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中考妙题评析——词语篇

合集下载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_4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_4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天河区05届初三语文中心组2000—2004年中考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考点归纳一、语音2001年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浅尝辄止谪守巴陵B.不辍劳作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堂而皇之D.杞人忧天挤眉弄眼2003年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禁锢(ɡù)干涸(ɡù)B.匮(kuì)乏反馈(kuì)C. 怅zhàng)然膨胀(zhàng)D. 估(ɡū)计枯(ɡū)萎2004年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财产的半数将被没(mò)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chǔ)置,他人不得过问。

B.卖豆腐赚了几个钱,称(chēnɡ)回两斤面,怕叫东家看见,揣(chuǎi)在怀里四五天了。

C.白杨树没有婆娑(su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D.乌珠迸(bènɡ)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zhàn)将出来。

二、错别字2001 年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朦胧欲睡巧夺天功B.随机应变慢不经心C.暗然失色荼毒生灵D.出类拔萃性命攸关2003年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省领导希望医务人员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再接再励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B.令人瞩目的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许多扑溯迷离、真假难辨的信息出现在各种媒体上C.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是大非面前,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丝毫懈D.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积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2004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恶势力猖獗之际,有的人苟且偷生、不辨是非,有的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B.生意场上,判断要准确,决定要坚决,绝对不能忧柔寡断,否则将会坐失良机。

2004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04河南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200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试卷语文1.本试卷六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第Ⅰ部分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2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惟妙惟肖.()(2)参天耸.()立(3)yǎn()旗息鼓(4)jī()形发展2.修改下的病句。

(2分)(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2分)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解读常州市04年语文中考语文

试卷解读常州市04年语文中考语文

解读常州市04年中考语文试卷常州市朝阳中学陈怡2004年常州中考语文试卷是一份好试卷。

它体现了以下特点:1、着重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体现了义务教育对语文的要求,即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对母语的基本能力:识字和写字、学度和写作。

着眼点在能力,也就是每一个公民的最基本素质。

2、它体现了时代的要求,社会发展和建设的要求。

一个合格的初中毕业生,语文达标的表现,应在于能够比较熟练得掌握语文这个工具。

认识世界,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感情,在于“通”而不在于“专”,在于“用”而不在于“识”。

因此,初中阶段对语文知识的要求,不宜过高过多,试题更不宜知识立意。

3、试题的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倾向和培养中学生正确道德观的要求。

4、题型简洁清晰,条块分明,流畅大气,内容切实,完美地凸现了考纲说明。

和03年的中考试卷以及03—04学年的质量调研试卷保持了相对的继承性,但又有所发展。

这对中学的语文教学有着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5、重视了思辨。

阅读和作文、比较探究题,都含有强烈的思辨成分。

作文的思辨程度,可以收敛一些,因为作文分值太高,考生审题一旦失误,损失惨重。

6、强调了词语和成语,重视了语文最基本的因素,当然,重视程度还可突出些,题型再变化些。

7、题型引入比较阅读(阅读一和文言文),这更有利于开发考生的智力和能力。

8、主观题已占绝对优势,这符合语文自身的规律,不设统一答案和没有标准答案的分值已达29分,这有利于考生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自己的主观感受,有利于个性的发展。

当然,不设统一答案和没有标准答案不是自由放任自流,而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一定的范围和要求中内,最大程度地发挥考生的想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感情的外溢。

另外,有的主观题规定“只要作答,一般不判0分”,这更说明了对考生的爱护和尊重。

以下,具体地谈一下对试卷的认识。

一、积累运用(一)积累1、借助汉语拼音记读汉字,而且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这是生活中实际的需要。

第一题很好,而且相对稳定。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

200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试题分析一、基础知识(30分)1. 下列加线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干涸(hé)粗犷(kuàng)惬意(qiè)鞭笞(chī)B. 毗邻(bǐ)猝然(cù)栖息(qī)酗酒(xù)C. 吮吸(shǔn)造诣(yì)湍急(tuān)刹那(shà)D. 唱和(hè)发酵(jiào)畸形(jī)抨击(pēng)2. 下列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 过节了,一些大商场里,商品琳琅满目、五颜六色,令人眼花潦乱;购物的人群熙熙攘攘,穿流不息,热闹非凡。

B. 《真心英雄》这首歌实在好听,不仅是因为它的旋律优美,更因为它的歌词很有哲理,能给人们许多有益的启笛。

C. 布什发誓非把伊拉克总统萨达姆赶下台不可,经过几个月的经心策划和布署,伊拉克战争终于爆发了,一场人道主义悲剧又在中东地区拉开了序幕。

D. 在这个庞然大物面前,小蚂蚁显得一愁莫展,但它很快请来了帮手。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划线处的最恰当的词语是(3分)①EP-3型飞机不但可以克服特高频通信系统的抗__________性,而且能够使用测向设备对有关的通信所在地实施定位。

②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一样,强烈_________那些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

③“人体炸弹”在以色列不时炸响,使中东和平进程命悬一线,以色列要求巴勒斯坦自治政府_________激进组织的暴力行为。

④“西博会”的举行为杭州经济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_________提供了契机。

