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教案】必修三: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教案 岳麓版必修3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技教案 岳麓版必修3
(1)中国古代科技有哪些突出成就?
(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3)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4)是什么让中国的科学技术在近代落后了?在古代中国科技发展和近代西方科技发展中我们得到哪些启示?
2)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三个特点:
①实用性:大都服务于农业。
②经验性: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
2.纸的发明过程
①西汉时,发明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合书写。
②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木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秦汉
秦汉——浑仪;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动仪、地球是圆的。
对地球是圆的的认识早西欧1000多年。
唐代
僧一行梁令瓒——黄道游仪;僧一行——实测子午线、制成以水力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用黄道游仪发现恒星位置的变动在世界上是首次。
元代
郭守敬——简仪、《授时历》。
简仪比欧洲同类仪器早300多年。
二丶数学成就
★要点点拨★
造纸术是西汉发明的。蔡伦的重大贡献在于改进了造纸术,使造纸的原料易得,大大降低了造纸成本,为纸的推广与普及创造了条件。
(二)印刷术
1.雕版印刷术的发明
隋唐时期,我国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朝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及改进、传播
2.传播及影响
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动。
★问题探究★火药在唐朝末年就用于战争。五代宋元时,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为什么到清朝时期,中国的火药武器却远远地落后于世界?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高中历史岳麓书社版必修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主要特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地位;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对世界的影响等。

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的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相关内容,探究中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引导学生认识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地位,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学情分析
对古代科技有初步了解,本课内容较为吸引学生
3重点难点
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思想及影响。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

4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1【导入】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从未间断并且延续至今的国家。

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勇于探索,善于发现,科技文化长期领先于世界。

2【讲授】天文学成就
提问:请从教材中按照时间顺序找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成就。

答:(1)战国: 甘德;石申《甘石星经》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石氏星表》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2)东汉:张衡水运浑象仪;地动仪:测定地震方向地球是圆的比欧洲早1000多年
(3)唐朝::僧一行黄道游仪世界上首次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实测子午线的长度制成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2.掌握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3.理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对世界的影响。

二、学习内容1.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价值;2.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影响。

三、学习笔记1. 科学技术在中国古代的地位和价值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以其卓越的创造力和智慧,为世界其他国家所借鉴和学习。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农业、医学、工程、军事等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例如,古代中国农民发明了农具和耕作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为解决粮食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古代中国还在医学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发明了针灸、中药等诸多疗法,并把这些知识传播到世界各地。

在工程领域,中国古代的建筑、水利、航海等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2. 中国古代的重要科学技术成就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非常丰富多样。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科学技术成就:造纸术:中国古代发明了造纸术,使大量文字资料可以保存下来,对人类知识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中国古代发明了指南针,这项技术对航海和导航有着巨大的贡献,为探索和发现新大陆奠定了基础。

火药:中国古代发明了火药,这种爆炸物改变了战争的方式,对军事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活字印刷:中国古代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使书籍的印刷速度大大提高,为人类文化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丝绸制造:中国古代发明了丝绸制造技术,将丝线纺织成丝绸,这不仅为人类提供了高品质的服饰材料,还促进了世界各地的贸易。

3.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传播和影响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并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境内,许多成果还通过丝绸之路和其他贸易途径传播到世界各地,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国的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被传到西方,对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丝绸制造技术也通过丝绸之路传播到西方,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商品。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

高二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教案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2)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课标对本课内容提出了两个层次的要求:识记层次: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理解层次: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与学情分析,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并整合为以下三点:1、了解四大发明等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理解农耕文明是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基础以及古代中国的科技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2、运用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理解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重要意义,提高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学习基本方法。

3、体会古代中国科技的辉煌灿烂,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并树立为提高国家科技力量、实现国家科技进步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1.中西科技特点的理解及提取信息分析信息题型的锻炼。

2.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学技术的原因分析。

四、课时安排:高三复习课1课时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在英国东边的剑桥镇坐落着英国最高学府剑桥大学。

在剑桥大学中有着一个人的传说。

他就是李约瑟。

李约瑟是谁?一位英国绅士、毕业于剑桥大学、在剑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后九个月再拿到博士学位、担任剑桥大学学院的院长、抗日战争时来到中国,对中国科技赞叹有佳。

