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学生德育教育

合集下载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文/薛鹏程|基础教育|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思想先进,有鲜明的个性,紧随时代潮流,一方面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极易发生扭曲和变化,另一方面又对一些非善恶辨别不清。

加之长辈对孩子溺爱有加,使当代中学生的自主能力、适应能力、吃苦耐劳、抗挫折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多缺点和不足。

因此,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首要课题,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一、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一)学校和老师要切实加强好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要和家长密切配合,共同帮助和承担起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境界,要坚持经常、持之以恒,潜移默化的把对学生的教育贯穿于学校的整个活动中和各学科教学中。

同时要开展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如社会实践教育活动和公益劳动,让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增强辨别是非能力和美善丑能力。

(二)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各种活动可以利用板报、每周一的升国旗,演讲和歌唱等形式,宣传和歌颂我们伟大的祖国,让学生了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使他们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社会主义新中国,也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三)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做到“润物细无声”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在中学生群体树立榜样作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不仅能让同学学习榜样,感受身边的榜样作用,在会不断地鼓励自我,鞭策自我,在相互学习中不断进步,共同提高。

我在我们班级里设立了很多典型,如设立“学习标兵”、“学习进步标兵”、“卫生标兵”和“讲道德标兵”等,每学期一评,同时让这些标兵在班级里介绍自己的做法和经验,并号召其他同学向这些标兵同学学习,从而为其他同学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在活动的同时,我们开展一帮几的活动,通过先进带动后进,使全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模范引路、有榜样带头,全体学生逐步树立了正确的思想观和价值观,精神世界有了更好的寄托。

二、提高学生受挫折承受能力教育现在学生离家出走、心态失常、甚至轻生等不适应社会的行为屡屡发生,许多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孩子在家庭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导致虚荣心极强,有的有逆反心理,从而导致稍受点打击就承受不住,经受不了挫折。

中学教育的德育和教学

中学教育的德育和教学

中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德育和教学都是中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

德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品德、道德和行为习惯,使他们成为具有正确价值观的公民;而教学则是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他们具备扎实的学术素养。

德育和教学在中学阶段的融合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首先,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通过学校的德育教育,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诚实守信、勤勉进取、团结友爱等良好的道德品质。

德育不仅关注学生的思想品质,也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

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德育教育能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积极健康的个性,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和社会责任感。

其次,教学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学生的学术发展和思维能力培养。

中学教育是知识传授的重要阶段,学校需要提供全面、系统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扎实的知识基础。

通过教学,学生能够积累各学科的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能力。

德育和教学的融合是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和挑战。

学校需要通过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将德育融入到教学的方方面面。

例如,教师应以身作则,注重示范、引导和激励,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学校可以通过设置课程、活动和校规校纪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教学过程中,学校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多元评价学生的学术和综合素养。

总之,德育和教学是中学教育的双轮驱动,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德育和教学的融合能够培养学生的品德和道德观念,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中学教育应该重视德育和教学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4)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 (4)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我国义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律意识,培养学生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法律素养。

作为德育课程的一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核心在于发挥其德育功能。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策略,并给出具体事例以支持论述。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的理论认识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德育课程,它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道德判断能力、道德行为为核心,力图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建立健康的人生态度。

同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也是一门法治课程,它以教育学生遵守法律、尊重法律、依法惩治犯罪为目标,促进学生的法律素养和法制观念的形成。

从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以通过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其德育功能,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发挥的原则为了充分发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德育功能,我们必须坚持以下原则:(1)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辅助和支持;(2)注重全面的育人,发展学生的认知、情感、文化和行为方面的素质;(3)注重实践创新,创造条件让学生自主探究,参与协作,努力创新;(4)注重待人接物,构建和谐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道德情操。

二、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德育功能的实践策略1.运用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一种重视案例、注重实践的教学方法,它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思考和创新。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我们可以通过精心选择和构建一些具有启发性和生动的案例,让学生在探究和分析案例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道德审美观和法律素养。

(例一)“小偷入室”案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可以用小偷入室的案例来教育学生法律和道德方面的问题。

假设某个同学在放学后回到家,发现家里的门被人破坏了,所有的贵重物品都被偷走了,而这是他家的第二次遭遇偷窃事件。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引言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家庭教育的变化,中小学德育工作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本文将就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改进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全面发展。

问题一:教育资源短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行和道德观念,但当前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衡导致德育工作存在短缺情况。

