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测度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
数字经济如何赋能城市绿色发展——基于区域创新产出和要素配置效率的视角朱洁西李俊江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绿色转型。
如何打破高投入、高污染、高排放的传统增长模式,推动城市走绿色发展道路,已成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重要议题。
同时,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数字技术作为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先导力量,正日益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中国的数字经济规模持续快速扩大,由2023年的11万亿元增长到2023年的45.5万亿元,连续数年稳居世界第二,展现出数字经济的蓬勃活力和无限潜能。
《“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要发挥数字经济在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绿色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利用数字经济赋能全社会各领域的绿色发展。
加强技术创新和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绿色化转型的关键机制和内在要求,一方面,数字经济的网络化、共享化特性有利于加快创新网络中知识溢出与信息交互的速度,便于企业以更低的成本获取先进技术,促进技术升级和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界限,减少资源错配,实现生产要素的集约化整合与高效利用,进而提高经济运行效率,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那么,数字经济能够在何种程度上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如何阐明数字经济助推城市绿色发展的内在机制并证实区域创新和要素配置效率所发挥的中介作用?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影响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和异质性?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将为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的深度融合、协同增效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建设美丽中国的政策实践带来有价值的启示。
本文旨在探究数字经济对城市绿色发展的作用机制,相关的文献主要聚焦于数字经济、绿色发展以及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三个方面。
(一)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数字经济的概念是以数字化信息和知识为核心资源、以现代互联网平台为重要信息载体、以数字技术有效应用作为效率提高及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
收稿日期:2022 11 22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213400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21JZD02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1M70057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22CDJSKJC30)通讯作者简介:王丹,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建设可持续,项目绩效管理。
E mail:wangxiaodan@cqu.edu.cn。
新基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刘炳胜1, 郭慧文1, 王丹1, 陈思2(1.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重庆400044;2.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00)摘 要: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爆发的历史交汇时期,发展新基建是开辟新型发展路径、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高质量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现有研究大多定性分析新基建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尚未明确新基建投资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量化关系。
本文以2003—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30个省区市(不含西藏)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研究了各省区市新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其他地区新基建投资水平的提高会抑制本地区经济增长,即新基建投资具有虹吸效应。
此外,在不同区域,新基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规律。
本研究为新基建投资的布局及区域间平衡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数据支撑和发展思路。
关键词:新基建;区域经济增长;空间计量模型;空间溢出效应中图分类号:F1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7 0145(2023)02 0059 08doi:10.11847/fj.42.2.59AnalysisofSpatialSpilloverEffectofNewInfrastructureon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AnEmpiricalStudyBasedonSpatialPanelModelLIUBing sheng1,GUOHui wen1,WANGDan1,CHENSi2(1.SchoolofPublicPolicyandAdministration,ChongqingUniversity,Chongqing400044,China;2.SchoolofCivil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1100,China)Abstract:Atthehistoricalintersectionoftechnologicalrevolutionandindustrialtransformation,thedevelopmentofnewinfrastructureisanimportantdrivingforceforopeningupnewdevelopmentpaths,promotingtheconversionofoldandnewkineticenergy,andpromotinghigh qualityeconomicgrowth.Althoughpreviousstudieshavediscussedthetheoreti calmechanismthathownewinfrastructurepromoteseconomicdevelopment,thequantitativerelationshipbetween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andregionaleconomicgrowthisstillunclear.Takingthepaneldataof30provinces(excludingTibet)inmainlandChinafrom2003to2019astheresearchsample,thispaperusesaspatialeconometricmodeltoex aminetheimpac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ineachprovinceoneconomicgrowthanditsspatialspillovereffect.Theresultsshowthatingeneral,localimprovemen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playsasignificantroleinpromotingeconomicgrowth,butthatinotherregionswillinhibitlocaleconomicgrowth,thatis,the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hasasiphoneffect.Inaddition,indifferentregions,newinfrastructurehasdifferenteffectsoneconomicgrowth.Thisstudyprovidescertaindatasupportanddevelopmentideasforthelayoutofnewinfrastructureinvestmentfromanempiri calperspective,soastofacilitatethebalancedandcoordinateddevelopmentbetweenregions.Keywords:newinfrastructure;regionaleconomicgrowth;spatialeconometricmodel;spatialspillovereffect1 引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能够形成公共资本并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有着长期、稳定的促进作用,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1]。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溢出效应空间溢出效应是一种在特定环境中出现的现象,通常发生在某个物体或实体超出其正常空间界限的情况下。
