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文言之美 悟语言之妙--谈小学文言文教学》 北京市朝阳区育人学校 于萍

合集下载

在朗读中品味文言文之美

在朗读中品味文言文之美

在朗读中品味文言文之美作者:葛宇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18年第12期[摘要]文言文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朗读引领学生品味文言文凝练的语言美、和谐的音韵美、高超的智慧美,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文言文;朗读;语言美;和谐美;智慧美[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34-0053-01文言文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精华,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学好这些诗文对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教师可以引领学生在朗读中品味文言文之美。

一、在朗读中品味凝练的语言美例如,《伯牙绝弦》一文在语言的运用上就极为凝练,只用了七十七个字,却完整地讲述了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伯牙与子期相识、相处、生离死别的过程。

文中的四个“善”和两个“志”字意义深刻,用法多变。

四个“善”充分展现了伯牙的高超琴艺和子期不凡的音乐鉴赏水平,而且生动地呈现了知音之间“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情景,使我们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精妙。

文中的两个“志”更是画龙点睛。

伯牙仅仅志在高山,志在江河吗?不,他是想通过琴声表达自己像江河一样波澜壮阔、奔腾不息的胸怀,像高山一样屹立于天地中的情操,其实就是隐喻自己的高远志向和伟大抱负。

子期如痴如醉,沉浸其中,正是因为知其志,才能成为其知音。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善”“志”,引导学生多次朗读,在文本中寻找主要的事例,并进行适当的拓展练说:“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善哉,。

”从而加深学生对“因为知志,才能成为知音”的认识,使学生体会到文言文凝练的语言美。

二、在朗读中品味和谐的音韵美文言文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熠熠生辉的瑰宝。

虽然文言文没有像古诗词那样有严格的押韵、平仄、对仗等要求,但是它集声调起伏、节奏变化、音长变化于一身,拥有着让人惊叹的音韵美。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世界读书日”读书活动,阅读经历和体验分享铜仁市逸群小学钱小玉尊敬的领导及各位同仁:上午好!承蒙领导的抬爱,今天有幸站在这个舞台上来谈谈我的读书生活。

实在惭愧,跟在座的各位比起来,我肯定不是一个最爱读书的人,也不是一个读书读得较好的人,充其量而言,我仅仅只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而已。

书籍,取之山水,寄情人间。

在这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日子里,这里已飘来了温馨的书香。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的确, 读书,可以拓宽我们的眼界,获得丰富的知识;读书,能引导我们明理,学会如何做个有修养的人;读书,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本好书就像一艘航船,引领我们从浅狭的港湾驶向生活无垠的海洋。

优秀的书籍可以让我们尽情欢笑,让我们庄严思考,可以让我们奋发图强,让我们勇于创造!在书的世界里,可以领略广阔的天地,欣赏壮丽的山河;可以知文史经,品诗词歌赋;可以回味古老的悠长,眺望未来的瑰丽!今天你读书了吗?这个特别的日子——世界读书日。

一、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如果把知识比作花朵,那书籍就是深扎泥土的老根;如果把知识比酒瓶,那书籍就是甘甜可口的美酒;如果把知识比作夜空,那书籍就是那一颗颗耀眼的星星。

有人说读书是一种浸润:洗去一身疲惫,留下满腔书香;也有人说读书是一种享受:享受阳光明媚,享受空气清新,享受历练深邃。

而我还要说,读书更是一种情怀,一种幸福。

在炎炎夏日,它能为你送去清凉;在寒冬腊月,它能带给你无限温暖;快乐时,它与你一起欢舞;悲伤时,它抚平你心中的伤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师必须是阅读爱好者。

”他用一身的经历和体验告诉我们:“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籍为友,这是一天也不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的江河。

”我爱读书,读书是我生命的泉水,使我单调孤寂的生活变得丰富生动,如我忠实有趣的朋友伴我成长。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读书的兴趣越来越大,工作之余,开始有意识的读一些世界名著和教育书籍,每读到一本好书时,就像有一股股温暖而滋润心扉的气流,在不知不觉中慢慢沐浴着我,牵动了我的心,让我在不知不觉中陶醉,在悄然无声中领略教育真谛。

文言文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文言文阅读与解析

文言文之美中学语文学科的文言文阅读与解析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学科的重要内容之一。

文言文的阅读与解析对于学生的语言基础、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文言文的美、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阅读与解析两个方面探讨文言文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一、文言文的美文言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