有些学校德育教师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有些学校设备不足,无法开展富有实践性的德育活动。

对策: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支持力度,增加德育教师的招聘和培训。

同时,学校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德育教育,提高德育教学的覆盖面和效果。

问题二:应试教育压力过大当前中小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应试教育的倾向使得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逐渐被忽视。

学生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应试科目上,对德育教育产生了冷淡的态度。

对策:学校应该加强德育教育的课程设置,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增加道德与法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同时,家庭和社会应加强对学生的德育引导,鼓励并赞赏学生的道德行为。

问题三:家庭教育责任缺失随着社会变革和快节奏生活的推进,家庭教育对于学生的德育培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对子女的教育责任缺失,忽视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对策:学校与家庭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加强家庭教育的引导与支持,鼓励家长通过亲子互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德育活动等方式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

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营造良好的道德教育氛围,加强社区和社会组织对学生的德育辅导。

问题四:德育评价机制不完善当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评价上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学校往往更注重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道德和品德的培养,导致学生对德育教育缺乏认同感。

同时,德育评价的标准也不够明确,无法有效衡量学生的道德素养。

对策:学校应更加重视德育教育的评价,建立健全德育评价机制,将德育素质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中。

浅谈中学德育途径

浅谈中学德育途径

浅谈中学德育途径中学德育的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深入探讨:一、课堂教育课堂教育是中学德育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各门学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案例、进行讨论、展示优秀人物的事迹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教师也应该注重德育内容的渗透,将德育元素融入到课程中,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二、家庭教育家庭是学生道德教育的第一课堂。

父母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也是最好的榜样。

家长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修养,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家长也可以通过与孩子的沟通交流,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不正确的,以及为什么要做到这些。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还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公民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他人产生影响。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对于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非常重要。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理解不同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互动方式。

在社会实践中,学生还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从中学习到如何与人相处、如何解决问题等社会生活中的技巧。

社会实践也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培养出一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四、学校文化建设学校文化建设是中学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学校可以通过制定校规校纪、开展各种主题活动、组织学生自治组织等方式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学校还可以注重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诗词歌赋比赛、书法绘画展览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

学校还可以建立学生奖励制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德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中学德育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方位的教育,才能够培养出品德高尚、道德行为规范的中学生。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是指对中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教育。

中学生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使其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道德行为能力。

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价值观教育: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其形成积极向上、有责任感和为他人着想的价值观。

2. 道德规范教育:教导中学生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和学校规章制度等,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约束意识。

3. 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中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使其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意识。

4. 品德培养:培养中学生的诚实守信、勤奋努力、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尊重他人等良好品德,使其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可靠接班人。

中学生道德教育的实施方式多样,包括课堂教育、学校活动、家庭教育和社会实践等。

同时,中学生道德教育也需要教师、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形成多方合力,共同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

浅谈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浅谈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采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角色 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德育 课程的教学效果。
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素质
加强德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职业 发展,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素养 和实践能力,培养一支,树立良好 的师德师风,以身作则,为学生树 立榜样,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
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不协调
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存在不协调的情况,家长和学校在教育理念、方法等方面存在差异,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
03 中小学德育对策与建议
优化德育课程设置
增加实践环节
德育课程应注重实践性和体验性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 中感受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创新教学方法
浅谈中小学德育现状分析及对策
contents
目录
• 中小学德育现状 • 中小学德育问题分析 • 中小学德育对策与建议 • 中小学德育实践案例分享 • 中小学德育未来展望
01 中小学德育现状
德育课程设置与实施情况
德育课程设置
当前中小学德育课程设置较为完善,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社会公德、个人品德等方面的内容。但在实际实施过 程中,存在课程设置与实际教育需求脱节的情况。
德育教育方式个性化
采用多样化的德育教育方式,如情境教学、体验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德育 教育的效果。
德育教育社会协同发展
1 2 3
学校与家庭协同
加强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共同制定德 育教育计划和方案,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
学校与社会协同
利用社会资源,如社区、企事业单位等,开展德 育实践活动和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感和公民意识。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浅谈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初中德育工作作为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对于每位初中生的个人发展和未来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在学生的道德素质方面进行培养和教育,也包括了学生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人的道德素质是指一个人具有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初中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在学生身上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使每位学生具有较高的道德良知。

这些都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发展的基本素质,也是每个人必须必备的,因此这个目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初中生群体,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关键阶段。

