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行政区划历程
建国初,苏南行署区的设立、区划、区划变迁及撤销
建国初,苏南行署区的设立、区划、区划变迁及撤销
江苏省,位于我国华东沿海北端,东滨黄海,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代均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荣的地区之一,但自春秋战国省域建制变化纷繁,分属数个地理、文化单元,到明朝设南直隶才同属一个政区,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析江南省置江苏、安徽两省,江苏才正式设省。
现在,江苏省省会为南京市,民国时期南京为中华民国成立之地,国民政府也定都于此,今江苏为国民党的统治中心。江苏省域以长江为界可分为苏南、苏北两部分,苏北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重要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也是老解放区,淮海战役后国民党在苏北的统治瓦解。1949年4月21日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后,包括南京、上海在内的苏南等地迅速解放。
江苏全境解放后,由于苏北为老解放区,苏南为新解放区且南京为国民政府统治的中心,各地工作基础、工作重点有很大差异,因此并未设江苏省,而是成立苏南、苏北两大行署区及直辖市南京市三个省级行政区。其中,苏北行署区成立于1949年4月21日,苏南行署区成立于1949年4月26日,南京市人民政府成立于1949年5月10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于1953年1月于南京正式成立。
行署区为建国初我国存在的临时性的省级行政区,建国初江苏、安徽、四川三省并未设省,而是分为数个行署区,1953年各行署区均撤销正式设省。苏南行署区就为建国初短暂存在的省级行政区,1949
年4月21日渡江战役后苏南各地迅速解放,4月23日无锡县解放后析城区置无锡市,4月26日苏南行署区于无锡市正式成立。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30年时间,省会为何搬迁了4个城市?
江苏省的区划调整,30年时间,省会为何搬迁了4个城市?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江苏省行政区划变化的故事。例如江苏省与邻居上海市、安徽省、山东省之间的区域调整,或者江苏省内部的区域变化。今天,我们聊聊江苏省的省会城市。众所周知,江苏省的省会在南京市。但是在近现代历史上,江苏省的省会曾经在南京、苏州、镇江和无锡4个城市中,来回搬迁。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与近现代历史上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都有很大的关系。
首先,我们需要聊聊江苏省的历史渊源,江苏省是一个比较年轻的省份。当年,元朝统一全国以后,由于国家疆域辽阔,当时的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已经无法管理辽阔的疆域。在这样的情况下,元朝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岭北行省、湖广行省等等。但元朝行省制度问题非常多,还处于探索阶段。
明朝建立以后,虽然沿用了行省制度,但已经进行了各方面的完善。请注意,在明朝统治时期,很多省份的行政区划已经基本形成。例如河南省、山东省等等,当年的行政区划已经和当代十分接近。明朝拥有北京和南京两个首都,因此,也就出现了北直隶和南直隶两个直隶区。其中,南直隶的管辖区相当于江苏省、安徽省和上海市。南直隶没有布政使、按察使和都指挥使,由南京六部直接管理。17世纪中期,东北地区的清朝入关,并且在10多年时间里,确定了对中原各地的统治。清朝的首都在北京,南京的地位下降,被改称为江宁府。南直隶地区则改称为江南省,省会在江宁府。
江南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仅仅是苏州府和松江府,就承担了全国10%左右的赋税。清朝对江南省并不放心,在康熙4年,清朝把江南省拆成了两个部分,也就是江苏省和安徽省。清朝的地方官员制度逐步完善,出现了总督、巡抚、提督等官职。按照清朝的规定,安徽省的省会在皖南的安庆府。江苏省则在名义上拥有两个省会,两江总督在江宁府,江苏巡抚在苏州府,两个都属于封疆大吏。因为,南京和苏州都具备了省会城市的职能。
江苏省地级行政区划排序
江苏省地级行政区划排序
一个省内的地级行政区划排序,首先是省会排在最前,地级市排在其次,接着是地区行署,后面是自治州、最后是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
对于江苏省来讲,只存在前两项,即:南京市排在第一,其余十二个地级市排其后。而各地级市的排列顺序,其实是按最后设立地级市的时间先后来排列的。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重建(建国初设立的苏南、苏北行署区合并)。无锡市从1949年新中国建国起就是省辖地级市,一直未变动过,因此在行政区划排序中排在省会南京之后居第二位。
1953年,徐州市也是省辖地级市,但后来降格归徐州地区行署管辖,到1962年才恢复,因此徐州市排在第三。
1962年,常州市升为省辖地级市,因此在徐州市这个老牌地级市之后,排位第四。
同年,苏州市,南通市也升为了省辖地级市,分列第五,第六。
……
镇江市一直属于镇江地区行署管辖,到1983年才撤消镇江地区设立地级镇江市,因此排位倒数第三。
1996年7月19日,泰州市、宿迁市同时脱离扬州市、淮阴市(今淮安市),因此排在末位。
江苏省各地区车牌号前两位汇集苏A 南京
苏B 无锡
苏C 徐州
苏D 常州
苏E 苏州
苏F 南通
苏G 连云港
苏H 淮安
苏J 盐城
苏K 扬州
苏L 镇江
苏M 泰州
苏N 宿迁
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市。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7438万(2000年)。
总 计13地级市 52市辖区 27县级市 27县
南 京 市玄武区 鼓楼区 建邺区 白下区秦淮区 下关区 雨花台区 浦口区栖霞区 江宁区 六合区
溧水县 高淳县
无 锡 市崇安区 北塘区 南长区 锡山区惠山区 滨湖区 江阴市 宜兴市
徐 州 市云龙区 鼓楼区 九里区 贾汪区泉山区 邳州市 新沂市
铜山县 睢宁县 沛县 丰县
常 州 市钟楼区 天宁区 戚墅堰区 新北区武进区 金坛市 溧阳市
苏 州 市金阊区 沧浪区 平江区 虎丘区吴中区 相城区 常熟市 张家港市 太仓市 昆山市吴江市
南 通 市崇川区 港闸区
如皋市 通州市 海门市 启东市 海安县 如东县
连云港市新浦区 连云区 海州区
东海县 灌云县 赣榆县 灌南县
淮 安 市清河区 清浦区 楚州区 淮阴区 涟水县 洪泽县 金湖县 盱眙县
盐 城 市城区
东台市 大丰市
盐都县 建湖县 响水县 阜宁县射阳县 滨海县
扬 州 市广陵区 维扬区 邗江区 高邮市 江都市 仪征市 宝应县
镇 江 市京口区 润州区 丹徒区 丹阳市 扬中市 句容市
泰 州 市海陵区 高港区
泰兴市 姜堰市 靖江市 兴化市
宿 迁 市宿城区
宿豫县 沭阳县 泗阳县 泗洪县
1949-2012江苏行政区划变革
六合县 南通专区(驻南通市) 如东县(驻马塘) 南通县 海门县 启东县 崇明县 海安县 如皋县 苏南行政公署(驻无锡市) 无锡市 无锡县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太湖区办事处 镇江专区(驻镇江市) 镇江市 扬中县 高淳县 溧水县 丹徒县 丹阳县 句容县 江宁县 常州专区(驻常州市) 常州市 武进县 江阴县 金坛县 宜兴县 溧阳县 苏州专区(驻苏州市) 常熟市 太仓县 吴江县 常熟县 吴县 昆山县 太湖办事处 松江专区(驻松江县) 松江县 奉贤县 金山县 宝山县 南汇县 上海县
1949年 南京直辖市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第四区 第五区 第六区 第七区 第八区 第九区 第十区 第十一区 第十二区 苏北行政公署(驻泰州市) 淮阴专区(驻淮阴县) 淮阴县 淮宝县(驻岔河镇) 泗阳县 沭阳县 灌云县 宿迁县 睢宁县 新安县(驻新安镇) 邳睢县(驻土山镇) 涟水县 盐城专区(驻盐城县) 盐城县 射阳县(驻合德镇) 建阳县(驻湖垛镇) 阜宁县 滨海县(驻东坎镇) 涟东县(驻大程集) 淮安县 扬州专区(驻扬州市) 扬州市 宝应县 高邮县 兴化县 溱潼县 江都县 仪征县 六合县 泰州专区(驻泰州市) 泰州市 泰县 泰兴县
六合县 南通专区(驻南通市) 如东县(驻马塘) 南通县 海门县 启东县 崇明县 海安县 如皋县 苏南行政公署(驻无锡市) 无锡市 无锡县 第一区 第二区 第三区 太湖区办事处 镇江专区(驻镇江市) 镇江市 扬中县 高淳县 溧水县 丹徒县 丹阳县 句容县 江宁县 常州专区(驻常州市) 常州市 武进县 江阴县 金坛县 宜兴县 溧阳县 苏州专区(驻苏州市) 常熟市 太仓县 吴江县 常熟县 吴县 昆山县 太湖办事处 松江专区(驻松江县) 松江县 奉贤县 金山县 宝山县 南汇县 上海县
