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体在情境中放飞思想——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教学为例
教学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要正确处理学习中——学习与休闲的矛盾、主科与副科的矛盾、勤奋与懒惰的矛盾、进步和退步的矛盾、……
2、走进生活组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要正确处理生活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道德与利益的矛盾、积极与消极的矛盾(人生态度)、……
3、走进诗词组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4、走进成语组完成探究活动
(学生完成后教师展示)1、居安思危、2、失败为成功之母、3、物极必反、4、吃一堑长一智、5、满招损,谦受益、……
本课小结: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辨析题:“要自由就不能有纪律,讲纪律就没有自由”。
2007年12月24日生活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及反思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及反思作者:唐华来源:《黑龙江教育·中学教学案例与研究》2011年第02期[本课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思想政治》(必修《哲学生活》)第九课第一框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中的第一目标。
]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并能联系实例进行分析;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2通过矛盾含义的学习过程,感受“具体—抽象—具体”的归纳和演绎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层层递进,感受逻辑之美。
3通过实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看问题绝对化的倾向,锻炼辩证思维;关注社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矛盾含义的理解及运用。
教学展开分析:(一)教学策略的制定教学流程示意图:(导入)随便说出几组常见反义词,观察二者关系→引出矛盾概念→用术语再分析两组反义词→以“企业经济效益与安全生产”为例进行分析,避免将“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仅仅理解为反义词的关系→讲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用所学观点讨论分析“诚实”与“说谎(欺骗)”→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方法:实例分析法、讨论法、讲授法。
①因为本课的原理较为抽象,理解起来会有难度,所以需要一些简单易懂、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将之具体化,既便于学生理解,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使他们学到一种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因此选用“实例分析法”。
②整堂课都需要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中进行,讨论法就自然成为达到这种效果的首选方法,使用讨论法,既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同时有利于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③学生的理解力有限,本课的部分内容又的确有难度,所以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这个问题上,采取讲授法。
教学媒体的选择: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
(二)教学策略的实施(本教学设计着重体现的是各环节的设计说明)教学过程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导入)师:请同学们随便说出几组常见的典型的反义词。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一目的教学内容。
本目紧紧围绕矛盾基本属性“对立、统一”为主线,分析了矛盾的对立性和统一性(即矛盾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含义及表现;矛盾与联系、发展间的关系;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及如何运用矛盾观点来分析解决问题。
通过对矛盾基本属性的认识、了解、掌握,我们可以知道生活中处处时时充满着矛盾,它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一目的内容既是对七八两课(联系与发展)内容的探究延伸又是对下一目(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矛盾观又是我们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关键,而对矛盾基本属性的理解掌握是学好矛盾观的关键。
因此上好这目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们学好唯物辩证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好两个属性及斗争性与同一性的关系两方面内容。
课程内容从人们日常的消费生活入手,分析生活消费的相关知识,在第一、二单元中起到了承上起下的作用。
学好它不但能正确理解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有助于学生树立矛盾观,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来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一定的哲学精神。
二、学情分析高二学生经过两年高中阶段的学习,虽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一定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也有了一定的研究性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