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一文,第一次向西方提出了让中国科学扬眉世界的四大发明。

但随着对中国古代科技研究的深入。

其也越发不解。

提出了著名的李约瑟难题。

何为李约瑟难题?如何破解该难题?让我们走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一文来一探究竟。

课堂探究(一)李约瑟难题的提出根据表格概括“李约瑟难题”?学生归纳: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世界,为何近代科技却没发生在中国呢?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世界的史实?生:四大发明、哈雷彗星、《石氏星表》、太阳黑子、月食、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授时历》师:西方近代科技的史实?生:“太阳中心说”、伽利略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师:中国传统科学与近代西方科学相比,各自有何特点,让我们定位于两个人两本书一探究竟。

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学案(教师版)

必修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技术学案(教师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重点】(1)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教学难点】分析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其特点【课前自主学习】一、古代中国在天文学、农学、医学方面的成就(二)数学(三)农学二、古代科技的里程碑里程碑——四大发明【课上合作探究】探究一:材料一、《中国的世界记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这些领域与中国古代哪一经济活动相关?材料二、火药的发明是人们在炼丹时偶然发现的副产品,并为上升到化学反应方面的科学认识。

中国最早发现哈雷彗星,但是却没有分析研究其平均出现的周期,而英国人哈雷揭示了其中的规律,此星因此被命名为哈雷彗星;中国古代的数学偏重“算”的实用技巧,而缺乏用以演绎、证明规律的理念。

(4)依据上述材料及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探究二:阅读表格并结合课本【阅读与思考】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探究三:4、16~18世纪西欧社会性质的根本性变化是四大发明重大影响的关键性因素。

利用资料分析探究,用历史比较的方法思考四大发明在中国和西欧发展命运不同的原因。

材料: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人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人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1、我国古代的医药学著作中,对人类近代科学影响最大的是A、《黄帝内经》B、《本草纲目》C、《伤寒杂病论》D、《千金方》2、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东西是我国古代的A.指南针B.造纸术C.印刷术D.儒家学说3、(2005上海历史)西汉太中大夫东方朔撰文上书汉武帝,所用竹简需两人抬进宫,以后改变携书不方便现象首次得益于发明了A.造纸技术 B.雕版印刷 C.制墨技术 D.活字印刷4、以图谱的形式重点记载我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革成果的农书是A.《农政全书》 B.《齐民要术》C.《农书》 D.《农桑辑要》5、神州五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08版岳麓版必修3)3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08版岳麓版必修3)3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天文学成就(一)概况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方面成绩突出,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古代天文学体系。

中国古代的天象观测在很长时间内处于前列。

★阅读提示阅读本课教材,特别注意掌握我国古代在科技方面取得的领先于世界的成就,并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我国对世界文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二)具体成就1.天文学著作——《甘石星经》: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

书中的《石氏星表》测定了120多个恒星的位置,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热点链接星表,是把测量出的若干恒星的坐标(常常还连同其他特性)汇编而成的。

它是天文学上一种很重要的工具。

我国古代曾经多次测编过星表。

其中最早的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中的《石氏星表》。

其测绘者是魏人石申,时间大约在公元前四世纪。

古希腊最早的星表是希腊天文学家依巴谷在公元前二世纪测编的。

依巴谷之前还有两位希腊天文学家也测量过一些恒星的位置,但是那也是在公元前三世纪。

他们都比石申的工作要晚。

2.天体测量方面的成就:(1)秦汉时期,已经发明创制了浑仪。

★热点链接“盖天说”和“浑天说”:汉代对宇宙的构成问题主要有哪两种观点:一种是“盖天说”,认为天如盖,地如盘,天覆盖着地;一种是“浑天说”,认为天地都是圆的,天在外,地在内,地象蛋黄一样被天包在里面。

后一种说法是两汉时出现的一种新学说,比较接近真实。

“浑仪”就是依照“浑天说”理论创制,验证“浑天说”理论正确性的天文仪器。

(2)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了水运浑象仪,对浑天说得到承认起了重要作用。

他关于地球为圆形的见解比西欧人早1000多年。

张衡还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地动仪,可以遥测到千量之外地震发生的方向,曾成功地测定出发生于陇西的一次地震。

(3)唐代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用它发现了恒星位置的变动,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一行还主持实测了子午线的长度,并制成了以水流为动力的水运浑象仪。