A. 干扰斥责制止腾飞B. 干扰谴责制止腾飞C. 骚扰谴责阻止腾越D. 骚扰斥责阻止腾越4. 下列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大雨过后,山水络绎不绝地流下来,灌溉着田野,滋润着庄稼。

B. 爬上西天目山才知道它有多高,只见周围的群山鳞次栉比,都在它的脚下了。

C. 西湖南线的风景秀丽别致,让人留连;西线的风景更是栩栩如生,令人陶醉。

200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2004年江苏省徐州市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作文试题古今中外,名人荟萃、群星璀璨,他们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领域,以其杰出的成就、坚强的意志和高尚的人格,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一定有你所崇拜的名人激励过你,震撼过你,改变过你,引你思索,促你成长,催你成熟。

请你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要求:(1)题目自拟。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字数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暴露考生身份的真实人名、校名。

试题解说“名人的魅力”这一话题作文的题目包括四项提示及要求,需要一一审清:提示语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名人成为偶像的原因,二是名人对自己的影响。

“请你以‘名人的魅力’为话题,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写一篇文章。

”这是标志性语句,要求考生写与“名人的魅力”相关的内容。

而“结合自己的认识和体验”暗示了要调动联想和想象的手段去选材,联系实际是隐含要求,也是写作的重点。

“可以叙述经历,可以抒发情怀,可以发表议论。

”给考生提示了写作文体。

可写成记叙文,记叙自己与名人或名篇名句相识相知成为偶像的经过,也可写自己如何从名人那里获得经验和动力。

可写成散文,以名句或生活经历或作品的人物为线索,把名人生活和自己的学习生活交叉来写,突出相似处,从而抒发赞美和感激之情,表达学习和效仿的决心。

还可以发表议论,对名人明星“侃”上一通,突出成名的经验或教训,也可以探讨其魅力之所在.更可以反面举例论证急于成名成家者反而遭到人们的反感乃至历史的抛弃。

如从历选材,揭示名人取得成就的原因,文章就更有说服力了:若能结合教育部推荐的中学生必读的十部文学名著及作家的经历来突出“永远的名著令我们飞升,真正的名人让我们学习”这一主题,文章就更有现实意义和时代色彩了。

佳作一走一走,看一看江苏徐州一考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孔子成长的过程是一个吸纳他人、展示自我的过程。

它是漫长而短暂的,人生没有休止符,我们要时刻往前走,奔往人生的新一座驿站。

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_初中生

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_初中生

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作文题目: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文题(二)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中却可以产生力量。

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600字左右。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

例文1:我找回了自尊(文题一)河南一考生我忘不了英语老师为我举行的“老土”的加冕仪式。

那天,英语老师身着西方风格的时尚服装,脚踏一双名牌皮鞋,笑容可掬地来给我们上课。

她的皮鞋“咔咔”有声地在教师里来回地响着。

突然,“咔咔”声间断了一下,她惊愕地停在我跟前。

“这是谁的臭鞋,脱在过道上?”原来是我的鞋,我有脚气,有爱脱鞋的习惯,我又坐在过道边上,不知何时鞋子跑到过道的中央。

“老师,对不起,是我的。

”我说。

“是你的——大家都看看,看你的穿着打扮,整个一个老土,一点也不讲究仪表!”同学们的眼光“唰唰”地匕首般投向我,我不得不抛掉自尊,接受了“老土”的“桂冠”。

我也只好听从父亲的教导了:“自尊丢了就丢了吧。

只是别怠慢了老师,别得罪了同学,要学会点头哈腰、低眉垂目……”于是,当有人说:“老土,今天替我值日!”我就说:“好好好!”;当有人说:“老土,把我的英语练习做了!”我就说:“好好好!”;当老师说:“老土,坐后面去,在这里影响班容!”我就说:“好好好!”……(此处删节2段)我昂起了头,想大笑,象电影里的侠客喝完一坛子酒之后的大笑。

可是我张了一下嘴,却一时间想不起大笑的技术要领。

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兴冲冲地跑进班里。

2004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

2004年常州市中考语文试题评分标准

常州市二○○四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共24分)(一)(共10分)1、拓滞腾搏(2分。

答对两个得1分。

)2、(1)恨别鸟惊心(2)闲来垂钓碧溪上(3)化作春泥更护花(4)大漠孤烟直(5)猿则百叫无绝(6)浊酒一杯家万里(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默而识之,学而不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分。

