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高中生物一轮复习课本知识整合必修3课件 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1、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件必修三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1.2
种群年龄组成的类型
A 为增长型,B 为稳定型,C 为衰退型
(1)种群密度越大,种群数量就越多。 (2)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只能用标志重捕法。
(×) (×)
(3)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 化。 (√)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能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发展变化趋势。 (√) (5)年龄组成有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三种类型。 (6)样方法只适用于调查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 (×)
用样方法得出的数值是种群密度还是种群数量? 提示: 种群密度。
Nt=N0λt,λ代表种群数量增长倍数,不是增长率。λ>1 时,种群 密度增大;λ=1 时,保持稳定;λ<1 时,种群密度减小。
种群“S”型增长曲线分析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
2.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 样方法 调查 对象 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 标志重捕法 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思维拓展】 (1)在自然环境中,种群一般呈“S”型增长,生物迁入一个新的 适宜环境后, 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可看作“J”型增长, 但绝不能认为“S” 型曲线 K/2 前的部分是“J”型曲线。 (2)“J”型曲线增长率=ΔN/Nt=λ-1(定值)。若 λ>1,则种群密度 增大,为增长型种群;λ<1,则种群密度减小,为衰退型种群;λ=1, 则种群密度不变,为稳定型种群。
第1、2节 种群的特征 种群数量的变化
[考纲展示] 1.种群的特征 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Ⅰ Ⅱ
3.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一、种群的特征 1.种群密度 (1)概念:种群在 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 中的个体数,是种群最基 本的数量特征。 (2)调查方法:取样调查法
①样方法 ②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 的动物。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三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整章课件PPT)
2、种群特征
种群特征包括数量特征、空间特 征和遗传特征
数量特征主要有:种群密度、年 龄组成、性别比例、出生率、 死亡率等。
2.1 种群密度
种群密度很高 种群密度较高 种群密度一般
单位面积或体积内某一种群全 部个体的数量,它是种群结构 最基本的参数。
怎样调查种群密度
样方法: 通过计算若干样方中某种生物
的全部个体数,然后以其平均密度估计种群 总体平均密度的方法
标志重捕法:
N=mn((重重捕捕中个标体志数数)) × 标志数
样方法:
某同学在牛首山调查水杉的种群密 度,得出5个样方(样方面积为1hm2) 的种群数量分别为4、6、8、8、9棵。 那么,该同学给怎样计算该植物的 种群密度(单位:棵/hm2)?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问题:
五 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研究方法:
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丰富度的统计方法:
一是记名计算法 二是目测估计法
(一)群落的空间结构——垂直结构
1、林中垂直方向分布植物依次是什么? 乔木、灌木、草本
2、出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光照强度、温度等差异
3、动物在垂直方向上存在差异原因是什么? 食物
4、还有什么群落垂直结构明显? 高山、海洋
池塘生物群落中,荷花、芦苇等将茎叶 高高地挺出水面;睡莲、满江红、浮萍等浮 于水面;金鱼藻等则生长于水底。鲢鱼在水 体浅层、青鱼、虾、蚌等在水底,泥鳅、鳝 鱼等则在水底淤泥中生活。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节《种群的特征》 课件 (共50张PPT)
成年个体数
幼年个体数
A
B
C
1. 图中A种群属于增长型,C种群属于衰 退型,B种群属于稳定型。这是由于种群中年 轻个体越多,一般来说出生率会越高,死亡率 会越低。
34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 不一定总是保持稳定。这是因为出生率和死亡 率不完全决定于年龄组成,还会受到食物、天 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此外,种群数量 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年龄组成为衰退 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来越小,但 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 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1、取样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随机性 样方的大小 样方的数量
2、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样方数越多结果越接近真实值
16
说明: ①样方法除适用于植物外,还适用于
活动范围较小的动物,如蚯蚓、某种昆 虫卵、作物植株上的蚜虫、跳蝻等。
②对于趋光性的昆虫,还可以用黑光 灯进行灯光诱捕的方法调查它们的种群 密度。
(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 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 比例,从而达到杀虫效果。 (4)性别比例的意义:影响种群密度的变动。
39
我国男女比例失调婴儿性别比接近120 : 100
2004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状 况》白皮书指出,我国男女(0至4岁)性 别比例接近120 : 100,远超国际认同的可 以容忍的最高警戒线107。
每一个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 会是相等的,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 个体的分布。
老年 成年
32
③衰退型:特点种群幼年
个体较少,而老年个体较