(4)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了一种新型浑仪——“简仪”,具有实用、简便、灵巧的特点,比欧洲发明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山东省枣庄市第八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枣庄八中北校【课标解读】课标阐述: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课标领会:古代的科技文明是先民生产、生活、生存及进步的基础,也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又是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历史证明它是民族兴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1、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重大工程建设和四大发明的成就。

2、编制中国古代领先于世界的各领域科技成就一览表,引导学生概述、认识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3、总结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达的原因。

4、结合李约瑟难题引导学生探究中国没有产生近代科技的原因。

【本课分析】一、知识能力1.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与近现代欧洲及世界进步之间的关系。

2.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重大工程建设和四大发明成就。

二、过程方法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比较、问题探究的能力。

2.本节可采用中外比较教学方法,应秉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古代中国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创造出卓异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2.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

重点: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思想及影响。

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

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缺陷。

【学法指导】1、教会学生通过制作表格学习历史知识的方法。

分时间、科技成就、原理说明和世界地位几方面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列表归类基础考点。

2、有条件的情况下,组织学生调查访问现实生活中仍然在使用的古代科技成果,说明其工作原理,学写此类方面的调查报告,进行拓展性学习。

3、利用网络资源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制作课件来拓展学生知识面。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克敌制胜的“巫术”1240年,蒙古军队进攻波兰利格尼兹城,波兰军队见一“怪物”腾空而起,一声爆炸,喷射出烟雾,恶臭难闻,不等看清楚,蒙古铁骑已经冲杀上来。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1)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1)

教学设计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从容说课中国古代文明包括政治的、经济的、伦理道德的、文学艺术的、哲学的、宗教的、风俗的,当然更包括科学(“格物”)技术的。

古代的科技文明是先民生产、生活、生存及进步的基础,也是国家实力的基础,又是民族文明程度的象征,历史证明它是民族兴亡的关键因素之一。

课文重点介绍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工程学方面的科技成就,其中包括了领先世界的四大发明等成果。

本节可采用中外比较教学方法,应秉持唯物辩证法的观点,一分为二地分析和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民族文化观和世界文化观。

本课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很好的材料,在教学中教师应适时引导,以增进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但切忌过或不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要流于浅薄和片面,应克服阿Q 式的“我们家祖上比你们家阔多了”的民族自慰情结;也不可因近现代的落后而妄自菲薄,而应在进行深入考察落后原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思民族振兴的方法和途径。

更富理性的思考,才是对民族的真正热爱。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是一个小专题,内容多,成就大,建议用两节课学习,以便从容展开教学活动。

教学重点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特点及原因。

教具准备设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内容包含有关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图片和文字材料。

课时安排 2课时三维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掌握中国古代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重大工程建设和四大发明成就。

2.古代中国四大发明与近现代欧洲及世界进步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提供相关图文材料,调动学生参与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比较、问题探究的能力。

2.通过课前的准备、课堂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的能力,体验科学的实验手段和探索的乐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古代中国人民以其勤劳智慧创造出卓异的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过巨大贡献。

2.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是一切发明创造的源泉。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08版岳麓版必修3)1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08版岳麓版必修3)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课程标准】(1)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考点1: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一、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表现:四大发明为代表(一)造纸术:1、书写材料的演变:⑴秦汉:竹木简牍和丝织品⑵西汉;最早发明纸。

帛.竹.木.纸并存。

⑶东汉: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用植物纤维造纸(即蔡侯纸)。

2、外传:造纸术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意义: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⑶造纸术传入欧洲后,廉价的纸张很快取代了欧洲长期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和小牛皮,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⑴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⑵北宋:指南针,用于航海。

(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

)2、指南针的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人阿拉伯,然后再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它促进远洋航行,对地理大发现起了推动作用(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远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火药的发明历程(1)实践经验:①中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时发明了火药。

②冶金实践:人们在冶金实践中已经广泛使用木炭。

(2)知识积累: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

2、火药的应用: (1)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火药箭)。

(2)北宋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除了火药箭外,还发明了火炮、火球、火蒺藜;《武经总要》记录了当时多种火药配方。

(3)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3、外传: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4、影响:(1)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由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2)促进采矿业和冶金业的发展;(3)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

