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汉2、《典论·论文》3、《文赋》4、《诗品》5、《文心雕龙》6、曹丕、《典论·论文》7、性格8、《结构第一》、9、《词论》10、王昌龄11、王骥德12、立德、立功、立言13、类比推理、整体观照、直觉感悟14、周代的礼乐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15、《易传》16、《诗》《书》《礼》《易》《春秋》17、《诗经》《楚辞》和汉赋。

18、《乐记》19、阳刚阴柔20、感物、因事、浩叹人生。

21、想象心理、灵感心理、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

23、儒、道、释24、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二、名词解释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2、诗无达诂:是董仲舒论《诗》时提出的关于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达即通达、晓畅,此命题是指说诗没有通达完备的解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解释。

3、象外之象:这是司空图关于诗歌形象特点、意境创造和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的所描述的物象,后一个“象”则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

4、兴趣说:严羽提出的有关诗歌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

所谓“兴趣“就是指诗歌具有即景生情、情景妙合、情趣无穷的诗美特质,往往景真情切,不露人工痕迹,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貌。

5、滋味说:钟嵘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它是钟嵘评价诗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古代文论答案

古代文论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文以载道2、以意逆志知人论世3、庄子言和意4、发愤著书5、止乎礼义6、文赋7、滋味8、雅颂9、诗经楚辞10、气盛言宜不平则鸣11、独抒性灵性灵12、一字风流13、境界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D 2.D 3.D 4.A 5.A三、名词解释(每小题10分,共30分)1、陆机的缘情说所谓“诗缘情”就是说诗歌是因情而发的,是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这比先秦和汉代的“情志”说又前进了一步,更加强调了情的成分。

这是魏晋时代文学自觉的重要表现。

陆机讲“诗缘情”而不讲“言志”,使诗从“止乎礼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又讲“赋体物而浏亮”,“体物”就是要描绘事物的形象。

“缘情”、“体物”就是要诗赋的文学作品注重感情与形象,说明陆机对文学的艺术特征的了解又在前人基础上大大深入了步。

2、刘勰的“风骨论”:刘勰在《文心雕龙·风骨》篇中提出他著名的风骨论。

风当是一种表现得鲜明爽朗的思想感情;而骨则当是一种精要劲健的语言表达。

“风”和“骨”是相辅相成的,无“风”则无“骨”,“风”和“骨”不可能单独存在。

从某种意义上看,风骨可以看作是文学作品的某种艺术风格,但不同于体现作家个性的一般意义上的艺术风格,如典雅、远奥等,它具有普遍性,是文学创作中作家普遍追求的审美特征,也是文学作品在内容与形式上应具有的风貌。

“风骨”说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后代创作家和文论家无不标榜“风骨”以反对柔靡繁缛的文风。

3、李贽的“童心”说“童心”说是李贽在他的《童心说》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

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

”什么是“童心”呢?他说:“夫童心者,真心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

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去真人。

”因此,所谓童心,即童子之心,即不含一丝一毫虚假的真心,是不受“道理”、“闻见”(指儒家的正统思想教条)熏染的心。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参考答案一. 注明下列文献的XXX及年代1. 《典论·论文》(魏·曹丕)2. 《文选序》(梁·萧统)3. 《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 《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 《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 《诗品序》(梁·钟嵘)8. 《文心雕龙》(梁·刘勰) 9. 《沧浪诗话》(宋·严羽) 10. 《闲情偶记》(清·李渔)11.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12. 《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3. 《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 14. 《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15. 《文选序》(梁·萧统) 16. 《典论·论文》(魏·曹丕)17. 《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 18. 《楚辞章句序》(汉·王逸)19. 《文赋》(晋·陆机) 20. 《诗品序》(梁·钟嵘)21. 《文选序》(梁·萧统) 22. 《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23. 《答李翊书》(唐·韩愈) 24. 《论诗三十首》(元·元好问)二. 名词解释1. 诗言志:“诗言志”理论出自《尚书·尧典》,《尧典》中描述了中国古代最早的艺术理论原则。

从音乐说起,涉及到了诗歌、艺术、以及相关的各方面内容。

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诗言志”理论。

这段的主要说明,诗歌是用来表达人的思想、抱负、志向的,歌声是延长了的诗的语言,突出了诗要表达的意义,声音的高低与曲律相配合,各种乐器的声音达到和谐统一,不能相互干扰,要形成整饬的秩序,不能相互扰乱。

这样就可以使得天神和世人达到交流和统一,用这样的音乐来教育贵族子弟,使之收到教育和引导。

闻一多先生在《歌与诗》中从诗的发展过程来分析,认为“志”有三方面的意义:一记忆,二记录,三怀抱。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最全中国古代文论试题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孟子对儒家文艺思想发展得突出贡献在于她得“与民同乐”得文艺美学思想,以及“以意逆志”与“知人论世”得文学批评方法论。

2、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即《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得事迹,概括出“发愤著书”说,这就是一种进步得文学思想。

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得原则,而在批评黑暗现实方面,又必须“主文而谲谏”,反映了儒家得文艺思想。

4、陆机《文赋》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其中提出了“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