文言文的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言文的音韵美。

文言文注重音韵的和谐,追求音节的平仄颜色,通过平仄的变化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例如《韩愈集·师说》中的“信美也,毁誉也,或已而兴,或未而废”的句子,用平调和仄调相间的韵脚交错,给人以韵律的美感。

其次,文言文的句法美。

文言文注重句子的结构和谐,追求句子的平衡和完美。

比如《史记·滑稽列传》中的“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怛。

”这句话简洁明了,用对偶的句法结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给人以句式的美感。

最后,文言文的形象美。

文言文常常运用修辞手法,通过生动的比喻和象征来描绘事物的形象。

例如《论语·卫灵公》中的“周公谓鲁公曰:‘尔何缪也?’ 鲁公曰:‘亡失其臣,亦可害也。

”这句话通过比喻的手法,将鲁公失去重要臣子的局面形象地描绘出来,给人以形象的美感。

二、中学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阅读与解析文言文在中学语文学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的阅读与解析能力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修养的提高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阅读与解析两个方面探讨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阅读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能够熟悉文言文的基本词汇和句法结构。

在阅读文言文时,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规律,了解文言文特有的词汇和句式。

其次要注重理解文言文的上下文,通过推敲上下文的语境来理解词句的含义。

最后,要注重对文言文的整体把握,通过整体把握文言文的结构和内容,掌握文章的主旨和要点。

解析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通过解析能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涵和意义。

让文言教学焕发青春气息——触摸语言激发情趣

让文言教学焕发青春气息——触摸语言激发情趣

三 水浒 传 》 、 《 花扇 》 、 《 桃 红 天性 。郑 谷之 所 以被 称 为 “ 一字 之师 ”,是 因为 他建 议 游 记 》 、 《 国演 义 》 、 《
将 “ 前村深 雪里 ,昨夜数 枝开 ”改为 “ 昨夜一梅开 ”。因 楼 梦》、 《 官场现 形记 》、 《 林外史 》、 《 儒 金瓶梅 》、 此 ,一个语 词 ,在某 一个 特定的 时间,经 由作者 的挑选 , 界是一 片森 林 ,那么语 词就是构成森 林的一花一 叶,一草
隙 的阳光,点缀绿草 的野花 以及各种 生命 。或者 说构成境 能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教 《 登泰 山记》一文中,
壶 界 的词 语本身就 具有 生命 ,那没有 生命的语词所 建构的物 可 引用 “ 天 阁 ” 的对 联 ,登 此 山一半 , 已是 壶天 ;造 绝 顶
体不 能称之为 “ 界” ,它们只 是一堆支离破碎 ,结构松 千重。尚多福地和 “ 山拜其下 ,孤云卧此中”,说 明泰山 境 万 散的什物,一堆语言垃圾 。
砂土 ,亦 吉;平地 、石榴 ,无土 则凶 ;大林 乃东南蚕食 之 的天涯游 子在经历 了苦 痛的烽烟 离乱又回到久别 的家乡,
里 是不是有滚滚 的暖流在涌动 昵?
穿越历史 的尘烟 ,千年 之后 的我们在 读到这些 “ 桑兮
括 的说法 ,还 因为算命者 的出生 时辰 ,男女性 别有异又各 梓 兮 ”、 “ 兮柘兮 ”的时候 ,汹涌在你 我眼眶里 的思乡 桑 有不 同说法 ,其 实无非是 说的天花 乱坠 ,实则万 变不离骗 之泪又是怎样 的滚烫啊 ! 人二字 ,掩人 耳 目而 已。这 次是 “ 柘木 ”做 了道 具,打 了

“ 言两 拍 ”、 《 古奇 观 》、 《 三 今 聊斋 志 异 》、 《 西厢

谈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_2

谈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_2

谈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发布时间:2022-08-05T02:52:05.432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6期作者:王莹[导读] 在小学语文课程活动中,文言文具有语言凝练、词句优美等特点,是十分值得展开深入阅读和分析的。

王莹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大洋路小学教育集团城西校区 323000摘要:在小学语文课程活动中,文言文具有语言凝练、词句优美等特点,是十分值得展开深入阅读和分析的。

但是随着年级的提升,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情感愈发复杂、内容愈发丰富,给学生阅读带来较大难度。

因此,教师必须针对文言文强化阅读探究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基于此,本文章对立足小学语文课堂加强文言文阅读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言文阅读;加强引言文言文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如何提高学生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教师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有效开展文言文教学实践研究,从而加强学生对于文言文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识。