高中历史必修三教案-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岳麓版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一、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识图、操作、占有材料和处理材料、概括历史现象特征、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整合知识的能力;养成分享和协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广泛收集课外资料和组织文字、视频材料,制作幻灯片;采用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深深体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地树立科学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学情分析:四、学情分析:本课知识点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也有学习、也较感兴趣,同时大多数知识点主要是识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根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代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300项,其中中国大约175项,占总数的58%以上。

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是多么的辉煌灿烂。

那么我们的科学成果主要集中在那些领域呢?科技的发展有什么样的特点?对世界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完成下列表格检测自学成果后,播放四大发明的视频,加深学生印象合作探究: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是什么?材料一:造纸术从6世纪开始外传,到16世纪,纸张已流行欧洲。

据说抄一本《圣经》要用300多张羊皮,文化信息的传播因材料的限制,范围极其狭小,纸的发明和印刷术的传入为当时欧洲蓬勃发展的文化教育事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不仅替文艺复兴开了先路,还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材料二:阿拉伯人从与中国商船交往中学会了使用指南针来导航,约在12世纪,传播到了欧洲。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古代中国人民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药学等方面的杰出贡献,重点掌握诸多世界之最。

(2)理解: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中国和世界文明的作用。

(3)运用:分析中国古代科技辉煌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了解科技发展的历程,明确成就与贡献的史与论的关系。

(2)了解两汉和宋元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的黄金时期,发现古代科技成就的取得往往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特点。

(3)了解不同时期科技发展的特点,能提出关于贡献、发展特点的个人见解,与同学进行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勉励‘自己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人生理想)(2)认识我国古代人民的伟大智慧和杰出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人生态度)(3)体会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世界意识)重点与难点重点中国古代的主要科技思想及影响难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经验性和实用性特征,探讨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据1975年出版的《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记载,明朝以前,世界上的重要发明和重大科学成就大约有300项,中国大约175项,占据一半以上。

明中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引发了革新工艺技术的需要,推进了科学发展,出现了一些在传统科技实现突破的科学巨匠。

那么中国科技在哪些领域取得了突破的成就呢?它们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新课学习(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1.造纸术展示图片甘肃天水汉墓出土的纸地图中国古代起初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但是竹简太重,缣帛太贵,很难推广。

西汉时已发明植物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

到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

这种纸原料易得,绳头、乱麻、树皮、桑根、藤、苔、竹子、稻草、麦秆、布片都可以用做造纸的原料,并且纸张质地细腻,集中了缣帛与竹简的优点,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一项重要发明。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Word版含解析

2021-2022学年历史岳麓版必修3教学案:第一单元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Word版含解析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创造1.造纸术(1)殷商时期,人们把文字契刻在甲骨、陶器上,或镌铸在青铜器上,后来更多使用竹、木简和缣帛做书写材料。

(2)西汉时,创造了植物纤维纸,但纸质比较粗糙。

(3)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适合书写的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成为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重要创造。

2.印刷术(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我国消灭了雕版印刷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唐咸通九年(868年)印刷的《金刚经》。

(2)活字印刷术:北宋时期,平民毕昇创造了活字印刷术。

此后又先后消灭了木活字和金属活字。

(3)印刷术的传播:13世纪中期,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

3.火药(1)唐代,人们在炼丹制药时偶然创造了火药。

唐初孙思邈著的《丹经》中有关于炼制火药方法的最早记载。

(2)唐朝末年,火药已应用于战斗。

(3)五代和宋朝时,火药还广泛应用于狩猎、开山、采石和火器。

(4)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在西方社会产生巨大震惊。

4.指南针(1)战国时期,我国就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创造了指南仪器——司南。

(2)北宋时进而创造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3)传播及影响:13世纪,指南针传入西欧,在地理大发觉中起了重要作用。

二、天文、数学、农学和医学1.天文学成就(1)天象观测:留下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彗星、哈雷彗星和太阳黑子的记录。

(2)天文著述:我国最早的一部天文学专著是《甘石星经》,《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3)天体测量:东汉科学家张衡创造了浑象仪和测定地震方位的候风地动仪;唐代有名天文学家僧一行与梁令瓒共同创制了黄道游仪,在世界上首次发觉恒星位置的变动;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制成简仪,比欧洲创造同类仪器要早300多年。