江苏各城市简介
江苏各城市简介
江苏,简称“苏”,省会南京。位于中国大陆东部沿海中心,介于东经116°18′~121°57′,北纬30°45′~35°20′之间。公元1667年因江南布政使司东西分置而建省。省名为“江宁府”与“苏州府”合称之简称。
江苏省际陆地边界线3383公里,面积10.2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06%,人均国土面积在全国各省区中最少。江苏地形以平原为主,平原面积达7万多平方公里,占江苏面积的70%以上,比例居中国各省首位。江苏常住人口7920万人,居中国第5位。2013年江苏13市GDP全部进入中国前100名,江苏人均GDP达到12047美元,居中国各省首位。
江苏省行政区划
198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江苏省对省辖市行政区划进行了较大规模调整。1983年,实行省管市,市领导县新体制,设11个地级市;1996年,扬州、泰州分设,撤县级泰州市,设地级泰州市;淮安、宿迁分设,撤县级宿迁市,设地级宿迁市。2000年以来,共撤并26个县(市、区),新设立22个区,基本解决了市县同城问题。1998年以来,江苏省对布局不尽合理和规模偏小的乡镇、村进行了撤并,乡镇数量由1998年的1974个减少到900个,共撤并乡镇1074个。[14]
截至2014年2月,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辖11个市辖区)、12个地级市(44个市辖区)、23个县级市、22个县,县(市)中包含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江苏省各市概况(2012年)
城市一:南京市
江苏行政划分
江苏省行政区划及区划地图
江苏省,简称苏,省会南京市。面积10万多平方千米,人口7438万(2000年)。总计13地级市52市辖区 27县级市 27县
南京市
玄武区鼓楼区建邺区白下区秦淮区下关区雨花台区浦口区(珠江镇)
栖霞区江宁区(东山镇) 六合区(雄州镇)
溧水县(在城镇) 高淳县(淳溪镇)
无锡市崇安区北塘区南长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
江阴市宜兴市
徐州市
云龙区鼓楼区九里区贾汪区泉山区
邳州市新沂市
铜山县(铜山镇) 睢宁县(睢城镇) 沛县(沛城镇) 丰县(凤城镇)
常州市钟楼区天宁区戚墅堰区新北区武进区(湖塘镇)
金坛市溧阳市
苏州市金阊区沧浪区平江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
常熟市张家港市太仓市昆山市吴江市
南通市崇川区港闸区
如皋市通州市海门市启东市海安县(海安镇) 如东县(掘港镇)
江苏政区2500年变迁
® mat
®A
命 f t (不- I 定A >
• 轤f t
(秦代)人工a «
—
(泰代>
《主 >
—
(癟代> f l 然《 通
(餐代>
(泰代)M 泊
* 代 £ 今 》迪供》 » ^
_ /wro
pqm*
« 代雉鬵赛1(
• («♦ > 纛
— (H4-)
—
<蜒今> a * 主
(現江苏次罾
<壜今)M t t . 鐲泊
【春 秋 时 期 前 4 8 6 年 】
进 入 周 代 以 后 ,随着周人
通过分封建国的方式对中国东
部 沿 海 地 区 的 开 发 , 以及各地
原 生 文 明 的 进 一 步 成 熟 , 一批
新的邦国在江苏及其周边地区
诞 生 ;产 生 于 江 苏 境 内 者 ,有
宜 、吴 、邗 、钟 吾 ;兴起于附
两汉之际的战乱导致 了 各 地 人 口 的 下 降 ,基于 此 ,东汉朝廷在平定天下 后便对国内政区作了大幅 度 的 省 并 ,江苏境内也有 多 县 (主 要 位 于 淮 河 以 北 )被 裁 撤 。此 后 ,江苏 的县级政区数目长期保持 稳 定 ,东汉末年时省境共 有4 8 县 (侯 国 ),其中淮 北22个 ,淮南、江东各13 个 ,诸县分属的8 个郡级 政区中则有6个治于江苏 境内。
江苏省行政区划
江苏省行政区划
江苏省,简称“苏”,是中国的一个东部沿海省份,自古以来便是繁荣富庶之地。江苏省行政区划是由多个地级市和县级市组成,它们分别是:
江苏省共有13个地级市,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和宿迁。
江苏省共有22个县级市,包括:江阴市、宜兴市、邳州市、新沂市、溧阳市、张家港市、常熟市、太仓市、昆山市、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东台市、高邮市、仪征市、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靖江市和兴化市。
江苏省共有55个县,包括:海安县、如东县、赣榆县、泗洪县等。江苏省的行政区划是历经多次调整和优化后形成的。这些地级市和县级市在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行政管理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江苏省的行政区划也充分体现了地域分布的均衡性和经济发展的合
理性。
江苏省的行政区划具有明显的特点和发展潜力。作为中国的重要省份之一,江苏省将继续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行政管理等方面发挥重
要作用。
江苏省,简称“苏”,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其行政区域划分为地级市、县、区、镇、乡等。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江苏省的行政区划代码为。
在江苏省的行政区划中,地级市包括南京、无锡、徐州、常州、苏州、南通、连云港、淮安、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等13个市。每个市下辖若干个县或区,例如南京市下辖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等。
县的行政区划代码一般为6位数字,而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一般为7位数字。例如,南京市玄武区的行政区划代码为。
除了地级市、县、区之外,江苏省还有一些其他的行政区划,例如镇和乡。镇和乡的行政区划代码一般为9位数字。例如,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的行政区划代码为。
江苏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2004年止)
江苏省行政区划历史沿革(2004年止)
江苏省
1949年
苏北行署区◎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北行署区,驻地泰州市(华中行政办事处批准)◎设立新安县,以宿迁县的北部及沭阳县西部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5月)◎设立邳睢县,以邳县的陇海路南地区及睢宁县西部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8年)◎设立淮宝县,由淮安、宝应2县运河以西和淮阴县运河以南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设立滨海县,以阜宁县、涟水县、灌云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设立射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东,射阳河以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设立涟东县,以涟水县盐河以东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设立建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西,皮叉河以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湖垛镇)(解放区时设立1941年)◎设立台北县,以台东县的北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大中集)(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5月)◎设立海安县,以泰县、如皋县、东台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设立如东县,以如皋县的东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撤销靖泰县,分别设立靖江县,泰兴县(1949年5月补)◎撤销樊川县,并入江都县(1949年补)◎将灌云县驻地由板浦镇迁至伊山镇(1949年补)◎设立南通市,以南通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南通县驻地由南通市市区迁至南通县金沙镇(1949年补)◎设立泰州市,以泰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泰县驻地由海陵镇迁至姜堰镇(1949年补)◎设立扬州市,以江都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江都县驻地由扬州市市区迁至江都县仙女庙镇(1949年补)◎设立泗洪县,以泗阳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青阳镇(属于皖北行署区)(1949年补)◎泗阳县驻地由泗阳镇迁至众兴镇(1949年补)苏南行署区◎1949年5月1日设立苏南行署区,驻地无锡市(华东军区批准)◎设立太湖办事处,由吴县析置(苏南行署1949年7月14日批
