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30张)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30张)

学 学而时习之
习 方
温故而知新
法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找出语录中谈论学习态度的
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习 态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度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
有关成语
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逝者如斯 箪食瓢饮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富贵浮云 匹夫不可夺志
颜回也不改他的快乐。多么贤德啊,颜回! (颜回依然自得其乐)
子曰:知之 者
不如好 之
者,
它,学习 ……的
喜欢 它,学习 ……的人
孔子说:懂得学人习的人 不如喜欢 学习
的人,
好之者
不如乐
之者。
喜欢学习的人 以……为乐趣 ……的人
喜欢学习的不如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 肱而枕之,
吃 粗粮 冷水 弯曲 胳膊
要善于向别人学习。 (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 (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8)富贵浮云:意思是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
择其 善 者

从 之,
他们 好 ……的方面 表顺承 学习 它,好的方面
选择他们好的方面来学习它,
其 不善者 而改
之。
他们 不好的方面 改正 它,不好的方面
他们不好的方面就改正。
子在川上曰:逝 者如

夫,
河流 流逝 ……的时光 这,河水 语气词,啊
孔子(站)在河边说:流逝的时光像这河水啊,
不舍昼夜。
七十而从心所欲, 不逾
矩。
随心所欲
超过,越过 规矩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69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 第三单元 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课件 (共69张PPT)

论语 lún
愠 yùn

yuè wú dài
三省 xǐng
逾矩 yújǔ


罔 箪

wǎng
dān


gōng 陬邑 zōu yì
为人谋而不忠乎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逝者如斯夫
wèi yòu hào

按时 先生,指孔子 复习
子曰:“学而时 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学习与思考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孔子的话加以分析。 学习和思考是辩证的,二者一定要结合起来。
指孔子的弟子颜回
子曰:“贤哉,回也!一 箪
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迷惑,疑惑
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 情。比如:上天的旨意、自 然的禀性与天性、人生的道 义和职责等 。
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越过,超过
六十而 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 逾
能随心所欲。
矩。”
规矩,规范
文句翻译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有志于做学 问;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能通 达事理,不为(外物)迷惑;五十岁的 时候我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 事情;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意见;七 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会逾越规矩。”
朋友,志同道合的人
通“悦”,愉快。
语气词 相 当于“吗”
了解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但 生气,发怒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文句翻译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 一定的时间温习它,不也是很高兴的(一 件事)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 里)来,不也是很快乐的(一件事)吗?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我)不也 是君子吗?”
有关孔子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季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殆:有害。
第三十九页,共44页。
一词多义: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为,替。 项 为为之之怡强然。(yír为án,)称为因,快为因(。yī为n w。èi)。(wèi)
为 以丛草为林……。 为,作为。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被。 可以为师矣。 为,做。
(wéi)
知之为知之…… 为,是。
仁以为己任。 为,作为
第二十四页,共44页。
子曰:“知之者不如(bùrú)好之者, 好之 者不
如乐之者。”
译文:孔子说:“对于学习, 知道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 (ài hào)学习的人;爱好(ài h这ào一)则学讲兴习趣的对于人学,习的不重要如性以。我学们习现在为(xià乐nzài) 趣说的“兴人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十五页,共44页。
8 、 子曰:“饭疏食饮水,
吃粗粮、喝冷水(lěngshuǐ)。饭,这里是吃饭的意思。 古代汉语中,“水”指冷水(lěngshuǐ),“汤”指热 水。
曲肱而枕(qǔ gōng ér zhěn)之,乐 亦胳在膊(g其ē b中o) 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对,我对于如浮云。”
第二十六页,共44页。
(zuòwéi)。 第四十页,共44页。

可以(kěyǐ)为师矣可。以(kěyǐ):可以
(kěyǐ)凭借。
以 士不可以(kěyǐ)不弘可毅以:。能够
(kě
yǐ)
人不知而不愠。 知:了解。
知 是知也。 知:通“智”,聪明智慧
温故而知新。知:领悟,知道。
知之为知之。知:知道
第四十一页,共44页。
重点(zhòngdiǎn)
[译]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 他们的长处(cháng chu)来学习,(看到自己也有)他们那些短处就 要改正。”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共18张ppt课件