可以瞧出她对文学艺术得两个重要特征:感情与形象有了极为深刻得认识。

5、钟嵘《诗品》把五言诗人分为两个大得系统,以《诗经》与《楚辞》分别为其源头风、骚并举,探源溯流,评价极为深刻。

6、韩愈继承了孟子得“养气”说提出了“气盛言宜”之论,又继承了司马迁得“发愤著书”说提出了“不平则鸣”论。

7.“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著名得论断出自唐代得大诗人、文学理论批评家白居易得著名书信体论文《与元九书》。

8、在《论词》中,李清照力主要严格区分诗与词得界限,提出了词“别就是—家”得著名观点,这就是比较符合诗词发展得实际情况得。

9、张炎在《词源》里首先确立了“雅正”得审美标准(见《词源序》),又提出了“清空”与“意趣”得审美要求,并分别列专节对二者进行了论述。

10、袁宏道为了抨击七子派得摹拟复古之风,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得口号,因而提出了“性灵”说得诗学主张。

11、诗歌创作都面临如何表现其对象得问题,清代王士祯得“神韵”说主张对审美对象得表现应该做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12、王国维继承了唐代以来许多文学理论批评家得有关理论观点,并受到康德、叔本华得理论影响,在《人间词话》里提出了贯穿其文学思想得理论核心“境界”说,使有关意境得理论达到了最为完善、系统、深刻得水平。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庄子得) “虚静”说(庄子得)“虚静”就是中国古代有关创作构思得理论。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以载道”这一观点最早由谁提出?A. 孔子B. 孟子C. 韩愈D. 柳宗元答案:C2. “诗言志”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 《诗经》B. 《尚书》C. 《礼记》D. 《春秋》答案:A3. 下列哪部作品不属于《文心雕龙》的范畴?A. 《神思》B. 《体性》C. 《文赋》D. 《诗品》答案:D4. “文质彬彬”这一成语出自哪位古代文论家?A. 司马迁B. 班固C. 刘勰D. 王充答案:C5. “文以气为主”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的?A. 王羲之B. 王勃C. 王安石D. 苏轼答案:B6. “文以载道”与“文以明道”有何不同?A. 没有不同B. “文以载道”强调文的教化功能,“文以明道”强调文的阐释功能C. “文以载道”强调文的阐释功能,“文以明道”强调文的教化功能D. “文以载道”强调文的抒情功能,“文以明道”强调文的议论功能答案:B7. “诗缘情而绮靡”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的?A. 李白B. 杜甫C. 王昌龄D. 李商隐答案:B8.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一观点是由谁提出的?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苏轼答案:A9. “文以载道”与“文以明道”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如何?A. 同等重要B. “文以载道”更为重要C. “文以明道”更为重要D. 两者地位无法比较答案:A10. “文质彬彬”中的“文”指的是什么?A. 文章B. 文学C. 文采D. 文字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以载道”这一观点最早由唐代文论家________提出。

答案:韩愈2. 《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期文论家________的作品。

答案:刘勰3. “诗言志”这一说法最早见于《诗经》中的________篇。

答案:《大序》4. “文质彬彬”中的“质”指的是文章的________。

答案:内容5. “文以气为主”这一观点强调了文章的________。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考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_______。

”(《论语为政》)2. 孟子提出了“_______”说和“_______”说,的确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

3.《毛诗大序》说:“故诗有六义焉:一曰:_______,二曰_______,三曰_______,四曰_______,五曰_______,六曰_______。

4. 曹丕在《_______》中提出了“文以气为主”的著名论断。

5.陆机在《文赋》中提出了“_______”说,主张诗歌重在抒发感情,实际上起到了使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6.陈子昂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说,要求文章寄怀深远,言之有物,因物喻志,托物起情,意想鲜明、语言精警。

7.李清照在《词论》提出了词“_______”的著名观点;张炎的《词源》则对词提出了“_______”和“_______”的审美要求。

8.明代后期的思想家李贽主张文学要表现真心,提出“_______”说;而后受其影响的以袁宏道为代表的公安派则提出“_______”说。

9.清代的李渔在《_______》中认为戏曲创作要“立主脑”这是指一部戏曲的要有主要人物和中心情节。

10.王国维在他的文学理论批评著作《_______》中提出了著名的“境界说”,这是他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1. .(曹丕的)“文以气为主”说:2.(司空图的)“四外”说: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 最先提出“养气”说的先秦思想家是()。

A.孟子B.老子C.孔子D.庄子2 . 司马迁根据历史上的许多伟人因遭困厄而著书的事迹,概括出了()。

A.“不平则鸣”说B.“疾虚妄”说C.“文章为时为事而作”说D.“发愤著书”说3. 提出作诗“取境”有难、易两种情况的古代诗论家是()。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17页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17页

《中国古代文论》复习资料(1)选择题第一章:先秦1、教材认为: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文艺观,大体上表述于以(A)A、“兴观群怨”为核心的批评观B、“诗教”为核心的文艺观及其对《诗经》的批评C、“尽善尽美”为核心的美学观D、“思无邪”为核心的批评观2、孔子的“诗可以兴”中的“兴”,朱熹解释为(A)A、“感发志意”和“托物兴辞”B、“引譬连类”C、“考见得失”D、“和而不流”3、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韶》乐是(A)A、“尽美矣,又尽善也”B、“尽美矣,未尽善也”C、“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D、“尽善矣,未尽美也”4、教材认为,孟子“以意逆志”的“意”,从他的思想体系及他说诗的状况来看,乃是指(C)A、作者之意B、作品之意C、读者之意D、古人之意5、孟子在《万章下》中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

