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1. 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小学生明确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教育他们明辨
是非、善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2. 激发兴趣爱好:让小学生培养感兴趣的事物,学会辨别和选择对自己有益的活动,帮助他们摆脱不良行为和品德的诱惑。
3.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儿童道德品质形成的最初培养场所。
家长要树立良
好的榜样,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4. 提供积极的社交经验: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社交关系,与友善向上的伙伴
一起玩耍、学习,从而影响他们形成良好的品德。
5. 制定明确的规则和奖惩措施:为小学生制定明确的行为规范和奖惩机制,让他们
明确正确的行为准则和不当行为的后果。
6. 加强师生沟通和教育:老师要与小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
生活,及时发现和纠正不良品德,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
7. 运用专业心理辅导:对于一些特殊的不良品德问题,如攻击性行为、孤僻、自卑等,可以请专业心理辅导师进行个别辅导和心理疏导。
8. 组织品德教育活动:组织一些有针对性的品德教育活动,如心理健康教育、道德
讲堂、励志故事分享等,增强小学生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
9. 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长和学校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相互交
流信息,共同制定解决方案,形成矫正不良品德的合力。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学校、社区等各方面共同参与,
通过上述策略的有机结合,促使小学生形成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
长奠定基础。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有效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道德、规则和责任,并形成积极的品德观念。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1. 建立良好的关系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好关系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基础。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互信、尊重和支持的关系。
在进行矫正工作时,教师应该考虑学生的感受,理解学生的需求,并与学生共同制定矫正计划。
2. 建立适当的纪律在学校中,纪律是必不可少的。
教师应该确保学生遵守校规和课堂纪律,并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惩罚。
同时,教师应该教导学生纪律的重要性,使学生认识到纪律是为了维护课堂秩序和学校安全。
3. 制定明确的矫正计划矫正学生不良品德需要制定明确的矫正计划。
计划应该针对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行动方案。
在制定计划时,教师应该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充分的沟通,以便制定最有效的计划。
4. 实施积极的鼓励机制积极的鼓励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品德的重视。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感到自己被认可和肯定。
同时,教师还应该建立奖励机制,让学生有所期待,并有动力改变自己的不良品德。
5.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关键之一。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同时,教师还应该教导学生如何承担责任,并给予他们机会展示自己的责任感。
6. 思考问题的根源在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时,教师应该思考问题的根源。
问题的根源可能是学生的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心理障碍等方面。
在制定矫正计划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背景,以便制定更有效的计划。
7. 提供个性化的辅导个性化的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改变自己的不良品德。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通过针对性的辅导,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克服自己的不良品德。
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需要教师具备耐心、关爱和专业的态度。
论如何转化有道德劣迹的学生
论如何转化有道德劣迹的学生如何转化有道德劣迹的学生不仅直接关系到这部分学生的前途,关系到全体学生品德和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教育对策,想方设法地挽救他们。
实践证明,经过教育,他们完全可以改正错误,转变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标签:道德劣迹;转化;教育对策1 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基础黄某,小学时候就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
经常惹是生非,与社会上不良少年经常接触,各方面表现比较差。
对老师的批评教育不接受,甚至顶撞辱骂老师。
学校曾经给他“严重警告”、“记过”处分等。
他非但不思悔改,反而经常不到校上课,在社会上游荡。
由于他受惯了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和冷眼,来到我班后,对新班的老师和同学存有戒心,怀有敌意,常常采取躲避或粗暴无理的态度。
不少老师曾告诫我:此乃顽固分子,改造他可不是容易的事,只要不影响上课,随他去吧;影响其他学生上课,就轰回家。