但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对于刚接触这一概念的学生来说,理解有难度,容易将生活中某些矛盾与哲学上的矛盾相混淆,对矛盾概念的理解仍从具像出发,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甚至迷茫、困惑,走进学习的死胡同,产生事倍功半和弃学现象。
因此,教学中应从具体感性事物入手,遵循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教学思路。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第一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课时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2、理解并运用对立统一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矛盾的内涵、理解矛盾两个属性辩证关系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2、初步形成用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把握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分析矛盾的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关系过程中,深化对青、老年群体不同需求的认识,自觉树立尊老爱幼的思想;学会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矛盾现象,自觉树立在社会生活中相互理解,友爱助人的社会责任感,践行有爱、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重点】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教学难点】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
【课前准备】
学生自主预习,构建知识网络,总结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疑惑
【教学流程】
主体板书设计。
高二政治教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导语】为了帮助各位学⽣掌握教材重点,更好地⾼效率的进⾏学习,为⼤家整理了⾼中各科知识点教案,让同学们明确教学⽬标,有针对性的学习。
以下是《⾼⼆政治教案:⽭盾的同⼀性和⽃争性》,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 1、⽭盾的同⼀性和⽃争性 (1)⽭盾的定义 ⽉有阴晴圆缺,⼈有旦⼣祸福。
在现实⽣活中,我们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既相互对⽴、⼜相互依存的两种现象。
如 空间上:上下、左右、⾼低、长短、远近⼈的属性:男⼥、⽼幼、长晚、胖瘦、⾼矮; 物质属性:冷热、软硬、⿊⽩、明暗、;认识领域:好坏、是⾮、善恶、美丑、祸福、难易; 没有⽭盾就没有世界,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盾,改造世界就是解决⽭盾。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任何事物都包含两个⽅⾯,这两个⽅⾯既相互对⽴,⼜相互统⼀。
⽭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关系的哲学范畴,简⾔之,⽭盾就是对⽴统⼀。
⽭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和统⼀关系的哲学范畴,简⾔之,⽭盾就是对⽴统⼀。
【例】"上坡的路和下坡的路,是同⼀条路。
""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
""疾病使健康成为愉快,坏事使好事成为愉快,饥饿使饱⾷成为愉快,疲劳使休息成为愉快。
" 【探究】P67 【提⽰】说明了⼀切事物都包含着⽭盾。
这⾥的"⽭盾"主要是针对与逻辑⽭盾具有不同的含义的哲学意义上的⽭盾。
⽭盾就是对⽴统⼀。
(2)⽭盾的基本属性:同⼀性和⽃争性是⽭盾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
⽭盾的对⽴属性是⽃争性,⽭盾的统⼀属性是同⼀性。
a⽭盾的同⼀性是⽭盾双⽅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
它有两⽅⾯的含义: ⼀是⽭盾双⽅相互依赖,⼀⽅的存在以另⼀⽅的存在为前提,双⽅共处于⼀个统⼀体中; 同⼀事物都有对⽴⾯和统⼀⾯两个⽅⾯,⼀⽅的存在以另⼀⽅为条件,彼此谁都离不开谁(形影想随、⼀个巴掌拍不响、不是冤家不聚头)。
案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案例-《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穆棱市朝鲜族学校唐华一、教学背景分析教材位置本课是普通高中新课标人教版政治学科必修4《哲学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的内容。
第九课围绕“矛盾”概念展开,讲述相关的原理和方法论,共分两个框题,分别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一框,虽然只有两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但实质上却包含了四个要点,即“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内容多,难度大,是唯物辩证法中的重点难点部分,在一堂课内很难有效地完成,故将相对独立和完整的第一目“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单独列出,是为本课。
学生分析经过了一个半学期的学习,高一学生基本上已经有了比较端正的学习态度,在老师的引导和督促下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当中去,但有部分同学仍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认真倾听他人发言、没有仔细思考就盲目作答、上课注意力不够集中的现象仍很普遍,再加上高一学生还未形成一定水平的抽象思维,本课的内容又的确有难度,所以如果处理不当,“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他们就会感到深奥难懂,不能透彻理解。
不过另一方面,年龄小,性格开朗活泼,加上学业压力相对较轻等因素,本届高一学生热情高,上课喜欢发言,因此在课堂上很容易与老师形成良好的互动,而半学期的哲学学习使之具备的哲学领悟能力,也使他们在课堂上可能会作出较有价值的回答。