多,种群处于衰退时期, 种群密度会越来越小。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种群和群落知识点第四章种群和群落一、种群1:种群: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的总称群落: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生态系统:一定区域内的所有生物与无机环境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种群密度(最基本)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2、种群特征增长型年龄组稳定型衰退型性别比例1)种群密度a、定义: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的动物b、调查方法: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范围大的动物2)出生率、死亡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是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
3)迁入率和迁出率:a、定义:单位时间内迁入和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率;b、意义:影响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针对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起决定作用。
4)年龄组成:a、定义: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数目的比例;b、类型:增长型(A)、稳定型(B)、衰退型(C);增长型:种群中幼年个体很多,老年个体很少,种群密度会增大。
稳定型: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种群正处于稳定时期。
衰退型:幼年个体较少,而中老年个体较多,种群密度会减小。
c、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5)性别比例:a、定义:指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b、意义:对种群密度也有一定的影响。
3、种群的数质变革曲线:①“J型增长”a、数学模型:(1)(2)曲线(如右图)b、条件:理想条件指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条件;c、举例:自然界中确有,如一个新物种到适应的新环境。
②“S型增长”: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
a、条件:自然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b、曲线中注意点:(1)K值为环境容纳量(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2)K/2处增长率最大。
➢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在不利的条件下,种群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甚至消失。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 第四章 第二部分 群落(30张PPT)
第四章 种群和群落
第二部分 群落
第三节 群落的结构
• 一、 问题探讨
人教版P71讨论
• 二、 本节聚焦
(一) 不同群落在物种组成上有哪些差 别?(略) (二)种间关系主要有哪几种类型?
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 向进行。
• (三)我国为什么要实行退耕还林、还草、 还湖?
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生态系统。
• 四、小结
群落: 丰富度: 种间关系(4): 群落的空间结构: 演替: 演替的类型:
补充
• 关于K/2值(北师大P74 图3-9)
K值表示“S”型曲线的最 大值; N小于K/2时,种群快速生 长; N达到K/2时,种群最快增 长; N大于K/2时,种群减速生 长; N接近K时,种群不再增长。
(三)群落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
• 三、授课
(一)群落
概念(P7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 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种群是一个系统,群落 是更高层次的系统。
• 以下描述是群落的
一座山上所有的水杉 不是 一块草地上所有的昆虫 不是 一片森林内所有的动植物 不是 一个湿地内所有的生物 是
(二)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三)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人类活动往往是有目的、有意识地进 行的。
(2)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 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3)外来物种的引入
(4)垦殖荒原、围湖造田、砍伐森林、过 度放牧等都会影响群落演替的过程。
(四)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 人教版P82
2018学年高中生物必修三课件 第4章 种群和群落 第4章-第1节
5.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上的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
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 100 个鼠笼,放置 1
[思维升华] 1.种群特征之间的联系
“+”、“-”分别表示增加、减小 ―→表示“直接因素” 表示“间接因素”
(1)出生率、死亡率以及迁入率、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直接 因素。当出生率高于死亡率、迁入率高于迁出率时,种群密度增大;反之,种 群密度减小。
(2)年龄组成并不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只是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趋势,但 该趋势不一定能够实现,还要看影响种群密度变化的其他因素,如气候、食物、 天敌等。
②类型(画出正确连线) 【提示】 ①—c—Ⅱ ②—a—Ⅰ ③—b—Ⅲ
(4)性别比例 ①概念:种群中雌__雄__个体数目的比例。 ②意义:对种__群__密___度_有一定的影响。 ③应用: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 害__虫__种__群___正__常__的__性__别__比__例__→降低害虫种__群__密__度__。 4.种群的空间特征 (1)_随__机__分布,如杂草的空间分布。 (2)均__匀__分布,如水稻的空间分布。 (3)集__群__分布,如飘虫的空间分布。
【答案】 C
3.如图是种群各特征之间关系的概念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导学号:67330021】
A.A 为出生率和迁入率,B 为死亡率和迁出率 B.C 为性别比例,主要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C.D 为年龄组成,每种类型都包括老年、中年和幼年三个年龄期 D.种群不仅具有种群密度等数量特征,还具有空间特征
【答案】 A
5.(2016·哈尔滨测试)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 2 hm2 的草场中灰苍鼠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活动过程 ①土壤中稍大型的小动物用 包着纱布的镊子 取出,微小动 物用细孔尼龙纱布 筛出,装入有固定液的瓶中,贴上标签。 ②将固定后的标本倒入培养皿中。 ③在双筒解剖镜下观察,进行分类,将数量和种类记录在 表中。
(3)分析讨论 ①土样中的动物是否能全部找出来?为什么? ②根据不同地点相同深度土样中小动物种类和个体数量的 不同,分析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与土壤环境的关系。
休息时间到啦
同学们,下课休息十分钟。现在是休息时间 休息一下眼睛,