面对这个十几岁的孩子是挽救还是放弃?我愿意我曾经教育过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记得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黄某同学的不良品德是成长中受到各方面毒害而慢慢形成的,只要满腔热情地关怀他挽救他,方法得当,纠正他的不良品德是完全可能的。
于是,我从建立情感入手。
开学初,他便三天两头逃课,偶尔照个面,然后就溜。
一次课间,我注意到他一改平时的张狂,脸色发青,躲在角落,一看,原来他发高烧,吐了许多秽物,由于平时欺负同学,同学们都躲他远远的,见此情景,我扶着他找了好久才找到一家诊所,打完针,买好药,我送他回家。
看到我满头大汗,他妈妈感动地说:“你上了这么多年学,还没有一个老师这么关心你,你若再不好好学习,再惹是生非,你可真对不起老师的一片心呀!”我发现他的头低了下来。
在平时,我注意培养他的耐性和自制力。
对他所犯的错误进行冷处理,尊重他的人格,尽量防止问题激化。
他感到老师是真心爱他,帮助他,逐渐地能和多数同学相处了,打架,惹是生非的事慢慢减少了。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学生的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他们的成长和未来发展。
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的如果其品德不良,就会对社会、家庭、以及自身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采取有效的策略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学生品德教育中注重一以贯之的教育。
此项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教育的主线,每位老师都应该将品德教育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中。
要以人格塑造为首要任务,引导学生自觉做到诚实守信、友爱互助、遵纪守法、乐于助人,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应该建立起完善的品德教育评价体系,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品德,什么是不好的品德,对于好的品德应予以肯定,而对于不好的品德应予以批评和纠正。
只有通过一种一以贯之的教育,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进行差异化的品德教育。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性格和兴趣爱好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品德教育时应该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在品德教育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注重启发性教育,激发学生自觉提高品德素质的自觉性,要尊重学生自主发展的权利,鼓励学生做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不断提高其道德水平。
要加强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品德教育。
学生的品德教育不仅仅只有在校内进行,还应该延伸到社会、家庭乃至虚拟空间。
教育工作者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正面的品德教育,还应该排斥一切不良思想和不良行为对学生的侵蚀。
学校还应该积极与家庭和社会配合,形成合力,让学生全方位的受到品德教育。
在具体实施品德教育策略时,要针对学生不同的品德问题,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和策略。
要重视言传身教。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身体力行,以身作则。
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做到心灵契合,让学生喜欢上品德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在家庭层面,家长也要做到言传身教,父母要以身作则,对孩子进行良好的言传身教,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
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品行不良学生的转化研究是一个重要的教育领域,它关注的是如何帮助那些在行为上表现出问题的学生改善他们的行为模式,促进他们的积极转变。
以下是品行不良学生转化研究的一些关键点。
成因分析1.家庭因素:家庭环境、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成员的行为模式等对学生的品行有直接影响。
2.学校环境:同伴群体的影响、教师的期望、学校文化和纪律管理等都会影响学生的行为。
3.个人因素:学生的个性、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应对策略等也会影响其行为表现。
4.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媒体影响、社区环境等社会文化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品行产生影响。
转化策略1.认知行为疗法: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教授他们更积极的应对策略。
2.正面强化:通过奖励积极行为来增强学生的良好行为,而不是仅仅惩罚不良行为。
3.社会技能训练:教授学生社交技巧,如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解决冲突等。
4.情绪管理:提供情绪管理训练,帮助学生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如何适当地应对情绪。
5.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与家长合作,确保家庭环境支持学生的积极变化,同时学校提供一致的教育和纪律支持。
6.个性化教育计划:为每个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考虑到他们的特定需求和挑战。
7.同伴支持:利用同伴群体的影响力,通过同伴辅导、小组讨论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积极影响。
研究方法1.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别学生的经历,了解他们行为转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2.问卷调查:收集大量数据,了解品行不良学生的普遍特征和转化过程中可能的关键因素。
3.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测试特定的干预策略对行为转化的效果。
