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语文园地7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5篇教学工作一般包括五个根本环节一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测评。

备课是起始环节,是教学全过程的根底。

对谁讲讲什么用什么讲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细心设计,同时要做到目中有人、胸中有书、言之有物、教学有法。

下面我给大家带来关于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1三个儿子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的思想感情。

2、体会出孩子应当成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

3、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4、能将课文变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出来。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老爷爷的话。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你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二、自读课文。

三、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方案1、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将课文变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

2、师生共同争辩教学方法,制定学习、续演的方案。

(1)理解课文,体会老爷爷的话,说说自己的感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能依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抱负像。

(4)场景中的布置、人员的支配。

(5)表演中,组员如何默契协作,机敏应变。

3、聚集意见,筛选、确定方案。

四、依据学习方案自学课文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正确、流利地读出来。

2、依据“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边读边思考,并将不明白的地方打上标记。

3、小组争辩沟通,老师巡察,相机点拨。

4、全班汇报沟通学习状况,由同学质疑,老师组织争辩沟通。

5、小结。

6、有感情的朗诵课文。

五、将课文编成简洁的课本剧表演。

1、小组争辩。

(1)依据课文情节、环境、人物的言、行、情等进行合抱负象。

(2)确定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3)设计场景的布置。

2、各小组演练,老师巡察,相机点拨。

3、课本剧表演。

4、互评互议。

六、课后拓展将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四班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2不懂就问一、导入。

今日我们来学习课文不懂就问(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对于这个课题,你是怎样理解的能谈谈你的想法吗有了不懂的问题就要准时地问,准时地解决。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一个单元,本单元以“自然”为主题,包含了多篇关于自然的优美文章。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同时,本单元还安排了相应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自然主题的文章感兴趣,乐于参与实践活动。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表达方面仍有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认读“威武、瑰丽”等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景观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字词的正确认读和理解。

2.课文内容的理解和 natural 主题的把握。

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等媒体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然情境。

2.朗读教学法: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黑板。

2.与课文相关的自然图片、音频等资料。

3.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音频等资料,为学生创造生动的自然情境,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自然的美丽。

过程中,教师适时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共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参与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4.巩固(10分钟)教师选取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让学生进行造句练习。

同时,鼓励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观。

5.拓展(10分钟)学生自由发挥,以“我眼中的自然”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鼓励和指导。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七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语文园地七

语文园地七学习目标①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②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③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④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⑤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课前准备①实物投影仪②展示活动前,师生共同设计布置展示区域,陈列展示物品。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①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故事及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中,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②阅读习作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项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③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

A、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编演短剧或配乐讲故事等形式交流。

B、“从《乌塔》想起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批评家长的束缚。

C、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④按确定的方案进行演练。

⑤全班交流。

⑥共同评议。

A、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B、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后,自己有何打算。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一、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①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

写时还要把事情交待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②“从《乌塔》想起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A、“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

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案与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语文教材,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了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一首优美的古诗、以及一些有趣的语文实践活动。

通过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可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语文基础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语文学科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

但是,部分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师需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童话故事和古诗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词,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童话故事和古诗的基本情节和主题思想。

2.难点: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写作活动,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培养语文思维和创造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有趣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教案和教学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和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和文具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或教学道具,引导学生进入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课文内容,学生认真听讲,理解课文内容,注意生词的读音和意义。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通用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篇1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成长的故事”为专题,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和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了少年周恩来在感受到中华不振的现实之后,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事;《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作家肖复兴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为他修改一篇并请他到家中做客的事;《乌塔》讲的是一个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一个人在欧洲旅游的事;《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则以书信的形式,讲了一个小朋友向一位作家请教如何与人和睦相处、平等交流的事情。

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许多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在进行本组教学时,应以“成长的故事”为核心,将课内外的语文学习资源整合起来,将阅读、习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学习课文,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综合性学习,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成年人或同龄人成长的故事,还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并在口语交际和习作中,把了解到的故事和想到的问题,以口头和书面的形式进行交流;在“展示台”中,用各种形式展示本组语文学习的成果,和大家一起分享语文学习的快乐。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2课时。