是尚友也。

”这里的“其人”是指(D)A、圣人B、今人C、读者D、作者6、教材指出,孟子的“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正是在其“仁政”与“民本”思想的前提下形成的。

其哲学基础是孟子的(A)A、“仁政”理论B、人性无善恶理论C、人性恶理论D、人性善理论7、孟子“知言养气”说中的“养气”应该是指作家应该(B)A、静心修养,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B、从人格修养入手,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C、通过修炼,达到阴阳二气和谐一致D、通过修炼,培养自己的阳刚之气8、《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C)A、“仁政”和人性论B、“虚静”和“物化”C、崇尚自然,反对人为D、“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9、《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C)A、文学作品只要思想正确,不必追求语言美B、读者懂得作品主题思想即可,不必欣赏语言C、文学作品要含蓄,有回味,追求意在言外D、文学作品意思与语言并重,不能偏废10、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与理论偏于浪漫主义、象征主义,这是受到(B)A、《孟子》“知言养气”说的影响B、《庄子》较深的影响C、孔子关于“诗可兴”、“可以怨”的影响D、孔子“思无邪”说的影响第二章:两汉1、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B)A、“直谏”说B、“发愤著书”说C、文应“实录”说D、“疾虚妄”说2、《毛诗大序》的作者据《汉书》的《儒林传》、《艺文志》应该是(A)A、卫宏B、刘安C、孔子D、毛公3、《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而在揭露和批评黑暗方面,又必须(C)A、“劝百而讽一”B、“怨而怒”C、“主文而谲谏”D、“风以动之,教以化之”4、“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题1、孟子“以意逆志”说的理论意义。

答: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他在孔子解诗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意逆志”的理论,意,即作品的意旨;志,即作诗者的思想。

以意逆志就是指:解说或理解诗歌不要抓住只言片语而望文生意,也不应该对某些夸张作机械理解,必须领会全篇的整体精神,并结合自身的品味去探索作者的志趣和意向。

在此,“意”有两方面的含义:说诗者的心意和蕴藉作品中的整体情意。

孟子提出“以意逆志”旨在反对割裂章句或局限于字面意思而歪曲诗的本意,主张从诗的整体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是对春秋战国时代以断章取义的手段的反驳和纠正。

这也是它存在的理论意义所在。

对孔子以“仁义”为标准的人格美和人格美的形成,都作出了合理的解释,从而发展并完善了孔子的美学思想。

2、毛诗派言志新论的理论开拓表现在哪些方面?答:诗大序提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发乎情”“吟咏情性”,开拓出“情”作为诗歌表现的重要内容,为后来的缘情说的提出提供了基础。

从理论视野上,毛诗派把诗学关注重心从孔子的实用功利性、孟子的文本阅读而转向诗歌创作,为诗歌的体裁和创作方法做了系统阐释。

3、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的实质。

答:班固、王逸关于《楚辞》论争主要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是关于关于屈原人格,班固发挥儒家明哲保身的宗旨,意为屈原露才揭己,以至于沉江而死,是激愤过度,有失温柔敦厚之旨;王逸则从儒家杀身成仁的信念出发,以为屈原“进不隐其谋,退而不顾其命”,恰恰体现了忠贞的人格魅力,其高洁傲岸的人格值得肯定。

第二是对《离骚》作品的评价,班固认为《离骚》等作品中多怪诞、虚无之语,这些不是“法度之正”,与经义不符;王逸则从体裁和用语方面把《楚辞》与儒家经典进行比较,认为《离骚》依经取义,正好继承了诗人之义。

争论实质:班固、王逸对《楚辞》的评价都从居于正统的儒家思想出发,但却得出不同的结论,这反映了汉代儒家思想的内在矛盾性。

汉儒一方面提倡诗歌之怨刺讽谏精神(为了维护统治),另一方面又要维护君权神圣,对怨刺及激愤的人格诗人加以种种限制。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2、《文选序》3、《戏为六绝句》5、《与元九书》6、《送孟东野序》7、《六一诗话》8、《雪涛阁集序》9、《文赋》10、《诗品》11、《诗品序》12、《文心雕龙》13、《沧浪诗话》14、《闲情偶记》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6、《汉书·艺文志》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8、《论诗三十首》19、《答洪驹父书》20、《夕堂永日绪论》21、《答吴充秀才书》22、《仲兄字文甫说》23、《忠义水浒传序》24、《原诗》25、《书汤海秋诗集后》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7、《文选序》28、《答吕姜山》29、《人间词话》30、《楚辞章句序》31、《史记·太史公自序》32、《春秋繁露》33、《淮南子》34、《词源》35、《市井艳词序》36、《西游记题词》37、《论文偶记》38、《诗式》39、《答李翊书》40、《录鬼薄序》41、《论衡·超奇》42、《上崔华州书》43、《上人书》44、《书黄子思诗集后》45、《论词》46、《岁寒堂诗话》47、《论诗诗》48、《艺苑卮言》49、《曲律》50、《诗归序》51、《序山歌》52、《鬲津草堂诗集序》53、《儒林外史序》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55、《花部农谭序》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57、《复庄卫生书》58、《古谣谚序》59、《人境庐诗草自序》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1、在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2、孔子重视《诗》的社会政治伦理作用,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3、墨子所说的“三表”法,指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4、代表中国古代文论“诗教”传统正式形成的典籍是。

