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第二章 正弦定理课件1 北师大版必修5(1)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正弦定理教案1 北师大版必修5
课题:书法---写字基本知识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书写的姿势,了解钢笔书写的特点。
2、了解我国书法发展的历史。
3、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特点。
重点:基本笔画的书写。
难点:运笔的技法。
教学过程:一、了解书法的发展史及字体的分类:1、介绍我国书法的发展的历史。
2、介绍基本书体:颜、柳、赵、欧体,分类出示范本,边欣赏边讲解。
二、讲解书写的基本知识和要求:1、书写姿势:做到“三个一”:一拳、一尺、一寸(师及时指正)2、了解钢笔的性能:笔头富有弹性;选择出水顺畅的钢笔;及时地清洗钢笔;选择易溶解的钢笔墨水,一般要固定使用,不能参合使用。
换用墨水时,要清洗干净;不能将钢笔摔到地上,以免笔头折断。
三、基本笔画书写1、基本笔画包括:横、撇、竖、捺、点等。
2、教师边书写边讲解。
3、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姿势正确)4、运笔的技法:起笔按,后稍提笔,在运笔的过程中要求做到平稳、流畅,末尾处回锋收笔或轻轻提笔,一个笔画的书写要求一气呵成。
在运笔中靠指力的轻重达到笔画粗细变化的效果,以求字的美观、大气。
5、学生练习,教师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指正)四、作业:完成一张基本笔画的练习。
板书设计:写字基本知识、一拳、一尺、一寸我的思考:通过导入让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这是书写的起步,让学生了解书写工具及保养的基本常识。
基本笔画书写是整个字书写的基础,必须认真书写。
课后反思:学生书写的姿势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训练,基本笔画也要加强训练。
课题:书写练习1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教会学生正确书写“杏花春雨江南”6个字。
2、使学生理解“杏花春雨江南”的意思,并用钢笔写出符合要求的的字。
重点:正确书写6个字。
难点:注意字的结构和笔画的书写。
教学过程:一、小结课堂内容,评价上次作业。
二、讲解新课:1、检查学生书写姿势和执笔动作(要求做到“三个一”)。
2、书写方法是:写一个字看一眼黑板。
(老师读,学生读,加深理解。
高中数学新北师大版必修第二册 第二章 6.1 第2课时 正弦定理 课件(30张)
π
即 A=B 或 A+B=2 .
所以△ABC 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22-
第2课时
探究一
课前篇自主预习
正弦定理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当堂检测
不解三角形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例4满足条件a=4,b=3 2 ,A=45°的三角形的个数是(
=
2sin45 °
2
1
= 2.
因为 b<a,所以 B<A,所以 B=30°(B=150°舍去).
于是 C=180°-45°-30°=105°.由正弦定理,
sin
得 c= sin =
2sin105 °
sin45 °
= 3+1.
-17-
第2课时
探究一
课前篇自主预习
正弦定理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sin30 °
=
4
=
,
sin30 °
sin105 °
4sin105 °
=4 2,c=
sin30 °
=2( 6 + 2).
反思感悟 两角及一边解三角形的方法
1.假设所给边是两角的对边,可先由正弦定理求另一边,再由三角形
的内角和定理求出第三个角,最后由正弦定理求第三边.
2.假设所给边不是两角的对边,那么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第三
-16-
第2课时
课前篇自主预习
正弦定理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四
sin
解(1)由正弦定理,得 sin B=
=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数学2.1正弦定理(1)导学案
根据下列情况判断三角形解的个数
(1)a=7 b=14 A=30。.;(2) a=30 b=25 B=150。
(3 a=72 b=50 A=135。(4)a= 30 b=40 A=26。
(三)当堂检测
[A]1.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分别为45°与30°,如果45°角所对的边长是4,则30°角所对的边长为( )
高中数学2.1正弦定理(1)导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5
【学习目标】
1.熟记并写出正弦定理的内容
2.会运用正弦定理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斜三角形的两类基本问题
【学习重点】
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其基本应用
【学法指导】
通过对特殊三角形边角间数量关系的研究,发现正弦定理,初步学会运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发现数学规律
【使用说明】
[B]2.(1)正弦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写出来。
(2)正弦定理使用于任意三角形吗?R的几何意义是什么?