在这个阶段里,他们面临着很多生理和心理上的变化。

他们既需要得到足够的关注和照顾,又需要树立适当的价值观和认知观念。

德育工作需要成为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特别是为那些在学业上和生活中遇到严重困难的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应对困难,增强自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环境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框架和标杆,学生需要在这个环境中逐渐适应和成长。

初中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和灌输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如何在社会环境下适应和发展,如何理解周围同学和朋友的想法和行为。

这样做,学生不仅可以从校园中成为合格公民,还能够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

四、促进学生的自我认识学生的自我认识是他们未来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

德育工作要在给学生提供知识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引导。

这样做,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更加自信和坚定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五、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能力是学生能够在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受到肯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初中德育工作需要教育学生如何在团队中协作,如何学习做到大局观和合作精神,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融入团队。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农村中学德育教育问题与对策

一、农村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是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

德育教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它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体现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目的。

德育教育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道德支持和道德保障。

二、农村中学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社会层面:1.经济的快速发展,收入上的不均,导致人们的价值观扭曲,给学生带来了诸多的负面影响。

2.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致使一部分人形成了“读书无用论”的观念。

这种错误的舆论导向,使学生的产生不良行为。

家庭层面:1.农村中学的学生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家长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很难理解德育教育,更不要说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了。

2.农村的大多数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只抱着吃饱穿暖的教育,对德育教育充耳不闻。

3.大多数家庭都是父母外出打工,家里由老师带孩子,对孩子宠爱到了一定程度,德育教育无法有效的开展。

学校层面:1.学校德育教育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教师德育教育没有形成氛围。

2.重知识教育的传授,轻德育教育。

部分教师只关注学生考卷上的分数,不关注学生的德育问题,把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忽略了德育教学。

三、有效德育教育的对策爱是最好的德育教育方法,没有爱的德育教育就像没有水的池塘。

因此,在德育教育中要用爱心感化学生,用诚心陪伴学生,用信心鼓舞学生。

(一)德育教育中要把爱洒进学生的心田在学生面前,我们首先是父母,然后才是教师。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作为父母不会因为孩子是问题学生而歧视他们,也不会因为孩子是优等生而特别偏爱他们。

而把爱更多的撒向“问题”学生,他们的“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案例一】阳阳是一个来自贵州的孩子,父母都是农民。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论文都不陌生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

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论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初中德育教育工作论文1一、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的作文教学中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训练的时候,不仅可以使其快速的掌握语文知识,还能提升学生思想深化水平和文字表达水平。

学生的作文可以反映学生看待事物的立场以及思想等特点,如果要写作优秀的作文,教师就需要着重在中心思想和作文立意的新角度上对作文的中心意思和思想有其准确的判断力。

借此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作文相结合的来教授,这样两者在互相渗透中达到互相影响的作用,潜移默化的使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积极和乐观健康的思想,通过让学生在作文写作时把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写到作文当中,既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又增加了学生的乐趣,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教师在作文教学时,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将自身意见和想法总结,将自身真实想法和感情表达出来,教师加以引导,这样既能开发学生潜力,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

另外,教师对作文进行批改的时候,一要高度重视批改的作文,二要对学生作文进行评点时,将健康的思想融入其中,帮助并引导学生养成较好的思想品质,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凭借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依靠其教学手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其中,从而达到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目的。

德育教育、语文教学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德育教育如果想在语文教学中占有主导地位,就需要教师以教学手段为途径,正确树立德育思想,将书本上有关德育内容转变为教学知识,将德育思想融入到学生思想当中。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

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论文:浅谈如何加强中学生德育教育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也是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时期,然而,由于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受各种思想的影响。

对此,学校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始终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位,以素质教育为总体目标,提高学校教育的效能,正确处理德育和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把德育研究与德育教育紧密结合,把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作为工作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学校德育教育应强调如下几点:一、明确目标,确定方向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必须有明确的育人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和行动的动力;没有目标或者目标不明确,工作就失去了方向,成为毫无意义的徒劳行为。

学校德育工作目标要以中学德育大纲为依据,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参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校具体实际制定。

培养“四有”新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目标,我们学校依据这个目标,制定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学期目标和长期规划,定向导航,稳步推进。

二、课堂渗透,适时指导学校是对中学生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各级各类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扎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把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要科学规划和安排不同年龄学生及各学习阶段道德教育的具体内容,坚持贯彻执行《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加强校纪校风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本形式。

