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隔离预防2014

合集下载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人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国办发〔2015〕1号)等法律法规及文件要求,为降低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一、相关概念(一)医院感染指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二)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生命的一类职业暴露。

(四)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指医务人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七)医院感染聚集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二、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十分复杂,有时某种疾病可同时通过几种途径传播。

医务人员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气传播和经虫媒传播。

(一)相关概念1.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感染)源或储存宿主排出后,侵入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2.水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传播。

其中间接接触传播包括:经空气传播、经食物传播、经水传播、经节肢动物传播和经土壤传播。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分析及防治对策作者:牛红云来源:《家庭心理医生》2014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导致医院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

方法:导致医院感染的因素主要有医院感染的监督与监测力度不够、医务人员缺乏控制医院感染的意识、消毒隔离制度不健全、侵入性操作过多、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手卫生执行依从性差、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等。

针对上述因素应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相关知识的培训、建立健全消毒隔离制度、严格执行无菌和消毒隔离、严格洗手制度、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尽量减少侵入性操作等。

结果: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效提高了医务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重视程度并医院感染知识掌握、消毒隔离知识,有效切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有助于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

结论:实施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医院感染;管理制度;防治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8602(2014)05-0269-02醫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会严重影响到患者原来疾病的预后,引起医疗纠纷,增加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严重者可造成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所以有效预防医院感染有助于减少患者痛苦,提高医疗安全,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1 引起医院感染的因素1.1 医院感染的监督与监测力度不够: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护理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同时,还与医疗事故、纠纷及医疗费用密切相关。

医院感染贯穿于医疗行为的始终,任何一个环节如有疏忽都可能引起医院感染,因此,医院感染的控制成为医疗管理中的重中之重。

医院感染工作的好坏体现了医院的管理水平,如果管理层的督促和检查力度不够,就会使医院感染的各种规章制度流于形式,从而增加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

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预防传染病工作计划为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体育卫生工作条例,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卫生保健、预防传染病工作,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如下:一、做好健康教育、卫生宣传开学初按着学校要求制定好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使学生掌握一些卫生常识知识,防病治病。

使他们懂得从小讲卫生的目的意义,把宣传卫生常识同贯彻小学生品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在全校学生中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讲卫生的良好风气。

二、学生卫生保健、防病治疗工作本学期工作重点是预防各种传染病,在我班有学生中必须搞好传染病、流行病、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

措施是宣传管理到位,加强个人卫生检查,搞好记录和总结工作,一旦发生传染病,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好登记和隔离工作。

同时做好学生眼保健操的辅导工作,开展传染病预防主题班会。

三、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监督检查工作抓好卫生督察员培训,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作用来搞好学校的环境和个人卫生的检查、评比,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做好预防各种传染病的晨检报告。

四、做好班级卫生监督工作首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保持环境卫生,从个人卫生,监督指导饮食饮水卫生指导工作,各项工作要有检查、有记录,保证全班师生的身体、生命健康和安全。

五、其它工作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听取广大教师和家长的意见,及时向领导汇报工作中的情况和遇到的问题。

及时处理好学生在校发生的小伤小病等工作,以保证学生在校的学习和安全。

六、应急措施1、班主任发现各类传染病疑似病人,不得让其与其他人接触。

2、通知学生家长,送疑似病人到医院就诊。

3、待该生病愈且经医院出具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4、加强宣传教育,安定人心,稳定学校秩序。