最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第1课时课件新人教版共18张ppt课件
课文(kèwén)探究
L O
R 本章强调治学的人重视品德修养
E M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第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bù 三 章子 而不曰愠:hu,ò“),不学亦五/而/十君时子/习而(j之ūn知z,ǐ)乎天不?亦命”/,说乎六?十有朋/而/自耳远方顺来,,七不十亦//乐而乎从?心人所不知欲/,
第五页,共十八页。
《论语(lùn yǔ)》 其《论书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
篇,是一部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其体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对话体;叙事体,。其内容上 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 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 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东汉时,《论语》被列为“七经”之一(七 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 经》)。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zhōngyōng)》、《孟子》合为 “四书”,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孔子说:“学了知识又按一定的时间复习,不也是很 愉快吗?有朋友(péng you)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 我,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吗?”
课文(kèwén)探究
L O
R1 学习方法
E MOL
R2E 学习的乐趣
ML O
RE3 个人修养

第九页,共十八页。
第 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sān xǐng wú shēn):为人谋/而不 章子 ,曰不:亦忠“/君学乎子/而?(j时ū与nz习ǐ)乎朋之?,友”不交亦//说而乎不?信有朋乎/自?远传方/来不,习不乎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25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25张PPT)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认真思考,就会迷惑 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读书,就会疑惑。”
第六章
• 子曰:“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 孔子说:“多么有贤德啊,颜回!(颜 回的品质多么高尚啊!)一竹筐饭,一 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 受不了那种穷困的忧愁,颜回却不改变 他好学的快乐。多么有贤德啊,颜回!”
总结
• 不亦说乎
通假字
• “说”同“悦”,喜悦、愉快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 间
古今异义 • 不亦君子乎 •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 可以为师矣 • 古:可以、凭借 • 今:可能、许可
古今异义 • 饭疏食饮水 • 古:粗劣 • 今:疏通、疏散 • 饭疏食饮水 • 古:冷水 • 今: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
《论语》十二章
• 《论语》是儒家经典 著作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 而成。它以语录体为 主,记录了孔子及其 弟子言行。
• 《论语》与《大学》 《中庸》《孟子》并 称“四书”。共二十 篇。
《论语》
孔子
• 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 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春秋末期 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 人。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 人。
•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圣人”,战 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与孔子并称 “孔孟”。
第一章
•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 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时 间复习它,不也是很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 人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们不了解 我,我却不怨恨生气,不也是一个品德高 尚的人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句解:这句是对时光流逝的感叹。长江没有回头浪,人老不能复少
年。时光像流水,一去不复返。在惜时的同时,感叹世事变幻之快。
字词盘点 课文全解 作家作品 写作背景 主题思想 课文构造
三人:几个人,多个人。 善者:好的方面,优点。 川:河流。 逝者:流逝的时光。 夫: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感叹。 舍:舍弃。
面对春秋战国那样的乱世,知识分子大都很不满意,于是纷纷思考 救国救民、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各自的想法大不一样,于是形成 不同的学说流派。在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之外,先后出现了道家、 墨家、法家等不同流派。这些流派之间,相互批评,展开了冲动人 心的学术争鸣。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春秋战国之交的 “百家争鸣〞,是一个思想大爆炸的时代,是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黄 金时期。中国传统中很多光辉的思想主张,都产生于那个时代。以 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百家争鸣〞中最重要的一个学术流派。经 过历史的淘汰和选择,儒家思想在汉武帝之后成为中国统治阶级意 识形态的核心。
修身做人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第三章)
道德修养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一章)
问题探究1 问题探究2
问题探究1.第一章包含几层意思?各说明了学习上的什么问题? 第一章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 学习的乐趣。第三句讲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 思路点拨:第一章有三句话,表达了三层意思。第一句“学而时 习之〞讲的是学习方法;第二句“有朋自远方来〞,指志同道合的 人来了,不是为了聊天,而是为了互相探讨学问,共同进步,所以讲的 是学习乐趣;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人个 修养范围。
度的。“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课件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 《论语》十二章》课件