4.纵向研究:追踪学生的长期发展,了解品行不良行为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挑战与展望1.持久性:不良行为的转化需要时间和持续的努力,研究需要关注长期效果。
2.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研究需要考虑个体差异,提供定制化的干预措施。
3.多学科合作:品行不良的转化是一个多学科领域,需要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专家共同合作。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小学阶段是孩子性格和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但由于各种原因,有些小学生可能会显示出不良品德。
为了纠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策略:1.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培养孩子品德的基础。
父母应该成为良好品德的榜样,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
通过鼓励和赞扬,以及与孩子进行适当的沟通,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品德观。
2. 增加正面激励:小学生常常被过分强调错误和惩罚,而忽略了他们的正确行为。
为了纠正不良品德,教师和家长应该更多地使用正面激励,即赞扬和奖励他们正确的行为。
这样可以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积极的品德。
3. 建立明确的规则和责任:小学生需要清楚明确的规则和责任,以便知道什么是被期望的表现和不良行为。
教师和家长应该将规则和责任以简单而明确的方式传达给小学生,并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这些规则。
在违反规则时,应该有相应的纪律措施。
4. 提供角色扮演和情境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练习,小学生可以模拟真实生活的情况,并学习怎样应对和解决问题。
教师和家长可以设立一些情境,并引导小学生发挥应对不良品德的正确行为。
5. 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同理心是培养良好品德的重要素质,它可以让小学生理解和关心他人的感受。
教师和家长可以通过鼓励小学生参与公益活动、与他人分享和合作等方式,帮助他们培养同理心和合作精神。
6. 引导小学生正确处理情绪:有些不良品德可能是由于小学生无法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而导致的。
教师和家长应该教导小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并引导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提供适当的情绪管理技巧,帮助他们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
7. 建立良好的班级文化和校园文化:班级和校园文化对塑造小学生的品德有很大影响力。
教师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多样的活动、倡导正面的行为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互帮互助的班级和校园文化,激励小学生培养良好的品德。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需要家长、教师和学校的共同努力。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不良品德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如何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教育工作者及家长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加强德育教育、建立良好的规则制度、引导自主学习和开展心理辅导等几个方面,提出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加强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
一个好的德育课程应该注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正义、善良、忠诚、公正,同时也要教育学生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如何表现自己的良好品德。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应加大德育投入,为学生提供更广泛、更深入、更全面的德育教育,使学生深刻认识到良好品德对人生的重要性和影响,自觉抵制不良品德的诱惑,愿意积极培养自己的良好品德,以自我成长为生命根本目标。
建立良好的规则制度。
规则制度是管理学生行为的有效手段,能够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和约束。
学校应制定合理的规则制度,让学生能够清楚知道规则的准则、执行标准以及后果。
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行为,从而提高他们的自制力。
同时,学校也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依照规则进行惩戒,让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并受到相应的惩罚,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加强自我约束,逐步形成自己的正确思想。
引导自主学习。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也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一个重要途径。
学校应该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目标,并指导他们制定可行的计划,让学生能够自主地处理各种问题。
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都不同,所以学校也应该提供不同种类的学习资源,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更多的、更合适的学习资源。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总结,使他们意识到学好知识、修好德行需要努力,形成一个健康的自我学习方式,提高自我造诣和自主学习能力。
开展心理辅导。
开展心理辅导也是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手段。