学习目标1、识记并理解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并能联系实例进行分析;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2、通过矛盾含义的学习过程,感受“具体――抽象――具体”的归纳和演1绎相结合的学习方法;通过整堂课的学习,层层递进,感受逻辑之美。
3、通过实例分析,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避免看问题绝对化的倾向,锻炼辩证思维;关注社会,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通过对某种道德现象的分析,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感受生活的丰富与复杂,有意识地修正自己和理解他人,从而能更好地运用辩证思维指导自己的生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案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价值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否定2、能力目标:认识和把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观点3、知识目标:理解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含义和基本属性教学难点:矛盾的基本属性三、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案例法,讲授法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聆听音乐,通过一噪一静一鸣一幽引出矛盾主题。
(二)讲授新课1、矛盾是什么学生活动:分享生活中矛盾的经历教师总结:矛盾含义2、同一性学生活动:看图并分组讨论对图片的理解教师总结:矛盾同一性含义3、斗争性学生活动:开动脑筋,学生自主举例教师总结:矛盾斗争性含义(三)巩固提高学生活动:观看载人航天视频,说明矛盾是对立统一的教师总结:把矛盾作为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善于运用人类的智慧(四)课堂小结请同学根据板书回忆矛盾、同一性、斗争性含义(五)作业布置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知识分析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五、板书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同一性矛盾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详案开场语:尊敬的各位考官,你们好,我是X号考生,下面开始我的试讲。
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
一、新课导入师:上课开始,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享受一段美好的音乐。
——好了,谁能告诉我听到了什么?生:夏日的丛林里,鸟叫蝉鸣十分惬意。
知了鸣叫,显得丛林非常静谧,山鸟啼叫,更让人感受到山谷的幽静深远。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有画面感,他描述的画面正好对应一首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为什么这一噪一静一鸣一幽,看似矛盾,但我们却从中体会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妙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究《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写板书)二、讲授新课P1、矛盾是什么(写板书)师: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矛盾的事情,谁能分享一下生活中矛盾的经历呢?生1:妈妈总说我瘦了,让我多吃点,而我的闺蜜总说我太胖了,让我少吃点师:老师认为你健康的样子最好,请坐。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堂实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课堂实录前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矛盾是不可避免的。
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从哲学上提出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理论。
因此,本文将介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概念和其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是统一的,互相联系的。
矛盾的每一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点、规律,但它们同时又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生共存的关系。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的两个方面之间的矛盾关系是斗争的。
在斗争中,矛盾的每一方面都与对方进行着斗争,以争夺占优势地位,进而实现自身的利益。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是由多个方面组成的,每个方面都有自己独立的规律和特点。
但是,如果这些方面没有互相联系,就没有统一性,这个事物就不是一个整体。
而如果这些方面的联系过于紧密,就会出现“同一性”,就会对发展产生抑制作用。
所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辅相成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学习中的实际应用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学习方法上的应用在学习新知识时,我们需要发现一些本质的矛盾,即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间的矛盾。
我们需要弄清楚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够从源头上消除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发现矛盾,而且要学会用辩证思维理解和解决矛盾。