一、概述小古文通常是指篇幅短小、浅显易懂、适合儿童阅读的浅易文言文。

对学生来讲,文言文和现代文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话语体系,学生如果无法体会其中深意,会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而如果读进去了,便会别有洞天。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小古文教学中,阅读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

加强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对小古文的阅读兴趣,促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实现从小学文言学习向中学文言学习平稳过渡,进而理解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基于此,教师在小古文教学中应根据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探究阅读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文言文教学的价值(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小学阶段,适当地学习简单的文言文,一方面能提升学生对汉语言的认识,为小学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基础;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通过文言文的学习,触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朗读、背诵、理解,逐渐产生亲切感,并自然而然地与自己的民族身份建立起联结,在情感上增进认同,继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最终真正地把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记忆代代传承下去,从而打通文言文与白话文这一母子语言系统,从语言文字角度传承文化,找到民族认同感与自豪感。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第一篇: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小学杨友霞[内容摘要] 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在小学阶段要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运用故事法创造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用读讲法体味诗意,通过欣赏与品味理解诗境,使小学生对古诗充满好感,使古诗文的教学充满活力。

[关键词] 兴趣诵读欣赏与品位[正文]古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

在小学教材中,古诗教学内容占很大比例,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和情感有着重要作用。

作为新时期的一名教师,让学生轻松,愉快,自然的感受古诗文的魅力,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新课程理念的渗透和实施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下面,本人就小学阶段新课改下的古诗文教学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故事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习兴趣是驱使学生去学习的强大内部动力,浓厚的学习兴趣会使学生感到学习有极大的吸引力,能带动学生主动愉快地去努力求知,乐而不倦地勤奋钻研。

在古诗的教学过程中,也必须运用故事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古诗文中采用听故事的方法组织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它可以使孩子们更好更快的入情入境。

例如,《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课标版第五册)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故事开头:(老师充满激情地)老师给小朋友们讲一个故事,好吗?(学生顿时眼睛发光,精神饱满)有一个蓬着头发的小男孩,拿着钓鱼竿来到了小河边,他想学习钓鱼。

他侧着身子坐在一块长满青苔的石头上,他的个子实在是太小太小了,四周的草儿几乎把他的身子都盖住了。

他可不管这么多,眼睛盯着鱼竿一动也不动的,他多认真啊!(这时加上老师的体态的作用,学生已完全进入角色了)。

助力阅读兴趣,品悟文言魅力

助力阅读兴趣,品悟文言魅力

助力阅读兴趣,品悟文言魅力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载体之一,学生不但需要了解其基本含义,还需要了解其语言特点,了解祖国灿烂悠久的文化,从而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但小学生对文言文缺少熟悉感。

教学时,教师要以趣为引,以读为本,让学生夯实语言知识基础,感悟语言内涵,感受文言文的魅力。

标签:文言文教学阅读兴趣品悟魅力一、现阶段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式单一文言文是传承文明的媒介,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文言文作为小学语文的分支,教学方式与其他体裁不同,但是教师们的教学方式仍旧比较单一,缺乏新意,以教师主讲为主,学生缺乏自主探究的机会,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教师们还是以考点为中心,一味地让学生逐字逐句地理解文意,甚至强制学生死记硬背。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不愿意主动学习,对学习文言文有畏难情绪,无法感悟经典语言的魅力,慢慢失去了深度探索的热情。

(二)教学效果不佳文言文虽然短小,但其中有不少生僻字音不好读、不好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

教师的实际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整体性的学习,学生学习效果不佳,效能感低下。

二、文言文教学策略将新课标中、高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对比发现,中年级学段的教学目标是以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为主,会简单文言文学习的方法。

而高年级学段则要求学生能自主运用文言文学习方法,感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明确了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如何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呢?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课前激趣,打开学习之门俗话说:兴趣最好的老师。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打开学习之门,拉近学生与文言文之间的距离,才能让学生带着饱满的学习热情,主动探究文言文学习的乐趣。

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对课堂活动的形式进行创新,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言文的内容。

以《司马光》为例,教师可以课前出示“曹冲称象”的图片,接着出示“乌鸦喝水”的图片,再问学生想到什么故事。

做好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 让学生体悟语言美感

做好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 让学生体悟语言美感

做好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学让学生体悟语言美感作者:方琴英来源:《成功密码》2021年第04期一、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当前一些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即为了能够让学生进入一所好的学校,长大后找到一份好工作。