学校应该设立专业心理辅导专家团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面对学生不同的情感问题时,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帮助其消除负面情绪,克服压力。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是学校和家长共同的责任,需要采取有效的策略。
以下是一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
1. 建立明确的规范和行为准则:制定明确的校规和班规,让学生明确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家长也可以制定家庭规矩,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和错的。
2. 以身作则:教师和家长应该做好榜样,自己要遵守规章制度,具备良好的品德和行为。
孩子们会模仿自己身边的人,所以家长和教师的言行举止尤为重要。
3. 关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背景和特点,要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采取恰当的策略。
不同的孩子可能需要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支持,不要对所有学生采取同一套方法。
4. 奖惩并重: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奖励和肯定,可以是口头表扬、奖品或其他形式的鼓励。
对于不良品德的行为,也要及时给予相应的惩罚,以警醒学生。
5. 培养责任感和原则:教育孩子应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原则,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影响。
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让他们理解并承担自己的责任。
6. 关注心理健康:不良品德的背后可能有心理问题,比如自卑、自尊心受伤等。
给予学生足够的关心和支持,帮助他们处理情绪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7. 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态度。
通过课堂教育和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认识并修正不良品德。
8. 合理安排活动和任务:让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群体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他们的集体观念和责任心。
适当分配一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有成就感和责任感。
9. 家校合作:教师和家长应该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不良品德问题。
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与教师合作,共同帮助学生矫正不良品德。
10. 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对于表现不好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和困难,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可以采取个别指导、心理辅导或其他形式提供额外的关注和帮助。
要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需要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采取多种有效的策略。
浅谈劣迹青少年的转化策略
其次,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培训机会。
劣迹青少年通常在学校方面有较低的表现,在学业上可能经常落后,或者缺乏学习的兴趣。
因此,我们需要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培训机会来满足他们的需求。
这可以包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额外的辅导以及专门的职业培训课程。
通过提供感兴趣和实用的教育内容,可以激发他们的动力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第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劣迹青少年常常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他人产生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来引导他们。
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活动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同时,让他们了解和感受到正面的榜样,通过讲述成功的案例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最后,注重情感的关怀和辅导。
劣迹青少年往往在情感上遭受到一些创伤,他们可能缺乏父母的关爱和理解。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情感的关怀和辅导来帮助他们。
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心理疏导以及心理矫正等活动,帮助他们释放负面情绪和压力,重新建立自信心和积极的心态。
同时,加强与他们的沟通,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理解,从而建立起良好的师生或者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
总之,劣迹青少年的转化策略需要综合考虑他们的家庭环境、教育需求、价值观和情感的关怀等方面。
通过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提供适当的教育与培训机会、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以及注重情感的关怀和辅导等途径,可以为劣迹青少年提供转化的机会,帮助他们重塑自我,重新融入社会。
这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为劣迹青少年创造一个适应、关爱和发展的环境。
谈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