一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如多选按前五句评分。

)3、不设标准答案,内容正确,符合要求即可给分。

(3分。

作品名称正确1分,内容叙述符合原作1分,成语、名言、警句或格言运用恰当正确1分。

)(二)(共10分)4、没有统一答案。

参考:当一个人志得意满的时候,他忘记了谦卑为怀是一种习惯。

(2分。

内容要求:前句为面临的反面的不良的处境或表现,后句应从正面提出应对策略;句式要求:应与例句一致。

内容、句式各1分。

)5、修改参考:①“然而每件事都要细心瑾慎,小心翼翼。

”句中,“然而”改为“所以(因此)”;“瑾”应改为“谨”;“细心瑾慎”与“小心翼翼”重复,删去其一。

②“有时也许就是因为一个不留神的错误,造成了无法挽回的一个遗憾”,欠通顺,改通即可;“有时”后可加“,”;“一个”调到“无法”前。

③“朋友:珍重地走好每一步,不要对小事就吊以轻心”句中,“:”改为“,”;“珍重”改为“慎重”;“吊”改为“掉”。

④“希望你稳健地走完自己的旅程”欠通顺,改通即可。

(4分。

改对一处得1分,给满4分为止。

若有其他改法,只要正确合理亦可得分。

)6、没有统一答案。

(4分。

能体现“匹夫有责”的主题,得2分;讲清运河与海洋的关系,得1分;语气委婉(有礼貌称呼即可)表达无语病,得1分。

)(三)(4分)7、不设统一答案。

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不管发生什么情况),哪怕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讲诚实,守信用。

中考初中语文毕业班复习考点及思路点评之“词语试题”

中考初中语文毕业班复习考点及思路点评之“词语试题”

初中语文试卷灿若寒星整理制作初中语文毕业班复习考点及思路点评之“词语试题”1.知识积累(1)正确理解词义词有单义和多义之分。

单义词大多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科学术语、外来词和新造词。

汉语中大量的词是多义词。

凡是表示多种相互联系的不同意义的词叫多义词。

一个多义词不论它的义项有多少个,其中必有一个是本义,其它的意义是从这个本义发展变化而来。

意义发展变化的途径有两种:引申和比喻。

引申义是由词的本义演变发展而产生的意义,因此引申义与本义在意义上或多或少有一种“子与母”“流与源”的关系。

如“浅”的本义是表示从表面到底部距离短的意思(水很浅)。

引申为程度不深(他的功底浅);引申为表示时间不久(他们相处的日子很浅);引申为颜色淡(浅蓝色)。

学习过程中要记住本义,学会引申。

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

如用“手足”比喻“兄弟”,用“虎口”比喻危险境地。

词的比喻义和修辞上的比喻不同。

词的比喻义虽然最初是通过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但它已经成为词的一个新的固定意义,为群众所接受;而比喻修辞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打比方;本体和喻体间无固定搭配关系,一个本体可以有多个喻体。

了解了汉语的词义特点,同学们在考试中要结合语境对词语的含义进行具体分析。

(2)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词:带有赞许、肯定、喜爱、尊敬等感情色彩的词。

壮丽谦逊刚强。

贬义词:带有贬斥、否定、厌恶、鄙视等感情色彩的词。

奸诈卑劣渺小。

中性词:不带褒贬感情色彩的词。

结果状况配合方法。

(3)辨析近义词①从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轻重不同:如“激动”比“感动”更急剧,更强烈。

★词义着重点不同:如“诡辩”着重在“诡”,即欺诈、怪异,“诡辩”就是用欺诈的手段、奇怪的言辞来为自己的谬论辩护。

“狡辩”着重在“狡”,即不老实、耍花招,“狡猾”就是歪曲事实,狡猾的为自己的错误言行辩解。

★词的范围大小不同:如“战争”、“战役”和“战斗”范围由大到小。

②从色彩方面来辨析★感情色彩不同:如“爱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

绍兴市2004年中考作文题解及例文评析

绍兴市2004年中考作文题解及例文评析

⼀道启迪考⽣⼼智的妙题[试题解析]这是⼀道颇有创意、能让考⽣发挥出⾃⼰真实写作⽔平的妙题。

试题是⼀个半命题式作⽂题,选材的空间虽看似⼗分⾃由,且⽂体不限,⽽实际上⽂题中的“?”和提⽰语对这篇作⽂在选材、⽴意诸⽅⾯是做了许多限制的。

考⽣若要写好此题,务必把握好如下⼏个环节:⼀、审清题⽬,明确意旨。

从提⽰语及⽂题来看,这⾥的“?”不是⼀个简单的标点符号,也不能牵强地把它理解为“为什么”,⽽应把它看成是陈述的对象。

考⽣应在把握这个“?”的基础上,再联系⽣活实际,从⽽表达出⼈们对⾃然的探索、对⽣活现象的追问、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之意。

⼆、巧拟⽂题,内容出新。

半命题作⽂在补写完整题⽬时就决定了⽂章题材的选取,因此在拟题时,考⽣不仅要着眼于拟⼀个富有⽂采的⽂题,使批阅者⼀见钟情,⽽且更应考虑到内容能否“写好”,能否“写新”。

例如:有考⽣以《?乃!之母》为题,表达出“质疑”、“创新”乃成功之母之意;有以《?,历史的导师》为题,体现出“?”在推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有以《?,我成长的伙伴》为题,表达出⾃⼰成长过程中的⼼灵历程;有以《?,世界因你更精彩》为题,抒写出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在质疑、创新中突飞猛进⽽造福⼈类的感悟……这些⽂题都因拟得视⾓很新,考⽣在写作内容的处理上也就很容易出新。