5、教育学生不出入人多复杂的公共场合。

学生感染传染病的隔离期要求-已发

学生感染传染病的隔离期要求-已发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感染传染病后的隔离期要求
疾病名称
潜伏期
隔离期
流感(甲型H1N1)
7天
症状完全消失后24小时
其他发热
需热退48小时
流行性腮腺炎
2-3周
发病后10日且腮腺肿大消退
水痘
12-21天
疱疹完全干燥结痂为止,但不得少于发病日起14日
麻疹
7-21天
出诊后5天;并发肺炎至疹后10天
风疹
14-21天
出疹后5天
痢疾
1-7天
百日咳
2-21天
直至完成至少5天抗生素疗程
(整个疗程为14天)或发病后40天
流脑
2-10天
直至消除病原菌疗程完成
猩红热
12小时-12天
由服用抗生素当日起计算5天或按医生要求
伤寒
5-39天
症状完全消失后2周,或退热后第5天和第10天作两次粪便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霍乱
数小时-7天
停药后,连续2天粪便培养阴性解除隔离
注:根据《传染病防治法》要求,凡感染传染病的人员,必须进行隔离和治疗,以免传染给人。
以上隔离期要求依据《传染病诊断标准》和只基于各种疾病的一般传染性考虑。如考虑临床治疗,则需要临床医生的专业判断来决定病假的长短。由三水心
2014年05月19日
Welcome !!!
直到腹泻已经停止及大便化验显示没有
该病菌
手足口病
2-10天
症状消失后1周,但不得少于发病日起14日
病毒性肠胃炎(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等)
1-10天
直至最后一次腹泻后计算48小时之后
结膜炎(红眼病)
多为24h
直到眼睛不再有异常分泌物(通常7-10天)

感染科2014年上半年总结

感染科2014年上半年总结

2014年上半年感染科工作总结2014年上半年的时间在我们匆忙的脚步中悄然过去,感染性疾病科在院领导和护理部的关心、支持、重视下,在全科护士的共同努力下,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完成各项工作,提升护理质量管理水平,保证护理安全。

并且精细护理文化建设工作,在科室内营造了和谐氛围,逐条逐项抓好各项工作,有效地促进感染性疾病科护理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护理质量稳步提高,较好地完成了各项护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我科共接待新入院患者215人次,其中病重6人次,慢性乙肝患者21人次,呼吸道疾病46人次,消化道疾病38人次。

现将感染性疾病科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护理安全1加强、规范、细化安全标识和提示管理1)、小心地滑、输液大卡提示禁止自行调节输液速度、消毒液提醒勿食、床尾提示摇杆归位、留置针注意事项等,上半年我科未发生患者跌倒事件 2)、对静滴血制品等悬挂特殊用药提示牌,以便更好的观察病情变化3)、过敏者,用红笔注明过敏药物名称,悬挂在床头重点提示上4)、特殊人群悬挂防坠床、防跌倒等标识5)、对特殊时间段输液及未服口服药提醒。

上半年我科跌倒坠床评估率100%,发生0例;院内压疮发生率为0;用错药物发生0例;非计划拔管发生0例;输血错误发生0例,发生四级不良事件1例,未对病人造成任何损害。

2 加强各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1)、加强抢救药品、抢救仪器的风险管2)、加强重点患者的管理:如危重、特殊感染、隔离患者3)、加强护士的管理:对科室护士加强进行感染性疾病科专科疾病的培训4)、加强重点时段的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保证了在有危重病人抢救时人员充沛。

5)、加强重点物品的管理:库房、医疗用品、药品、仪器设备、空气消毒机,入库物品严格把关、定期清理,对各种仪器的使用情况有明确登记。

6)急救物品管理:科室急救物品做到“五定“,保证抢救仪器性能完好,处于备用状态;急救药品全部符合标准。

7)消毒隔离:专人负责监控,定期采样培养,护士长不定期抽查。

急症医院中MRSA传播和感染预防策略

急症医院中MRSA传播和感染预防策略

急症医院中MRSA传播和感染预防策略(2014版)目前已有指南对医疗保健相关感染(HAI)的发现和预防做出了全面的推荐。

为了用简明的形式突出具有实用性的推荐,以帮助急症医院开展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预防工作。

由美国医疗保健流行病学会(SHEA)发起,对2008年发布的“急症医院中MRSA传播预防策略”进行更新,并发表在2014年7月出版的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上。

这份专业指南是SHEA、美国感染病学会(IDSA)、美国医院学会(AHA)、感染控制和流行病专业学会(APIC)及联合委员会共同努力的成果,并且得到了众多专业组织和学会的大力协助。

认同和支持指南的组织在2014年更新的介绍中列出。

现将指南的内容编译如下。

第一部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数据报告一、由MRSA所致的HAI在急症医院中很常见1. 在美国,医院相关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中耐甲氧西林的比例仍然很高。