谈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是职业高中教育教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它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等特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搞好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化工作,必须把握好三个阶段——醒悟、转变,自新。
通过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培养,使学生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品德。
一、醒悟阶段:对某种道德价值观念产生的轻微接受的态度。
在社会事件中,某些结果有时会使品德不良的学生认识到自己的某些行为是违背社会道德规范的。
学生一旦有了这样的认识,他就处于醒悟阶段了。
要使学生醒悟,教师可以从两方面入手:1.尊重、信任学生,消除疑惧。
品德不良的学生也渴望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承认。
但在教育教学中我发现,这些学生得到的往往是父母的失望、教师的谴责、同伴的嘲笑,因此,他们就形成了一种做什么事都可能受到谴责的态度定势。
所以,只要教师尊重、信任他们,并适时地给予表扬,是可以消除他们的疑惧,为下一步的品德教育提供基础的。
如:2002幼师班有一名学生,经常与别人打架,有一天,我找她谈心,她的第一句话就说:“老师,你想批就批吧,反正我也习惯了。
”我一听就笑了,说:“我为什么要批评你呢?”她说:“我知道,不就是因为我跟同学打架,你才找我嘛!”我说:“你错了,我今天找你来,不是批评,而是表扬。
这个星期五,我们班有个同学在回家路上碰到几个小混混,是你挺身而出,把那几个小混混赶走的吧?我觉得你非常勇敢,打算为你申请个见义勇为奖,征求一下你的意见。
你觉得怎么样?”她一听就愣了,说:“老师,我跟别人打架,你不批评,还要进行表扬,你不是在蒙我吧?”我笑了:“为了帮助别人,必要的时候,不得已而为之,可以原谅!来,老师看看有没有受伤。
不过,下次碰到这种情况,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伤到自己,最好求助警察及大人。
”这件事使学生受到了鼓舞,我也赢得了学生的信任。
以后,我又多次与她聊天、谈心,慢慢地使她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最终改正了不良的道德行为。
2.适时引导,引发其他需要。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经常发现学生存在不良品德的情况。
这些不良品德可能包括不诚实、不守规矩、不尊重他人、懒惰等。
这些不良品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和交往,也会影响学校的整体形象。
所以,我们需要采取一些策略来矫正学生不良品德。
1.正面引导。
在引导学生改正他们的不良品德时,我们应该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
我们可以先提醒学生对某个问题做出的错误行为,然后告诉他们应该如何行为正确的方式。
例如,当学生向其他人撒谎时,我们可以告诉他们诚实和守信的重要性,并且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帮助学生诚实。
2.激发内在动机。
我们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
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思考自己的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例如,当学生不守规矩时,我们可以让他们想象不守规矩可能会造成的后果,如违反规定可能导致被惩罚,从而激发他们自觉守规矩的意愿。
3.设置目标和奖励。
我们可以与学生合作制定目标,然后为达成这些目标设立奖励。
这可以激励学生行为正确的方式。
例如,我们可以与学生合作设定每周检查的行为目标,如按时完成所有作业、诚实守信等。
当学生实现这些目标时,我们可以为他们发放证书、奖章或者其他小礼物,以此激励学生积极改善不良品德。
4.强化行为。
当学生表现出正确的行为时,我们可以采取强化行为的方式帮助学生继续保持这样的行为。
例如,当学生遵守规定、交友得体等行为时,我们可以给予正面评价和鼓励;反之,当学生不良品德行为时,我们可以采取批评或者惩罚来使他们明确了解不良品德行为不被接受。
总之,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有很多,我们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耐心和关注、倾听学生的想法和情感需求,并与他们合作解决问题,这样会让整个过程更有意义且有效。
汀泗中学品行有缺点学生转化办法
汀泗中学品行有缺点学生转化办法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帮教是德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
一旦做不好,很可能会造成学生流失或者辍学,为做好此项工作,我校特制定具体帮教措施如下:一、建立健全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帮教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社会各界力量,使品行有缺陷的学生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帮扶和转化。
1、成立品行缺陷帮教领导小组:组长:余育咸副组长:李敬峰陈富祥成员:全体教师2、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帮教制度:(1)、实行德育导向激励政策,调动品行有缺陷的学生的积极因素,善于发现品行有缺陷的学生的闪光点,大力表扬品行有缺陷的学生的优点。
(2)、设立帮教联系制度,分别由少大队、班主任负责帮教工作,做好跟踪调查及教育。
(3)、班主任要跟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建立帮教对子,定期与帮教对子谈心,对其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及时家长沟通,并作好记录。
(4)、不定期召开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家长座谈会,交流帮教经验,及时沟通学校与家庭对该生的帮教收获。
(5)、对于帮教生,一个月没发现违纪现象,实行一个月表扬奖励。
一个学期内转化较突出的品行有缺陷的学生,获与“优秀学生”同等的奖励。
二、关爱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品行有缺陷的学生是学风、校风建设的难点,又是建设的重点,必须化大力气抓。
1、关心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帮助他们找回自信。
2、帮助品行有缺陷的学生告别不良行为习惯,督促他们把主要精力放到学习上去。
3、求得任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和家长的支持,帮助品行有缺陷的学生补差。