这种效应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结果,引发一系列与空间相关的问题和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经历到各种形式的空间溢出效应,从小到大,从个体到群体,都有可能发生。
本文将探讨空间溢出效应的原因、影响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
原因空间溢出效应的产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空间限制是导致空间溢出效应的主要原因之一。
随着物体尺寸的增大或数量的增多,原本容纳它们的空间可能会变得不足,从而导致溢出效应的发生。
其次,环境条件的改变也可能对空间溢出效应产生影响。
例如,气温的变化、湿度的增加等因素都可能使原本稳定的空间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引发溢出效应。
影响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可能是多方面的,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
在有些情况下,空间溢出效应可能会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好处,比如在研究领域中,空间溢出效应可能会带来新的发现和突破。
但在其他情况下,空间溢出效应可能会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给社会和个体带来不便和困扰。
解决方法针对空间溢出效应,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来减轻其影响。
首先,对于已经发生的空间溢出效应,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规划空间、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来加以解决。
同时,也可以通过提前预防,制定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措施,来降低空间溢出效应发生的可能性。
另外,加强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也是减少空间溢出效应的重要途径。
结语空间溢出效应是一个复杂而普遍存在的现象,我们应该重视它带来的潜在问题和影响,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化解和减轻其影响。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空间溢出效应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更好地预防和处理这一问题。
希望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空间溢出效应,实现更高效、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利用和管理方式。
中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统计与决策2021年第4期·总第568期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带来了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环境健康损失不断增加等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也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能源消耗量和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
如何使中国经济摆脱对资源的依赖和自然环境的破坏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传统评价一个地区经济绩效的主要指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并没有考虑投入的约束,这也是长期以来我国一些地区采取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方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大量文献指出,解决上述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全要素生产率(TFP )[1—3]。
全要素生产率将投入产出均纳入经济绩效的评估框架中,是一种新的衡量地区经济绩效的方法。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将非期望产出引入全要素生产率评估框架已成为热点问题。
这种考虑环境污染因素的TFP 就是环境全要素生产率(ETFP )。
相关文献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广泛研究[4]。
部分学者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探讨了中国省域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主要影响因素[5—7]。
但是,目前国内外学者仅从区域角度或时间角度检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影响因素,认为地区间的环境全要素生产率不存在任何相互作用,鲜有研究在对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分析时考虑地理空间依赖的影响。
同时,有些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中没有考虑能源投入问题,事实上很多污染指标均与能源利用存在一定关系;一些研究只采用一种污染指标作为非期望产出,缺乏代表性。
鉴于此,本文将能源消耗与资本和劳动投入同等对待,作为一种重要的投入要素,并且选择二氧化碳排放和二氧化硫排放两种污染物作为非期望产出。
在此基础上,本文采用考虑“坏产出”的ML 指数测算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然后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对我国省际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以期从空间视角寻找中国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优化路径。
1研究方法、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1.1环境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从现有文献看,关于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测算方法与指标选取上。
绿色金融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及路径机制研究
一、引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飞跃增长,但随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规模型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在此背景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国经济已跨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亟须转变粗放型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需要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这对资源配置和增长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意味着传统金融的发展将迎来新的变革。
