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消费经济学(识记)
消费经济学(识记类)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消费者主要指的是个人和家庭。
P112.消费者行为的五个特征:P13-P16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大多数消费行为的基本准则。
所谓效用,既是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到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要受到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要瘦周围人的影响。
复杂性:消费者的行为是千差万别并不断变化的,这一特征是绝对的。
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P17 预算约束线斜率的确认,课本p19,练习册P104.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P235.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
它描绘出在不同价格下某个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消费量。
P256.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商品价格下降时,消费者会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
P267.收入效应:价格上升,预算约束线向左旋转,同时会缩小可选择商品组合的范围。
尽管消费者的收入没有改变,但用这些收入能够购买的东西减少了,即消费者收入的购买力下降了。
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价格上升的商品在人们所偏好的商品组合中占多大份额。
P268.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它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的百分比之比。
P299.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会引起另外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P2910.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
消费 经济学名词
消费经济学名词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终环节。
它是指利用社会产品来满足人们各种需要的过程。
消费又分为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前者指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的生产资料和劳动的使用和消耗。
后者是指人们把生产出来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用于满足个人生活需要的行为和过程,是“生产过程以外执行生活职能”。
它是恢复人们劳动力和劳动力再生产必不可少的条件。
消费经济学是研究消费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经济学分支学科。
消费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形成的。
随着买方市场的出现,消费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受到重视。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关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于正确引导居民消费、实现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同时,消费经济学的研究还可以为企业的市场营销和产品设计提供参考,帮助企业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
如果你对消费经济学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相关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以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消费经济的名词解释
消费经济的名词解释在当代社会中,消费经济成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
消费经济是指一种经济体系,其中个人和家庭的消费支出在整个经济中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消费经济的核心理念是消费者通过购买和使用商品和服务来满足自身需求和欲望,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发展。
消费经济的发展源于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它与城市化、工业化和科技创新息息相关。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经济的发展,消费成为了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消费经济的范围包括个人购买的商品和服务以及与之相关的产业链和商业活动。
消费经济的特点之一是多样性。
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各不相同,他们追求的产品和服务也千差万别。
从基本的食品、衣物和住房到奢侈品、旅游和娱乐活动,消费经济涵盖了各个方面。
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和不同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趋势。
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消费的决策过程。
消费者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人需求、价格、品牌形象、广告宣传、口碑推荐等等。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通常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且会在有限的预算内进行权衡和选择。
消费经济对于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消费支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时,就会刺激生产和服务业的需求,从而带动生产、销售和就业。
消费经济的发展也推动了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商业运作方式的变革。
然而,消费经济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过度消费和浪费导致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对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
另一方面,不合理的消费决策可能导致个人财务危机和社会不平等的加剧。
因此,发展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和提高消费者的理财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推动消费经济的健康发展,各方面都需要共同努力。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引导并规范市场的发展。
企业可以加强产品质量和服务的提升,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
消费者本身也需要加强消费理性,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并注重购买的产品的质量与性价比。
总结起来,消费经济是一个复杂而多样的经济现象,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
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经济学所考察得消费者,就是指能够做出独立得消费决策得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就是单个人,也可就是家庭,还可以就是一定得团体.2、所谓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得约束下选择最优得商品组合。