看看远处,要保护好眼睛哦
高中生物第4章种群和群落3群落的
17
结构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2.在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中,大面积单一种植某种农作物(甲) 可导致害虫 A 的爆发,改成条带状合理地间作当地另一种农作 物(乙)后,乙生长良好,害虫 A 的爆发也受到了抑制。对此,不 合理的解释是( D )
提示:①不能;有些更微小的动物会“漏网”。 ②土壤是土壤中小动物居住和觅食的场所。土壤中小动物 的组成及其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受污染 程度,如土壤的肥沃程度、酸碱度、温度、湿度、各种有毒化 学物质的含量等都会影响小动物在土壤中的分布和数量。
解析: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调查的对象是土壤 样本内肉眼可见的所有小动物,调查的指标是小动物种类(丰富 度)。
2.群落结构的形成及意义 (1)形成:生物群落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 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2)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1)光照不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分层现象 的唯一因素,温度、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等都属于影响因素。
(2)水域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布的不是温度,虽然随着深度的 增加温度也会发生变化,但主要因素还是光照,在 200 米以下 水域中几乎是没有光的,所以缺乏绿色植物。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4章第1节 种群的特征 课件(共20张PPT)精选优质 课件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⑷比较各小组对同一种群的种群密度的调查结果,就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⑸讨论调查过程中发现的其他问题。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种群密度: *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
⑴样方法: 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先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再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 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蝗害”的战略,一方面通过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降低蝗虫密度,一方面改造飞蝗发
生地,如修筑堤坝、控制水位、耕垦湖滩荒地等。这样就成功地打开了飞蝗综合防
治的大门,使大面积的蝗害在中国大地上得以防治。
此后,马世骏先生在生态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研究的共同 点都是从系统、综合、整体的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对象、把握过程。正如他后来高度 概括的,生态学的实质就是协调生物与环境或个体与整体间的辩证关系,协调的实
如果你要研究一座城市的人口的 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因素。
废弃的城市
冬季某城市的乌鸦种群(部分)
4—1 种群的特征
·种群密度及其调查方法 ·出生率和死亡率 ·迁入率和迁出率 ·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年龄组成: 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增长型 年龄组成的类型 稳定型
衰退型
思考与讨论
探究 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
·问题: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结论: ·讨论:
注意:调查时要爱护植被,不攀折 花木,不破坏草坪,不毁坏庄稼。
⑴实地调查与本节课“问题探讨”活动中的模拟据调查有什么异同?
⑵为什么要强调随机取样?
⑶样方的多少会影响调查结果吗?
必修三第4章第一二节种群和群落
具 黄鹂、杜鹃等 有 明 山雀、啄木鸟等 显 的 分 层 现 画眉等 象
影响分层(垂直)现象的因素: 植物:光照强弱
动物: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意义: 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空间和食物等 环境资源的能力
2、水平结构——镶嵌分布
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 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 响(即群落内部环境因子的不均匀性)
种群数量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即 达到环境条件所允许的__环__境_容__纳__量 (K值)后,将停止增 长。
环境容纳量(K值):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 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率= Nt-Nt-1 =出生率-死亡率
Nt-1 Nt-Nt-1
增长速率=
导致森林破坏 破坏水域生物群落
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 不同于
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措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
诊断与思考
×(1)一个池塘中所有的动物构成一个生物群落
√(2)一个生物群落中两种生物之间可能具有两
种种间关系
(√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
分布,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A、两个湖泊
中的鲤鱼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种群 个体
种生同活种种群种在群同的群生一?物特区的域征内 全部 个体。 群落
B、东海海底中
的所有生物
汉 水 丑 生 侯 伟 作 品
C、一块稻田里的幼蚜
D、非洲马赛马拉大草原上所 有的成年、幼年的雌、雄角马
种群密度: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出生率和死亡率 (直接决定)
固定小动物
怎样保证小动物生活状 态?为什么? 湿棉花
届生物高考一轮复习必修3第4章种群和群落-第34节PPT课件
群落
概 念
在一定自然区域 内,同种生物个 体的总和
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 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区 别概
念 外 延
种内关系的研究 范围,个体之间 既有种内互助, 也有种内斗争, 两者对立统一, 共同维持种群的 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 同种群构成,其关系有互利 共生、捕食、竞争、寄生, 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分别占有 一定的生态位
二、群落的特征