金融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关键要素,更是支撑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1],在助推经济绿色转型过程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过去,传统金融对污染行业的过度投入引发了产能过剩、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以保护环境为落脚点的新型金融模式——绿色金融,其发展宗旨是为绿色经济提供可持续的金融支持[2],引导社会资源投向绿色行业,促进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以此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一发展模式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不谋而合。
由此可见,金融资源的“绿色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那么,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期,绿色金融是否能够克服传统金融的诸多弊端,适应并引领经济在新常态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若能,又是通过何种路径机制得以实现?进一步地,随着地区间金融交流逐渐深入,绿色金融对周边地区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鉴于此,本文旨在通过理论推导和实证分析对以上问题展开深入研究,以期全面反映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内涵。
二、文献综述(一)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关于绿色金融的相关研究,主要围绕着绿色金融的定义、效应价值以及发展现状这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学者们首先对绿色金融进行了不同的界定,绿色金融又称环境金融或可持续金融。
Salazar [3]认为绿色金融是以保护环境和满足环保产业融资需求为目的的金融创新,是连接金融行业和环保行业的桥梁。
Cowan [4]则认为绿色金融的提出是为解决支付环境保护费用的实际问题,是环境经济学和金融学的交叉学科。
此外,绿色金融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中的定义也有所不同:发展中国摘要:本文基于2006—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绿色金融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和路径机制。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一、本文概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基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这篇文章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空间溢出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
文章首先界定了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接着,文章回顾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历程,指出了当前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用于分析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文章通过收集大量相关数据,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各区域之间经济活动的空间溢出效应。
研究结果显示,空间溢出效应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还推动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优化。
为了进一步揭示空间溢出效应的内在机制,文章还从政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发现,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于空间溢出效应,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旨在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加强区域合作、提升创新能力等措施,进一步发挥空间溢出效应在推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文章也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空间溢出效应理论基础空间溢出效应,作为一种经济现象,是指某一地区的经济活动对邻近地区产生的非自愿性影响。
这种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比如知识溢出、技术扩散等带来的经济增长;也可能是负面的,如环境污染、资源过度消耗等导致的生态问题。
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再是一个孤立的过程,而是与周边地区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复杂系统。
在经济学理论中,空间溢出效应往往与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依赖性密切相关。
新经济地理学认为,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聚经济形成的重要机制。
当一个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正的外部性时,会吸引其他地区的资源和要素向该地区集聚,从而推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
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摘要:技术溢出效应是国外FDI推动东道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
本文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经济学家在该领域的实证研究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探讨了一些新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开展相应的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形式,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一直受到各国经济学家的密切关注。
Blomström(1998)将FDI 技术溢出效应定义为,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FDI引起当地技术或生产力的进步,而跨国公司无法获取其中的全部收益的一种外部效应。
FDI的大量流人,除了使东道国增加资本存量、提高投资质量以及缓解就业压力之外,对东道国经济长期发展的根本性影响还在于其技术溢出效应。
通过技术溢出效应,FDI可以使东道国的技术水平、组织效率和管理技能不断提高,帮助东道国国民经济走上内生化的增长道路。
在理论上,各国学者普遍认同FDI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合理性和重要性,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是:FDI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实际存在?如果存在,其影响因素有哪些?这两个问题已成为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焦点,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相关的研究层出不穷。
本文将回顾和分析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关键性研究成果,并探讨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理论基础与基本研究方法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基础源于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理论。
Hymer(1976)指出,FDI的主要动机是跨国公司为了在不同国家的市场上控制生产和市场营销,以便充分利用其专有的知识和技能资产。
Hymer的论述表明,创建跨国公司的必要条件是必须拥有专有知识和技能的所有权优势,否则跨国公司无法在与东道国企业的竞争中取胜,因为当地企业往往具有市场环境、消费者行为以及商业经验等方面的知识优势。
然而,在跨国公司与当地企业的频繁接触中,跨国公司的专有知识和技能可能不通过市场交易就转移到东道国的当地企业中,即发生技术溢出效应(Blomström和Kokko,2002;Haskei,2002)。
