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道路的功能作用与布局
园路的设计
![园路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6f713320b4c2e3f572763e8.png)
⑶小径。园林中的小径是园路系统的
末梢,是联系园景的捷径,最能体现艺术 性的部分。它以优美婉转的曲线构图成 景,与周围的景物相互渗透、吻合,极尽 自然变化之妙。小径宽度一般为0 8~1 0m,甚至更窄。材料多选用简洁、粗犷、 质朴的自然石材(片岩、条石、卵石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2 园路的布局
西方园林追求形式美、建筑美,园路笔直宽大,轴线对称,成为 “规则式”景园。而中国园林多以山水为中心,园林也多采用具含 蓄、自然的布局;所以园路的布局要做到萦迂回环,曲径通幽,以 “自然式”景园为特点。园路要随地形和景物而曲折起伏,若隐若 现,“路因景曲,境因曲深”,造成“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 村”的情趣,以丰富景观,延长游览路线,增加层次景深,活跃空间气 氛。也就是园路的曲折要有一定的目的,随“意”而曲,曲得其所, 如:在自然式水池岸布路与宜随池而曲,略有凹凸变化;山坡路宜盘 旋环绕而上;两土丘之间沿丘脚的相接线弯曲布置;为逾越石山、花 丛等障景而曲;符合传统“曲径通幽”的要求而曲。最忌弯曲时角 度相同,在短距离内曲得太多以及走投无路的曲。
(5) 园路的交叉要注意几点: ▲避免多路交叉。这样路况复杂,导向不明。 ▲尽量靠近正交。锐角过小,车辆不易转弯,人行要穿 绿地。 ▲做到主次分明。在宽度、铺装、走向上应有明显区别。 ▲要有景色和特点。尤其三*路口,可形成对景,让人记 忆犹新而不忘。
(6)园路在山坡时,坡度≥6,要顺着等高线 作盘山路状,考虑自行车时坡度≤8,汽车 ≤15;如果考虑人力三轮车,坡度还小,为 ≤3。人行坡度≥10%时,要考虑设计台阶。 园路和等高线斜交,来回曲折,增加观赏点 和观赏面,未尝不是好事。 (7)安排好残废人所到范围和用路
园路的类型
(1) 规划中的园路,有自由、曲 线的方式,也有规则、直线的方式, 形成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当然采 用一种方式为主的同时,也可以用 另一种方式补充。
园路的铺装设计
![园路的铺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c6e36bb8f67c1cfad6b8b4.png)
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
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 这主要表现 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 要以直线型居多;而在自然式园林中,园路则曲折多变。
采用卵石、青石板等做地面铺装材料,则显示出自然亲切的气 氛,而用预制混凝土砖作铺装材料,可与现代建筑环境协调统一。
类型功能宽度材料主要园路联系各景区主要景点导游组织交通46m混凝土沥青整体路面次要园路游憩小路联系景区内各景点导游构成园景深入园中各角落导游散步休息24m122m天然石块预制混凝土块材料路面碎石卵石砖渣碎料路面三园路规划设计原则?1国路的设计应与园林的总体风格保持一致和协调这主要表现在园路的线型设计和铺装设计中例如在规则式园林中园路主要以直线型居多
(3)园路与建筑关系
园路通往大建筑时,为了避免路上游人干扰建 筑内部活动,可在建筑面前设集散广场,使园 路由广场渡过再和建筑物联系;园路通往一般 建筑时,可在建筑面前适当加宽路面,或形成 分支,以利游人分流。园路一般不穿建筑物, 而从四周绕过。(见图2-55)
图2-55 广场、园路
(4)园路台阶的设置和防滑处理
主路纵坡宜小于8%,横坡宜小于3%,颗料路面横坡 宜小于4%,纵、横坡不得同时无坡度。山地公园的园 路纵坡应小于12%,超过12%应做防滑处理.主园路 不宜设梯道,必须设梯道时,纵坡宜小于36%。支路 和小路,纵坡宜小于18%。纵坡超15%,路断,路面 应做防滑处理;超过18%,宜按台阶、梯道设计,台 阶踏步不得少于两级,坡度大于58%的梯道应做防滑 处,宜设置护栏设施。台阶宽为30-38cm,高为1015cm。
广场是城市中人们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活动 或交通活动的空间,通常是大量人流、车流集散的场 所。在广场中或其周围一般布置着重要建筑物,往往 能集中表现城市的艺术面貌和特点。在城市中广场数 量不多,所占面积不大,但它的地位和作用很重要, 是城市规划布局的重点之一。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https://img.taocdn.com/s3/m/622b60c3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97.png)
规划布局与功能分区:整个小区环境设计的总体轴线构图明确,由两横一纵构成,由此将总平面划分为五大功能分区。
1.纵轴景观带:来到小区主入口前,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气势宏大、极富异国情调的罗马广场。
置身于此,一切的视线均无可避免地被其牢牢吸引,使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在这仿若从电影中搬下来的宏伟布景中缓缓穿游,细细品味。
广场的正面,八根古典罗马灯柱并列排开,跌泉里水流叠级而下,交相烘托出中央高大醒目的太阳神雕塑。
两旁的棕榈呈八字分开,一种大度好客的迎宾气象令人倍感亲切。
沿着广场缓坡向上,前方豁然开朗,色彩变化奇妙丰富的铺地,构成了一幅的巨大、热烈的太阳图案,阿波罗广场在满怀激情地迎接你到来,中心喷水池又随风送来一缕缕仿佛来自遥远地中海的清凉,加上周围风格协调的靓丽建筑印衬,典雅高贵的意大利风情跃然于大地之上。
纵观整个广场尺度宜人,收放自如,规整而不呆板,开放中兼有含蓄,第一眼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
2.横向运动景观带:与阿波罗广场在会所处交汇的,即为横向分布的运动景观区。
该区开阔宽敞,面积较大,设计师因地制宜地在其中布置了各种运动功能区,如儿童活动中心、下沉式网球场、游泳池、自助式果树种植广场、健身步道、生命之源广场等等。
各区功能明确,按使用人群合理分布,照顾到不同年龄层次业主的需要,相互之间互不干扰,突出了功用性与实用性。
再通过品种丰富、疏密有序的植物穿插种植,独具匠心的流水景墙、雕塑小品的安排点缀,材质各异的铺地形式的衔接变化,有机、生态、自然、和谐地将其溶入到周边大环境之中。
3.生态坡地区:生态坡地区位于小区西北角,被纵横轴线划分开来,几组姿态优美的建筑将其掬掬围合,仿如一个安详的宝贝,蜷曲着,静静躺在母亲温暖的怀抱。
诗人说:被环抱着的,是心灵最好的避风港湾,生态坡地即是如此,它是你在忙碌一天后绝佳的去所,是该到此好好放松一下那沾满赴赴风尘的心灵了。
坐在古朴的亲水木平台上,头上是白云缓缓飘动的蓝天,脚下是哗哗流淌的清洌溪水,你既可以什么也不想,完全忘却时间,也可以把思绪托付它们,任由其带到那从没去过的远方;又或者干脆脱下鞋袜,挽起裤脚,跟孩子们一道,在一汪浅水中忘情地玩耍,那情景,那笑声,熟悉得让你忆起了童年……玩累了,可以绕着特色螺旋草坡顺路到莲花池走一走,那一块块奇形怪状、形态各异的石头躺在白色的迷雾之中,若隐若现,不经意中,你会在里面看出一则古老的寓言或一个遗忘已久的传说。
景观道路的功能作用与布局ppt(详细)
![景观道路的功能作用与布局ppt(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99fdcb6049649b6649d7472d.png)
(三)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 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 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 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 多一点三岔路口.
(四)园路与建筑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从园 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一般都是在建 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 场地与建设交接.多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 些有过道作用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 场地,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 程设计中的经验,
(六)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 置一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 有一种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 路口,转弯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 导交通,又有起到美观的作用.