所以即使文言文诵读已经在小学教育中得到普及,但是学校仍然没有重视文言文诵读教育。

大多数学校只关注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忽视了传统文化的培养。

有的学校开设语文文言文诵读课程只是一种形式,老师教授文言文诵读也只是走过场。

现阶段,语文文言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章为数不多,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涉及就更少。

即使老师要求学生在假期或课外时间自主阅读经典文章,但真正能够做到的学生少之又少。

二、小学语文文言文诵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

诵读可以体现出文言文中充满韵律与节奏的语言美;可以提升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与理解文言文,激发出学生内在情感,体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人文气息。

三、教学策略1.用熏陶文言文诵读法巩固诵读品质为了能够让学生在学校时时铭记“文言文诵读”内容,教师需要和学校及时沟通,在环境建设上,不断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经典朗读”环境,保障学生的诵读需求。

例如,“熏陶文言文诵读法”就是借助学校力量的优秀教育方法。

学校根据本校的建设需求,进行“一天多诵”。

“课前一诵”是在正式上课之前的准备时间里,让学生进行集体朗诵课文的活动,教师划定诵读的教材范围,学生在教师或学生干部的组织下,进行文言文诵读,打通文学和艺术之间的隔阂。

除此之外,还可以进行“晚诵”活动,在放学铃响之后,根据不同年级错峰放学的要求,没有放学的班级,可以在教室进行古诗的回顾,选择学生喜欢的诗词歌赋进行摘抄,充实自己的晚诵时间。

2.开展多元化的文言文诵读教学多元化的文言文诵读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将文言文诵读的范围扩大,还要对文言文诵读的形式做出改变。

首先,小学语文教师要积极选取适合学生的经典作品,让学生进行诵读。

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

引导学生感受文言文之美
之间 的距 离 ,从而充分 发掘文 言文 的音 韵美 、 节奏美 。 二、 研读文字 , 领会文言文的语言美、
意 蕴 美
篇 文言文都有 自己的音 韵 、 节奏 , 正 因
白无 奇变得 熠熠生辉 。如何才 能让学生
有 了这些音韵 和节奏 ,才 使文言 文从平
体会 每 一篇 文言 文 的音韵 美 和节奏 美 ?
创作 心境 , 设 身处地地猜 测 、 揣摩 、 理解 。 只有针 对不 同 的文章 创设 不 同 的情 境 ,
富, 值得慢 慢咀 嚼品味 , 但 不少教 师在教
学中却重 于疏 通句子 , 解决字词 意义 , 而 缺少引导 学生精心 品味文言文 ,无 形 中 减少 了文言文 的语 言美 、 意蕴美 , 让 文言 文学习变成空洞 、 机械 的字词、 句式学 习。 笔者认为 ,应该 在学生熟读 或背诵 文章
时 ,教师 可先让学生 分析这段文 字 的结
构 。这 段话 由 两句 七 字 句 起 头 , 后衔接五
文 ,大多是文质兼美 、脍炙人 口的名篇 。 然而 ,不少教 师为 了达到教学 目标却 常
句四字句 , 最后是一句五字句。结构分析
清楚后 ,学生在反复读和细细品味中 , 会
感 受 到这 一 段 文 字 匀 称 而 不 呆 板 ,节 奏
例如语文出版社( 本文所涉教学案例 均选 自语 文 出版社 初 中语 文教材 )语文
文 言文是 初中语文教学 的重要 内容 , 是我国古代 语言文 明 的高 度总结 ,学 习 文言文不仅有 助于学 生了解我 国古代文
明、 学 习语 言 知 识 , 其 中不 少 蕴 涵 丰 富文 、
八 年级下册 《 岳 阳楼 记》 一课 , 3—4两段 并行而下 , 一悲一喜 , 一 暗一 明 , 传达出景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领略文言文的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领略文言文的美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领略文言文的美
李静
【期刊名称】《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年(卷),期】2007(000)006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儿时诵读的诗词
到学校中系统地、有规律地学习,文言文的学习始终伴随着我们。