创新生态系统、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
创新生态系统、溢出效应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研究王淑英;常乐;张水娟;王文坡【摘要】以生态学系统理论和新地理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区域创新生态系统为研究视角、空间杜宾模型为研究模型,利用我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域五年统计数据研究区域创新绩效.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创新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明显的集聚效应,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会对周边地区产生影响,但网络溢出效应会随着距离的增大而减弱,所以区域创新能力辐射的范围是有限的;从区域创新生态系统的角度来看,创新群落、创新资源和经济环境对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提升有显著地促进作用;创新群落在空间上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对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会产生促进作用,而创新资源和创新文化环境对区域创新能力存在空间异质性和竞争效应,从而会使区域创新绩效和创新能力的溢出效应减弱.【期刊名称】《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9(000)001【总页数】11页(P107-116,128)【关键词】区域创新生态系统;创新绩效;溢出效应;空间杜宾模型【作者】王淑英;常乐;张水娟;王文坡【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郑州大学管理工程学院,郑州4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引言在今天全球化时代、知识经济时代与低碳经济时代多重叠加的背景下,创新发展成为推动区域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与关键。
创新不仅对生产力的提高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对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在此背景下,打造能够系统化实现自主创新的企业、区域与国家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实施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导的创新发展,是增强我国区域创新能力、重塑市场竞争地位、摆脱长期以来对发达国家技术依赖并使我国成为创新型国家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等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推动经济增长的企业创新发展仍然以实用和外观为主,创新能力仍然需要不断提高。
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与溢出结构研究——以上海市区县为实证
关键 词 ::F 2 9 0
技 术相 似度
文章 编 号 :1 0 0 5—1 3 0 9 ( 2 0 1 3 ) 0 8—0 0 4 1— 0 1 0
一
4l 一
2 0 1 3 年 第8 期 种霉 展
一
、
知识属性空间相关性建模
知识 溢 出效 应是 由于 区域知 识存量 差异 导致 的 , 因此 , 首 先要 分析 相邻 区域 中知识 存 量属 性 值 的高低差 异 , 然后 , 证 明 知识在 空 间上 的关 联性 。这 个 空 问是 相 对 的空 间 , 包 括研 究 单位 内部
局部空间知识存量的分布 , 它还包括研究范畴的整体空间关系 , 以及知识在局部和全局空 间上集 聚或分散的分布特征 。在验证全局空间 自相关性时 , 采用地理空间信息 自相关性 中全局 M o r a n ’
S I 、 全局 G e t i s ’ G统计 法 。全 局 Mo r a n ’ S I 、 全 局 G统 计 都 是通 过 邻 近空 间位 置观 察值 的相 似程 度 的 比较来实 现 。Mo r a n ’ S I 统 计 揭示 的意 义是 , 如果 邻 近 空 间位 置 的 观察 值 非 常接 近 , 并 且有 统计 学 意义 , 则 存在 空 间正相关 ; 反之, 若邻 近 空间位 置 的观察值 出现 较大 的差 异时 , 就呈 现 负 的 空间正 相关 。G统计 主要涉 及空 间属性 值 的高低 聚集统 计 。 基于 R o m e r ( 1 9 9 0 ) 的知识溢 出理 论 中强 调科 技 支 出对 于知识 扩散 所起 的重 大作 用 , 因此 本 文 以上 海市 地 区科 技投 入作 为空 间 自相 关分 析 的基 础属 性 。此外 , 当前 区域 知识存 量 的增 加 , 离 不开 开发 区的大 力推动 , 将 开发 区的创新 值作 为研究 上 海市 区域知 识溢 出 的基 本 指标 , 并 将 以上 指标加 入空 间技术 相似度 的运算 , 将 最终 所得 面板数 据作 为统 计 的知识 属 性值 。通过 M o r a n ’ S I 统计 和 G统 计空 间运算 分别 得 出上 海市 区域 间知 识属 性 的空 间 自相 关性 及 相关 模 式 , 进 行上 海 市 区域 知识 空 间溢 出模 式研 究 。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
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一、本文概述《知识溢出及其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实证研究》是一篇专注于深入探讨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在我国各区域经济增长中所扮演角色的学术论文。
在当前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溢出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对于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研究方法,揭示知识溢出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增长中的实际作用,以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参考。
文章首先界定了知识溢出的概念,并阐述了其产生的理论基础,包括知识溢出的内涵、特点以及影响机制等。
随后,文章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现状,指出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文章构建了一个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作用的理论模型,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选取适当的指标和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文章通过面板数据分析、空间计量经济学等方法,深入探讨了知识溢出对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文章的研究结果表明,知识溢出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也较为显著。
文章进一步分析了影响知识溢出效应的关键因素,包括区域创新能力、产业结构、人才流动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章总结了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和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深化理解知识溢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同时也为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知识溢出作为经济学和地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知识溢出通常指的是新知识或技术在特定区域内产生后,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和扩散,进而促进其他地区经济增长的过程。
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溢出机制、影响因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等方面。
在溢出机制方面,学者们普遍认为知识溢出主要通过贸易、投资、人口迁移以及信息交流等方式实现。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概述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和知识经济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特别是在中国,面对不利的国际经济环境以及工业增长的减速,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核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力量。