(七)园路与种植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 积绿化,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 自由进出,不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 境.就是我们所说的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 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强调,比如种 植大量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 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 回车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 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 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 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 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路比 “绿”低,但一定是比“土”低.
谢谢观看
三、景观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地形埋 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面堆成“坟堆”强硬的使园 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二)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么园路 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观和建筑. (三)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造成人们 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中的广场,每天 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 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 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 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四)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们为了方 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条),造成人们在 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五)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建筑物 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贴布置等.
景观道路案例
![景观道路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e55130b6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8.png)
景观道路案例景观道路是城市中重要的交通道路,也是连接城市各个景点和公共设施的重要通道。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景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介绍几个成功的景观道路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借鉴。
首先,北京市的长安街是一条著名的景观道路。
长安街作为北京城的主干道,连接了许多著名的景点和历史遗迹,如天安门、故宫、天坛等。
长安街的设计融入了古代建筑风格和现代交通设施,整条道路两旁种植了大量的绿化树木,使得行人和车辆在绿树掩映下穿行,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其次,上海的外滩是另一个成功的景观道路案例。
外滩位于黄浦江畔,是上海的标志性景点之一。
外滩的景观道路沿江而建,一侧是现代高楼大厦,另一侧是欧式建筑群,两者相互呼应,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
外滩的道路铺设了特色鹅卵石路面,边上种植了花草树木,沿途还设置了雕塑艺术品,吸引了无数游客和市民前来观赏。
外滩景观道路的成功打造,不仅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上海的城市名片。
另外,成都市的宽窄巷子也是一个备受瞩目的景观道路案例。
宽窄巷子是成都的老城区,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传统文化,成为了成都的文化遗产。
宽窄巷子的景观道路融入了传统的川西建筑风格,道路两旁是青砖灰瓦的古建筑,加上精心设计的灯光和装饰,使得整条道路仿佛穿越到了古代的川西小镇。
宽窄巷子的景观道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成为了成都的网红景点。
通过以上的案例介绍,我们可以看到,成功的景观道路案例都具有以下几个共同特点,一是融入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使得道路具有了独特的文化韵味;二是注重绿化和景观设计,使得道路不仅是交通通道,更是城市的风景线;三是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成为了城市的名片和地标性景点。
因此,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景观道路的设计和建设,充分发挥其在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居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打造更多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景观道路,为城市增添亮丽的风景线。
园林景观规划——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
![园林景观规划——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8026b70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6f.png)
园路在园林绿地中的规划与布局简介: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关键字:园路园林绿地规划与布局1、园路的环境功能1.1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园林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这样说来道路仍然是划分和组织空间的重要方法之一。
利用道路不但可以使整个绿地成为一个整体,更重要的是通过组织和划分空间达成统一的景观效果,为游客展示园林风景画面的作用,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线来游赏景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园路是游客的导游者。
1.2交通园路的交通,首先是游览交通,即为游客提供一个舒适的,既能游遍全园又能根据个人的需要,深入各个景区或景点。
设计时要考虑到人流的分布,集散和疏导。
近年来随着离休和退休人数的增加,以及平均寿命的延长,公园人群年龄结构发生了变化,儿童约占5%~10%,老年人占总数的60%~70%。
因此,公园规划除重视儿童需要外更应为老年人,残疾人提供游憩的方便条件,合理的组织路线的变化。
此外,在公园中要为广大游客提供必要的便餐、饮料、小卖等方面的服务,要经常地进行维修、养护、防火等方面的管理工作,要安排自己职工的生活,这一切都必须提供必要的交通条件。
在设计时要考虑这些东西两道性的地段,路面的宽度和质量,在一般情况下,它可以和游览道路合用,但有时特大型园林中,由于园务运输交通量大,还要补充必要的园务专用道和出入口,另外还应多增加一些活动场地。
1.3构成园景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林、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而且形成路随景转,景因路活,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1.4组织排水道路可以借助其路边缘成边沟组织排水,一般园林绿地都高于路面,方能实现以地形排水为主的原则,道路汇集两侧绿地径流之后,利用纵向坡度即可按预定方向将雨水排除。
景观设计元素之园林道路设计[详细]
![景观设计元素之园林道路设计[详细]](https://img.taocdn.com/s3/m/08b46da1f18583d048645936.png)
4、植物造景和遮荫作用在园路和选线选点中得到 充分满足。园路沿线应当有植物造景和植物遮荫 种植的用地。
5、要尽量减少土石方工程量,以节约工程投资。通 过避开软弱地基、截弯取直、随高就低、利用旧 路等方法进行选线选点处理,以交少的资金,完 成较多园路的修筑。
五、 园路设计:必须先进行实地踏勘:
了解规划路线基地的现状,对照地形图核对地形,将 地形有变化的地方测绘、记载下来.