旧的(知识) 领悟 以 (之) 为 师 凭 (这一点)做
可以
矣。” 了
[译]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的 解与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孔子,不 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 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 的中国人。1988年,77位诺贝尔奖得主 在巴黎集会的宣言中说到:“人类要在 21世纪生存下去,就要从中国的孔子那 里寻找智慧。从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 慧,就要从《论语》里面去寻找智慧。 由此可见,孔子是一位对中国乃至世界 都影响深远的文化巨人。同学们,你们 对孔子和《论语》还有哪些了解呢?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通“悦” 按时 愉快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了解 而 不 愠, 不亦君子乎?” 却 怨恨,恼恨 有道德修养的人 志同道合的人
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 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温习)它, 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 远处(到这里)来,不也快乐吗? 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 不也是君子吗?”
第一则:讨论学习方法、乐趣与个人修养:
不断实习和温习,方能牢固知识,学习之乐; 朋友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 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
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 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
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
老师传授的知识, 动词作名词。
相传孔子出生地----山东曲阜尼山全貌
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 居住地 孔府一角 二堂内景
圣府大门
三堂内景
后堂楼内景
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
孔林:
是孔子及其 家族的专用墓地

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2024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2论语十二章课件新人教版

间飞逝,岁月不等人,我们要珍惜时光,进德修业,
孜孜不倦,永不停息。
示例三:“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
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故旧不遗,则民不偷”告诉我们,生活中如果人人都
能讲礼,社会就会兴起仁德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就会更和谐友善。
返回Βιβλιοθήκη 请同学们看《典中点》第62页短文。

(4)饭• 疏食,饮水__名__词__作__动__词__,__吃__________________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_形__容__词__的__意__动__用__法__,___以__…__…__为__快__乐______________
返回
5. 选出下列加点的“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4)吾日三省吾身 _____自__我__检__查__、__反__省_____

(5)于我如浮云 _____介__词__,__对__,__对__于_____

(6)逝者如斯• 夫 ____代__词__,__这__,__指__河__水____
返回
3. 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可• 以• 为师矣 古义:____可__以__凭__借____ 今义: __表__示__可__能__或__能__够___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___h_à_o___

逝者如斯夫
____f_ú___

返回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人不知而不愠• _______生__气__,__恼__怒_______
(2)不亦君子乎 ______指__有__才__德__的__人______
••
(3)不逾矩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1(第3课时) (共15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1(第3课时) (共15张ppt)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文言词语用法、意义及特殊文言句式总结; 3.《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一、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1.找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 谈感想。 3. 与 课 文 自 相 对 照 , 谈 谈 自 己 在 哪 些 方 面 做 得 好 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二、文言词语用法、意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总结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 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11、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 •12、首先是教师品格的陶冶,行为的教育,然后才是专门知识和技能的训练。 •13、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2021/11/52021/11/5November 5, 2021 •14、孩子在快乐的时候,他学习任何东西都比较容易。 •15、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16、一个人所受的教育超过了自己的智力,这样的人才有学问。 •17、好奇是儿童的原始本性,感知会使儿童心灵升华,为其为了探究事物藏下本源。2021年11月2021/11/52021/11/52021/11/511/5/2021 •18、人自身有一种力量,用许多方式按照本人意愿控制和影响这种力量,一旦他这样做,就会影响到对他的教育和对他发生作用的环境。 2021/11/52021/11/5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论语》十二章 (共70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2《论语》十二章 (共70张PPT)
• 《论语》儒家经典著作,四书之一。据 说为儒家门徒所写,是记录孔子及其弟 子言行的书。为语录体。
•四书五经四书指《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四种儒家经典。 何谓五经?即《易》、《尚书》、 《诗》、《礼》、《春秋》也。
文学常识
• 《论语》是 儒家 的经典著作 之一,由孔子的 弟子及再传弟子 编写。以 语录体和 对话体 为 主,记录了 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共 20 篇。
读准字音
论(lún)语 愠(yùn ) 曾(zēng )子 逾(yú) 殆( dài ) 曲肱(gōng)
不亦说(yuè) 乎 三省(xǐng) 传(chuán )不习乎 罔(wǎng) 一箪(dān)食 笃(dǔ)志
整体感知
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
和节奏。
读准字音
读准— 读准节奏
粗懂词义
第二章
内容分析
• 本章:个人修养——自省、交友、学习
理解:我们应怎样做人?
•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
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
第三章
疏通文义
通“又”顺承
顺承
•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独立做事情 顺承 迷惑
顺承 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四十而不 惑,五十而知 天命,六十而耳
孔子
德配天地,道冠古今; 删述六经,垂宪万世。
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托马斯.阿奎那\哥白尼\夫 兰西斯.培根\牛顿\伏尔泰\ 康德\达尔文
《 论 语 》 十 二 章
作者链接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 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被誉为“万世师表”、
“千古圣人”,世界十大 思想家之首。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34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2课《〈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34张PPT)