从2000年到2011年,生产性服务业就业占全国总就业比重由61增加到43,显示出其在国内经济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作为一种空间经济现象,其形成和发展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在集聚的过程中,生产性服务业不仅通过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和创新能力,而且通过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促进经济增长。
这种溢出效应表现为知识技术由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向地理距离较近的临近区域传播,以及由大城市流向中小城市的过程,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的正面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将构建理论模型,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利用城市面板数据,实证检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空间技术溢出效应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我们将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和溢出效应,推动经济增长。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而且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1. 阐述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一文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空间技术溢出效应与经济增长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一个动态且复杂的互动机制。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支撑制造业升级转型和创新驱动的关键部门,其集聚不仅增强了区域内的专业化分工与知识交流,还促进了技术、信息等无形资产的快速流动与扩散。
这种集聚现象,尤其是在城市群或特定区域的发展中,形成了高度密集的知识与服务中心,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肥沃土壤。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学者们历经多年的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区域经济发展的理论。
其中,空间溢出效应是一种重要的理论,也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空间溢出效应的定义空间溢出效应(Spatial Spillover Effects),顾名思义,指的是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产生的正或负效应对周边区域产生的影响。
空间溢出效应是区域经济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因素。
空间溢出效应可以由正溢出效应和负溢出效应两类组成。
正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的提升有利。
例如,当某一地区的产业发展繁荣,不仅可以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增长,还会通过区域借壳效应,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此时,正溢出效应产生并扩散到周边地区中,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
相反地,负溢出效应会对区域经济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阻碍。
例如,环境污染问题的恶化,会随着空气和水的流动而影响周边地区,直接抑制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并对整体经济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践应用空间溢出效应的实践应用,可以进一步探究这一理论的实际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者可以通过产业集聚与空间关系、环境污染对经济的影响等方法,来研究并应用空间溢出效应的理论。
以产业集聚与空间关系为例,研究发现,同一行业的竞争公司往往聚集在一个社区,这种现象被称为“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是正溢出效应的一种体现,其通过聚集和集成,形成了一个行业生态系,并构建了更为有利的专业人才和技术资源分布平台。
这不仅有利于企业的成长,更可以促进该社区内其他行业的发展和周边工业的优化。
此时,空间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的发展产生积极的提升。
在对环境污染和经济的影响研究中,研究发现环境污染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不仅局限于污染重点地区,而是在整个区域内都可以感受到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例如,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人口会有所减少,且住房价格会有所下降。
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进展与述评
知识溢出理论的研究进展与述评郭嘉仪【摘要】知识溢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Marshall对外部性的讨论,自新经济地理理论以来,知识溢出更成为了近年来研究区域经济学增长、产业集群创新等领域不可缺少的变量.首先,通过回顾国内外学者对知识溢出的研究,发现知识的非竞争性和部分排他性是知识溢出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产业内知识溢出和产业间知识溢出在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程度各异的影响;其次,因地理距离和社会距离的存在,限制了局部区域知识的外溢,知识溢出具有空间局域性特征.在一定范围内,人力资本流动、商品贸易、FDI、合作研发、非正式交流等活动均成为了知识溢出的途径.尽管知识溢出是无意识的行为,但知识在流动中留下了可追溯的痕迹,并可通过知识生产函数法、专利引用文献法、C-H模型进行测量.最后,文中还展望了知识溢出在解释企业创新决策行为、产业集群创新、区域经济增长等方面的应用,并指出下一个研究方向.【期刊名称】《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年(卷),期】2012(000)003【总页数】5页(P25-29)【关键词】知识溢出;企业创新;产业集群;区域经济;创新决策;经济增长【作者】郭嘉仪【作者单位】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2;广东商学院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广东广州5103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062.9一、引言知识溢出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Marshall(1890)对外部性的研究,他认为知识(技术)溢出具有的正外部性是引起产业集聚的三大因素之一。
50年代后,新古典经济理论和累积经济学理论对知识溢出的看法却完全相反:以Solow和Swan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理论认为知识的溢出是无成本、无时滞的,区域之间不存在知识存量的差别;而以Kaldor和Myrdal为代表的累积经济学理论认为因区域禀赋的差异和空间因素的存在,研发投入的获益只会在本地区循环积累,不会产生知识溢出现象。
这两种观点对知识溢出的理解都是片面的,前者忽视了知识溢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后者则把知识看作是不可流动的。
我国消费韧性水平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我国消费韧性水平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分析
聂永芳;聂倾国
【期刊名称】《商业经济研究》
【年(卷),期】2024()3
【摘要】本文以我国2013-2022年的数据为基础,对消费韧性水平进行测度,进而
了解我国消费韧性的发展概况。
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居民消费韧性在2013-2022年期间是逐步上升的。
同时,通过对不同区域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消费韧性水平区