2、要根据游人游园需要来选择路线。分析游人的活 动规律,照顾其散步、游览习惯,使园路线形既有 曲折起伏,达到步移景异,路景变换的效果,又不 使园路矫揉造作,过度弯曲,使人感到别扭和不方 便。
3、园路系统布置要主次分明,结构清楚。主园路、 次园路和小路的宽度级别要明显区分,使人能够很 容易认清园路系统的结构,避免在园中常常迷路。 发挥引导作用,还应当注意突出园林主景、主景区 和主要导游线,做到园景重点突出,中心明确,结 构关系紧密、协调和统一。
▪ 园路转弯半径
在总体规划时已初步确定了园路的位置,但在进 行园路技术设计时,应对以下内容进行复核:
1、重点风景区的游览大道及大型园林的主干道的 路面宽度设计应考虑能通行卡车、大型客车。但在 公园内一般不宜超过6米。
2、公园主干道应能通行卡车,主要建筑物 四周能通行消防车,路面宽度一般为3.5米。
风景区道路宽度参考值(m)
风景区
风景区面积(h㎡)
道路
级别 100—1000 1000—5000
主干道 7—14
7—18
次干道 7—11
7—14
浏览道 3—5
4—6
小道 0.9—2.0
0.9—2.5
﹥5000 7—21 7—18 5-7 0.9—3.0
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
![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5464c10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4a.png)
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设计摘要:风景园林体现着一个城市的文化,而风景园林建设最关键在于道路的规划。
园林道路的作用主要是方便人们观赏园林景观,在游客拥堵的情况下,对游客进行疏导。
另外,园林道路还要满足对园林景观的绿化、修剪、养护、管理等作用。
本文通过探讨各类园林道路在风景园林中的作用的探讨,以期起到指导设计师在设计风景园林时合理的规划园林道路的作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道路;设计1风景园林设计中园林道路的重要性分析(1)园林道路的交通作用。
园林道路的主要作用是供人行走,所以园林道路的根本作用是交通作用,其交通作用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游人的通行,集散,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对游客的疏导;②利于管理人员对园林的管理,植物的修剪等;③方便商家对货物的运输,以及某些休息区域的修建(如餐厅,咖啡厅等等);④引导游览:通过在道路两侧设置路标等,可对游客对风景园林的游览起到指引的作用。
(2)引导游客观赏的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主要的布局是要做到形神不散,在细节设计上先要严谨,在整个园林空间设计上要做到层次分明。
园林道路上要通过主要道路和次要道路通向小型景观处,主要是将所有的道路进行分支或者延伸,主道路与次道路配合的过程中,游客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观,也能形成不同的道路网络链接,在不同的角度和观察点上看待不同的景致会有着不同的感悟。
特别是对于部分设计精巧的景观,更能通过道路体会其精妙之处。
如迂回曲折、曲径通幽的设计方式,道路的设计能提升其设计图的效果,也能让设计人员结合设计构思,形成新的媒介,观赏者能看到期间的每一处独有的景致,通过道路的指引能将游客送达到最佳的观赏位置上,使游客能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其中的美感。
2 风景园林中园林道路的类型分析2.1 主干道园林中的主干道的主要作用是供游客通行以及供游客休息,基本上是风景园林中容纳人流量最多的地方,在某些紧急情况下将能通行较大的人流量甚至车辆的通行。
据以上主干道的功能,要求在设计中将主干道的宽度设定在5-8米的宽度。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b98cd3ad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85.png)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速公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的建设不仅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促进了城乡间的经济交流。
高速公路的建设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边坡的绿化和景观的布局。
这项工作对于提高高速公路的美观度和环境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就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与景观布局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工作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一、边坡绿化的必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是为了改善路面周边环境,净化空气,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保护土壤与水源,防止边坡塌方等目的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高速公路边坡绿化有助于减缓道路上的景观污染,增强路途的美观性,提升行车的舒适感。
而且,适当的绿化还能有效减少路面溅泥飞石的情况,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二、边坡绿化的技术要点1. 根据地坡的坡度、土壤类型、气候等条件选择适合的绿化植物。
一般来说,较为常见的植物有银杏、垂柳、杨树、法桐等。
这些植物在生长时不仅能够有效地保持土壤,还能起到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作用。
2. 合理设计边坡绿化布局,参考周边的自然景观和建筑风格,以此为基础进行绿化设计。
3. 落实好养护工作,定期修剪、补植、施肥等工作,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状态,同时避免植物生长过旺造成交通危险。
三、景观布局的重要性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不能只停留在美化环境的层面,更应该是整体景观布局的一部分。
高速公路作为城市的重要门户,其景观布局应该体现地方特色,给人们一种愉悦的感觉,同时也能起到宣传和展示地方特色的作用,增强路途的“文化”气息。
四、景观布局的技术要点1. 依据高速公路所在地域的自然特点和历史文化底蕴进行规划设计。
比如在地处临海地区的高速公路边坡绿化中,可以采用蓬勃的海棠花、海百合等植物作为主题,表达高枕无忧、生机盎然的意境。
2. 采用灯光、雕塑、雕刻等手法对景观进行装饰,增强景观的立体感和质感,让行车的人们在沿途欣赏景观时得到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园林主干道的概念