1.群落的物种组成 (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群落的 物种组成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群落的性质。 (2)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有差别。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 少称为丰富度。 特点: ①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的丰富 度增加,反之则减少; ②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 的增加,物种的丰富度逐渐减少; ③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④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①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中的光照 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光照强弱关 系如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苔藓地衣层。 但在热带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物呈 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制约的(如下图所示)。
②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以说, 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 ③水域中,某些水生动物也有分层现象,比如湖泊、 海洋中的浮游动物即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浮 游动物的垂直分布主要决定于阳光、温度、食物和含 氧量等。多数浮游动物是趋向弱光的,因此,它们白 天多分布在较深水层,而夜间则上升到表层活动。此 外,在不同季节也会因光照条件的不同而引起垂直分 布的变化。同时,海洋中的不同水层的藻类植物也存 在分层现象,上层为主要吸收红光的绿藻,中层为褐 藻,下层为主要吸收蓝紫光的红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 种群增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 究实验的课题。_________________。
❖ (5)酵母菌的种群数量与营养物质(代谢废物 或溶氧量)的变化关系
❖ 1.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 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 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 叙述正确的是
❖ A.1个群落 系统
B.1个生态
❖ C.8个物种
D.8个种群
❖ 解析 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同种生物的全部 个体叫做种群。8个池塘,其中6个池塘养的 是鲫鱼,另外2个池塘养的是地中海鳎鱼。生 活在同一池塘中的鲫鱼为1个种群,生活在同 一个池塘中的地中海鳎鱼为1个种群。鲫鱼为 1个物种,地中海鳎鱼为1个物种。因此,题 中8个池塘里的鱼可看作2个物种,8个种群。
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 ❖种概群念个:体单位时的间比内率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 ❖ ②种意群义个:体是总决数定的比种率群。大 小 ❖和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 ❖❖的(4重)年要龄因组素成。 ❖ (3)迁入率、迁出率
增长型
衰退型 变化趋势
❖ ①概念: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 比例。
❖ 1.探究原理
❖ 酵母菌可以用液体培养基来培养。培养液中酵 母菌种群的增长情况与培养液的成分、空间、 pH、温度等因素有关。我们可以根据培养液中 的酵母菌数量和时间为坐标做曲线,从而掌握 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 2.探究目的
❖ 3.假设
❖ 酵母菌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其种群 数量的增加会受到种群密度影响。
❖ 答案 B
❖ A.图中表示种群数量最大的一点是d点 ❖ B.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b点 ❖ C.该种群的增长速度由缓慢到逐渐加快是在
迁入2年后开始的 ❖ D.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
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使该动物种群的数
❖ 实验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
❖ 一、要点透析
❖ 6.研究意义 ❖ (1)合理利用、保护野生生物资源。 ❖ (2)预防虫害。
❖ 1.种群的概念
❖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 体。作为一个种群不仅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 具有一定的结构,同一种群内的个体间具有交 换基因的能力。
❖ 2.种群概念的理解 ❖ (1)2个要素:“同种”和“全部”; ❖ (2)2个条件:“时间”和“空间”,也就是在
❖ 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种群的特征。直 接影响种群密度的四个参数是出生率、死亡 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迁入率 是决定种群密度增大的变量,死亡率和迁出
❖ 1.样方法
❖ (1)概念: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 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 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 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 估计值。
❖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
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
系”。
❖ 实验材料、用具: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 血球计数板(2 mm×2 mm方格)、滴管、显微镜 等。
❖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 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 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 据,估算试管中的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 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 解析 运用标志重捕法进行计算。由于不 考虑影响种群密度的4个基本参数:出生率、 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可以设该种群 数量为X,则X∶40=40∶16,X=
❖ 2.(2009·烟台质检)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 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不一定需要