3、需求收入弹性就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得需求量对收入变化得反应程度。
4、替代商品:如果两种商品中得一种商品价格得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而一种商品得价格得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得减少,即两者就是相互替代得关系,我们就称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商品.5、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得一种商品价格得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得消费量得减少,即两者就是相互补充得关系。
6、需求得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得反应程度。
7、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得消费所得到得效用得增加。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得就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得增加,该商品得边际效用或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9、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得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得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得收益.10、关系集团,亦称参考团体或相关群体,它就是指一个人用以指导自己目前行为得那个具有某种价值观念与观察事物准则得团体。
11、目标储蓄就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得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宅得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得教育费用而进行得。
12、社会保障制度就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得损失与生活处境得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得一种制度。
13、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加以保证,由企业、个人(劳动者)、政府三方或其中得一方或两方出资形成基金,根据保险得原则,在被保人(劳动者)因疾病、年老、伤残等减少或中断收入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以分担其损失得一种保障制度。
14、资本市场,由期限在一年以上得各种融资活动组成得市场为中长期资金市场.15、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就是指支配与调节人们消费行为得思想、意识。
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一、什么是消费经济学?1.什么是经济学研究如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的学说2.消费经济学=微观消费问题+宏观消费问题微观消费问题:消费者如何进行商品的购买选择;消费者如何将自己的收入在消费和储蓄间进行分配;消费者的信贷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决策。
宏观消费问题:消费需求如何影响社会总需求和经济增长推荐课外读物:《Principles of Economics》[美] 曼昆/著梁小民/译北京大学出版社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第一节效用与无差异曲线一、效用(Utility)消费者从消费某种物品或劳务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如何衡量效用?经济学家们想出了一个比较简单的方法:最大支付意愿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25810边际效用25第五对烤翅25第四对烤翅23第三对烤翅18第二对烤翅10第一对烤翅总效用奥尔良烤翅的消费量无差异曲线的特点:1.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斜率即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负),表明为实现同样的满足程度,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必须减少另一种商品的消费。
2.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因为边际效用递减。
3.无差异曲线曲线的位置越高,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4.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效用水平不变,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第二节消费者的预算约束一、预算约束和预算约束线1.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商品组合。
2.预算约束线在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数量最大组合的线。
所以也叫消费可能性线。
第四节收入与消费的关系一、收入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上一节的消费者均衡分析假设收入不变。
现在考虑收入发生变化,两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消费者均衡如何变化。
所以收入变化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影响取决于该种商品的性质。
对于正常商品而言,更高的收入将导致更高的消费。
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简答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发上在主权国家之间的经济活动,包括主权国家相互之间的商品劳务与资本的流动以及货币的支付,除此之外国际经济学还研究各国在管制与调节商品劳务资本流动和货币支付所采用的政策以及由这些政策所带来的经济与社会的福利效应
2重商主义与贸易保护的内容:货币是财富的唯一表现形式,只有在对外贸易中保持出口大于进口才能使一国的货币量增加及财富增加;贵金属是保持国家强大军事力量的基础,国际贸易是一个“零和”博弈
16学习曲线:描述成本减少与某个行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之间关系的曲线
17完全竞争企业:定价由市场供求决定,只是价格的接受者
18不完全竞争企业:对自己的产品价格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19倾销的含义①(书上定义)指不完全竞争的企业以低于本国市场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②(WTO定义)出口商以低于国内正常价值(通常指国内销售的价格)的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商品的行为
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国际分工
3无差异曲线的特点①突向原点的曲线②在同一坐标轴上可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但水平不同③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所代表的效用越高
无差异曲线反映消费者的满意程度
4国际贸易的原因:价格差决定于成本差,成本差决定于要素的价格,要素的价格决定于要素的丰裕程度和要素投入量,要素的丰裕程度和要素投入量决定成本优势(比较优势)
11自愿的出口限制: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和压力之下自愿的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12歧视性的公共采购: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非关税壁垒措施