中国古代文论 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  答案
8、不平则鸣
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提到了著名的“不平则鸣”的主张,“大凡物不得平则鸣”。韩愈继承了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认为文学创作和思想实践大多都是“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认为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有非常丰富的文学和思想产生。个人的遭际来自于时代环境,来自于各种历史条件,诗人和思想家的作用就是把个人的遭际变成文字的表达,变成传之久远的作品。后来在《荆潭唱和诗序》中又提到了这个观点:“和平之音淡薄,而愁思之声要妙;欢愉之辞难工,而穷苦之言易好。”
21、“气盛言宜”是韩愈的文学观点。
22、“文以明道”是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提出的观点。
23、黄庭坚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作为写诗的基础,在《答洪驹父书》中提出了著名的“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论。
24、黄庭坚对诗的句法和结构,也有很深的研究。在句法方面,黄庭坚喜欢多用拗句,这是从杜甫那里学来的,黄庭坚用以形成他的诗歌特色。
3、 缘情说
《文选》李善注云:“诗以言志,故曰‘缘情’。”陆机“诗缘情而绮靡”的表达固然根植于传统的理论表达,但他用“情”代替“志”,被认为是古代文论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理论表达。“诗言志”作为早期诗学的经典定义,其中社会政治和伦理道德意义非常明显,经过汉代经学的阐释,“诗言志”被描述为一种特殊的理论表达。在陆机那里,通过以“情”代“志”,扩展了“诗”的源初意义,以便更精确的说明诗歌的真正范围。“绮”本来意义指丝织品上的花纹,在陆机那里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文学风格。这种风格是纤细、“轻浮”的美,描述色彩鲜亮,复杂而诱人的特点。陆机在曹丕“辞赋欲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绮靡”的主张,这使得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进入到了一种整体改造的时代,对于早期的儒家礼教教条进行了自主的理论改造。同时,陆机和曹丕一样,将每一文体与某一特征联系在一起。各种文体之间彼此区别的原因是方式或者样态。而在这里又有一种更深刻的理论结果:把作家的特征和文学效果的特征杂糅在一起,体现出了今后在古代文论中重要的理论倾向,文学就是要把作家的内心状态充分传达给读者。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华中师大《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填空题1、《乐记》是代儒家文论的重要总结。

2、曹丕的《》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现存的文学理论专文。

3、《》是中国文论史上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4、《》是中国第一部诗论专著。

5、清代章学诚评价《》为“体大思精”、“笼罩群言”。

6“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语出的《》。

7、清代最富于创造性的小说评点家金圣叹在评点《水浒传》时,提出了人物理论。

8、“立主脑”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在《闲情偶寄》的《》篇中提出的。

9、我国古代第一篇词论专文是《》。

10、“诗有三境”是唐代提出的关于诗歌意境创造的看法。

11、《曲律》的作者是。

12、儒家有三不朽:、、。

13、中国古代文论诗性的思维方式,大体上分为、、。

14、先秦的思想文化主要指和。

15、《》最显著的特点是兼容了儒道两家的思想,成为实行儒道互补的最早的成功典范。

16、儒家将经籍《》《》《》《》《》尊为五经。

17、汉人的文学评论对象主要有三方面即《》《》和汉赋。

18、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较系统的音乐理论著作。

19、曹丕将文气大致上分为两类,清为之气,浊为之气。

20、作为创作时作家的心理特征,缘情又有三种情况即、、。

21、陆机论的主体心理包括:、、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钟嵘的文论思想分为:吟咏情性说、、、。

23、三教是指:、、三种文化思想。

24、儒道释三种文化对唐宋金元文论的影响表现在:、、三大理论中。

25、金圣叹评点《庄子》、《离骚》、《史记》、杜诗、《水浒》、《西厢》,合称“”。

26、墨子的学说与儒家并称“”。

墨子的文艺思想,集中体现在《》篇中。

27、萧统的《文选序》揭示“”了是选文的标准。

28、《庄子》"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说主要是指。

29、司马迁认为:真正伟大的作品,大都是作家坚持理想和正确的政治主张,而遭到统治势力迫害后,为了抗争迫害而坚持斗争的产物,并因而总结出了“”。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文论史试卷及参考答案基本知识1.儒家的文学教化论是从先秦到汉代逐渐形成的。

2.一般而言,儒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而道家思想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

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和范畴主要受到中国古代传统感悟式直觉思维方式和辩证法思想因素的影响。

4.意境说和教化说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两大支柱。

第一章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基本知识1.先秦两汉的诗论往往与乐论互通。

2.“文学”一词,最早大约见于《论语·先进篇》,为孔门四教之一。

3.先秦诸子提到的“文学”都是泛指学术与学问,文学只是其内涵之一。

4.汉儒将文学与学术区别开来,大致把学术称为“学”,把文学称为“文”。

5.现存篇幅较长、较为完整的最早的文论资料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中所载吴公子季札观乐而发的一大段议论。