1.1 最近一次美国全国医疗保健安全网(NHSN)的报告显示,2009-2010年,在金葡菌性中心静脉导管相关血流感染(BSI)、金葡菌性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金葡菌性通气相关肺炎(VAP)和金葡菌性手术部位感染(SSI)中,由MRSA所致的比例分别为54.6%、58.7%、48.4%和43.7%。

1.2 与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相比,每一种HAI中MRSA所占的比例下降,特别是VAP 和SSI。

此外,从2005年至2011年,院内侵袭性MRSA感染的发生率下降了54.2%,其中BSI下降幅度最大。

相比之下,儿童中的医疗保健相关MRSA感染从2005年至2011年无显着减少。

1.3 尽管这些数据表明在医疗保健相关MRSA传播和感染的预防方面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仍有许多患者存在风险。

二、医疗保健相关MRSA感染的预后1. 医疗保健相关MRSA感染具有显着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

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是一种流行范围广、治病力强、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病原菌。

人体一旦感染,特别是抵抗力降低的患者如住重症监护室的患者、应用免疫抑制剂者、较长时间应用光谱抗菌药物的患者和老年人,可引起败血症、肺炎和毒血症等,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如治疗不及时,可危及患者的生命。

一、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临床表现:发热,精神差,局部感染症状,而最常见的是肺部感染,其他如皮肤、泌尿道、产妇生殖道感染,重者为败血症。

二、建立和完善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监测和报告:微生物实验室发现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和多重耐药菌的鲍曼不动杆菌等耐药菌时应第一时间报告医院感控办和病人所在的科室。

做到早发现、早诊治、早隔离、早治疗。

三、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认真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知识》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正确、合理的实施抗菌药物的给药方案,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管理,减少或者延缓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产生。

四、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控制措施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带菌患者集中隔离,设置隔离病房,专人管理。

2、进入隔离病房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患者专人护理。

3、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每次诊疗操作结束后必须用抗菌肥皂液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擦手。

4、该病人周围物品、环境和医疗器械,需每天清洁消毒。

(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5、一般医疗器械如听诊器、体温表或血压计等应专用。

6、隔离病房用后织物,用臭氧初消后封装好,送洗衣房,再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处理后方可清洗。

7、连续3个标本(每次间隔>24h)均未培养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方可解除隔离。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职业防护(2014) ppt课件

医院感染的预防及职业防护(2014) ppt课件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
、TB杆菌等的感染。 (6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2021/1/10
25
下列情况不属于医院感染
(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
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 症表现
6
5、医院感染的病原体及特点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2021/1/10
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 传染病的病原体
医院耐药菌的扩散 致病性微生物
7
6、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
2021/1/10
8


什么是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防控的宗旨是什么
保护病人免受再次感染的威胁 保护医务人员职业安全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看似不挣钱,但可以省大钱!
2021/1/10
9
四、经典案例,加深印象
1854~1856年克里米亚战争 南丁格尔等人通过加强清洁卫生, 隔离如、:病国房外通资风料、:戴手套等措施, 使死亡率南由丁4格2%尔下采降取到隔2.离7%、。病房通风和戴手套,显著降低死亡率;
塞麦尔韦斯通过严格洗手防治产褥热的发生。
MRSA逐年上升的统计图
41
2021/1/10
42
标准洗手
第一步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
第二步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
第三步
2021/1/10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
43
标准洗手
第四步 双手指交锁,指背在对侧掌心
第五步 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换进行
第六步 指尖在对侧掌心前后擦洗
2021/1/10

2014好医生继续学习考试答案

2014好医生继续学习考试答案

政策解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院感染控制基本技术(一)AACCBB
政策解读-《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与医院感染控制基本技术(二)ACABCB
院感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一)
CCBBCA
院感监测-医院感染监测方法(二)
BCBACA
院感管控-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一)
DCABA
院感管控-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二)
AADDC
院感管控-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三)
CDCCB
院感管控-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原则与操作流程
BCADA
院感管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应急处理
CAACAD
院感预防-消毒与隔离
ACCABD
院感预防-医疗废物管理
DCDBBC
院感预防-医院感染常见感染性疾病的传播方式与隔离防护BADDDD
院感预防-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DACADA。