![园林主干道的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a52af178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f.png)
园林主干道的概念
园林主干道是指在园林景观中起到主要连接作用的道路,主要负责连接各个景点、景区和设施,起到疏导游客和保障游览安全的作用。
园林主干道的设置要考虑景观效果、游客需求、安全性和功能性等因素。
一般来说,园林主干道的宽度在4至6米之间,如有需要,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拓宽。
在市镇建设的背景下,主干道的车行道数为4及4以上,一般宽度为12米及以上。
园林主干道不仅承担着交通疏导的任务,还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和生态功能。
在设计时,应注重绿化、景观照明、路面材料等方面的选择,以营造优美的环境,提升游客的游园体验。
同时,园林主干道还需定期进行精细化管护,包括修剪行道树、清除杂草、涂白防冻等,以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和道路安全。
石子路在景观中的作用
![石子路在景观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4929352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2.png)
石子路在景观中的作用石子路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元素,它在景观设计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石子路具有许多独特的特点和功能,不仅美观,而且在引导游客,创造空间层次感,增加景观趣味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
首先,石子路能够引导游客的步行路径。
在大型的公园、庭院和园林中,游客往往会面临路径选择的问题。
石子路的弯曲和延伸能够吸引游客的目光,指引他们循着石子路进一步探索景点。
通过合理的布局,石子路能够巧妙地引导游客游览整个景区,并将不同的景点和亮点连接起来,使游客有序地进行观赏,并提供了方便、安全的步行通道。
其次,石子路能够创造空间层次感。
石子路与周围的景观、植物相互呼应,通过石子路的铺设方式和色彩搭配可以打造出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感。
比如,在庭院设计中,可以利用不同形状的石子,结合层次植物和彩色石子创造出精致美观的园景。
此外,石子路还可以与建筑物、水景相结合,形成错落有致的空间组合,使整个景观更加立体、丰富,给人一种舒适而宜人的感受。
第三,石子路能够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在路面上添加一些独特的石块或装饰物,可以让石子路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石块可以是有趣的动物形象、寓意吉祥的文字,也可以是别具一格的几何形状,吸引游客的视线,增加路边的观赏价值。
此外,采用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石子铺设,可以营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使人在欣赏景观的同时,也能够享受到石子路带来的视觉盛宴。
总之,石子路在景观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既是游客参观的导向,又能够创造出空间层次感,并增加景观的趣味性。
当进行景观设计时,我们应该充分考虑石子路的布局和铺设方式,使其与周围的景观元素相得益彰。
只有合理运用石子路,才能打造出美丽、生动、富有指导意义的景观,给人们带来舒适愉悦的观赏体验。
公园道路
![公园道路](https://img.taocdn.com/s3/m/f93ff17e01f69e3143329442.png)
简介:本文对园林绿地中道路规划原则、布局进行了理论探讨,结合实际,详细论证了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字:园林绿地道路规划引言:园路是园林绿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脉胳一样,贯穿于主园各景区的景点之间,它不仅导引人流,疏导交通,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
因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影响到园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通过大量收集与查阅资料、文献,从理论上详细论证与探讨园路在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为园林绿地景观的规划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1、园路的类型园路的基本类型有:路堑型、路堤型、特殊型(包括步石、汀步、磴道、攀梯等),在园林绿地规划中,按其性质功能将园路分为:①主要园路:联系全园,是罗林内大量游人所要行进的路线,必要时可通行少量管理用车,道路两旁应充分绿化,宽度4-6m。
②次要园路:是主要园路的辅助道路,沟通各景点、建筑,宽度2-4m。
③游息小路:主要供散步休息,引导游人更深入地到达园林各个角落,双人行走1.2-1.5m,单人0.6-1m,如山上、水边、疏林中,多曲折自由布置。
④变态路:根据游赏功能的要求,还有很多变态的路,步石、订步、休息岛、礓、礤、踏级、磴道等。
2、功能与特点2.1 组织空间,引导游览在公园中常常是利用地形、建筑、植物或道路把全园分隔成各种不同功能的景区,同时又通过道路,把各个景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这其中浏览程序的安排,对中国园林来讲,是十分重要的。
它能将设计者的造景序列传达给游客。
中国园林不仅是“形”的创作,而且由“形”到“神”的一个转化过程。
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境界”。
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上所带来的感染力。
这正是中国园林的魅力所在。
道路景观设计ppt课件
![道路景观设计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85a6f72fab069dc502201b9.png)
勒·柯布西耶则主张“城市集中主义” 的规划理论,他主张城市应提倡摩天楼, 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拥挤的问题。交通采 用新型的、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由铁路 和人车完全分离的高架道路结合起来。他 热情洋溢地迎接汽车的到来,拥挤的城市 在大师眼里看来不是汽车的错,而是街道 系统的问题。“街道使我们筋疲力尽,那 儿整个令人呕心”。城市街道在他的想象 中,周边应耸立着由钢筋、混凝土和玻璃 组成的五光十色的高楼大厦,车辆川流不 息,汽车代替人行。
.