学情分析及策略建议:四年级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时期,他们对世界及自身开始了思索,有所得,也有困惑.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犹如良师,为他们指明方向,解除困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情感,如情景再现、角色扮演、想象画面等,同时要抓住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具体分析,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注意课文中的有的不是一件事,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的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3.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

4.练习句子的语气,体会不同句子,语气也不同。

教学重点1.学习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2.积累形容人的成语,古诗积累运用。

教学难点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了。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同学们,这一单元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到语文园地这个版块,就让我们进入语文园地七,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

(板书:语文园地)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交流平台同学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什么事?你们对哪篇课文感悟深刻?和大家交流一下吧?(板书:完成填空)(出示课件2)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________的文章,课文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引发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就像《古诗三首》中讲的主要是十代英雄为了守卫连疆,“_____________”的豪迈气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的是________,周2 恩来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梅兰芳蓄须》中,梅兰芳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首现代诗,让我们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板书:课文大意)2.理解运用(出示课件3)1)本单元课文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讲了三件事,注意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握每件事的重点,再整体把握课文的重点。

(出示课件4)(2)抄写词语,注意不要写错字。

(出示课件5)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视死如归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3)理解成语的含义大义凛然: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视死如归:把死看得像回家一样平常。

形容不怕牺牲生命。

这些词语都用来形容正义,不怕危险不怕困难,有高贵品质的人。

(板书:读背词语)(4)大声朗读书中的句子,感受反问句和陈述句的不同,体会反问句更加强烈的表达效果。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七单元《《语文园地七》一. 教材分析《语文园地七》是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最后一部分,它以一种综合性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等方面的训练。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的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对于一些基本的语法和词汇也有一定的掌握。

但是,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2.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2.任务型教学法:通过完成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预习教材,了解本节课的内容,准备好相关的学习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传统节日?”,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设计各种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使用语言。

例如,让学生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传统节日,向大家介绍这个节日的起源、习俗等。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
引导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名人名言,交流其含义,并且能够积累下来。
通过展示使活动使学生把成长故事真正开展起来,激发学生的收集材料、整理材料的能力。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七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四年 班语文教案设计总课时:第88节
课 题
成长的故事
课 型
口语交际
课 时 安 排
4—2
授课时间
月 日
主备人
赵敏
本教案使用人
2、板书题目:
难忘的成长经历
1、自读习作要求,弄清写作的内容和要求。
2、梳理内容:
本次习作要求:根据自己的实际生活联系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交流自己的成长故事。也可以另选取其它内容作为写作素材。把学到的的一些写作表达方法运用到这次习作中去。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指导选材
重点引导学生联系各自近期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选择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教师一定要把学生的思路打开,鼓励学生在内容的选择、顺序的安排、语言的使用上,能与他人有点不同,
1.自读题目,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2.交流:
(1)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2)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3)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我们搜集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回忆了自己的成长经历,有那么多的故事留在我们成长的足迹中。
(二)接下来,让我们来讲讲自己或别人成长中的故事吧!在讲的时候,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一块儿来看看他们回忆自己的成长故事。
课前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积累与观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
教学过程
环节
集体备课(个案使用时,结合实际在此教案上用蓝笔或黑笔进行修改)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教学反思说课稿

语文园地七[教学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语文要素】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3.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4.朗读、背诵古诗《别董大》。

[教学重难点]1.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2.能体会陈述句和反问句的不同语气,并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交流、总结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重点)2.正确认读形容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并能举例说说词语形容的人物。

(重点)一、交流平台: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1.谈话导入:平时上课,老师总会问大家:“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的同学抓耳挠腮,有的同学完全不知道怎么回答……其实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弄清楚全文讲的是什么,可是如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

2.引导学生围绕“怎么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展开小组交流,小组成员轮流说说自己觉得最有效的方法,最好用上本册教材的课文加以说明,形成小组汇报单。

3.交流不同小组总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常用的方法:(1)借助文章题目;(2)借助文中的关键语句或段落;(3)分段,概括段意,合并段意;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4)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再把几件事连起来。