这涉及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思维方法。
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学习过程中的应用在学习过程中,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至关重要。
在学习中,我们要承认和认识不同的观点,用“同一性”来统一这些看似矛盾的观点,然后通过“斗争性”来进一步深入理解这些观点。
这样,我们就能够拓宽思路、找到问题的根源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学习中的实践在学习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矛盾,比如兴趣和学习、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矛盾等等。
对于这些矛盾,我们需要应对斗争的本质,找到一个折衷的方法和平衡。
比如,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找到学习和感兴趣内容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思考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思考
一:在教学中,应避免学生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一词生搬硬套到哲学中的矛盾。
哲学中的矛盾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性,另一个是斗争性,二者缺一不可。
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一词,则指一种不和,一种斗争,不强调其同一性(虽然日常生活中的矛盾本身具有同一性)。
二:用动态的思想来理解矛盾的范围。
“不处在统一体中的两个事物不构成一对矛盾。
”这个矛盾统一体的范围有可能是事物内部,也有可能是事物外部。
比如庄稼,当我们只看庄稼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的时候,它是内部矛盾,是庄稼自身对水分的两种不同反应,而当我们把庄稼跟野草放在一起的时候,则构成了外部矛盾,庄稼需要水分,野草也需要水分,在相对干旱的时候,野草就会成为掠夺庄稼水分的对立面。
当我们按照这样的思路看问题时,就有了一个动态的思想在里面,只看庄稼时,是内部矛盾,把庄稼和野草放在一起时,是外部矛盾,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动态思想,看问题时首先要看其范围和条件,范围和条件不同,则有内部和外部的不同,体现了一种动态思想。
三:当我们谈论一件事物时,有时没有明确谈到其包含的“对立统一”,但我们应该清楚其隐含着的“对立统一”,比如谈到社会改革时,就隐含着因改革带来的稳定问题,这可以看成是一对矛盾。
换言之,要在看到一个表达内容时,要找出其隐含的矛盾。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说课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要进行的说课框题是人教版高二思想政治必修4第九课第一节的第一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我将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教学方法、教学程序设计、练习的内容和方法等六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学内容1、教材地位:《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唯物辨证法中的很重要的一框,它从第七课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中引出矛盾的思想,在整个辨证法中起到一个核心作用,为后面所要学习的矛盾分析法作好铺垫,另外它也是高考中的一个常考点。
2、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关键点在于正确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两大基本属性。
另外本课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哲学上的矛盾概念高度概括和抽象,不易理解,它不同于我们现实生活中所说的矛盾。
3、对教学内容的利用:设计导读提纲,引导学生加深对原理的理解,并自行设计知识结构图表;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在知识方面,我想通过教学,让学生对矛盾的概念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并能通过各种实例对矛盾的概念加以阐述;充分理解“对立性”、“同一性”这两个矛盾的基本属性。
2、在能力方面:我想应着重培养学生辨证思维的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初步了解和掌握“具体——抽象——具体”的科学方法。
3、思想觉悟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它是党制定战略策略的理论基础,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方法。
三、学生情况本节课是高二教材,学生处在青年初期,是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年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认知已经进入形式运算阶段。
抽象逻辑思维已经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四、教学方法;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着高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四环节”教学法;“四环节”教学法是根据教材特点和课改精神以及学生实际情况,遵循认识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学生发展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教学理念,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技术来完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案