2014年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考试试题

2014年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考试试题

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考试试题
一、A1型题(本大题91小题.每题1.0分,共91.0分。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
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
煮沸消毒灭菌时在水中加1%~2%的碳酸氢钠主要可以
A 去污
B 保护物品
C 提高沸点
D 杀死芽胞
E 节省时间
【正确答案】:C
【本题分数】:1.0分
第2题
紫外线对哪种物质穿透力强
A 纸张
B 空气
C 布
D 水
E 玻璃
【正确答案】:B
【本题分数】:1.0分
第3题
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 钳端向上,不可跨越无菌区域
B 取无菌持物钳时钳端无需闭合
C 可以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D 手术室及门诊换药室使用均应每日消毒一次
E 到远处夹取物品应持无菌持物钳速去速回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4题
不属于物理消毒灭菌法的是
A 臭氧灭菌灯消毒法
B 生物净化法
C 微波消毒灭菌法
D 熏蒸法
E 压力蒸汽灭菌法
【正确答案】:D
【本题分数】:1.0分
第5题
已开启的无菌溶液可保存
A 24h
B 4h
C 12h
D 48h
E 8h
【正确答案】:A
【本题分数】:1.0分
第6题
漂白粉溶液喷洒地面的浓度是
A 0.01%
B 1%。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年度工作计划

2014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计划一健全医院感染管理责任制,规范和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并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认真督导规章制度落实情况。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前提. 2 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会议制度,至少每半年一次研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问题,遇到问题随时召开专题会议,充分发挥委员会的领导和决策能力。

3 进一步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科多部门合作机制积极开展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与医务科、护理部、检验科、药剂科、设备科,信息科等相关科室积极配合,相互协调,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

4 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加强管理及时监控各类感染环节,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监督检查本科医师合理用药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落实消毒隔离和标准预防各项措施,保障医疗安全。

二严格监测和监督工作1.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实行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

要求临床医师熟练掌握其诊断标准,改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监测意识。

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监测资料进行汇总、分析,及时反馈给科室。

每季度向院长、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做书面汇报,向全院医务人员反馈,特殊情况及时报告和反馈。

2.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每月进行消毒、灭菌、环境卫生学监测,对临床科室使用中的消毒液、医务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室内空气、内镜室、牙钻、高压灭菌锅进行定期和不定期随机抽样监测。

3.开展医院致病菌和耐药率监测,定期向各临床科室反馈,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高医院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水平.三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1.加强icu医院感染的管理:1)、所有工作人员均应穿专用工作服、换鞋、戴帽子入内,尽量减少人员流动,严格控制人员入室,探视者应穿探视衣、鞋套、戴帽子入内。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人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

医务⼈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医务⼈员(传染)感染性疾病隔离防护技术指南根据《中华⼈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作指导原则》《关于加强传染病防治⼈员安全防护的意见》(国办发〔2015〕1号)等法律法规及⽂件要求,为降低医务⼈员感染性疾病职业暴露感染风险,更好的为患者服务,特制定本指南。

⼀、相关概念(⼀)医院感染指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的感染,但不包括⼊院前已开始或者⼊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作⼈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医源性感染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三)医务⼈员职业暴露指医务⼈员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引起伤害健康或危及⽣命的⼀类职业暴露。

(四)医务⼈员医院感染指医务⼈员在从事诊疗、护理等⼯作过程中获得的各种病原微⽣物感染,如细菌/真菌/病毒/等致病微⽣物感染。

(五)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3例及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及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及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感染病例的现象。

(七)医院感染聚集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医院感染病例增多,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平的现象。

⼆、医院感染常见的传播途径感染性疾病的传播途径⼗分复杂,有时某种疾病可同时通过⼏种途径传播。

医务⼈员感染性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空⽓传播和经⾍媒传播。

(⼀)相关概念1.传播途径(route of transmission):是指病原体从传染(感染)源或储存宿主排出后,侵⼊新的易感宿主前,在外界环境中所经历的全过程。