……4.让学生自由朗读教材中学习伙伴的对话,与自己的学习收获进行对照。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不断练习,形成能力。

二、词句段运用:人物高尚品质的词语1.学生借助拼音正确认读词语,指名读,教师相机点拨读音:“阿”在词语“刚正不阿”中读“ē”,不读“ā”;“凛”是前鼻音;“秉”是后鼻音。

2.让学生默读词语,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阅词典理解含义。

3.引导学生展开联想,说一说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哪些人。

教师适当追问学生相关人物的事迹。

点拨:一是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用这些词语形容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如,志存高远的周恩来,视死如归的戍边将士。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七(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词语的发音、词语意思、词语的应用,并能正确理解课文内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关于课文中的重要词语的音、义、用。

2.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语文知识。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比较抽象的内容。

2.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准备1.课文《春的色彩》2.教学课件3.课堂小组活动所需的素材四、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图片展示春天的色彩,引出本课要学习的词语。

2. 学习新词•团队合作学习生词,老师解释生词。

•学习新词语的拼音、发音和意思。

3. 学习课文•老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内容。

4. 对课文进行解读•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解读课文。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辅助理解课文。

5.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展示自己总结的课文内容,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6. 课堂小结•老师对本堂课的重要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对下堂课的预习要求。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2.预习下节课的课文内容,准备小组讨论。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注重学生的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和展示,增强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合作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课文内容的理解需要进一步加强,下节课需要加强对课文的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上为本节课的教学计划,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教案)

语文园地七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懂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并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创设多种情境激发学生口语兴趣,培养学生自主积累字词的习惯,提高习作能力。

围绕着“成长的故事”这个主题进行口语交际,在情境中训练学生口头语言的规范、文明。

3课时。

(口语交际)一、导入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开展了“成长的故事”这个专题的综合性学习。

相信大家在了解他人的成长经历中,一定有许多感想,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板书:成长的故事]二、小组交流1.学生按4~6人一组,围绕“成长的故事”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一人记录,人人发言。

一个人发表意见后,其他人可作出评价,充分讨论。

2.教师仔细倾听,鼓励大家踊跃发表意见。

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3.每组选出1—2个比较好的故事或感想,小组成员可将其编成短剧分角色表演,或者是写成一则简单的小文章或诗歌,进行朗诵。

三、全班交流1.小组成员将准备好的小短剧分角色表演出来,或者是有感情地朗诵文章或诗歌。

教师注意活跃课堂气氛,让同学们在轻松热闹的环境中踊跃参与课堂活动。

2.每个节目表演完毕后,老师与同学分别作出点评。

3.全班选出最好节目,老师当堂表扬。

4.课下思考:“同学们,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你有何打算呢?”(习作)一、导入同学们根据口语交际的内容自主选择习作内容,把最有感触、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1.认真审题,写出特点。

三项写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成长的故事。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与教学
反思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和句型,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情感态度目标: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语文园地七》主要课文及相关的词汇、句型等知识点。

教学过程
1.课前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课题,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新课:师生共同朗读课文,学生跟读,了解课文内容。

3.词汇学习:解释生词词义,做词语搭配练习。

4.句型训练: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句式结构,模仿运用句型。

5.阅读理解: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问题并解释答案,加深对课文的理
解。

6.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内容,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二、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1.创设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3.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存在问题
1.部分学生对生词掌握不够,需要加强词汇学习。

2.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多做相关练习。

3.教师在课堂控制不够严谨,需加强讲解和引导。

改进措施
1.设计更多互动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增加课后作业,加强词汇和句型练习。

3.提前准备教学内容,提高讲解效果,增强课堂纪律。

通过对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7单元《语文园地七》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能够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3.能够掌握诗歌《小锄头》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4.能够进行短文朗读训练,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能力目标1.能够在朗读时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能够通过朗读提高语文表达水平。