荷兰的一名叫德·波尔(Niek De Boer) 的教授为了设计出能让交通活动和街道 上人的休闲活动和谐共处的街道,创建 了乌纳夫原则(Woonerf Principle)。他认 为街道上使用者的各种活动是提升城市 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街道在人 车共处的情况下,应该优先考虑人的活 动权益。他认为为了保障街道各种公共 活动的共存,要尽量做到:(一)过境交通 不准进入:(二)人车共存,人优先通 行:(三)车速降低到步行速度。
.
中、晚唐时开始出现夜市和坊内设店。 到了宋朝时,城市经济欣欣向荣,商业 活动达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里坊终 被打破,古典市制废弃,取而代之的是 新的形制一一街巷制,城市也出现了街 市和临街商业建筑。
.
.
汉代在交通运输上的突出贡献是开辟了世界闻名的 “丝绸之路”。汉武帝两次派张赛(?一前114)出使西 域(3),打开了我国自甘肃、新疆通往中亚、西亚和欧 洲的陆路交通。后来,经过班超(32一102)的又一次出 使西域,丝绸之路就更为畅通了。这是古代沟通亚、 欧联结中国和罗马两大文明国家的国际大通道。
.
这方面的研究包括道路交通、沿街活动 的规划设计管理和道路环境的设计管 理等方面,具体涉及到街道的物理特 征、沿街活动、步行活动、交通功能、 机动车速度、交通安全,停车管理、 街道景观,街道质量和社会经济环境 等内容。
景观道路的功能作用与布局
![景观道路的功能作用与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dfc0b815172ded630a1cb600.png)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 岛,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第十七页,共21页。
第十八页,共21页。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 设计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 内,隐藏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 边坡外,园路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 道横行痕迹,极不美观,所以要求 路比“绿”低,但一定是比“土” 低。
第三页,共21页。
(二)组织交通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 建筑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 全、防火、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 工作的运输任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 合考虑,过于大型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 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路线和入口。
第四页,共21页。
第八页,共21页。
(三)园路路口规划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 情况看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 而在规划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 从加强寻游性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 路口,多一点三岔路口。
第九页,共21页。
第十页,共21页。
第十一页,共21页。
能上能下
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 物的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 对交接,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 从建筑正同的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 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 都避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 冲突感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 设一般短的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 路角改成园角,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
![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c8bd9c2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71.png)
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的设计分析2019-04-16【摘要】园林道路设计是园林风景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道路有着重要的作⽤,例如指⽰作⽤等。
科学合理的园林道路设计能帮助⼈们出⾏更加的⽅便,并且能保证道路的畅通性,还可以增加园林风景的审美。
园林道路充当着园林景区的⼀个纽带。
本⽂主要从园林风景规划中园林道路设计为主要内容,对道路建设的类型、原则、功能和作⽤等⽅⾯做出了简要的阐述,并且总结了在园林道路设计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园林风景规划;园林道路设计;功能;类型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第三产业中的旅游业发展也及其迅速,特别是园林风景区的发展。
园林风景区是⼈们⽇常⽣活休闲和运动的主要场所,⼀、园林道路类型1.变态路园林根据周围建筑的需要设计成变态路,分别有磴道、休息岛、步⽯、踏级等种类,这样的设计能使园林道路与周围的环境巧妙的融合起来。
2.游憩⼩路游憩⼩路主要的功能是供游客娱乐和休息⽽设计的⼩路,并且能帮助游客通往园林更幽静的地⽅。
这种⼩路较窄,通常设置在疏林⼭上、⽔边等地⽅。
3.主要园林道路设计主要园林道路是指游客经常⾏⾛的道路,并且是允许⼩型车辆通⾏的道路,因此园林的主⼲道⼀般建设的宽度为4-6m左右,采⽤这个宽度建设的道路不容易造成⼈流拥堵等现场发⽣,并且在道路的两旁通常有绿化带。
4.次要园林道路设计次要园林道路主要是为了补充主要道路⽽修建的,是对主要道路的⼀种补充,它能将景区和周围的建筑连接起来,通常宽度较主⼲道要稍微⼩⼀点。
⼆、园林道路设计原则1.道路设计的灵活性园林道路设计必须遵循布局的灵活性。
设计的过程中要以园林景观的⾛向为主要设计⽅向,⼤多是的园林道路呈现的是环形或中⼼放射性,这样的设计能较好的避免主次道路的断连,还能利⽤园林道路联通园林风景区和周围的建筑物,⽅便游客观赏园林。
2.道路设计的实⽤性园林道路铺设的主要作⽤是为了⽅便游客能较好的欣赏到园林的风景,因此园林道路设计必须以⼈为本,具有实⽤性。
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