2.⽔平传播:是指病原体在外环境中借助于传播因素⽽实现⼈与⼈之间的相互传播。

2014临床药学复习资料 传染病

2014临床药学复习资料 传染病

《传染病学》复习资料(临床药学专业)第一章总论一.名词解释1.传染病2. 感染/首发感染/重复感染/混合感染/重叠感染3. 机会性感染4.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5.显性感染(临床感染)6.潜伏性感染7.病原携带状态8.传染源9.传播途径 10.易感者 11. 传染性 12.传染期 13.潜伏期 14. 人兽共患病(自然疫源性传染病) 15.主动免疫 16.被动免疫17.隔离 18.消毒 19.三区、两通道二.填空题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2.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条件是、、;影响因素是、。

而预防传染病应抓好、、三个环节。

3. 保护性免疫反应分为、两种。

.4. 除“四害”是指除、、、。

5.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通常分为如下几期、、、。

6. 确定某一传染病的检疫期限是依据该病的期;而确定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依据期。

7. 目前我国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共有类种,其中甲类种、乙类种、丙类种;应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和。

8. 发现甲类传染病人或疑似病人要求在小时内上报疫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上报时限应为小时内。

9. 每一种传染病都是由特异性引起的,包括与。

三. 选择题1. 关于感染的概念,哪项是错误的?A.感染又称传染B.是病原体对人体的一种寄生过程C.感染包括机会性感染D.传染亦包括所有寄生物对人体的共生状态E.感染后有5种表现形式,传染病仅是其中之一2. 在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形式中,哪一种最常见?A.隐性感染B.显性感染C.潜伏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病原体被清除3. 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中,哪种最少见但最易识别?A.病原体被清除B.病原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潜伏性感染E.显性感染4. 隐性感染的发现主要是通过:A.咽拭子或粪培养等获得病原体B.病理检查C.特异性免疫学检查D.发现轻微的临床体征E.非特异性免疫如补体、溶菌酶等的检查5. 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时,主要检测血中:A.IgGB.IgMC.IgAD.IgEE.IgD6. 下列哪组疾病属于强制管理的传染病?A.鼠疫,霍乱,肺炭疽B.病毒性肝炎,梅毒,肺结核C. 白喉,猩红热,麻风D. 脊髓灰质炎,肾综合征出血热,黑热病E.流行性乙型脑炎,血吸虫病,炭疽7.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B.有传染性,免疫及流行性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D.有病原体,免疫性与传染性E.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和易发性8. 关于传染病的预防,下列哪项不正确?A.肠道传染病的预防应当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措施B.HFRS是以灭鼠防鼠为主 C.丙肝是以防止医源性感染为主D.乙脑预防的关键是抓好灭蚊工作 E.预防流脑应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9. 关于潜伏期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潜伏期长短一般与病原体感染量呈反比B.某些传染病在潜伏期内具有侧性C. 潜伏期是确定检疫期的重要依据D. 传染病的隔离期是依据该病的潜伏期来确定E. 多数传染病的潜伏期比较恒定10.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限是依据该病的:A.最短潜伏期B.最长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E.隔离期11.关于传染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治疗病人是预防措施的一个重要环节 B.发热过高必须加以控制C.抑制或消灭病原体是治疗措施中最根本和最有效的措施D.一般传染病都可采用皮质激素治疗 E.治疗必须个体化12.我国规定的传染病管理报告制度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法定传染病分3类39种B.甲类2种C.丙类11种D.乙类26种中有3种病应视同甲类E.AIDS/HIV均应强制管理13. 下列哪一种是被动免疫制剂?A.伤寒菌苗B.卡介苗C.麻疹疫苗D.白喉类毒素E.破伤风抗毒素14.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应以哪项为重点?A.隔离及治疗病人B.流行季节大面积的对易感人群投药C.发现和处理带菌者D.开展以三管一灭为主的卫生运动E.提高人群的抗病能力15.属于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的是:A.艾滋病B.伤寒C.鼠疫D.疟疾E.丙型肝炎16. 用于某些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时,主要检测血中:A.IgGB.IgMC.IgAD.IgEE.IgD17. 下列出疹性传染病病程中,皮疹出现最早的是:A.麻疹B.风疹C.猩红热D.天花E.伤寒18. 影响传染病预后的最主要因素是:A.中毒症状轻重B.机体免疫力C.菌株毒力D.治疗的反应E.诊治不及时19. 患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的传染病是:A.丙型肝炎B.艾滋病C.伤寒D.阿米巴痢疾E. 流感20. 为降低人群易感性,主要应通过:A.病后免疫 B.隐性感染免疫 C.人工自动免疫D.免疫人群的迁入 E.病原体的变异2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于()年()月()日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