3.能够通过诗歌欣赏培养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重和理解。

2.激发学生体验诗歌的美和力量。

3.提高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小锄头》的意境和情感。

2.准确朗读诗歌《小锄头》。

教学难点1.短文朗读的表达能力提高。

2.对诗歌的把握和理解。

三、教学过程1. 情感营造介绍诗歌《小锄头》背景,引导学生感受其中的情感和意境。

让学生思考勤劳劳作的重要性并展开讨论。

2. 学习诗歌呈现诗歌《小锄头》,逐句解读,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带领学生朗读,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3. 活动设计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通过讨论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朗读,展示表现。

4. 课堂作业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内容包括课文填空、诗歌朗读等。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对诗歌领悟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引导和讨论。

下一堂课计划增加联系生活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涵。

(以上为教案内容,仅供参考)。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

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七》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词语盘点:积累形容心情、天气、人物品质词语。

2. 写话: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

3. 诗词背诵:背诵《鹿柴》、《夜宿山寺》两首古诗。

4. 课外阅读:阅读《总也倒不老屋》,理解文章内容,提升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园地中重点词语,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能够背诵两首古诗;通过阅读《总也倒不老屋》,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词语运用、写作和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品质,激发学生对古典诗词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会用一段话描述一个场景或事情;理解《总也倒不老屋》文章内容。

2. 教学重点:掌握园地中重点词语;背诵两首古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词语卡片、写作素材、课外阅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词语盘点环节,让学生描述情景中心情、天气等。

4. 诗词背诵:教师带领学生朗读《鹿柴》、《夜宿山寺》,理解诗意,背诵古诗。

6. 随堂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知识掌握情况,及时反馈。

六、板书设计1. 词语盘点:心情、天气、人物品质词语2. 写话:场景描述、事情描述3. 诗词背诵:《鹿柴》、《夜宿山寺》4. 课外阅读:《总也倒不老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一段话描述你最喜欢季节。

(2)背诵《鹿柴》、《夜宿山寺》,并解释诗句中意境。

a. 文章主要讲述什故事?b. 你从文章中学到什?2. 答案:(1)示例:我最喜欢季节是春天。

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小草绿油油,花儿竞相开放,让人心情愉悦。

(2)略。

(3)a. 文章讲述老屋经历很多次自然灾害,但始终没有倒下,成为人们心中神奇存在。

b. 从文章中,我学到坚强、勇敢、乐观品质。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能够读懂《小菜园》短文并理解其主要内容•理解生活中的种种植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作用•了解一些中药材的基本种类及其功效•学习绘制简单的植物图,培养观察力和艺术素养1.2 能力目标•能够理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及其概念,能够针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述•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和创作,培养文学创作和美术创作能力1.3 情感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和生命之间的关系,营造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氛围,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培养学生的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让学生从中找到乐趣和快乐二、教学内容2.1 教学重点•理解《小菜园》短文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词汇•学习了解生活中常见植物及其功能和药用价值•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观察力,学习简单植物绘制技巧2.2 教学难点•如何将所学概念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创作中•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快乐和乐趣三、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老师可以通过引入一些有趣的小植物或植物种子,让学生先自由地观察和描述其特征,并相互交流分享,如此引入“植物”这一话题。

3.2 阅读教材与解读短文引导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中的短文《小菜园》,然后老师引导学生分别阅读短文的每个段落,理解关键词汇及其代表的意义,例如“菜地”、“庄稼”、“肥料”等。

3.3 畅谈自己的感受在学生理解了短文后,老师可以启发学生畅谈自己对于短文中描述的“小菜园”这个场景的感受,如何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劳动和创造的乐趣等。

3.4 学习生活中的植物种类及药用价值学生们掌握了小菜园的相关知识后,老师又引入了一堆常见的植物,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和分类。

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了解其中一些药用价值,唤起大家对草药或中药材的关注和兴趣。