域特征呈现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
进一步深入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区域对外贸易、就业水平对于我国消费韧性提升有积极影响。
基于此,本文从经济
发展、对外贸易以及就业优化三大方面提出相关策略。
【总页数】4页(P63-66)
【作者】聂永芳;聂倾国
【作者单位】南昌理工学院财经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
【相关文献】
1.国际环境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测度
2.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测度及其空间溢出效应
——基于我国285个地级市的实证研究3.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溢出
效应4.城市经济韧性的测度与溢出效应分析——以成渝双城经济圈为例5.流通产
业数字化发展水平测度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以长江经济带11省市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空间溢出效应、内循环畅通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
空间溢出效应、内循环畅通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1. 空间溢出效应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影响空间溢出效应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生产活动所带来的技术、知识和信息等外部性在国际间传播和扩散的现象。
这种现象对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产生了重要影响。
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技术交流与合作,随着生产活动的全球化,各国之间的技术交流日益频繁,企业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从而提高自身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这对于出口产品的质量升级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提高出口产品的创新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各国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空间溢出效应使得企业能够更好地吸收和借鉴国际先进技术,从而推动产品创新和技术进步。
空间溢出效应有助于优化出口产业结构,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的背景下,各国可以根据自身优势发展不同的产业领域。
空间溢出效应使得各国能够更加明确自己的产业定位,有针对性地引进和培育具有竞争力的产业,从而提高出口产品的整体质量水平。
空间溢出效应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过度依赖外部技术和信息可能导致国内产业的技术空心化,降低自主创新能力。
空间溢出效应可能导致国内劳动力市场的不稳定,影响就业和社会稳定。
在利用空间溢出效应推动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过程中,各国政府需要加强对产业政策的调控,确保产业结构调整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1.1 空间溢出效应的概念与分类根据溢出方向,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分为正向空间溢出和负向空间溢出。
正向空间溢出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活动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提高周边地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速度。
负向空间溢出则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活动对周边地区产生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
根据溢出程度,空间溢出效应可以分为局部性空间溢出和全局性空间溢出。
局部性空间溢出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活动主要影响到周边较小范围的地区。
全局性空间溢出则是指一个地区的产业活动对整个地理区域产生广泛的影响。
地理距离和技术外溢效应_对技术和经济集聚现象的空间计量学解释_符淼
第8卷第4期2009年7月经济学(季刊)China Economic Quarterly V ol .8,No .4July ,2009地理距离和技术外溢效应———对技术和经济集聚现象的空间计量学解释符 淼*摘 要 本文发现技术和经济活动都存在局部集聚,技术集聚度高于经济;两者的集聚度随时间增强,地理分布高度一致。
随地理距离快速下降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导致局部集聚和东西部发展不均问题的原因之一。
结果表明,在一到两个省的范围或800公里内为技术的密集溢出区;800公里以上为快速下降区,技术溢出效应强度减半的距离为1250公里。
R &D 外部性、人力资本流动以及市场的竞争和合作是导致技术外溢的主要原因。
强化以上因素作用将有助于区域的平衡。
关键词 技术外溢,地理距离,经济集聚,空间面板模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和国际经贸研究中心,Urban Institute Ireland of University C ollege Dublin 。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广州大学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510006;E -mail :cnfm @ 。
作者感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08JA790028)的资助。
本文的写作一、引 言地理距离影响物资和人员的交通运输成本是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但是地理距离是否影响技术的传播成本的问题却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现有的城市经济圈、经济不平衡发展或经济趋同等方面的研究在讨论经济集聚时往往都提到技术外溢是经济集聚的原因,但一旦说到地理距离的作用时,却多数忽略他们已经提到的技术因素。
在通信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技术的传播基本没有与距离相关的成本似乎已被默认。
实际情况是,技术的空间集聚度高于经济的空间集聚度。
且随着自然资源型和人力密集型制造业向外围国家和地区的转移,国际上著名的核心城市经济圈也以高技术产业的集聚为特点。
因此,对技术传播空间模式的研究的重要性并不逊色于物资运输和人员流动的空间模式的研究。
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
知识溢出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效应研究作者:张美涛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19年第04期摘要:知识溢出高度依赖于地理邻近性,知识溢出效应的高低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
基于Griliches-Jaffe知识生产函数,选用研发支出、人力资本、专利水平三种知识存量替代变量,借助SEM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测度和分析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研究表明,三种知识存量变量具有显著的知识空间溢出效应,Jacbos效应、Porter效应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有很强的正向影响。
各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应充分发挥知识溢出效应,提高城市集聚度、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加大研发经费支出,以增强知识溢出效应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知识溢出;空间效应;区域经济 ;SEM模型一、引言与文献综述知识可分为编码知识和默会知识,具有准公共物品性质和溢出性质。
由此,知识溢出包括编码知识溢出和默会知识溢出。
其中,编码知识溢出主要以书籍、专利等形式表现,而默会知识溢出主要以面对面交流的方式实现。
区域创新是区域知识溢出的源泉,而知识溢出效应高低决定了区域创新的差异。
[1]Audretch & Feldman[2]在解释创新活动地理集聚时认为,人们将更多注意力聚焦到知识溢出。
虽然现代通信技术革新已大大降低了知识传播成本,但一些知识的获得仍然需要通过面对面的接触和频繁的交流。