课堂的主导者是教师,一方面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知识、基本原理,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结合国家形势、社会实际、时事政治“热点”,引导学生学习讨论,让他们大胆地发表见解,正确地认识客观事物,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德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中学阶段“优秀生”的德育教育浅谈

德育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中学阶段“优秀生”的德育教育浅谈

必 要 条 件 , 是 产 生 道 德 意 识 与 行 为 的 内 在 动 力 。 么 加 也 怎 强 道 德 的 情 感 魅 力 呢 ?一 是 用 优 美 的 环 境 来 熏 陶 。“ 幽 处
兰之 室 , 高德 之 士 ” 环境 是无 声 的 教育 , 美 和谐 的环 养 。 优
境 有 助 于 学 生 自尊 自爱 , 生 会 自觉 地 爱 护 环 境 , 束 自 学 约 己 。 是 用浓 厚 的 文化 氛 围去 陶冶 学生 的情 操 。 校要 组 二 学
这 些 学 生 往 往 头 戴 各 种 “ 衔 ” 手 捧 各 种 荣 誉 证 书 ; 使 官 , 即
犯 了 错 误 , 会 受 到 教 师 的 特 殊 照 顾 , 而 久 之 他 们 就 会 也 久 表 现 出不 同程度 的 自负 。他 们易 骄 傲 自满 , 自以 为 是 , 看 不 起其 他 同学 . 的甚 至 连 自己 的老 师都 不 放 在 眼里 . 有 听
中 学 生 正 处 在 长 知 识 长 身 体 的 阶 段 ,每 个 学 生 接 受 新 事 物 都 比 较 快 , 妒 心 理 也 会 随 之 产 生 。 般 来 说 一 些 嫉 一
“ 秀 生 ” 其 他 同 学 怀 有 更 多 的 嫉 妒 心 理 。 因 为 “ 秀 优 比 优
质 越 多 , 聪 明才 智 才能 发 挥得 越 好 。 业 学 校原 来 只重 其 职 视 技 能知 识 而 忽视 综 合素 质 培 养 的办 学 理念 .已明显 不 适 应 社 会 的需 要 , 以 , 校 应 改 变 落后 、 功 近 利 的育 所 学 急 人 观 . 立 “ 人 为 本 ” 大 教 育 观 和 “ 成人 . 成 才 ” 树 以 的 先 后 的 德 育 观 , 养有 道 德 的优 秀人 才 。 不仅 是 社 会发 展 的要 培 这

浅谈我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浅谈我对德育教育的认识

对青少年开展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为他们以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是新时期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新课题。

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社会风气,这对学生的思想产生极大的影响,给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带来新的挑战。

我们如何应对新的形势迎接挑战,有效的开展中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几点心得体会:一、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一个好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到知识,更要让学生领悟的做人的道理,学会做人。

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深刻影响,因此教师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为学生树立榜样,这就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树立为人师表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保持较强的勤奋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更要当好学生的表率。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不将粗话,要讲文明礼貌,要求学生不乱仍纸屑、果皮,不随地吐痰等等,教师首先应要求自己做到这一点,也就是说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绝对不做。

“言传不如身教”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说一百遍不如做一遍给学生看有效。

在这一过程中,不仅要言传,还要身教,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这一点我就深有体会,我担任班主任的初三(3)班,同学们以前不注意教师的清洁,经常在教室里面乱扔纸屑、果皮,特别爱讲粗话,虽然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收效甚微。

一次班会课,我走进教室看到教室里扔了很多纸屑,就默默的把纸屑捡起来,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纷纷捡起身边的纸屑放到抽屉里头。

当捡完纸屑以后,说了一句话:“看,我们的教室多么整洁,我们也觉得很舒服,没有老师的批评,心情也好,如果我们每一个都自觉保持教室的整洁,每一天都有好的环境,好的心情不是很好吗”从此以后,教室总是保持得很整洁。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学生的德育教育也面临了新的挑战。

如何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面临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中学生的价值观、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内容、德育教育方式等方面,浅谈当代中学生的德育教育。

一、中学生的价值观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一部分,中学生的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和思想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学生的价值观存在一定的复杂性。

一方面,随着信息的高速传递和碎片化学习的流行,一些中学生流于虚荣、功利,追求物质、权力和名誉等表面的成就。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家的发展,也有一部分中学生开始关注社会公益、环境保护和人道主义等价值观。