1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国有企业或公营企业获得特权直接经营对外贸易,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
消费经济学_123
消费直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满足人们日益增
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即消费需要。如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就必须研究人 们的消费需求,研究消费需求结构的变 化;研究消费水平变化及发展趋势;研 究市场的变化和消费心理、消费者行为 的变化;研究消费者权益的保护等。
消费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内 容
边际效用价值论
需求理论
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马歇尔---需求理论
欲望饱和理论(效用递减规律):一物对任
何人的全部效用随着他对此物所有量的增加 而增加,但不及所有量增加的那样快。 需求规律:在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既定的条 件下,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存在着的 反向的依存关系: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 少;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
们在消费中,消费了一些什么样的消费资料, 以及它们各自的数量。价值形式指以货币表 示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消费的各种不同类型 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具 体的表现为各项生活支出。
恩格尔系数
19世纪中叶德国统计学家恩斯特· 恩格尔提
出的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是国际上通用的衡量居民生活水 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随居民家庭收 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下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 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 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 减小,通常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 构改善。
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流动偏好(灵活偏好):指人们愿意以货币
形式保持某一部分财富,而不愿以股票、债 券等资本形式保持猜度的一种心理动机。
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分析
生产首先决定消费
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消费决策问题: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主要指个人和家庭习惯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第二章消费者消费决策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这种需求线向右上方倾斜的商品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两者相互替代关系;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的;需求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效用: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社会阶层: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对永久的同类人群。
文化,狭义讲,是指某个社会和国家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以特定的哲学、宗教和行为的方式为中心形成的综合体。
它包括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道德、态度、风俗、习惯、行为方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动机定义:人们之所以表示了某种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驱使他去这样做,这种内在驱动力就是动机。
需求指有货币支付能力的需要。
消费经济
高收入者消费饱和或缺少消费,与中低收入者有消费需求但无力消费并存的局面将继续存在。富有者有房有 车,家里装备一应俱全。而中低收入者进入万元级、10万元级消费还没实力,从而推动了信用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通过研究与消费有直接关系的人人经济活动,分析我国现阶段消费者行为的 最终实现,消费者权益者权益,消费者权益的内涵、制约因素以及维护等问题进行分析,既体现出经济理论的系 统性、科学性,又与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实践紧密结合,具有实证性和指导性。培养公共事业管理及政策经济分 析的专业人才。
现实意义
消费经济首先,消费经济是经济整体增长的最终动力。众所周知,投资、消费、外贸都是拉动增长的动力源, 俗称是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外贸已进入高成本时期,出口率已拉升至35%的上限,不断的外贸摩擦日益凸 显,且引发了人民币汇率不够稳定的国际压力,因此,扩展外贸出口的拉动作用已难有作为,拉动效应唯有依靠 扩大内需。从长久来看,投资如果得不到消费导向和支持,投资结构和投资规模就难以优化,经济效益就得不到 保障和提高,资源配置就谈不上有效率。从中长期来看,只有把投资建立在消费市场的有效需求之上,才能有效 拉动内需的扩大。消费的需求效应,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最终和最关键的动力源。中国的建设与发展的实践,也充 分证明,消费历来就是GDP增长的主导因素,(通常占60%左右,国外这一比率更高达70%以上),消费每增长1个百 分点,可以拉动GDP0.6%的增长点。
消费经济方面的概念解释
名词解释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2.微观消费:是指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3.效用: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4.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5.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人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6.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人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也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7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人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8正常商品:一般地,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量也会增加。
那种消费量随人们收人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商品。
9.弹性:在经济学中。
弹性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
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这个概念是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因此,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
10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在讨论需求收人弹性时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等都保持不变。