6.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道、墨、法三家对文艺都有不同程度的否定。

7.孔子提出的“文质彬彬”、“尽善尽美”说,被后人引申为关于文学内容与形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道德标准与审美标准相统一的思想。

8.孟子在文学批评方面首创了“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的方法。

9.荀子开后世明道、征圣、宗经三位一体文学观的先河。

10.诸子著作中最富艺术精神的是《庄子》。

11.“非乐”与“三表法”是墨子的主要文论观点。

12.《诗经》中“维是褊心,是以为刺”实为儒家诗论美刺说之先声。

13.“诗言志”说被朱自清称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

14.先秦典籍中,《墨子》、《庄子》、《荀子》和《左传》、《国语》、《尚书》等都有“诗言志”的说法。

15.屈原首次明确提出了“发愤抒情”的诗论主张,他也是我国第一位自觉的抒情诗人。

16.司马迁的“发愤著书”和陆机的“诗缘情”之说,渊源于屈原的思想。

17.儒学在汉武帝时代成为钦定的官学。

18.汉代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两派,今文经学的代表人物是董仲舒,属官学;古文经学则为在野的私学。

东汉郑玄兼取今、古文经学,结束了今、古文经学之争。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中国古代文论》题库及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1、《典论·论文》2、《文选序》3、《戏为六绝句》5、《与元九书》6、《送孟东野序》7、《六一诗话》8、《雪涛阁集序》9、《文赋》10、《诗品》11、《诗品序》12、《文心雕龙》13、《沧浪诗话》14、《闲情偶记》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16、《汉书·艺文志》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18、《论诗三十首》19、《答洪驹父书》20、《夕堂永日绪论》21、《答吴充秀才书》22、《仲兄字文甫说》23、《忠义水浒传序》24、《原诗》25、《书汤海秋诗集后》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27、《文选序》28、《答吕姜山》29、《人间词话》30、《楚辞章句序》31、《史记·太史公自序》32、《春秋繁露》33、《淮南子》34、《词源》36、《西游记题词》37、《论文偶记》38、《诗式》39、《答李翊书》40、《录鬼薄序》41、《论衡·超奇》42、《上崔华州书》43、《上人书》44、《书黄子思诗集后》45、《论词》46、《岁寒堂诗话》47、《论诗诗》48、《艺苑卮言》49、《曲律》50、《诗归序》51、《序山歌》52、《鬲津草堂诗集序》53、《儒林外史序》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55、《花部农谭序》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57、《复庄卫生书》58、《古谣谚序》59、《人境庐诗草自序》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1、在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2、孔子重视《诗》的社会政治伦理作用,在《论语·阳货》中说:“诗可以,可以,可以,可以。

”3、墨子所说的“三表”法,指在《墨子·非命上》中提出的:“,,。

”4、代表中国古代文论“诗教”传统正式形成的典籍是。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出自《诗经》?A.《关雎》B.《离骚》C.《蒹葭》D.《桃夭》答案:B2. “文以载道”是哪位古代文论家提出的?A. 韩愈B. 柳宗元C. 欧阳修D. 王安石答案:A3. “诗言志”这一理论最早见于哪部著作?A.《论语》B.《孟子》C.《庄子》D.《左传》答案:A二、填空题1. “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自《______》。

答案:《论语》2.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是______的名言。

答案:《毛诗序》3.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唐代文论家______的主张。

答案:白居易三、简答题1. 简述“意境”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含义。

答案:意境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作者情感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既包含了客观的景物描写,也蕴含了作者的主观情感。

2. 请解释“赋、比、兴”在《诗经》中的运用。

答案:赋是指直接陈述事物,比是指通过比喻来表达,兴则是通过触景生情来引发情感。

《诗经》中运用赋、比、兴三种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情感丰富。

四、论述题1. 论述“文以载道”在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和影响。

答案:文以载道是中国古代文论的核心思想之一,它强调文学作品应该承载道德教化的功能,反映了儒家重视文学与道德结合的传统。

这一思想影响了后世文人的创作方向,使得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表现,更是道德教化的载体。

同时,它也促进了文学与哲学、伦理学的交流与融合,丰富了中国古代文论的内涵。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

古代文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作品是《诗经》中的名篇?A. 《离骚》B. 《关雎》C. 《滕王阁序》D. 《洛神赋》答案:B2.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哪位古代文论家的观点?A. 韩愈B. 白居易C. 杜甫D. 苏轼答案:A二、填空题1. 古代文论中,_______被誉为“诗圣”,其作品以现实主义风格著称。

答案:杜甫2. “文以载道”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这一观点强调文学作品应该_______。

答案:传达道理或思想三、简答题1. 简述《文心雕龙》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答案:《文心雕龙》是南朝梁刘勰所著的一部文学理论著作,全书共分为五十篇,系统地论述了文学创作、文学批评和文学发展等问题。

它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请简述“赋”在古代文学中的地位和特点。

答案:赋是古代文学的一种重要体裁,起源于先秦,盛行于汉魏六朝。

赋以铺陈描写、辞藻华美著称,多用于表现自然景观、社会生活或抒发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四、论述题1. 论述“诗言志”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诗言志是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它认为诗歌是表达诗人内心情感和志向的载体。

