工作人员提供用于运营、管理、维修等业务的专用电话系统,主要包括调度电话、站间行车电话、站(场)内电话等。

(4)无线通信系统是为了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能够安全、高密度、高效运营而建设的一个安全、可靠、有效的通信子系统,为运营固定用户(控制中心、车辆段调度员、车站值班员等)和移动用户(列车司机、防灾人员、维修人员)之间的语音和数据信息交换提供可靠的通信手段,它为行车安全、提高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出现异常情况和有线通信出现故障时,能迅速提供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等指挥所需要的无线通信手段。

(5)视频监视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维护和保证运输安全的重要手段,它能够为临时控制中心、控制中心的调度员、各车站值班员、列车司机等提供有关列车运行、防灾救灾、乘客疏导及运营管理等方面的视觉信息。

(6)广播系统是控制中心调度人员和车站值班员向乘客通告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以及安全、向导等服务信息、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的通信设备。

多媒体选择题

多媒体选择题

多媒体高级理论题单选题:1.软件是一种(D)的产品。

(A)物质(B)消耗(C)有形(D)逻辑2.软件生命周期中所花费最多的阶段是(D)。

(A)详细设计(B)软件编码(C)软件测试(D)软件维护3.系统因错误而发生错误时,仍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完成预期的功能,则把该软件称为(A)。

(A)容错软件(B)系统软件(C)测试软件(D)工具软件4.(C)是软件生命周期中需求阶段的任务。

(A)确定软件开发方法(B)软件代码编写(C)软件系统功能的确定(D)软件开发工具选择5.瀑布模型是一种(B)模型。

(A)实验(B)线性顺序(C)非整体开发(D)演化6.在面向对象方法中,人们常用(A)描述类中对象的动态行为。

(A)状态图(B)流程图(C)数据字典(D)数据流图7.准确地解决“软件系统必须做什么”是(B)阶段的任务。

(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详细设计(D)编码8.软件从设计到完成可以用一种(C)模型来描述。

(A)面向对象(B)数据库(C)生命周期(D)可行性研究9.软件工程是一门(A)学科。

(A)工程性(B)理论性(C)原理性(D)心理性10.软件工程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开发技术和(D)。

(A)软件重用(B)软件移植(C)软件生产自动化(D)软件开发管理11.需求分析中,软件开发人员要从用户那里解决的最重要的问题是(A)。

(A)要让软件做什么(B)要给该软件提供哪些信息(C)要求软件工作效率怎样(D)要让该软件具有何种结构12.初步用户手册在(B)阶段编写。

(A)可行性研究(B)需求分析(C)软件概要设计(D)软件详细设计13.下列(A)不是软件开发方法。

(A)成本估算(B)面向对象(C)结构化(D)形式化14.完全不同于传统开发方法,尽可能按照人类认识世界的方法和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开发方法是(C)。

(A)模块化(B)面向数据流(C)面向对象(D)形式化15.在软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中,为了定量地评价软件质量,必须对(B)进行度量,以测定软件具有要求质量特性的程度(A)软件需求(B)软件质量特性(C)软件质量(D)软件特性16.软件需求是度量软件质量的基础,不符合需求的软件就不具备(B)。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多媒体通信

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多媒体通信

10.1.2 多媒体信息编码
编码 :将模拟信号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数字信号。 1.声音的编码
声音编码最常见的方法是波形编码。
优点 :1、实现简单 2、语音质量较好 3、适应性强
缺点:话音信号的压缩程度不是很高
波形压缩编码方法: 1、脉冲编码调制(PCM)2、增量调制编码(DM) 3、差值脉冲编码调制(DPCM)4、自适应差分脉冲编码调制(ADPCM) 5、子带编码(SBC)6、矢量量化编码(VQ)
1.音频数据的压缩标准
音频压缩技术指的是对原始数字音频数据运用适当的数字信号处 理技术,在不损失有用信息量,或所引入损失可忽略的条件下,降低 其数码率,也称为压缩编码。它必须具有相应的逆变换,称为解压缩 或解码。 标准:MPEG (Moving Pictures Experts Group )动态图象专家组
第十章 网络多媒体服务
•10.1 多媒体概述 •10.2 多媒体网络通信技术 •10.3 流媒体技术 •10.4 流媒体技术的应用 •10.5 流媒体的发布
10.1 多媒体概述
10.1.1 多媒体和多媒体通信
媒体: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
多媒体 :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和视觉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 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
2.RTCP协议(Real time 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实时传输控制协议)
目的:提供流式媒体数据的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服务 作用:为服务器提供信息,动态地改变传输速率,甚至改变有效载 荷类型,以达到传输效率的最佳化
3.RTSP协议(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实时流协议) 定义了媒体服务器和多个用户之间如何有效地通过IP网络传送流媒体数据。 控制流媒体数据在IP网络上的发送 提供用于音频和视频流的“VCR模式”远程控制功能 其本身并不传送连续媒体流 提供一种方法来选择传送通道 作用是“网络远程控制”