(3)你能进行证明吗?试试看!!
(课本4 5页用向量进行了证明,试着用其他方法证明)
(二)学习探究
探 究一
[A]在△ABC中,(1)若A=45°,B=30°,a=2,求b,c与C;
(2若A=30°,C=105°,b=8,求a. c与B
A.2 B.3 C.2 D.3
[A]2.已知△ABC中,a=1,b= ,∠ A=3 0°,则∠B=( )
A. B. C. 或 πD. π或
[B]3.在△ABC中,若b=1,c= ,∠C= ,则a=.
[A]4在△ABC中,B=45°,C=6 0°,c=1,则最短边的边长等于_______ _.
个性笔记
1.阅读课本45-47页内容,规范完成导学案内容,用红笔,C三个层 次,其中A,B层次必 须每一位同学都完成,C层次供学有余力的同学完成。
高中数学第二章解三角形2.1.1正弦定理课件北师大版必修5
中,
sin
=
sin
=
.
sin
【做一做1】
在△ABC 中,若 3a=2bsin A,则角 B 等于
.
解析:根据已知条件及正弦定理可知 3sin A=2sin Bsin A⇔
3
π
2π
3=2sin B⇔sin B= 2 ,所以角 B 为3 或 3 .
π
2π
答案:3 或 3
知识拓展1.正弦定理的证明
Bcos A,又 sin B≠0,则 sin A= 3cos A,即 tan A= 3,又△ABC 为锐角三
π
角形,所以 A= .
3
答案:(1)7∶5∶3 (2)A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探究二
探究四
思维辨析
利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例2】 在△ABC中,
(1)若A=45°,B=30°,a=2,求b,c与C.
(2)若B=30°,b=5, c=5 3 ,求A,C与a.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中解的个数的判断方法得出解的情况,再求
出各元素的值.
解:(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C=180°-(A+B)=180°-(45°+30°)=105°.
sin
由正弦定理得,b=
sin
1
=
sin 105°=sin(60°+45°)=
(5)在△ABC中,若 cos = 1 + cos2 ,则△ABC为等腰三角形或直
角三角形. (
)
答案:(1)
(2)
(3)× (4)× (5)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三
探究四
思维辨析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课件1.1正弦定理
1.任意三角形三边满足:,两三边个之角和满大足于:第,三并边且大边对,
小
内角和为180° 边
大角
对
.小角
2.直角三角形三边长满足勾股定理,即a2+b2=c2.
3.在 Rt△ABC 中,C=π2,则ac= sin A ,bc= sin B,
a sin
A=sinb
B=sinc
C,那么在任意一个三角形中sina
答案:
32 2
4.在△ABC中,已知A=45°,B=30°,c=10,则b= ________.
解析: ∵A+B+C=180°, ∴C=105°. ∵sinb B=sinc C,∴b=cssiinnCB=1s0insin10350°°, 即 b=5( 6- 2). 答案: 5( 6- 2)
5.已知:△ABC 中,a= 3,b= 2,B=45°,求 A、 C 及 c.
1.在△ABC 中,分别根据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B=30°,a=2; (2)b=10,c=5 6,C=60°. (3)a= 2,b=2,A=30°. (4)a=2,b= 3,B=120°.
解析: (1)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
C=180°-(A+B)=180°-(45°+30°)=105°,
A=sinb
B=
c sin
C成立吗?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们所对角的的正比弦相等,
即sina A=
b sin B
c = sin C
.
2.解三角形
(1)把三角形的和三它边们的叫做三角形对的角元素.
(2)已知三角形的几个元素求的其过它程元叫素做解三角形.
3.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1
1
S△= 2ab sin C = 2a csin B
高中数学 第二章 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二)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5.pptx
跟踪训练3 在△ABC中,a=1,A=30°,C=45°,则△ABC的面
积为 答案 解析
2 A. 2
2 B. 4
3 C. 2
3+1 D. 4
B=180°-A-C=180°-30°-45°=105°,
由正弦定理,得 b=assiinnAB=11×
6+ 4
2 =
6+ 2
2 ,
2
∴S△ABC=12absin C=12×1×
②当C=120°时,A=30°,
S△ABC=12× 3×1×sin 30°= 43. 27
反思与感悟
三角形面积公式S=12absin C,S=12bcsin A,S=12 acsin B中含有三角形的 边角关系.因此求三角形的面积,与解三角形有密切的关系.首先根据已 知,求出所需,然后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25
跟踪训练2 在△ABC中,若C=2B,求bc的取值范围. 解答
因为A+B+C=π,C=2B, 所以 A=π-3B>0,所以 0<B<π3,
所以12<cos B<1,
所以 1<2cos B<2,
又bc=ssiinn CB=ssiinn2BB=2cos B,
所以
c 1<b<2.