3.5 创作植物绘画老师提供一些简单的植物绘画技巧,教给学生如何描绘植物的常见特征和形态。

然后让学生自由创作一些具有个性化的植物绘画。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

人教版部编本四年级上册语文《语文园地7》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生字词:乞巧、女娲、蟾蜍、缘由;2.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课文内容,并且能够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大意;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生能够听、说、读、写课文内容;2.通过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难点1.正确理解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大意;2.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四、教学策略1.情景教学策略:通过图画等情景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课文的情景和含义;2.趣味教学策略:通过游戏、活动等有趣的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索、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3.合作教学策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五、教学过程1.引入(5分钟)1.教师出示一副关于传说中的女娲补天的图画,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女娲的形象和行为。

2.教师介绍女娲传说,并分别解释“女娲”、“乞巧”、“缘由”等生字词的意思。

2.阅读(15分钟)1.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认真听音,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行阅读课文,理解文意。

3.讲解(10分钟)1.教师对生字词及课文中疑惑的词语进行解释。

2.教师重点讲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分析故事的主题。

4.练习(20分钟)1.学生分组展开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根据《语文园地7》中女娲补天的故事情节而发生的角色扮演活动。

2.学生通过讨论、分配角色等方式制定游戏规则,组织活动过程并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5.拓展(10分钟)1.学生以之前分组的形式,就自己认为有话可说的问题展开讨论。

2.教师适当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引导学生对传说中的其他神话故事进行学习。

6.作业(5分钟)1.布置课堂作业:选择一些有生字词的句子,每天朗读10遍,并在课堂上读出来。

2.布置课后作业:小组内互相检查完作业后,各自回家默写生字词。

《语文园地七》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七》四年级上册教案教学设计《语文园地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园地七》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提示课题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猜谜语:“嗡嗡嗡,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蜜蜂)出示图片。

(2)蜜蜂“飞到西来飞到东”干什么?(采花粉酿蜜),蜜甜不甜?(做尝甜味的表情)(3)蜜蜂采花粉酿的蜜很甜,我们每学习一个新的知识,掌握一项新的本领,高兴不高兴?甜不甜?(4)让我们就像小蜜蜂一样,来到盛开着知识鲜花的语文园地中,尽情地采集知识的花粉,酿出知识的甜蜜吧。

2.在黑板上出示课题:语文园地七及几丛绿草鲜花图片(绿草丛中暂隐藏“我的发现”等栏目标题),师生共诵自编儿歌:“来到语文园地,这里花香四溢,我们是快乐的小蜜蜂,知识的花粉酿甜蜜。

”图片演示小蜜蜂采蜜动作。

二、教学“我的发现” 1.演示小蜜蜂飞到第一个草丛,翻转绿草丛,呈现“我的发现”之花,口号:“我的发现,只要细心!”2.出示字的组合体“音克(上下结构)”的'放大图片于黑板上,示范拆合过程并相机提示:拆合字的部件不拆散笔画。