但在实际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学生对文言文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片面侧重翻译文章,认为只要能用现代汉语讲明白就行了,会解释《教学大纲》强调的重点字、词、句式,能够应对考试即可,当然,这个过程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但这还远远不够,【总页数】2页(P101-102)
【作者】李静
【作者单位】河北省张家口教育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论中学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美誉渗透 [J], 欧阳稔
2.中学语文教学中诗的意境领略 [J], 陶维
3.中学语文教学中诗的意境领略 [J], 陶维
4.让学生领略古汉语中的微妙之处——例谈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同义词的辨析方法[J], 何家文
5.中学语文教学中诗的意境领略 [J], 赵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背书不只是学生的专利

背书不只是学生的专利

背书不只是学生的“专利”——文言文教学的一点想法江西弋阳教师进修学校附校宣莉萍文言文教学一直是个难点,因语言的时代差异,学生总是望文生畏,一听老师要求背诵,便大呼要命了。

有没有什么方法改变一下呢,在一次偶然中,本人找到了一个办法---有一次,在上完《出师表》后,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学生叫苦连天,我开玩笑说背不完不许吃饭,我说你们现在记忆力最好,多背一点终身不忘,我说我初中就是这样被老师逼出来的,所以到现在我还记得,没想到马上有学生将我的军,叫我当堂背诵。

说实话,《出师表》我都已教过不下五遍了,但自初中毕业后还真没背过,我只能边想边背,虽不够流利,但很真实,学生也算服气。

自那次后,我给自己下了一个死任务,所以的文言文我都要范背给学生听,并且要一字不漏,流畅而饱含感情,有时在教学本文之前,有时在教完之后。

这下好了,自从范背之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热情一下子高涨了许多,理解和掌握文章的效率也超出所料。

文后要求背诵的全文或段落学生们都积极地去完成。

本人因势利导,采用竞赛法和奖励法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这经历真让人兴奋不已。

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教师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一般遵循直观性、参与性和新颖性的三原则。

范背则直观地将教学要求由学生单项参与变成了师生双方的参与,无形中还将师生的关系置于平等的地位。

近年来,本人从七年级教学就开始范背,并推广到现代文背诵,效果不错。

所以,背诵,不是学生的“专利”,语文教师背背书,不仅益处很多,而且非常必要。

首先,语文教师的示范性背诵,能给学生树立榜样,可以激发学生的背诵兴趣,促进学生积极认真地背诵。

“他喜欢吟咏,吟到得意处,声音铿锵,许多诗篇的妙,是在跟着吟咏中体会到的”。

刘国正先生的这番话,充分说明了教师的“吟咏”(当然也包括背诵示范)对学生的影响有多深。

教师不仅要背在学生未背之前,还应背得准确、流畅、感情充沛。

其次,教师的背诵可以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触摸经典 徜徉“言”海——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触摸经典 徜徉“言”海——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触摸经典徜徉“言”海——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刘军兰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研究》
【年(卷),期】2022()20
【摘要】文言文,犹如一个宝藏,是中国文化的精髓。

教师要教给学生打开宝藏钥匙的方法,夯实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基础。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创设学文言文情境,在比较阅读里亲近文言,在导之以法下轻松学言,在应时链接中真正实现运用。

以此给
学生带来契合的文化启蒙,使学生尽享文言文学习的乐趣,激起学生自主学习文言、
深入探索中华文化的志趣。

【总页数】3页(P39-41)
【作者】刘军兰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张渚小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在思辨中触摸文言经典的温度——以《咏雪》为例谈文言文思辨教学
2.在思辨
中触摸文言经典的温度——以《咏雪》为例谈文言文思辨教学3.让文言文且“文”且“言”--以《两小儿辩日》为例谈小学文言文的教学策略4.小学教学研究立足于文本徜徉于经典——小学语文低年级古诗教学策略探讨5.以文带言“文”“言”
共生——基于体式与学情的文言文教学策略初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让小学生走进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让小学生走进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让小学生走进文言文、爱上文言文
赵毓萍
【期刊名称】《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年(卷),期】2016(000)007
【摘要】文言是历代圣贤思想、智慧的结晶,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粹。

然而受各种原因的影响,文言似乎离学生越来越远了。

为了让学生能亲近文言,寻找那一片纯净的传统文化之源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活动:文白对应,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边学边玩,点燃学生热爱文言文的热情;尝试仿写,促发学生热爱文言文的激情。