![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a9566572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cf.png)
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园林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以自然景观为基础,通过设计、布局、植物、建筑等多种元素构成。
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包括水、石、植物、建筑和道路。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五大要素在园林中的作用和特点。
一、水水是园林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也是园林构成的基础。
水可以通过池塘、喷泉、水槽等形式呈现。
水的存在能够给人以清凉、宁静的感觉,增加园林的视觉效果。
在园林中,水还可以作为景观的主题,如小桥流水、水轮盘等。
水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为园林增添了生气和动态感,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和愉悦。
二、石石是园林中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可以通过石桥、石径、假山等形式呈现。
石材的选择和摆放可以表达出园林的主题和风格,如传统园林中常见的山水画意境。
石材的纹理和形态丰富多样,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石材还可以在园林中起到固定土壤、保护植物和增加景观层次的作用。
三、植物植物是园林中不可或缺的要素,通过植物的选择和布置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景观效果。
树木、花草、灌木等植物的绿色和鲜艳的花朵给人以生机和美感,也可以为园林增加氧气、净化空气的作用。
植物的选择要考虑其适应性、美观性和季节性,以保证园林的整体效果和变化。
四、建筑建筑是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可以是亭、台、楼、阁等形式。
建筑的风格和形态可以体现出园林的主题和文化内涵,如中国园林中常见的仿古建筑。
建筑的布局和造型要与园林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既要注重功能性,又要追求美观和舒适性。
建筑还可以提供休息和避雨的场所,为游客提供方便和舒适的环境。
五、道路道路是园林中的交通线路,连接着各个景点和功能区域。
道路的设计要考虑到人流量和通行的便利性,要有足够的宽度和舒适的步行环境。
道路的材质和形式可以根据园林的风格和主题选择,如石板路、木质步道等。
道路的布局和曲线形态可以增加园林的层次感和变化性,使游客在行走中感受到不同的景观和氛围。
水、石、植物、建筑和道路是园林构成的五大要素,它们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美丽而和谐的园林环境。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00282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eb.png)
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的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在风景园林工程专项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园林景观的交通通道,更是构建整体风貌和空间布局的关键元素。
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道路和硬质铺装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景观特点、功能需求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符合美学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首先,在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中,我们需要从景观特点出发,合理规划道路的线路、布局和结构。
根据景观的大小、形状以及功能需求,选择合适的道路线路和布局方式。
例如,在大型公园或游憩区域中,可以设计主次干道、环形道路、连廊等,以满足游客的通行需求。
而在小型景点或庭院中,则可以考虑曲径通幽、错层设置等手法,创造出更具诗意和浪漫感的空间体验。
其次,对于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其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道路的线形、交叉口的设置、路面的材料选择等都应与周围的建筑、景观元素相呼应,形成整体和谐统一的景观。
例如,在山水风景区设计中,道路的线形可以采用蜿蜒曲折的方式,与周围的山峦起伏相互呼应,增强景观的变化和层次感。
而在花园或庭院中,道路可以选择石板或砖石等材料铺装,与植物和庭院元素相互交融,营造出温馨宜人的氛围。
同时,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中,道路和硬质铺装的材料选择也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安全性和美观度。
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例如,在城市公园或人流密集区域,可以使用高强度、耐磨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以确保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而在景观重点区域或文化遗产保护区,可以选用自然材料,如花岗岩、砂岩等,以保持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一致。
此外,道路和硬质铺装设计还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的原则。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提高可持续性。
例如,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材料,增强雨水的渗透能力,减少雨水径流,改善城市防洪能力。
同时,优化道路的照明设计,选择节能环保的LED灯具,减少能源消耗和光污染。
公路绿化——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
![公路绿化——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556f2f3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20.png)
浅谈公路的景观绿化设计摘要: 公路绿化有利于保护公路沿线环境,提高行车安全性,本文探讨了公路绿化的功能、原则及设计内容。
关键词: 公路绿化;功能;原则;作用引言随着我们对环境保护认识的不断提高和公路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对高等级公路的景观再造有了更高的要求和认识。