这一观点在《诗经》中已有体现,并在后世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丰富。

它对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使诗人更加注重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内涵。

2. 分析《左传》在古代文论中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答案:《左传》是春秋时期的一部史书,也是古代文论的重要文献之一。

它以记叙春秋时期的历史事件为主,同时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容。

《左传》的叙事手法和文学表现力对后世的史书编纂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古代文论和史学研究的宝贵财富。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doc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每题1分)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7、《六一诗话》(宋-欧阳修)8、《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9、《文赋》(晋•陆机)10、《诗品》(梁•钟赚)11、《诗品序》(梁-钟崎)12、《文心雕龙》(梁-刘勰)13、《沧浪诗话》(宋-严羽)14、《闲情偶记》(清-李渔)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16、《汉书-艺文志》(汉-班固)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韩愈)18、《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19、《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20、《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21、《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22、《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23、《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24、《原诗》(清-叶燮)25、《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27、《文选序》(梁-萧统)28、《答吕姜山》(明•汤显祖)29、《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30、《楚辞章句序》(汉-王逸)31、《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3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33、《淮南子》(汉-刘安)34、《词源》(元-张炎)35、《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36、《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37、《论文偶记》(清-刘大槌)38、《诗式》(唐-皎然)39、《答李翊书》(唐-韩愈)40、《录鬼薄序》(元-钟嗣成)41、《论衡•超奇》(汉-王充)42、《上崔华州书》(唐-李商隐)43、《上人书》(宋-王安石)44、《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45、《论词》(宋-李清照)46、《岁寒堂诗话》(宋-张戒)47、《论诗诗》(宋-陆游)48、《艺苑卮言》(明-王世贞)49、《曲律》(明•王骥德)50、《诗归序》(明-钟惺)51、《序山歌》(明•冯梦龙)52、《鬲津草堂诗集序》(清-王士稹)53、《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清-袁枚)55、《花部农谭序》(清-焦循)56、《宋四家词选日录序论》(清-周济)57、《复庄卫生书》(近代-冯桂芬)58、《古谣谚序》(近代•刘毓松)59、《人境庐诗草自序》(近代-黄遵宪)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近代-裘廷梁)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近代-章炳麟)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近代-柳亚子)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每空1分)1、在《尚书•尧典》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答案

《中国古代文论》作业答案一、注明下列文献的作者及年代:(每题1分)1、《典论·论文》(魏·曹丕)2、《文选序》(梁·萧统)3、《戏为六绝句》(唐·杜甫)5、《与元九书》(唐·白居易) 6、《送孟东野序》(唐·韩愈) 7、《六一诗话》(宋·欧阳修) 8、《雪涛阁集序》(明·袁宏道) 9、《文赋》(晋·陆机) 10、《诗品》(梁·钟嵘)11、《诗品序》(梁·钟嵘) 12、《文心雕龙》(梁·刘勰) 13、《沧浪诗话》(宋·严羽) 14、《闲情偶记》(清·李渔) 15、《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唐·陈子昂) 16、《汉书·艺文志》(汉·班固) 17、《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唐·韩愈) 18、《论诗三十首》(金·元好问) 19、《答洪驹父书》(宋·黄庭坚) 20、《夕堂永日绪论》(清·王夫之)21、《答吴充秀才书》(宋·欧阳修) 22、《仲兄字文甫说》(宋·苏洵) 23、《忠义水浒传序》(明·李贽) 24、《原诗》(清·叶燮) 25、《书汤海秋诗集后》(清·龚自珍) 26、《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近代·梁启超) 27、《文选序》(梁·萧统) 28、《答吕姜山》(明·汤显祖) 29、《人间词话》(近代·王国维) 30、《楚辞章句序》(汉·王逸)31、《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司马迁) 32、《春秋繁露》(汉·董仲舒) 33、《淮南子》(汉·刘安) 34、《词源》(元·张炎) 35、《市井艳词序》(明·李开先) 36、《西游记题词》(清·幔亭过客) 37、《论文偶记》(清·刘大櫆) 38、《诗式》(唐·皎然) 39、《答李翊书》(唐·韩愈) 40、《录鬼薄序》(元·钟嗣成)41、《论衡·超奇》(汉·王充) 42、《上崔华州书》(唐·李商隐) 43、《上人书》(宋·王安石) 44、《书黄子思诗集后》(宋·苏轼) 45、《论词》(宋·李清照) 46、《岁寒堂诗话》(宋·张戒) 47、《论诗诗》(宋·陆游) 48、《艺苑卮言》(明·王世贞) 49、《曲律》(明·王骥德) 50、《诗归序》(明·钟惺)51、《序山歌》(明·冯梦龙) 52、《鬲津草堂诗集序》(清·王士禛) 53、《儒林外史序》(清·闲斋老人) 54、《答沈大宗伯论诗书》(清·袁枚) 55、《花部农谭序》(清·焦循) 56、《宋四家词选目录序论》(清·周济) 57、《复庄卫生书》(近代·冯桂芬) 58、《古谣谚序》(近代·刘毓崧) 59、《人境庐诗草自序》(近代·黄遵宪) 60、《论白话与维新之本》(近代·裘廷梁)61、《国故论衡·文学总略》(近代·章炳麟) 62、《二十世纪大舞台发刊词》(近代·柳亚子) 63、《摩罗诗力说》(近代·鲁迅)二、填空题:(每空1分)1、在《尚书·尧典》中最早提到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诗言志”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中国古代文论》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汉2、《典论·论文》3、《文赋》4、《诗品》5、《文心雕龙》6、曹丕、《典论·论文》7、性格8、《结构第一》、9、《词论》10、王昌龄11、王骥德12、立德、立功、立言13、类比推理、整体观照、直觉感悟14、周代的礼乐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思想15、《易传》16、《诗》《书》《礼》《易》《春秋》17、《诗经》《楚辞》和汉赋。