在行动研究中欣喜地发现———文言,其实离我们并不远。

【总页数】2页(P77-78)
【作者】赵毓萍
【作者单位】浙江省诸暨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荷花小学 3118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J], 王洪飞
2.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浅谈新课改后的文言文教学 [J], 王维斌
3.让学生爱上文言文--提高初中文言文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J], 王洪飞;
4.让小学生爱上文言文
——小学文言文教学七人谈 [J],
5.让小学生爱上文言文——小学文言文教学七人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诵文言美,悟语言妙--- 文言文激发爱国情怀》

《诵文言美,悟语言妙--- 文言文激发爱国情怀》

诵文言之美,悟语言之妙《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虽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小学生认识、吸收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言文阅读,一般是具有相当的语体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古今汉语的继承关系,使学生原有的语体文阅读认知结构中具有许多处于较高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为文言文教学所利用,这是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和起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文言文时,应诵文言之美,悟语言之妙,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使学生在体会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凸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文言文在小学五年级下册才开始编入教材。

第一篇是《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伯牙绝弦》。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就是《文言文两则》,一篇是《学奕》,一篇是《两小儿辩日》。

虽然这四篇文言文都比较短小,但是对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来讲,还是有一些难度。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对于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层面,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解题中激发学习的兴趣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我认为,小学教学文言文应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对文言文感到新奇、有趣。

在思想上,要让孩子打破畏难的情绪。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我从解题导入,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说说《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孩子从字面上知道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然后我接着说:“我姓于,那应该怎么称呼我呢?”一个孩子说:“应该称呼您为于氏之女。

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

小学文言文教学初探作者:杨冬辉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7年第16期(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吉林长春 130011)文言文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

因此,文言文素养是民族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让学生吸收祖国语言文化的珍贵遗产,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小学语文课本编排文言文正是应了这个教学目标。

当前入选小学课本的文言文篇章已有一定的数量。

例如,长春版教材中的《薛谭学讴》、《两小儿辩日》、《舍生取义》、《纪昌学射》等文,从教材编排来看,这些文言文是为初中文言文学习奠定初步的基础,有利于学生对文言文文体产生兴趣,有利于对文言文内容的感知和熟悉,有利于对文言文学习方法的初步积累。

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在词义和语法上有较大的差异,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教师引导起来也比较吃力。

那么,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文言文的教学呢?一、诵读课文,读中自悟文言文一般篇幅短小,大都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而且文章的句逗很难把握,学习文言文应该立足于诵读,通过诵读达到知其义,明其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的素材,在诵读中培养语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该说,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指导诵读是小学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如长春版教材中有一篇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其中两个小孩争辩的句子,是文言文的重点语句,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读通句子,再让多位学生朗读,教师重点指导如何断句,读出两小儿争辩的语气,然后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朗读这篇文言文的方法,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尤其“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呼?”要读出反问的语气。

最后给足学生时间仿读,从而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

让孩子在朗朗读书声中感受文言文的盛大华美

让孩子在朗朗读书声中感受文言文的盛大华美

让孩子在朗朗书声中感受文言文的盛大华美文言文是起于我国先秦时代的一种语言文学。

文言文中的第一个文,意思是“美好”,而“言”指的是写、记录、记载之意,而后面的“文”指的是文章或者作品之意。

文言文的特点是精简、扼要,择形象、要点之处而写,在言简意赅中表达出庞大丰富的意思让人不自觉产生联想,并且在联系中获取丰富的知识。

文言文前面用一个之所以是文,想必就是古人求精美求好之意切,从中也能够看出古人对于知识的尊重。

在小学实行文言文教学的时候,要注意以文言文的知识及所传达的思想方面为本位去指导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渊博及民族文化的根源壮大之感。

文言文,尤其是先秦时代的文言文,不但仅是历史的制高点的原发地也是文化的始历之神采大气。

中国有名的学者于丹对于古文的精通就在于其父亲在其很小的时候就要求她学好先秦文学。

由此可窥见文言文在文学领域中的领要地位。

为了让文学的表达在朗读中于孩子心中形成美好的书面形象以及让知识通过孩子的读书而得以扎根内化,老师在指导小学生的朗读的时候要注重知识的接受及文化的享受。

一. 指导孩子在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实行朗读。

文言文的精简在于古代的文字记载载体的繁重化。

在没有纸张之前,人们用竹简、绢丝来记事写序,因为竹简的重以及绢丝的贵,很多记事就必须要精简。

这是文言文形成其短小扼要的一个原因。

而因为其精简,在表达的方式上与现代白话文有着不同的句式句法,在词性的使用上也有所区别,所以在指导学生实行阅读之前,必须要让学生对文言文的内容有所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实行阅读,这样,读书时候就不会觉得迷糊而丧失了兴致或者说读起来不知其义而收益甚少甚至是浪费了口舌。