综合布线系统有那几个子系统,请简单描述各自的作用和位置

综合布线系统有那几个子系统,请简单描述各自的作用和位置

综合布线系统有那几个子系统,请简单描述各自的作用和位置综合布线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子系统:工作区子系统(Work Area System):工作区子系统包括信息插座、信息面板和连接线缆等,负责连接终端设备(如电脑、电话等)和配线系统。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Cabling System):水平子系统主要负责将馈线系统传输的信号分配到各个信息点,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

水平布线采用Cat6、Cat6a 等性能较低的电缆。

管理区子系统(Management System):管理区子系统主要负责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包括配线架(FD)、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干线子系统(Backbone System):干线子系统主要负责连接楼层配线架(FD)和设备间(如服务器、交换机等),以及楼层配线架之间的互连。

它通常采用高性能的电缆和光纤传输介质。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Room System):设备间子系统负责连接综合布线系统与其他设备(如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之间的连接。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Cabling System):建筑群子系统主要负责建筑物之间的通信连接,包括光纤分布系统、室外电缆等。

出入口子系统(Entrance Facility System):出入口子系统负责接入来自外部网络的信号,如光纤、DSL 等,并将其引入综合布线系统。

楼宇自动化子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楼宇自动化子系统利用综合布线系统传输传感器和控制器之间的信号,实现对建筑内环境的监控和控制。

无线接入子系统(Wireless Access System):无线接入子系统通过综合布线系统为建筑物内提供无线网络覆盖,实现移动设备的接入。

这些子系统相互协作,共同为实现建筑物内的信息传输、通信和控制提供支持。

综合布线系统是一种用于建筑物内部传输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信号的通信系统。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移动通信系统组成及功能一、引言移动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无线技术实现移动通信的网络系统。

它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

本文将详细介绍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二、移动通信系统组成1. 用户终端设备用户终端设备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移动终端和其他移动设备。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与移动通信网络进行通信。

2. 基站子系统基站子系统是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由基站控制器和多个基站组成。

基站控制器负责管理和控制基站的运行,基站则负责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3. 核心网核心网是移动通信系统的中央控制部分。

它包括移动交换中心、业务支持系统和传输网络等。

移动交换中心负责电话呼叫的交换和路由,业务支持系统提供各种增值业务服务,传输网络则提供通信信号的传输通道。

4. 移动通信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是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础设施。

它包括无线接入网络和有线传输网络。

无线接入网络提供与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连接,有线传输网络则负责将信号传输到核心网。

5. 运营商网络运营商网络是移动通信系统的运营商建设和运营的部分。

它包括运营商自己的设备和设施,用于连接用户终端设备和核心网。

三、移动通信系统功能1. 语音通信功能移动通信系统的最基本功能就是语音通信。

用户通过终端设备进行电话呼叫,经过基站和核心网的处理和转接,实现用户之间的语音通话。

2. 数据通信功能移动通信系统还具备数据通信的功能。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接入移动互联网,进行网页浏览、电子邮件发送、即时通信等数据通信活动。

3. 位置服务功能移动通信系统可以通过定位技术获取用户的位置信息,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