道路景观从道路使用者的角度来说,包括从道路上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道路景观始于道路或路面的轮廓线,再从此向外延伸到视线的尽头,包括高山、平原、丘陵、河流、湖泊、树木、人文景点等;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说,包括道路的布局、色彩和交通组织等,在他们俯视道路时,道路已成为自然风景的一部分,是周围众多静景中的动景。
景观设计就是力争使自然景观与公路工程结构物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建立起新的、完整的公路景观系统,并从使用者的视觉、心理出发,研究公路的功能、美观及经济的一致性,使公路线型及沿线设施与沿途空间景观环境相协调。
景观的功能景观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指其生产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指景观的物质生产能力,景观的生产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生产功能和农业景观的生产功能两部分。
景观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维持生态环境的平衡,保持景观的稳定性。
景观的美学功能主要包括自然景观的美学功能和文化景观的美学功能两个方面。
景观作为公路的重要附属部分,为了使公路的功能达到最优,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就成为其主要的功能。
对于公路而言,公路景观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引导视线功能。
公路绿化是司机和游客视野范围内的主要视觉对象,规整亮丽的树木花草,不仅可以给人以舒适的享受,而且可以提示高速公路路线线形的变化,使行驶于高速公路上的车辆能更安全。
( 2)防眩光功能。
在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会因车前灯光造成眩目,给交通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在高等级公路中央分隔带内栽植一定高度和冠幅的花、灌木,能够有效地起到防眩遮光的作用,保障行车安全。
( 3)缓冲功能。
公路两侧栽植较密的乔、灌木,可以缓和驶离车道汽车的冲击,将事故限制在较小规模,可以减轻事故的危害,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景观道路设计细则设计规范
![景观道路设计细则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e7c42fc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3.png)
景观道路设计细则设计规范一、总体设计原则:1.1绿化景观与道路交通的结合: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绿化与道路交通的结合,确保两者的和谐共存。
通过合理的植被配置和景观元素的设置,使道路既能满足交通功能,又能提供美观的景观环境。
1.2文化元素的融入: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所处地域的文化特色,在设计中融入地方的历史、民俗等元素,以增强景观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
1.3可持续发展:景观道路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合理利用雨水、太阳能等资源,减少能源的消耗。
二、功能要求:2.1交通功能:景观道路设计应满足交通运输的要求,保证道路的通行能力、安全性和便利性。
2.2绿化功能:景观道路设计应注重植被的配置,增加绿化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噪音污染。
2.3休闲功能:景观道路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休闲空间和设施,为行人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
2.4文化功能: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提升景观的文化内涵。
三、设计要求:3.1道路布局:景观道路的布局应合理,充分考虑交通流量、交通组织和道路功能需求,保证交通畅通。
3.2绿化设计:景观道路设计应考虑植被的种植类型、密度和布局,选择适宜的树种和花卉,增加绿地的面积和连续性,打造绿意盎然的景观。
3.3水体设计:景观道路设计应合理利用自然水体或人工水体,设置喷泉、水池等水景元素,增加景观的美感和活力。
3.4照明设计:景观道路设计应合理设置照明设施,保证夜间行车和行人的安全,并通过照明效果提升景观的观赏价值。
3.5休闲空间设计:景观道路设计应设置合适的休闲空间和设施,如休息亭、儿童游乐设施等,为行人提供舒适的休憩环境。
3.6文化元素设计:景观道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方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文化元素的融入,如雕塑、壁画等,增加景观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四、施工与养护要求:4.1施工要求:景观道路的施工应按照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公园道路规范
![公园道路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a4a36f850e2524de5187e72.png)
、公园道路的分类1 按使用功能分类护林防火、生产、游览环道:主要以车行为主,两侧或一侧可设人行道,以满足公园消防和人行的要求,此本园道路宽度4.5~8m公园主、次入口道路和公园环道。
滨河景观游道:主要以人行为主,必要时可通过环卫用小型垃圾运输车,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3m滨河游道。
景区林荫小道:主要以人行为主,部分路段宽度2.5~3m,公园小型游览工具自行车等可以通过,此公园设置道路宽度为2m或1.5m公园人行小径。
2、按技术标准分类森林公园道路按使用性质分为干线、支线、人行道三类。
2.1 干线:为森林公园与外部公路之间的连接道路以及森林公园内的环行主道。
外部干线按相应的国家公路等级进行设计。
内部干线路基宽度一般按5.0~7.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9%,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30m。
2.2 支线:森林公园内通往各功能分区、景区的道路。
支线路基宽度一般按3.0~5.0m进行设计,其纵坡不得大于13%,平曲线最小半径不得小于15m。
2.3 人行道:森林公园内通往景点、景物供游人步行游览观光的道路。
可根据自然地势设置自然道路或人工修筑阶梯式道路。
人行道宽度一般按1.0~3.0进行设计,不设阶梯的人行道纵坡宜小于18%。
公园设计规范2.1.1 公园的用地范围和性质,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2.1.2 市区级公园的范围线应与城市道路红线重合,条件不允许时,必须设通道使主要出入口与城市道路衔接。