三、⽂体不限,形式多样。

由于“⽂体不限”,考⽣可选择⾃⼰最擅长的⽂体进⾏写作。

有时为了避免考场作⽂在⽂体上出现严重“撞车”现象,考⽣不妨运⽤寓⾔、童话、⽇记、⼩⼩说、戏剧、科幻、诗歌等⽂体来表情达意。

这些⽂体若运⽤得当,能使考⽣的作⽂显得别出⼼裁,收到匠⼼独运之效。

总之,2004年绍兴市中考作⽂题由于限制性强,富有创新意识,同时⼜⼀改以往话题作⽂疏于审题的弊端,有利于考⽣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的想象⼒和创造⼒,写出具有⾃⼰独特个性、能反映⾃⼰真实写作⽔平的⽂章来。

的确,今年的中考作⽂有相当⼀部分考⽣写出了⼀批在⽴意、选材、语⾔、情感等⽅⾯标新⽴异的佳作。

2004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2004年广东省中考作文题解与例析

[作文题目]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

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否则扣分。

[题目简析]这是一道开发式话题作文。

也是广东近几年来第一次考话题作文。

其实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对话题本身进行引用、分析,只需要从话题出发进行作文。

这段提示语从选材和立意方面提出要求:提示语中用分号暗示实虚不同的三种声音,作文的切入点(突破口)可以是听得见的生活声音,也可以是感受到的内心呼唤,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但把虚实两种声音相结合,紧扣住话题。

考生一定要选自己最擅长、最熟悉的内容,才能得心应手。

提示语中还用了三个“也许”,其实是对文章主题的提示。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一个立意新颖健康的主题,细心的考生可以发现,无论是有形的声音还是无形的声音,它给考生提供的只是一个写作空间或一种写作媒介,而三个“也许”可以提示你去挖掘声音中独特的内涵。

[考场佳作一]不屈的声音汕头考生从远古的商朝,青铜器在壮汉们手中碰撞,就发出最原始的一种不是天籁、胜似天籁的声音。

人类就是从这种振奋人心的劳动之音中开始了他们生生不息的历史。

每每听到这种声音,我都不禁感慨:劳动光荣!我难忘这种震撼人心的声音。

路过施工路段时,我总会听到耳边熟悉的凿石声。

哐哐铛铛!哐哐铛铛]这个声音曾陪伴人类度过无数春秋,陪伴人类铸造了无数辉煌。

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乃至屹立于神州大地的三峡大坝,无一不是在这个声音伴奏下打出的劳动结晶。

有人掩捂着耳朵匆匆地走过施工路段,我却静静地立在那儿,用心去聆听这种天籁。

咚咚咚咚,铛啷铛啷,铿锵有力,像一支豪迈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渡过山河,俨然是正义和卫国使者的化身。

2004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4)

2004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4)

2004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2004年广东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安徽鲍亚民2004年广东中考的作文题:四、作文(50分)21、声音无处不在:大自然中的风声雨声、蝉鸣鸟语;生活中的歌声书声,笑声哭声,亲人朋友的安慰、鼓励、批评;来自心灵深处的呼唤……其中,一定有某种声音让你难忘。

它也许会让你想起一段往事,也许会让你产生丰富的想象,也许会让你领悟到可贵的哲理……请你以“声音”为话题,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500宇以上的文章。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否则扣分。

例文一:琴声感动我心广东某考生西沉的红日,把缕缕落寞的桔红涂满天际。

夕阳下,苍桑古老的小道上充满着迷离的格调,显得格外的幽静。

天地万物似乎都酣醉在这片凝固着却极短暂的美丽之中,止住了一切声响。

nt-size: 12.0pt">] 该考生的这篇文章最大的特色就是感情真挚,描写细腻真实,体现了“以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

本文的故事虽然虚构,但不做作不掩饰不矫情,文章写得情真意切,情景交融。

景物的渲染与美妙的琴声浑然交融,真情的对话与心灵的触动感人心怀,婉约的语言与凄美的意境让人难忘。

我们欣赏的是:该考生是在用自己真挚的心写文章,用自己真实的情写文章。

优美的文章各有千秋,各有风采:或文采飞扬,或谈笑风生,或多愁善感……但无论何种类型的文章能引起读者思想感情共鸣的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文章必须感情真挚自然,动人灵魂。

而该考生的这篇考场之作正好把这一点恰倒好处的落在实处,这是一篇虚实并举的考场佳作。

例文二:大自然的声音广东某考生去年暑假时,我回到故乡,至今想起,仍然回味无穷,因为那里山明水秀,到处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声音。

晨曦初露,村内到处飘飘缈缈,笼罩着一层轻轻的薄雾,犹如羞达达的少女蒙上一层薄薄的面纱,给人一种轻柔朦胧的美感。

不久,拂面的清风吹走了薄雾,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大大的荷花池。

池中荷花千娇百媚,有的亭亭玉立,有的鹤立鸡群,有的则边冒出水面的勇气也没有。

2004年陕西中考作文试题解说及满分文例析

2004年陕西中考作文试题解说及满分文例析

【考题再现】读了现代⽂《⼀诺千⾦》后,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思索呢?请联系家庭、学校或社会⽣活的实际,选择你最擅长的⽂体,以“”为话题作⽂。