❖ A.随机取样 1 m2
B.样方面积为
❖ C.样本数量足够大 量砍伐
D.调查期无大
❖ 解析 本题考查种群密度取样调查中的取样 问题。取样的关键在于随机取样,无论是调 查种群密度,还是研究基因频率。随机取样, 就是使所有的样本都有被抽取的可能性。抽
❖ 种J”型曲线和“S”型曲线的比较 ❖ 1.曲线比较
❖ 3.联系:两种增长曲线的差异主要是因环境 阻力大小不同,对种群增长的影响不同。因 而有:
❖ 二、实验中需注意的几点事项
❖ 1.因酵母菌种群是培养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 中,故种群数量变化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 变化差异较大。
❖ 2.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因此计数必 须在显微镜下进行。
❖ 3.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 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
❖ 5.结果的记录最好以记录表来记录,表格如 ❖下6:.本探究不需要设对照实验。
❖ ②类型:
、稳定型和
。
❖❖③1波意.动义稳变、定:化可内预容测:种增群长、数下量降的、。
。
❖❖(52).性“别J”比型例曲:线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充❖裕(1)产生原因:食物、空 间条件
❖ 、气候适宜、无敌害等。
连续增长
环境条件
❖ (2)特点:种数数量
。 环境容纳量
❖ 3.“S”型曲线出生率
❖ 1.种群的概念:在一定
自然区域同种内的
生
物的全部个体。
❖ 2.数量特征
❖ (1)种群密度
❖
①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
个体数。是数种量 群最基本的
特征。
❖ ②意义:反映了种群在一定时期的数量。
制订计划
标志重捕法
总数
❖ (2)出生率、死亡率 ❖密①度概 念 : 单 位 时 间 内 新种产群
负荷量约为200×2=400只。
❖ 4.下列四图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 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
❖ 解析 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个体的平 均资源占有量有关。在一定的种群密度范围 内,个体平均资源占有量充足,所以,个体 平均增长量变化不大。种群密度过大时,因 个体平均资源占有量不足,所以,随鱼类种 群密度增加,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下降。
❖ 如图所示为种群数量增 长曲线,下列有关叙述不正 确的是
❖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 使K值提高
❖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 降,出生率一定小于死亡率
❖ 解析 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改善空间和资 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率虽 然逐渐下降,但种群数量还是增加的,出生 率一定大于死亡率。在B到C的变化过程中, 由加群❖ 3的法无于。.错环法种自如误实境群然图的现后数状是是最的量态某大增增下一增长加空经长曲间,济率线和天动。资敌图物源捕。种总食据群是成图迁功有分入率限析一将的以个会,下适增种宜说
❖ (3)2个观点:第一,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
❖种群是繁(2殖00的9·基辽本宁单抚位顺,一是中生月物考群)威落海的市基水本 组产成研单究位所;有第8个二池,塘从,进其化中的6个观池点塘来养看的,是种鲫群 是鱼生,物另进外化2个的池基塘本养单的位是,地也中是海基鳎因鱼库。的那最么小, 单这位8个。池塘里的鱼可以看作
❖ (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在生产中的应用
❖ 1.对于濒危动植物而言,由于环境污染、人 类破坏等,造成环境对于此种生物的K值变 小,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提高环境容 纳量,是保护这些生物的根本措施。
❖ 2.在“S”型曲线中,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 纳量的一半(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资 源再生能力最强。因此,在野生生物资源合
❖ 2佳.时如期图应表是示种了群数鲸量的增生长殖率最大的t1时。 ❖ 数答量案变B化速率、死亡数量
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
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 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代表 的含义分别是
❖ A.曲线1,种群的最大数量
❖ B.曲线2,种群的最大数量
❖ C.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 量
❖ D.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 量
❖ 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
❖ 该实验是否需要重复实验?________,试解 释原因:__________。
❖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 管,原因是_______。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 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 量呈“J”型增长
❖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 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
❖ 解析 解本题关键是要读懂图。坐标系的 纵坐标是种群数量的增长率而不是种群数 量。种群数量的增长率减小,种群数量仍 然在增长,只是增长的速度变慢。种群数 量呈“J”型增长时增长率相同,所以该曲线 为“S”型增长曲线的增长率。捕获该鱼的最
❖ 3.预测未来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组成;决 定种群密度的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 入率和迁出率。
❖❖❖4a..c.影种非响内生种关物群系因数—素量——的种—变群水化特分因征、素温度、食物等
❖
(2009·江苏高考)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
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 A.①
B.②
❖ C.③
D.④
❖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马尾松的年增长量 为4 000 m3,而年采收量为1000 m3,年采 收量小于年增长量,年增加1.5%;鲫鱼的 年增长量为3 500 kg,而年采收量为3 600 kg,年减少1%;甘草的年增长量为200 kg, 而年采收量为300 kg,年采收量远大于年增
❖ 解析 K值为某种群在某环境中的最大容纳 量。生殖速率在K/2时达到最大,以后则由于 种内斗争等影响而越来越小,到K时与死亡
❖ A.100只
B.200只
❖ C.300只
D.400只
❖ 解析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
种群呈S型增长,第10年时增长速率最快,
即种群数量达K/2,可估算此环境中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