忠心,尽心
真诚,诚实
复习
(《学而》)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 尽心竭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 识是不是复习过呢?”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有:同“又”。 立:站立,站得住,这里可理解为独立做事情的。 惑:迷惑,疑惑。 天命:指不能为人力所支配的事情。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通常的解释是,能听得进不
《 论 语 》 十 二 章
一、情境导入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礼仪之 邦,在它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 不少光耀千古的文化巨人,为我们留下了极 宝贵的文化遗产,《论语》就是其中的一部 辉煌的巨著,它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对我国的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思想和文化产 生了巨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它依旧光芒 四射,熠熠生辉。现在就让我们怀着一种自 豪的心情来研读它的节选部分《〈论语〉十 二则》。
•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
四、研读文本 疏通文意
也、也是
先生,指孔子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
yuè
1.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通“悦”,愉快 代指学习的内容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人家不了解(我)生气,发怒
不亦君 子 乎 ? ”
(《学而》)
《论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 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 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 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 把它列为“四书”(《孟子》、《中庸》、 《大学》、《论语》)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 经典。宋朝宰相赵普曾赞颂说“半部《论语》 治天下”。本文十二章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 是做人之道。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31张PPT (共31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共31张PPT (共31张PPT)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修身做人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第一章)
2、吾日三省吾身(第二章) 3、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不逾矩(第三章) 4、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第六章) 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第八章) 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第十 一章)
• 9、春去春又回,新桃换旧符。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在这醉人芬芳的季节,愿你生活像春天一样阳光,心情像桃花一样美丽,日子像桃子一样甜蜜。 2021/3/162021/3/16Tuesday, March 16, 2021
论语 说 愠 传 三省 逾 矩
wǎng dài dān
hào
罔 殆 箪食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huì juàn
gōng dǔ
诲人不倦 曲肱 笃志
zāi