26
类型三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0
知识点三 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拓展
思考
如果已知底边和底边上的高,可以求三角形面积.那么如果知
道三角形两边及夹角,有没有办法求三角形面积?
答案
△ABC中,如果已知边AB、BC和角B,边BC上的高记为ha, 则ha=ABsin B.从而可求面积.
11
梳理
△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ABC的面积S=
高三数学必修5课件:正弦定理(1)(2)
思考:对于一般三角形,上述结论是否成立 思考:对于一般三角形,
在锐角三角形中, 在锐角三角形中,
作CD ⊥ AB于点D
CD = sin A,即CD = b sin A b CD = sin B,即CD = a sin B a
∴ b sin A = a sin B a b a c 即 = 同理: = sin A sin B sin A sin C a b c ∴ = = sin A sin B sin C
Da 同理 ∴
S∆ABC = absin C = bc sin A = ac sin B 2 2 2 abc a b c ∴ = = = 2S∆ABC sin A sin B sin C
1 1 S∆ABC = acsin B = absinC 2 2 1 S∆ABC = bcsin A 2 1 1 1
a b c ∴ = = sin A sin B sin C
由以上三种情况的讨论可得: 由以上三种情况的讨论可得: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的长和 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 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
a b c = = sin A sin B sin C
思考: 思考:用“向量”的方法如何证明“正弦定理 向量”的方法如何证明“
∆ABC中,b = 3 , B = 60 0 , c = 1, 求a和A, C
C = 30 , A = 90 , a = 2
1.1.1 正弦定理
第二节
思考: 思考:正弦定理可以解哪些类问题 已知两角和任一边, ①已知两角和任一边, 求其他两边及一角。 有唯一解) 求其他两边及一角。 (有唯一解) 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 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角。 求另一边的对角。 何时有一解,二解,无解) (何时有一解,二解,无解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正弦定理 第1课时
正弦定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正弦定理
2. 掌握正弦定理的推导.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及其推导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三角函数的定义
2.复习直角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
二、讲解新课:
1.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并且都等于该三角形外接圆的直径,即: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2.证明方法:
方法一:(见教材第三页至第四页)从直角三角形入手推广到一般三角形 方法二:
如图,过B 作直径BA',则∠A ’=∠A ,∠BCA'=90°,故
即
同理可得
当∠A 为钝角时,可考虑其补角,π-A.
当∠A 为直角时,∵sinA=1,故无论哪种情况正弦定理成立.
方法三:在任意斜△ABC 当中
S △ABC =A bc B ac C ab sin 21sin 21sin 21==
两边同除以abc 21即得:A a sin =B b sin =C
c sin 方法四:过A 作单位向量j 垂直于AC
由 += 两边同乘以单位向量j 得 j •(AC +CB )=j •AB 则•+•=•
∴||•||cos90︒+||•||cos(90︒-C)=||•||cos(90︒-A)
∴A c C a sin sin = ∴A a sin =C
c sin 同理,若过C 作j 垂直于得: C c sin =B b sin ∴A a sin =B b sin =C c sin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正弦定理及其推导方法。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5第二章《解三角形》正弦定理
由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
AC CB AB
在钝角三角形中
设A 900 过点A作与AC垂直的单位向量 j ,
A 90
则 j与AB的夹角为
B
90 C
j与CB的夹角为
j
A
A 90
同样,可证明 C
a b c sin A sin B sinC
5
正弦定理
A
在一个三角形中, 各边和它所对 的角的正弦的比相等, 即
2
想一想?
问题
a a sin A c sin A c b b sin B c sin B c c c sin C 1 c sin C c
在一个直角三角形ABC中
A c
b
C
a
B
(1)你有何结论?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3
(2)上述结论是否可推广到任意三角形?若成立,如何证明?