江苏“省会”变迁图表
1667-2009江苏“省会”变迁图表
标签:江苏省会变迁文化分类:文史明鉴
夫省会者,一省之行政中心是也。很多省都经历过省会的变迁。但清代才成型的江苏省历史不足400年,其省会变更之频繁,着实令其它省无法望其项背。现就江苏省省会之变更状况做一个总结,也算上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管辖面积小于江苏省的省级行政单位之行政中心,以及抗战时省政府的临时居所。主要资料来源于《江苏省志.地理志》。
(点击看大图)
(一)清
满清入主中原后,于顺治二年(1645),改明南直隶为江南省,治江宁府。顺治十八年以江南省面积过大,分置左右二布政使司,以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淮安、扬州九府和徐州、滁州、和州、广德等直隶州,属左布政使司,驻江宁,以江宁、苏州、松江、常州、镇江等五府属右布政使司,驻苏州。康熙五年(1666)划左布政使司淮安、扬州两府和徐州直隶州归右布政使司。康熙六年,改左布政使司为安徽布政使司,仍驻
江宁;改右布政使司为江苏布政使司,仍驻苏州。此为江苏建省之始,时尚依布政使辖区划分省份。江苏省名以两江总督驻地江宁府和江苏巡抚治所苏州府的首字为名,简称苏,或江,或吴。乾隆二十五(1760)年江苏一省分设江宁、江苏二布政使司,前者治江宁,后者治苏州。江宁布政使司领江宁、淮安、扬州、徐州四府,通州、海州两直隶州,海门一直隶厅;江苏布政使司领苏州、松江、常州、镇江四府和太仓一直隶州。此时依照巡抚辖区划分省份,江苏境内虽有两布政使司,但统受一巡抚领导,遂为一省。
由于两江总督、江宁布政使司驻江宁,江苏巡抚、江苏布政使司驻苏州,因此有清一代,江苏实际上有两个“省会”,一为江宁(南京),另一为苏州。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苏南行政公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沿革-苏南行政公署
1949年4月26日,苏南行政公署成立,驻无锡市。辖无锡市和镇江、武进、苏州、松江4个行政分区,27个县、市。无锡市下辖无锡县和3个指导区。7月,成立太湖区行政办事处。
1949年11月28日,苏南行政公署下辖松江、苏州、常州、镇江4个专区及无锡市。无锡市下辖无锡县。
1950年4月15日,苏南行政公署改名江苏省苏南人民行政公署,9月15日又改为苏南人民行政公署。苏州市改由苏南人民行政公署直辖。
1952年11月,苏南行政区、苏北行政区、南京市合并建立江苏省。1953年1月正式建省。
镇江地(专)区
1949年4月26日,镇江行政分区辖镇江、江宁、丹阳、扬中、句容、溧水、高淳7县。
1949年11月28日,镇江行政分区改设镇江专区。下辖扬中、高淳、溧水、丹徒、丹阳5个县及镇江市。专员公署驻镇江市。
1949年12月,句容、江宁2县划归南京市管辖;1950年1月又划回镇江专区。镇江专区辖7县1市。
1953年1月建省,镇江专区属江苏省领导。原属常州专区的武进、溧阳、金坛3县划入镇江专区。镇江专区辖1市10县。
常州地(专)区
1949年4月26日,武进行政分区下辖武进、江阴、溧阳、金坛、宜兴5县。
1949年11月28日,撤销武进行政分区,设常州专区。下辖武进、江阴、金坛、宜兴、溧阳5县及常州市。专员公署驻常州市。
1953年1月建省,常州专区撤销。
1953年常州市改由江苏省直辖。
苏州地(专)区
1949年4月26日,苏州行政分区下辖吴县、昆山、常熟、太仓、吴江5县。7月加辖太湖办事处。
江苏省历史沿革
江苏省历史沿革
江苏正式建省始于清康熙六年(1667年),取江宁、苏州两府的首字而得名。溯流求源,江苏是《尚书·禹贡》所载九州中的徐、扬两州的一部分。西周时分属鲁、宋、楚、吴等国。春秋战国时分属吴、宋、楚、越、齐等国。秦代属九江、会稽、彰、泗水及东海等郡的一部分。汉代分属扬州、徐州刺史部。隋开皇年间设苏州、扬州、徐州。大业年间改为吴、毗陵、丹阳、江都、下邱、彭城、东海诸郡。唐初分属江南、淮南、河南三道。北宋时属江南东路、两浙路、淮南东路和京东西路。南宋时,淮北属金。元代分属江浙、河南二行中书省。明代江苏与安徽同属应天府,直隶南京。清初属于江南省。康熙6年(1667年)析江南省为江苏、安徽两省。
太平天国先后设江南省、天浦省、苏福省。民国17年(1928年),南京为特别市。解放后,设苏南、苏北两个行政公署区,南京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3年合并,成立江苏省,省会南京。
2009国庆-江苏行政区划60年变迁
60年,江苏城市版图五次大调整 你可知道,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江苏这片土地分归两署一市,直到1952年底,国家才恢复江苏省建制。你可知道,解放之初,松江、宝山、嘉定、南汇、奉贤等如今隶属于上海的区域,都是江苏的一部分,被称为松江专区。你可知道,直到1983年,江苏的地级市还只有7个,另外有7个地区。而就在那一年,地区的概念在江苏退出了历史舞台。今天,13个地级市、106个县(市、区),1029个乡镇,300个街道办事处,共同构成了江苏大地。江苏城市版图的变化轨迹,是祖国60年发展进步的缩影。 第一次重大调整 时间:1952、1953年 调整内容:恢复江苏省建制 “从解放以后,江苏大的区划调整有五次,而市、县、乡、镇等行政区划的调整,则是一直在进行。”省民政厅区划地名处处长贾敬业说,首次重大调整,当属恢复江苏省建制。 原来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并没有江苏省的建制。“1949年,江苏全境解放之后,中央政府在这片土地上分设苏南、苏北行政公署,以及华东行政区直辖的南京市,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的江苏省当时分别归属这3个省级行政区。到了1952年11月,中央批准,恢复江苏省建制,撤销苏北、苏南两个行署,并将山东、安徽省原为江苏旧辖的地区,划回江苏省属,比如原属山东的徐州市、丰县、沛县,原属安徽的江浦,就是那时候重回江苏的。” 1953年,两署一市合并,那一年,江苏省的管辖范围包括徐州、淮阴、盐城、南通、苏州、镇江、扬州、松江8个专区,以及南京、无锡、苏州、常州、徐州、南通这6个地级市。有意思的是,6个地级市下辖的区,起名都很不讲究,要么按数字排列第一区、第二区;要么按方位叫东区、南区。 更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八大专区之一的松江,下辖松江、宝山、嘉定、青浦、南汇、奉贤、金山等9个县——在之后的1958年,这片土地以及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先后就陆续划归上海,一部分江苏人也因此变成了上海“阿拉”。1970年,专区更名为地区。 第二次重大调整 时间:1983年 调整内容:地市合并,分设11市 地区(专区)、地级市并存的格局一直存在了30多年。直到1983年,作为省政府的派出机构,“地区”才在江苏完成历史使命,那一年江苏在全国率先取消了地区建制,并形成了11个省辖市的格局。 “对于‘地委书记’这个职务,很多年轻人可能没听说过,但是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这是个老百姓耳熟能详的职位,级别相当于市委书记。地区和地级市都由省政府直接领导,有的地方既有地区,又
江苏省行政区划介绍
江苏省行政区划介绍
江苏省共辖1个副省级城市(南京)、12个地级市(45个市辖区)、21个县级市、21个县,县(市)中包含昆山、泰兴、沭阳3个江苏试点省直管县(市)。
南京
市辖区:玄武区、秦淮区、鼓楼区、建邺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
无锡
市辖区: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锡山区、惠山区、滨湖区
市辖县(市):江阴市、宜兴市
徐州
市辖区:鼓楼区、云龙区、贾汪区、泉山区、铜山区
市辖县(市):丰县、沛县、睢宁县、邳州市、新沂市
常州
市辖区:天宁区、钟楼区、新北区、武进区、金坛区
市辖县(市):溧阳市
苏州
市辖区:姑苏区、虎丘区、吴中区、相城区、吴江区
市辖县(市):张家港市、昆山市、太仓市、常熟市
南通
市辖区:崇川区、港闸区、通州区