在指导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文言文的句式,尤其是判断式、被动式、倒装式及省略式的句子表达学生要有所掌握,对于文言文以及白话文两者之间的区别有所理解,能够准确翻译文言文句子。

这样学生在朗读的时候心中有数,读起来清楚明白。

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

龙源期刊网 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思考作者:李淑琴来源:《教育·综合视线》2019年第11期小学语文课文是以白话文为主,很少有文言文。

在教学中,有些教师会把文言文教学变成背诵教学,导致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小学高段是文言文学习的启蒙时期,教师应该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信心。

如何提高小学文言文教学效率,构建高效的小学文言文课堂,成了一个令人深思的课题。

合理选择课外读本语文学科中的文言文是语言性的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让学生的文言文素养得到提升,因为只有这样,小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但是就小学生来讲,教师应该如何提高他们的文言文素养呢?面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该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文言文课外读本,这样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为此,语文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和性格等多方面的特点,为他们选择适合的文言文作品。

例如,教师可以倡导学生阅读《司马光砸缸》这一文言文作品。

与此同时,语文教师也应该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结合小学文言文教学的特点,对学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的意思,并促使学生在有效的阅读中提高自身对文言文的实践应用能力。

就小学阶段所需要学习的文言文作品来看,其内容大都非常简单,但在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所需要面对的确实是比较复杂的文言文。

所以,如果学生在小学时期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素养,那么他们就可以更好地进行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

由此可见,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文言文素养,不仅能够提高目前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利于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

增强求知欲,集中注意力想要做好一件事情,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开头。

对于大多数有充足教学经验的教师而言,课堂教学开端是非常重要的。

之所以重要,是因为良好的教学开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怀揣着强烈的好奇心,进入之后的课堂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诵文言之美,悟语言之妙
--------谈小学文言文教学《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指出: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文言文虽是浩瀚的文学海洋的点滴,却是小学生认识、吸收民族文化的有效载体。

文言文阅读,一般是具有相当的语体文阅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的。

古今汉语的继承关系,使学生原有的语体文阅读认知结构中具有许多处于较高概括水平的起固定作用的观念可以为文言文教学所利用,这是进行文言文阅读教学的基础和起点。

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文言文时,应诵文言之美,悟语言之妙,引导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从而让学生真正体验到文言文独特的语言魅力。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使学生在体会文言文的特质、感受文言文的魅力的同时,获得语言的发展,凸现了文言文教学的本色。

文言文在小学五年级下册才开始编入教材。

第一篇是《杨氏之子》,六年级上册安排了《伯牙绝弦》。

六年级下册第一课就是《文言文两则》,一篇是《学奕》,一篇是《两小儿辩日》。

虽然这四篇文言文都比较短小,但是对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来讲,还是有一些难度。

小学生学习文言文,对于打开学生的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层面,为初中的文言文学习作好铺垫,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解题中激发学习的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前提,是推动学生求知的内驱力。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我认为,小学教学文言文应让学生通过第一次接触文言文,就对文言文感到新奇、有趣。

在思想上,要让孩子打破畏难的情绪。

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

我从解题导入,让学生齐读课题,然后说说《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孩子从字面上知道杨氏之子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然后我接着说:“我姓于,那应该怎么称呼我呢?”一个孩子说:“应该称呼您为于氏之女。

我接着又问:“你又是谁呢?谁愿意让我们认识?”学生学着古人的样子,拱手说:“我是王氏之子。

”有的说:“我是张氏之女。

”一个同学站起来说:“我也是张氏之女。

”就这样,学生自然进入了学习情境。

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是想传递给学生这样一个信息——“学习文言文,一点也不难”、“学习文言文,真的很好玩”。

二、在通读中认识文言文难字
按文言的节奏读顺课文是小学生学习文言文最大的难点。

因此,教学中,应该把读通文言文这一目标作为文言文教学的底线。

首先学生自由读课文,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把课文能够通过自己的知识积累把课文基本读通顺。

然后指名读。

大家在这个同学读的过程中,认真倾听。

读完后,大家针对这个学生的优点以及需要纠正的字的读音进行点评。

教师需要指导个别难字的读音,使学生读通课文,初步感受古文的韵味。

通过学生自学生字,找出比较难写的生字分析讨论记忆,记住字形,学会写生字。

《杨氏之子》中,甚聪惠的“惠”字同智慧的“慧”字,学生开始很不理解,教师要在学生读通全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白“惠”字就是通假字,指导学生在书上做笔记。