在锐角三角形中 B
两边同取与 j的数量积, 得 j AC CB j AB j AC j CB j AB (根据向量的数量积的 定义)
j
A
c
b
a
证明:过点 A作单位向量 j垂直 于 AC,
90 , j与AC的夹角为
j与CB的夹角为 90 C ,
C
j AC cos 90 j CB cos(90 C ) j AB cos(90 A)
即a sinC c sin A a c sin A sinC
90 j与AB的夹角为 A .
同理, 过C点作 j垂直于CB,可得 c b , 在锐角三角形中 sinC sin B a b c 也有 4 sin A sin B sinC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第2章 1 1.1 正弦定理》课件
法二:根据三角函数的性质来判断. 由正弦定理,得 sin B=bsian A,当bsian A>1 时,无解;当bsian A= 1 时,有一解;当bsian A<1 时,如果 a≥b,即 A≥B,则 B 一定为锐 角,有一解;如果 a<b,即 A<B,有两解. 法三:应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的性质及正弦函数的值域判 断解的个数.
20
判断三角形形状的方法 (1)判断三角形的形状,可以从考察三边的关系入手,也可以从三 个内角的关系入手,从条件出发,利用正弦定理进行代换、转化,呈 现出边与边的关系或角与角的关系,从而进行判断. (2)判断三角形的形状,主要看其是否为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纯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要特别注意“等腰直角三 角形”与“等腰或直角三角形”的区别.
31
1.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另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两角. 2.利用正弦定理可以实现三角形中边角关系的相互转化: 一方面可以化边为角,转化为三角函数问题来解决;另一方面, 也可以化角为边,转化为代数问题来解决.
32
思路探究:cosB2=25 5⇒sin B⇒sin A⇒求边 c⇒△ABC 的面积. [解] ∵cosB2=2 55, ∴cos B=2cos2B2-1=35. ∴B∈0,2π,∴sin B=45.
25
∵C=π4,
∴sin A=sin(B+C)
=sin Bcos C+cos Bsin C=7102. ∵sina A=sinc C,
30
1.求三角形的面积是在已知两边及其夹角的情况下求得的,所 以在解题中要有目的的为具备两边及其夹角的条件作准备.
2.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 (1)S=12a·ha=12b·hb=12c·hc(ha、hb、hc 分别表示 a,b,c 边上的高). (2)S=12absin C=12acsin B=12bcsin A=a4bRc. (3)S=12r(a+b+c)(r 为内切圆半径).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正弦定理课件2 北师大版必修5(1)
2 2( 3 1)( h ) a sin B 2 4 ∴由正弦定理得 b sin A 三角形面积公式 B 6 2 C 4 1 1 1 1 ab sin C ac sin B bc sin3A S ABC aha 1 1 2 24 ( ) 6 2 3 S 2 ab sin C 2 2( 3 1) ABC 2 2 2
(2)若A,B,C是⊿ABC的三个内角,则 > sinA+sinB____sinC.
sin 3B (3)在ABC中,C 2 B, 则 等于(B) sin B
A.b/a B.a/b C.a/c D.c/a
正弦定理
练习: (1)在 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C )
A. a sin A b sin B C . a sin B b sin A B . a cos A b cos B D. a cos B b cos A
(2)在 ABC 中,若
a A cos 2
b B cos 2
c C cos 2
,则 ABC 是( D )
A.等腰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B.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有形
正弦定理
练习: (3)在任一 ABC 中,求证: a(sin B sin C ) b(sin C sin A) c(sin A sin B) 0
证明:由于正弦定理:令 a k sin A, B k sin B, c k sin C
代入左边得:
左边= k (sin A sin B sin A sin C sin B sin C sin B sin A sin C sin A sin C sin B) 0 =右边
高中数学北师大版必修5 正弦定理 课件(34张)
同理,当 C2≈58.05°时, BC2≈ 344.4 km, t2≈ 8.6 h. t2- t1≈ 8.6- 2.0=6.6 (h). 所以,约 2 h 后将要遭受台风影响,持续约 6.6 h.
已知两边和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可有两解、一解、无
如果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
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一角,并由正弦定理计算出三 角形的另两边.