市辖县(市):海安县、如东县、如皋市、海门市、启东市
连云港
市辖区:连云区、海州区、赣榆区
市辖县(市):东海县、灌云县、灌南县
淮安
市辖区:清河区、清浦区、淮安区、淮阴区
市辖县(市):涟水县、洪泽县、盱眙县、金湖县
盐城
市辖区: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
市辖县(市):响水县、滨海县、阜宁县、射阳县、建湖县、东台市
扬州
市辖区:广陵区、邗江区、江都区
市辖县(市):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
镇江
市辖区:京口区、润州区、丹徒区
市辖县(市):丹阳市、扬中市、句容市
泰州
市辖区:海陵区、高港区、姜堰区
市辖县(市):兴化市、靖江市、泰兴市
宿迁
市辖区:宿城区、宿豫区
市辖县(市):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
江苏省总计管理了68个县,1950年,为何分给了两个行署区?
江苏省总计管理了68个县,1950年,为何分给了两个行署
区?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很多省
份的行政区划调整,例如河南省、湖北省、山
东省等等。今天,我们聊聊江苏省,江苏省是
我国的经济强省,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
2018年,江苏省的经济总量达到了9.2万亿。
在历史的长河中,江苏省曾经被分成了4个部
分,其中,68个县划入了苏北行署区和苏南
行署区。那么,江苏省为何会出现这么大规模
的区域调整呢?今天,我国聊聊建国初期苏北、
苏南两大行署的故事。
首先,我们聊聊江苏省的历史发展。江苏省是我国经济最强的省份之一,2018年,江苏省的经济总量仅次于广东省,达到了9.2万亿。广东省为9.7万亿,我国各个省份中,只有这两个省的经济总量在9万亿以上。江苏省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古代历史上,我国的经济中心原本在北方,具体来说,在陕西、河南等地。从南北朝时期开始,由于战乱不断,我国的经济中心开始向南方迁移,其中,主要就是东南方。
到了唐朝统治时期,南方的经济总量已经与北方基本持平。进入宋朝统治时期,南方的经济已经明显超过了北方。在宋朝的高级会议中,宋朝官员直言不讳的说“国家财富,仰仗东南。”元朝统一全国以后,建立了一个面积辽阔的帝国。但由于疆域面积太大,原来的州县两级行政区划,已经无法满足行政管理的需要。元朝推出了行中书省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0个行省,例如甘肃行省、湖广行省等等。当时,江淮地区隶属于河南江北行省,江南地区则隶属于江浙行省。元朝建立的行省制度还属于初创阶段,存在各方面的问题。在元朝统治
的末期,各地官员开始武装割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行政区划图——————————
1楼
江苏省辖13个地级市,55个市辖区、25个县级市、24个县。
南京市 辖11个市辖区、2个县。市政府驻玄武区。 玄武区(梅园新村街道) 白下区(五老村街道) 秦淮区(秦虹街道) 建邺区(滨湖街道) 鼓楼区(宁海路街道) 下关区(阅江楼街道) 浦口区(江浦街道) 栖霞区(尧化街道) 雨花台区(宁南街道) 江宁区(东山街道) 六合区(雄州街道) 溧水县(永阳镇) 高淳县(淳溪镇)
无锡市 辖6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崇安区。 崇安区(崇安寺街道) 南长区(南禅寺街道) 北塘区(北大街街道) 锡山区(东亭街道) 惠山区(堰桥街道) 滨湖区(河埒街道) 江阴市(澄江街道) 宜兴市(宜城街道)
徐州市 辖5个市辖区、3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云龙区。 鼓楼区(牌楼街道) 云龙区(大郭庄街道) 贾汪区(老矿街道) 泉山区(奎山街道) 铜山区(铜山镇) 新沂市(新安镇) 邳州市(运河镇) 丰 县(凤城镇) 沛 县(沛城镇) 睢宁县(睢城镇)
常州市 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新北区。 天宁区(兰陵街道) 钟楼区(北港街道) 戚墅堰区(潞城街道) 新北区(河海街道) 武进区(湖塘镇) 溧阳市(溧城镇) 金坛市(金城镇)
苏州市 辖6个市辖区,代管5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金阊区。 沧浪区(双塔街道) 平江区(平江路街道) 金阊区(石路街道) 虎丘区(狮山街道) 吴中区(长桥街道) 相城区(元和街道) 常熟市(虞山镇) 张家港市(杨舍镇) 昆山市(玉山镇) 吴江市(松陵镇) 太仓市(城厢镇)
南通市 辖3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崇川区。 崇川区(虹桥街道) 港闸区(永兴街道) 通州区(金沙镇) 启东市(汇龙镇) 如皋市(如城镇) 海门市(海门镇) 海安县(海安镇) 如东县(掘港镇)
连云港市 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市政府驻新浦区。 连云区(墟沟街道) 新浦区(浦东街道) 海州区(海州街道) 赣榆县(青口镇) 东海县(牛山镇) 灌云县(伊山镇) 灌南县(新安镇)
淮安市 辖4个市辖区、4个县。市政府驻清河区。 清河区(北京路街道) 楚州区(淮城镇) 淮阴区(王营镇) 清浦区(城南乡
) 涟水县(涟城镇) 洪泽县(高良涧镇) 盱眙县(盱城镇) 金湖县(黎城镇)
盐城市 辖2个市辖区、5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亭湖区。 亭湖区(毓龙街道) 盐都区(新都街道) 东台市(东台镇) 大丰市(大中镇) 响水县(响水镇) 滨海县(东坎镇) 阜宁县(阜城镇) 射阳县(合德镇) 建湖县(建湖镇)
扬州市 辖3个市辖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市政府驻邗江区。 广陵区(汶河街道) 邗江区(邗上街道) 江都区(仙女镇) 仪征市(真州镇) 高邮市(高邮镇) 宝应县(安宜镇)
镇江市 辖3个市辖区,代管3个县级市。市政府驻京口区。 京口区(正东路街道) 润州区(七里甸街道) 丹徒区(谷阳镇) 丹阳市(云阳镇) 扬中市(三茅镇) 句容市(华阳镇)
泰州市 辖2个市辖区,代管4个县级市。市政府驻海陵区。 海陵区(城中街道) 高港区(口岸街道) 兴化市(昭阳镇) 靖江市(靖城街道) 泰兴市(济川街道) 姜堰市(姜堰镇)
宿迁市 辖2个市辖区、3个县。市政府驻宿城区。 宿城区(项里街道) 宿豫区(顺河镇) 沭阳县(沭城镇) 泗阳县(众兴镇) 泗洪县(青阳镇)
2楼
苏北行署区
◎1949年4月21日设立苏北行署区,驻地泰州市(华中行政办事处批准)
◎设立新安县,以宿迁县的北部及沭阳县西部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5月)
◎设立邳睢县,以邳县的陇海路南地区及睢宁县西部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8年)
◎设立淮宝县,由淮安、宝应2县运河以西和淮阴县运河以南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滨海县,以阜宁县、涟水县、灌云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9年)
◎设立射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东,射阳河以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
◎设立涟东县,以涟水县盐河以东地区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建阳县,以盐城、阜宁2县串场河以西,皮叉河以北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湖垛镇) (解放区时设立1941年)
◎设立台北县,以台东县的北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大中集) (解放区时设立1942年5月)
◎设立海安县,以泰县、如皋县、东台县结合部各一部分为其行政区域(解放区时设立)
◎设立如东县,以如皋县的东部城区为其行政区域 (解放区时设立)
◎撤销靖泰县,分别设立靖江县,泰兴县(1949年5月 补)
◎撤销樊川县,并入江都县(1949年 补)
◎将灌云县驻地由板浦镇迁至伊山镇(1949年 补)
◎设立南通市,以南通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南通县驻地由南通市市区迁至南通县金沙镇(1949年 补)
◎设立泰州市,以泰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泰县驻地由海陵镇迁至姜堰镇(1949年 补)