2014年延庆医疗中心医院感染计划 - 副本

2014年延庆医疗中心医院感染计划 - 副本

2014年延庆医疗中心医院感染计划
一、培训目的:
为了不断强化全体医务人员对预防医院感染的认识和知识水
平,把医院感染贯穿于整个医疗活动中,从而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对医
院感染的防范意识,减少医院感染发生,提高医疗护理质量。

二、培训对象、内容、时间见下表
专职人员每年培训不能少于16小时,医护技每年培训不能少于
6小时。

时间地点内容主讲人备注2014年1月办公室医疗垃圾分类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2月办公室培养、手卫生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3月办公室职业暴露的防护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4月办公室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5月办公室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6月办公室医院感染隔离的分类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7月办公室传染病人的上报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8月办公室夏季常见病防控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9月办公室消毒液的配置与检测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10月办公室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11月办公室血常规的意义全体医务室人员2014年12月办公室全年分析汇总全体医务室人员三、监督检查
护士长、监督员和主任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医院感染工
作,对于存在的问题给予提示,同事书写整改措施,每月学习时针对
存在问题通报全体工作人员,引以为鉴,减少问题的出现。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中文)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中文)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

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概要概要埃博拉病毒病埃博拉病毒病防控指南工具包防控指南工具包防控指南工具包2014年8月© 世界卫生组织,2014年版权所有。

本出版物采用的名称和陈述的材料并不代表世界卫生组织对任何国家、领地、城市或地区或其当局的合法地位,或关于边界或分界线的规定有任何意见。

地图上的虚线表示可能尚未完全达成一致的大致边界线。

世界卫生组织已采取一切合理的预防措施来核实本出版物中包含的信息。

但是,已出版材料的分发无任何明确或含蓄的保证。

解释和使用材料的责任取决于读者。

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因使用这些材料造成的损失不承担责任。

WHO/EVD/Guidance/IPC/14.1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感染预防控制指南概要概要概要本文件是针对在医疗场所向埃博拉疑似或确诊病例间接或直接提供医疗服务的相关人员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南的概要。

附表中包含有最基本的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也可以作为单独工具使用。

详细的临时性的指南请参见:http://www.who.int/csr/resources/who-ipc-guidance-ebolafinal -09082014.pdf 1。

背景背景埃博拉病毒病是由埃博拉病毒2导致的严重疾病,具有高感染性和快速致死的特点,但是它可以但是它可以被被预防。

它通过直接接触病人的体液(如血液、唾液、尿液、精液等)和接触被其体液污染的物品或表面传播。

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感染控制措施,可能会引起医务人员,其他患者和探视者的感染。

对所有病人的标准防护措施对所有病人的标准防护措施由于埃博拉病人最初症状不典型,因此很难早期发现病人。

鉴于此,所有的医护人员,以及所有病人(不管其诊断是什么)均应随时随地认真并坚持执行标准防护措施。

这些防护措施这包括:手卫生手卫生在接触患者的体液、粘膜、破损皮肤及其他被污染的物品时,要戴一次性的医用手套在实施可能接触或喷溅到病人血液或体液的操作和护理工作时,要穿防护服和做好眼部保护。

埃博拉病毒感染防控(2014-10-31)

埃博拉病毒感染防控(2014-10-31)