二、德育教育目标德育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学生。

具体来说,德育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中学生的以下方面能力。

1.道德品质和良好行为习惯。

通过培养中学生的责任感、感恩心和友善心等,使他们具备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培养中学生对新事物的探索和创造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升自己,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

3.心理健康和自我管理能力。

通过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4.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

通过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们能够主动关注社会问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三、德育教育内容德育教育的内容应该贯穿于中学生的整个学习与成长过程中,并与学科教学相结合。

具体来说,德育教育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德伦理教育。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他们明辨是非、善恶,形成正确的行为准则。

2.心理健康教育。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使他们在面临压力和困难时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3.生活教育。

注重培养中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生活方式。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

浅谈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在这个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的普及和便利,使得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信息和观念,同时也带来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如何在互联网时代下进行中学德育教育,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网络素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学生们在网络上的行为和观念也受到了影响。

中学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正确使用网络,提高对网络信息的辨别能力,防止接触不良信息。

教育学生在网络上的行为举止,要求他们遵守网络伦理规范,不参与网络暴力、诽谤,不传播不良信息。

只有通过全面提高学生的网络素养,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互联网。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需要注重信息素养的培养。

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庞大,学生们需要具备辨别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中学德育教育应该加强对信息素养的培养,教育学生如何获取、分析和利用信息,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也要教育学生遵循信息道德,不盲目相信网上信息,要有批判性、怀疑和求证的态度。

只有通过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需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互联网给学生们带来了更多的信息和观念,但也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思想和价值观所影响。

中学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生目标,能够自觉抵制网络上的不良思想和价值观的侵蚀,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

只有通过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才能更好地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互联网时代下中学德育教育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互联网时代,学生们在网络上所受到的信息和压力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中学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心理观念,增强心理的抵抗力。

也要教育学生正确面对网络上的挫折和困难,学会寻求帮助和支持。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浅谈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中学阶段德育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的重要环节,其中的“严”与“爱”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与“爱”。

德育教育中的“严”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严格要求的一种态度和方法。

在中学阶段,学生往往处于叛逆期以及个人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严格的要求来引导他们的行为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

教师可以设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规则和纪律,确保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

教育者也要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严格要求,通过适当的考核和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责任感,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品质。

德育教育中的“爱”是指对学生的关心、照顾和帮助,满足他们的成长需求的一种态度和方法。

中学阶段的学生面临着各种身心发展方面的问题,需要教育者给予额外的关注和支持。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困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

教育者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通过开展各种志愿服务和社区参与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爱。

德育教育中的“严爱结合”使得教育更具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过于严厉的教育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反感和逆反心理,不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

过度的关爱又容易使学生养成依赖性和任性的行为习惯,也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教育者要善于在“严”与“爱”之间找到平衡点,既要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和要求,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心和帮助。

中学阶段德育教育中的“严爱结合”不仅是教育者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

学校、教师、家长、社会各方面都要共同参与德育教育工作,共同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德育培养。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具有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观的中学生。

浅谈德育的几个方法

浅谈德育的几个方法

浅谈中学教育的几点方法贵阳市第39中学曹红德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独立思考的、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

德育过程作为一个动态系统来考察,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用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品德过程,德育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才能收到预期的德育效果。

经过一年的班主任工作实践和教学实践,参照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总结出一些德育工作几点方法:一、教育说服法教育说服法是通过“晓之以理”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地接受社会道德行为准则,改正错误的道德观念,从而指导道德行为的一种教育方法。

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师晓喻的道理和提出的要求,只有在学生心悦诚服时才能转化为学生的道德要求,进而产生道德动机推动道德行为”因此,如果学生对教师讲的道理不能理解和接受,压制和强迫不但不能取得预期的教育结果,还会产生负效应。

因此教育说服法就更显得必要和重要。

教育说服法很多,如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座谈会等。

二、情感陶冶法积极的情感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构成良好品德的重要因素。

因此,创设富有强烈情感色彩的教育情景,使学生在特设的道德情景中受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既是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品德培养的有效方法。

初中生学习和活动所处的主要是在学校和班级中,其道德认识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中形成的。

因此,校风和班风是一个特定而典型的道德环境,对学生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因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等,多会产生直接而巨大的影响。

所以,对于一个初中班主任来说,能否经过努力引导学生共同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班风,关系到能否为学生品德的培养创造一个健康的道德环境。