C、尺有所短,寸有所长D、无产阶级与奴隶主阶级E、万丈高楼平地起F、共性与个性G、上与矮教师总结:我们讲的矛盾是哲学矛盾,不能把哲学矛盾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逻辑矛盾——人们在叙述问题、回答问题时出现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现象;哲学矛盾——指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关系。
出示图片:姚明一个人打蓝球,能叫比赛吗?教师总结:一场比赛,有攻必有守,这体现了什么哲理?教师总结:这说明,矛盾双方始终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教师担问:姚明在对方的半场进攻,而回到自己的半场就要防守,由进攻转为防守了。
这体现什么哲学道理呢?学生回答:略教师总结: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提问:同学们能否举例说明?(生活、学习中的事例或成语、俗语)学生回答:略理解练习:请你从矛盾同一性的寓意出发选择漫画标题,最贴切的是A.目标:奋斗的方向B.信念:勇者的利器C.障碍:跨越的支点D.天才:勤奋的结晶教师提问:一场比赛之所以精彩,是因为攻方与守方的同一性吗?那是因为什么?教师总结:矛盾的斗争性,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相互区别;是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
教师提问:我和同学们之间有矛盾吗?哲学矛盾不等同于“生活中的矛盾”,生活中的矛盾是哲学中矛盾双方斗争性的体现。
教师提问: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王籍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而宋代的王安石则认为“一鸟不鸣山更幽”.思考:什么情况下山更幽?运用哲学观点说明?学生回答:略教师过度:哲学启示: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始终是不可分割的对立是统一中的对立,统一是对立面的统一。
那么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是什么关系呢?(板书)1)区别2)联系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学生回答:略。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以学生为本,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突出哲学教学过程的生活性、生成性、发展性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精神。
二、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含义。
理解: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及其重要意义。
运用: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统一的观点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坚持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反对形而上学对矛盾的抹杀和否定。
在现实生活中不回避矛盾,勇于承认和揭露矛盾。
[教学重点]对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的理解。
[教学方法]1、主要运用情景教学法、讨论法、讲述法、分析综合法等,注重体现启发式教学的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探究化”、“体验化”、“主体化”,注重教法与学法的统一。
2、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辅助教学。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构建框架,把握体系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知识。
逐步引出本单元所要学习的内容——矛盾的观点,帮助学生把握唯物辩证法三大基本观点的内在联系。
说明:1、联系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正是由于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
没有联系也就没有发展。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它们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2、事物之间的联系也是变化发展的,事物之间的联系通过事物的变化发展表现出来。
3、事物的内部联系,就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即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外部矛盾,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也就是外因,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多媒体展示)(二)创设情境,设疑激趣教师问:假如我们是电影导演,现在我们拍摄一幅“静”的画面,请用语言描绘出你的创意。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实录
学 实验 为 案 例 ,激 发 学 生的探 奇 心 理 。 尤其 对 于
文科 生来说 , 自然科 学 实验 ( 或 心理 学 实验 ) 具 有
很 强 的新 奇 感和 神 秘 感 ,让 学 生 的 思 维一 下子 进
入 到 另一 个 有 趣 、开 放 、疑 问 的“ 世界” 。 实现 以
活 动 的那 只猴 子发 现 并 掌 握 了这 个 技 能 。实 验 在 不 间断 地进 行 ,结果 有一 只猴 子死 了 。 【 师】 :请 小 组 讨 论 ,哪 只 猴 子 先 死 ( 捆 或 不 捆) ?理 由是 什么 ?
( 设 计 意 图 :学源 于疑 ,以充 满“ 悬疑 ” 的 心 理
目的 。 )
2 . 【 案例探 究】 问题 引领 ,探究 剖 析
【 生】 :面对新 奇 的案 例 和 开 放 性 问题 ,群 情 激动 、思 维活 跃 、各抒 己见 、争执 不 下 。
【 生1 】 :捆 的先死 ,吓死 的 ! 【 生2 】 :不捆 的先 死 ,累死 的 ! 【 生3 】 :不捆 的先 死 ,高度 紧张 而死 。
事 物 发展 的源 泉和 动力 ” 的第一 目题 ,是本 课 乃 至 矛 盾 观 、辩 证 法 的 突 出难 点 。 围绕 “ 哪 个 猴 子 先 死” 的情 境 案 例 ,问 题 引 领 、小 组 探 究 、逐 层 展 开 ,突破抽 象难 懂 的矛 盾相 关 知识 ,尤 其 是 “ 矛 盾 同一性 的表 现 ” 、“ 矛 盾 同一 性 与斗 争性 辩 证 关 系” 这 两个 核 心重难 点 。