4、对品行有缺陷的学生的进步要及时加以鼓励和表扬,对有显著进步的要给予奖励。
5、组织班内的品学兼优生和品行缺陷生,开展结对帮教活动。
三、教育方式:要求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教育工作,多鼓励,少批评,充分利用晨会、班会表彰先进,用正面典型事例教育学生,使学生积极向上,遵纪守法。
四、主要措施: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缺少足够的自信心,自卑感比较强。
后进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分析与转化策略
后进生不良品行形成的原因分析与转化策略所谓品德不良学生,是指经常违反社会行为规范,或犯有严重道德过错的学生,其中包括学困生和部分失足生。
在学校尽管品德不良的学生是极少数,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坏影响。
矫正他们的不良品德,不仅关系到全体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而且关系到这部分学生自身的成长,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分析问题学生的不良道德行为的形成原因,然后采取有效的方法矫正其不良道德行为,是教育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青少年品行不良问题的形成原因1.家庭的影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尤其是独生子女如何从小培养他们的协作、团结、集体主义意识,成为家庭教育的新课题。
(1)父母、长辈行为不良,举止不雅。
少数家长出口脏话,行为粗鲁;或作风不正,给子女直接树起了坏榜样。
(2)父母、长辈教育方法不当,正确引导不够。
部分家长对子女过分宽容,忽视对子女团结、协作、助人等意识的教育;有的家长错把粗鲁当严格,体罚折磨,把子女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形成子女对父母的畏惧、怨恨和反抗心理;有的父母把子女当成“小皇帝”事事依从,久而久之形成了孩子自私自利,不体谅尊敬父母的很多恶习。
(3)单亲家庭或家庭关系不和,子女得不到父母细心调教和关怀,家庭感情淡化冷漠,都给孩子造成心灵的严重创伤。
2.学校的德育措施不利。
学校教育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由于一些学校教育措施不得力,一些教师教育思想不端正,也会导致或助长学生的不良行为。
(1)一些学校放松或忽视德育,忽视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
学校对德育的认识不足使之严重失衡,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健康成长。
(2)个别教师不能为人师表,不重视师德修养。
有的教师不关心尊重学生,唯我至上。
对学习落后的或犯过错误的学生,讽刺挖苦,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对学习好的学生无原则地偏袒纵容。
(3)一些教师处理问题感情用事,方法简单,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仅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教育,反而增大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5篇]
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5篇]第一篇: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浅谈小学“问题学生”的转化策略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也越大,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通过了解问题学生的特点,分析形成原因,找出行之有效的策略,纠正“问题”,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关键词:问题学生特点原因转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问题学生”越来越多,对班级管理的危害也越来也越大,给班主任带来了新的挑战。
所谓“问题学生”,就是在思想上,行为上、学习上出现一定问题,进步缓慢的学生。
这部分学生往往表现为思想堕落、意志消沉、无视纪律、集体观念淡薄、缺乏社会责任感、在学校和生活中得过且过,在传统教育中,多数教师将“问题学生”视为班级的累赘,自己工作中的“绊脚石”,要么严加训斥、冷嘲热讽,重则体罚,要么弃之角落、不闻不问。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如何对待问题学生呢,找出解决的策略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确实摸透“问题学生”的特点(一)、自卑感强问题学生由于各方面都比较差,因而受到的批评也比较多,在班级中和其他学生在一起,总是受到排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卑感,总觉得比别人差,得不到老师的认可和表扬。
其实,“问题学生”同样有自尊心,同样希望获得老师的赞许,但是老师出了批评还是批评,后会产生逆反心理和厌学情绪。
(二)、是非观念模糊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被带进了校园,学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问题学生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出现了偏差,是非观念模糊,行为没有准则,会出现违反《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社会公德的现象。
例如,他们把违反纪律,打架斗殴当做是“勇敢”,把“哥们义气”当做是友谊,把挥霍浪费当做是“潇洒”,他们在处理同学关系时,重感情,讲义气,但是却违反了作为学生的道德准绳。
(三)、意志薄弱,自制力差意志是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而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小学生可能会表现出各种不良品德,如说谎、懒惰、不守规则等。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有效策略来进行矫正。
一、正面引导正面引导是指以正向激励和示范为主导,引导小学生向积极向上的品德模范学习。
我们可以通过奖励机制来激发小学生的积极行为。
设立“优秀学生”奖励计划,对表现出良好品德的小学生进行公开表扬和奖励,让他们成为班级的榜样。
教师和家长要做好典范示范,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态度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二、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途径。