我在建设班风的实践中越来越感觉到优良的班风可以使整个班级形成一种强烈而感人的气氛,优良的班风能充分地发挥情景教育的功效,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无形的“渗透性”影响,使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它的熏陶、感染和同化,引起情感的共鸣,不由自主地接受它的“指令”,从而达到“修身养性,壮情炼志”的目的。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浅谈中学生德育教育

应是 中学德 育的 中心任务 . 要认真贯彻落实科 学发 展观 . 足 立 于教育本身 , 断创新 . 不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报、 收听收看新 闻 . 让学生感觉 到 自己的成长是 不断融人到社
会中去的 : 三是要组织学生对热点、 焦点 问题展开讨论 , 组织开 展“ 时政演讲 ” 。同时 , 采取走 出去 、 请进来的方式 , 组织学生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 聘请英模人 物到校开展主题德育
教育讲座 和座谈会 。这样构筑全方位 的时政教育体系 , 才能取
得 实效 。
四、 家校联合 。 共同开展德 育教 育
中学 生 属 于 人 生 的 一 个 特 殊 阶段 , 学 习 上 、 活 上 对 成 在 生
同时 。 还要 积极探索课程 改革 , 在课 堂教学中有机地渗透德育
内容 。 寓思想教育于学科的课 堂教学之 中, 注意寻找适当的“ 切 人点” 结合点 ”做 到结合案例剖析 、 和“ 。 结合身边 的实 际分析 、 结合社会的热点透析。 二、 发挥好学生 自我管理和教 育作用 要充分发挥好在德育教育 中的学生的 自主性的作用 . 中 其 重要的一环 , 就是开好班会。 班会不仅仅是处理班务活动的 , 更 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的一个 良好契机 , 班会开得好与坏 、 质量
与检查评比相结合 。 同时 , 要抓好师资队伍管理 , 发挥好 教师的
谋划 . 善于总结和发现学生思想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及所关心 的热点问题 , 确立主题 , 明确 目标 。 然后结合班级的 自身特点和 学生的成 长规律 , 班会主题鲜 明、 使 内容充实 、 形式活泼 、 富有
意义 、 效 显 著 。 时 , 在 全 校 范 围 内推 广 和交 流 好 的主 题 班 收 同 要

坚守以德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浅谈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坚守以德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浅谈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坚守以德育人初心、牢记立德树人使命既是工作的要求也应是终身的追求,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就是要科学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既要懂得传承历史,更要感恩、珍惜现在并担当未来!下面笔者结合我校九一班的具体情况,浅谈日常工作中如何做好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关键词:以德育人;立德树人一、通过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在学生心中洒下爱国的种子(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班会活动笔者认为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活动应该是弘扬爱国主义,爱国是每个人人生中最重要的必修课,孙中山有言“以吾人数十年必死之生命,立国家亿万年不死之根基,其价值之重可知。

”可见伟人都有一颗强烈的爱国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班会活动的活动形式应该是丰富多样的,如演讲、戏剧、小品都可进入班会课堂。

(二)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日常的课堂教育例如在上《曹刿论战》中,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并为长勺之战出谋策划就是爱国的体现,老师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进行教育。

(三)带领学生去烈士公墓缅怀烈士,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每一年的4月份我校都会组织带领学生去烈士公墓缅怀烈士,了解烈士的英雄事迹,借此引导学生以自己是一名中国人为荣,并用实际行动将烈士的精神发扬光大从而报效祖国。

因为老师的天职就是要通过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在学生的心里播下爱国的种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二、创新德育教育活动,坚持多种德育措施并举(一)坚持以劳育德恩格斯曾经说过:“劳动创造了人”。

劳动是创造幸福生活的基石,只有劳动方能实现人的自我价值。

我校积极响应国务院的号召,非常注重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每周设立一节专门的劳动技能课程,不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劳动实践比赛,一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二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例如我在九一班举办了“春节大清洁比赛”、“春节对联我来写”、“春节的美食我来做”等活动,利用春节这个有意义的节日教育学生参与到家务劳动,明白劳动创造美好的现实意义,让学生懂得每一个勤劳的劳动者都是值得赞美的,每一份劳动的结果都是受人尊重的。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学学生德育教育
作者:王国林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4年第01期
摘要:目前中国的德育课程体系一方面表现出繁多、过量而效果不好,另一方面却存在着不完整、在应该予以重视的地方没有给予注意的问题,在中学德育课程中,存在脱离学生实际情况与发展水平、接受愿望的现象,并且知识性德育课程的内容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缺乏自身的稳定性、逻辑性与科学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理解。