18、《乐记》19、阳刚阴柔20、感物、因事、浩叹人生。

21、想象心理、灵感心理、驾驭语言的心理能力。

22、直寻说、三义说、滋味说。

23、儒、道、释24、意境说、载道说、妙悟说二、名词解释1、发愤著书:是司马迁也是汉代最重要的文论命题。

《太史公自序》云:“《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

”司马迁指出,“愤”是作家“意有所郁结”的情绪状态,即心理受压抑而不得伸展的状态。

作家怨愤郁结,“不得通其道”,从而借创作发挥疏通,以恢复心理平衡.2、诗无达诂:是董仲舒论《诗》时提出的关于文学欣赏的一个重要文学理论命题,达即通达、晓畅,此命题是指说诗没有通达完备的解说,不同读者对同一首诗有不同的解释。

3、象外之象:这是司空图关于诗歌形象特点、意境创造和诗歌所呈现出来的艺术效果所提出的重要命题。

“象外之象”中的前一个“象”指作品本身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中的所描述的物象,后一个“象”则是读者依据作品所描写的具体形象,通过想象、联想重新创造出来的意境和形象。

4、兴趣说:严羽提出的有关诗歌特质的一个重要范畴。

所谓“兴趣“就是指诗歌具有即景生情、情景妙合、情趣无穷的诗美特质,往往景真情切,不露人工痕迹,具有浑然天成的艺术风貌。

5、滋味说:钟嵘提出的一个重要范畴。

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动词的品味、鉴赏;二是作为名词的味道、滋味、余味。

它是钟嵘评价诗歌高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有滋味”就是指作品在描写外物、抒发情感方面达到的淋漓尽致、尽善尽美的程度。

6、以己度物人类在原始时代,凡遇到自己不能理解不能解释的事物,便习惯以自身为衡量标准来推比、类比外物,这就是以己度物。

7、物我同一就是打破此心和彼物的界限,使我变成了物,也使物变成了我。

古人认为外物和人一样是有感觉、情欲的生命实体,那么用人所拥有的一切来理解并表述外物就是最自然最合理最方便的了8、思无邪语出《诗经》“思”是语气词无意。

“无邪”是对放马人放马时神情专注的描写。

孔子借此概括诗经的特征即思想内容的批评标准,既要作品的内容符合儒家礼教,又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

9、知言养气孟子的知言养气说本来是论述道德修养的问题,后经过文学批评家的发挥成为“文气”说的先导。

知言就是辨别言辞的能力,用之于文学批评可指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养气就是指经过修养使自己的道德达到博大而崇高的境界。

知言养气合起来就是,一个人经过养气具备了浩然之气,就能够知言,即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10、儒家——中国哲学史上以孔子为宗师,崇奉孔子学说的重要学派。

被列为先秦至汉初"九流十家"之首。

主张"礼乐"、"仁义"、"忠恕"和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

政治上提倡"德治"、"仁政"和"王道"。

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自我修身美性。

重视文艺的伦理教化功能、哀怨讽谏作用和温柔敦厚风格。

11、道家——以先秦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派。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提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

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

庄子发展原始道家的思想,更强调"道"的从无生有、变化莫测的性质,认为万物都是相对的,提出"齐物"论,倡导一种"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其文艺思想是反对儒家的教化论而主张自然真美,并提出创作主体的虚静心态和文学作品的言外之意。

12、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的本义是悟、觉、知,本为古代印度的普遍观念,后来成为释迦牟尼的尊称,而佛教即以他的尊号命名。

佛教认为现实人生是"无常"、"无我"、"苦";"苦"由每人的自身的"惑"(贪、嗔、痴等烦恼)"业"(身、口、意等活动)所致,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而轮回报应。

佛教主张依据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超脱生死轮回,达到"涅般"(解脱)的最终目的而成佛。

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即西历纪元前后)传入中国,六朝得到发展,隋唐达到鼎盛,形成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

13、禅宗——中国佛教宗派之一。

以禅定作为佛教全部修习而得名。

又自称"传佛心印",用参究方法彻见本有佛性为宗旨,亦称"佛心宗"。

相传由菩提达摩(南朝宋末)创立,后分成北宗神秀、南宗慧能,时称"南能北秀"。

北宗主张渐修,南宗则主张顿悟。

南宗禅简易的修持方法,逐渐取代了中国佛教其他各宗,成为禅宗正统,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