我们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心理辅导、情感交流、感恩教育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避免以消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同理心和善良品质。
通过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以及善良行为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影响。
三、规则引导规则引导是培养小学生良好品德的必要手段。
我们要建立明确的规则和制度,并向学生解释规则的目的和意义。
针对具体的不良品德,可以制定相应的规则,如“不说谎”、“不打架”等,明确告诉学生这些行为的后果和不良影响。
要加强对规则的执行和监督。
教师和家长应当在学生的行为上设立“红线”,对于违反规则的行为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严肃执法,让学生明白规则的不可逾越性。
四、沟通协商沟通协商是解决小学生不良品德问题的重要方式。
教师和家长应当与小学生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和需求,帮助他们认识问题的根源,并寻找解决问题的合理途径。
可以通过班会、家长会等形式,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商讨问题的解决办法,达成合作共识。
通过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使小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对改正不良品德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五、培养自律意识培养小学生的自律意识是矫正不良品德的长久之计。
要培养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
矫正小学生不良品德的有效策略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有时会出现一些不良品德行为,如撒谎、攻击他人、自私等。
为了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可以采取以下有效策略:1. 设置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制定学校和班级的规则,告诉学生们应该如何行为,明确规范他们的行为准则。
制定一些惩罚措施,如警告、扣分等,使学生明白不良品德将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2. 提供良好的榜样:教师和家长应成为学生良好行为的榜样,展示正确的品德模范,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活动或社会实践,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积极、正面的事物,激发他们的良好品德。
3. 推行道德教育课程:在课程中引入道德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道德理念和品德观念。
通过讲故事、设置案例、进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不良行为的危害和影响,培养他们正确的品德观念。
4. 加强家校合作:家长和学校应共同合作,共同为学生塑造正确的品德。
家长可以关心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与教师保持密切的联系,在家中进行品德教育,并与学校共同制定相应的纪律措施。
5. 注重奖惩结合: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
对于不良品德行为,要进行适当的惩罚,并告诉学生不良行为的后果,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良品德。
6. 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组织各种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培养他们的协作精神和友善意识。
教师要关心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怀和支持。
7. 注重引导与教育:教师和家长应注重与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思考行为背后的原因。
通过讨论和解释,引导学生明白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鼓励他们积极地改变自己。
通过以上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矫正小学生的不良品德,培养他们正确的品德观念和行为习惯。
这也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
试述矫正学生不良品德的策略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因为学生的品德素质直接关系到其今后的成长和发展。
在当前社会中,一些学生存在着不良品德行为,如懒惰、撒谎、吝啬、自私等,这些不良品德行为给自己和他人带来了很多不良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进行矫正,以期让学生走上健康的成长道路。
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每个学生都应该明白,一个人只有拥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才能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支持。
在日常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课堂教学、心理辅导等形式,在学生心中种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该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
学校应该营造出良好的人文环境,加强对学生的品德教育。
可以通过开设德育课程、举办品德教育主题班会、开展品德评比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增强学生的自律意识和人格修养。
教育工作者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管理和规范,矫正其不良品德行为。
教育工作者应该对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进行及时、有针对性的批评和教育,帮助学生从根本上纠正错误观念,树立正确的品德观念。