2.算经与圆周率(1)先秦:春秋时期消灭了九九乘法口诀,春秋战国时期,消灭筹算计算法。

(2)东汉:《九章算术》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岳麓版必修三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学案

岳麓版必修三 第6课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学案

第6课学案:一、中国科技之回顾——四大发明的发展应用二、李约瑟难题阅读学案上的材料,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6世纪后,为何中国没能产生与欧洲相同的近代科学?材料一:“历史告诉我们,是英国率先进入了工业社会,而不是中国。

为什么?通过对比中英历史,就可以得知,原因在于中英两国制度知识能力的差异。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的英国农业社会,产生了议会和选举制度,充分显示了英国人制度创新的知识能力。

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之下的中国农业社会,是不可能自发地产生议会和选举制度的。

强大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制度,导致中国人制度创新知识能力的低下。

”——蒋志青,《制度变革与科技进步是国家能否领先于世界的关键》材料二:“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

......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

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

”——《剑桥中华民国史》材料三: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

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

“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

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

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

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

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

“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要练说,得练看。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教案

第六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北票高中刘海华教学目标设定(1)知识与技能概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2)过程与方法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

收集和处理科学技术以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培养和训练学生正确的科学精神、科学价值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和认识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

通过对科技知识的了解,学习中国古代科学家坚韧刻苦的精神,踏实细致的作风,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坚定追求真理的思想。

教学策略设计教学重点:古代科技发展主要成就教学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教学过程设定导入新课:“学富五车”你知道这个成语的典故吗?战国时有个思想家叫惠施,人称他博学多才、学富五车。

原来,他旅行时也爱学习,随车装着爱看的书。

其实这些书是一捆一捆的竹简和木牍,一共装了5辆车,“学富五车”的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不过,要用现代的眼光看,这5辆车竹简上的字数加起来,顶多也不过我们现在阅读的这本历史教科书的字数。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纸在文化传播上的重要性。

那么你知道在纸发明之前人们还曾经使用过哪些材料来记录信息书写文字?这些材料和纸相比有什么样的缺点?一、造纸术竹、木、骨、帛,(多媒体展示)缺点:成本高,不易阅览收藏流传问: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纸是哪一时期的?造纸术后来又由谁进行了重大改进?造纸术的改进有何意义与作用?(1)西汉时期已经有了纸的应用;(2)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多媒体展示:1、知道纸产生的经过:西汉早期出现,东汉蔡伦进行了改进。

2、传播:公元 751 年,唐朝和阿拉伯帝国发生冲突,阿拉伯人俘获了懂得造纸技术的中国工匠。

没过多久,造纸技术便逐渐在阿拉伯世界各地传开,那里开始广泛使用纸张,后又经阿拉伯诸国传到北美和欧洲。

3、影响①作用:使得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有了革命性的进步②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二、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演进在印刷术发明前,人们用手抄书,既费时耗力,又易出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
课标要求:概述古代中国的科技成就,认识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了解四大发明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识图、操作、占有材料和处理材料、概括历史现象特征、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图表整合知识的能力;养成分享和协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互联网等各种媒介,广泛收集课外资料和组织文字、视频材料,制作幻灯片;采用问题教学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科学精神,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深深体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理解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必要性和艰巨性,自觉地树立科学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
难点: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
学情分析:
本课知识点一部分内容学生在初中也有学习、也较感兴趣,同时大多数知识点主要是识记。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自学。

教学过程:
一、中国古代科技的里程碑:四大发明为代表
(一)造纸术:
1、书写材料的演变:
⑴殷商:甲骨、陶器、青铜器
⑵秦汉:竹木简牍和缣帛(竹简太重、缣帛太贵,难推广)
⑶西汉;西汉时期已发明植物纤维纸。

(纸质较粗糙)
⑷东汉: (105年)蔡伦用改进造纸术。

(原料易得、造价低廉、质地细腻,被时人称为“蔡侯纸”)。

2、意义:
⑴地位:在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和社会进步也最为显著。

⑵作用:有利于信息的记录、储存、传播和继承。

(二)印刷术的进步
1、印刷术的进步:
⑴雕版印刷术:(每印一页就得雕一块版,雕错一个字就要重新换版)
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