◎设立扬州市,以江都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江都县驻地由扬州市市区迁至江都县仙女庙镇(1949年 补)
◎设立泗洪县,以泗阳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县驻地青阳镇(属于皖北行署区)(1949年 补)
◎泗阳县驻地由泗阳镇迁至众兴镇(1949年 补)
3楼
苏南行署区
◎1949年5月1日设立苏南行署区,驻地无锡市(华东军区批准)
◎设立太湖办事处,由吴县析置(苏南行署1949年7月14日批准)
◎撤销沙洲县,并入江阴县、常熟县(1949年 补)
◎撤销镇江县,分别设立镇江市、丹徒县(1949年 补)
◎设立常州市,以武进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1949年 补)
◎设立苏州市,由吴县析置
◎设立无锡市(地级),以无锡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下设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5个区,并辖无锡县 (1949年 补)
南京市
◎1949年4月23日南京市解放,定格为直辖市,下设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区。
4楼
苏北行署区
◎撤销扬州专区,所属的各县划归泰专区(政务院1950年1月11日批准)(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1949-1997)》中有误)
◎泰州专区的台北、东台两县划归盐城专区;海安、如皋两县划归南通专区(政务院1950年1月11日批准)
◎撤销扬州市,设立扬州县(苏北行署1950年5月8日报告备案)
◎撤销涟东县,并入涟水县,驻地由高沟镇迁至涟城镇(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28日公布)
◎撤销淮宝县,并入淮阴、淮安、宝应3县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28日批准)
◎撤销扬州县,设立扬州市(华东编委批准,苏北行署1950年8月8日公布)
◎设立清江市,以淮阴县城清江镇为其行政区域
◎设立东台市,以东台县城东台镇为其行政区域(华东军政委员会转报政务院批准,苏北行署1950年12月28日公布,苏北行署1952年1月11日
报告该市未能成立)
◎南通专区的南通市升格为地级市,改为省直辖(华东军政委员会1950年3月18日批准)
◎苏北行署区人民行政公署由泰州市迁至扬州市(政务
院批准)
◎撤销泰州市,并入泰县(1950年5月)
◎设立泰州市,由泰县析置(1950年8月)
5楼
苏南行署区
◎设立常熟市,以常熟县城虞山镇为其行政区域(苏南行署1950年10月24日报告备案)
◎苏州市升格为地级市,暂由苏州专区代管(苏南行署1950年10月24日报告备案)
南京市
1951年
苏北行署区
◎设立淮北盐区(县级),以淮北盐管局的区域为其行政区域
◎设立南通市城南、城东区,城西、城中、唐闸、钟秀、狼山、芦泾8个区(苏北行署1951年12月12日批准)
◎建阳县更名为建湖县(江苏省)(政务院批准,华东军政委员会1951年6月13日通知)
◎台北县更名为大丰县(江苏省) (政务院批准,华东军政委员会1951年6月13日通知)
◎如东县驻地由马塘镇迁至掘港镇(政务院1951年11月批准)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苏南行署区
◎撤销嵊泗列岛军事管制委员会,设立嵊泗县(华东军政委员会批准)
◎撤销无锡市城中、城东、城西、城南、城北5个区,设立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区(无锡市人民政府1951年10月报告备案)
◎设立苏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城东、城西7个区(苏州市无锡市人民政府1951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南京市
1952年
◎撤销苏南行署区、苏北行署区,合并设立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南京市划归江苏省。(中央人民政府1952年11月15日批准)
◎撤销苏州市城东区、城西区,设立郊区。(苏州市人民政府1952年报告备案)
◎将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常州专区。(苏南行政公署1952年报告备案)
◎将新安县更名为新沂县。(内务部1952年批准,9月7日实施)
◎将邳睢县驻地由土山镇迁至运河镇。(内务部1952年批准,10月10日实施)
◎将山东省的徐州市及滕县专区的丰县、沛县、华山、铜北4县,临沂专区的新海连市和赣榆、邳县、东海3县划归江苏省。(政务院1952年
11月25日批准)
1953年
◎撤销常州专区,所属的武进、金坛、溧阳3县划归镇江专区;江阴、宜兴、无锡3县划归苏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设立徐州地区,领导省直辖的华山、铜北、丰县、沛县、邳县、东海、赣榆、砀山、萧县9县。(政务院1953年3月6日批准)
◎撤销太湖办事处,设
立震泽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3月27日实施)
◎撤销华山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丰县、砀山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撤销铜北县,恢复铜山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销销邳睢县,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邳县、睢宁县。(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撤销南通市城南、城中区,其行政区域分别并入城东区、城西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13日批准)
◎撤销淮北盐区,其行政区域并入新海连市。(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4月17日批准报告备案)
◎常州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6个市辖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本站注:常州市6个市辖区分别是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戚墅堰区]
◎省直辖的扬州市划归扬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淮阴专区的新沂县、睢宁县划归徐州专区。(政务院1953年批准,4月8日实施)
◎中央直辖的南京市划归由江苏省管辖。(政务院1953年12月17日批准)
◎将泰州专区更名为扬州专区,专员公署由泰州市迁至扬州市。(政务院1953年2月6日批准)
◎将东海县驻地由石榴树迁至新海连市。(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7月13日批准)
◎江苏省的嵊泗县划归浙江省。(华东行政委员会电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3年6月26日报告备案)
◎山东省的日照、临沭、郯城、兰陵、峄县、临沂、单县、鱼台8县与江苏省的赣榆、东海、邳县、新沂、铜山、砀山、沛县7县之间调整部分
6楼
界线。(政务院1953年8月15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第十二区,设立大厂镇。(1953年补)
1954年
◎设立南通市郊区(南通市人民政府1954年报告备案)
◎设立苏州市枫桥区、木渎区,分别以吴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江苏省人民政府1954年批准)
◎新海连市、清江市、泰州市、扬州市、镇江市、常熟市改由省直辖(内务部1954年批准,11月22日实施)
◎盐城专区的淮安县划归淮阴专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54年8月30日报告备案)
◎江苏省赣榆县的汾水岭村、小张庄村划归山东省日照县;山东省郯城县的黑豆洞村、前城村、后城村、王家村、肖家村、黄家圈村、社子村
划归江苏省东海县;山东省单县的胡杨庄村、董台子庄村划归江苏省砀山县(内务部1954年3月26日批准)
1955年
◎撤销常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戚墅堰区,设立天宁、广化、钟楼3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15日报告备案)
◎撤销南通市钟秀区、狼山区、芦泾区(南通市人民