教育工作者应该密切与家长和社会进行合作,共同关注并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
家长和社会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陪伴者和监督者,他们对学生的品德修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育工作者应积极与家长和社会进行合作,协力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
矫正学生不良品德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需要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策略的综合运用,才能真正做到有效地矫正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引领他们走向健康成长之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策略
品行缺陷学生通常是指那些智力发育正常,有品德不良行为或学习成绩差的学生。
按类型划分,品行缺陷学生主要有:纪律差的后进生;学习成绩和纪律都差的“双差”后进生;学习或纪律时好时差的品行缺陷学生。
品行缺陷学生人数虽少,而对班级的消极影响大,如果不做好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工作,班级正常教学秩序以及日常生活常规就会受到影响。
大量的研究和教育实践表明,品行缺陷学生也是学生,是可教育好的对象。
如何做好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工作,是教师工作能力的检验,也是职业责任感的高度体现。
在自己一个多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深刻地感觉品行缺陷学生中真正智力差的只有个别,大部分学生是因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欠缺,行为、学习习惯较差等原因造成的,而导致这些原因的症结所在,往往是因为他们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
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一、以自我为中心,一切总是从自我出发,好表现自己,好支配和指责他人,而忽视他人的需要和存在,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二、自卑和忧郁,这些学生在失败后自我评价低,缺乏自信心,看看别人什么都行而自己却一切都不行。
于是,引起情绪不稳定或忧郁,有时以伤害他人的言语和破坏性的行为来发泄自己心中的不快。
三、挫折承受力差,意志薄弱,稍微遇到一点困难或挫折,就会动摇或失去信心,一批评就泄气,不能勇往直前,甚至自暴自弃,破罐子破摔。
于是,他们就会采取逃避、退缩的态度,久而久之,惰性逐渐抑制了上进心。
针对以上品行缺陷学生的心理问题,我觉得对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大概可以采用以下的策略:
一、用赏识催化积极表现。
中学生一般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和引导,它会助长诸如自以为是、以自我为中心等不良心理的滋生。
对于后进生,教师若能充分利用他们自我表现欲强的心理,加以积极引导,及时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采取优点激励法,使他们感到“我能行”、“我会进步”。
这样,就可弹拨他们心灵深处的“情弦”,使他们的内心爆发出积极的感情,从而产生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如我班的陈泽鹏同学,刚开学时他总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是块读书的料,对自己前途毫无信心,而且他的行为习惯很差,同学都有点疏远他。
但后来我发现他的画画得特别漂亮,已是就有意识地让参与负责班级的板报、手抄报工作,并要求其他同学向他学习。
当他在学校手抄报评比中获奖后,我马上找他谈话,充分肯定他的能力,并鼓励他只要认真刻苦,学习成绩一定也会很优秀,然后在班会上
进行表扬。
后来他慢慢找回了自信心,一些科目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行为习惯也改正了很多。
赏识只是一种形式,其实质是对人格尊严的一种维护。
适时地表扬,在育人工作中是有独特魅力的,尤其对品行缺陷学生而言,更是开启他们心灵的钥匙。
二、用尊重启发自我认识。
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品行缺陷学生也不例外。
对品行缺陷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决不能采取冷漠和歧视的态度,更不能蛮横训斥、惩罚。
动辄训人、惩罚往往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只有当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觉悟,才能从心底里痛改前非、积极向上。
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尊重后进生的人格,给他们留面子;另一方面宽容后进生的缺点,给他们留后路。
初中生已萌生了成人意识,很要面子,因此作为班主任只要以尊重和宽容去呵护和关怀,让一个人觉得自己是受人尊重的,他就会自尊自重。
三、用真诚促进心理认同。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对于老师的教育,只有从心底里感到老师的话是对的,也就是说只有取得了心理认同,才能接受并改正。
依据心理学原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应遵循“真诚”的信条。
因此,班主任要用真诚换得与学生的沟通,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促使他们产生心理认同,从而自觉迷途知返、改过自新。
总之,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并不是肥沃的田野。
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要获得丰收,需要辛勤耕耘,加强田间管理,更需要温暖的阳光、湿润的雨露。
只有教师的爱化为阳光、化作雨露,才能滋润出一批批破土而出的幼苗。
对品行缺陷学生,我们更要倾注爱心,以尊重、赏识唤起他们的进取心,以真诚、宽容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努力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力争上游、健康成长。
只要我们从热爱学生的真诚愿望出发,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一定能更好地做好品行缺陷学生的转化工作。
2013年1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