14、整体性思维——中国古代文论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中国儒、道文化的天人合一、物我一体,其文化精神的原型是人类远古社会的"万物有生"、"万物同情"和"神人以和"。

古代文论的整体性思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己度物的生命化和人格化,二是惟务折衷的综合性和统一性。

15、直觉式思维——中国古代文论主要思维方式之一,其基本特征是佛教文化的"悟"和"禅"。

其心理学内涵是指人的思维直接把握事物本质的一种内在直观认识,故又叫感性直观或感性直觉。

16、范畴——语出《尚书·洪范》:"天乃锡禹洪范九畴。

"可见"范畴"一词的本义,是将同类的事物归纳起来而作为典范,所谓归"畴"(类)为"范"。

所归之"畴"与自然人事相关,具有经验性和形象性;归后之"范"则是归纳、抽象的结果,具有典范性和概括性。

从哲学上讲,范畴是人们的思维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联系的概括和反映,是各个知识领域的基本概念。

17、美刺:中国古代关于诗歌社会功能的一种说法。

“美”即歌颂,“刺”即讽刺。

先秦时期,人们已开始认识到诗歌美刺的功能。

古人“献诗”而供天子“斟酌”,就是由于其中包含着美刺的内容。

至汉,以美刺论诗成为一种普遍风尚,并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一种重要方法。

18、诗言志:我国儒家传统的诗学观,是诗学的开山纲领,语出《尚书.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志”,即怀抱。

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怀抱是与政治、教化分不开的。

“诗言志”说对于后世诗歌创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且对形成中国古典诗歌艺术和诗论的传统风格有重要贡献。

19、兴观群怨:这是孔子关于文艺社会作用的全面论述,指出了文艺具有美感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

“兴”是指诗用比兴的方法抒发感情,使读者感情激动,从而影响读者的意志。

“观”指通过诗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风俗的盛衰和政治的得失。

“群”指诗可以帮助人沟通感情,相互切磋,提高修养。

“怨”指诗可以批评指责执政者为政之失,抒发对苛政的怨情。

20、文质彬彬:中国古代儒家美学关于文学内容和形式关系的见解。

语出《论语.雍也》,其原意是说,文华应与质朴配合得当。

后为文论家引入文学理论领域,就是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应该统一,达到质文兼备,情文并茂。

否则,“质胜文”即没有文采或文采不佳,文章就粗野,就缺乏艺术感染力,影响社会作用。

反之,“文胜质”即内容空虚而华词丽藻,文章浮华,就不能取信于人,失去教育意义。

只有“文质彬彬”,情文并茂,内容与形式统一,才符合文学艺术美的规律。

21、以意逆志:孟子提出的分析理解文学作品的方法。

孟子主张根据完整的诗篇去探索作者原来的意图,去分析作品的实际内容,这就是“以意逆志”。

而“以意逆志”的关键在于批评家能否“知言养气”和“知人论世”。

所以,“以意逆志”和“知言养气”、“知人论世”,是有内在联系的,三者构成了孟子自成系统的文学批评论。

22、大音希声:老子自然美学的基本观念。

“大音”,即道之音;“希声”,即为一般人的听觉所不能感知的声音,但能为修道有功之人的心灵所领会。

“大音希声”是老子哲学思想的基本概念——“道”在美学领域的具体表述;同时也是其“无为”政治观在美学领域的具体化。

他提出“大音希声”,决不是抽象地反对音乐,取消艺术,而其欲追求的就是通过修身养性而得道,然后领会“大音”,欣赏天乐,即顺应自然之道,符合人类天性的音乐。

23、天籁:先秦哲学家庄子音乐美学的一个基本概念。

他把声音之美分为三类,即人籁、地籁和天籁,而以天籁为最。

天籁,就是不依靠任何外力而产生的自然界的声音。

庄子的“天籁”之美,即是天乐之美,最高的美,自不能为人类的五官感觉所把握,而只能为真人、至人、神人等凭他们的心灵所感受。

因为他们懂得了,井实行了自然无为之道,也就达到了“素朴”。

唯其“素朴”,才能达到天下不能与之相比的美。

庄子强调自然无为之美,提倡“天籁”,对后世文学批评和创作中主张本色美、自然美的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

24、言不尽意:先秦庄子及其学派关于审美感受的特点的命题。

在《庄子.天道》中提出。

“言不尽意”既是哲学命题,也是美学命题。

作为一个哲学命题,其意是说,“道”是不可言传的,因为它是一个普遍、无限、绝对的抽象观念,人们的语言文辞不可能把它像一个有形有色的东西那样,加以描述和规定。

作为一个美学命题,意思是说,“意”即是美,美的境界是感受的对象,不能诉之于抽象的理智,只能通过直觉、想象和情感去体验,而不能像科学认识那样用语言去作明确的规定。

所以“言不尽意”,乃正是审美感受的特点。

这一命题对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批评方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5、《易传》:中国儒家学者对《易经》所作的解释,共有十篇:《彖》上、下,《象》上、下,《文言》,《系辞》上、下,《说卦》,《序卦》,《杂卦》。

又称“十翼”。

旧说《易传》为孔子所作,近人认为《十翼》均非孔子所作,而是战国以来陆续形成的解易作品的汇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