委员会1955年报告备案)
◎南京市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区分别更名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浦口、燕子矶、栖霞、
雨花台、中山陵园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11月15日报告备案)
◎徐州市第一、二、三、四区分别更名为鼓楼区、子房区、云龙区、王陵4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8月26日报告备案)
◎苏州市东区、西区、南区、北区、中区、郊区更名为平江、北塔、沧浪、金阊、观前、城郊6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55年报告备案)
◎江苏省徐州专区的砀山县、萧县划归安徽省宿县专区;安徽省宿县专区的盱眙县、泗洪县划归江苏省(国务院1955年2月21日批准,3月25日
实施)
1956年
◎设立邗江县,以江都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3月9日批准)
◎设立洪泽县,以泗洪、淮阴、盱眙3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6年4月3日批准)
◎撤销无锡市第六、七、八区,合并设立郊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城郊、枫桥、木渎3区,合并设立郊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撤销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郊区4区,合并设立戚墅堰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撤销南通市城东、城西、唐闸3区(南通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和苏州专区的宜兴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23日报告备案)
◎镇江专区的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武进县划归苏州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2月23日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扬中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1月8日报告备案)
◎镇江专区的仪征、六合、江浦3县划归扬州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6年12月24日报告备案)
◎无锡市第一、二、三、四、五更名为崇安、工运、南长、西新、北塘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7月报告备案)
◎山东省峄县兴义区徒沟乡的小楼子、小韩庄、刘庄、殷庄、吴庄、苏庄、胡庄、孙庄、陈将庄、小彭庄10个村;微山县韩庄区马山乡的东马
山、西马山、东陇子、西陇子、徐庄、东楼、北局子7个村,厉湾乡的大厉家湾(包括另一小村)、东厉家湾、姚山子3个村,和石楼乡的南
石楼、北石楼、小石楼3个村(石楼又名石榴);以及黄山岛上的孙家庄、蒋家庄、李家庄、厉家庄、陈家庄、后李庄、西马山7个村,套里
岛上的祖套、王套、杨套3个村,共25个村划归江苏省徐州市。微山
湖湖面由山东省微山县统一管理。(国务院1956年7月11日批准)
1957年
◎设立灌南县,以灌云、涟水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
◎设立沙洲县,以江阴、常熟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1961年12月1日成立)
7楼
◎设立通如县,由南通、如皋两县的各一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未成立】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8月
31日报告备案)
◎设立黄桥县,由泰兴县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57年11月29日批准,【未成立】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8月31日报告备案)
◎撤销徐州市子房区,设立环城、大黄山矿、利国矿3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5月7日报告备案)
◎设立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3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报告备案)
◎东海县驻地由新海连市海州镇迁至东海县牛山镇(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7年报告备案)
1958年
◎将江苏省松江专区的嘉定县、宝山县、上海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月14日批准)
◎撤销松江专区,并入苏州专区(国务院1958年3月26日批准)
◎撤销常熟市,并入常熟县(国务院1958年4月5日批准)
◎撤销徐州市王陵、环城、贾汪矿、大黄山矿、利国矿5区,设立郊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57年5月7日报告备案)
◎撤销清江市、淮阴县,设立淮阴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邗江县,并入扬州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丹徒县,并入镇江市(国务院1958年9月5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区、中山陵园区、雨花台区,设立郊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南京市大厂镇,并入浦口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北塔、观前两区,并入平江、沧浪、金阊3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郊区,并入吴县(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报告备案)
◎撤销泰州市、泰县,合并设立泰州县(国务院1958年12月20日批准)
◎撤销南通市郊区(南通市人民委员会1956年报告备案)
◎扬州专区的六合、江浦两县和镇江专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专区的无锡县划归无锡市;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8年7月6日报告备案)
◎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市分别由苏州、南通、徐州、常州4专区代管(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
省直辖的新海连、清江、镇江3市和扬州、泰州两市分别划归徐州、淮阴、常州和扬州4专区(国务院批准,1958年9月19日实施)
◎镇江专区更名为常州专区,驻地由镇江市迁至常州市(国务院1958年8月2日批准)
◎江苏省江宁县的前泰来、后泰来、谢家、晏公庙、湖河塘等5个自然村划归安徽省马鞍山市(国务院1958年9月20日批准)
◎江苏省苏州专区的川沙、青浦、南汇、松江、奉贤、金山6县和南通专区的崇明县划归上海市(国务院1958年11月21日批准)
1959年
◎设立常州市郊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1月报告备案)
◎撤销无锡市工运区、西新区、郊区(无锡市人民委员会1959年报告备案)
◎常州专区更名为镇江专区,专员公署由常州市迁至镇江市(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59年7月24日报告备案)
1960年
◎撤销震泽县,并入吴县(国务院1960年1月7日批准)
◎撤销徐州市郊区,设立贾汪镇(县级)(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3月31日报告备案)
◎设立金湖县,以宝应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0年4月29日批准)
◎撤销南京市郊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0年日报告备案)