需求收人弹性就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爵分比之比。
即: 需求收入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 收入变化的百分比11.奢侈品: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那乏、表明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超过收人增加的百分比,因而该商品是侈品。
12恩格尔曲线:是表示消费者的收人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3预期收入:即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人水平的预期。
消费经济学名词解释
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2.围观消费是指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一级消费信贷等问题。
3.消费者行为特征:效用最大化原则;习惯性;不可逆性;示范性;复杂性4.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子啊自己有限收入的约定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5.需求的收入弹性只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6.需求曲线时便是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
它描绘出在不同价格下某个消费者对该种商品的消费量。
7.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得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8.效用就是指商品或劳务满足消费者欲望或需要的能力。
9.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
10.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效益。
11.社会阶层是指一个社会以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态度等方面的不同进行等级划分,所划分成的许多组相对永久的同类人群。
12.文化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创造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程度和质量的状态;狭义讲,是指某个社会和国家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以特定的哲学、宗教和行为的方式为中心形成的综合体。
13.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是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4.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5.遗产动机是指人们为了能给孩子留下一份遗产而进行储蓄。
16.谨慎动机: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未料到的对资金的需要,如在看病和意外事故上的花费,人们也要进行适当的储蓄。
17.目标储存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
18.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收到的损伤或生活环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的一种制度。
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消费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以后,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才逐步成熟,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随着消费在社后经济运行中所处地位的不断地提高,消费经济学研究的问题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西方经济学按照考察对象和分析立足点的不同,可以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整个国民经济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中各个总量及其变化;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作为考察对象,研究单个企业、单个行业、单个市场或单个消费者的经济活动。
消费经济学对消费问题的研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逐步分化为两个方向。
其一,是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实用分析的方法,通过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的产品销售服务。
其二,是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
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的方法,非常注重数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宏观消费的研究,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决策,从而缓和经济波动。
这样,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大部分,即宏观消费问题和微观消费问题。
一、宏观消费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入买方市场,需求成为制约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因此,人们开始意识到消费在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性消费也就成为了宏观经济分析中的一个重要变量。
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消费需求是社会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总需求的变化。
除了消费需求外,总需求还受到投资需求的影响。
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并不独立影响总需求,两者会相互影响,使得任何一方的变化都会引起总需求较大的变动。
研究消费需求与总需求的关系,目的是从总量把握消费需求,以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决定着国民经济能否均衡发展,无论是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还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都能证明市场的自发调节不能够保证总需求与总供给之间的平衡。
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一、名词解释(10选6 共30分)1、消费需要:是指消费者通过物品和劳务使自身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得到满足的需要。
2、消费水平:是指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下,居民消费需求的满足程度,它关系着每位消费者实际生活水平的状况,因而是消费经济研究的基本问题。
3、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包括物质资料和劳务)之间的比例关系。
4、绿色消费:是指保护生态环境兼顾个人健康,在消费过程中尽量减少资源浪费和防止环境污染的一种消费方式,它反映人与自然、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家庭生命周期:是根据家庭主人的婚姻状况、家庭成员的年龄、家庭规模等因素所构成的家庭发展阶段。
6、社会性消费心理:是指由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因素决定的,以某种生理因素为条件、在社会状态下的心理反映。