要求:①⾃拟题⽬。

②运⽤恰当的表达⽅式。

③⽂章不少于600字。

若写成诗歌,应不少于20⾏。

④⽂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解说】2004年陕西省中考作⽂题为话题作⽂“”,它与2001年全国⾼考作⽂题——话题作⽂“诚信”⼀脉相承,这是近年来国家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全民进⾏“明礼诚信”教育,以及陕西省今年⾸次在中⾼考前要求每位考⽣签署“诚信考试书”等在中考作⽂试题上的具体表现,它的出现有着⼀定的必然性。

⼀、试题特点1.⾼举中考作⽂的话题作⽂主流样式的⼤旗不动摇,⾼度的开放性(如⽂体⾃选、题⽬⾃拟等)与必要的限制性和谐统⼀,限度地照顾到了各类不同兴趣爱好考⽣的利益,给他们出⾊发挥作⽂⽔平提供了极佳空间。

2.“”的话题⽣发了试题“⼆(⼆)”所涉阅读⽂段《⼀诺千⾦》(作者:秦⽂君),并与《⼀诺千⾦》紧密联系不可分割。

这种作⽂命题形式2002年曾在⼭东淄博、上海(⼩作⽂)等省市的中考中出现,真正体现了“读写不分家”的语⽂教学理念,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3.在2002年和2003年的基础上,今年的陕西省中考作⽂试题继续强化“诗歌这⼀⽂学体裁能成为考场作⽂样式”的创新意识,并再次写⾼考对诗歌作⽂不少于20⾏的要求保持⼀致,使中考在这⼀点上与⾼考成功“接轨”,体现了中考语⽂教学过程“⼀贯制”的特点。

⼆、写作指导1.读懂⽂、题。

“⽂”指试题“⼆(⼆)”所涉阅读⽂段《⼀诺千⾦》,“题”即指该“作⽂试题”。

怎样才算读懂了“⽂、题”呢?对于阅读⽂段《⼀诺千⾦》⽽⾔,最起码应该达到整体感知⽂章内容、主旨及写法等基本阅读要求;对于该“作⽂试题”⽽⾔,“读懂”的标志是在明确“话题”的前提下,能从“作⽂试题”中“破解”“阐述”话题的具体思路、⽅法,清楚有关的注意事项、要求等。

当然,“⽂”和“题”是⼀个整体,万不可将他们“肢解”开来分别“对付”。

200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

200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

2004年河南省中招考试语文试卷第Ⅰ部分一、语文知识积累及运用。

(20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4分)(1)惟妙惟肖()(2)参天耸()立(3)yǎn()旗息鼓(4)jī()形发展2.修改下的病句。

(2分)(1)她的画简洁明快,跳动着青春的气息,一直都是同学们所喜闻乐见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齐晖的这篇作文,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在全市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文字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2分)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对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的制度自2001年试行至今,我国累计约有1700万人次的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01年,中央财政安排1亿元,为部分农村家庭经济困难的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这一款项到2002年增加到2亿元,2003年进一步增加到4亿元。

但所资助面只占中西部地区贫困生的30%左右。

为此,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将继续设立并逐渐加大资助力度,努力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贫困生获得免费提供的教科书。

或:免费教科书惠及贫困生。

4.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4分)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三国演义》,我们可以领略到诸葛亮舌战群儒的风采;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能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和生命的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04年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及复习指导

2004年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及复习指导

2004年语文中考试卷题型分析及复习指导一、中考题的结构形式:(一)基础知识及运用18分左右(二)言分析及运用17分左右(包括诗句默写、仿句等)(三)阅读分析55分左右(四)作文60分二、具体内容(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一般为4-6题。

这些题形式相对固定,7---10题灵活性较大。

1)第1题:字音3分,为选择题。

2)第2题:错别字修改3分。

3)第3题:选词填空3分,一般为实词填空或虚词填空,虚词注重关联词。

4)第4题:成语运用3分,内容与时代联系更紧。

5)第5题:病句修改3分,语病的常见错误:㈠病在语法上,如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颠倒、错用关联词等。

㈡病在修辞上的,如用词不当、词性有误、感情色彩欠妥。

㈢病在逻辑事理上的,如属种概念混用,判断推理不当,有歧义。

6)第6题:课文内容说法3分,文学常识、主题思想、写作特色、写作背景、体裁特点等。

(二)、语言分析及运用7)第7题:默写7---8分,内容为《中考复习指导与训练》(以下称《中考复习指导》要求。

8)第8题---第10题:灵活性较强,可能涉及到的题目有:仿例造句、图表分析、总结归纳、内容提要、一句话新闻、广告语标语创作、语言得体(对话)、跨学科综合等。

框架如此,可能还有变化。

做此类题注意使用草稿。

(参见《2004年学习报中考备战策略》)(三)阅读分析:课内阅读占3篇(诗歌鉴赏、文言文、现代文),课外阅读占2篇。

1)诗歌鉴赏(现代人写的文言诗词包括在内:如《沁园春·雪》)。

① 通常所说的诗歌鉴赏无非是内容和形式两大块。

② 从内容方面来说,主要表现在:主题思想、诗句分析,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③ 从形式方面来说,小到修辞手法的表述,如双关意义,比喻,夸张,拟人,对偶等。