( 设 计意 图 :先 让 学 生从 自身 的 感 性 经 验 出
发, 大胆 猜 测得 出 自己的 结论 和 观 点 ,暂 不 去 评
运用思辨性话题 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案例
课例与评析
运 用思辨性 话题
— —
提升学科核 心素养
《 矛盾 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学案例
刘 平 常州高级 中学 ,江苏 常州 2 1 3 0 0 3
一
思维性 , 思 辨 性话 题 首 先要 能 够激 发 参 与 者 的思 维 活 动 。 因 为思 维 方 式 不 同 , 看 问题 的 角 度 不 同 , 采 取 的方案不 同 , 结论也就 不同 , 通 过 改 变 思 路 可 以调
整 出路 。
共 鸣性 , 思 辨 性话 题 的参 与人 在 思 想 、 感 情 或 认
思辨性话题往往是学生关注 的焦点 , 探讨思辨性
话 题 能 够 激 思 激 辨 。 在 思 想 政 治 课 教 学 中运 用 思 辨
性话题 , 可以在思辨 中提升政治学科核 心素养。笔者 在高二哲学《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教学实践 中, 通
过 创 设 思辨 性 话 题情 景 , 进行 了如 下探 索 与 尝试 。 思 辨 性 话题 情 景 : 要 不要 抵 制 日货 ? 2 0 1 5年 国庆 黄 金 周 4 0万 大 陆 游客 赴 日7天扫 货
创造性 , 思辨 性话题 通过观点 的交流 、 思 路的开
阔、 思 维 的碰 撞 、 探 究 的深 入 , 通过质疑 、 批判、 辨析 、 联 想、 发散 等 思 辨 过 程 , 往 往 最 终 能 在 系统 透 析 的 基 础 上 促成 创 新 。 二、 激 思激 辨 , 在 思 辨 中提 升 学 科核 心 素 养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设计思路说明
讲述世界因何而精彩,学生畅所欲言,老师给予肯定后,引导学生从动物、植物、微生 物三个角度去探讨世界的精彩,并思考这三个生物圈的联系,得岀矛盾是普遍的,没有 矛盾就没有联系也没有发展,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是联系的根本内容。在此基础上师 生一起概括矛盾的含义及基本属性。4、通过展示大小圆,并引导学生探讨二者间的关系,
诗,请说岀诗中蕴含的哲理? (2分)21、诗中提示了矛盾的对立统一及二者间的关系,
矛盾构成了美。那么这些成语呢?又包含了哪些哲理?说说看。(5分)22、回答的很好,
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
看来通过刚才的学习与检测,同学们对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都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 希望大家能把今天的科学观与辩证思维观带到生活中,内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来指引 我们生活,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精彩。今天回去完成这样一道题,其目的除了巩固内化今 天所学的矛盾观外还意在训练培养我们的表达与书写能力,每种劳动,每种学习的背后 都有着你想象不到的收获,大家要好好努力积极完成哦。
有万物,矛盾推动发展,构成联系,矛盾、联系、发展这三者有何关系? (2分)11、
到底什么是矛盾呢? (2分)12-14、这二者间有何关系呢?解决这个问题之前,大家先
来探讨下这几个问题。(4分)15、通过探讨大小圆的关系,我们可以知道矛盾的斗争性 与统一性存在这样的关系。(3分)16、接下来大家来看下这材料,思考下这些问题。(5
具体是1通过让学生讲述自己情绪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与人生息息相关, 不同的经历会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的经历造就了精彩的人生。同时引导学生思考 不同的情绪情感对人生发展产生的影响,从而让学生学会正确面对不同经历,调整自己 的情绪。并指岀差异与不同即是矛盾的对立性即斗争性,而知难而进、转败为胜(发展) 或知难而退,自暴自弃(变化)即是矛盾的统一性即同一性。进而进一步引申岀矛盾的
教学设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有。为之(条件)则难变易,不为(条件)则易变难;学之(条件)则难变易,不学(条件)则易变难。
展示经典案例《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结论)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教师强调)注意:矛盾双方的转化必须有条件,不能任意转化。所以同一性是相对的。
(结论)A、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B、相互贯通。即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活动探究:
议一议: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请思考、讨论:
(1)天下事、人之为学有没有难易的分别?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用矛盾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两点论、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区别: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斗争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①同一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教师提问)思考:常见的矛盾有:大小、强弱、冷热、好坏、优劣、高矮、悲喜、难易、成功和失败、磁铁的南北极、同化和异化、教与学……假如没有其中的一个,另一个还存在吗?
提问:哲学所讲的“斗争性”=生活中所说的“斗争”?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哲学所讲的“斗争性”包括一切差异和对立;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仅仅是矛盾斗争性的一种具体形式。凡是矛盾,必有斗争,否则,就不成其为对立面,就不成其为矛盾了(斗争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表现
展示图例:1、生物体的新陈代谢中的同化和异化是什么关系?