7、消费者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满足消费需要的行动,消费者行为进行的过程,也是消费心理和消费需要不断满足的过程。
8、消费流行:消费流行一词由英文fashion翻译而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上迅速传播或风行一时的事物,也称为时兴、时尚、时髦等。
9、消费信贷:主要是指消费者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用于购买住房、汽车等耐用消费品或教育、医疗、旅游等消费性支出的一种消费形式。
10、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生活消费活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
二、问答题(9选5 共50分)1、研究消费经济学有什么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研究消费经济学是正确处理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实现生产与消费的有机结合的内在需要;(2)研究消费经济学是拉动国民经济整体增长的需要;(3)研究消费经济学是塑造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为搞好市场研究,改进经营决策和管理提供方向、内容和依据的需要;(4)研究消费经济学是开拓消费领域,优化消费结构的需要。
2、影响消费需要的社会经济因素有哪些?(1)经济因素①消费者货币收入的数量和构成,消费者货币收入数量与消费需要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消费经济方面的概念解释
名词解释1.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以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2.微观消费:是指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3.效用:所谓效用,即商品和劳务的有用性,或消费者通过商品和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满足。
4.习惯性: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5.不可逆性: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人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影响。
6.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人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也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7预算约束:是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人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8正常商品:一般地,当收入增加时,消费者对商品的消费量也会增加。
那种消费量随人们收人增加而增加的商品,我们称之为正常商品。
9.弹性:在经济学中。
弹性用来表明两个经济变量变化的关系。
当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必然引,起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变化。
弹性表示作为因变量的经济变量的相对变化对作为自变量的经济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或灵敏程度。
弹性这个概念是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因此,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
10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经济学在讨论需求收人弹性时排除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商品本身的价格、相关商品的价格以及消费者的偏好等都保持不变。
需求收人弹性就等于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爵分比之比。
即:需求收入弹性 = 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收入变化的百分比11.奢侈品:对于正常商品而言,如果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那乏、表明需求量增加的百分比超过收人增加的百分比,因而该商品是侈品。
12恩格尔曲线:是表示消费者的收人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
‘13预期收入:即消费者对自己未来收人水平的预期。
消费经济学
消费经济学1.消费经济学是以消费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经济学;2.微观经济学的考察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3.单个消费者或者家庭如何分配他们收入被称为消费决策问题;4.宏观消费问题的研究基础是微观消费问题;5.研究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宏观经济问题;6.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是威廉配第;7.魁奈是法国古典经济学中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8.西斯蒙第是法国小资产阶级的代表;9.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危机产生的缘故是消费不足;10.19世纪中期以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是庸俗经济学;11.马歇尔的消费学说是需求理论;12.资本主义历史上连续时刻最长波及面最广阻碍最深的一次经济危机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13.凯恩斯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有效需要理论;14.最早建立消费函数理论的是凯恩斯;15.大多数消费者行为的差不多准那么是效用最大化原那么;16.我们通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是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17.消费行为的绝对特点是复杂性;18.宏观经济学是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19.从宏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可分为:社会消费活动、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总消费支出的增减;20.从微观角度研究的消费问题要紧包括:消费者动机、消费行为和消费者心理;21.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22.微观消费问题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消费者的储蓄决策、消费者的投资决策、消费信贷等;23.宏观消费与微观消费的关系;答:第一,微观问题是宏观消费问题的基础。