大到评价诗意的传达方式,如以动衬静,对比反衬,烘托气氛,寓情与景,托物寓意,借古讽今,因小见大等。

④ 一般为2题,另外还需注意诗歌的押韵和节奏。

⑤ 其它见《中考复习指导》2)散文或记叙文阅读① 指明文章的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找出前后呼应的句子。

2004年部分地区中考试题及答案(十套)通用

2004年部分地区中考试题及答案(十套)通用

九上(六)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1)—(4)略(5)士刘向《战国策》(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7)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2.(1)用因为(2)到从(3)。

的样子这样(4)空,引申为“光着”只,仅仅(5)缘故所以二.诗歌赏析1.长烟/落日/孤城闭2。

D 3,略三.课内文段阅读(一)1。

C 2。

3。

略4。

D 5。

A 6。

C 7。

8。

略(二)1.2.略3。

D 4。

略5。

指唐雎。

他暗示秦王,他将效法专诸、聂政、要离三人,刺杀秦王。

表现他不畏强暴,勇于献身以及誓死捍卫祖国尊严的爱国主义精神。

6.秦王怫然怒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外强中干,色厉内荏,前倨后恭等7。

D 四.课外文段1.杀全,都害怕灭族2。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彼可取而代之也”3.C (完成、终了)4。

D九(上)期末答案1.(1)yē(2)xiá(3)绰(4)夷2.腊——蜡惯——贯3.略、4.c (“大人国”应为“飞鸟国”)5.(1)恃才放旷(2)第②句将“只要”改成“只有”(3)就是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那种乐观将“不以己悲。

”中的句号去掉二、1.没有比喻或比喻不当扣1分,句式不相同,语意不相关扣1分2.介绍中可运用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3.观点与论据要一致三、(一)(8分)1.(1)哪个,谁(2)偏爱(3)比(4)的2.客人认为我美,是想向我有所求3.①对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二)(8分)1.B 2.①赠送②丢失3.B4.小偷怕我听到他的罪过,这说明有以作恶为羞耻的想法5.对人仗义的态度(道德感化)(三)(14分)1.张三谎称生病→老师要求替答→张三十分尴尬(意对即可)2.老师是对工作十分执着、对学生十分严格的人;新三是个自由散漫、不思学习的人。

3.对张三的神情进行了夸张描写,说明张三而时老师的盘问紧张的程度很深。

4.①推动小说情节发展②揭示大学生学习不认真刻苦,不以表现散漫为耻(或缺乏一定正义感和进取心) ③表现胡屠户见风使舵、讨好新贵的性格④表现众人嘲讽胡屠户5.想像合理即可(四)(12分)1.①引出论题或中心论点②议论中记叙,增强可读性2.我们的教学需要真诚的宽容3.略4.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教师的民主必将会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2004年语文高考试题汇编----词语详解

2004年语文高考试题汇编----词语详解

2004年语文高考试题汇编----词语详解1、【2004全国Ⅰ】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有人说日本汽车比德国汽车更舒适,也有人说德国汽车比日本汽车更稳重,但这只是个人的不同感受,购车人还是要亲自驾驶一下才能作出判断。

②世界上生产维生素C最先进的两步发酵法技术是由我国发明的,由于制药成本大大降低,迫使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也不得不这一技术。

③如果看了时下一些渲染情爱或暴力的小说、电影以后,就盲目地去摹仿文学作品中某些人物的偏激行为,只能说明这些读者没有足够的能力。

A 毕竟沿用鉴赏B.毕竟采用鉴别C 究竟沿用鉴别D。

究竟采用鉴赏【答案】B【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正确使用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D级。

该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

①“毕竟”,副词,表示追根究底所得的结论,究竟,终归之意;“究竟”,副词,一般用在问句中;①为陈述句,所以应选“毕竟”。

②“沿用”有沿袭之意,而“采用”没有,这里是说两个国际药业巨头“辉瑞”和“罗氏”采用我国发明的技术。

③“鉴别”是鉴赏辨别。

“鉴赏”是欣赏,这里不仅要欣赏,还要有鉴别能力,所以选“鉴别”。

2.【2004全国Ⅱ】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岗位培训改变了只在学校接受教育的状况,一个人离开学校并不意味着学习的。

②由于环境污染和一些人为的原因,著名的阿尔巴斯白山羊绒的品质正在逐步地。

③终于回到了魂牵梦萦的故乡,再次走上熟悉的大街小巷,想起许多童年的往事。

A.终止蜕化难免B.中止退化难免C.中止蜕化不免D.终止退化不免【答案】D 【解析】“终止”指结束停止,“中止”指(做事)中途停止,因此①句中应填“终止”。

“退化”指事物由优变劣,由好变坏,“蜕化”指(人或事物)发生质变,因此②句中应填“退化”。

“不免”指免不了。

“难免”指不容易避免,往往跟不好的方面,比如“没有经验,就难免要走弯路。

”“搞新工作,困难是难免的。

”因此③句中应填“不免”。

中考语文词语辨析题中考语文词语含义题与赏析题辨析欣赏

中考语文词语辨析题中考语文词语含义题与赏析题辨析欣赏

中考语文词语辨析题中考语文词语含义题与赏析题辨析欣赏词语含义题和词语赏析题两类题是现代文阅读中常考的两个知识点。

但是两者的区别不容易,学生容易混淆。

不过,总的来说,含义题侧重于考查理解和概括能力,要写出来“是什么”,而赏析题侧重考查鉴赏和艺术敏感力,要写出来“为什么”,一个词语是什么含义,放在语境中有了什么深义和寓意,从而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和主旨,这是词语含义题。