(完整word版)《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教学设计一、课程理念依据课程标准和建构主义理论,本课选取美国大选题材,为学生建构学习和探究的平台。
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引领学生直面美国大选现状,将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推进过程。
理性分析美国两党关系,客观评价特朗普当选对中国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第九课讲述“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本课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时政,对时正作出正确的判断。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识记矛盾的含义、矛盾的基本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
(2)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2能力目标:(1)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
(2)综合分析的能力。
(3)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的热爱之情。
(2)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四、学情分析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搜集体现矛盾关系的信息,亦或是通过我们导学案直观感受美国两党的关系,体会矛盾的属性,调动学生课外探究的兴趣,从而达到学生主动跨越碍障探求知识的目的。
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矛盾的基本属性教学难点: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的关系六、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实践探索法等学法:合作学习法、自主探究法等七、教学过程1.前置作业:(1)合作探究:①新闻小组采集、整理本周新闻,制成PPT。
②学生关注时政,了解美国大选。
(2)自主学习:情景1:你认为民主党和共和党只是相互攻击的对立关系吗?你还能列举出生活中既对立又统一现象吗?比较分析:哲学上的“矛盾”和逻辑矛盾是一回事儿吗?(逻辑矛盾,一般表现为思维和辩论过程中的自相矛盾。
即违反了逻辑,是不成立的。
)情景2:你知道民主党和共和党都有哪些不同?你能说出民主党和共和党相互依赖、相互贯通的具体表现吗?哲学所讲的“斗争性”和生活中所说的“斗争”一样吗?你能举出体现矛盾同一性(矛盾双方相互依赖、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具体事例吗你觉得美国的两党制的前提是两党的斗争性吗?为什么? 民主党和共和党的施政分歧是围绕什么问题展开的? 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的关系是如何推动对美国发展的?你能列举出生活中正确把握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的事例或者反例吗?2.课堂环节: 环节 内容 一:新闻播报 学生播报新闻 二:导 课 由美国大选,导出本课 三:讲授新课 1.矛盾的含义:教师:通过漫画《他敢剪吗?》让学生初步了解矛盾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新课讲授这个环节 中, 笔 者 以苹果 产品为 主线创 设 了三个具体 的情境 。
证法 的实质与核 心》 的第一 目“ 矛 盾 的同一性 和斗争性”
第一个情境 : 通过 多媒体 展示 了三 幅漫 画 , 让 学生
步 的 理解 。
行思考 。
在新课导人 的环节 中 , 笔 者利用 多媒体播 放 了学 生 比较感兴趣 的“ 苹果新 品发 布” 的相关 内容 , 不仅 调动 了 学生 的积极性 , 避免课堂 一开始就 因知识点 比较难 而出
现冷场 , 而且 将 学生 带 入 以“ 苹 果 产 品” 为 主线 的课 堂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原理知识笔者以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这个内容的教学为例为学生创设具体的情境让作为学习主体的他们在情境中合作探究收获知识和学习方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生活与哲学模块一直是让学生感到比较难学的知识但教师不能因为内容抽象难度大就放弃不仅因为这是高考内容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哲学思维对于学生以后研究具体科学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的场景 。学生从最熟悉 、 最具体 的事例 中体会本 节课 的