• 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发现的留观病例,由 转运接收的医疗机构进行网络直报。 • 各级疾控机构应当于2小时内通过网络完成 报告信息的三级审核。 • 对报告的留观病例、疑似病例在作出进一 步诊断后,应当及时进行订正。 • 对确诊病例还应当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信息系统进行报告。
• 医疗机构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后,应当按照 国家病例转运要求将病例转运至符合条件 的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 使用120负压转运车,舱内相对压强应在30~-10Pa ,必要时病人入负压隔离仓。 •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分开转运,疑似病例 一车一人隔离转运。 • 医务人员严格个人防护 • 转运结束车辆严格终末消毒
对人不致病
病原学特性
• 埃博拉病毒对热有中度抵抗力,在室温及 4℃存放1个月后,感染性无明显变化, 60℃灭活病毒需要1小时,100℃5分钟即可 灭活。该病毒对紫外线、γ射线、甲醛、 次氯酸、酚类等消毒剂和脂溶剂敏感。
流行病学
• 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是在同时发生的两起疫 情中检出,其中一起发生在刚果民主共和国靠近埃博 拉河岸的一座小城,疾病因此得名埃博拉出血热。
一般检查
• 血常规:早期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减少, 随后出现中性粒细胞升高和核左移。血小 板可减少。 • 尿常规:早期可有蛋白尿。 • 生化检查:AST和ALT升高,且AST升高大于 ALT。 • 凝血功能:凝血酶原(PT)和部分凝血活 酶时间(PTT)延长,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升 高,表现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 全球已有523名医务人员感染埃博 拉病毒,其中269人死亡。
• 2014年8月8日,世界卫生组织召开新闻发 布会,宣布非洲埃博拉出血热疫情为“国 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就各国 应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陈冯富珍在召开记者 招待会时,形容埃博拉为 “现代社会中发 生的最严重健康卫生界紧急危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的分类
➢ 传染性感染:指某些感染性疾病由一个宿主传至另一宿主。 ➢ 非传染性感染:指由外环境获得病原体,而不是由一宿主传至另一宿主的感染。
感染的分类
内源性感染
医院感染 外源性感染
感染的分类
➢ 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指免疫机能低下,病人由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即病人在发 生医院感染之前已是病原携带者,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的自身感染。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一、金黄色葡萄球菌:G+,最适生长的温度为 37℃, 多产生金黄色素而成金黄色。 耐药机制有三种: 1 金黄菌产生青霉素酶等β-内酰胺酶 2 对青霉素耐受 3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G+,皮肤黏 膜正常菌群之一,是各种导管插入体内引起异物性感染 的主要致病菌。
一类:繁殖期杀菌剂,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 二类:静止期杀菌剂:如氨基糖苷类(链霉素、庆大霉
素)、多粘菌素。 三类:快速抑菌剂:如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氯霉素
类。 四类:慢速抑菌剂:如磺胺类。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系指在明确指征下选用适宜的抗菌药物,适当的剂量和疗程,以达到杀灭致病微生物和/或 控制感染的目的,同时不引起宿主体内菌群失调,防止药物毒副作用,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
人员及媒介物中播散的目的。 .
无菌技术
➢ 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 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 的操作技术。
➢ 常见消毒灭菌的方法:物理消毒灭菌法(热 力消毒灭菌法、光照消毒灭菌法)、化学灭菌法、 压力蒸气灭菌法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抗菌药物:是一类对病原菌具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用于防治细菌性感染疾病的药物。 ➢ 耐药性:细菌对药物的相对抗性。 ➢ 分 类:根据抗菌药物的作用性质分为四类
1
洗手:指用不含抗菌 剂的肥皂/液和流动水 洗手的过程。洗手能 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 碎屑和部分致病菌。
2
卫生手消毒:指用含 或不含抗菌剂的肥皂/ 液清洗和/手消毒剂擦 手的过程。
3
外科手消毒:指用手 消毒剂清除或杀灭手 部暂居菌和减少长居 菌的过程
隔离预防—手卫生
洗手的指征:
1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 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铜绿假单胞菌
粘质沙雷菌
医院感染常见的病原体
类别 常在部位
传播途径
G+
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 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
物的排泄物中
带菌污染食品
G- 人或动物的肠道里 G- 人体上呼吸道和肠道
食物、水、密切接触 呼吸道、消化道
水、空气、正常人的皮肤、 病人之间交叉感染;环境驻菌;医
G- 呼吸道和肠道,潮湿的环 院工作人员的手;消毒不彻底的器
➢ 合理应用抗生药物首先强调的是必须要有明确的适应症,明确的感染部位、感染性质、感染 诊断。
➢ 适应症主要是细菌性感染。