先生,指孔子
复习, 按时 温习
也、也是
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
表顺接,然后 代指学习的内容 “悦”的古字,愉快
有朋 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
。2021年3月16日星期二2021/3/162021/3/162021/3/16
•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1年3月2021/3/162021/3/162021/3/163/16/2021
•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1/3/162021/3/16March 16, 2021
学习方法: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第一章)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第四章)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第3课时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第3课时
判断句: 贤哉,回也!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 夺志也。
三、《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1 语录体散文
语录体散文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它或是记录 孔子的只言片语,或是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的对话,都 比较短小简约,还没有构成单篇的、形式完整的篇章。但 文字隽永,言近旨远,辞约意丰。《论语》这种在对话中 说理的形式,直接影响了先秦说理散文以及后世《世说新 语》之类的轶事小说,乃至禅宗和宋明理学的《语录》。
第10课 《论语》十二章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2.文言词语用法、意义及特殊文言句式总结; 3.《论语》的语言特点与文学色彩。
一、积累成语、名言、警句 1.找出你喜欢的名言警句并说说理由。 2.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谈 谈感想。 3. 与 课 文 自 相 对 照 , 谈 谈 自 己 在 哪 些 方 面 做 得 好 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
古今异义
匹夫不可夺志也 古:普通人 今:无学识、无智谋的人 吾日三省吾身 古: 多次 今: 数词,三
词类活用
学而时习之 时:名词-状语,按时
吾日三省吾身 日:名词-状语,每日
温故而知新 故、新:形容词-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词类活用
传不习乎 传:动词-名词,传授的知识
饭疏食饮水 饭:名词-动词,吃饭
2 文学色彩
《论语》的文学色彩在于刻画了孔子及其弟子的形 象、性格以及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
二、文言词语用法、意义(通假字、古今异义、词 类活用)及文言特殊句式总结
通假字 不亦说乎 说:同悦,喜悦、愉快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有:同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古今异义
不亦君子乎 古:道德上有修养的人 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可以为师矣 古: 可以、凭借 今:可能、许可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论语十二章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一词多义
• 为: • 可以为师矣 • 为人谋而不忠乎
当、做 替
•知
• 人不知而不愠
了解
• 温故而知新
懂得
第二十四页,共30页。
一词多义
•而 • 人不知而不愠 • 温故而知新 • 博学而笃志
转折
顺承
并列
•其 • 仁在其中矣 • 其不善者而改之
它的
他人
第二十五页,共30页。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 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代词“之” • 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动词“择”
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第五章)
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第十二章)
第二十八页,共30页。
学习态度:
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第七章)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第九章)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第十章)
第二十九页,共30页。
谢谢观赏
第十一页,共30页。
代词,学问
• 子曰:“知 之
……的人 喜欢、爱好
者 不如 好之者
以……为乐趣 名词意动
,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孔子说:“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爱好 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第十二页,共30页。
吃饭
名词作动词
• 子曰:“饭
粗粮 冷水 弯着胳膊 表顺承
第十五页,共30页。
军队
普通人
• 子曰:“三军 可夺帅也,匹夫 不可夺志
也。”
•孔子说:“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 人的志气却不可改变。”
第十六页,共30页。
广泛 表并列 坚守 恳切 表并列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69张PPT)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2《论语十二章》课件 (共69张PPT)

4.子曰:“温故 而知新,可以 为师矣。”
5. 子曰:“学而不思 则罔,思而不学 则殆 。” 6. 子曰:“善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7. 子曰:知之者 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 8. 子曰:“饭疏食 饮水,曲肱 而枕之 ,乐 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 我如浮云。” 9.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 者 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齐读课文,纠正节奏
1.来,不亦 / 乐乎?人不知 / 而不愠, 不亦 / 君子乎?
2. 曾子曰:吾日 三省吾身:为人谋 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
而不
不习乎?
3. 子曰:“吾十有五 而志于学,三十 而立,四十 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 ,六十 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 不逾矩。”
思想与言行融合,自觉遵守道德规 范,而不是勉强去做。
3、我们从这一章中可以得到什么 启示?
道德修养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要经 过长时间的学习,循序渐进。
第四章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旧的知识
(得到新的体会,悟出新的道理)
做,成为
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 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成 为老师了。”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
﹌ 越过,超过
<可理解为能听得进不同意见。> 矩。” 规矩,规范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 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 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能不迷惑,五 十岁了解并顺应了自然规律,六十岁对各种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 夜。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共18张PPT)

优质课件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三单元第12课 《论语》十二章 (共18张PPT)