关键词:中学生;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02-0040-01
学校德育教育在多数国家限指道德教育,我国学校德育教育泛指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等,属于社会意识教育范畴。

从德育任务的角度说,德育包括发展学生的道德认识、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等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

当代学校德育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和道德敏感性。

道德判断力即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对一定的事件或行为进行对与错、当与不当的判断的能力;道德敏感性即敏锐地感知、理解和体察自己、他人及社群的情感、需要和利益的能力。

1.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或政治思想教育,它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思想准则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可以说学校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各个教育教学活动的环节和细节中。

而素质教育又是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为宗旨的基础教育。

其中思想道德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2.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2.1 思想表现错位。

一些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取向发生倾斜。

在对待个人与集体等关系上存在唯我现象,在对待正面事物上存在抵触心态,不屑追求知识,嘲讽打击好人好事。

较缺乏同情心、宽容心和孝敬心,不懂得如何尊重人等。

2.2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弱化,享乐主义思想抬头。

部分学生正在不切实际地追求和攀比高档,甚至看不起劳动,生活中大手大脚,奢侈浪费。

2.3 法纪观念和社会公德淡薄,日常行为极不规范,部分学生存在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出现打架斗殴、拉帮结派、语言粗鲁、贪玩抽烟、随手乱丢垃圾、破坏公物、不讲卫生等现象,甚至为了个人利益损坏他人或集体的利益,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2.4 厌学情绪严重。

据抽查,近20%的学生不爱学习、甚至不想学习,他们大部分抱有读书没用的想法,认为只要有钱便可畅行天下,他们整日无精打采或上课睡觉,喜欢泡在网吧玩游戏,对自己的学业持放弃态度。

3.如何进行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及学生本人的密切配合,涉及到学校、家庭及社会教育的各个环节。

在教育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特殊性与普遍性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有的放矢。

针对上述情形,当代德育教育尤其应强调如下几点:
3.1 加强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是德育的基本内容,讲道德是做人的起码原则,中学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初步的职业道德教育,具体表现在坚持"五爱"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教师在此过程中最有效的教育方法是"以身作则,以身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应以伟大的人格和崇高的精神去感化学生,让学生耳濡目染,最终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2 创建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优劣,除了个人主观努力外,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也是重要因素。

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使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全体学生相互切磋,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鼓励指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互帮互学,除了课堂上相互切磋外,课余时间要提倡彼此为师,相互激励。

为了搞好学习上的合作,课堂上,还要根据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座位,把优等生、中等生与学困生合理地安排在一起,让他们在学习上互相帮助;课下,根据自愿结合的原则,成立课余"学习互动小组",相互质疑问答,答疑解惑,共同探讨。

或在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开展"一帮一"活动,发挥优等生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后进生在学习上的转化。

在班会上举行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措施。

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强化合作行为,促使学生普遍提高学习水平。

良好的学风,促进整体学生成绩的提高,形成了你追我赶奔优异的好风气。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可见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

3.3 实践锻炼。

学生品德的养成,无论是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的激发、道德意志的锻炼,还是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握和道德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

学生的优良品德不仅要在各种实践活动中形成,也要在不断丰富和深化的实践活动中得到完善和提高。

同时由于中学生活泼好动、精力充沛、积极好学、求知欲和上进心强,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各种实践活动恰恰特别符合他们的兴趣爱好,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

我在实践中也大量地采取各种实践锻炼方式,创设各种情景,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特定事情采取他们所认为有效且符合道德规范的措施,然后以探讨的方式附于集体讨论法,最终得出一定的道德评价。

3.4 榜样模仿。

榜样模仿法是引导学生通过模仿英雄模范和其他先进人物的思想言行,促进良好品德形成的一种教育方法。

班主任作为一名教师,不仅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还是学生人生道路的导航者。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其思想品德和言行举止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是最直接效仿的榜样。

为了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我作为班主任,要学生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一方面对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努力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重言教,又重身传,努力做学生修养品德的表率。

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认真研究。

对管理者来说,特别是要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管理工作,努力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中学生德育工作需要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探讨,我们的目的是让每一位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并最终成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