三、在朗读中进入文言文情境
文言文的内容塑造了一个个个性鲜明的典型人物。

这些作品背后都站着一个“人”,而学生眼里就只有纸上的几行字。

巴尔扎克曾说过:“真正懂诗的人会把诗人诗句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

”我想文言文也一样,你不走进诗人创设的意境,就无法体会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小学阶段安排了四篇文言文。

《杨氏之子》中杨修的聪慧,不失礼节的人物形象让孩子记忆犹新。

《伯牙绝弦》中伯牙和钟子期的情感如高山流水一样。

《学奕》中两个学奕者的形象让学生印象深刻。

《两小儿辩日》中,那两个小孩的语言让我们能够想象到当时他们说话时的神态、动作。

学习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借助书中插图,使学生想象故事内容,进入情境,了解课文内容。

所以我们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试着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想象,运用想象去填补文言文中留下的空白,走进故事的意境。

四、在诵读中理解文言文内容
诵读的过程就是由口入心的过程,逐步深入理解作品的过程。

读准了,读多了,往往就会把握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所谓语言规律就其本质来说,都是在反复应用中逐步形成的,没有足够的感性材料的基础,就很难理解,即使一时理解,也难以持久地在应用中发挥作用。

文言文作为一种脱离口语的书面语体,这个特点尤为明显。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体现了诵读的重要性,这对文言文教学尤为重要。

首先,让学生在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础上,了解句子的意思,反复地朗读,理解,再朗读,再理解。

其次教师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朗读,让学生根据理解去诵读,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朗读。

古今异议比较大的字需要教师进行讲解,如《杨氏之子》
中“未闻孔雀是父子家禽”中的“家禽”在现在是一个词,可是在古代却是两个词。

家是一个词,禽是一个词。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

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靠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五、在品读中感悟文言文精妙
在学习《杨氏之子》这篇课文时,我对学生进行了前测,杨氏之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做一个简单的评价,你是通过课文中的那句话看出来的?为什么?从测试结果看,学生能够对人物做出合理的评价。

但这种理解只是文字表面上的理解,学生不能对评价进行合理的解释,说明孩子还没有真正理解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对话,更不理解杨氏子回应孔君平的话“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探寻隐藏文字背后的意思。

我设计了品读悟妙这个环节。

1.品读对话。

(1)出示两句对话。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小组读中品,品中读,说说从对话读出了什么?(3)反馈交流。

我的意图是通过小组品读对话,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话的意思,为理解精妙做好铺垫。

2. 悟读写法。

为什么杨氏子不直接反驳“孔雀是夫子家禽。

”而要加上“未闻”二字?换成反问句成吗?比较读下面两句话: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说说你的理解。

通过比较句式的意思,运用对比的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杨氏子答语的意思。

3.体会妙不可言。

思考:为什么杨氏之子这样回答?妙在哪里?学生孔君平在姓上做文
章,孩子也在姓上做文章,由孔君平的“孔”姓想到了孔雀,用“从来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家禽”来应答,妙趣横生。

九岁孩童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内容和技巧,显示出他的聪明机智和应对能力。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更妙,“孔雀是夫子家禽”显得生硬,就像顶嘴一样,而“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婉转对答,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表达了“既然孔雀不是您家的鸟,杨梅岂是我家的果”这个意思,反映出孩子思维敏捷,语言幽默。

六、在选读中体验文言文魅力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

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学习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能读懂文言文。

每教学完一则文言文,我就补充几篇古文,或是与课文同一作者的作品,让学生在课下自己去阅读。

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觉得古文一句话就能包含很多内容或说明很多很深的道理,真是了不得。

学了《杨氏之子》这篇课文,学生知道了《世说新语》这本书。

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学生自由选择书中的故事,继续体验文言文的魅力。

总之,在小学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通过这样反复朗读,读通读顺,读清读透,让学生在诵读中品读对话,悟读写法,感受语言的精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文章能够流传千古的独特魅力,让其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参考文献:
饶杰腾《学科教育学大系----语文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0年1月
王琳胡铁军《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阅读心理问题》1990年第六

陈延军《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2009年5月
温儒敏《温儒敏论语文教育》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0年1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