为此,新经济地理学首次将空间维度纳入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强调知识外溢性带来的规模报酬递增和技术创新带来的经济增长[3],并证明经济集聚是因为厂商追求知识溢出。
Martin & Ottaviano[4]在分析空间集聚与经济增长关系时认为,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有利于降低创新成本,刺激经济增长,即知识溢出通过创新对企业产生影响,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
针对知识溢出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专注于知识溢出的内涵和途径、知识溢出对产业集聚的影响、知识溢出的空间邻近性,取得了很多可借鉴的成果。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
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综述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关于外国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问题的文献,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回顾,揭示了相关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具有一定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标签:FDI技术溢出综述一、引言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增强,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知识的外部性特点使各国都能分享世界知识存量增长的收益,外国直接投资(FDI)产生的溢出效应也成为学者广泛探讨的问题。
技术溢出是经济外在性的一种表现,是指FDI内含的先进技术、人力资本、研发、管理经验等无形资产通过各种渠道的非自愿性扩散。
有关FDI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成熟,21世纪有新的发展。
二、国外FDI技术溢出效应研究MacDougall(1960)在分析FDI的一般福利效应时,第一次把技术溢出效应视为FDI的重要现象。
此后,引起了经济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兴趣与关注。
Caves(1974)根据技术扩散对当地厂商的不同影响,把溢出效应分为三类:一是由于跨国公司进入,打破了东道国行业垄断,资源配置得到改善;二是跨国公司带来竞争或示范效应,刺激当地厂商提高技术效率;三是由于竞争、模仿等原因,跨国公司的进入加快技术转移和扩散速度。
Koizumi&Kopecky(1977)通过将技术溢出效应引入国际资本流动模型,用局部均衡理论分析了溢出的因素和效应,得出溢出水平和外资份额正相关的结论。
Findlay(1978)认为FDI输出国与东道国技术差距越大,技术扩散率就越高,投资规模越大,技术扩散速度也越快,得出跨国公司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对东道国企业会产生有效的“传染效应”。
Das(1987)从跨国公司角度构建竞争型技术溢出模型,研究表明,技术溢出对跨国公司子公司是一种潜在成本,但跨国公司只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仍有利可图。
20世纪60至80年代关于FDI溢出效应的理论研究,以溢出存在为前提,应用局部均衡理论模型分析与东道国有关的溢出效应及其决定因素。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
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解析当前,我国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虽然卓有成效,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体现在部分省区在环污染治理方面的投入不够,环境未能得以有效改善。
因此,根据环境污染与治理的具体需要,结合各省区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間效应的测度,进而妥善解决环境污染与治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文章围绕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进行解析。
标签:环境污染;治理;空间效应前言:环境污染问题受到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环境治理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促进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分析各省区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了解污染物排放与治理投入的溢出弹性,结合空间乘数效应,可以发现污染物的排放会产生扩散和反馈,进而分析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对区域治污投入的影响,对于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1.环境污染与治理的空间效应分析1.1 环境治理溢出效应识别在空间范围内,环境污染呈现出相互传染的趋势,这就是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溢出效应。
通过对全国三十几个省区的数据采集,掌握近十年来各省区的环境污染及治理情况,包括污水、S0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以及治理费用,建立权重矩阵,将各地区近年来的污染物排放以及治理投入的以时空分布的方式予以呈现。
从环境污染与治理的时空分布来看,环境污染呈现出连片污染的特征,往往环境污染严重地区,其环境治理投入也相对较高,突出显现出环境污染的空间依赖性。
一当前备受关注的PM2.5污染问题为例。
PM2.5的污染程度往往存在区域性的差异,并呈现出空间外溢的趋势。
结合区域空间效应,分析PM2.5排放污染,提升估算结果的准确性[l]。
1.2 研究方法和数据区域环境污染与治理存在溢出效应,对于周边区域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这就需要结合相关数据,应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测度溢出效应影响的程度。
首先,构建环境治理空间面板模型,定义权重矩阵,通常选择Q邻接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
有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通常为相邻区域,Wij=1;无公共边界或顶点的地区,即不相邻地区,Wij=0;地区的数量则由矩阵的行列数表示。
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摘要:本文从知识溢出的空间角度出发,融入地理信息,以我国260个市级行政区划为样本,构建空间Durbin模型实证检验国际知识溢出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效应。
结果显示国际知识溢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农业技术效率及其纯技术效率,但对农业TFP的空间溢出作用并不明显。
关键词:国际知识溢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空间溢出效应一、引言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欲实现快速可持续的农业经济增长,就必须以最低廉的成本来获取先进的知识和技术,而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发达国家的技术外溢。
被认为是衡量农业生产率增长的最重要的定量指标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近年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注意和研究。
因此如何有效的利用发达国家的知识溢出,从而提高我国的农业TFP 显得尤为重要。
吕立才(2010)对30年来我国农业利用FDI的情况进行了回顾,指出FDI 对我国农业生产起到了直接技术引进以及技术外溢效应。
李泳(2006)研究发现FDI的出口导向效应以及技术外溢效应均促进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外贸方面,孙中才(2003)指出对外贸易能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杜红梅、安龙送(2007)的研究结果显示农产品出口增长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
而已有国际知识溢出效应的研究大都忽略了空间属性。
本文则基于空间维度,构建空间Durbin模型来实证研究国际知识溢出对中国农业TFP的影响。
二、空间建模、估计方法和参数释义(一)空间Durbin模型Le Sage and Pace(2009)认为,遗漏变量是空间计量模型出现的原因之一,本文以此为借鉴构建实证所用的空间Durbin模型(SDM)。