1. 内容理解默写。 (1)阐述“学”和“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思而不学则殆 。 学而不思则罔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求学应该多向身边的人请教,正如《论语》中 三人行 ,__________ 必有我师焉 。 所说: __________ 2. 内容理解简答。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乎?”三个问题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句子针对的对象首先是“他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着是“朋友”,最后是“自己”,体现了一种由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到亲、由人到己的顺序,更好地体现了曾子先人后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互换以后就破坏了这种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也不能很好地体现曾子的这种高尚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道德修养的句子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
三军可夺帅也 ,匹夫不可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也。
名师导学
1.背景解读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共20篇。内容包括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弟子 之间的相互讨论以及弟子对老师的回忆等内容,作为一部 语录体诸子散文集,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名师导练
一、字词解释题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 按时温习。 生气,恼怒。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____ 自我检查、反省。 (4)吾日三省吾身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分来自《点拨》
(五)文言句式 省略句
1.可以为师矣
点拨:介词“以”后面省略宾语“之”,代“温故 而知新”。
2.人不知而不愠
点拨:动词“知”后面省略宾语,即“自己”。 3.其不善者而改之
点拨:句首省略了动词“择”。
部分来自《点拨》
(六)成语积累
1.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是很快乐的吗?”现常用作补
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就不算是有思 想的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
有思想的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说
明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 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
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
12 《论语》十二章
古 文
1. 学习目标
年,75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会议结束
后发表联合宣言,呼吁全世界“人类如果要在21世 纪生存下去,就必须回首2500年前,去孔子那里汲
取智慧”。
来自《点拨》
《论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
包括哲学、政治、经济、艺术等方面。从中可以看
部分来自《点拨》
(三)一词多义
1.知:人不知而不愠
温故而知新
了解,动词
得到,动词 知道,动词 能够,动词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2.可以:可以为师矣
3.之:学而时习之
可以凭借
代词,代所学的知识
士不可以不弘毅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4.其: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恕乎
不译,助词
他们(的),代词
大概、也许,副词
部分来自《点拨》
6.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能 作为我老师的人。形容谦虚好学。 7.逝者如斯:形容光阴像河水一样逝去。 8.匹夫不可夺志:形容意志坚定,不可动摇。 9.箪食瓢饮:一箪食物,一瓢水。形容读书人安于且意志坚定。
部分来自《点拨》
(七)名句积累
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吾日三省吾身。
语,表示达到极点。 2.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 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3.三省吾身: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 4.择善而从:指采纳正确的意见或选择好的方法加以实行。 5.富贵浮云:用不正当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 那样轻飘。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部分来自《点拨》
4. 检查预习 7. 整体感知 11. 本课主旨 14. 教材习题讲解
2. 作者简介 5. 听读课文 8. 句段品析 9. 疑难探究
3. 相关资料 6. 翻译课文 10. 板书设计 13.拓展延伸
12. 本课突出艺术特色归纳 15. 课后作业布置
1. 积累文言文词汇,熟练背诵并正确翻译这篇文
(重点) 言文。 2. 理解文中重要的实词意思及有关句子的含义。 (难点) 3. 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批判吸收儒家哲学思想。 (重点)
注释:
①《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 的一部书。共20篇。②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 孔子。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 邑(zōu yì)(今山东曲阜东南)人。③时习:按时温 习。时,按时。④不亦说(yuè)乎:不是很愉快吗?不
亦……乎,常用于表示委婉的反问。说,同“悦”,愉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论语》①十二章 原文:
① 子②曰:“学而时习③之,不亦说(yuè) 乎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⑤,不
亦君子⑥乎?” (《学而》)
译文: 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
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到这里) 来,不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生气,不也 是君子吗?”
5.而:人不知而不愠却,表转折 学而时习之并且,表顺承 (四)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 名词用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 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3. 传不习乎 动词用作名词,传授,指老师传授的知识。 4.温故而知新 形容词用作名词,学过的知识,新的理解与体会。 5.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快乐。
yú 逾
部分来自《点拨》

写一写字形
dài( 殆 )
dān ( 箪 )
gōng( 肱 )
博学而 dǔ ( 笃 )志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
部分来自《点拨》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 数之间) (二)古今异义 可以为师矣 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
3.温故而知新。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7.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论语〉十二章》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看出孔子和他的 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南宋时,
朱熹把《论语》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
“四书”。《论语》的语言简洁精练,含义深刻, 其中有许多言论至今仍被世人视为至理。
部分来自《点拨》
一 读一读字音
lún 论语
yùn 愠
zēng 曾子
wú 吾
xǐng chuán 三省 传不习
来自《点拨》
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 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我
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家、教育家, 儒家学派的创始 人。相传他曾修《诗》《书》, 订《礼》《乐》,序《周易》, 作《春秋》。他对我国古代文化
的整理、研究和传播起到了至关
来自《点拨》
重要的作用,他的思想和学说,为中国文化乃至世 界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 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一。美国诗人、哲学家爱 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1988
快。⑤愠(yùn):生气,恼怒。⑥君子:指有才德的 人。
原文: ②曾子①曰:“吾②日③三省④吾身:为⑤人谋
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⑥乎?传⑦不习乎?” (《学而》)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我自己:我替 人谋事,尽心竭力了吗?我和朋友相交诚信吗?老 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按时复习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