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2013年抗菌药物的使用及病原学送检情况:
科别
出院人数
抗菌使用人数
使用率 (≤70%)
病原学送检
治疗使用抗菌药 病原学送 送检率
物例数
检数 (≥30%)
三病区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三、大肠杆菌:G-,主要致病因素为内毒素,对一般消 毒剂敏感,对热抵抗力较强。
四、肺炎克雷伯菌:G-,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水及土壤 中,也是人和动物肠道及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
五、铜绿假单胞菌:G-,需氧,所引起的医院感染主要 有下呼吸道感染或肺部感染、尿路感染、伤口感染 等,还可以引起心内膜炎。
2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 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5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手卫生
消毒、灭菌、隔离
➢ 消毒:消除和杀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因子,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的程度。 ➢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的方法。 ➢ 隔离:通过控制感染源,切断感染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达到防止微生物在病人,工作
感染隔离预防2014
感染的定义
➢ 感染:是指病原体侵袭宿主机体表面或内部并在此寄居的现象,伴有或不伴有疾病的发生; 仅于病原体有致病力对人体造成明显损害时才引起感染性疾病。
感染的实质是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相互转化的表现形式。
感染的分类
一 社会感染与医院感染
二 传染性感染与非传染性感染
感染的分类
1285
625
48.64
75
64
85.33
备注:卫生部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指标:①抗菌药物使用率:≤70%;②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微生物样本送检率≥30%。谢谢源自家!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
三个环节: 1 感染源:已感染的病人、病原携带者、医
务人员、医院环境、病人的自身“驻菌 库”。 2 传播途径: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接触传
播、昆虫媒介等。 3 易感人群: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
易感因素:①侵入性操作 ②病人自身免疫功能下降 ③抗菌药物滥用 ④环境的污染
医院感染的病原体
一、肠杆菌科:肺炎克雷伯氏菌、 大肠埃希氏菌、 变形杆菌、普罗菲登斯菌、弗氏枸橼酸杆菌、 粘滞沙雷氏菌、沙门氏菌等
二、假单胞菌属:绿脓杆菌、嗜麦芽假单胞菌等 三、弧球菌:亲水气单胞菌、类志贺邻单胞菌 四、革兰氏阳性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阴性葡
萄球菌、链球菌 五、革兰氏阴性不发酵/发酵杆菌 六、革兰氏阴性/阳性无芽胞厌氧杆菌 七、真菌:例白色念珠菌 八、病毒:腺病毒、疱疹病毒等 九、原虫 十、支原体与细菌的L型
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体
六、粘质沙雷菌:G-,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及食物中,主 要引起抵抗力低下的患者发病,本菌主要靠医务人员 与患者或患者之间手的接触而传播。
七、嗜麦芽窄食单胞菌:G-,是非发酵的革兰氏阴性杆 菌,专性需养,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人和动物体内。
细菌种类 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 医院感染: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 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 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 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 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 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 外源性感染:指由环境或他人处带来的外袭菌群引起的感染。外源性感染又包括交叉感染和 环境感染。
(1)交叉感染:是指在医院内或他人处(病人、带菌者、 工作人员、探视者、陪护者)获得而引起的直接感染。
(2)环境感染:是由污染的环境(空气、水、医疗用具及 其它物品)造成的感染。如由于手术室、空气污染造 成病人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灭菌不严格引起的乙型 肝炎流行等。
境。
械与用品。
G- 自然界及食物中
医务人员与患者或患者之间的手
一、严格隔离 二、接触隔离 三、呼吸道隔离 四、昆虫隔离 五、肠道传染病隔离 六、引流物、分泌物隔离 七、血液、体液隔离 八、保护性隔离
感染的隔离分类
感染的隔离分类
常见的感染隔离方式 ➢ 接触性隔离适用于: (1)婴幼儿急性呼吸道感染 (2)新生儿感染 (3)病毒性感染 (4)细菌性感染 (5)大面积皮肤伤口和烧伤者 (6)多重耐药菌感染者或定植者 ➢ 血液-体液隔离适用于:
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血液、体液均有传染性、疟疾等。
医院感染的隔离预防
➢ 手卫生 ➢ 消毒、灭菌、隔离 ➢ 无菌技术 ➢ 抗菌药物的使用
隔离预防—手卫生
➢ 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 最经济的方法。
➢ 严格实施正确的洗手规则,可减少医院感染的 20%-30%。
隔离预防—手卫生 手卫生:是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