1 .已知在△ABC 中, c = 10 ,∠ A = 45 °,∠ C = 30 °, 求a,b和∠B. a c 解:∵ = , A= 45°, C=30°, sin A sin C
学法 指导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 ________________ 的比相等,即
b c a sin B =______ sin C = 2R(其中 R 为△ ABC 的外接圆半 sin A =______ ______ 径 ).
2.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对于任意△ ABC,若 a、b、c 分别为三角 A,B,C 的对边,
△ ABC 中, BC= 2.57 cm, B= 45°, C= 120°, A=180° - (B+ C)= 180°- (45°+120° )=15° . BC AC BCsin B 2.57sin 45° 因为 = ,所以 AC= = . sin A sin B sin A sin 15° 利用计算器算得 AC≈ 7.02(cm). 同理, AB≈ 8.60(cm). 所以,原玉佩两边的长 分别为 7.02 cm, 8.60 cm.
高中数学 第二章 解三角形 2.1 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 2.1.1 正弦定理课件 北师大版必修5
∵sin B=
sin
=
10sin60 °
5 6
=
2
2
, ∴ = 45°,
∴A=180°-(B+C)=75°.
∴a=
sin
sin
=
10sin75 °
sin45 °
=
10×
6+ 2
4
2
2
= 5( 3 + 1).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二
判断三角形的形状
【例 2】 在△ABC 中,若 lg a-lg c=lg sin B=-lg 2, 且为锐角,
sin
∴C=60°或 C=120°.
当 C=60°时,A=90°,
1
∴S△ABC = ·AC·sin A=2 3.
2
当 C=120°时,A=30°,
1
∴S△ABC = ·AC·sin A= 3.
2
故三角形的面积是 2 3或 3.
=
3
2
.
1
2
3
4
5
1在△ABC中,若b=2asin B,则A的值是(
BC=
.
解析:c=AB=3,B=75°,C=60°,则 A=45°.
由正弦定理,得
=
,
所以 a=BC=
答案: 6
sin
sin
sin
3sin45 °
sin
sin60 °
=
= 6.
π
【做一做 3-2】 在△ABC 中,若 a=3,b= 3, = ,
3
.
则的大小为
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五第二章解三角形2.1.1正弦定理课件
-4-
1.1 正弦定理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D典例透析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1.正弦定理 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即在△ABC中
������ ������ ������ , = = . sin������ sin������ sin������
2 1
(2)S△ABC= ������������sin ������ = ������������sin ������ = ������������sin ������.
2 2 2
1
1
1
【做一做2】 在△ABC中,若a=10,b=8,C=30°,则△ABC的面积 S= .
解析:S= ������������sin C= × 10 × 8 × sin 30°=20.
-7-
1.1 正弦定理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D典例透析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做一做 1-2】 在锐角三角形 ABC 中,若 a=3,△ABC 的外接圆半 径为 3, 则������ = . ������ 解析: ∵ = 2������ , sin������ ������ 3 3 ∴sin A = = = .
2������
-6-
1.1 正弦定理
目标导航
Z 知识梳理 D典例透析
HISHISHULI
IANLITOUXI
S随堂演练
UITANGYANLIAN
【做一做1-1】有下列有关正弦定理的叙述: ①正弦定理只适用于锐角三角形; ②正弦定理不适用于钝角三角形; ③在某一确定的三角形中,各边与它的对角的正弦的比是定值; ④在△ABC中,sin A∶sin B∶sin C=a∶b∶c.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解析: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故①②均不正确;由正弦定理 可知,三角形一旦确定,则各边与其所对角的正弦的比就确定了,故 ③正确;由比例性质和正弦定理可推知④正确.故选B.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C 7.02(cm).
同理, 答
AB 3.15(cm).
原玉佩两边的长分别约为7.02cm,3.15cm.