◎设立无锡市太湖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0年批准)
8楼
1961年
◎设立苏州市北塔、胥江、桃坞、郊区4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1年5月17日报告备案)
◎徐州专区的铜山县划归徐州市;镇江专区的武进县划归常州市(国务院1961年批准,3月2日实施)
◎新海连市更名为连云港市(国务院1961年9月2日批准)
1962年
◎撤销泰州县,分别设立泰州市、泰县(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丹徒县,以原丹徒县并入镇江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兴东县,以兴化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3月27日批准)
◎设立邗江县,以原邗江县并入扬州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2年10月20日批准)
◎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改由省直辖(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6月25日报告备案)
◎连云港市升格为地级市,下设新浦、海州两区、连云港、盐区两办事处(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2年6月25日报告备案)
◎南京市的六合、江浦两县划归扬州专区;江宁县划归镇江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无锡市的无锡县划归苏州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徐州市的铜山县划归徐州专区(国务院1962年9月25日批准)
◎常州市的武进县划归镇江专区(国务院1962年9
月25日批准)
1963年
◎设立南京市陵园、雨花台、燕子矶、江东4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3年报告备案)
◎撤销苏州市北塔区、胥江区、桃坞区、郊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3年2月22日报告备案)
◎设立徐州市郊区办事处(县级)(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3年4月25日批准)
◎无锡市太湖区更名为郊区
1964年
◎淮阴市更名为清江市(国务院1964年8月18日批准)
◎设立淮阴县,以原淮阴县并入清江市的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64年10月31日批准)
◎撤销兴东县,其行政区域并入兴化县(国务院1964年10月31日批准)
◎撤销贾汪镇,设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4年11月17日批准)
1965年
◎撤销南京市陵园区、燕子矶区、江东区,设立栖霞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5年报告备案)
◎撤销徐州市贾汪矿区,设立贾汪区、矿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1965年10月26日批准)
注 原文:设立徐州市矿区;徐州市贾汪矿区更名为贾汪区
1966年
◎设立六合地区,辖扬州专区的六合、仪征、江浦、金湖4县及淮阴专区的盱眙县,驻六合县(中共中央、国务院1966年批准,3月5日实施)
◎设立响水县,以滨海县的部分行政区域为其行政区域,驻地响水口镇(国务院1966年3月9日批准)
◎常州市天宁、广化、鼓楼、戚墅堰4区分别更名为东风、向阳、胜利、卫东4区(常州市人民委员会1966年9月23日报告备案)
1967年
◎南京市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区分别更名为要武、朝阳、遵义、红卫、延安、东方红6区(南京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报
告备案)
◎徐州市鼓楼、云龙两区分别更名为延安、红卫两区(徐州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3月报告备案)
◎苏州市平江、沧浪、金阊3区分别更名为东风、红旗、延安3区(苏州市人民委员会1967年报告备案)
1968年
◎无锡市崇安区更名为崇武区(无锡市**委员会1968年3月21日报告备案)
1969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70年
◎设立南京市钟山特区(县级)(江苏省**委员会1970年1月批准)
◎连云港市连云港、盐区两办事处分别更名为连云区、盐区两区(连云港市**委员会1970年报告备案)
◎各专区更名为地区
9楼
1971年
◎撤销六合地区,所属的盱眙、金湖两县划归淮阴地区;六合、仪征两县划归扬州地区;江浦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1年2月22日批准)
◎镇江地区的江宁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1年2月22日批准)
◎淮阴县驻地由清江市市区迁至淮阴县王营镇
◎山东省临沭县蛟龙区朱范公社的东朱范、西朱范、王半路、袁半路、姚朱范、李小湾6个村,石门公社的石门头二、石门三、石门头四3个
村,烈町公社的东窝子村;大兴区北辰公社的北辰一、北辰二、小埠子、老古墩4个村以及观堂区镇化公社的南辰、长沙头、东尧、郑庄4个
村,磨山公社的西山后、东山后两个村,共计20个村划归江苏省。
1972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73年
◎南京市要武、朝阳、遵义、红卫、延安、东方红6区分别更名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6区(南京市**委员会1973年报告
备案)
1974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75年
◎撤销南京市钟山特区(南京市**委员会1975年4月报告备案)
◎扬州地区的六合县划归南京市(国务院1975年11月8日批准)
◎徐州市红卫区更名为云龙区
1976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77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78年
◎撤销徐州市郊区办事处(徐州市**委员会1978年7月31日报告备案)
◎无锡市崇武区更名为崇安区(无锡市**委员会1978年8月25日报告备案)
1979年
◎设立南通市城中、港闸、郊区3区(江苏省**委员会1979年3月19日批准)
◎徐州市延安区更名为鼓楼区(徐州市**委员会1979年报告备案)
◎安徽省来安县文山公社的王渡生、联合生、高涵3个生产队划归江苏省南京市(国务院1979年4月20日批准)
1980年
◎设立南京市大厂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4月26日批准)
◎常州市东风、向阳、胜利、卫东4区更名为天宁、广化、钟楼、戚墅堰4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6月9日批准)
◎苏州市东风、红旗、延安3区更名为平江、沧浪、金阊3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0年6月9日批准)
1981年
◎设立连云港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1年9月7日批准)
1982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83年
◎清江市更名为淮阴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淮阴、扬州、镇江3市升为地级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徐州地区,所属的铜山、丰县、邳县、沛县、睢宁、新沂5县划归徐州市;赣榆、东海两县划归连云港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淮阴地区,所属的淮阴、沭阳、洪泽、灌南、泗洪、涟水、宿迁、淮安、金湖、盱眙11县划归淮阴市;灌云县划归连云港市(国务院