而一个词语使用地非常好,非常生动,请解释为什么好,请从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词语运用等方面来分析其原因,这个就是赏析题。

先来看词语含义题:如果将一篇精彩的文章比作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文中丰富多彩的词语就好比树上生机勃勃的绿叶。

有了词语的“绿叶”,大树才有其蓬勃的生命;同样,只有与树枝、枝干紧紧相连,词语的绿叶才能闪烁生命的光彩。

因此,所谓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也就是准确地把握词语的“叶”与文章的“枝、干”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从而准确地把握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这里可以画图)[方法导航]因此,当我们阅读一段刻画人物形象的文字,一定要注意那些看似普通的词语里所隐含的有关人物形象的深刻内涵,要从人物塑造的高度去把握这些词语的作用。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又”是一个很普通的副词,“找”是一个很普通的动词,但用在这里,却有了深刻的含义。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在与儿子分别之际,父亲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对儿子的浓浓的亲情,而这种亲情的自然流露,又在儿子“我”的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而这里的“又”、“找”正体现了这种感人至深的父子亲情。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8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8

2000—2004年中考语文试题分析天河区05届初三语文中心组2000—2004年中考基础知识及其运用考点归纳一、语音2001年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A.浅尝辄止 谪守巴陵 B.不辍劳作 缀满繁星C.瞠目结舌 堂而皇之D.杞人忧天 挤眉弄眼2003年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禁锢( ɡù ) 干涸( ɡù ) B.匮(kuì)乏 反馈(kuì) C. 怅zhàng )然膨胀(zhàng) D. 估( ɡū )计 枯( ɡū )萎2004年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财产的半数将被没(mò)入公库,犯罪者的生命悉听公爵处(ch ǔ)置,他人不得过问。

B .卖豆腐赚了几个钱,称(ch ēn ɡ)回两斤面,怕叫东家看见,揣(chu ǎi)在怀里四五天了。

C .白杨树没有婆娑(su ō)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qiú)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

D . 乌珠迸(bèn ɡ) 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zhàn ) 将出来。

二、错别字2001 年2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朦胧欲睡巧夺天功B.随机应变慢不经心C.暗然失色荼毒生灵D.出类拔萃性命攸关2003年2.下列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省领导希望医务人员以对人民极端负责的精神,再接再励做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B.令人瞩目的伊拉克战争打响后,许多扑溯迷离、真假难辨的信息出现在各种媒体上C.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危的大是大非面前,必须高度重视,决不能有丝毫懈D.天空中的各种云块,正在不断地堆积着,分裂着,舒展着,飘散着,变换莫测。

2004年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在恶势力猖獗之际,有的人苟且偷生、不辨是非,有的人为虎作伥、助纣为虐。

作文: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作文: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

2004年河南省中考满分作文点评题目: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文题(一)我找回了(自尊、自信、友谊、母爱………)(请补全题目再写作)文题(二)人生变数很多,没有人能承诺我们的一生永远是晴天;没有人能预知草莽中是否潜藏毒蛇猛兽;没有人能勾勒出命运的风刀霜剑……然而,外界虽不能把握,行动中却可以产生力量。

这力量的源泉就来自坚强的信念。

真正的信念永远是不可战胜的。

当遇到挫折、陷入困境时,只要心头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努力拼搏,就一定会度过难关,取得成功。

请以“信念与成功”为话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实际,自拟题目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

(2)600字左右。

(3)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4)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

例文1:我找回了自尊(文题一)河南一考生我忘不了英语老师为我举行的“老土”的加冕仪式。

那天,英语老师身着西方风格的时尚服装,脚踏一双名牌皮鞋,笑容可掬地来给我们上课。

她的皮鞋“咔咔”有声地在教师里来回地响着。

突然,“咔咔”声间断了一下,她惊愕地停在我跟前。

“这是谁的臭鞋,脱在过道上?”原来是我的鞋,我有脚气,有爱脱鞋的习惯,我又坐在过道边上,不知何时鞋子跑到过道的中央。

“老师,对不起,是我的。

”我说。

“是你的——大家都看看,看你的穿着打扮,整个一个老土,一点也不讲究仪表!”同学们的眼光“唰唰”地匕首般投向我,我不得不抛掉自尊,接受了“老土”的“桂冠”。

我也只好听从父亲的教导了:“自尊丢了就丢了吧。

只是别怠慢了老师,别得罪了同学,要学会点头哈腰、低眉垂目……”于是,当有人说:“老土,今天替我值日!”我就说:“好好好!”;当有人说:“老土,把我的英语练习做了!”我就说:“好好好!”;当老师说:“老土,坐后面去,在这里影响班容!”我就说:“好好好!”……(此处删节2段)我昂起了头,想大笑,象电影里的侠客喝完一坛子酒之后的大笑。