R&D资本是影响AGTFP的主要因素,假定其只来源于两种渠道:一是国际R&D资本溢出,二是国内R&D资本。
FDI和外贸是国际R&D溢出的两条途径,基于截面数据样本,可以构建三者对AGTFP作用的基本方程:(二)SDM的空间溢出效应参数释义空间权重矩阵引入,使得样本区域中某一自变量观测值的变动不仅会对本区域因变量观测值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其他区域因变量观测值产生影响,因此,模型(4)中常规解释变量的参数不能代表FDI和外贸对所在区域内的溢出(区域内溢出),空间滞后项的参数也不能代表FDI和外贸对所在区域以外毗邻区域的溢出(区域间外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 修改日期 ##
%"&;:"!:&;'
%"&;:";:"98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际贸易对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政策研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
基金资助项目(国际贸易对我国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及政策研究)!&!AB>;?"";!"8
对外开放的环境效应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8最早 .C2DDEFG 和 HCIJKJC*&+ 提出国际 贸易的环境影响可以分解为规模效应%结构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的思想$并在一个一般均衡模型下进 行了分析8在这项经典研究之后很多学者从规模%结构和技术!溢出"效应的视角对国际贸易或 <*=的环 境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 @+8这些研究以污染排放量作为被解释变量$从总量上考察对外开放的环境影 响$与本文具有互补性8同时$技术!溢出"效应具有较重要的地位$技术效应的方向和大小对于总效应的 形成和变化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 '+$这意味着要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避免环境质量的恶化从根本上有 赖于技术进步8因此$本文对技术!溢出"效应进行考察$不仅是对该领域研究的补充和细化$对于提升中 国经济活动的环境友好性也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8
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需要以环境技术进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渠道8中国拥有较为完整的工业 体系$石化%钢铁%建材%发电%水泥%煤炭开采和加工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将持续存在$无法以专注于清 洁生产的产业结构调整策略作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8此外$影响中国环境技术进步的因素在理论和 实证方面都缺少充分的研究8在中国经济越来越深入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今天$开放所带来的溢出和 竞争效应与近年来更加积极推进的环境政策一起$从根本上影响着技术进步的速度和偏向$但二者对中 国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机制和影响效果是一个有待深入考察的重要学术问题8
探索改善环境质量的动力机制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面对的关键问题8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 出$实现(十三五)时期乃至更长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 色%开放和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体现了国家转变绿色发展方式%倡导绿色经济的信心和决心8应对环境污 染问题的根本手段与核心解决方法在于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下文统称为(环境技术)"$政治上的合作 与资金上的援助最终都要指向作为解决手段的技术问题$缺少先进的能源节约和清洁生产的环境技术将 无法彻底解决环境问题8
第 !" 卷#第 $ 期 年 月 %"&' &"
文章编号 &""9:'!"'!%"&'""$:"""&:&9
研究与发展管理
()*+,-,./+/-0
1234!" -24$ 5678%"&'
国际环境技术知识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基 ### 于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的测度
李#锴 齐绍洲
!武汉大学 气候变化与能源经济研究中心$ 武汉#9!"";%"
摘#要 本文构建测算模型$估计了基于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渠道从 5/>*成员国有效外溢到中国的环 境技术知识存量$并建立 &???#%"&! 年中国 !" 个省市的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并测度国际性环境技术知识 的局域溢出效应和跨区域溢出效应8研究发现&从当期溢出效应来看$货物贸易%<*=外溢环境知识存量对中国 整体环境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服务贸易外溢渠道在局域内和跨区域间表现出强烈的溢出反差且总体 上具有不确定性'从滞后溢出效应来看$估计结果与当期溢出效应结果类似$但滞后跨区域溢出效应显著度有 所降低'从不同环境技术领域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来看$气候变化减缓技术与(三废)治理技术领域的估 计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尤其是外资渠道对中国(三废)减排技术进步没有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8 关键词 环境技术进步'知识存量'空间溢出效应'极大似然估计 中图分类号 <%"9####文献标识码 ,
相对于现有研究而言$本文的边际贡献体现在以下 ! 个方面8!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不同渠道的国 际性知识存量本身往往很少被量化并统一引入模型进行分析8本文将 ! 种渠道!货物贸易%<*=和服务贸 易"的国际性技术外溢和环境规制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中$实证比较它们对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效果$弥 补以往研究只考虑单一外部渠道对技术创新影响而相对忽略异质性效应这一缺陷8"考虑到区域之间的 空间溢出效应和集聚效应$在传统研究知识溢出的线性结构范式当中嵌入非线性的空间结构$本文采用 中国省区面板数据$对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 <*=外溢知识存量对中国环境技术进步的贡献进行了实证 分析$并估计出局域溢出效应%跨区域溢出效应以及总效应$不仅可以体现不同外部渠道的溢出程度差 异$而且可以为进一步制定提高中国环境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政策提供理论依据8#本文基于数据可得 性以及 5/>*环境技术类别目录$采用与环境相关的专利数据构建环境技术知识存量$并将环境技术进 一步分为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和(三废)治理技术$结合现实需要$从学术层面对传统的(三废)治理技术与 最新的气候变化减缓技术分别进行归类分析$从而在理论和实证上进一步探讨中国环境技术进步的作用 机制和影响效果$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基p;?'$#"$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能源经济8
%
研究与发展管理
第 !" 卷#
的国外技术外溢有着密切的关联8继 和 >2J LJ3MEFG*?+开创性研究证实了贸易开放存在研发溢出效应后 !>L模型"$一大批文献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上广泛而深入地探讨对外开放与技术进步的关 系*&" &&+8从实证结果来看$结论不尽相同$因为开放导致技术进步的影响效果会受到开放模式%制度环境 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8对外开放的环境技术效应是指贸易投资自由化从多种方面所表现出的对环境有 利的外部性$推动前沿环境技术在国家间溢出和扩散$同时跨国的生产合作也会将(清洁)的生产和减排 技术由高环境标准的国家引入东道国*&% &$+8值得强调的是$>L模型为利用跨国数据同时分析 和 <*= 贸 易等多种渠道的技术外溢效应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框架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