核心知识“ 矛盾” 的含义与属性 , 找到生 活 中既对 立又统
一
播放视频《 苹 果秋 季发 布会剪辑 》 , 展示 i P h o n e 6的
的关 系 , 并且能准确地表达 出来 , 打开 了思路 。 第二个情境 : 通过 多媒体 展示 了与 A p p l e Wa t c h相
[ 文章编 号] 1 6 7 4 — 6 0 5 8 ( 2 0 1 5 ) 2 8 — 0 0 7 7
一
、
教 学 背 景
高 中思想政 治课程 中《 生 活与哲学 》 模块一 直是让学 生感到 比较难学 的知识 , 但教师不能 因为内容抽象 、 难度
本第 6 8页第 3 段, 学生 分小 组对苹 果 和三 星为 什么 需 要合作 , 为什么 i P h o n e的对 手是 三星 而不是猕 猴桃 , 如 何 看待苹果和三星之间“ 剪不 断、 理 还乱” 的关系这 几个 问题进行合作探究 。 ②概括总结矛盾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 ③总结哲学感悟 。
优点 , 引 出网 上点 赞 党对 其 的喜 爱 及 吐槽 党 对 其 的讨 厌, 提炼 出优点缺点 、 点赞 吐槽 、 喜爱讨厌 这三对 既对立
又 统 一 的矛 盾 , 以 引导 学 生 对 “ 什 么是矛 盾” 这个 问题进
关 的新 闻 , 让学 生化身 为新 闻评论 员 , 通 过 电子 白板展 示 自己的评 论 。在 这个情 境 中 , 学生 能仔 细 分析 、 认 真 评论 , 并且 能从 情境 中 出来 回归 书本 , 对 知识有 了进 一
引导学生 自主阅读 课本第 6 8页 第 1 、 2段 , 找 出材料 中 的矛 盾双方 , 并且 结合 课本上 的相 关 内容 , 分析 矛盾 双 方是如何 同一 和斗 争的 。
②概括 总结矛 盾的基 本属性 之一 : 同一性 。
③ 概 括 总结 矛 盾 的 基 本 属 性 之 二 : 斗争性 。
寻找漫画 中的“ 双方 ” , 思 考“ 双方 ” 之 间的关 系 , 然 后进 入到生活这个大环境 中, 寻找 与漫 画中表 达 的关 系相似
作为教学 内容 , 希望创设 能充分 发挥学 生主体作 用 的情
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合作探究 , 获得知识 。
二、 教 学 过 程
1 . 新课 导 入
中学教学参考
2 0 1 5年 l 0月 总第 2 4 4期
政 治 ・教学经纬
让 学 生 主体 在 情 境 中放 飞 思想
— —
以“ 矛 盾 的 同一 性 和 斗 争 性” 的教 学 为 例
江苏 海 门中学 ( 2 2 6 1 0 0 ) 倪 晟瑜
[ 摘
要] 高 中思想政 治课 程 中《 生活与哲 学》 这个模块一直是让 学生感到 比较难理 解的知识 。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 理解原理
知识 , 笔者以“ 矛盾 的 同一性和斗争性” 这 个 内容 的教 学为例 , 为 学生创设具体 的情境 , 让作为 学习主体的他们在情境 中合作探 究,
收获知识和 学习方法。
[ 关键词] 教 学案例 情境教学 学生主体
合作探 究
[ 中图分类号] G 6 3 3 . 5 1
[ 文献标识码 ] A
这个情境教学 结束 后 , 教 师引 导学 生 总结 、 概括 出 本课 所要 学 习 的哲 学 原 理 。这 样 的 原 理 知 识 , 是学 生 自
己在情境中获得垫。
2 . 新课 教 授
( 1 ) 活动一 : 找找身边 的矛盾 ①展示《 夫妻 间吵架 》 《 手机 的优 点和危 害 》 《 上坡 和
第三个情境 : 在这 个情 境 中 , 探究 的是本课 的难 点
知识 , 所 以笔者首先 用 多媒体 展示 “ 三 星与 苹果 的合 作 与竞争 ” 的相 关事 件 , 然 后让 学生 分小 组合 作探 究一 系 列问题 。在 这个过 程 中 , 学生 化身 为苹 果公 司的高 管 , 对公 司的战略进行研究和分析 , 在情 境 中突破 了书本 上 的难 点知识 。
下坡路 》 三 幅漫 画 , 引 导学 生找 出漫 画 中、 身边 的矛 盾 ,
并分析这些 矛盾 中的矛盾 双方 。
② 概 括 分 析 矛 盾 的含 义 。
( 5 ) 活动 四: 畅谈收获 , 分享 感悟
( 2 ) 活动二 : 分析矛盾 的同一性 与斗争性 ①展示 材料《 Ap p l e Wa t c h所 带来 的机遇 和挑 战 》 ,
( 4 ) 原 理 小 结
大就放弃 , 不仅 因为这是高考 内容 的一部分 , 更重要 的是 哲学思维对于学生 以后研究具体科 学也具 有重要的指导 作用 。所 以笔者常 常思考 : 如何 才能让学 生更好 地理解 书中的原理知识 ?既然抽象 的原理学 生不 能理解 , 那不 如为学生创设具 体 的情 境 , 让学 生在情境 中 自主 合作探
①请 学生主动分享矛盾 的相 关知识对 以后 的学 习、 人际交往 、 未来工作 、 对待成败等方面有什么启示 。 ②教师主动分 享如 何用 矛盾 的 同一性 和斗 争性 的