(课本插图)
⑵活字印刷术:
①发明: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

(单个反体字,排版印刷后可拆散,反复使用。

)(《活字版印西夏佛经》课本插图)
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

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
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

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

2、印刷术外传:13世纪中期,传到朝鲜,以后从西域传到欧洲。

3、对欧洲影响:
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

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
书籍。

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以及文艺复兴运动的出现准备条件。

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
1、火药的发明:古人炼丹制药偶然发明了火药
2、炼制方法:最早关于炼制火药的记载见于唐初孙思邈的《丹经》,称做硫磺伏火法。

3、火药的应用
⑴唐末至宋初: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

⑵五代和宋朝时:主要有火炮、火箭、火蒺藜、突火枪等
发明家唐福将发明的火炮、火球、火蒺藜献给朝廷;
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4、火药的外传:14世纪初,火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5、影响:
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
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

(四)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
1、方向测定技术的进步:
⑴战国:司南。

《韩非子》中提到“司南”。

(指南针在四大发明历史最为久远)
⑵北宋:发明了使用人工磁体的指南针,并应用于航海。

2、指南针的传播: 13世纪由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
(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

(2)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
①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

②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

③为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天文学成就
三、算经与圆周率
1、算经:
(1)春秋时出现九九乘法口决;春秋战国时发明了筹算计算法;元代发展成简便高效的珠算法。

(2)《九章算术》(东汉时期):总结了周秦到汉代的数学成就。

(隋唐时传入朝鲜、日本等)
(面积、容积计算方法;正负数加减运算;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勾股定理的运用)
①地位: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
②意义:标志着我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以解决实际问题为主要内容、以算筹为计算工具、运用十进制记数系统计算)
2、圆周率:南朝宋齐之际的祖冲之
(1)成就: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在3.1415926到3.1415927
(2)地位:这一成果领先世界达1000年之久。

四、古代农书
1、南北朝时的《齐民要术》:(作者:北朝的贾思勰)
(1)地位: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2)内容:总结我国北方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提出了因地制宜、多种经营的宝贵思想
2、元代王祯的《农书》
(1)主要内容:①重点在生产工具改革方面,其中《农器图谱》占全书的4/5,附有306幅插图。

②特别重视用机械代替简单工具、用水力代替人力和畜力。

(2)影响:详细记载冶金水排、水转大纺车、木活字和“转轮排字盘”等重大发明,在世界上产生深远影响
3、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1)内容:全书围绕屯垦、水利、荒政三项主题,对古今中外农业生产和农学研究的利弊得失做出全面的评价和总结,并提出进一步发展农业生产的设想。

(2)成就:系统总结历代经验、吸收最新实践成果,充分汲取西方农业科技思想和方法,开展农业科技实验。

(3)特点:科学性、创新性、先进性
(4)地位:徐光启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先驱”。

五、从《黄帝内径》到《本草纲目》
1、《黄帝内经》:编撰于战国,成书于西汉,是中国现存较早的一部医书,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
2、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东汉):
(1)内容:系统论述了“望、闻、问、切”四诊疗法
(2)地位:成为中医临床的经典,张仲景也被后世称为“医圣”
3、华佗(东汉):①精于方药针灸;擅长外科手术;
②发明了最早的麻醉药剂“麻沸散”
③发明了五禽戏,这是中国早期的体育保健体操
4、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系统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1)成就和影响:
①成就: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分类法,体现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②影响:推进了世界生物学的发展,
(2)地位:是中国古代药物学的最高成就,流传于世界,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
六、中国古代科技高度发达的原因:
①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农耕经济的高繁荣
②中央集权国家的支持和组织
③政局稳定、经济繁荣、道路畅通
④个人作用和劳动人民的智慧。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服务于生产和巩固统治的需要。

中国古代科技著作大多是对生产经验的直接记载或对自然现象的直观描述,具有较强的经验性。

古代科学理论的技术化倾向严重,而这些技术又不具有开放性,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生产力。

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与学生课业
教学反思:
1.对学生积极性的调动还不够,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能真正参与课堂并有着自己表现的学生不是特别多,提问时针对的学生主要集中前面,缺少普遍性。

2.语言不够精练,缺乏幽默感,情感渲染上,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

3.板书设计不完整。

个别问题设计不怎么合理,导致学生没有得出想要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