例2:台风中心位于某市正东方向300km处,正以40km/h的速 度向西北方向移动,距离台风中心250km范围内将会受其影响. 如果台风风速不变,那么该市从何时起要遭受台风影响?这种
1.1 正弦定理
问题提出
三角形的边与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1、角的关系 2、边的关系 3、边角关系
A B C 180
abc, ab c
大角对大边
问题提出
在直角三角形ABC中,已知BC=a,AC=b,AB=c, C=900 ,则有:
A b C
a c b ,sinB= , sinC=1= . sinA= c c c a b c ∴ sin A sin B sin C
(3)在△ABC中,A=60o,C=45o, b=2,则此三角形 的最小边长为 2 _________ 32
利用正弦定理,可以解决以下两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1)已知两角和任一边,求其他两边和一角;
(2)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和两角。
例1:某地出土一块类似三角形刀状的古代玉佩,其一角已破
损.现测得如下数据:BC=2.57cm,CE=3.57cm,BD=4.38cm, B=45O, C=120O.为了复原,请计算原玉佩两边的长(结果精确 到0.01cm)? 分析 如图,将BD,CE分别延长相交于一点A.在△ABC中已
y
B(x,y)
C(u,v)
O (A)
x
1 | AB |2 | AC |2 (1 cos 2 A) 2
1 | AB |2 | AC |2 (| AB | | AC | cos A) 2 2 1 (| AB | | AC |) 2 ( AB AC ) 2 2
AB ( x, y), AC (u, v).
y
C
c
C’
a
a sin B b sin A a b 即 sin A sin B
a c 同理, sin A sin C
O (A) b
B x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与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
相等,即
a b c sin A sin B sin C
同理,当 C 121.95时, 2
BC2 79.83(km), t2 2.0(h) t1 t2 6.6(h)
答 约2时后将要遭受台风影响,持续约6.6时.
已知两边一对角,三角形解的个数 角A
锐 角
a
a<bsinA a=bsinA
解的情况
无解 一解
bsinA<a<b
a≥b a≤b
两解
一解 无解 一解
直角或钝角
a>b
正弦定理的推论:
a b c =2R (R为△ABC外接圆半径) sin A sin B sin C
B c A a . O b D C
证明:如图,圆⊙O为△ABC的外接圆, BD为直径, 则 ∠A=∠D,
a a BD 2 R; sin A sin D sin 90
b c 同理, 2 R, 2 R; sin B sin C
∴
a b c =2R (R为△ABC外接圆半径) sin A sin B sin C
AB ( x, y), AC (u, v).求证: △ABC的面 例3:如图,在△ABC中,
1 积 S | xv yu | . 2 证明 S 1 | AB | | AC | sin A 2 1 | AB |2 | AC |2 sin 2 A 2
1 S ( x 2 y 2 )(u 2 v 2 ) ( xu yv)2 2 1 ( xv yu ) 2 2 1 | xv yu | 2
( D ) (1)正弦定理适应的范围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D)任意三角形
sin A cos B (2)在三角形ABC中如果 ,则∠B的值为 ( B ) a b A) 30o B) 45o C) 60o D) 90o
c
a
B
那么对于非直角三角形,这一关系式是否成立呢?
分析理解
如图,以A为原点,以射线AB的方向为x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 标系,C点在y轴上的射影为C’.
即 因为向量 AC与BC在y轴上的射影均为|OC|,
AC | OC|=| |cos(A-90)=b sin A BC | OC|=| |sin B=a sin B
知BC的长及角B与C,可以通过正弦定理求AB,AC的长.
解 将BD,CE分别延长相交于一点A.在△ABC中, BC=2.57cm, B=45O, C=120O
D E
A
A=180O-(B+C)=15O
B C
AC BC , sin B sin A BC sin B 2.57 sin 45 AC , sin A sin15
影响持续多长时间(结果精确到0.1h)?
N
D
C1 C2 A B
分析Leabharlann 如图,设该市在点A,台风中心从点B向西北方向移
动,AB=300km.在台风中心移动过程中,当该中心到点A的 距离不大于250km时,该市受台风影响.
解
设台风中心从点B向西北方向沿射线BD移动,该市位于点B
正西方向300km处的点A.
解得 C1 58.05, C2 121.95 当
C1 58.05时,
A 180 ( B C1 )
180 (45 58.05)
76.95
AC1 sin A 250sin 76.95 BC1 344.4(km) sin B sin 45 BC1 344.4 t1 8.6(h) 40 40
假设经过t h,台风中心到达点C,则在△ABC中
AB=300km,AC=250km,BC=40t km,B=45O,由正弦定理.
AC AB BC , sin B sin C sin A
知
AB sin B 300sin 45 3 sin C 2 0.8485 AC 25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