3.小组合作,观察并动手拆合“音克(上下结构)”的组合体卡片,发现其中所隐藏的字,一个个写下来,比快,比多。

4.指名小组展示拆合结果,并请学生上台,师生合作演示拆合过程,板书这些字。

5.拓展练习:从“树、春、园”等组合体或字中,选自己最有兴趣的一个,也可以自己想出能够拆分的字,小组内互相考一考。

6.又学到一种新的识字方法,高兴不高兴,甜不甜?(生做甜的表情)我们已经把“我的发现”之花酿成甜蜜了!三、教学“日积月累”小蜜蜂飞到第二个草丛,翻开绿草,呈现“日积月累”之花,口号:“日积月累,越积越多!”1.“我会接”──词语接龙(1)以书中词“父亲→亲人→……”为例,通过教师有节奏的示范读“父亲的亲呀,亲人的人呀,人生的生呀”,带动学生跟读接龙,迅速板书,相机指导方法和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鼓励学生向《中国小作家》、《当代小学生》、《少年天地》等刊物投稿。
2.“从《乌塔》想到的”中想的内容从何而来呢?
(1)“想”从认真阅读、深入思考中来。从《乌塔》中想到什么呢?关键是逐字、逐句、逐段地读懂《乌塔》一课所反映的问题,并进行深入思考,只有读得精,才能想得深。
(2)“想”从联系生活实际中来。把《乌塔》所反映的成长中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要用事实说话,不能空发议论。
2.解决问题时可采用:查找资料,了解时代背景,联系作者的实际情况等方法。(四 Nhomakorabea扩展练习。
1.谈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
2.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方法。
二、日积月累
1.采取多种形式反复朗读名言。
2.小组交流各自对名言的理解。
3.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4.背诵名言。
5.说说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言,鼓励平时积累。板报上专辟一角,每周一句名言。
5.作一期“成长的故事”手抄报,然后组织学生自由参观阅读,评出自己喜欢的手抄报。
第2课时(口语交际)
一、导入。
(一)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师小结: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今天就让我们在一起畅所欲言吧!让大家从你的经历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1)内容充实具体。
(2)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3)运用了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语句通顺。
(4)正确使用标点,不写错别字。
二、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小组内交流各自的习作,互相评议。
三、修改誊写,张贴展览、发表
1.独立修改自己的习作。
2.挑选部分优秀习作在学习园地中张贴展览。
四、总结。
(一)找出在这次口语交际活动中表现好的同学进行表彰。
(二)请同学为下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出建议。
第3课时习作指导
一、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
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重点、难点:
1.围绕成长的故事,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
2.指导学生思考成长中的问题,使之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
一、学习“我的发现”
(一)各自轻声朗读小林、小东的对话,想想自己从中有何发现。
(二)指名朗读,说说自己的发现。
(三)交流各自的发现。
1.读书时,深入地想一想,不浮在表面,常常问个“为什么”,往往能发现问题。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1.围绕“成长的故事”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畅。
2.结合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习作。
3.发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读书方法,注意总结。
4.熟读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5.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成长的故事”综合性学习成果。
四、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择开始习作,教师巡视。
五、放生朗读自己的习作,自我修改。
引导学生运用从《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中学到的修改方法修改。
六、同桌交流,互相评议、修改。
七、誊写作文。
第3课时习作讲评
一、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挑选优秀习作,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习作,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或小作者直接朗读)
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习作指导。
师:三项习作,不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习作时要注意把特点体现出来。
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求写得既有趣又能给人以启发。写时还要把事情交代清楚,注意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的描写,对最能体现有趣和给人以启发处要写具体。
1.“成长的故事”可以采用小记者采访形式交流。
(1)要求学生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小组其他成员心中的成长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别人做事时的过程及想法,以便使自己得到启示。
(2)以谈访的形式向大家说说事后的体会。
2.“从《乌塔》想到的”可把自己的经历与乌塔进行对比,着眼于乌塔的独立精神和自理能力,不要只一味地批评家长的束缚。要求发言有条理,阐述看法有理有据,落落大方,口齿清楚,展示中国儿童的风采。
二、明确要求。
(一)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交流:
1.说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
2.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
3.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进行口语交际。
(一)阅读口语交际的三个提示,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二)根据相同选题,组成若干个小组合作交流,注意倾听,互相补充、完善。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3.读信,明烦恼,找根源。
围绕“如何与周围人交往”或“怎样才能过个有意义的生日”进行讨论,举行一场小型辩论会,搜集一些资料,用事实来说服人。
(三)指名在全班交流,共同评议。
1.引导学生发现小伙伴的长处和进步,善意地提出问题和改进方法,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评价。
2.谈谈听了他人的成长故事,自己有何打算。
6.把自己最喜欢的名言写在自己随时看到的地方,鼓励自己。并制成卡片,把名言写在上面。
三、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归纳展示内容。
2.小组讨论展示内容、展示形式,提出建议,确定本组展示形式。
3.班长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调展示情况。
4.举行“成长的故事”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3)“想”从丰富的联想中来。《乌塔》揭示了成长中的一些问题,可以由这些问题延伸出去,谈一谈在成长中遇到的其它问题。
3.写回信应注意格式。书信由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五个部分组成。回信的特点要表现在写正文时要回答来信中的问题,再写自己想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回答问题时要情真意切,要用事实说话,少谈或不谈大道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