其次,宏观消费问题是微观消费问题的目的;24.威廉配弟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分析,主张克制不必要的消费,以保证积存和财宝的增值;25.古典经济学派要紧代表人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继承了配弟的思想,亚当斯密指出人们有两种欲望,一是现在享乐的欲望,二是改良自身的状况;26.作为贵族僧侣阶级代表的马尔萨斯,试图论证社会消费的不断增长是促进社会财宝增长的源泉;27.消费者: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差不多经济单位;28.消费者行为包含的层次有:①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②消费者的资源再分配选择③消费者的资源消费--购买选择;29.消费者行为的特点:①效用最大化原那么、②适应性、③不可逆性、④示范性、⑤复杂性;30.不可逆性: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阻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的阻碍;31.示范性: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适应的阻碍,还受周围人的阻碍;第二章消费者的消费决策1.消费者行为的差不多准那么是追求效用最大化;2.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包括:最大化目标、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3.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4.收入是阻碍消费者消费决策的最全然因素;5.正常商品:消费量随着人们收入增加而增加的商品称为正常商品;6.弹性那个概念就相对变化而言的,它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计量单位无关;7.需求收入弹性: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映程度;8.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与收入变化的百分比之比,收入弹性的符号能够用来区分商品是正常依旧低档商品;9.关于正常商品而言,假设需求弹性大于1那么是奢侈品,小于1那么是生活必需品;10.恩格尔曲线;它是消费者的收入和某一商品均衡购买量之间的关系曲线;11.预期收入能调剂消费者在现期消费与以后消费之间的选择;12.替代效应:指商品价格上升后,消费者改用其他商品来满足其需求,而当价格下降时,用该商品来替代别的商品来满足需求;13.正常商品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的作用方向是相同的,它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14.关于低档商品而言,替代效应的作用大于收入效应,因而大多数低档商品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15.吉芬商品:某种商品,当其价格上升或下降时,市场需求量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经济学所考察的消费者,是指能够做出独立的消费决策的基本经济单位。
它可以是单个人,也可是家庭,还可以是一定的团体。
2、所谓预算约束,指消费者只能在自己有限收入的约束下选择最优的商品组合。
3、需求收入弹性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商品的需求量对收入变化的反应程度。
4、替代商品:如果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一种商品的价格的下降会导致另一种商品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替代的关系,我们就称这两种商品为替代商品。
5、互补品,指两种商品中的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的减少,即两者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6、需求的价格弹性指某一商品需求量对它本身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7、边际效用指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效用的增加。
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指的是,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某一商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该商品的边际效用或效用增量趋于递减。
9、消费者剩余指消费者愿意支付的货币量与其实际支付的货币量之差,即消费者通过消费在心理上所获得的收益。
10、关系集团,亦称参考团体或相关群体,它是指一个人用以指导自己目前行为的那个具有某种价值观念和观察事物准则的团体。
11、目标储蓄是指人们为了一些特定的目标,诸如支付购买住宅的现金、或为了支付孩子的教育费用而进行的。
12、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在公民患病、年老、遇到意外事故等情况下,对公民受到的损失和生活处境的困难给予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条件的一种制度。
13、社会保险,由国家立法加以保证,由企业、个人(劳动者)、政府三方或其中的一方或两方出资形成基金,根据保险的原则,在被保人(劳动者)因疾病、年老、伤残等减少或中断收入时,对其进行经济补偿,以分担其损失的一种保障制度。
14、资本市场,由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中长期资金市场。
15、消费观念亦称“消费意识”,是指支配和调节人们消费行为的思想、意识。
它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道德、宗教及自然等因素。
16、基金,又称投资基金。
是指专门的投资机构通过对发行受益凭证或入股凭证,将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交由各种专家进行经营和管理。
17、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当前所持有的一定量货币比未来获得的等量货币具有更高的价值。
18、系统风险,又称为不可分散风险,指某一投资领域内所有投资者都将共同面临的风险,是无法避免或分散的风险。
19、非系统风险,又称为特定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指由影响某一投资对象收益的某些独特事件的发生而引起的风险。
20、劳动的供给弹性的定义为,某一消费者的劳动供给量对工资变化的反应程度。
它等于劳动供给量的变化的百分比与工资变化的百分经之比。
21、消费信贷是个人金融业务的一种形式。
是指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以刺激消费,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目的,用居民未来收入做担保,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以特定消费目的的为对象的贷款。
22、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社会对个人信用关系的发生发展、个人信用历史记录的建立以及个人信用的调查、分析与评估所做的一系列制度性安排。
23、持久收入基本含义是:消费者的持久消费与持久收入是固定比例关系。
24、同步型消费,即指消费水平、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25、早熟型消费,也称消费早熟或消费超前,是由罗斯托最早提出来的。
一般认为,消费的增长速度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超过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即出现消费早熟。
26、滞后型消费是指消费水平的提高长期落后于生产发展。
具体表现为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速度明显低于国民收入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
27、消费政策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有关消费发展的各种方针、制度及相关措施的总和,是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28、消费结构是指人们在生活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各种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
29、消费支出结构是指消费者通过货币支出反映的消费结构。
30、食品支出比重随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下降,这个规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
31、消费方式是指消费需求的满足方式,或消费主体与消费客体的结合方式。
32、个人消费,是指在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
公共消费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的消费活动。
33、消费服务社会化,是指个人消费领域的服务不是由消费者个人提供,而是由社会来提供;消费者不是直接通过自己的劳动付出来获得服务,而是通过付费的方式从市场上购买服务。
34、消费者权益,是指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或劳务)的一系列生活消费活动过程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和应该得到的利益。