例如,导航、附近商家查询等服务都是基于位置服务实现的。

4. 短信和彩信功能移动通信系统支持短信和彩信的发送和接收。

用户可以通过终端设备发送短信和彩信,与其他用户进行文字和多媒体信息交流。

5. 增值业务功能移动通信系统还提供各种增值业务功能,例如移动支付、移动广告、定制铃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ference Room Meeting Face-to-Face Meeting Group CSCW Synchronous Telephone Desktop Teleconferening Tele-Mentoring Collaborative Software Development Collaborative Document Group Editing Schedule Manage Multiple Users (Group) Group Decision making
Time
Asynchronous
Electronic Mail Bulletin Board
Centralized
Distributed
Control
Single User
User Scale
Figure 11.1: Dimensions of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Time
组通信接口模型 包括用于在组通信支撑
模型内交换信息的两种协议,即用户表现协 议和组工作管理协议。用户表现协议执行行 客户机间的交互,例如发起会议、结束会议、 动态加入和离开会议以及发方言权控制等。 组工作管理协议说明客户和服务器之间的通 信。活动会议登录和会议信息检索等服务都 受这些协议的支持。
The GC interface model includes two kinds of protocols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within the GC support model: user presentation protocols and group 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User presentation protocols perform interactions among the clients, such as opening a conference, closing a conference, dynamic joining and leaving of a meeting and floor passing, Group work management protocols specify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clients and the servers. Services such as registration of active conferences and queries for further conference information are supported by these protocols.
Figure 11.2: Group communication support model.
组通信系统模型基于客户机-服务器 (client-server)模式,其中client提供组成员与 系统间进行交互的用户界面,server则向用 户提供组通信功能,每一服务器都有它的独 特的功能。 The GC system model is based on a client-server model. Clients provide user interfaces for smooth interaction between group members and the system. Servers supply functions for accomplishing the group communication work, and each server specializes in its own function.
Control
控制轴上分成集中式和分布式两种.在集中式 控制中有一个主席,由他来控制协同工作,而 在分布式控制中,每个组成员能控制协同工作 中属于自己的任务. Control during a collaboration can be centralized or distributed. Centralized control means that there is a chairman (e.g., main manager) who controls the collaborative work. Distributed control means that every group member has control over his\her own tasks in the collaborative work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protocols are in place to provide consistent collaboration.
Collaborative Dimensions
电子化的协同工作系统可根据时间、用户范围和 控制这三个参数进行分类[WSM+91]。这样协同 工作系统可以被划分一个三维空间(如图11.1所 示)。 Electronic collaboration can be categorized according to three main parameters: time, user scale and control [WSM+91]. Therefore, the collaboration space can be partitioned into a three-dimensional space (shown in figure 11.1).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 (Transport) Support
Group Communication Agent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Network
Group Rendezvous
Application Sharing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 (Transport) Support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时间轴上有两种模式。 即同步模式和异步模式。异步协同工作说 明处理活动在同时发生。 With respect to time ,there are two modes of cooperative work: asynchronous and synchronous. The synchronous cooperative work happens at the same time.
Group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组通(GC)是指CSCW环境下多个用户之间 的通信,协作可以是同步的,而其中控制可以 是集中式或分布式的。
Group communication (GC) involves the communication of multiple users in a synchronous or an asynchronous mode with centralized or distributed control .
Group Communication Agent Group Rendeion Agent Group Rendezvous Application Sharing
Application Sharing
Conferencing Communication (Transport) Support
User Scale 用户轴上的参数说明是否为单 用户协同工作,或者是两个用户 以上的组与另一组协同工作。 The user scale parameter specifies whether a single user collaborates with another user or a group of more than two users collaborate together.
多媒体应用的支持系统已从本地系统发 展到了分布式系统。例如公用信息查询台、 多媒体电子邮件、协同工作系统、分布式 虚拟现实等应用都需要高速网络、高传输 率和带有适当的传输协议的通信系统。 从通信角度看,我们将多媒体通信系 统(MCS)分成两大子系统:应用子系统和 传输子系统。
The consideration of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supports the view that local systems expand toward distributed solutions. Applications such as kiosks, multimedia mail, collaborative work systems, virtual reality applications and others require high-speed networks with a high transfer rate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with adaptive, lightweight transmission protocols on top of the networks. From the communication perspective, we divide the higher layers of the Multimedia Communication System(MCS) into two architectural subsystems: an application subsystem and a transport subsystem.
Application Subsystem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现在工作站和PC机都配有很强的音频和视频功能,若把 它们用高速网络联在一起,那么就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协 同计算环境,协同计算通常又称为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 作(CSCW)。 The current infrastructure of networked workstations and PCs,and the availability of audio and video at these end-points,makes it easier for people to cooperate and bridge space and time. In this way, network connectivity and end-point integration of multimedia provides users with a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environment. Collaborative computing is generally known as 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 (CSC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