可是我张了一下嘴,却一时间想不起大笑的技术要领。

这时,我们的班主任兴冲冲地跑进班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4年中考妙题评析——词语篇
作者:任维东地址:河南南乐一中
妙题一:长沙市2004年初中毕业会考试题
3.结合语境,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答:()
A 今年“五一”文化消费成为假日经济的黑马。

(黑马:指出人意料的获胜者。

)
B “豆腐渣”工程往往是腐败的孪生兄弟。

(豆腐渣:指质量差。

)
C.民办高校争吃“教育蛋糕”。

(蛋糕:喻经济利益。

)
D.小轿车的车价会不会高台跳水? (跳水:指一项水上体育运动项目。

)
答案:D
[妙点评析]此题考查了生活中一些耳熟能详的熟语,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种结合生活实际考察词语运用的形式值得推荐。

相信明年会有更多的命题人考虑这种方式。

妙题二: 2004年泉州市中考语文试题
4、选择下列三个词语组成一段话,要求句意衔接,中心明确,字数不超过80字。

(4分)
品尝惟妙惟肖点缀自出心裁景致
同类试题:2004年福建省莆田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题
6.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三个,写一段60左右的文字,描绘一个画面。

(6分)
绚丽清幽巍峨葳蕤参差不齐姿态万千
答案:答案不惟一。

(能正确运用三个词语,3分,中心明确、句意衔接,2分;描写出画面,l分。

不必拘泥字数,凡不超出80个字均可。


西宁市2004年中考语文题
6、请按照不同的要求,运用以下三个词语,分别扩展为一段话,每段不少于30个字。

溪流大海生命
(1)描绘自然景物:
(2)表达你对人生价值的感悟:
答案:要求:①内容表达及表达方式符合要求即可②每段话中所规定的三个词语必须全用。

[妙点评析]以上三题形式大体相似,均给出几个词语,要求考生运用所给词语写一段话。

这种题对考生的要求是较高的,首先你要对这些词语的意义、用法清楚,否则就可能用错;其次要连缀成段,意义要相连,中心要明确;最后还要注意语言的精炼性、优美性。

所以说,此题最利于考查考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上面三道题,西宁题最佳。

写两段话表达不同的意义,考生的思维必须具有多向性。

妙题三:广东省河源市200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
3.成语接龙。

(2分)
八面来风→风调雨顺→→→

答案:顺藤摸瓜一瓜熟蒂落一落花流水一水落石出。

同类试题:宁德市2004年初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卷
4、根据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写出一个含有这个加点字,且意义一致的成语。

(3分)(任选三题做答)
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跑)→奔走相告
①益习其声(更加)→ ②有卖油翁释担而立(放下)→
③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凭借、倚仗)→ ④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空闲)→
答案:如:①精益求精多多益善②如释重负前嫌尽释③有恃无恐恃强凌弱④目不暇接无暇顾及等(3分,每写对一处得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妙点评析]成语接龙的游戏考生并不陌生,以这种形式命题,既考查了学生对成语的掌握情况,又极具情趣,考生也乐于做答。

成语接龙的过程中考生的知识储备与思维品质也得到了检验。

这种题值得关注。

妙题四: 5贵阳实验区2004年初中升学考试试卷
10.请结合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可填序号)(2分)
备选词语:①拘谨②晦暗③滋润④笨拙⑤酸楚⑥终身受益
⑦心旷神怡⑧郑重其事⑨振翅高飞⑩豁然开朗
“书籍是人类精神的食粮”。

—本好书,可以你的心田;一篇美文可以让你在失意烦恼时感到;即使是一则短小的寓言,也可以让你在迷惘时眼前一亮,心中。

亲爱的朋友,莫观望,莫等待,赶快,飞向书籍的太空尽情遨游吧!
答案:滋润心旷神怡豁然开朗振翅高飞③⑦⑩⑨(每个1分)
[妙点评析]结合语境考查词语运用,形式新颖,有独到之处。

考生需对词语的意义、词性、用法、色彩做出准确判断,并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选择。

妙题五:荆州市2004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2.根据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成语。

①这些石刻狮子,千态万状,()〔形容描绘得十分精妙逼真〕。

②于勒叔叔没再来信,可是父亲的希望却()[随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增长]。

③德拉……只是为了使那位皇后的珠宝和首饰()[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

④花种得好,()〔形容百花艳丽,颜色好看〕,满园芬芳,可以欣赏。

答案:①惟妙惟肖②与日俱增③相形见绌④姹紫嫣红(2分,每个成语0.5分;错一个字就算全错) [妙点评析]此题考查了成语的两项内容,一是成语的运用能力,采用根据语境、词语解释写出成语的方式,这个过程要求考生明了成语的意义与用法。

二是成语的准确书写能力,此题所考四个成语均为常用的又较容易写错的,如“惟妙惟肖”的“惟” ,“与日俱增”的“俱” ,“相形见绌”的“绌”,“姹紫嫣红”的“姹”等都是考生容易写错的。

所以此题要想得满分还是很不容易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