35、消费者主权,是指在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关系中,消费者是起支配作用的一方,生产者应当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和偏好来安排生产。
36、消费者的自我保护,一方面体现在消费者个体通过加强权益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增加消费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二、填空1、合理的消费结构是指符合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经济发展阶段特点和资源状况的消费结构。
2、微观消费问题是从微观消费主体的角度来分析消费问题的,它包括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储蓄决策、投资决策以及消费信贷等问题。
3、在凯恩斯经济学说中,有效需求理论是其整个理论的基础。
4、凯恩斯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足。
5、效用最大化原则是建立在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基础上的。
6、消费者的行为方式不仅受自身的收入水平、消费习惯的影响,还受周围人的影响,这就是消费者行为的示范性。
7、当把消费者看成为追求最大满足的理性人时,分析消费者的消费决策就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消费者面临的限制性条件,二是最大化目标。
8、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几何图形。
9、需求交叉弹性指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和偏好都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10、根据团体和个人的关系,关系集团可以划分三种类型:成员资格型、接触型和吸引力型。
11、心理学认为,人们之所以表现了某种行为,是由于内心有一种驱动力,驱使他去这样做,这种内在驱动力就是动机。
12、动机的产生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外界刺激,二是内在需要。
13、理智动机是消费者经过对自身需要、商品效用和价格等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以后产生的动机。
14、收入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5、替代效应是指当一种价格变动使用使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移动到新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16、资本市场是相对于货币市场而言的。
一般来说,由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各种融资活动组成的市场为短期资金市场,亦称货币市场。
17、所谓名义利率是指包括对通货膨胀风险补偿的利率。
18、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
19、投资可以分为金融投资、实物投资和教育投资三大类。
20、在进行金融投资时,消费让渡的是货币资金的使用权。
21、概括地讲,依投资基金的法律地位来分,可分为契约型和公司型两大类。
依据基金可否赎回来分,可分为开放型和封闭型两大类。
22、第二年的终值的计算方法:FV=PV*(1+i)n(n是上标)23、完全流动的资产即在变现时没有销售费用或发现“合适”的购买者所需要的时间很短,基本上是即时完成的。
24、最终劳动供给的增加还是减少,这取决于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孰大孰小。
25、国民生产总值的大小不仅取决于劳动的数量,即劳动供给时间的长短,还取决于劳动的质量,即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26、经济学家认为人力资本是教育投资的结果。
27、国民收入的增加量与投资最初的增加量之比,被称为投资乘数。
28、消费率是指最终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这对经济增长有显著影响。
29、经济增长阶段理论中最关键的阶段是起飞阶段。
30、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影响利率的通常做法是“公开市场业务”。
31、通货膨胀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普遍上涨,通常可以用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消费品价格指数(CPI)、市场零售物价指数(RPI)等来表示。
32、产业政策是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国民经济目标而干预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和产业组织的成长政策,它具体分为产业结构政策和产业组织政策。
33、消费服务社会化的实质是消费过程中服务的商品化,或说是家务劳动的商品化。
34、消费者运动,是消费者自发兴起的社会范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运动。
三、单选1、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消费者行为,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消费者动机、消费心理、消费行为模式的研究,为厂商产品销售服务。
2、从宏观的角度考察社会的消费活动、总消费支出的增减、社会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及其变化趋势等,采用总量分析的实证方法,非常注重数量分析,目的是通过对宏观消费的研究,为政府制订宏观经济政策,从而缓和经济波动。
3、消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在部分,即宏观消费问题和微观消费问题。
4、宏观消费问题具体可以分为消费需求与总需求、消费结构与经济结构,消费与经济增长等问题。
5、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威廉﹒配第是最早对消费问题进行理论分析的经济学家。
6、19世纪中期以后经济学家对消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影响较大的有庞巴维克的“边际效用价值论”、马歇尔的:“需求理论”及凡勃仑的“社会阶层消费学说”。
7、20世纪30年代初,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波及面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一次经济大危机。
8、凯恩斯首先建立了消费函数理论,对消费函数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9、消费者也就主要指的是个人和家庭。
10、消费者的资源初次分配选择指的是消费者将其个人可支配收入在消费与储蓄之间进行的分配。
11、消费者资源再分配则是指消费者将其可用于消费的收入在各大类消费项目——食物、衣着、用品、住房、交通、劳务、文化等之间的分配。
12、消费者行为定义为:消费者行为是站在购买者和消费者立场上进行的活动和行为。
13、习惯性,即指消费者的行为方式要受过去习惯的影响。
14、不可逆性,即指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要受自己目前收入水平的影响,而且也受自己过去的收入水平的影响。
15、消费者一旦形成某种消费水平,这种消费水平的保持会对他目前的消费行为产生影响,即使他的收入水平有所降低,他也仍试图保持原有的消费水平,这就是属于消费者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
16、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17、消费支出的不可逆性反映了消费支出的变化落后于收水平变化的情况,这在西方被称为消费的“掣轮作用”。
18、我们已明白追求效用最大化是消费者行为的基本准则。
19、只有预算约束线EF上的点才是消费者会在收入的约束下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20、当商品X的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会围绕E点向左转动。
21、当商品X的价格下降时预算约束线会围绕E点向右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