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盐城县,设立盐城市(地级) (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盐城地区、所属的建湖、射阳、阜宁、大丰、东台、响水、海滨6县划归盐城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南通地区,所属的南通、海门、启东、如东、如皋、海安6县划归南通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镇江地区,所属的高淳,溧水两县划归南京市;宜兴县划归无锡市;金坛、武进、溧阳3县划归常州市;丹徒、丹阳、扬中、句容4县划
归镇江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扬州地区,所属的江都、泰县、邗江、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9县划归扬州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苏州地区,所属的吴县、吴江、太仓、昆山、沙洲5县划归苏州市;江阴、无锡两县划归无锡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撤销常熟县,设立常熟市(国务院1983年1月18日批准)
◎设立淮阴市青浦区,清河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9日批准)
◎设立盐城市城区、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2日批准)
◎设立扬州市广陵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26日批准)
◎撤销南通市城中区、港闸区,合并设立城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2月16日批准)
◎设立镇江市城区、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8月17日批准)
◎撤销连云港市新浦区、海州区,合并设立新海区;撤销盐区、郊区,合并设立云台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6月14日批准)
◎设立苏州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11月24日批准)
◎设立徐州市郊区(江苏省人民政府1983年3月29日批准)
1984年
◎泰县的泰西乡、朱庄乡划归泰州市(国务院1984年9月13日批准)
◎镇江市城区、郊区更名为京口区、润州区(1984年10月 补)
◎设立扬州市郊区(1984年 补)
1985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86年
◎撤销连云港市新海区,设立新浦区、海州区(国务院1986年4月7日批准)
◎撤销仪征县,设立仪征市(国务院1986年4月21日批准)
◎撤销常州市广化区,分别并入钟楼区、天宁区(国务院1986年9月8日批准)
◎撤销沙洲县,设立张家港市(国务院1986年9月16日批准) 注:市人民政府驻杨舍镇
1987年
◎撤销江阴县,设立江阴市(国务院1987年4月23日批准)
◎撤销丹阳县,设立丹阳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5日批准)
◎撤销宿迁县,设立宿迁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5日批准)
◎撤销东台县,设立东台市(国务院1987年12月17日批准)
◎撤销淮安县,设立淮安市(国务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撤销兴化县,设立兴化市(国务
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设立无锡市马山区(国务院1987年12月22日批准) 注:以马山镇为马山区的行政区域
1988年
◎撤销宜兴县,设立宜兴市(国务院1988年1月9日批准)
1989年
◎撤销昆山县,设立昆山市(国务院1989年7月27日批准)
◎撤销启东县,设立启东市(国务院1989年11月13日批准)
1990年
◎撤销新沂县,设立新沂市(国务院1990年2月5日批准)
◎撤销溧阳县,设立溧阳市(国务院1990年8月15日批准)
10楼
1991年
◎撤销如皋县,设立如皋市(国务院1991年2月6日批准)
◎撤销高邮县,设立高邮市(国务院1991年2月9日批准)
◎南通市城区更名为崇川区,郊区更名为港闸区(国务院1991年5月6日批准)
1992年
◎撤销吴江县,设立吴江市(国务院1992年2月17日批准)
◎撤销邳县,设立邳州市(国务院1992年7月7日批准)
◎撤销泰兴县,设立泰兴市(国务院1992年9月21日批准)
1993年
◎撤销南通县,设立通州市(国务院1993年1月8日批准)
◎撤销太仓县,设立太仓市(国务院1993年1月8日批准)
◎撤销靖江县,设立靖江市(国务院1993年7月14日批准)
◎徐州市郊区更名为泉山区(国务院1993年9月2日批准)
◎撤销金坛县,设立金坛市(国务院1993年11月20日批准)
1994年
◎撤销江都县,设立江都市(国务院1994年4月26日批准)。
◎撤销海门县,设立海门市(国务院1994年4月26日批准)。
◎撤销扬中县,设立扬中市(国务院1994年5月19日批准)。
◎撤销泰县,设立姜堰市(国务院1994年7月27日批准)
1995年
◎撤销句容县,设立句容市(国务院1995年4月6日批准)。
◎撤销吴县,设立吴县市,市人民政府驻长桥镇(国务院1995年6月8日批准)。
◎撤销武进县,设立武进市,市人民政府驻湖塘镇(国务院1995年6月8日批准)。
◎撤销无锡县,设立锡山市,市人民政府驻东亭镇(国务院1995年6月8日批准)。
◎徐州市矿区更名为九里区(国务院1995年12月26日批准)
1996年
◎将淮阴市的灌南县划归连云港市管辖(国务院1996年7月19日批准)。
◎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地级宿迁市,宿迁市新设宿城区。将淮阴市沭阳、泗阳、泗洪3县划归宿迁市管辖(国务院1996年7月19日批准)。
◎设立宿豫县,县人民政府驻顺河镇(国务院1996年7月19日批准)。
◎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泰州市新设海陵区。将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
靖江、兴化4县级市划归泰州市代管(国务院1996年
7月19日批准)。
◎撤销盐城市郊区,设立盐都县,县人民政府驻潘黄镇(国务院1996年8月1日批准)。
◎撤销大丰县,设立大丰市(国务院1996年8月1日批准)。
1997年
设立泰州市高港区,以姜堰、泰兴2市部分区域为高港区的行政区域。将姜堰市部分区域划归泰州市海陵区(国务院1997年8月20日批准)
1998年
本年度无变更
1999年
本年度无变更
2000年
◎将苏州市郊区更名为虎丘区(国务院2000年1月5日批准)。
◎撤销江宁县,设立南京市江宁区(国务院2000年12月21日批准)。
◎撤销县级锡山市,设立无锡市锡山区和惠山区。同时撤销无锡市马山区,并将无锡市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国务院2000年12月21日批准)。
◎将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撤销县级淮安市和淮阴县,分别设立淮安市楚州区和淮阴区(国务院2000年12月21日批准)。
◎撤销邗江县,设立扬州市邗江区(国务院2000年12月21日批准)。
◎撤销县级吴县市,设立苏州市吴中区和相城区(国务院2000年12月31日批准)
2001年
撤销连云港市云台区(国务院2001年10月1日批准)
2002年
◎撤销县级武进市,设立常州市武进区。
◎将常州市郊区更名为新北区。将原常州市郊区的永红、五星、西林、北港4个乡和新闸镇划归钟楼区管辖,将原常州市郊区的茶山、雕庄、
红梅、青龙4个乡划归常州市天宁区管辖。
◎撤销南京市浦口区和江浦县,设立新的南京市浦口区。区人民政府驻珠江镇。
◎撤销南京市大厂区和六合县,设立南京市六合区。区人民政府驻雄州镇。
◎撤销丹徒县,设立镇江市丹徒区。
2003年
◎无锡市惠山区人民政府驻地由洛社迁至堰桥镇。(民政部2003年4月27日批准 民函[2003]76号)
◎盐城市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
2004年
◎调整宿迁市部分行政区划(国务院2004年1月15日 批准国函[2004]6号):(1)撤销宿豫县,设立宿迁市宿豫区。宿豫区辖原宿豫县的顺河、
皂河、大兴、来龙、蔡集、王官集、黄墩、晓店、陆集、仰化、丁咀、关庙、新庄、侍岭14个镇和曹集、保安2个乡以及宿城区的井头乡。
区人民政府驻顺河镇。(2)将原宿豫县的耿车镇、埠子镇、洋北镇、龙河镇、罗圩乡、南蔡乡、三棵树乡和泗阳县的洋河镇、郑楼镇、中扬
镇、仓集镇、屠园乡以及泗洪县的陈集镇划归宿城区管辖。调整后,宿城区辖幸福
、项里、河滨、古城4个街道和双庄、耿车、埠子、洋北、
龙河、洋河、郑楼、中扬、仓集、陈集10个镇以及罗圩、南蔡、三棵树、屠园4个乡。区人民政府驻中山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