2.1.3 公园沿城市道路部分的地面标高应与该道路路面标高相适应,并采取措施,避免地面径流冲刷,污染城市道路和公园绿地。
2.1.4 沿城市主次干道的市区级公园主要出入口的位置,必须与城市交通和游人走向,流量相适应,根据规划和交通的需要设置游人集散广场。
2.1.5 公园沿城市道路,水系部分的景观,应与该地段城市风貌相协调。
2.1.6 城市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内的用地不应按公园设计。
公园用地与高压输配电架空线通道相邻处,应有明显界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路路口的规划是园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 规划式园路系统和自然式园路系统的相互比较情况看 来,自然式园路系统中则以三岔路口为主,而在规划 式园路系统中则以十安路口比较多,但从加强寻游性 来考虑,路口设置也应少一些十字路口,多一点三岔 路口。
在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处,常常能形成路口 。从园路与建筑相互交接的实际情况来看, 一般都是在建筑近旁设置一块较小的缓冲 场地,园路则通过这块场地与建设交接。多 数情况下都应这样处理,但一些有过道作用 的建筑,游廊等,也常常不设缓冲小场地, 根据对园路和建筑相互关系的处理和实际工 程设计中的经验,
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园林道路的功能 二、园林道路的布局 三、设计中的注意问题
园路规划决定了全园的整体布局。各景区、 景点看似零散,实以园路为纽带,通过有意识 的布局,有层次、有节奏地展开,使游人充分
感受园林艺术之美。园林不是设计一个个静 止的“境界”,而是创作一系列运动中的“ 境界”。游人所获得的是连续印象所带来的 综合效果,是由印象的积累,而在思想情感 上所带来的感染力。园路正是能担负起这个 组织园林的观赏程序,自游客展示园林风景 画面的作用。它能通过自己的布局和路面铺 砌的图案,引导游客按照设计者的意图、路 线和角度来游赏景物。
园路对游客的集散、疏导,满足园林绿化、建筑 维修、养护、管理等工作的运输工作,对安全、防火 、职工电话、公共餐厅、小卖部等园务工作的运输任 务。对于小公园,这些任务可以综合考虑,过于大型 公园,由于园务工作交通量大,有时可以设置专门的 路线和入口。
园路优美的曲线,丰富多彩的路面铺装,可与周 围山、水、建筑花草、树木、石景等景物紧密结合, 不仅是“因景设路”,而且是“因路保景”,所以园 路可行可游,行游统一。
是比“土”低。
三、景观道路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现代园林中,由于设计师或某些个人主线,将本身很美的自然 地形埋成一马平川,使园路失去立面上的变化,或将平面堆成“坟堆 ”强硬的使园路“三步一弯,五步一曲”。 (二)园路布局形成有自然式,规划式和混和式三种,但不管采用什 么园路形式,最忌讳的是断头路,回头路。除非有一个明显的终点景 观和建筑。 (三)园林绿地规划中园路所占面积,比例不适应,造成交通不便, 造成人们行路挤占绿地现象。如:北京西单广场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 中的广场,每天人流都很多,但其中设计中绿地草坪战坪占有很大的 面积,园路穿插其中只占很小的比例,游人难免要踩踏草坪,影响景 观效果。相反,某些规划设计中,又过多规划园路,形如蜘蛛网,不 仅影响景观效果,同时给建筑投资也加大了负担,还于生态不利。 (四)某些园路交叉口设计不合理,夹角太小,未考虑转弯半径。人 们为了方便,往往踩踏草坪。有些交叉口相交路数量太多(如四、五 条),造成人们在路口交叉处无所适从的现象。 (五)某些园路在与环境的处理上,不是很适宜。如与园形花坛相切 ,建筑物入口集散广场处,相交路口偏重量一侧,道路与水体驳岸紧 贴布置等。
就是我们常见的平行交接和正对交接,是指建筑物的 长轴与园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还有一种侧对交接, 是指建筑长轴与园咱中心线相垂直,并从建筑正同的 一侧相交接;或者园路从建筑物的侧面与其交接。
实际处理园路与建筑物的交接关系时,一般都避 免斜路交接,特别是正对建筑某一角的斜角,冲突感 很强。对不得不斜交的园路,要在交接处设一般短的 直路作为过渡,或者将交接处形成的路角改成园角, 应避免建筑与园路斜交。
在园路的转弯处,可以利用植物强调,比如种植大量 五颜六色的花卉,即有引导游人的功能,又极其美观。
园路的交叉路口处,常常可以设置中心绿岛,回车岛 ,花钵,花树坛等,同样具有美观和疏导游人的作用。
还应注意园路和绿地的高低关系,设计 好的园路,常是浅理于绿地之内,隐藏 于绿丛之中的,尤其山麓边坡外,园路 一经暴露便会留下道道横行痕迹,极不 美观,所以要求路比“绿”低,但一定
(六)园路与山石
在园林中,经常在园林两侧布置一 些山石,组成夹景构成景色,要有一种 幽静的氛围。在园路的交叉路口,转弯 处也常设置假山,而能疏导交通,又有
起到美观的作用。
最好的绿化效果,应该是林荫夹道。郊区大面积绿化 ,行道树可与两旁绿化种植相结合在一起,自由进出,不 按间距灵活种植实现路在林中走的意境。就是我们所说的 夹景。一定距离在局部稍作浓密布置,形成阻隔,是障景 。障点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 境。
除以之外,园路还可为水电工程打下基础和改善园林 小气候。
(一)平面成形布局
园林的道路系统不同于一般的城市道路系统,它具 有自己的布置形式和布局特点。园林绿地常见的园 路系统布局形成多为套环式、带带式和树枝式三种 。
在自然式园林绿地中,园路多表现为迂回曲折 ,流畅自然的曲线性,中国古典园林所讲的峰回路 转,曲折迂回,步移景异,即是如此。园路的自然 曲折,可以使人们从不同角度去观赏景观,在私家 园林中,由于所占面积有限,园路的曲折更使其小 中见大,延长景深,扩大空间。
西欧的古典园林中(如凡尔赛宫)讲究平面几何 形状。
当然采用一种形式为主,另一种形式补充的混合式
(二)立面成形布局
园路也可以根据功能需要收放宽度尺寸 ,采用变断面的形式进行立面上的布局 。例如:北京香山、沿蹬道攀登可以发 现,不同转折处有不同的宽狭,而且在 中途还没有过路亭。另外在许多园中, 设置坐登、椅子园路外延边界,除此之 外,还有园路和小广场相结合等等。这 样宽狭木,曲直相济,反倒使园路多变 ,生动起来,做到一条路上休闲、停留
园林常常以水平为中心,则主干道环绕水面,联系各景区 ,是较理想的处理手法。当主路临水面布置时,路不应该是始 终与水面平行,这样因缺少变化而显得平淡乏味。较好的设计 是根据地形的起伏,周围的景色和功能景色,使主路和水面若 即若离。落水面的道路可用桥,堤或汀步相接。
另外,还应注意滨河路的规划。滨河路是城市中临江、河 、湖、海等水体的道路。滨河路在城市中往往是繁忙而景观要 求又较高的城市干道。因此临近水面的步道的布置有一定的要 求。游步宽度最好不小于5m,并尽量接近水面。如滨河路比 较宽时,最好布置两条游步道,一条临近道路人行道,便于行 人来往,而临近水面的一条游步道要宽些,供游人漫步或驻足 眺望。
制作人 :张志勇
道路是景观规划中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像人体的仅导引人 流,并且将园林绿地空间划 成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 不同功能的一系列空间。因 此,园路的规划,直接到园 林绿地各功能空间划分的合 理与否,人流交通是否通畅 ,景观组织是否合理,对园 林绿地的整体规划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